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嫡长子 重视

为什么古人重视嫡长子?西周时期以嫡长子为继承制,它起到了多大作用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30 02:45:38 浏览5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什么古人重视嫡长子

古人重视嫡长子是基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也就是说嫡长子在家族中具有继承权,继承的主要是权力。那么为何非得规定是嫡长子继承呢?因为古代贵族阶层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更确切的说法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妾众多带来的结果就是子嗣众多,那么,在这些儿子中有谁来做继承人就会个大问题。

毕竟,权力这个东西,没有谁会不喜欢,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定,谁也想成为家族的继承人,而且谁也不肯服谁,这样的结果就是出现内乱,一旦出现内乱,这个家族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甚至倒退,如果是帝王家的话,斗争更厉害,皇帝的诸多儿子甚至皇帝的弟弟们都来抢这个皇位,这不是乱套了吗?

这这样的背景下,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应运而生,嫡庶有别,贵贱不同,将家主正妻的第一个儿子立为继承人就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制度,这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权力的平稳过渡,并且提高了家族的凝聚力,这无疑对一个家族来说是非常正确的做法。

那么为什么非得是嫡长子呢?嫡子是家主和正妻所生的儿子,是家族中身份最尊贵的存在,因为正妻是明媒正娶的,而妾只是抬进家中的,实际上还是妾,正妻和妾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仆的关系,子以母贵,正妻所生的儿子自然比妾所生的庶子要尊贵。而在嫡子中选择嫡长子则是为了避免争权。

这种宗法制是在西周建国之后正式确立的,正是西周人在总结殷人继承法的基础上建立的制度,商朝时期实行的继承制是比较混乱的,有父死子继,也有兄终弟及,王族争权夺势的现象非常多,所以在商朝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频繁迁都,这固然和自然环境有关,但和王族的争权夺势也脱不了干系,一个新的王登基后,会非常受掣肘,为了加强王权选择迁都来稳定自己的势力就是一个必要的手段。

商朝的灭亡,其实也和继承制的混乱有关系,王位待定的继承人太多,因此很容易形成多股势力。因此商朝末期实际上已经开始考虑嫡长子继承制,而到了西周建国后,周武王就将嫡长子继承制做了明确的规定。

当时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的妻妾数都是有规定的,周天子有妻妾大约百人以上,而诸侯是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为一妻一妾,之所有妻妾众多,为的就是保证有子嗣来做继承人,而且有妻有妾也算是贵族的标配。当然妻妾一多,子嗣就可能会多,所以嫡长子继承制就成了最好的继承办法。

以周室为例来说明,嫡长子是未来的周天子,是为大宗,而庶子和其他的嫡子就被封为诸侯,是为小宗,小宗紧紧的团结在大宗周围。而诸侯的嫡长子是下一任诸侯,其他儿子就是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是下一任卿大夫,而其他儿子是士。就这样一层层分封下来,建立起来一个由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尊卑有序的制度。

这种制度在古代延续了三千年多年,虽然清朝皇室实行秘密立储制,但在皇室之外,还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一旦这种制度崩溃,动乱必然来临,因此历朝历代对嫡长子继承制都是万分维护的。

《唐律疏议》中对立嫡有律法规定:如果嫡长子死亡或者有罪疾,继承人就是嫡长孙;如果没有嫡长孙,继承人就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次子,继承人就是庶长子;如果没有庶长子,就立嫡次孙;如果没有嫡次孙,就立庶长孙等等,如果违反这种规定,判刑一年。如果正妻年过五十还没有生子,或者所生之子已经夭折,那么庶长子就可以被立为继承人。

西周时期以嫡长子为继承制,它起到了多大作用

我是御指点江山,码字不易,喜欢关注点赞哦

西周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宗法制度中的一个原则,所谓嫡长子,就是正妻的第一个儿子,而嫡长子继承制就是由嫡长子继承父位和家中财产,在宗法制度下,嫡长子就是大宗,他的其他兄弟相对于他来说就是小宗。周天子是大宗,诸侯为小宗,而卿大夫对于诸侯来说也是小宗。

《公羊传》隐公元年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所以贤能不是重要的标准,没有嫡长子就看那妾的地位孰高孰低,子以母贵。这也体现了这个制度的隐患。

作用

防止争夺和内乱

在制度的约束下,子女之间出现纷争的概率会相对较低。以现代人的想法来看,这一制度是有失公允的,但在古代,这却是一个粗暴却相对可靠的方法。而且能做正妻的女人大多都有一个强大的娘家,在娘亲舅大的中国社会,母亲娘家人的势力可以对孩子形成助力。没有娘舅依靠的孩子继承家产后危险也会增加。

维护社会和人心的稳定

有家产和爵位继承的家庭大多都是贵族,如周天子和各个诸侯,他们手握大权,一旦家庭内部因为财产产生纠纷,后果不堪设想,而上层不稳定,最先受苦的就是百姓,穷兵黩武,粮食歉收,百姓惶恐,也不利于统治。

避免财产和权利分散

嫡长子将家产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庶子和幼子只能做辅佐的工作,血缘关系下,这种君臣关系还是比较牢固的,嫡长子也可以将他们分封到偏远的地方,贫穷的地方在他们的打拼下变得富有,可以扩大本国的财产。

缺陷

这项制度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中国,几乎历朝历代都在遵循。

嫡长子年龄太小,危机更大

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就是最鲜明的例子,朱允炆没有叔叔朱棣有才能,最终被朱棣给赶走。朱元璋作为一个坚定的封建拥护者,在太子朱标死后传位于朱允炆,却没有为他打算好一切,不得不说这是个悲剧。

嫡长子不如其他兄弟

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自己的太子大哥,使父亲李渊被迫退位,他自己做了皇帝,好在李世民是个颇有政绩的皇帝,否则他会因为这场家庭悲剧受万人唾弃。

所以说嫡长子继承制也会引发矛盾,尤其在子女能力相差悬殊的时候,能力强的一方自然不服嫡长子,野心也会爆发,暗斗不可避免。

分封之后,小宗会对大宗产生威胁

分封制也属于宗法制度的一种,周天子将兄弟分为诸侯,诸侯也会拿出土地分给卿大夫,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矛盾,还有诸侯与贵族的矛盾越来越深冲突经常发生,楚国经常发生“杀嫡立庶”事件,鲁国的东门遂杀死公子恶拥立鲁宣公,这样的事情在春秋屡见不鲜。到了西汉,也有七王之乱,这些都是分封后的弊端。

影响

1、使封建社会相对稳定

有继承权的只有一个人,其他人都知道自己没有继承权,内心安稳,家里和社会的一切都将井然有序,而不会出现无序的状态。

2、妇女地位更加地下

该制度直接将女性排除在外,女性能够继承家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男性的地位越来越高,女性不但不能继承家产,反而被当做财产来对待,有很多理论都能体现,比如“夫为妻纲”、“从父从兄从夫从子”。

3、尊卑观念更明显

孔子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尊卑观念在封建中国根深蒂固,即使是现代人,也要讲究“尊老爱幼”。

结论:古人为了面子上好看,说是提倡一夫一妻制度,其实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妻子多了孩子也多,而是兄弟姐妹地位却相差悬殊,这背后也有娘家势力的较量,正所谓子好不在多,以多子多福为理由进行纳妾,最终还是苦了自己,历代妻妾之间剑拔弩张,兄弟阋墙,还不是因为找的老婆太多引起的。

为什么历史上雄才大略的皇帝都不是嫡长子嫡长子为什么比较平庸

谢谢邀请!为什么雄才大略的皇帝不是嫡长子,为什么嫡长子才华平庸,原因是多方面的。

1.嫡长子大都是皇帝年轻的时候生的,这时候的皇帝还不够成熟,这个“不够成熟”影响到孩子,皇帝成年或晚年已经成熟了,这时得子,成熟的基因影响到孩子。所以一些年轻的皇子显得有智慧。

2.旧时代生孩子成活率低,夭折的早丧的是正常现象。明太祖长子朱标早丧、乾隆的长子永琏,12岁去世了。就是有才华,死了就没有发继承皇位了。

3.如果长子平庸,次子或幼子有才,长子的皇位很容易被抢去。因为想这个位置的皇子是多个,在这个激烈的竞争中,有才的容易得手。唐太宗,明成祖就是这一类的。

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中国历史三千多年,这是由谁创立的呢

嫡长子继承制是从周朝确立的宗法制度的根本原则。是周建立初周公主持制定的。其内容有二:

其一,君主的继承人为嫡长子。

其二,爵位和封地由嫡长子继承。

清朝为什么不一直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纵观清朝268年历史,十二位皇帝只有一人是作为嫡长子成功登基成为皇帝的。这个人就是同治帝载淳。然而这并不是清朝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结果,而是是咸丰皇帝与叶赫那拉氏只有同治帝这么一个儿子,所以,这是只有一个答案的单选题。

清朝并没有像其他王朝一样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和一个人有很大关联。

这个人就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子褚英。褚英作为努尔哈赤的嫡长子,早年又立有战功,很早就被立为储君。但是褚英这个人的情商不高,和努尔哈赤最依仗的几个大臣关系都很差,和自己的弟弟们的关系相处的也非常不好,终于在一次醉酒贻误战机,众多大臣和皇子都说褚英的坏话,于是褚英被剥夺了继承人的身份。褚英仍然不知道收敛,还分焚香诅咒,并扬言掌权后将疯狂报复。(这话你别说出来啊?)努尔哈赤寻思这智商和情商难以掌控和发展我留下的事业,于是下令处死了褚英。

而后清朝朝廷就一直没有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度,一直到康熙皇帝。

到了康熙时期,清朝的统治已经走向了正轨,民生发展,政局稳定。受到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康熙想重提嫡长子继承制度。于是就有了中国最后一任太子——爱新觉罗·胤礽。如果一切顺利,康熙死后皇帝的宝座就是他的。然而康熙并不像一般皇帝那样短命,以至于胤礽等啊等一直没能如愿登基。康熙某些方面的能力又很强,竟然给他生了一大堆兄弟(竞争对手)。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最终老四乱中取胜,得到了那个位置。从此以后清廷的掌控者为了避免“九子夺嫡”的情况再发生,采取了秘密立储的制度。从此以后,嫡长子继承制度在清朝就不复存在了。

嫡长子是正妻的第一个孩子,还是既是长子又是正妻之子

毋庸置疑,所谓嫡长子,首先必须是嫡子,而且又是嫡子中的长子。

在传统社会,一个人如果有妻有妾,且均有子,那么他的儿子在身份上就有两种,即正妻所生的嫡子,以及其余妾等所生的庶子,这就是所谓的嫡庶之别。如果嫡子与庶子均有数人,则分别为嫡长子、嫡次子、嫡三子、嫡四子……按照年龄序齿,依次类推,庶子同理,以庶长子、庶次子、庶三子等等排列。

但是不管是嫡子还是庶子,都是自己的儿子,所以常常会将所有的儿子按照年龄排列,即长子、次子、三子等。也就因此产生长子与嫡长子不等同的情况。

嫡长子不一定是长子。如乾隆皇帝,其嫡长子为皇次子,是第二个儿子,长子为皇贵妃所生。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删

当然也有嫡长子即长子得情况。如唐太宗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所以按照年龄排就是皇长子一直到皇十四子,其中皇长子、皇四子、皇九子为嫡子,那么按照嫡子来排,嫡长子就是皇长子、嫡次子就是皇四子、嫡三子就是皇九子。类似的还有朱元璋嫡长子也是长子。

为什么中原王朝是嫡长子继位,而游牧民族是幼子守业

这个问题问得很妙。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结构造成的。

中原王朝的根基在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定”。

住的地方固定:大多老百姓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居住地方,活动范围不超过一百里。

生产资源固定:土地都是有主的,都已经分配好的,开荒是不现实的,除非是大战乱之后。

关系是固定:生活圈中主要由家族和亲族组成,抬头见到的是亲戚,低头遇到的还是亲戚。

“定”的基础上自然就需要秩序,如果没有秩序,那“定”就会变成“不定”,这样就会带来大灾难。

正因为基于这样的生活习惯,中原王朝特别讲究“礼”。“礼”的产生是“定的需要。“礼”实际上就是一种秩序规范。人人都守礼,尊礼,那天下就能安定。如果人人不守礼,天下就乱了。

当一整套制度完善之后,那就需要将权力交接事件固定下来。

从夏王朝之后,基本上就是父死子继。

有权势的人为了开枝散叶,往往会娶多个老婆,生多个儿子,但是权力宝座只有一个,哪个儿子上?

一开始是论贤,谁贤谁上,后来发现论贤有一个大问题,会使得内部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每一个儿子身边都会聚集着一大帮支持者,这些支持者会互相攻击,儿子之间也不会和睦陷入纷争,因为大家觉得自己都有机会。这样反而会成为王朝或家族最不稳定的因素,兄弟之间应该是团结一致,而不是内斗。

所以继承者必须要固定下来。

谁最合适,自然是正室的长子,也就是嫡长子。这个制度一确定就将母亲和嫡长子绑在一块。

母凭子贵,子靠母贵。

正常情况下当嫡长子出生之后,大家都会默认他是接班人,自动聚集到他的身边,这样就可以完成权力的稳定交接。不会出现因为大臣支持的对象不同而产生混乱。其他儿子知道自己没有机会,自然也会选择支持嫡长子而不是和嫡长子对着干。

比如刘盈被立为太子,刘邦想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结果受到张良,叔孙通,周昌等众臣的反对,最后不得不放意自己的想法。

再比如袁绍因为喜欢小儿子袁尚,最终在立嫡问题上没有弄好。这家伙让三个儿子各管一州,袁绍一死,三个儿子就内斗,结果给了曹操平定北方的机会。

刘表也是如此,他死后立了小儿子刘琮为荆州之主,没有立长子刘琦,结果曹操一南征,刘琮就投降了。

所以立嫡长子是最稳定的一种权力交接模式,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总体来说这种制度对于农耕文化来说是最优的,因为符合“定“的预期。

游牧民族刚好和农耕民族相反,他们的特点是“动”,也就是他们存在的变数。因为他们要随草而居,充满流动性,今天可能在这里,明天会移动到哪里去了。

他们是在不断移动中现实文化传承。这样也形成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两种完全相反的性格。游牧民族热情奔放,能舞能歌,释放自己的个性,快马扬鞭,而农耕民族就相对内敛,沉稳。

游牧民族的成年男子需要骑马远征,这样留守家中的反而是最小的孩子。

长子在外打拼,遇到不确定的事情也比较多,有些甚至会失去生命,大概率无法和父母呆在一起,特别是父母已经老去,无法再次奔波迁移,这样小儿子就成了最佳照顾父母的人选。

幼子守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同时他们还形成一种“兄终弟及”的权力交接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风俗。父亲过世娶继母,兄死弟娶嫂。

这种风俗在中原王朝看来是无法接受,是一种乱伦,但在匈奴这样的游牧民族中却习以为常。王昭君远嫁匈奴和亲,嫁给呼韩邪单于,结果呼韩邪单于一死,她又嫁给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这让在中原文化下长大的王昭君接受不了。当时的汉王朝明确告诉她要接受匈奴的习俗。所以和亲之女作出的牺牲是十分巨大的,只能默默承受文化冲突带来的痛苦。

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生下一子,与复株累单于生下二女。

这就是“定”与“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同的结果,一切社会制度都是由生活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生活方式看对方都不舒服的,都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

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那么,嫡长子继承制,是最优的选择吗?或者说,它代表了某种正义吗?

就实际来说,嫡长子继承制既不科学也不正义。

嫡长子,就是大老婆生的大儿子。但怎么也不能说大老婆生的大儿子最有能力吧?所以,这不科学。祖宗家业凭啥全都分给大儿子?诸子平分不行吗?人家法兰克人就是这么干的。所以,也不正义。

但,嫡长子继承制却是一种程序正义。

“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到底哪个儿子最优?只能实践出“真知”。但是,总不能先把国家分出几块,然后让诸子群雄逐鹿,最后鹿死谁手、算谁胜出吧?这要死很多人、花很多钱,当然还有时间。比之这个方式,事前定下一个标准的继承制度,就是最正义的选择。

而采取诸子平分的方法呢?查理曼帝国已经统一欧洲了。然并卵,诸子给平分没了。然后,欧洲就再也没能统一。关键是家族竞争。晋国六大公卿十一个家族。老赵家玩诸子平分了,然后分分钟就会被其他家族给灭掉。

蒙古人不是还有幼子守灶的继承制度吗?老大成年,赶出家门去创业;老二成年,接着赶出家门去创业,以此类推,最后留下老幺在家守业。那是因为草原的物质太匮乏,养不起。这是生存策略,不是政治策略。成吉思汗的幼子是拖雷,最后是拖雷继承大汗之位吗?并没有。

嫡长子继承制,可以说是古人在特有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最好选择。物质环境,是农业文明。这里不是茫茫草原,游牧文明的那套逻辑,讲不通。这里是族群形态,各个家族和族群都处在竞争的状态,家族不仅要生存而且要变强。

生存和变强,首先是生存,这是前提。而要生存,就不能总是内斗。只要嫡长子还在,那么其他儿子就不会有机会,趁早打消这个念头。这就是定分止争。即便其他儿子的能力再突出、父亲再喜欢,也没用。

因为嫡长子继承制是严格而苛刻的血统论。不仅取决于老爹是谁,而且取决于老妈的身份,还取决于出生的顺序。而无论怎么取决,都跟能力没啥关系。

嫡长子继承制的优势是稳定。那么,这个制度会不会种下恶果吗?程序是正义了,实质就一定正义吗?“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这当然有可能出现。

比如商朝灭亡。

微子启是帝乙的长子、商纣王帝辛的长兄。他是长子,但不是嫡子,母亲不是商王的正妻,所以不能继承王位。但微子启肯定是要德行有德行、要能力有能力的。连司马迁都说: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那嫡子是谁?是商纣王。如果商朝灭亡这个锅要由商纣王来背,那么根子不在商纣王而在嫡长子继承制。

还比如晋朝灭亡。

晋武帝司马炎早知道自己的傻儿子司马衷脑子有问题。但是,没办法,司马衷是嫡长子,必须由他来当继承人。司马炎为什么非要这么干?为了秩序。晋朝是真心实意地要恢复宗法分封制的。所以,司马炎必须把嫡长子继承制贯彻下去。因为这才是秩序的核心。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非常不科学。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套制度不能说最白痴,却绝对是最僵化。因此,在春秋战国时代,大家都不怎么用。因为竞争太激烈。那用什么?选贤任能。一定要在诸子弟中选出个最顶级的精英翘楚,来做家族的继承人。

赵简子的儿子中,赵伯鲁是嫡长子,但资质平庸,所以就不能选。因为竞争太激烈。老赵家不能求稳而必须求胜。要求胜,则要选出最有能力的继承人。

庶子赵无恤的母亲,身份是赵简子的从妾,关键还是一个狄人,相当于赵简子养在家里的异域小美女。但是,赵无恤能力最强。所以,从妾的儿子无所谓、狄人女子的儿子也无所谓。赵简子死后,赵无恤就成了老赵家的掌门人。

然后呢?然后是嫡长子继承制在赵家以及后来的赵战国彻底没法玩了。因为规矩乱了。

赵无恤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位给兄长赵伯鲁的儿子赵浣。但是,赵浣虽然是老赵家的大宗嫡长子,却完全镇不住场子。赵无恤的弟弟赵桓子随即发动政变,直接赶跑赵浣。

赵桓子死后,老赵家迎回赵浣,也就是后来的赵献子。赵献子死后,是赵籍接班,即赵烈侯。这时候已经是赵战国了。

赵烈侯死后,赵国又发生了政变,其弟赵武侯上位。赵武侯死后,也没能父死子继,而是传到赵烈侯的儿子赵敬侯接班。

但赵敬侯刚继位,赵武侯的儿子公子朝立即表示不服,勾结魏国发动了政变,直接袭击邯郸。政变不成,这家伙就跑到了魏国。

赵敬侯死后,父死子继是赵成侯,但继位一年就爆发了公子胜之乱。赵成侯去世后,其子赵肃侯继位,但公子緤有叛乱了。叛乱失败,公子緤跑到了韩国。还没等公子緤勾结韩国动武,公子范又发动了政变,直接袭击了首都邯郸。

战国七雄,赵国的军事实力那么强,为什么没能跟秦楚争霸一番?你看赵国的内乱就知道了。但凡新老交替,赵国总要上演一波宫廷政变或国内战争。什么家底,也经不住这么折腾。而其原因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没贯彻下来。

到底是集权还是分封,周天子那个窝囊样,谁还敢分封?所以,秦汉两大帝国必须搞集权。西晋是真想搞分封的,却爆发了八王之乱。所以,西晋以后,历代统治者都不犹豫了,一定要集权。这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并非总在重演。因为前代的教训一定会被后代所吸取。

嫡长子继承制,也是如此。

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

商朝没有贯彻贯彻嫡长子继承制,于是九世之乱、诸侯不朝。这就是教训。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所以西周灭国、平王东迁。真是这么回事吗?

犬戎可是周幽王的老岳父申侯给引进来的。而申侯为什么要勾结蛮夷?因为周幽王要立褒姒为后,把申国公主给废后了,还把太子宜臼给废了。申侯肯定不答应。问题的症结点就是周幽王要破坏宗法制,不按嫡长子继承制出牌。这也是教训。

刘邦为什么非要立吕后的儿子刘盈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秦朝的前车之鉴,才刚刚发生。如果是大秦太子扶苏继位,还会有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人的事情吗?

所以,越是到后来,嫡长子继承制就越是坚不可摧。嫡长子只要不是傻子,就必须继承大统。以明朝和宋朝最为典型,大臣们为了这个制度,都能跟皇帝死磕。

嫡长子继承制是原则性制度,选贤任能是灵活性权变。所以,最好是搞个平衡。但是,诸侯、大夫以及士这些层级,还可以搞搞灵活。地主家里,怎么就不能让出类拔萃的小儿子当家?这个可有。但国家不是家庭。所以,皇帝这一系就没法兼顾什么灵活性。只要往灵活性倾斜一点儿,就等着出大事。因为皇权之争是你死我活之争,完全没有退路。

于是,嫡长子继承制又是一个博弈的聚焦点。那么多儿子,到底立谁?传统就是最硬的合法性。以前这么干,现在最好也这么干。这个道理讲起来,大家都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