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二世

秦二世和隋炀帝,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哪个评价高?秦朝真的可以避免覆灭吗如果你来做二世,你会重点先做哪些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30 17:06:27 浏览5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秦二世和隋炀帝,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哪个评价高

谢悟空!最大的区别是,胡亥是傀儡,受制于赵高,没有任何主见和权力。杨广则不同,从小就年轻有为,做过尚书,当过伐陈总司令,后来因功担任太尉,官至大丞相,公元600年做了大隋太子,直到最后坐上大隋天子的地位,这一路走过来,尽管有杨素、宇文述等人帮忙和协助,但几乎都是杨广自己主要谋划和操作,不象胡亥,自己成为秦二世,完全是宦官赵高之功。

一个主要靠自己努力,一个完全靠别人,这就决定了胡亥和杨广虽然都是皇帝,但含金量和历史评价却大不一样,即是他们最终结果都是一样,最后都被同伙谋杀,但杨广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明显要高于胡亥。

胡亥在中国历史上纯粹废人一个,根本没有什么作为,完全是赵高手中的木偶和附庸。而杨广虽然也把隋朝搞灭亡了,但杨广所作所为却有目共睹。

实事求是的讲,若不是杨广把隋朝搞灭亡了,杨广就应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有作为的帝王。他把自己的年号定为大业,他的的确确也想在历史上干出一番伟业,而且已经在中国历史上也做出了许多有益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事情,只是他具有实干精神和魄力,却落了个好心没好报。正是他的好大喜功和急于求成,才使他最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亡国之君。

杨广断送大隋江山,主要是他年轻气盛,好大喜功,不知休养生息,过度消耗国力,打吐谷浑,征高丽,修宫殿,凿运河,尤其是政治上废弃开皇好的政治制度,搞个人独裁,亲小人远贤臣,滥杀无辜,穷兵黩武,任意增加赋税徭役,导致民不聊生和天下失控,最终把大隋送上了不归路。

杨广断送了大隋,为其他王朝长期统治中国提供和积累了历史经验,这就是休养生息和国家稳定才是硬道理。

秦朝真的可以避免覆灭吗如果你来做二世,你会重点先做哪些事

按照秦始皇当时的如此强大,在很短时间内统一六国,南征百越,实行42个郡县制,继而实行文字、钱币、度量衡的统一,为秦帝国的强大铺平道路,秦朝完全可以避免覆灭。如果我是秦二世,我会这么做:

首先,审时度势,继续执行并完善先皇创立的郡县制,文字、钱币、度量衡的统一……

第二,人事调整,唯贤是用,从大臣选几个德高望重的辅佐自己,把老甲鱼李斯换掉,调离边远地区;之罪赵高,将其及党羽除之;把先皇的公主们留下,许配能人将士,或大臣之子,为自己执政准备一个强有力的效力团队;把二十几个弟兄分散到36个郡县去,掌管财务和财物,军事另选心腹,这样不会对自己构成任何威慑,从长远看利大于弊。

第三,安抚百姓,休养生息,避免战争。

第四,安抚将士,养精蓄锐,提高战斗力,为在原有领土上扩大地缘做准备!

第五, 招贤纳士,优化自己执政智囊智库,保持新鲜血液。

……,……,……

其次,所有大事小事尽量亲力亲为,明察秋毫,果敢决绝。

最后,友谊邻邦,外安内养,如果我是秦二世,秦朝不但可以不灭,还可以长久不衰,世世代代!……!……!……

秦二世为什么要杀他的姐姐们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打出了“扶苏”和“项燕”的旗号,建立了“张楚”政权。为了争取楚国民众的支持,打出项燕的旗号可以理解,因为项燕是楚国的大将。为了争取秦国民众的支持,打出扶苏的旗号也可以理解,因为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又是被胡亥赐死。把扶苏和项燕放在一起作为号召,就有点别扭。毕竟一个是楚国人,一个是秦国人。扶苏和项燕秦楚两国的出身,与陈胜吴广“反秦复楚”的目的不太协调。

扶苏和项燕一起作为号召,是因为扶苏身上带有楚国的血统。能够把扶苏和项燕联系到一起的,是扶苏的母亲。扶苏的母亲很有可能是楚国王室之女,这样扶苏与楚国就有了血缘上的关系。扶苏冤死于胡亥之手,楚人同情扶苏,所以复兴楚国的起义军以扶苏为号召,也是一种手段。

这种血缘上拉扯,靠的就是女人。作为皇室的公主,肯定不会下嫁于黎民百姓。作为公主的驸马,不是宗族就是功臣贵族。这些人的力量自然也是不容小觑。指不定什么时候,皇室的血统就会被人利用。虽然胡亥的姐姐们不能跟他抢帝位,但是有可能会威胁到他的帝位。

在秦汉的历史上,王后或者皇后,一般比较低调。但是等到儿子做了皇帝,自己成了太后,则往往是位高权重备受推崇。胡亥继位后,没有关于他母亲的记载,连名字都没有。胡亥曾经提到自己“少失先人”,很有可能,胡亥的母亲很早就已经过世了。或许因为秦始皇宠爱,遭到其他妃嫔嫉妒,被迫害致死也未可知。胡亥从赵高学习律法,对赵高言听计从,或许就是因为从小失去母亲的缘故吧。在赵高斩草必除根的教唆下,胡亥就把所有的兄弟姊妹一起杀死。



【每篇文章都是脑中迸出的小火花】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秦朝灭亡秦二世有多大责任

秦二世没有责任!

螳螂怎可与星河类比!

陇上先秦能人倍出,先秦统治者代代相传实现了更多超越,秦始皇统一六国文治武功达到峰值,后人只能崇拜与尾随,低能的秦二世螺旋似下降,注定星光暗淡,因为他有一个不可一世,不可超越的父亲!

没有铁血手腕,没有高明政治,所以奸侫当道,宦难丛生,取而代之的王朝和能人转瞬出现。如果把接力棒交给他,无非是苟延残喘,历史的倒退!

秦二世为什么那么相信赵高

二世被赵高玩弄于股掌之间,已无精神自主之能力。它们之间无信任可言,是愚弄与依赖之关糸。

就感受而言,潦倒者得之贬斥不假;至尊者受之美誉失真。

自古邪不压正,人之为正,心清目明,纵智有不达,日近方正之士,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君王若此,当不失中兴之主。

观始皇爱其少子,不为其择善师而教,反师之刑余之人,习其诈欺之术,卖乖巧以欺君父,得一人谬赞,失万民怀望之心。胡亥之愚,始于祖龙之溺宠。

赵高刑余残缺之身,专事罗织构陷之能。竟得人主之赏识,虽犯九死之罪,却独善残身以遗后世,托孤此类,若以羊饲虎,必无遗类。祖龙生不能去其疥癣之疾,死尚遗患于膏肓之地,秦之亡始自祖龙之不察。

诈欺失德之举,得小成而失大道。胡亥心智远不及赵高,惑浮言一族残尽,血浓于水,血流于体外,水安得放诸心腹?胡亥真千古孤寡之人也!渐成赵高提线之木偶,试问其不任赵高,还有何人可用?

赵高指鹿为马,弑杀二世,遂得子缨之诛。尚不知寄宠希荣者,若附皮之毛,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故曰:中正者长生之道,奸邪者寿夭之种。

腹剑残身言岂甘

刀笔忌刻骨中酸

罗织构陷承恩重

拱手托孤败江山

莫以寻常夸竖子

仁心不似口头禅

由来鹿马不相及

是是非非断也难

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暴政,酷役!残无人道!秦帝国的建立,就已经给它的快速的灭亡,确定了道路!焚书坑儒,违背人伦!商君书的治民手端就是祸国殃民的治国策略!文名进步的文化,被愚蠢的独裁霸道所替代!这样的王朝帝国不久而妖亡,这是天道!民是国之本也!

秦二世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为何却留下了扶苏的儿子子婴没有杀

子婴特殊的身份,是秦二世胡亥没有对他下手的关键。

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嬴政的第十八子,他之所以能成为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完全是占了古代通讯手段落后的便宜。

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时,架不住胡亥的哀求,便同意让他随行,结果走到沙丘后,秦始皇却意外病逝。

由于秦始皇死得突然,再加上当时正在巡幸途中,因此这就给胡亥矫诏继位创造了条件。

之后,胡亥会同宦官赵高,以及丞相李斯,三人密谋矫诏,将秦始皇召公子扶苏回来主持大局的诏书,篡改为任胡亥为太子,由他接替皇位。

不仅如此,赵高由于担心将来会受到报复,又撺掇胡亥以秦始皇的口吻,下诏逼迫公子扶苏以及大将蒙恬自尽。

最终,胡亥成功继位,而在他继位后,赵高又提议,为了避免有人站出来争夺皇位,本着永绝后患的原则,不如将秦始皇的儿女,也就是胡亥的兄弟姐妹杀掉。

赵高的这个提议,让本就心虚的胡亥深以为然,于是,他一声令下,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儿子先后被杀,另外,还有十几个公主也死在了胡亥的刀下。

不过,在当时如此腥风血雨的环境下,有一个人却逃过了一劫,不仅没有被杀,并且还在后来,成为了秦朝的第三任国君。

这个没有被胡亥杀掉的人,就是秦三世子婴。

按常理来说,胡亥对他的兄弟姐妹祭起屠刀,主要还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胁,但为何公子扶苏的子嗣子婴却没有死在胡亥刀下呢?

要说胡亥善心大发肯定是不可能的,他为了皇位,都能对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下狠手,没有理由会对子婴良心发现。

并且尤为奇怪的是,对于胡亥不杀子婴,包括赵高和李斯这二人,也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甚至在后来,赵高不仅在众人面前称赞子婴,还将子婴推上了皇位。

那么,子婴为何能做到让胡亥、赵高以及李斯这三个野心家,对他的存在不认为是一个威胁的呢?

实际上,子婴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和他的身份有很大关系。

子婴真实的身份,并不是公子扶苏的儿子。

史料中关于子婴早期的生平和事迹记载得很少,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登场,还是在胡亥继位之后的事。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九月,胡亥手持所谓的“传位诏书”继位,是为秦二世,在他登基时,他的长兄公子扶苏早已自尽,而大将蒙恬此刻则正关在阳周(陕西子长)的监狱里。

继位之后,胡亥为了避免皇位受到威胁,听从了赵高的建议,随即展开了对自己兄弟姐妹的屠戳。

据记载,仅在继位一个月内,他就下令将自己的十二个兄弟处死,罪名是“有反意”。

这还不算完,之后不久,他又派人将六个兄弟以及十个姐妹押到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在这里,他命人用巨大的石碾,活生生的将自己的十几个兄弟姐妹全部碾死。

另外,对于像公子将闾这样几个性格沉稳的兄弟,胡亥一时半会找不到杀他们的罪名,但即便是无法给他们定罪,也照样没耽误胡亥将他们杀害。

据记载,当时公子将闾曾质问前来对他行刑的使者,说自己没有罪为何还要杀他?使者则来了一句“奉命行事”,这句话导致公子将闾等人无比绝望,最终相拥自刎而死。

而死得最壮烈的则是公子高,当他看到胡亥一个接一个地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后,知道自己必定在劫难逃,于是,他主动向胡亥上书求死,条件就是希望胡亥能放过他的家人。

最终,胡亥答应了他的要求,公子高也淡然赴死。

除了逼死自己的兄弟姐妹外,胡亥对于那些不听话和质疑自己权威的大臣同样也没有放过,比如蒙恬和蒙毅兄弟,最终是在胡亥的逼迫下含冤自尽。

另外还有右丞相冯去疾以及将军冯劫,同样也落了个自刎而死的下场。

而在胡亥大肆诛杀宗室以及大臣的时候,子婴登场了,他不仅没有被胡亥的滥杀吓到,反而找了个机会对胡亥进行直言劝谏。

子婴谏曰:“赵王迁杀李牧而用颜聚,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卒皆亡国。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陛下欲一旦弃去之。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史记··秦本纪》

这是子婴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登场,也是他第一次在历史上留下记载,不过,这段记载却引发了后世一个巨大的谜案。

在这段记载中,对于子婴的身份介绍,用了四个字,即“二世兄子”,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说,子婴是胡亥兄长的儿子,换句话说,子婴是胡亥的侄子。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导致后世普遍认为,胡亥是扶苏之子。

按理说,《史记》中的记载一般不会有错,但同样是《史记》,在《李斯列传》中的另一段记载,却明显和这个有冲突。

胡亥当上皇帝后,大肆宠信赵高,导致赵高把持朝政,但由于赵高陷害忠良,造成天怒人怨,最终引发了各地起义。

起义军四起的消息被胡亥得知后,胡亥前去质问赵高,让赵高十分害怕,担心胡亥有一天会杀了他,于是他便密谋除掉胡亥。

最终,赵高指使女婿阎乐逼杀了已经成为成为孤家寡人的秦二世胡亥。

而在胡亥死后,赵高本想自立,结果朝臣不答应,赵高也知道自己在无人支持的情况下当不上皇帝,于是退而求其次,将子婴推上了位。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段记载中,子婴的身份变为了“始皇弟”。

“乃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史记.李斯列传》

所谓“始皇弟”,意思很明显,就是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按这个辈分来算的话,那么子婴就是胡亥的叔叔。

同样是子婴,身份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这个变化,就是秦二世胡亥不杀子婴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子婴真的是扶苏儿子的话,那么胡亥就没有理由不对他下手。

胡亥之所以会杀自己的兄弟姐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胡亥心虚。

而胡亥心虚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登基继位的过程和手段,十分的不光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中有鬼。

不仅如此,在他登基之后,朝臣和宗室也有人对传位一事有所质疑,加上胡亥本身也没有什么军功和功绩,因此,他虽然当上了皇帝,但不服气他的人比比皆是。

在这种情况下,胡亥这个皇帝自然当的不踏实,于是他就向赵高寻求解决办法。

赵高就胡亥的这个问题给出的办法,可谓是深得胡亥之心,他认为,众公子(指秦始皇儿子)本身都比胡亥年长,威望和能力也在胡亥之上,如今又对胡亥有所怀疑,早晚是个祸患。

并且,朝中的大臣又都是秦始皇的旧臣,大部分都有功劳傍身,所以就会轻视刚继位不久的胡亥。

所以,赵高提出,要胡亥“灭大臣而远骨肉”,只有这样,方能威服天下。

“高曰:“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史记·李斯列传》

于是,胡亥听话照做,秦始皇的儿子和女儿们,也因此遭殃,而通过这件事就足以说明,胡亥不惜的残害手足,主要还是为了稳固自身地位。

所以可以换句话说就是,只要对胡亥能造成威胁的,都是他要杀的对象。

但问题是,如果子婴是扶苏的儿子,胡亥那是必然要杀他才对的,毕竟扶苏都被杀了,胡亥总不能留着他儿子将来报仇吧。

正所谓斩草要除根,胡亥肯定明白这个道理。

而子婴却逃过了一劫,这就说明,他的存在对胡亥造不成威胁,并且,赵高对于胡亥不杀子婴,也没有表示出反对意见。

按照赵高的老奸巨猾,他更没有理由留下扶苏之子。

所以,这就说明,子婴并非是扶苏的儿子,同时他的存在,对胡亥和赵高构成不了威胁,因此才会逃过一劫。

另外,还有两个证据能证明子婴并非扶苏之子。

第一个,就是前文提到的子婴首次登场,他当时是对胡亥进行了劝谏,并引用赵王杀名将李牧、齐王杀忠臣等事迹,来规劝胡亥不要滥杀无辜。

他对胡亥的劝谏,完全不像一个侄子对叔叔说的话,更不像一个当时处境危急,已经自顾不暇之人说的话。

如果他真的是扶苏之子,在父亲被杀不久的当时,怎么敢如此“大胆”批评胡亥呢?

就算他有与常人不同的勇气,敢去直言劝谏,但如果他真是扶苏之子,胡亥听完这些话,必然会当场大怒将他拉出去砍了。

但子婴说完这些话后,依旧活得好好地,并没有被杀掉。

此外另一个证据,就是子婴的年龄,根据史料中所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他不符合扶苏之子、胡亥侄子的这个身份。

胡亥死后,赵高推举子婴为秦王,但子婴担心赵高会加害于他,因此便开始找人谋划如何杀掉赵高。

而史料中记载,与子婴一起谋划此事的人中,有两个人是子婴的儿子。

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能参与谋划除掉赵高这种大事,说明子婴的儿子最起码不是个黄口小儿,按照古代十五岁成年来说,子婴的儿子在当时至少得有十五岁才对。

但问题是,如果子婴真的是扶苏之子的话,那他不应该在当时有这么大的儿子。

为什么呢?众所周知,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死于公元前210年,一共活了50岁,在他死后的第三年,子婴杀了赵高。

按照秦始皇十五岁就生下扶苏,那么扶苏如果活到赵高被杀,就应该是38岁左右。

同样的道理,如果扶苏也是十五岁生下了子婴,那么到赵高被除掉那年,子婴应该是在23岁上下这个年龄。

再来说子婴,他要是也同样十五岁时生子,并且还生了双胞胎,那么他的两个儿子,当时应该在8岁左右。

让子婴和两个八岁左右的孩子商议除掉赵高这样的大事,显然不合常理也不现实。

因此,凭子婴年龄这个证据,再加上他对胡亥的直言劝谏,就充分说明了他不应该是扶苏的儿子。

那么,子婴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呢?

要想知道子婴的真实身份,需要理清关于他的几个线索。

第一个能确认的线索,就是不会给胡亥造成皇位竞争的压力,这也是子婴不被其杀掉的关键因素。

第二个线索,则是年龄合适,因为史料中记载了子婴在未被赵高拥立为秦王之前,不少人评价他为“素有贤名”。

要是太年轻,他也没有时间让自己得到朝臣和百姓的认可。

第三个线索,则是他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

而排除了他是扶苏之子的可能后,再结合《李斯列传》中称呼子婴为“始皇弟”这个记载,那么符合上述线索的,只能是秦始皇的弟弟,也就是胡亥的叔叔。

不过,这里同样有个问题,就是秦始皇的弟弟满足不了上述线索。

史料记载,秦始皇嬴政一共有三个弟弟,一个是长安君成蟜,成蟜是嬴政同父之弟,两人均为秦异人的儿子。

秦始皇的另外两个弟弟,则是他的生母赵姬与嫪毐所生。

但是,成蟜早在公元前239年投降了赵国,并被赵悼襄王赵偃封于饶地,因此,他不具备能劝谏子婴,并被立为秦王的条件。

而秦始皇的另外两个弟弟,也就是赵姬和嫪毐所生的儿子,在出生不久便被秦始皇摔死,所以也不可能在后来出现。

将这三人排除后,那子婴的身份,也并非是秦始皇的弟弟。

既不是秦始皇的弟弟,又需要满足上述几个线索,那子婴究竟是谁呢?其实最接近真相的可能,在《李斯列传》中就已经揭示过。

《李斯列传》中关于子婴的介绍,用了一句“乃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这个“始皇弟子婴”,也可以看做是“始皇弟子,婴”。

意思就是说,子婴是秦始皇弟弟的儿子,也就是胡亥的堂兄。

而再结合秦始皇三个弟弟各自的结局来看,子婴身份最大的可能性,即他是秦始皇弟弟成蟜的儿子。

也只有这样,子婴才不会对胡亥造成皇位竞争的压力,毕竟他不是秦始皇的儿子。

并且,假设子婴是成蟜之子的话,那么其他几个条件,如年龄合适、有时间打造贤名,以及有两个已经成年儿子等,才会一一对应。

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胡亥之所以会在几乎杀光兄弟姐妹的情况下,没有杀掉子婴的原因是因为子婴不是秦始皇之子,对胡亥构不成威胁,而结合相关史料和证据,子婴最有可能是胡亥的堂兄,也就是秦始皇弟弟成蟜的儿子。

秦二世胡亥真的像人们说的那么无能吗

胡亥就是不学无术、愚蠢透顶的败家子,明知道赵高居心叵测,危害社稷,指鹿为马,残害朝臣,甘心为他驱使,将所有皇家子弟杀害殆尽,活生生将父皇大一统天下推下了深渊。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胡亥身为秦始皇子,本应有自己的心腹,结交忠臣良将,任用任何文臣武将都要比宦官赵高强,至少能确保父皇的江山不让他人染指。却引狼入室,权炳尽失,让赵高一介宦官把持朝廷,开创了太监弄国的先例。

显然胡亥利欲熏心,为了一己之荣华富贵,而将祖宗江山置于万劫不复之地。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无权无势的"傀儡皇帝",所作所为,都是为虎作伥,本身已是羊落虎口,危在旦夕。

假如胡亥有子婴之胆识,消除赵高隐患也是分分秒秒之事。况且子婴年尚小,还是皇族不显赫之人,都能第一时间铲除元凶,何况胡亥有秦始皇子的强大号召力呢。

胡亥被赵高利用,胡作非为,亲手葬送了父皇统六合、大一统的伟业,实乃千古罪人,死有余辜!

秦国统一后产生了三代帝王,为什么很多历史书却说秦二世而亡这是误导吗

秦国统一后确实是产生了三代帝王,秦始皇赢政,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子婴。

秦二世胡亥时期,昏庸无度,只崇信赵高一人,致使赵高飞扬跋扈,执掌朝纲。公元前207年,赵高指鹿为马,大势清洗政敌,派自己的女婿咸阳令阎乐逼杀了秦二世胡亥。

赵高继而立子婴为“秦王”。秦始皇的时候是统一了天下才自称为皇帝的,此时已是天下大乱,各个诸侯国又都起来独立,秦国本来也只是一个诸侯国,只好称子婴为“秦王”。

子婴在自己戒斋的宫里,假托有病不理朝政,赵高前去查看指责时,子婴早已安排好的宦官韩谈将赵高刺死。

公元206年10月,刘邦大军兵临咸阳,子婴的大臣们多投降刘邦。子婴看大势已去,自己和妻子儿子一起自缚出城投降汉军。至此子婴在位只有四十六天后,大秦帝国灭亡。

史书和史学家一般都说“秦二世而亡”,是因为子婴在位时间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历史。再有,就是秦朝在二世时还是天下统一的王朝,胡亥是被称为皇帝的。而子婴时已经是诸侯并起,没有王朝的统一了。也只能是一个诸侯国,称子婴为秦王而不是皇帝了。

历史上秦二世胡亥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公元前209年,胡亥继位称秦二世,他一上台,就听信谗言,实行一系列暴政,首先杀害蒙毅兄弟,开始宠信赵高,赵高趁机培植自己的势力,将李斯陷害死了。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秦军大败,胡亥也感到了危机,常常召见丞相赵高,也有时大骂赵高,赵高担心自己或许也会被杀害。于是与弟弟中书令赵成和女婿咸阳令阎乐密谋杀害胡亥,打算立子婴。

后来,他们趁秦二世胡亥移居望夷宫时,赵成为内应,阎乐带军进入胡亥的宫里,胡亥百般求饶不成,在阎乐的威逼之下,拔剑自尽,时年二十四岁,做皇帝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