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郑板桥书法歪歪扭扭大小不一还这么出名,好在哪
提起郑板桥我们想到的就是他的竹子,以及由此而得来的一个成语:胸有成竹,他的书法我们也很熟悉,就是那幅“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我们看郑板桥的字,它的外形的确歪歪扭扭,大小不一,他的书法也被戏称为“乱石铺街体”,在扬州和一些书法、绘画风格怪异的书画家并成为“扬州八怪”。
郑板桥的怪,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这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他是进士出身,肯定是能够写一手漂亮的小楷的,这是考科举的基本功,但是他这个进士来的却格外不容易,他有一方印章,上面刻着“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熬到进士历经三朝,对于自负的他来说这确实很难接受。
然而熬到了进士,并不意味着痛苦的结束,进士及第又在家待业的6年,好不容易等到了分配工作,却被调到了穷乡僻壤当一个七品芝麻官。古代读书人的理想就是学而优则仕,可郑板桥的仕途却坎坷不平,这个时候他已经快50岁了,到了知天命之间。
他的家庭也并不顺利,很早就失去了母亲,到了中间他的妻子又去世了,晚年儿子也不在了,可以说人生四大悲,他经历了三个。
而他把这些不快、生活的不如意全都发泄到了书法上,用书法来表达自己的悲愤。
果然大师级的艺术家都有悲惨的人生经历。
晚年的他孑然一生,辞去了公务员的工作,跑到扬州卖画为生,再也不用去写规定的标准楷书了。开始尝试着创新。
早年的书法的积累,为他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创作出了“六分半书”,因为隶书又被称为八分书,而他的书法比隶书少一分,处于楷隶之间,所以自称六分半书。
而他的书法并不是自己造的,融合了古代的碑帖,是有出处的,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在六分半书的基础上,他有融合了画兰花的笔法,所以看起来大小不一。
但这正是是他的艺术风格的体现,他的书法是他的人生态度的高度概括,体现了“书如其人”的书法艺术关,他在书法史上有一席之地,是平民书法的成功。
历史上的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黄庭坚、赵孟頫、王铎无不是达官贵人,郑板桥的崛起代表着平民书法的兴起。
同时他的“怪”也成为家喻户晓的谈资。
以书画艺术谋生,郑板桥有着怎样的烦恼
“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徐悲鸿)
郑板桥,原名叫做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他一生以书画艺术谋生,在他的文人画中,有景,有诗,有意境。特别是他的竹兰画,将他的气质、风骨全部融入其中,可谓是“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但是对于这样一位诗书画“三绝”才子,他的一生曲折不平,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准确地讲是心酸。
一:生活贫苦之烦恼
康熙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93年,郑板桥出生在兴化县城东门外的郑家府宅中,郑板桥的童年并不快乐,而是在贫苦的生活中艰难的成长。
郑板桥三岁的时候,其母汪氏离他而去,母亲走后,其父又迎娶了继室郝氏。郝氏是一个难得的贤妻良母,将郑板桥视为自己的亲生儿子而照顾,给幼年的郑板桥带来了一份温暖的母爱。
无端涕泗横阑干,思我后母心悲酸。十载持家足辛苦,使我不复忧饥寒。时缺一升半升米,儿怒饭少相触抵。伏地啼呼面垢污,母取衣衫为湔洗。这是后来郑板桥为怀念郝氏而做的一首诗,由此我们看可以看出其继母对郑板桥无比的关爱。可惜的是这份关爱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郝氏在不到三十岁便早早的去世了,郑板桥再一次失去母爱。
对于郑板桥来说,两次失去母爱的他内心极其痛苦。
郑家在郑板桥出生时就早已没落,年少时的郑板桥一直处于“半学半工”的生活中,后来在20岁左右时,郑板桥中了秀才,也娶了妻子,并且有了二女一子,生活看着非常和谐,但是实际上郑板桥的家庭生活却更加贫困、艰辛。
公元1722年,这一年,郑板桥四十九岁的父亲病逝,父亲的去世,使得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郑板桥身上。因此,他不得不放弃教书而转去扬州以卖画谋生。
在扬州,他卖画十年,这十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
在这十年中,他需要吸引买家来买他的画,因此他的言论、行为张狂、放纵,也因此渐渐的因狂著称。
但是,在这十年中,他的儿子,妻子先后逝世,他曾作《哭犉儿五首》,在最后一首诗中讲道:
蜡烛烧残尚有灰,纸钱飘去作尘埃。浮图似有三生说,未了前因好再来。其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由此,笔者认为,生活的贫困是郑板桥第一次以卖画为生的直接原因,也是郑板桥的一生中的烦恼之一。
二,仕途不顺心之烦恼
郑板桥一生仕途不顺,他曾经自己吐槽过自己是康熙朝的秀才,雍正朝的举人,乾隆朝的进士。他虽然20多岁中秀才,但一直到40岁时才中举人,44岁时,他才以二甲第八十八名中进士。
彼时,中了进士的他就相当于进入了“国家候选干部的行列”,一般来讲,只有当官位空缺时,才能候补入位,因此郑板桥直到50岁左右的时候才当上了一个七品芝麻小官。
潦倒山东七品官,几年不听夜江湍。昨来话到瓜洲渡,梦绕金山晓日寒。
这是后来郑板桥对自己10年仕途生涯的一种总结,在这十年当中,郑板桥先后担任山东范县、潍县的知县,
在范县为官的几年中,他将范县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意,他曾经写下《丰年》来记述范县的粮食连年丰收。
槐影鸦声昼漏稀,了除案牍吏人归。拈来旧稿花前改,种褥新蔬雨后肥。小院乌童调骏马,画楼纤手叠朝衣。冈陵未足酬恩造,大有书年报紫微。
全诗也透漏了一些郑板桥自我的得以与满足。此外,这时期郑板桥的书画作品也是清新洒脱的。我们可以得知,彼时的郑板桥一定是轻松快乐的。
后来,郑板桥由范县调往潍县,在接手潍县后,郑板桥便接到了一个烂摊子—饥荒。
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面对饥荒,郑板桥第一时间组织救灾,并果断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捐廉代输”,即把自己的养廉银拿出来,救助灾民,并且起带头作用。第二条便是“开灾赈贷”,即等不及向上级汇报便私自开仓放粮。最好一点就是“积粟之家,谕其平粜”,即命令积有大量粮食的富人,拿出粮食来救济灾民。
这三项措施无疑解了缓解了灾情,从这我们也能看出,郑板桥不但有救民之志,也有救民之能。但是,郑板桥的第二条及第三条措施却得罪了当时的上司领导以及当地豪门。
最终,这次饥荒平稳度过,而郑板桥在这次饥荒中也看到了官场的黑暗与社会的残酷现实。
五十七岁时,他再次丧子,后来,他写下“难得糊涂”四字,五十九岁时,他写下了《思归乡》
破书犹在架,破毡犹在床。待罪已十年,素餐何久长。秋云雁为伴,春雨鹤谋梁。去去好藏拙,满湖莼菜香。
郑板桥此时已经在官场混迹了十年,他将这十年为县令的生活比喻成“待罪”,可见他在当时对官场的厌倦。
1752年,六十岁的郑板桥辞官回家,只留下了一幅墨竹图、一首题诗。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三:难得糊涂
辞官回家的郑板桥以卖画为生,奔走在兴化、扬州之间,公元1766年,郑板桥去世。
兰不成兰,蕙不成蕙。板桥老矣,七十三岁。纵观郑板桥的一生,他的一生以书画艺术为伴。在早年,由于家境贫寒,他在杭州卖画十年,由一个文人画家变成了一个“职业画家”,他公开张贴“笔榜”标明书画的润金。而在仕途道路上,50岁左右才当上了一名小官吏,本以为能够安稳度过余生,却发现了官场的黑暗而鄙弃官场。
总的来说,郑板桥的一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烦恼,而这些烦恼的背后更是他的心酸。
参考资料:《郑板桥全集》
郑板桥的书法与文学,哪个成就最大为什么
笔者回答这个问题:
郑板桥的书法和文学各有所长,但若要论高低和成就,笔者认为郑板桥要在书法上略胜一筹。原因如下:
一、 虽然郑板桥号称“诗书画”三绝,但还是偏“书”多一点。
郑板桥出身于书香门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五十岁起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计十二年。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所以他的很多思想都体现在他的书法作品当中,如“难得糊涂”,并用小字解释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郑板桥是接地气的,所以书法作品更能引起大众的共鸣。而“吃亏是福“这幅字更多的是体现平安的心态,因而他的小字解释是:“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说明郑板桥用书法与官府和民众沟通得多一点,或嘲讽、或同情、或呼吁以及喜怒哀乐都在他的字里行间中。
二、 创立了“六分半书”。
“六分半“书,是郑板桥对自己独创性书法的一种谐谑称谓。隶书中有一种笔画多波磔的“八分书“,所谓“六分半“,其意大体是隶书,但掺杂了楷,行、篆、草等别的书体。《行书曹操诗》轴(如同,现藏扬州博物馆)可视为“六分半“体的代表作。此件写曹操《观沧海》诗,幅面很大,平均每宇有10平方厘米以上,字体隶意颇浓,兼有篆和楷;形体扁长相间,宅势以方正为主而略有摆宕。拙朴扩悍,恰与曹诗雄伟阔大的风格相似。郑板桥曾在《赠潘桐冈》诗中称道自己的书法:“吾曹笔阵凌云烟,扫空氛翳铺青天。一行两行书数字,南箕北斗排星躔。“
所以康有为对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有一个精妙的评论,他说::乾隆之世,巳厌旧学。冬心(金农)、板桥参用隶笔,然失则怪,此欲变而不知变者。变则通,通则顺,郑板桥就是善用这个变,就把它变成了“六分半”。
三、 郑板桥的文学和绘画也有独到之处。
郑板桥既然被称为“诗书画”三绝,那么除书法之外,其诗和画在当时也算是一绝。其有名的诗有《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可以称得上千古名句。还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这首诗中的“一枝一叶总关情”,老让人们想起。著有《郑板桥集》。画以兰、竹、石为主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
相比较而然,郑板桥的书法成就要略胜一筹。
郑板桥书法被形容成“乱石铺街”,歪歪扭扭,如何欣赏其书法
如何欣赏郑板桥的书法,除了从作品本身的“法、象、意”三个方面解读外,还要从作者对书法的见解、创作观上去理解。如此,才能深入通透地把握全局。
现在,咱们就听听板桥先生对书法这个主题怎么说的。
首先听听他对《兰亭叙》的看法。他说:
黄山谷云:世人只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可知骨不可凡,面不足学也。况《兰亭》之面失之已久乎!板桥道人以中郎(蔡襄)之体,运太傅(钟繇)之笔,为右军之书,而突出以己意,并无所谓蔡中王者,岂复有兰亭面貌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学书不能亦步亦趋、守常不变,最紧要地是“突出己意”。接着又说:
若复依样葫芦,才子俱归恶道,故此做破格书以来警学。
这就是板桥先生入古临帖的学书态度,也予示着他“别为一样,如秋花依石,野鹤戛烟,自然成趣”的六分半书的横空出世。
在书写《刘柳村册子》中说:
“板桥最苦,貌又寝陋,故不合于时;然发愤自雄,不以人争,自以心競”。
人有自知之明,发愤走出一条不寻常之路。接着又说:
“荘生谓: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古人云草木怒生。然则万物何可无怒也?板桥书法以汉八分杂入楷行草,以颜《座位稿》为行款,亦是怒不同人之意”。
三句话不离本行,既使是怒,板桥先生也“怒不同人”。怒也要象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
他对束缚心意的工整匀称、没有个性的楷书不满。认为:
蝇头小楷太匀停,长恐工书损性灵。(自作诗句)。
他还对“丑”情有独钟,崇尚“陋劣”:
“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绉、曰陋、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东坡又曰,不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态从此出,彼元章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之中有至好也…燮画此石,丑石也,丑而雄、丑而秀”。
从爱石的理解,板桥先生比米老还深一层,在“瘦、绉、陋、透“之外,他还从其中读出了丑并爱上了丑。丑到极至就是大美,可谓是与傅山书法审美“宁丑勿媚”相合的双璧。
他期望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书作遗世,有诗为证:
黄铄蔡凌颠坡书,墨汁长倾四五斗…时时作草恣怪变,江翻龙怒鱼腾凌。
吾曹笔阵凌云烟,扫空氛翳铺青天,一行两行书数字,南箕北斗排星躔”。
以上诗句,不正是板桥先生对对他乱石铺街书法作品的写意及诠释吗?不正是他书法审美理想的“光点”之所在吗?
正是以上对书法不一样的审美视角,成就了板桥嘎嘎独造、惊世骇俗、乱石铺街、歪歪扭扭的“六分半书。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等知识方面同学习,多交流,共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