×

朱伯勤 固定

吉他的34是半音,71是半音,是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明朝富养皇族200多年、几十万人,为什么却没有出来一个有名点的艺术家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1 04:08:11 浏览6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吉他的34是半音,71是半音,是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

是固定不变的,就像1+1等于2一样。

这个就是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亦称“十二等程律”,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十二平均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 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 将一个八度分成12等份有着惊人的一些凑巧。它的纯五度音程的两个音的频率比(即 2 的 7/12 次方)与 1.5 非常接近,人耳基本上听不出“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五度音程的差别。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现在的钢琴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

简介

“十二平均律”的纯四度和大三度,两个音的频率比分别与 4/3 和 5/4 比较接近。也就是说,“十二平均律”的几个主要的和弦音符,都跟自然泛音序列中的几个音符相符合的,只有极小的 差别,这为小号等按键吹奏乐器在乐队中使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因 为这些乐器是靠自然泛音级(自然泛音序列,其频率 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序列,成等差数列)来形成音阶的。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现在的钢琴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因为只有 “十二平均律”才能方便地进行移调。曲调由音阶组成,音阶由音组成。音有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声音是靠振动(声带、琴弦等)发出的,而振动的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就决定了的音的绝对高度。不同的音有不同的振动频率。人们选取一定频率的音来形成音乐体系所需要的音高。

历史

据杨荫浏先生考证,从历史记载看中国在音乐实践中开始应用平均律,约在公元前二世纪,但平均律理论的出现,则是1584年明代朱载堉 《律学新说》 问世之时。实践与理论之先后出现,其间相去1685年。

十二平均律是中国明代音乐理论家和数学家朱载堉发明的。朱载堉(公元1536-1610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是明仁宗后裔、郑恭王朱厚烷之子。他不重爵位,潜心学术研究,著述宏富。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他写成 《律学新说》 ,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

巴赫著十二平均律

律是指音阶中每个音的音高规律。至少在西周初期,中国就在一个音阶中确定十二个律了。十二平均律也叫十二等程律,它把一个音阶分为十二个相等的半音,使各相邻两律间的频率比都是相等的。故称十二平均律。在十二平均律发明之前,中国自春秋时期起,一直使用三分损益法确定管或弦的长度和发音高低之间的关系。由三分损益法计算出来的十二个律,相邻两律间的长度差(或频率差)不是都相同的,因此这种律又叫十二不平均律。同时,比基音高(或低)八度的音,只能约略地比基音高(或低)一倍,而不可能正好是一倍。如基音do的相对频率是一,高八度的do音的相对频率不是二,而是略高于二,其间存在着一定的差数。这种情况不适宜进行“变调“,也不便于演奏和声。十二平均律则彻底取消了三分损益法得出的差数。

十二平均律的发明,使十二律不能周而复始的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现代的乐器制造都是用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十二平均律的诞生,对世界音乐文化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人发明十二平均律,已经是朱载堉之后半个世纪的事情了。

将八度音等分为十二等分,其数学意义如下:

八度音指的是频率加倍(即二倍频率)。因此在八度音中分为十二等分乃是分为十二个等比级数,其结果就是每个音的频率为前一个音的2开12次方,即1.059463倍。

在朱载堉发表十二平均律理论之后52年,Pere Marin Mersenne在(1636年)其所著《谐声通论》中发表相似的理论。

德国作曲家巴赫于1722年发表的《谐和音律曲集》 (另或译为 《十二平均律曲集》 英文:《The 48》),有可能就是为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所著。

明朝中叶,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以珠算开方的办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数列,具体说来就是:用发音体的长度计算音高,假定黄钟正律为1尺,求出低八度的音高弦长为2尺,然后将2开12次方得频率公比数1.059463094,该公比自乘12次即得十二律中各律音高,且黄钟正好还原。用这种方法第一次解决了十二律自由旋宫转调的千古难题,他的“新法密律”(即十二平均律)已成为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这种律制包括了乐音的标准音高、乐音的有关法则和规律。钢琴键盘上共有黑、白键88个,就是根据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制作的。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对世界音乐理论有重大贡献。直到一百多年之后,德国音乐家威尔克迈斯特才提出了同样的理论。19世纪末,比利时音响学家马容曾按朱载育发明的这种方法时行实验,得出的结论与朱完全相同。

三分损益律、纯律、十二平均律,在中国同时存在。因此,也就出现异律并用的情况。在历史上,南朝宋、齐时清商乐的平、清、瑟三调和隋、唐九、十部乐的清乐中,都是琴、笙与琵琶并用;宋人临五代周文矩 《宫中图》卷中的琴阮合奏,其时,琴上所用应是纯律,签上所用当为三分损益律,琵琶与阮是平均律。可见,南北朝、隋唐、五代,都存在三律并用的情况。在现存的许多民间乐种中,也有琴、笙、琵琶、阮等乐器的合奏。因此,这种三律并用就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存在的一。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的半音,比五度相生律的半音大,比纯律小。因此,使用十二平均律奏和弦不纯,奏旋律导向性不够,所以在乐曲的演奏中,尤其在乐队多声部合奏的时候,实际上是多律并用的,根据实际情况,在演奏过程中,偏向一种律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明朝富养皇族200多年、几十万人,为什么却没有出来一个有名点的艺术家

豹眼不懂艺术,更不懂艺术家是如何修炼而成的。但感觉绝非是有钱有闲,就能成为艺术家。豹眼一向认为艺术靠得是天分,还需要勤奋。没有天分,再努力也没用,最多是个工匠,成不了艺术家。

比如现在,许多家长及孩子看到做个明星,既赚钱也出名,勒紧裤腰带,也让孩子学艺。他们可能会成为明星,名利双收,但很难成为艺术家。

再如,许多退休老干部,都在写书法,有些还一字难求,标价不菲。豹眼断定,恐怕几乎没人会成为真正的书法家,无论有多少人去吹捧。

作为明朝皇族,有足够的财力和时间学习、研究艺术,但艺术人才的确没有如井喷出现。但也绝非像题主所说,没有出现一个有点名气的艺术家。

究其原因,可能有两方面的因素:

第一,老朱家缺乏艺术家的细胞,也就是说没有那根筋。

遗传是成为艺术家最重要的因素,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东西,是压抑不住的。如果有这个基因,必定会有这个爱好,纵然不能成为主业,但起码会作为提升个人素养的手段。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并不必然没有艺术细胞。许多祖祖辈辈种地的农民后代,也曾经出现过大艺术家。他们是具备艺术基因,但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一旦具备了条件,就会脱颖而出。但朱元璋的后代恐怕不是这个情况,最大的可能从祖上就缺少这根筋。

这一点,或许是豹眼瞎琢磨。

第二,作为皇室家族,最重要的工作是从政,掌握治国理政的才能。培养的目标及其爱好,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朱元璋第五个儿子朱橚,是个标准的皇二代,从小却对权力不感兴趣,一心喜欢研究植物。对于游山玩水,各种花草植物特别来电。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朱橚擅自离开开封跑到了凤阳去野游,被朱元璋知道后,以“弃其国”之罪,流放到了云南。

朱橚到了云南,不仅没有不爽,却好比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发现了以前从没有见识过的热带、亚热带植物,那个兴奋劲就不用说了。

但由于当地气候炎热、瘴气严重,百姓很容易患病,因缺少医药得不到治疗。朱橚就组织了数十位医学专家,编纂了《袖珍方》,为百姓解决救治问题。他经常进入深山老林,采集、辨别各种植物,寻找各种草药。

朱橚恢复爵位回到开封以后,又组织刘醇等学者,撰写《普济方》,共一百六十八卷,收录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九个药方,是当时前所未有的鸿篇巨著。

这一事例说明,作为皇室宗族,主要就是从政,其他的一切都是旁门左道。即便是医药学,那也是贱业,更不必说艺术类的东西了。

这或许是明朝皇室宗族没有出现许多艺术家的根本原因。

有遗传就会有变异,老朱家缺乏艺术细胞,也不提倡、注重艺术才能的培养和挖掘,,但总有一些特例。

明朝开国一百多年后,明皇室出了一位王爷朱载堉。

朱载堉(1536年-1611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九峰山人,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又称“端靖世子“,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沁阳)人 ,明代著名的律学家(有“律圣“之称)、历学家、音乐家。

朱载堉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郑藩王第六代世子。

1591年,郑王朱厚烷去世,作为世子的朱载堉本该继承王位,但他却七疏让国,辞爵归里,潜心攻读音律、历算,越祖规、破故习,呕心沥血,一生完成了《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辩惑》、《算学新说》、《瑟谱》等著作。

朱载堉的成就震撼了世界,中外学者尊崇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他与郭沫若一起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朱载堉作为著名的律学家和音乐家,称得上是艺术大家。

朱耷(1626-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朱统托,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人屋、道朗等,汉族,江西南昌人。

作为朱元璋的后裔,还有个牛人朱耷。

说到朱耷,或许有些陌生,但“八大山人”就名气大许多了。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本是皇家世孙。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身亡,大明朝灭亡。此时,朱耷不到二十岁,他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在南昌青云谱道院。

朱耷擅长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毫无争议,是艺术大家。尽管他是明末清初的名家,但也是明朝皇室子孙。

朱耷一生坎坷,曾经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之后,他选择与世隔绝,在创作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

朱耷的一幅《竹石鸳鸯》立轴画作,曾经拍卖出1.187亿的价格,可见其艺术成就。

从朱耷的人生经历来看,老朱家也不一定就是缺乏艺术细胞,更可能教育的目的不同。

在明朝灭亡后,朱氏皇族失去了特权,没有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其子孙反而是激发了卓越的艺术才能。

因此,在豹眼看来,作为大明朝二百多年历史,有几十、上百万皇族贵胄,没有出现更多艺术家,主要原因还是教育目的不同。作为皇室贵族,首要的是保住老朱家的江山基业,对于艺术之类的东西,都是旁门左道的贱业、邪术,是严格禁止学习的。就是诗词歌赋等文学也是被压制的。没有出现更多的文学家、艺术家,完全在于教育。这个符合封建制度下人才的一般标准和定义,并不足为怪。

谁有民间诗词,接近唐宋水平的作品可以分享下吗

《民间诗词》

民谚口颂时不过,

间隙独爱乐创作。

诗意抒情自陶醉,

词约易懂众传播。

形容人性贪婪的诗句

《十不足》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

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却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

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坐下,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

明代朱载堉的散曲《十不足》,寥寥数语把一个贪得无厌的人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十不足》警示我们:人的欲望是从低到高、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的,贪得无厌者总是贪欲越来越强,危害越来越大。做人要有高尚追求,不能一味贪图享受。

为什么明朝宗室的名字那么奇怪有那么多化学元素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重八老兄了,此老兄堪称“元素周期表之父”:

朱元璋得了天下后,为朱家子孙取名字定了很多规矩。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五行取名法,其命名的规律是:朱姓+辈分+五行,其中第三个字必须是带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偏旁部首。

他的下一辈有25个儿子加一个侄子,就给每一家都定了一份二十字的辈分表,比如太子家里就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一家一份就这二十个字,一辈接着一辈轮流用,用完了再回转着用。

而第三个字则是要求按照五行相生的关系采用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的字,如他的儿子都是木字旁的名字,如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到了孙子辈就是是火字旁的字,如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等。

每个皇族的名字只有一个是用来区别其他人的字,偏旁部首还必须一样,而且每五代偏旁部首就要轮回一次。

重八兄的初衷是很好的,可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朱家的后代的繁殖能力,子孙后代每一代人口都会呈几何增长,一开始还能用通用常见的字,可是很快,悲剧了,朱家子孙发现字都不够用了。

怎么办?只能翻找各种古籍,什么生僻字、异体字、通假字都搜罗了个遍,还不行,就只有造字了。

这之后,就有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如镭、钠、镁、钴、铈、烷、烯等等。这些字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元素周期表。

而化学周期表直到1896年才由徐寿引进中国,当时并没有能对应的汉字。为了能翻译好这些元素,达到形声兼备,这个老哥翻看各种古籍寻找灵感。一不小就找到了朱氏家谱,这一个可不得了,这不再合适不过了吗。

于是,徐寿就将明朝家谱命名了今天的化学元素。只能说是朱元璋老兄及其子孙发明和创造了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字在前,后人借鉴和抄袭了他们的名字在后,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的这种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