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 助推

为什么中国的火箭采用全液态助推,而没有固态助推的方案呢?四时田园杂兴其25岁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采用了什么结合的手法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6 12:39:43 浏览6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什么中国的火箭采用全液态助推,而没有固态助推的方案呢

其实中国现役的长征运载火箭家族基本清一色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我国的民用航天运载火箭最早是从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东风4远程弹道导弹衍生而来的,由于原型使用的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所以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使用的就是液体火箭发动机,说白了东风4弹道导弹将弹头换成卫星等航天器就是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相比液体火箭发动机而言,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的优势就是结构简单、推力可以做的很大,像航天飞机使用的SRB固体助推器单台推力超过1000吨以上,就算是印度这样的航天二梯队国家都具备自行生产500吨级固体火箭助推器的实力。

至于我国现役运载火箭为什么继续使用液体火箭助推器、不选择固体火箭助推器也是有原因的,有人说是因为我国长期倾向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使得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进度缓慢,没有合适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液体火箭发动机,并且拿出证据证明当前我国在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发上还停留在150吨级推力以下,所以新一代的长征5/7/8运载火箭只继续使用液体火箭助推器。

2020年8月我国150吨级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以我国现役的长征2F、长征3甲/乙/丙、长征四号老一代火箭家族来说,长征2F运载火箭的研制最早可以追溯到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基本型上,长征二号基本型运载火箭是我国利用长征一号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后,基于长征一号基础上增加推力、增加运载力而来的大载荷运载火箭,为我国的返回式卫星的发射奠定了基础。

为了扩展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发射载荷,在长征二号基本型芯一级周围捆绑了多台使用和芯一级一样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助推器,最终得到了运载力更大的长征2E运载火箭,而基于长征2E运载火箭基础上按照载人航天发射需要,针对性加装了逃逸塔、系统冗余度等方式提升其可靠性、安全性得到了现役的长征2F运载火箭,用于发射现役的神舟载人飞船。

到后面出现的长征3/4型运载火箭都是基于长征1/2型衍生而来的,使用相同的箭体直径、相同的火箭发动机、只是火箭级数不一样、起飞推力不一样来满足不同轨道、不同运力需求,这也就造成虽然我国长征运载火箭家族成员众多,但是实际上不同型号之间的运载火箭使用的技术大部分都是相同的,那么上一代运载火箭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后面继续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也就很正常了。

外加上早期我国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技术实力相比美俄有着较大差距,特别是上世纪60--90年代同时期发展的东风导弹家族依然延续的还是液体火箭发动机,90年代后东风导弹虽然开始换装全固体火箭发动机,但是当时装备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依然还存在推力小、比冲低、射程不是很远的限制,使得同时期研发的长征2、3、4型运载火箭在助推器的选择上依然只能选择液体火箭助推器。

另外还有一个技术性原因就是长征2、3号系列运载火箭中的捆绑型号都是在基本型上扩展的,基本型就有推重比》1的直接起飞能力。如果要捆绑助推器,按照火箭技术要求新构型起飞推重比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加速度不能过大,那么相比液体火箭发动机比冲大、推力可以调节,更适合扩展型号需求而言,固体火箭发动机虽然推力大、但是推力不能调节、而且比冲也比较低,并不适合作为芯级推重比超过1以上的运载火箭作为助推器使用。所以长征2/3/4性运载火箭在助推器的选择上,考虑到包括动力系统的通用性等原因在内,就采用和芯级相同的液体发动机设计。

至于新一代的长征5/6/7/8运载火箭为什么还没有采用固体助推器依然是有原因的,长征五号从一开始就制定了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理念,并具备无毒、无污染、高可靠性设计要求。也就是说长征5/6/7/8使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相互之间都是存在各种联系的,比如一级火箭都使用相同型号的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箭体直径或者助推器直径都保持在2.25米、3.35米和5米三个通用范围内,通过使用不同的芯级直径、不同直径的助推器、芯级和助推器搭配数量不同的火箭发动机、级数不同得到使用5米芯一级、3.35米助推器的长征五号;使用3.35米芯级、2.25米助推器、助推器数量不同得到长征七号和长征八号;使用3.35米直径芯一级、2、25米芯二三四级、搭配一台液氧煤油环保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得到长征6号运载火箭。

关于长征五号为什么没有采用固体助推器依然是有原因的,长征五号只有两级版本的基本型和一级半结构的长征五B,为了提升两个版本的低轨道运载力,其芯一级采用了比冲更高的氢氧火箭发动机,那么对于长征五号而言就不存在扩展型号推重比和加速度不能太大的原因限制了。但是对于长征五号而言,如果选择固体火箭助推器,其一存在着新一代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将无法用于长征五号火箭,只能给长征六、七号用了,在模块化、通用化、可靠性等方面降分不少,更不利于降低火箭研发成本趋势。

其二固体火箭发动机虽然推力大,但是比冲小,自重大,带来的结果就是发射载荷比较小,长征五号芯一级装备的两台YF77氢氧火箭发动机推力实在有点小,如果给长征五号捆绑固体助推器的话,就会造成火箭发射载荷率较小的限制,无法达到现有液体的25吨最大运载力。

其三固体火箭发动机还存在燃烧时间短、推力不均匀的缺点,特别是存在一个最大推力和平均推力巨大差别,对于长征五号而言,由于其芯一级装备的氢氧火箭发动机虽然比冲高,但是推力偏小,如果助推器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话,由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存在燃烧时间太短的缺点,就会造成火箭飞行高度有限,受地球引力影响火箭会有掉下来的风险。

其四相比液体火箭发动机可以通过调节涡轮泵转速来调节火箭发动机推力大小而言,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大小调节很难,而且不具备二次启动能力,对于长征五号这种二级半和长征5B一级半结构的运载火箭而言,在火箭飞行过程中,需要调节火箭推力大小来实现程序转弯,特别是长征五号B因为只有一级半结构,火箭助推器的推力要更为精准控制来保证入轨精度,所以长征五号和固体火箭助推器基本无缘也是这个原因。

不同于长征2/3/4运载火箭芯级都具备直接起飞的能力,除了已经说过的长征五号和没有助推器的长征六号基本型外,剩下的长征7/8两款都捆绑了助推器的运载火箭中,长征七号和长征八号属于双胞胎兄弟,长征八号就是长征七号将助推器数量减少了两个的版本。但是在长征七号一开始论证的时候,就是基于长征三号箭体结构上采用新一代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而来的绿色火箭,也就是说长征七号延续了长征三号芯级具备直接起飞的能力,而基于长征七号芯一级、芯二级而来的长征六号也具备直接起飞能力、减少了两枚助推器的长征八号依然具备直接起飞能力。

可能很多人会说长征七号为什么不选择推力更大的固体助推器呢?毕竟像欧洲的阿丽亚娜5运载火箭捆绑的两台助推器推力可要比芯一级的火神液体火箭发动机大很多,因为长征七号一开始就有载人版本,按照载人运载火箭的各种技术要求来说的话,并不适合使用固体火箭助推器,这也是为什么全球载人版本的运载火箭除了航天飞机外基本都是全液体助推器的原因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加速性更为线性平稳、航天员更为舒适一些,同时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更大、火箭发动机数量更少、安全可靠性更高,所以长征七号也就使用了长征3号芯一级的箭体内换装新型发动机、长征2号助推器的箭体内换装新型发动机。

从以上种种原因就能看出为什么我国长征运载火箭家族基本看不到固体火箭发动机存在的原因。当然我国在固体火箭助推器的发展上也没有放弃,预计2021年下半年首飞发射的长征6甲运载火箭就计划捆绑两台固体助推器来提升其起飞推力、继而提升其高轨道运载力,增强长征六号家族在小型卫星市场的竞争力。

四时田园杂兴其25岁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采用了什么结合的手法

四时田园杂兴采用了以动衬静的结合手法,静中有动,显得更静,表现了诗人对乡村恬静、田园美景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以蜓飞蝶舞,来衬托中昼长人稀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扩展资料:

《四时田园杂兴》原文: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出去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儿童不明白怎么耕耘,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作者简介:范成大是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他的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如果秦始皇采用淳于越的建议效法古制实行分封制,那么秦能更长久吗

秦朝之所以短命,曾经被人认为是没有施行“分封制”所致,所以汉代为此出现了“郡国并行”的现象。

那么,秦朝为何不施行早已经成熟的“分封制”,而采取了管理难度更大的“郡县”制呢?它又是为什么会短命而亡呢?

“郡县”还是“分封”,简单的选择之后是两种思想的对立

秦朝刚刚立国的时候,就出现了一次“分封”和“郡县”的争端,但是这个时候并没有引起重视,只是一次国家管理方式的变革,并没有上升到“存亡”的高度。

第一次对秦始皇提出“分封”想法的人是丞相王绾。

他认为,这些诸侯国的地方太远了,也不强大,不如将宗室子弟、功臣等人派去镇守,让他们建立封国,以作为秦的屏藩。

王绾这个人是深受秦始皇信任的老臣了,“始皇”的称号就是他和李斯、御史大夫冯劫等人一同研究出来的,所以说,他的出发点也确实是为了秦始皇考虑。

秦始皇也认为这个想法有合理性,但因为兹体是大,于是就向群臣征集意见。大家听了之后,也感觉没什么问题,可以如此做。

但是,李斯考虑的事情就比较全面了,他直接就指出了“分封”制之所以会导致战乱的根由,可谓一针见血。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分封制”是因为地缘的问题,所以导致了地方逐渐不服从中央管辖,进而引起战乱。但李斯的角度更为深入。

他说,“分封制”最大的弊端不在于地缘,而在于血缘。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是说,就像周朝一样,在最初中央和地方诸侯国的关系那自然是兄友弟恭,相亲相爱,但几代之后,血缘关系就淡了,关系自然也就疏远了。

我们举一个例子,三国时期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汉献帝称其为皇叔。那么这两个人的关系到底有多深?

也就是说,刘备和汉献帝在十七代人之前是一家人,这就好比如今两个同姓之人相见之后,说起来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一样,实际上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亲属。

李斯指出的问题就在这里,而之后的汉朝施行“郡国并行”之后,短短两代人的隔阂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可见这种观点确实是直指弊端了。

这样一来,秦始皇自然就不会采纳王绾的建议,而是确立了李斯的郡县制度。

然而,问题出在了第二次谏言上,这让李斯为首的人士感觉到了风向的不对。

大概在始皇三十三年到三十四年之间,时隔七八年,博士官淳于越再次提出希望施行“分封制”。

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如果说王绾在最初时候提出“分封”的构想还是为秦朝体制进行的考虑,那么在李斯等人指出分封弊端之后,淳于越的想法就让人感觉是一次对“正统思想”的夺权。

不说李斯的反应是否过激,但从实际结果来看,李斯确实是将淳于越的这次谏言当做了一个危险的信号,认为这是诸子百家中其他学说向法家进攻的号角。

毕竟海内统一已久,内部矛盾层出不穷,难免会有其他学说觊觎法家地位。

所以,李斯再次严厉斥责了淳于越等人“分封”的思想,认为他们是: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这样做的后果被李斯上升到了国家“存亡”的角度上来: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于是趁此提出了“焚书”与“坑儒”两大举措,用以灭绝其民间声援的力量。

所以说,秦朝在“分封”与“郡县”之间的摇摆,表面看起来是一次国家体制的选择,但实际上是两种治国理念的争端。

法家治国的根基,从商鞅到韩非、李斯,都要求中央权力和君权的集中,削弱地方权力和其他官职,这是法家立身的根本,也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其主张的施行。

而抛开王绾不谈,淳于越的动机很容易让人想到是在“挖墙脚”,想要崩毁法家的正统地位,自然会遭到李斯等人的激烈反击。

但是从后世史事来看,施行分封制,不论是在不久的汉朝,还是在后来的元朝,都造成过相当严重的问题。

所以,秦朝的短命而亡,可以认定和未实行“分封制”没有关系。

那么,秦朝短命的最大问题在于哪里呢?

秦朝最大的问题不在内部,而在北方

历来有人认为是“六国遗民”对于秦朝内部的破坏,所以导致了秦朝迅速的崩毁。

我们可以举出非常多的名人持此观点:

比如贾谊在《过秦论》中就说: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再比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也说: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但是这里就有一个很大的疑问。

“六国”最为强大的时候是作为六个独立国家的同盟而存在的,这样的实力都被秦国打得分崩离析,那么亡国之后的“六国遗民”难道比他们没有失败之前更为强大吗?

那他们是怎么灭亡的?!

所以说,“六国遗民”的祸患对于秦国来说,顶多是小疾而已,远没有到心腹大患的程度。

从秦始皇的两大举措来看,这时候秦国最大的祸患在于北方的匈奴部族。

匈奴源出姒姓,本来也属于华夏的一支,只不过居住地方偏北、偏西,所以和中原出现了很大的隔阂。

匈奴在最初是小部族林立,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像先秦典籍中经常提到的“猃狁”、“山戎”、“犬戎”、“荤(xūn)粥(yù)”、“义渠”等等名称,都是匈奴的分支。

秦国和匈奴积怨已久,甚至秦国能成为诸侯国之一,也是因为秦襄公对犬戎的征伐,在此之后还与西边的义渠交战多年。而像燕国、齐国、赵国等北边诸侯国都曾与他们作战,胜多负少,只是因为内战频仍,并没有精力去集中征讨而已。

但是,这种情况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阶段了发生了变化,匈奴在第一代单于头曼的率领下出现了统一的架势。

此时的匈奴实力虽然不如刘邦那个时代,但也不容小觑。

最主要的是,现在的匈奴太穷了,百废待兴,生产力还十分低下,尤其是周边还有着东胡、月氏、楼烦等大部族的威胁。

这样的匈奴是特别危险的,因为他们有着不得不与秦国作战的理由,那么两者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就不可避免。

从历史记载来说,秦国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种情况,于是在经历了春秋战国五百余年的战乱之后,没有丝毫地修生养息,将兵锋直指帝国北部。

甚至有时候都会怀疑,历史上曾经传出的那件“亡秦者胡也”事件,恰好是秦始皇派遣蒙恬北击匈奴的时候,这是不是秦国为了发起战争所伪造出的一个借口?

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上,直击匈奴,此时距离秦朝开国不过六年而已。

这次出兵取得了重大战果,蒙恬率众不断寻求与匈奴主力决战,歼而灭之,将其赶出秦朝边境七百余里,筑城而守。

但有意思的是,在蒙恬北击匈奴的同时,秦始皇已经开始征调民夫修建长城了。

从这一举措来看,秦朝当时的国力也不允许再进行一次灭国之战,特别是南方还有这百越等部族需要防范。

于是,在将匈奴赶走之后,收回百越等地的秦国,又因为修筑长城、连年兵火等客观原因,更加穷困,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的国家终于不堪重负。

那么,如果秦始皇当年不去攻击匈奴,情况会得以改善吗?

虽然历史不容假设,但从之后发生的事情来看,北击匈奴可以说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秦朝乱于战火,又经历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争霸,给了匈奴喘息的时间。冒顿单于杀父自立,再次统一了周边部族,并且收回了被秦朝攻占的七百余里土地,迅速壮大,使得汉朝立国七十年都无法与之抗衡。

要知道,这是已经被秦国打残了之后的匈奴势力,尚且有如此迅猛的发展劲头,如果秦朝当时没有采取措施,能是什么后果,还真的很难说。

所以说,秦朝的短命而亡,不是“分封”与“郡县”的争端,也不是“法家”与“诸子百家”的对立,甚至连汉朝加于其上不可考证的“苛政”都不是主要原因,只是时运不济罢了,历史没有给这个朝代太多修生养息的时间。

与后世良君贤臣开创盛世的案例对比,秦国立国之初,君主雄伟,文武精良,反倒迅速崩毁,这是一件非常令人惋惜,也是让人不解的事情。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为什么数学要采用十进制

我是数学李老师,来说说我的观点。

为什么数学要采用十进制?

我想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变成“为什么数学上对十进制的使用较多?”因为数学中的进制不只有十进制,还有像二进制,十二进制,十六进制等。

为什么数学上常使用十进制?

其实这一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采用十进制,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我们人类身上的计算器——十根手指。

远古时代因为生产力低下,对于大数并没有太多的使用,所有用十根手指就能进行简单的记忆(掰手指)。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力的提升,大数在实际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们就发明了十进制,满十进一。在我看来其实还是在模拟掰手指的过程,但区别在于有了进制,1根手指可以表示更多的含义了。

希望乐意帮助到你。

在婚姻中采用“激将法”,能让爱人变得更好吗

想用激将法让爱人变好,这得分人看吧,有些人估计可以,但有些人,弄不好会适得其反。

都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很多方面如性格、行事风格、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已经定性,不易改变,除非他自己想改变。

而激将法,首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激将法:本指用刺激性的话使将领出战的一种方法。这是古代领兵打仗使用的方法。后用来泛指用刺激性的话或反话鼓动人去做某事的一种手段。所谓激将法,就是利用人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以“刺激”的方式,激起不服输情绪,将其潜能发挥出来,从而得到不同寻常的说服效果。使用激将法需要一定的技巧,在使用时要看清楚对象、环境及条件,不能滥用。于此同时,运用时要掌握分寸,不能过急,也不能过缓。过急,欲速则不达;过缓,对方无动于衷,无法激起对方的自尊心,也就达不到目的。

当你觉得爱人不好时,先自省一下,看看是否是自身有问题。如果没有,可以委婉的劝诫爱人,激将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下去进行,用不好会使夫妻之间增加隔阂。

每个人都希望爱人是完美的,但人无完人,夫妻之间更多的应该是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俄罗斯会不会在乌克兰采用焦土政策

1812年,拿波伦入侵俄国时,第一次创举了“焦土战争”。

要说现在的俄乌冲突,俄罗斯是否会考虑焦土战,似乎是不大可能,毕竟乌克兰还有许多俄语人民,即便乌克兰那些背叛基辅罗斯民族的亲西方人,还不是与俄语人民混居在一起?

这一点普京心中有底。

这次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主要是震慑北约以及教训一下泽连斯基,虽然说“演员”很顽固,普京也不会效仿二战时期的焦土战争,那时的情况与现在不同,先说希特勒从黑海到波罗的海2000公里的全面突袭,斯大林根本就没有作好准备,当时纳粹已经长驱直入苏联境内400公里,斯大林为了不让德军掠夺到物资,所以才有焚毁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大量物资,而希特勒撤退途中也曾效仿这一焦土战术,所以德苏都使用过焦土战争。

如果俄罗斯在“特别军事行动”中,已经盘据了一些地方,而后撤退时,为了减轻行军装备,那任何军事专家都会考虑焚毁一些没必要带走的东西,不过,这种小范围的烧毀物资,也算不上焦土战吧!

焦土战争是异常残酷的,这在战争达到了最激烈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这种战术!

既然中国文化这样博大精深,为什么在国际上没有广泛采用汉语作为主要语言

“博大精深”许多时候就是“说不清楚”的托词,也是一种懒的表现,反正是指“内容很多,很深”,一时半会也说不清。用“说不清楚”来展示于人,说服力就不大。

俄罗斯苏30战斗机为什么采用三翼面气动布局

并不是所有的苏30都有三翼面布局,我国的苏30MKK和印度尼西亚的苏30MK2就采用了常规布局,而三翼面布局苏30的忠实用户是阿尔及利亚和印度等国,印度大约保有200架左右的苏30MKI,阿尔及利亚近几年大力引进苏30共有44架苏30MKI(A),两者都使用了三翼面布局。
(印度的苏30MKI战机)

而早期阿穆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生产的苏30原型机苏27PU,使用的就是苏27的机身并没有安装鸭翼。鸭翼的增生效果和速度配平作用需要先进的飞控技术配合,这在上世纪80年代末苏27PU原型机诞生之时是根本不敢想象的,既然如此为何要给后来的部分苏30安装鸭翼变成三翼面布局呢?
(早期的苏30与苏27并无太大区别)

这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乏力无法支撑起庞大国防武器发展有关,与海湾战争苏制装备一败涂地也有很大关系。海湾战争使美军F-15E这种多用途战斗机的对地攻击优势被广泛看好,刚建国的俄罗斯也迫不及待的发展多用途战斗轰炸机,而原先为国土防空军打造的苏30是最合适改装的机型,这也是苏联时代的最后一款战机。

(阿尔及利亚早期苏30,是印度退货不要的)

为了满足国土防空军大航程、大载弹量,能在缺乏地面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截击攻击任务的要求,苏30采用双座布局这种有别于苏27的结构特点,因此更适合改装成多任务战斗轰炸机。但直接改装苏联时代的最后一款战机也有麻烦的问题,那就是大家都不买账!因为伊拉克战争苏制武器的表现真是太糟糕了,彻底砸了自己的招牌。这逼得俄罗斯拿出了推销绝招—“骗”。
(苏30生产线在伊尔库斯克)

“骗”就是让大家相信苏30是采用现代化技术的全新装备。怎么让外形像极了苏27的苏30,看起来更像是一款全新开发的装备呢!当然就是在气动外形上做手脚了!俄罗斯位于伊尔库斯克的航空复合体设计师在机翼的小边条上适当修型,并加装在当时非常新鲜的鸭翼,甚至连矢量发动机都用上了,为的就是告诉客户:我是全新的产品、我不是苏联制造、我肯定表现的比伊拉克好,这种推销成功打开市场。

(苏30的矢量发动机很有吸引力)

苏30大概已经有11个国家的空军在使用。但是它诞生后的推销之路是非常艰辛的!只有着急获得三代机的我兔匆忙的在1996年下单购买。而在此之前它根本就无人问津!1994年改装后的苏30MK在智利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和柏林国际航空展上卖命打广告,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是用鸭翼和矢量发动机打开印度市场之后,苏30开始受到广泛欢迎,印尼、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纷纷购买。

《四库全书》是采用什么字体编写的

四库全书又不是现代出版文学作品,它是清朝乾隆皇帝书时编撰的,那个时候讲什么字体,更何况现在你还找不到当时的原版了,现在出版的当然是现在的字体了。

朱允炆削藩,为什么不采用汉武帝的推恩令

当时还真的有人建议朱允炆实行推恩令,但是并没有被采纳。因为见效太慢了!叔叔死后才能推恩分封,那要等到猴年马月,朱允炆根本等不及。

他要见效快的。

吏部官员高巍上书讨论时政,建议朝廷实行推恩之策:

“不削,朝廷纲纪不立;削之,则伤亲亲之恩。贾谊曰:‘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堰推恩之策!

但是朱允炆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为什么?

朱允炆和刘彻面对的情形不同。

刘彻继位时,汉朝经过四位皇帝,已经快八十年了,之前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被朝廷平定,诸侯国伤筋动骨实力大弱,再也兴不起大浪,刘彻不用着急,可以慢慢收拾。

但是朱允炆就不同了。

叔叔们都正当壮年,比如四叔朱棣才三十多岁,其他叔叔很多更年轻,比朱允炆大不了多少。

如果实行推恩令,要等他们死后才能分封,那要等到猴年马月?

朱元璋活到七十岁,这些叔叔能活到多久,谁知道!

太祖朱元璋封建诸王的时候,规定小的王府亲兵两千人,大的王府达到一万九千之多,虽然后来曾大幅削减,实际兵力远远达不到此数(朱棣的王府亲兵只有不到千人),但是仍然让朱允炆和他的大臣寝食难安。

朱允炆觉得一刻都不能等待,必须立刻削藩,实行“削夺之谋”!

朱允炆采取的手法简单粗暴,他的削藩做法,就是直接将藩王逮起来,废为庶人!

1398年朱元璋死后,短短一年之间,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都是这么处理,或者关入大牢,或是流放云南、岭南。各藩王立刻人人自危,湘王朱柏甚至吓得自焚而死!

朱允炆敢于这么直接,他的依仗是什么?不怕逼反诸王吗?

讲真的,他还真的不害怕!

这就叫“无知者无畏”。

“诸王虽有护卫之兵,仅足以自卫。朝廷军卫,犬牙相制。若有事,以天下之兵临之,其能当乎?”

朱允炆的幕僚黄子澄是这么给他分析天下大势的,对此朱允炆深信不疑!

如果仅从纸面数据看,确实是这样。

最强的燕王朱棣可以直接指挥的王府护卫军只有千把人,即使算上他曾经指挥过的北方边防军,也只有五万左右而已!

而朝廷这边,朱元璋死的时候,京师南京就有御林军上十二卫六七万人,再加上全国一百多个卫所五六十万正规军,朱棣的那点人马确实不够看!

所以朱允炆并不以为削藩有多难。他将此事全权委托给齐泰、黄子澄,自己则整天忙着学习古制,和方孝孺一起研究“复古”去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有一种力量叫影响力,兵可以越打越多!

最能反应建文朝廷心态的事件,莫过于纵朱棣三子北归!

太祖死后,朱棣三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都在南京奔丧,要不要放这三人回去?

当时,燕王府长史葛城已经向朝廷告发朱棣谋反,证据确凿;而朱棣暗地里也已经箭在弦上,只是顾忌三子生死一直隐忍着不敢动!

黄子澄的意见是:

“收其三子,等于授之以柄,使其发难有名。不若纵其子归藩,以示不疑,方可乘其懈怠不备而袭取之!”

这样的主张,纯属书生之见。

朝廷和燕王互相碰撞,冲突不可避免,此时还妄谈什么“乘懈怠不备而袭取之”,实在是太可笑了!

朱允炆竟然听取了黄子澄的意见,放三人北归。

一群书生和朱棣斗,哪里是对手?

1399年七月,朱棣正式起兵,靖难之役打响。

八月,朱允炆令大将军耿炳文率军北伐,下达了“莫伤皇叔”的口谕。

朱棣在战场上不避矢石,原因就在于此。

这仗还怎么打?

一边急吼吼削藩,不愿用推恩之策,一边又左右矛盾前怕狼后怕虎,连杀叔的罪名都有所顾忌!

缺少舍我其谁的杀伐之气。

还是那句话,一群仁弱的书生,不是虎狼之人朱棣的对手!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