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季驯 古代 怎么

古代是怎么抗洪的?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结局为何如此悲惨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30 00:27:15 浏览1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古代是怎么抗洪的

大家好!我是勤学好文。我愿意和大家分享关于“古代是怎么抗洪的?”问题

我认为回答好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一定要讲明白古人“怎么抗”的。我们国家国土幅员广大,水系众多,洪水灾害频繁。所以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抗击洪灾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在古代众多的抗洪事例中,我想介绍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加以说明。

一.鲧禹父子“堵”与“疏”的抗洪探索

相传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尧在位的时候,我国的中原大地上发生过一次特别大的洪水。洪水淹没了土地,冲毁了庄稼,房屋倒塌,人死牲亡,到处是白茫茫的水波,活着的人纷纷跑到丘陵或山上去避难。于是尧命令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鲧采用息壤来堵塞洪水,他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

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还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然后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让大家推荐治水的人才,大臣们都推荐禹(鲧的儿子)。舜就派禹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还派了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他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实际考察,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

大禹治水过程中,和人民在一起劳动,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安居乐业。

远古时期的鲧和禹他们父子领导人们抗击洪水的历史,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治理洪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表现出我们的先祖治理洪水的执着的信念,及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大禹从鲧治水“堵“的办法,改变为对洪水的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后世的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我们的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二.李冰父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治水之道

成都平原,在古代水旱灾害十分严重。这里的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是成都平原的地上悬江。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达273m。它有大小支流90余条,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雨水来临江水上涨,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则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昭王委任李冰为蜀郡太守。他上任后,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用来分洪减灾,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宝瓶口是通过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畅通流向东边,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

分水鱼嘴,昂头于岷江江心,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沿岷江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流入宝瓶口。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洪水来临,水位较高,大部分江水就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堆筑,堰顶高度合适,起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因离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能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

在李冰父子组织带领下,经过八年的努力修建了这一集防洪、灌溉、航运为一体的都江堰综合水利工程。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从此,蜀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饿,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而且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直至今日。

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世界水利科学技术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于成龙的上中下全流域综合治理方略

永定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内蒙古、河北,经北京转入河北,在天津汇于海河至塘沽注入渤海。其上游为黄土高原,森林覆盖低,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浑浊,故有“浑河”、“小黄河”等之称,因其善淤、善决、善徙,河道迁徙无常,俗称无定河。

康熙三十七年(1698)二月,浑河泛涨,淹没旗下及民人庄田。康熙帝派于成龙察治。他查勘浑河河道,决定加固石卢段旧堤的同时,对卢沟桥以下河段进行大规模治理,疏筑兼施,既筑河堤,又浚河床,治水的同时注意治沙,并注重上、中、下游全程治理,改变以往历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自是浑河改注东北,无迁徙者垂四十年“。

于成龙治在永定河水利史上留下了鲜明而浓重的一笔。加之永定河也由他提名、康熙赐名,企盼浑河从此安平,不再泛滥,寄托着永远安流、造福京华的美好愿望。这个美名一直沿用了下来,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所以永定河水利史上会始终记载着这位功臣的大名。

谢谢您的关注。希望继续与您交流。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结局为何如此悲惨

熟悉明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人称“万历首辅”的张居正——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作为五岁识字,七岁能通六经大义的天才,张居正不仅是大明的内阁首辅,也是当时年幼的明神宗的老师,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荣誉职位的大臣,万历皇帝曾许诺照顾先生的子孙,然而,张居正却在病逝后被抄家,传言中并没有人为他求情,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要解开这个疑惑,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张居正,这位明朝文臣因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隶属中国古代十大名相之列。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面词藻,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贪赃枉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内阁首辅张居正被推到了历史浪尖,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危如累卵的明王朝重获勃勃生机。

但是古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震主”。这样一个优秀得耀眼的人,在当时理所当然成的为了其他官员和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可能有人会说,虽然张居正可能威胁到了皇帝的地位,但作为张居正的学生,万历帝怎会“恩将仇报”呢?这就涉及到当时的特殊情况了,隆庆六年(1572),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皇帝年幼,太后监国,张居正暂且代为主持大局。神宗即位以来,朝廷之事皆不用他插手,张居正已将事情办理妥当。闲来无事的万历皇帝渐渐喜欢上喝酒,为此,张居正曾好好地给他上过政治课,劝他赶快戒掉这等不良嗜好。但是,神宗毕竟长大了,也到了叛逆期,开始抵触和反抗张居正。他将饮酒一事当作反抗的一部分,不但没有戒酒,反倒愈演愈烈,发展到后来还惹出了事端。万历八年(1580),喝得不省人事的神宗命人痛打了太监冯保的养子一顿,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冯保自是不甘,将此事告诉了李太后。

李太后教子甚严,当下扬言要为天下人除害,废掉这不争气的皇帝,改立神宗的弟弟潞王为帝。神宗被吓得赶紧认错。后来此事以张居正替神宗写了篇“罪己诏”收场,但神宗渐渐“成熟”的心灵,片刻之间,发生了巨变,对张居正渐渐产生怨恨。

这样的情绪一直延续到了张居正病逝,年轻的万历皇帝终于真正的掌握了大权。张居正尸骨未寒之际,一场风暴袭来了。

神宗首先将矛头指向冯保,抄了其家,搜德大量金银珠宝,巨额财产历时一个多月才统计完,神宗是个贪财之人,这下子让他红了眼,坐不住了,打起了所谓奢侈糜烂的张居正的主意。

张居正改革得罪了大批官员,纵观古今,无论哪次改革都会触碰很多人的既得利益,由于张居正在变法改革中施行的清丈田亩等工作触犯了上流社会的既得利益,他生前本就处在和权贵的对抗中,死后墙倒众人推,有皇帝这个风向标,便很多人跟风出来报复他沾点这场瓜分利益的羹汁,尽管有人逆风给他求情了却也不起波澜。吏部尚书杨巍就曾反对抄家,认为张居正劳苦功高,此举恐伤天下臣民的心,以尧舜为例说明不可取。可神宗陷入疯狂中,在钱财的诱惑和常年积累的不甘愤恨下,哪还管什么“臣民寒心”,偏听偏信,认为张居正便是那罪大恶极的贪官,一门心思要抄家取钱。

谁曾想,在丘橓恶意报复下的抄家(当然主要是皇帝的大力支持),手段凶残至极,不仅搜刮出一笔不菲的钱财,给张家严重警告!后面连张居正的子孙也遭到清算,大儿子张敬修自杀,留下血书,群情激愤,朝廷上反对求情之潮盛起,内阁首辅和次辅都相继求情,潘季驯认为“治居正狱太急”并请求皇帝特别宽遇张居正年逾八十的母亲。

正是众臣的反对声使得神宗让步,草草结束了这场闹剧。我们不能绝对的说张居正死后没人求情,只是到了求情成功时却木已成舟,悲剧不能挽回。至此,被梁启超称为“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的张居正及他的故事落下帷幕。而世间已无张居正,再没有人可以挽救这个奄奄一息的王朝,我们也看到这个王朝一步步走向灭亡。

在明代众多的内阁首辅中,哪一位最厉害

绝对是杨廷和,不是杨廷和能力比后面的张居正等人强,而是他遇到明朝皇帝中“最折腾”人的皇帝——正德

以游戏形容;张居正是那种统畴一切,上中下打野辅助全都听他一个人的,甚至后面的老板也是放手让他干。

杨廷和,内阁之中有猪队友,司礼监是太监刘瑾,刘瑾还安排焦芳进入内阁,外边还有权臣江彬天天带老板正德到处玩。藩王中还有安化王朱寘鐇叛乱,宁王朱宸濠之乱。游戏还没开打,猪队友送人头,其它队友挂机,后面的老板正德还要杨廷和赶紧投降,咱们去撸串。最后是一个法师杨廷和,与辅助(部分大臣),还有小半个神打野(王守仁平了宁王之乱,可惜王守仁的上级王琼与杨廷和不对付,算政敌),硬扛了十六分钟(正德十六年),没输。

就问这水平,强不强。

杨廷和又在嘉靖朝当了三年首辅,被嘉靖皇帝的“大礼仪”之争彻底“心累了”,辞职回家,再也不想遇到“瞎搞式”的皇帝了。

杨廷和前期背景

杨廷和,生于天顺三年1459年,是一个少年天才。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岁的杨廷和考中进士,并被选任为翰林院庶吉士

杨廷和他爹要在三年后才中进士。杨廷和还担任过他弟弟的杨廷仪的主考官,杨廷仪为避嫌,就没有参加那次考试。杨廷和还有一个儿子杨慎,号称明朝三大才子之首,《三国演义》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他写的。

翰林院相当于“宰相”的后备人选,同时也相当于一所d校,明朝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

弘治八年1495年,杨廷和改任左春坊左中允,也就是当时太子朱厚照的老师。弘治十一年,太子朱厚照正式出阁读书,杨廷和为讲读官,兼任太子之师。

因为杨廷和为人处事是“外柔内刚”,对于教育这位学生也只是一味蛮干,所以朱厚照对这位老师印象比较好。

这种师生关系,也是后来正德十分信任杨廷和的核心原因之一。

正德皇帝上位

公元1506年正德元年,明武宗上位。

这位皇帝一上台,完全不想亲政,只想玩,所以他任用太监刘瑾。他爹留给他的内阁大臣——谢迁,刘健,李东阳,是在明朝历史上与“三杨”并称的内阁,然后直接走二,只剩下李东阳一人撑门面。

宦官方面,除了刘瑾外,还有张永、谷大用、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等七人,合称“八虎”,“八虎”就专门陪皇帝玩。

当时太监刘瑾的权势异常大,权力直逼后来的魏忠贤。

太监刘瑾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控“批红”权力,刘谨还亲自开设了“内行厂”,“东西”二厂是刘谨的亲信任职,锦衣卫也是刘谨的自己人。除此之外,刘谨还关分开式的卖官,谁进京不送钱,回去基本就是解职回家。

刘谨还想往内阁掺入自己人,在谢迁,刘健走人后,刘谨就交焦芳送了进去。李东阳也选人进内阁,李东阳看中的人就是杨廷和。

刘谨曾经动过杨廷和。

正德二年(1507),杨廷和頻頻以“遠小人、戒遊逸” 作為諫言,惹正德不高兴。刘谨趁机将杨廷和贬到南京去养老,结果没二个月,正德问刘谨;“杨老师去那里了?”,刘谨立马认识到杨廷和惹不得,赶紧从南京请了回来。

正德二年(1507)八月,杨廷和正式进入内阁办事。

杨廷和与正德的互动

杨廷和是正德二年入阁,首辅是李东阳。

正德皇帝从正德二年八月开始,从乾清宫搬进豹房,“朝夕處此,不復入大內矣”,杨廷和也是八月进内阁。正德自此之后,所以的日常政务都给了内阁处理,他自己就一个字——

杨廷和知道自己这位学生是什么意思?再加上外面刘谨风头正盛,基本上也不打扰正德皇帝,仍尽一已之力,勉力而为,以报答武宗“讲读之旧擢”,,使其“居密勿之司”。

但杨廷和即使再好的脾气,也受不了刘谨搞乱朝政,正德皇帝不上朝,四处乱玩的情况。

杨廷和上了无数奏章,向皇帝说明要务,但正德除了给杨廷和升官加工资外,一概不回。

于是正德五年二月,杨廷和因父親年老多病,辞职

正德皇帝一改不看奏章的习惯,马上回应“已悉孝誠,但輔導重事,而卿才德兼備,精勤弗懈,朕方委託,豈可遠違左右,宜安心辦事”。表明朝廷离不开先生,先生大才,怎么能远离我左右呢,并派太医为杨廷和老爸看病。

杨廷和还是坚持辞职,理由当然是回家“孝敬父亲”。

正德立马回书,不准。

卿春宮舊臣,學行老成,才識素著,輔導有勞,……照舊辦事,不准所辭。”

杨廷和“心”确实是累了,奸臣(刘谨等人)当道,自己又无法改变,再接着辞。

正德估计也明白杨廷和为什么要辞职,立马回应;

卿累朝舊臣,春宮輔導,學行聞望,眾論所推。自入閣以來,輔翊勤勞。對劉瑾專權壞事,卿等委屈酌意,多非得已,朕已知悉。宜安心辦事,以副委任,不允所辭。”

大意是说先生是我的旧臣,学问又好。就是因为刘谨瞎搞,让先生委屈了。先生做的好多事都是情非得已。这些我已经知道了,先生安心办事,用来回应我的信任,不准辞职

然后再升杨廷和加少保太子少保,品秩从一品。其父杨春也加封一样的官职。没几个月再升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學士

正德五年九月,因宁夏安化王朱寘鐇叛乱被镇压,再升杨廷和為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並封杨廷和子杨恒為中书舍人。短短的三年間陆续升职,可以视作武宗对杨廷和在內閣阁做事成效的肯定。

正德皇帝与杨廷和大致的互动是,杨廷和受不了朝政被乱搞,提出辞职,正德回应不准,再升职加钱。而刘瑾,江彬等人虽然权势涛天,但知道杨廷和不能动,而杨廷和也不敢主动去招惹这二位,所以双方真是达到奇妙的平衡。

明朝这辆破车还能动。

杨廷和这种辞职上书,多达二十多次,次次都被正德压回来了。但也有例外的。

正德十年(1515)三月,杨廷和接到父亲死亡的消息,他要回去奔丧。

正德还是不准“朝廷辅道重臣,国家大事,多有倚赖。”并准备动用“夺情”留下杨廷和。

在古代“孝”是十分重要的,父母病逝,不回家守三年,会被骂的。所以杨廷和连上多封奏折,坚决表示不回去守孝,我就死在这儿。

正德这时也明白老师的态度,正德还想让杨廷和守孝时间短点。但杨廷和表示非三年,我绝不回来。

没办法。

正德派太监跟着杨廷和回家,期限一到要赶紧把杨廷和捞回来上班。

杨廷和回来之后的问题

杨廷和是正德十二年,三年期满。被正德捞回内阁后,杨廷和当即就想回去继续守孝。

原来正德皇帝自己正德十二年开始,就一直在外巡游,根本不回北京。杨廷和回来之后,所有的事都等着杨廷和来处理。

这还不是最吭的。

正德十三年,皇帝要亲征蒙古小王子,并自号“威武大将军朱寿”。本来皇帝亲征,肯定是要安排人监国的,一般是皇帝的儿子,或者兄弟。但正德没儿子,也没兄弟,所以监国一职就落在杨廷和身上,这还是小事,最头痛的是;正德要对威武大将军朱寿论功行赏,这事让内阁拟旨。这是杨廷和最不能接受的,他坚决抵制,正德最后也不再坚持。

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作乱,被王守仁平叛。但正德仍想借机南游,理由是亲征宁王。这次正德学聪明了,他要求内阁也陪他一起去。

杨廷和拒绝了,因为内阁要跟在皇帝身边,岂不就是一个印章,想盖就盖。距离远,还能靠时间拖一拖。


除此之外,正德皇帝喜爱强占民间女子,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边将马昂之妹晋府乐工杨腾之妻、总兵官戴钦之女、顺天府王氏、霸州民女王满堂等等。

马氏,边将马昂之妹,本已嫁毕指挥为妻且有孕,被江彬推荐给武宗。这事直接让杨廷和脑袋大,这马氏要是生下来,算谁的孩子?

还有刘氏,太原民刘良之女,晋府乐工杨腾之妻。这位刘氏十分得宠,权臣江彬等人认他做母,宁王叛乱前,送了不少钱给刘氏,才给宁王恢复王府护卫。

正德十六年,武宗死亡。

在明世宗从湖北到北京前,有一个“空窗期”,最大的问题有二个,谁是下一任皇帝?江彬所带来的十多万边军怎么解决?

第一个问题好解决,定的是朱厚熜。可皇帝一定,很多人就想着去安陆迎接新皇帝,这必然造成北京人心浮动,还有江彬身边十多万的边军,万一镇压不住,来一个暴动,后果就不难猜了。

而杨廷和能在这三十多天的空位期内,全部解决掉,能力不可谓不强。

明朝内阁首辅最差劲的是谁

内阁首辅从来都是个苦差事,尤其是到了中晚明时期,累死了张居正,逼死了夏言,简直不是人干的事情。要说最差劲的内阁首辅,我觉得是申时行。

申时行这哥们是怎么当上内阁首辅的呢?不是靠他的努力竞争得来的,而是他前面排着的几个要么回家丁忧了,要么死了,一不小心就轮到他了。

那么申时行的内阁首辅是怎么被撤掉的呢?因为他想做和事佬,结果搞得皇帝不待见他,言官们要宰了他,两边不讨好的情况下,他害怕被人给宰了,就逃回老家了。

这么一个内阁首辅,怎么可能管理好这个国家呢?难怪万历朝被称为明朝实际灭亡的朝代,首辅都这么无能了,何况其他人呢?

申时行能成为内阁首辅,纯粹是一个愚蠢的意外。

看过《大明王朝1566》的朋友,一定会觉得,争夺内阁首辅,是一件要命的事情。徐阶在严嵩身边熬了几十年,才算是熬出了头,可是没两年功夫就被高拱给怼下台了。

高拱好不容易在万历初年过上了好日子,成为了内阁首辅,却因为张居正和太监冯保串通,结果这屁股还没坐稳就被赶下台了。

张居正坐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以后,那叫一个战战兢兢,大权始终牢牢掌握在手里,就算要回家丁忧,他都选择夺情留任,就是担心离开以后再回来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然是时内阁权积重,六卿大抵徇阁臣指。诸大臣由四维、时行起,乐其宽,多与相厚善。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余有丁、许国、王锡爵、王家屏先后同居政府,无嫌猜。---《明史》

因此能够当上内阁首辅,势必是要经历刀山火海,油锅上走一遭的。可是申时行不同,他绝对是大明王朝所有内阁首辅里的一个意外。

张居正还活着的时候,曾经将老好人申时行弄进内阁,为什么?因为一来他是状元出身,二来他不会说不。张居正的任何指示,申时行都会表示赞成。弄这么一个人进入内阁,就是为了充门面的,别误会,就是充个数而已,没打算重用您。

张居正挂了以后,内阁成员还剩下吕调阳、张四维、马自强和申时行4个人。这个时候申时行的骚操作出现了,吕调阳岁数太大了,所以压根就不来上班打卡,相当于吃空饷的状态,查起来,内阁单位估计还会说他好像来打过卡,不久吕调阳就挂了。

马自强也好不到哪儿去,牙都掉光了才进入内阁,没多久就躺尸了。张四维是个办实事的人,可是张四维他老爸在老家去世了,他可不敢像张居正那样夺情,因为会被口水淹死。

于是张四维就回家丁忧了,申时行摸摸脑袋,这是什么情况?排名最后的申时行莫名其妙地就成了内阁资历最老的成员,他不做首辅谁来做首辅?

于是乎申时行就这么成为了内阁首辅,什么斗争都不需要,前面的老前辈们死的死,丁忧的丁忧,申时行毫无障碍地成为了大家梦寐以求的内阁首辅。

天天上朝就为了跟言官们吵架,申时行真够可以的。

其实当时内阁就申时行一个人,所以他既是阁员又是首辅。为此万历又给内阁添加了4名成员,他们分别是:余有丁、许国、王锡爵和王家屏。

这四个人很有意思,王锡爵这个人本来是御史们推荐入阁的,目的就是为了制衡申时行,毕竟申时行是张居正提拔上来的,御史和张居正势不两立。

可是没想到王锡爵一进入内阁,就各种马屁拍了起来,完全失去了对手的立场,御史们一脸懵逼,原来他们忘了王锡爵和申时行那是同一榜的进士,申时行是那年的状元,王锡爵是那年的榜眼,属于同学关系。许国也是申时行的铁杆。

至于余有丁和王家屏没什么靠山,也只能听命于申时行。这算是一副好牌了吧?绝对是两个王家四个二的牌面,按理说谁也不会把这副牌给打个稀巴烂,但是申时行却不一般。

过去张四维广开言路,各种处置那些依附于张居正的官员,申时行表示这么做不行。可是等他做了首辅以后,为了讨好大部分官员,居然也奔着张四维的办法去做了。

广开言路是好事,可是让申时行没想到的是,这帮御史们喷人的本事实在是太大了,总是把申时行和张居正扯在一起。结果忍无可忍的申时行公开和这帮御史唱起了对台戏。这是一个首辅大臣该做的事情吗?

结果当时的状况就是,一上朝以申时行为首的内阁大臣们,和御史言官们便开始吵架,一直吵到下朝为止。估计当时内阁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吵架的素材,我总算知道万历为什么后期不愿意上朝了。

首鼠两端,吓得申时行迈起了小碎步跑路回家。

万历的长子是朱常洛,但是他喜欢朱常洵的母亲郑贵妃,所以想要立福王朱常洵做太子。这件事他也曾经有意无意地透露给申时行。

申时行明白以后,便打算支持万历的做法。可是群臣们不答应,他们是坚决反对废长立幼的,所以申时行又怕得罪群臣。

为此申时行想了一个首鼠两端的办法,他在大臣们跟前跟他们保持一致,到了万历跟前又笑呵呵地赞成万历的看法。

这本来也就能够相安无事地过下去了,此后申时行一直在大臣和万历之间保持平衡,尽量想要把首辅大臣的工作干好了。

结果还是出事了,当时申时行正在外地度假,许国负责主持内阁事务,他和群臣商议以后,决定给万历上书,让他给朱常洛办册封仪式。

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明史》

可是内阁首辅始终是申时行啊,所以许国就自作主张地把申时行写在了联合上书的最前面。申时行得知以后,立刻给万历写了一封密疏,表示自己在度假,啥也不知道,册立太子的事情皇帝您自己看着办,不要被那帮小人所影响了。

如果只有万历知道这件事,那也就算了,可是万没想到,申时行的这道密疏居然被公开了。这还得了?天下大臣都是小人,只有你申时行是大人物是吗?

大家愤慨于申时行首鼠两端的态度,更有血气方刚之人,扬言要宰了申时行。申时行压根就不敢回内阁啊,只好上书表示辞职回家了。

总结:谁出卖了申时行?

申时行的确是被出卖了,他给万历的密疏,怎么会泄露出去呢?按道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首辅给皇帝的密疏,一般人还真的不敢看。

我认为唯一的可能,那就是万历皇帝在收到群臣的上书以后,迫于压力,只好卖了申时行。申时行到死估计都不明白,为什么会泄密。

参考资料:《明史》

都说张居正的变法拯救了大明朝,他的变法对明朝的影响到底多大

公元1581年(万历九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始于嘉靖末年,庞鹏、海瑞曾先后推行于东南地区,成绩显著。公元1581年,张居正为均平赋役,在丈量土地的基础上,将一条鞭法推行于全国。其主要内容是:

(一)将原来按户丁派役的办法,改为按亩数派役,将部分力役推于田赋(丁六粮四、丁四粮六或丁粮各半)“役归于地,计亩征收”;

(二)一切赋、役、杂税合并为一条,一概按亩征银;

(三)在法定意义上取消力役,如有需要,由政府“雇役”代替;

(四)凡是賦役的催征、收纳与解运皆由官府承办,不用人民助理。

一条鞭法的推行,在实际上取消了力役,有利于商人、农民、雇工的谋生话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明朝的后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主要原因是“吏治不清”。张居正要求各级官吏必须清廉,治政清平,让百姓生活安定。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官吏的控制,张居正变内阁不能干预六部权力的旧体制,竭力提高内阁权威,使权力集中于首辅,加强了中央集权以号令天下。

张居正很重视考察官吏的政绩,制定了考成法,严格考核各级官吏。官吏办事要定好完成期限,不得拖拉。以官吏的考勤考绩,作为他们升迁和奖惩的依据,真正的到有功受赏,犯过惩罚,赏罚分明。由于实行了考成法,各级官员都不敢玩忽职守,大大提高了各级衙门的办事效率。

在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方面,张居正提倡“唯才是用”,不拘一格、不受资历、毁誉、亲疏的限制和影响,只要有才能,就委以重任。

清朝真有于成龙这个人吗

在中央一套播出的历史剧《于成龙》获得了广泛好评,大有成为经典古装剧的潜力,剧中主人公于成龙爱民如子、心系百姓,又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俨然是新时代清官能吏的代表。

其实,很多年前,《一代廉吏于成龙》、《廉吏于成龙》等作品就已经问世,从此也可以看出于成龙这一形象是多么的被人喜爱。作为优秀官吏的代表,于成龙在那个“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年代实在堪称难能可贵,这样一位完美的官员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也在情理之中。那么,清朝真有于成龙这个人吗?

笔者的答案是:历史上,清朝真的有于成龙这个人,而且有两个。清朝的两位于成龙都是当时的名臣和重臣,他们一个曾任兵部尚书、河道总督,一个更是在去世后被追赠为官居从一品的太子太保。笔者要说的,便是品级更高的这个。

万历四十五年(1617),于成龙出生于山西永宁州,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一带。他生于农家,年幼丧母,但他孝顺父亲和继母,一家人生活十分和谐。崇祯十二年(1639),于成龙参加乡试,但明末吏治腐败,考场徇私舞弊现象泛滥,于是于成龙便直抒胸臆,批判时政。直言不讳的于成龙没有遇到伯乐,于是他便放弃求取功名。

清兵入关后,于成龙苦学四年,参加了清廷组织的考试,但遗憾落榜。顺治十八年(1661),于成龙在国子监学习,学成后得以直接入仕,不过于成龙被清廷分配到广西罗城,也就是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担任县令,他不顾家人阻拦,毅然前去就职。

据史书记载,当地“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于成龙到任后,便召集官吏和百姓,讲解政策、安抚民心,有盗窃案件时,于成龙立刻将其逮捕,证据确凿后便依法处置。不久,“民安其居,尽力耕耘……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

此后,于成龙上书请求减免当地赋税,并修建学宫、养老救济机构,全县有条不紊的发展。他出色的政绩得到了两广总督的青睐,于是被推荐到四川合州,也就是今重庆市合川区一带当知州。于成龙延续自己一贯的治理风格,将合州也治理的政通人和。

此后,于成龙升迁湖广黄州府同知、武昌知府、黄州知府。康熙十六年(1677),清廷为管理江河防务而设立了江防道,于成龙被封为湖广下江防道道员。第二年,他又升任福建按察使,官居正三品。两年后,于成龙就任直隶巡抚,一路跃升到从二品。

康熙二十年(1681),康熙帝亲自召见他,并称赞他为“清官第一”,并在不久后封他为两江总督。三年后,于成龙去世,享年六十八岁。史载:“金陵人为之巷哭。相率香灯祭与寝。日几千百人,衙舍至不能容。远近闻之,皆辍市,如丧其亲……士民数万人步二十里外,伏地哭, 江干江水声如不闻。公之得吏民之心,江宁人谓数百年来无能如此者。”

历史上著名的变法有哪些

最成功的变革是毛泽东主席的土地改革,因为这次变革是为广大老百姓谋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