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哪些行书脱胎于集王圣教序
- 人,怎么能脱胎换骨,是经历过痛苦还是掌握了什么新的理想以后醍醐灌顶了
- 西厢记的故事梗概是什么
- 为什么有些人说《红楼梦》是春秋笔法写成的小说
- 作为《西厢记》的创作灵感来源,《莺莺传》的作者真是个渣男吗
哪些行书脱胎于集王圣教序
宋朝书法家米芾行书《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脱胎于集王圣教序。
此行书石刻《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是他中年时期作品,既有骨力又秀美。结构多用欹侧之法。通篇随意自然。行中带草,华美丰腴。结构取法脱胎于《圣教序》,而用大令外拓之法。外拓法行笔放纵华滋。
什么是行中带草运笔法?
行书中转折的地方用提笔,快迅而过,一笔流畅无阻的写数字,称为行中带草笔法。还有一种行中带草是指行书中杂有少数草书字体。使行书节奏感有新变化。二种方法应用时都要注意上下连贯。
米芾后期作品个性风格强烈,难度较大,初学不易掌握形神,从早期的《方圆庵记》入手,是不错的选择。
清.李宗瀚评:“此《方圆庵记》书于元丰六年癸亥,米芾才三十三岁,正专学晋人之时,所以运笔能控引王、羊。其他诸帖每以奇气掩其古法,求如此逗露机缄者不多见也。″
人,怎么能脱胎换骨,是经历过痛苦还是掌握了什么新的理想以后醍醐灌顶了
孙丽是我们部门里有名的“惹事者”,也是上级眼睛里的刺头。虽然孙丽看外表是个非常精明的女人,但往往做出的事情却让人大跌眼镜。孙丽在部门里是个文书,平常的工作也就是收发公文,用章复印之类的活。就是这样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孙丽也能玩出点花样来。有一年,单位新进了一台彩色打印机,让孙丽管理。当时,由于企业离市区比较远,为了解决家住在市区的员工上下班的问题,企业有通勤班车,来回在市区与企业之间接送员工。但坐班车是要收费的,不过只是象征性的收点钱,比如每个月的月票也就10元钱,但为了有所区别,每个月的月票的颜色是不同的。孙丽其实在企业家属院子里有房子,但为了让孩子在市区上学她也在市里另外买了一套房子,因此,只要孩子开学她就要坐班车,坐班车她就要买月票。但她又不愿意掏钱买月票,于是,她就利用现有的办公条件,偷偷自己制作月票,并用那台彩色复印机印制出来,如果不仔细看,还真是惟妙惟肖,足能以假乱真。可是,孙丽是个贪心的人,她不仅自己做假月票,而且还假借给人代买月票的时机给周围的人做假月票,世界上没有不漏风的墙,不久就有人告发了孙丽的这种行为,这种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上级虽然十分生气,但为了家丑不外扬,只是口头对孙丽提出了批评。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一天,孙丽在企业家属院的邻居找到单位,说是孙丽偷偷把他家的电话线,私自接到了自己家里,而且经常打长途电话,说白了就是孙丽偷别人的电话用,而且还不交发生的电话费用,这种行为可以界定为偷窃行为的,孙丽受到了处分,而且在机关她也呆不下去了,上级念她是个女同志,在机关也工作了许多年,就把她安排到一个相对轻松的单位上班了。谁知,心眼非常多的孙丽,不久又出了件大事。她为了套取公积金,以购买二手房名义伪造不动产权利证书,支取了好几万元住房公积金。不久事发,她非法提取公积金的行为涉嫌违法。这下单位想保她都保不住了,虽然她没有被判刑,但企业还是把她开除了。失去工作的孙丽,刚开始还以为凭着自己的本事,在社会上混口饭吃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她劣迹般般,许多企业都将她拒之门外,她想找些事情做,但她的诚信记录太差,无论办什么手续,她都寸步难行。在社会闯荡了几年,孙丽碰得头破血流,她这才真正感受到做人还是本份一些好。自此以后,这个精明的女人就象变了一个人一样,她什么活都肯干,只要能挣上生活费用就行。于是,我们经常看见她在市场里起早贪黑地卖菜,整个人变得灰头土脸的。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西厢记的故事梗概是什么
西厢记的故事梗概是
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逢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家葬,途经普救寺,借宿于此。一日。张生游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妻。夫人急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自愿为之,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相救。杜确兵至,平定乱兵,解普救寺之围。未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与莺莺以兄妹相称。
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后两人来住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的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应试及第后,才允与莺莺成亲。后张生高中皇榜,归来求亲,有情人遂成眷属。
创作背景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故事虽本唐代元稹《莺莺传》,实际却是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曾任陕西县令、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后来由于他不满当时官场的龌龊,愤而辞官,决心以写戏抒发心中之郁懑。于是他回到出生地中山府,开始了杂剧创作。
为什么有些人说《红楼梦》是春秋笔法写成的小说
一、认识“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也叫“微言大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叙述技巧或方法。相传是孔子《春秋》一书首创。研究者认为它记载史实含蓄深远,婉转而顺其自然,穷尽而不歪曲等。
二、《红楼梦》写法及例证
《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一字褒贬“、“明褒暗贬“、“真事假语“等写法的运用正如左丘明对“春秋笔法“的概括: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
1、“一字褒贬“
第六十三回,“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贾敬因病疫于庙中,贾珍贾蓉因国丧随驾在外听得讣告星夜往家赶。“……贾蓉也下了马,听见两个姨娘来了,便和贾珍一笑。“父子相视一笑,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符合“一字褒贬“之说。
2、明褒暗贬
“王夫人原是个好善的“。“王夫人在里间屋内坐着垂泪“等语句描写,正是“每天吃斋念佛“的王夫人,转眼间她可以亲手断送金钏、晴雯两个丫鬟的性命,也可将芳官、藕官等人送进尼姑庵,“吃斋念佛“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3、不写之写
第十三回秦可卿病后死了。在死者家中,家公贾珍当众拍手“哭得泪人一般“,贾珍的父亲贾敬在城外庙中不肯回来,贾珍妻子尤氏恰好“犯了胃痛旧疾,睡在床上。 “而死者丈夫贾蓉却于此刻不知所踪。买棺木时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接着又是秦氏贴身丫鬟撞死,一个“甘心愿为义女“等等描写,正是作者“不写之写“的巧妙,含蓄,耐人寻味。
《红楼梦》“甲戌本“第一回有一条“脂批“: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空谷传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即使“脂批“介绍《红楼梦》中如此笔法,其实也还不是全部。可见《红楼梦》中,不仅仅是只有“春秋笔法“这么简单。
作为《西厢记》的创作灵感来源,《莺莺传》的作者真是个渣男吗
这个怎么说。
“渣”这个词本来的就是一个十分带有歧视色彩的语气词吧,本身带着偏见的内容,是现代人对于现世的一种解读。
其实对于古代人来说,或者更准确一点,对于那个时代来说,这种才子佳人的事,发生在那个时代本就是一种“幻想”,地位,身份,阶级都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我们作为现代人看了,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当然是“渣男”,但是对于当时的人看“莺莺”,就不太一样了,相反,或许是一种留名的“幸运”?!
不过,我以我的眼光看来,毫无疑问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