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韩世忠和岳飞是上下级的关系,韩世忠为何不救岳飞
- 韩世忠有哪些贡献北宋历史上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到底是怎么死的
- 韩世忠为什么不救岳飞
- 韩世忠为岳飞之事质问秦桧,秦桧为什么没有报复韩世忠
- 韩世忠资料简介有什么韩世忠最后结局如何
- 韩世忠为救岳飞,为什么不直接去找宋高宗跟皇上当面说明情况
- 为什么都喜欢岳飞而忘了更厉害的韩世忠
- 吴阶,韩世忠,刘琦,岳飞,都大败金兀术,谁更厉害历史
- 南宋时期,与岳飞齐名的韩世忠,其结局如何
- 岳飞墓前最受争议的跪像,张俊是与韩世忠齐名的抗金名将,为何下跪
韩世忠和岳飞是上下级的关系,韩世忠为何不救岳飞
在史料记载中,岳飞入狱后,百官禁口不言,大家都知道秦桧的背后是宋高宗。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几个人敢出头为岳飞鸣不平?
在有限的几个人中,恰恰韩世忠仗义执言,不但为岳飞鸣不平,还亲自跑去秦桧府邸,质问秦桧。且看史料——
岳鄂王狱具,秦桧言:“岳云与张宪书,其事必须有。”蕲王争曰:“‘必须有’三字,何以使人甘心!”
类似记载在《中兴纪事本末》、《宋史》《续资治通鉴》中皆有记载。
韩世忠拜见秦桧,询问岳飞案情,他根本不相信岳飞会签字画押,承认自己篡逆。
秦桧却说:“岳云与张宪写信这件事情,必须有(必须发生,一定要发生)!”
岳飞被判处死刑,一个重要罪名,就是其子岳云写信给岳飞心腹大将张宪,让他组织兵马,起兵造反。只是,这封信一直都找不到,故此,此前审讯迟迟不能结案。后来秦桧换了万俟卨主审,直接一手操办了。
韩世忠闻言大怒,争辩道:“单凭必须有三字,哪里能够让人心腹!”
只是,秦桧表示,这并非他的意思,而是出自上意,即宋高宗的意思。韩世忠闻言,立刻就垮了。
此后,韩世忠闭门谢客,不但再不与昔年麾下大将往来,并且还参禅论道,写起了诗歌。他经常身穿寻常人的衣服骑着毛驴外出,别人根本不知道那曾是统率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韩世忠之所以如此,是明哲保身,也是无可奈何。对于营救岳飞,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单凭他质问秦桧,已经足够判处他死刑。若非是韩世忠有救驾大功,又主动放弃兵权,他一家子也被宋高宗给杀了。
韩世忠有哪些贡献北宋历史上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到底是怎么死的
韩世忠,陕西人氏,和岳飞齐名的南宋名将,最后却是郁郁而终。
一,少年习武,勇冠三军。
韩世忠出生在1090年的陕西延安,今天的绥德,此时正是北宋哲宗年间。距离1127年北宋灭亡还有37年。他的家庭就是个普通农民之家,在古代,这是最底层阶级。
少年韩世忠就喜欢练习武艺,从小练得了一幅好身板,骑射功夫也很好。而且,性格豪爽,喜欢喝酒,很讲义气。
陕西地处宋朝的西北边疆,直接和西夏接壤,不时有战事发生。所以历来宋朝官府在陕西征募士兵,和西夏作战。这点,在水浒传中多有描述。所谓关西大汉,说的就是当时的陕西汉子。十八岁的时候,农民之子韩世忠也应官府招募,加入了北宋的军队。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的人是天赋技能满值,生来就是创纪录的。韩世忠就是这样天生的军人,从军没几天,在军队的比试之中,韩世忠就脱颖而出,勇冠三军,可把上司乐得合不拢嘴,这是捡到宝了。
武艺如此出众,再加上胆略过人,才十八岁的韩世忠,马上就被提拔为小队长,管理十几个人。
随后,在历次的北宋和西夏的边境战斗中,韩世忠依靠自己的出色战功,逐级升迁。而此时韩世忠的表现,就和现代特种兵类似,既能上阵斩敌将,又能夜晚偷敌营,没失手过!可见韩世忠的武艺有多好!
试举两例:
一次,宋军刚到银州,西夏军把城门关住,防守严密。韩世忠奋力破城,深入敌营,杀死守城敌将,将其首级扔出城外。
城外的宋军士气大震,于是一鼓作气,杀散敌军,攻下了城池。
又有一次,宋军和西夏军野战,宋军不利。韩世忠眼见西夏军中有一将,衣甲鲜明,是个官儿,于是悄悄问俘获的西夏士兵,对面这个将领是谁?俘虏说道,这是西夏的监军驸马。
于是韩世忠提马挥刀出阵,一刀就斩了这个西夏驸马。西夏军造次打击,马上就溃败了。
二,累积军功,慢慢升职。
依靠着出众的武艺,韩世忠的早年,在宋军和西夏的战争中屡建奇功,职位也从普通一卒不断升迁,做到了进武副尉的级别。大家要问这个进武副尉到底是个啥级别?这是个武散官,意思是没有正式武官职务,但是有相应级别待遇,明白了吧?
到了1120年的时候,韩世忠立下了一样奇功,那就是在从征去征讨方腊的时候,自己亲入帮源洞,大战一场,生擒了方腊。依靠这样的功劳,韩世忠被晋为承节郎。这个依然是武官待遇,北宋武官待遇排名倒数第二,从九品。
这里,我再说一下,北宋末年的形势。此时的北宋,内忧外患,内有苛捐杂税花石纲压榨下的各处农民起义反抗,外有西夏,辽,金等外患。
这种战争不断的情况,对于一个武略过人的将领来说,倒是成就功名的时机。韩世忠正是在多次的战斗中,不断立功,官职也就不断得到提升。到了靖康元年的时候,韩世忠做到了统制的官职。这个统制,大概等于现代的旅长。
三,靖康之变,从龙有功。
靖康二年,金兵攻破东京汴梁,北宋徽宗钦宗二帝被虏,其余宫人,皇子皇女,都被一网打尽,押往金国。
唯独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由于不在汴梁,故而躲过了这场灾难。随后赵构继位,是为南宋高宗。韩世忠在此期间,率领所部成为高宗的近卫军,是高宗信任的将领。
不但如此,在不久后发生的苗刘之变中,高宗的统治权受到极大威胁,关键时刻,韩世忠率兵平叛,把高宗从悬崖深渊拉了回来。所谓功高莫过救驾,高宗对于韩世忠的忠心表现那是很满意的。
自此之后,韩世忠的官职升为节度使,独领一军,已经成为南宋举足轻重的大将。
四,抵抗金兵,建功一方。
此时的韩世忠,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十八岁出门远行,事事需要上阵搏杀的小兵了,而是南宋的一名高级将领,担负着一个战略方向的防御重担。
苗刘之变后不久,金兵南犯,韩世忠率部迎敌,将金兵十万围困在黄天荡。
民间传说的梁红玉击鼓破金兵,就是说的这段故事。黄天荡之战,韩世忠所部围困金兵主力达48天之久,后来金兵才狼狈而退,这次胜利,大涨了南宋军民的志气。
随后,在大仪镇之战中,韩世忠又率部打败了金兵。南宋朝廷上上下下都很高兴。此战列入了南宋编的《中兴战功录》一书。
纵观韩世忠的一生,前期一直是这样的立功、升官,再立功、再升官的节奏。
五,驻军楚州,防御金兵。
在取得两次大捷之后,韩世忠的官职已经升为节度使,宣抚处置使,率领部下驻军楚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淮安。
此时的韩世忠所领的军队,称为韩家军,与岳飞的岳家军齐名,是南宋朝廷的两支精兵。作为武将,已经几乎达到了军职的最高点。在此后数年,韩世忠部的存在,成为金人所忌惮的目标,南宋防御依靠的长城。
而韩世忠即使已经独领方面,依然保持了和士卒同甘共苦的优良品质,所以能得到士兵的爱戴。
六,朝廷生变,岳飞被害。
在楚州没几年,南宋朝廷内部又发生了变故。以前是岳飞,韩世忠这些将领是主战派,占据上风。而到了此时,以宰相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占据了优势。
秦桧和高宗联手,收了韩世忠,岳飞,张俊三大将的兵权,并且害死了岳飞父子。
韩世忠因为拥立高宗有功,救驾高宗有功,所以高宗对韩世忠并没有下狠手,而是晋升其为枢密使。枢密使是宋朝掌管军事的最高官职,历来多由文人担任,仅仅有两次例外。
北宋是名将狄青,出身行伍,积功而至枢密使。南宋是韩世忠,同样出身士卒,以功劳出任枢密使。
但是韩世忠这个,属于明升暗降。虽然当了枢密使,但是没了兵权。高宗的气量不宏大,只想偏安一隅,不想光复北宋的版图。
七,辞官退隐,畅游西湖。
韩世忠眼见朝廷一片昏暗,岳飞被害,秦桧专权,而自己无能为力,也就生了韬光养晦,退隐全身之心。所以他连续给高宗上了许多奏折,终于辞去了枢密使的职务,退隐了。
而后,韩世忠闭门谢客,再也不谈军事了。经常带着两个仆人,在西湖游览。即使是他往日的旧部,也很难见到他。
倒是高宗,不时在宫中设宴,叫韩世忠出席。
这样的生活,韩世忠过了足足十年。在绍兴二十一年的时候,韩世忠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这就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一生。读完让人不由一声叹息!高宗并非没有名将,以韩世忠,岳飞之能,如果君臣一心,驱除金兵,直捣黄龙,有何难哉?
只是高宗太不争气,小心思太多,搞得岳飞横死,韩世忠郁郁而终,真是无能,窝囊!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韩世忠为什么不救岳飞
1141年,淮西之战结束后,南宋朝廷以庆功为名,招张俊、韩世忠、岳飞进京,同时被解除兵权,张俊、韩世忠被授予枢密使,岳飞被授予枢密副使,接下来就是整编三大帅的部队。
张俊积极配合整编,不存在问题。而对韩家军和岳家军的整编,朝廷采取了先易后难的策略。
韩家军部队数量少,成分比较单一,整编的风险较小。
岳家军则不然,一是数量多,二是收编的义军和盗匪占的比例比较大,整编难度大。特别是几年前淮西兵变时,岳飞和宰相张浚闹矛盾辞职,朝廷派张宗元暂时监管岳家军,岳家军将士就开始躁乱,最后朝廷不得已,费了很大的劲,把岳飞请回来才算平息。
在整编韩家军的过程中,查出了韩世忠吃空饷等很多问题,韩世忠被弹劾,是韩世忠找赵构哭诉,表忠心才过关免罪,所以,此时韩世忠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有能力救岳飞!
韩世忠为岳飞之事质问秦桧,秦桧为什么没有报复韩世忠
水至清则无鱼。1141年冬,岳飞下狱,韩世忠为岳飞事质问过秦桧,秦桧以“莫须有”对,韩世忠说“莫须有”何以服天下,但最终秦桧没有陷害韩世忠,对异己必排、主战必压、权势熏天的秦桧,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韩世忠战功卓著。黄天荡一役从此让金国充分认识了灭南宋的艰难,决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是宋金开始形成对峙的转折点,让一直流荡逃跑躲避的赵构终于可得安稳些了。其次勤王救驾。苗刘兵变高宗赵构被劫持,差点丢了帝位丟了小命,正是韩世忠及时救驾,杀败苗刘,才使高宗保命并得以复位。其三主动放弃兵权。韩世忠处世圆滑,看到朝廷议和已是主流,被招回临安后,主动交出兵权,辞去官职,高宗就封了他一个闲职,又赐给他西湖良田美宅,韩世忠知趣地离开享福去了。其四与秦桧一党保持良好关系。韩世忠虽当面因岳飞事质问过秦桧,让秦桧难堪,但平时更多的还是和秦桧党羽保持良好关系,不支持也不反对,不乱发牢骚说秦桧坏话,中规守矩,让秦桧嫉忌不深。其五不是议和中金国点名要杀的人。金兀术曾明着传信给秦桧说:“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正因为金国有此无理要求,本来就对岳飞忌惮不满欲杀之而后快的秦桧和一心求和的赵构一拍即合,致使一生精忠报国的岳武穆在所难免。
岳飞年轻气盛耿直,不贪不色,不同流合污,遇事不苟且,没有私心私欲,在提倡官员广置田园美宅的有宋一朝,显得标新立异,与人格格不入。而韩世忠恰恰相反,比岳飞老道圆滑,看透了人情世故,故能和乐善终。
韩世忠资料简介有什么韩世忠最后结局如何
韩世忠乃南宋名将,也是有名的词人。在当时,他与刘光世,张俊,岳飞等人并称为中兴四将。他有着魁梧的身材和英勇善战的特点,曾经为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也是一个耿直之人。他在岳飞被害时,不愿意依附秦桧,眼睁睁看着岳飞父子被奸人所害却又无能为力,在种种压力下决定辞官回乡,可因终日酗酒,最终忧愤而死。
1090年,韩世忠在延安的一户贫苦人家出生,从小就喜欢练武的他,自然对武术充满了兴趣,也愿意刻苦学习,更是拥有过人的力气。在他16岁的时候,因为常年习武,导致他的身材已经比同龄人要魁梧高大许多了。因此家里的人对他讲,有这样好的体能和功夫,不应在家中浪费时光,而是要为国效力。所以在他18岁的时候正式参军,并先后参加过多次战斗,也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说起他在战争时所立的功,那么就是1121年,他参与了抗击金军的队伍,并一举杀死了金军主帅,随后又偷袭了金军驻地,将内部人员全部杀死。而且,他带兵抗金数年,虽然官位不高,但是战无不胜,足以见得他在军事方面展现出的过人才能。
此外,他曾经在苗刘之乱中救出了高宗,也是战争中的另一次立功。随后,他便成为了高宗的心腹,先后被任命为武胜军节度使以及御营左军都督制。也是这一次立功,让他在南宋将领当中拥有了超高的地位和名声,几乎整个军队就没有不认识韩世忠的人。可说起他的结局,但是令人感到悲伤的,这还得从岳飞被陷害讲起。我们知道岳飞是当时难得的奇才,也被称作民族英雄,而他也是一个极具孝顺之人,然而有一句话叫做好人不长命,岳飞也是如此。他被秦桧陷害,最终他与父亲都被处死,令人感到惋惜和悲伤。在他遇难的时候,韩世忠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救岳飞,甚至是为他鸣不平,也不愿意依附秦桧,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能够救岳飞的能力,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岳飞被处死,而他也受到了刺激。
所以,在岳飞死后他选择辞去官职回乡,然而在家中他却染上了酒瘾,终日酗酒,大概是想要借酒消愁吧。这使原本身体不好的他,在接连酗酒之下让身子变得更加糟糕,因此在1151年时,他带着愤怒离去了,这就是关于韩世忠的结局。
以上便是关于韩世忠的简介和最终的结果。综上所述,他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也是一个不愿意违背自己内心想法之人,更不会为了苟且偷生而选择投靠奸人,也是因为他的正直,才会让他在岳飞身亡之后受到刺激和打击,这也是造成他最终拥有悲惨结局的原因所在。
我是文史墨客,不当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您的交流!
韩世忠为救岳飞,为什么不直接去找宋高宗跟皇上当面说明情况
谢诸位邀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本来可以很简单,但是在岳黑蠕动不止的大师兄这里却必须又要写成啰嗦答案
温馨提示
阅读障碍症候群请绕行
ⅠQ欠费者请充值后阅读
韩世忠非常清楚岳飞入狱的原因是什么
(朝廷收了三大将兵权,接下来就要清理三大驻屯军中非赵构、秦桧嫡系将领)
~《宋史.卷三百六十四.韩世忠》
绍兴十一年五月,韩世忠成为第一个“谋反”的大将
绍兴十一年七月,刘锜因“怯敌畏战”被褫夺军职
绍兴十一年九月,岳飞的亲信将领张宪因“谋反”被捕入狱
绍兴十一年十月十三日,秦桧请旨,令岳飞入大理寺配合调查张宪谋反一事
从这段时间受排挤的南宋军队高级将领的“罪名”来看,岳飞的事最初并不十分严重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三》十二月癸巳条
如果只是配合调查,按理说,岳飞很快就能获得自由,然而狱中传来的消息是“岳飞也牵连其中”。按岳珂的说法,韩世忠质问秦桧时任仍在职
~《经进鄂王行实编年》
十月癸巳韩世忠罢枢密,由此可见,韩世忠质问秦桧这件事发生在岳飞入大理寺不久,其原因也就可以推论
1.结合自己的经验,在韩世忠看来,赵构在处理大将的问题上很好说话,秦桧才是整治军队的主要推手和实际操作者,只要摆平秦桧,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2.老韩自己当年五月也在“谋反”,得到岳飞报信后紧急入宫恳乞赵构方才获免,问题是“韩世忠谋反”这件事并没有得到澄清,赵构力保韩世忠这事从官方字面来讲,赵构完全是看在韩世忠有拥立之功、复辟之功,多年征战、劳苦功高的份上进行了“特赦”
如果韩世忠进宫替岳飞求情就成了这么个情况~曾经受另一个谋反嫌疑人包庇的谋反嫌疑人在替另一个谋反嫌疑人做说客
猜猜赵构会怎么想?
其实,类似的答案写过几篇,所有的证据都指向真正想杀岳飞的是秦桧
赵构反倒或多或少流露出保全岳飞、甚至整个荆襄将领的意思,比如:
桧奏召飞父子证宪事,帝曰:“刑所以止乱,勿妄追证,动摇人心”~《宋史.张宪》
己卯,上曰:“凡事必谨于微,若事已成,则难改”~《要录.卷一百四十二》
整个岳飞案的瓜葛,主审官御使中丞何铸看得十分清楚,他向秦桧提出岳飞无罪,而没有去对他随时都可以见的赵构说
~《宋史.卷三百八十.何铸》
秦桧刚开始以“此上意也”敷衍何铸,何铸不吃这一套,继续据理力争,直接把秦桧搞得没话说。然而,并没有任何用处
秦桧撤下何铸,换上了万俟卨
直到十一月,在赵构看来,秦桧罗织岳飞、张宪等人罪名,不过是替朝廷夺取荆襄军队指挥权的一个必要环节罢了。这个推论可以在齐安郡王这件事再次得到证实
~《宋史.卷二百四十七.宗室四》
对赵构来说,齐安郡王跟老韩、张俊一样有拥立之功、复辟之功,此时任掌管南宋宗室事务的大宗正事,因为想上疏赵构替岳飞说情,消息走漏,被秦桧贬到穷山恶水的建州至死
齐安郡王的上疏并没有递到赵构手上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二》.绍兴十一年十一月丁未
齐安郡王被贬黜将要上路,赵构赐手札赠千金,根本就没把“宗室与岳飞勾结”当回事
按赵构的表现看,或许他此时想的是:等岳飞这事一了结,就把齐安郡王接回来
事情的发展出乎赵构意料,岳飞被害后,如果宣布与岳飞勾结的人无罪,这不是打自己的脸么?再说了,秦太师会怎么看这事?传到金爸爸耳朵里会不会影响俺的忠诚度?
所以齐安郡王被流放了十二年,死于贬所,“帝哀之。赠太傅,追封循王,六子皆进官二阶”。人死为大,想必秦太师和金爸爸会理解的
从韩世忠、何铸、齐安郡王三人在岳飞案的行为看,了解时局、有从政经验的直接找秦桧,没经验的才会想到找赵构
从齐安郡王的遭遇看,秦桧无疑才是杀害岳飞的元凶,他背个毛线锅~
如果秦桧不是铁了心要害岳飞,他大可不必阻止齐安郡王上疏,不是说“此上意也”嘛,秦桧应该借机让赵构展示一把上意才是
还是朱夫子把赵构和秦桧的关系看得透
~《朱子语类.本朝五》
秦桧控制赵构只需要说这样几句
“陛下,如果您这样做,金爸爸会很高兴的”
“陛下,如果您这样做,金爸爸可能会生气哦”
“陛下,我的意思是这个意思是金爸爸的意思”
“陛下,您觉得金爸爸开心重要还是您自个开心重要呢”
~《朱子语类.本朝五》
岳飞死于忠勇的个性,死于绍兴议和实施阶段
~《朱子语类.本朝六》
即便被夺去领兵权做了个可有可无的文职枢密副使,岳飞仍将恢复河山当作天然的职责,尽心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
(如果多了解一下两宋文人对武将的评价,你就知道朱熹这句“真是忠勇也”有多难得)
锐意恢复的忠勇之将对铁了心要跪的赵构来说已经可有可无(赵构的这种心态变化过程可见我七月十二日的答案),当听到秦桧说,杀掉岳飞,金爸爸会很高兴时,赵构便将岳飞的命运完全交到了秦桧手上,“上下交征,未有不危国者”,意思是现在是落实和议条款的关键时期,你放手去做你想做的,我不会再有任何干涉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三》.十二月乙亥
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南宋割地使星夜奔赴割地第一线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割地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孝敬金爸爸的岁贡在热火朝天地筹措,癸巳,岳飞被害
展望未来,绍兴十二年正月,南宋计划要干的首要工作是遣返投奔南宋的北地“归正人”
在议和落实期,夹杂着“杀岳飞”这件事,要说岳飞的死跟议和没关系,兀朮遗秦桧书“必杀飞,始可和”纯属虚构,你信?
又扯了这么多,再次回到主题
烧香要分主次,坐席要看方位。官场老油条韩世忠和何铸自然明白这个道理,齐安郡王含着眼泪证明了这一点
杀岳飞的真正凶手就是秦桧
文征明写诗或许还可以,关于宋朝历史,他不一定比朱子和老子懂的多,更别说替秦桧冼白的那些ZZ
为什么都喜欢岳飞而忘了更厉害的韩世忠
这个问题问的啊。。。真是让我想起了《大话西游》里面的一句经典台词:
《宋史·岳飞传》载:
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人家韩世忠跟岳飞惺惺相惜,同怀北伐之志。岳飞曾经替韩世忠辩冤,韩世忠也因为岳飞父子所遭受的不公正审判而去当面质问秦桧。韩世忠跟岳飞并没有去争论一下谁的战功更多。
为何今天的人非要搞事儿,去替人家岳飞韩世忠争个高下?
而且说人们只喜欢岳飞而忽视韩世忠,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首先在宋代,岳飞、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并称中兴四将,并没有尊岳贬韩之说。
在南宋画家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中,四人并列。
其次在后世,也常常“韩岳”并称。
举个例子,明代严从简编纂的《殊域周咨录》载:
徽钦北狩,中国名将韩岳之辈屡败金师,及奸臣秦桧主和,则朝廷既割境土以与之,复输岁帛以贿之。
清代钱泳编纂的《履园丛话》载,当时有一位沈釆石的夫人擅长作诗,曾经写过一首《中兴四将歌》:
中兴有四将,韩岳乃可称。张刘何为者,而亦居其名。
张骄刘惰不足道,握兵乃比韩岳早。韩岳自是生死臣,金牌痛哭骑驴老。
那么,为何今天有些人,见识还不如一位清代女子呢?怪哉!
如今网络上很是流行一股“黑岳”之风,其基本套路就是认为跟岳飞有关的记载中,凡是夸赞岳飞的,都是来自于岳珂的《金佗粹编》,全都不可信,所以岳飞只会打内战,根本不足道。在这个问题下面,就能看到此类说法。
答主一向认为,盲目相信《金佗》与全面否定《金佗》,都是不可取的。岳珂的确对一些材料进行了扭曲或夸大,但是《金佗》本身的史料价值还是很高。宋史学界对《金佗》的研究已经有不少,邓广铭、王曾瑜等宋史大家在研究中也都没有摒弃《金佗》。更何况其他史料中也不是没有夸过岳飞。
对于那些随便看了点材料就去黑岳飞或者否定邓广铭等先生的,我还是想再引用一下开头那句话:
轮到你这妖怪来反对?
吴阶,韩世忠,刘琦,岳飞,都大败金兀术,谁更厉害历史
有人喜欢说岳飞从来没有和金兀术打过仗,不知道他们是哪里得来的这个结论,我们看看史料记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壬辰湖北京西宣抚使统制官张宪傅选及金将韩常战于颍昌府,败之复颍昌。丙申张宪复淮宁府。先是韩常既败走,宣抚使岳飞遣统制官牛皋徐庆等与宪会,宪等与常战于淮宁府又败之,常引去。飞以胜捷军统制赵秉渊知府事。牛皋捷于京西,王贵姚政捷于頴昌府,王俊捷于东路口,卲俊王贵捷于淮阳而岳飞捷于郾城。己酉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自与越国王宗弼战于郾城县败之杀其裨将。是役也统判官杨再兴单骑入敌阵欲擒宗弼不获,身被数十创犹杀数百人而退”。(以上提到的张宪、牛皋、徐庆、王贵、王俊、杨再兴等都是岳飞部队的将领)
《宋史全文》记载“壬辰,湖北京西宣抚司统制官张宪、傅选及金将韩常战于颍昌府,败之,复颍昌。丙申,张宪复淮宁府。先是,韩常既败走,宣抚使岳飞遣统制官牛皋、徐庆等与宪会,宪等与常战于淮宁府,又败之,常引去。飞以胜捷军统制赵秉渊知府事。
《龟鉴》曰:敌至宿、亳,王德得以破其营。敌至颍昌,岳飞得以杀其将。
己酉,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自与宗弼战于郾城县,败之,杀其裨将。是役也,统制官杨再兴单骑入敌阵,欲擒宗弼不获,被数十创,犹杀数百人而退。庚戌,永兴军路经略副使王俊遣统领官辛镇与金人战于长安城下,败之。乙卯,湖北、京西宣抚司都统制王贵、统制官姚政及金人战于颍川府,败之”
《中兴小记》记载“时湖北宣抚兼招讨使岳飞,遣统制官张宪与金战扵颍昌府败之,遂复颍昌。宪又与战于陈州境败之。飞别遣统领官杨成与金战于郑州境败之,复陈郑二州。而飞自与乌珠战于偃城县杀其将鄂尔多贝勒”。
《三朝北盟汇编岳侯传》记载“绍兴十年,金贼兀术侵犯河南。朝廷诏诸路再举。岳飞遣李宝、孙彦战於曹州,又周彦、杨再兴、牛皋策应,与李宝、孙彦合兵再战,大破虏军二十万。兀术领溃兵走往汴。 侯又遣张宪、傅选与韩常战於颍昌。常军大败,退走陈州,求救兀术。侯遣牛皋、徐庆、崔虎、王兰助张宪、傅选,与兀术、韩常大战於淮宁。虏军败,走汴京。张宪屯兵陈州,侯自屯郾城县,又遣王贵、董先、姚政、冯赛、岳云等兵三万,占据颍昌,为久驻之计。 又分兵攻战诸州,遣郝晸、张应、韩清取郑州,孟邦杰、刘政攻永安军。郝晸、张应与孟邦杰并兵攻战河南府(洛阳),李成、王胜等兵十馀万败走,弃洛阳,归怀、孟。梁兴、赵鬼火等军战绛州、沁水县,贼退走济源,斩番将阿波那、千户孛堇。”
三朝北盟汇编,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中兴小记都成书于岳珂之前,总不可能是作者抄的岳珂吧?
南宋时期,与岳飞齐名的韩世忠,其结局如何
南宋名将韩世忠,历经北宋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和南宋高宗赵构三朝。因作战勇敢战功卓著,最后官至与宰相相当的枢密使。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岳飞并称为南宋 “中兴四将” 。 在南宋中兴四将中,韩世忠功业最大。但与其他三位相比,历史上对韩世忠的记载却寥寥无几,有点儿“门庭冷落”。
《宋韩忠武公世忠年谱》中描述,“南宋中兴诸将,举世以韩、刘、张、岳并称,就忠贞之节,武穆为最;功业之伟,则当推蕲王(韩世忠)。
韩世忠诠释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宋朝皇帝们的艺术造诣绝对是道风景。上行而下效,在重文抑武的大背景下,武将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士兵更是微不足道。要想从士兵升迁为将官的万中无一。 若想不经过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并升迁至执政大臣的高位,更是难于上青天。
综观整个宋朝,由于战功卓著,不仅被擢升为将官,而且还升迁至枢密使( 主管军政的最高职务)高位的,只有狄青与韩世忠。
十八岁初上战场,即令人刮目相看
公元983年至公元1126年,宋朝与西夏几乎每隔两三年,就会爆发战争或武装冲突。地处西北的军民常年饱受战争之苦。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宋朝的名将多出自西北。如,韩世忠、岳飞、赵密、李显忠、张俊、吴玠等等。
崇宁四年(1105年),年仅十七岁的韩世忠应募为乡兵。据《忠武王碑》记载,“年未冠,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弓一百斤,尝乘悍马,手舞铁槊, 奔驰二郎山峭壁间, 观者胆裂, 同列无一人敢继者。” 刚入伍时的韩世忠即已显露出其武艺超群,不同凡响的一面。
韩世忠第一次上前线打的是银州战役。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韩世忠在战场上非常勇猛,“军甫至而城闭,王直排扉入,斩主将, 掷首埠外,三军乘之,大克。由是西边益服王威名。” 韩世忠在战场上虽然英勇,却受统帅童贯无端压制,并未得到大赏。
升迁之路异常艰辛,活捉方腊战功被夺
宣和三年正月初七,三十三岁的韩世忠,成为统制王禀的稗将,一同跟随宦官童贯参加平定方腊的战斗。《宋史》记载,宋军在攻占青溪战斗中,韩世忠身先士卒,擒杀数十人,并活捉了方腊。大将辛兴宗本来只是领兵截峒口,可到了班师回朝论功行赏时,功劳却被辛兴宗抢去,并因此得到了重赏与提拔。
韩世忠的上司王禀, 自始没帮韩世忠向朝廷说过一句好话。另一将领杨惟忠实在看不过去,极力向朝廷申述,韩世忠这才得到奖赏,升至官阶低微的承节郎。
韩世忠指挥的抗金三大战事,均可圈可点
韩世忠一生,大战数十,小战数百。亲自指挥最为著名的三大战事分别是,黄天荡之战、大仪镇之战和守卫淮东。
黄天荡之战,韩世忠率水、陆八千将士,硬是把兀术的十万兵马,困在黄天荡长达48天,打破了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
大仪镇之战,韩世忠利用议和大臣散布假消息,孤军大败兀术。
守卫淮东,韩世忠率三万“韩家军”坐镇淮东, 阻击金军南下侵犯,使南宋朝廷可以偏安一隅,并最终保住东南半壁江山。
三大将被罢兵权,韩世忠无奈隐退
因为有了行伍出身的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先例,其后宋朝开始忌讳武将专兵。武将专兵,同时也引起士大夫们的忧虑。
公元1141年4月,宋高宗将韩世忠、岳飞、张俊三大将召至临安,宣布韩世忠和张俊任枢密使,岳飞任枢密副使,自任命之日起即入枢密府办公,不再返回各自的宣抚司领兵。三大将被剥夺兵权,前护军、中护军和后护军的番号同时取消。
同年十年,韩世忠罢去枢密使,退休赋闲,自此不再参预朝政,直至1151年病逝。
岳飞墓前最受争议的跪像,张俊是与韩世忠齐名的抗金名将,为何下跪
岳飞的主要功绩是连结河朔,积极与义军联络抗金、收复襄阳六郡,北伐中原。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这些功绩早已载入史册,任何抹杀岳飞功绩,试图为秦桧张俊等翻案都是不得人心的,社会需要正能量。难道让我们去宣扬投敌卖国,宣扬残害忠良奸诈小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