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何说牛仙童是史上凌迟处死第一人
- 在西游记中那些大仙座下的仙童到底是什么是凡人还是仙人
- 为什么中国汽车业不像手机业,诞生出华为、小米之类世界级公司
- 日本半导体当年那么强,为什么没去做cpu gpu和美国竞争
- AMD的产品性价比都挺高,但是搞电脑的朋友一般推荐INTEL和NVIDIA,为什么
- 唐朝宦官牛仙童究竟犯了什么错,为何被玄宗凌迟处死
- 为何孙悟空会推倒人参果树
- 日本安倍晋三如此坚定的制裁韩国,其目的是什么
- 美国当年是如何摆脱日本芯片梯子和控制三星半导体股权的
- 芯片是哪位科学家发明的,从事芯片研究的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吗
为何说牛仙童是史上凌迟处死第一人
要说牛仙童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凌迟处死的人,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在两汉时期已经有了凌迟之刑的记载,因此牛仙童想得到“被凌迟第一人的”称号自然是不正确的。虽然牛仙童不是第一个被凌迟的人,但他的死法确实也够惨。一身皮肉不但被剐尽,而且还被做成烧烤,成了他人的佐酒之物。
这个太监真该死
牛仙童是何许人也,或许多数人不知,他乃是唐玄宗时期内谒者监,也就是个宦官。据说牛仙童长相不错,而且肌肤洁白。此人以口才见长,因此得到唐玄宗的信任。一次幽州镇将赵堪、白真罗、乌知义等人率平卢军与奚军交战。起初几场小战役打得很好,呈胜利之式,但后来的几场战役全部以失败告终。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上奏之时却隐瞒了实情,说大获全胜。唐玄宗收到秘奏,真实情况根本不像张守珪说的那样,于是派牛仙童前往军中调查真相。
牛仙童到达之后,张守珪等人盛宴款待,并且贿赂他大量钱财,让他将全部罪责诬陷在白真罗一人身上。牛仙童收了人家钱财,回宫后对唐玄宗禀报说此事全部是白真罗一人所为,是他有意启蒙圣上,唐玄宗下旨让白真罗自缢而死。此时过后,牛仙童依仗皇帝恩宠,越发嚣张跋扈,对待其他太监十分的苛刻,因此遭到这些同行的不满。这些人对牛仙童又嫉妒又痛恨,于是找到证据后,联名告了牛仙童一状。唐玄宗听后,不由大怒,一个太监胆敢蒙蔽皇上,这是诛九族的欺君大罪,于是下旨让杨思勖将牛仙童处处以极刑。
生性残酷好杀人
负责处置牛仙童的杨思勖又是何许人也,这人也是个太监,但却不是一般的太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杨思勖长得跟别的太监不一样。别的太监基本都是不男不女的娘娘腔,身形女态,可杨思勖却长得五大三粗,四方大脸,面色黝黑。此人当年立有大功劳,不但为难之时救过唐玄宗,而且还救过太子。父子两代念他的恩情,因此对他不薄。并且杨思勖还是个能战善战之人,熟读兵法战策,因此唐玄宗派头带兵征讨四方。
杨思勖有大将之才,几乎每战必胜,他治军有方,却生性残酷,十分喜好杀人。在少年时期被阉割之后,更是性情古怪,因此士卒多惧怕与他。征讨梅叔焉之时,他大获全胜,将降兵斩杀之后,将尸首堆积路旁,盖土夯实,形成一个个大金字塔式的土堆,称之为“京观”,以此来显示君威,威慑敌人。
这一次,处置牛仙童的责任交给了自己,他要好好的运用手段好好折磨折磨牛仙童。牛仙童还未受宠之时,对他阿谀奉承。但受宠之后,就开始不拿正眼看他,并且没少说他坏话。此时牛仙童落到自己手里,新仇旧恨正好一起算。
杨思勖命士卒将牛仙童剥了个精光,然后吊起来先打了一百军棍,只把牛仙童打得皮开肉绽。但杨思勖有令,只需打他,但不能打死他。打完之后,将牛仙童囚于木笼之中,饿了几天。杨思勖当然不是要饿死他,而是等他排泄干净后,用一种极度残酷的刑罚收拾他。
割下肉来做烧烤
就在牛仙童饿的奄奄一息之时,杨思勖命人架起大火,然后将牛仙童洗漱干净后吊起来。只见他手持一口尖刀走近牛仙童,二话不说,持刀在他大腿上割下一条肉,用刀尖挑起肉哈哈大笑着在火上烤了起来。等这块肉被烤的冒油之后,杨思勖放在口中大口咀嚼,并笑道“狗贼之肉,实在美味!”紧接着,杨思勖又在牛仙童腿上割下几条肉,让将士自行烧烤品尝。牛仙童又惊又怕又疼,求杨思勖让其速死,但杨思勖却执意不肯。他命人取来西域美酒,与众将士便吃烤肉便饮酒。待牛仙童两腿之肉被割尽之后,仍不能死。杨思勖命人将他全身的肉剐下,烤熟后分赏士卒,让士卒尝尝人肉滋味。可怜牛仙童,除了面部之外,周身上下被割了个干干净净。眼睁睁看这自己的肉被他人吃掉,这种感觉无疑是再凄惨不过了。
酒醉肉饱之后,杨思勖命人将牛仙童开膛破肚、摘心取肺,然后用大斧砍下头颅吊在军营示众。再用大斧将牛仙童躯体剁为八块,丢入火堆中焚烧成灰,再将灰烬倒入茅厕之中,这就叫挫骨扬灰。
虽杨思勖手段残忍,令人不忍闻之,但牛仙童也非善类,这些灾祸都是自己招惹来的,落到这种下场,也属活该。
(本文由悟空问答‘历史问答达人’大狮所写,参照史料‘新唐书’。喜欢大狮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哦,大狮心情好,改天请大家吃烤肉!)
在西游记中那些大仙座下的仙童到底是什么是凡人还是仙人
想搞清楚吧?仙体已经不是人间的凡胎俗骨!就是道教弟子在人间修炼成功的话,才能“白昼飞升”。就不再是地府敢拿捏的魂魄了。天上的大仙可以任意选择他们,去当大仙洞府的徒弟小童(太乙金仙)。两三千岁仙体还是童儿。不再是人间的凡胎俗骨了!烧火砍柴端茶倒水洒扫都是童儿的正常功课。除非大仙派遣下凡,也必须重新投胎或变成妖精,去人间渡劫(立功受奖)。姜子牙就是非要拜师修仙,在天尊麒麟洞里当了四十年小童,结果仍然不能成仙。就只能回到人间(天尊可怜他修行的功劳,特地赐给他宝贝武器,去享受人间的出将入相)。
为什么中国汽车业不像手机业,诞生出华为、小米之类世界级公司
大家都知道,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也是中国,2018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780.92万辆和2808.06万辆,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
不过让大家感到尴尬的是,虽然我国常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第一的宝座,但是我国的汽车企业却不怎么著名,目前国产汽车主要生产一些中低端的车型,在高端品牌上跟国际著名车企根本没法相比,甚至在国际上都没有一家可以称得上世界级的企业。
那什么中国汽车行业出不了像华为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呢?我觉得最核心的一个原因就是汽车行业太过于急功近利。
为什么华为能够成功?
华为之所以能够成功,这里面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这里面既有市场的原因,也有机遇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这里没法用三言两语概括完,但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简单概括一下,那就是“舍得”。
1、舍得投入
华为的成功我更多的认为是以任正非为首的华为领导层那种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舍得花巨额资金去搞研发,一直以来华为每年的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一直维持在10%以上,过去几年每年的研发费用都保持在几百亿以上,2018年的研发费用已经超过了1000亿大关,一年的研发费用就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GDP,试问目前中国有哪个企业能做到这一点?
2、舍得煎熬和冒险
容易达成的目标,肯定不会成为企业的优势,华为的一些核心优势技术都是经过长年累月慢慢积累下来的,哪怕这种研发5年甚至10年都没有效果,但是华为还是一如既往的大力投钱进去,这种过程是漫长的而且是煎熬的,甚至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华为一年的研发投入几百亿甚至上千亿,投入这么多钱,经过5年或者10年时间,把一个技术研发出来之后,有可能你这个技术已经落后于别人,这种风险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承担的,他必须要求企业家有很大的魄力和格局才可以。
3、舍得利益
舍得利益这个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实际很难,很多企业口口声声说要加大研发投入,让员工跟企业共同成长,分享企业的利益,但是很多企业赚了钱之后,要么捂在自己的口袋里面,要么拿去投资其他事情,搞多元化发展,很少有企业家愿意把钱投入到企业和员工身上,在自己的领域内精耕细作的。而华为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任正非舍得分享利益,舍得把98%的企业分红给员工,舍得把巨额资金投入到研发当中,所以他自己的财富跟别人相比就很少,甚至连中国前150名的富豪都排不进去,但是华为却越来越强大。
为什么中国汽车行业很难诞生伟大的公司?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每年的汽车生产量达到2800万辆左右,但更多的都是合资车或者组装车,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自主品牌少得可怜。目前我国车企很多核心技术都是需要进口,比如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基本都是依赖进口,即便有些车企已经研发出自己的发动机,但是跟世界上那些先进发动机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上。
而中国车企之所以缺乏核心技术,因为他们更看重的是短期的销量和利润,缺乏长远的布局,或者说他们更在乎的是钱,缺乏使命感和荣誉感。
通过对比华为的三个舍得,大家看下目前中国的汽车行业有哪些企业能够完全做到的,或者是做到其中的1、2点的?其实很少,更多的中国汽车企业都是急功近利,缺乏工匠精神,他们只追求短期的销量和利润,真正投入巨额资金去搞研发的很少。我们来看下2018年自主品牌研发投入和国外主要汽车厂家的研发投入对比就知道了。
我们先来看下国际知名品牌的研发投入和强度
第一名大众集团:2018年研发支出高达158亿美金(1090亿人民币左右,和华为差不多),占据大众集团营业额的5.7%;
第二名、丰田集团,2018年投研发支出为100亿美金(690亿人民币左右),占丰田集团营业额的3.9%;
第三名、福特集团,2018年研发支出80亿美金(552亿人民币),占福特集团营业额的3.9%;
第四名、通用集团,2018年研发支出73亿美金(503亿人民币),占通用集团营业额的5%;
第五名、戴姆勒和本田,两者2018年研发支出都是71亿美金(490亿人民币左右),分别占据各自营业额的3.6%、5.4%;
第六名、宝马集团,2018年研发支出59亿美金(407亿人民币左右),占宝马营业额的5%。
我们再来看下国内自主品牌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
第一名、上汽气团:2018年研发支出61.65亿人民币,营收9021.94亿,研发占营业额比重为0.068%;
第二名、比亚迪:2018年研发支出37.19亿人民币,营收1300.55亿元,研发占营业额比重为2.86%;
第三名、广汽集团:2018年研发支出17.7亿人民币,营收3636.85亿元,研发占营业额比重为0.48%;
第四名、长城汽车:2018年研发支出15亿人民币,营收992.30亿元,研发占营业额比重为1.5%;
第五名、北汽集团2018年研发支出11亿人民币,营收4807.4亿元,研发占营业额比重为0.228%;
第六名、福田集团2018年研发支出10.4亿人民币,营收410 54亿元,研发占营业额比重为2.53%;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到底有多少,目前我国研发强度最大的汽车企业是比亚迪,研发占营收的占比达到2.86%,这是跟国际著名车企研发强度最接近的一家,所以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在国际上也是出于先进地位的。至于上汽、北汽、广汽这些国企,他们的研发强度只有国际知名企业研发强度的1/10左右。
看完中国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之后,大家就知道为啥中国汽车行业出不了华为这样的企业,但是目前部分中国车企负责人却骄傲得很,前段时间董明珠炮轰中国汽车粗制滥造之后,有些汽车负责人却大胆的说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这些不思进取,看不到差距,没有使命感,没有荣誉感的人带领之下,中国汽车行业片面的追求销量,简单组装之后就觉得中国的汽车很牛叉,所以就不愿花很大的钱去搞研发,这样中国汽行业怎么可能诞生出伟大的企业呢。
日本半导体当年那么强,为什么没去做cpu gpu和美国竞争
日本当年做内存芯片,把开山始祖的英特尔打得无招架之力,只好改做CPU,刚好PC时代开始,苹果和IBM双雄争霸,IBM干不过苹果,只能玩开放架构——这段是否有点像安卓和高通对抗苹果?
结果就是成就了英特尔和微软。
当年做CPU的还有富士通和东芝。刚巧东芝卖了几台精密机床给前苏联(当然是七拐八拐卖的)。但仍然给米国抓住把柄,一顿暴揍,东芝和背后的日本政府认栽,东芝在米国媒体登巨幅广告道歉,把内存芯片产线卖给三星,算是退出数字芯片行业。被敲山震虎的富士通也退出了芯片行业。基本经此事件,日本基本退出与米国的竞争。
韩国有见及此,三星引入米国资本,反正米国资本当老板,我打工,总行了吧?
所以,三星在芯片之路上一路狂奔,直到今天,三星电子成为行业巨头。
日本人也很聪明,垄断了芯片原材料的供应。
在尖端光刻机上,日本也有参股。镜头是日本尼康提供的。
日本在芯片整片上,没有出产品,但做芯片的没办法绕开日本。
去年日本轻轻的将韩国在芯片材料供应免审核清单划掉,就把韩国逼得跳起来。日本芯片材料的供应卡一下,韩国就无法生产芯片。
这就是目前的格局。米制定标准,米控制EDA软件,日控制材料,韩台做高端加工,荷日控制光刻机,英控制芯片架构。
这些国家形成一个同盟,相互制衡。想突破这个同盟不容易。想用一国之力完成这个同盟所做的事情太困难了。需要的不仅是金钱,还有人力,物力,时间和一些运气。
突破口在于量子计算和光计算。与其纠结CPU,不如在新领域上布局。大家在新领域的距离不大,或者有机会突破,形成新的平衡。
但需要戒骄戒躁,沉下心来做研究,而不是天天吹牛。战略还需落实到战术上。
祝中国好运。
AMD的产品性价比都挺高,但是搞电脑的朋友一般推荐INTEL和NVIDIA,为什么
主要还是因为英特尔和NVIDIA多年来的市场占有率更高,用户基数大所导致的,尤其是英特尔从经典的电视广告就开始被大量用户所熟知,即使是不懂电脑的很多也都知道英特尔的大名,在很多人眼里像CPU这样高精尖的产品只有英特尔一家能生产,别看AMD现在的锐龙CPU很强,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
NVIDIA作为独立显卡研发和制造商,曾经也是和AMD分庭抗礼,但是这几年AMD显卡业务并不景气,能效比上被NVIDIA的同级别显卡完败,导致这几年选择N卡的用户越来越多,AMD显卡的占有率一度降到只有不到30%。
我们出去吃饭店都知道会选择人多的饭店,买电脑也是习惯选择销量大,人尽皆知的产品,英特尔和NVIDIA也正因为产品销量大,资金较为雄厚,多年来与各大软件厂商和游戏厂商合作密切,产品和驱动的稳定性相比AMD更佳,虽说AMD的产品本身也很稳定,但是很多人会因为AMD个别项目的落后和bug而全盘否定AMD,换句话说,如果有人找你配电脑,你给他选择英特尔和NVIDIA的产品,如果将来出问题对方可能怀疑是自己操作不当造成的,而如果是AMD电脑那对方则可能怀疑是AMD的产品不行。
我个人就是AMD处理器的用户,尽管锐龙上市初期遭遇了一些内存和主板兼容性的bug,但是后期修复后完全正常,稳定性并不比英特尔差,更多的核心数量,更低的价格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选购;而AMD高端显卡虽说不景气,但是中端的RX580和590性价比并不低,配一台AMD平台的电脑整体花费确实能低不少,得到的性能也足够让人满意。
唐朝宦官牛仙童究竟犯了什么错,为何被玄宗凌迟处死
牛仙童是何许人也
牛仙童是唐玄宗时期的宦官,当然也是玄宗跟前的红人。根据史料记载,牛仙童在被玄宗作为钦差外派时的职务是内谒者监。
内谒者监是隋唐时期设置的官职,隶属内侍省,品级是正六品下。别看官职品级很低,但是人家直接在皇宫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
根据《新唐书·百官二·内侍省》记载,整个内侍省设置了内谒者监也就十个人,主要职能就是执掌仪法、宣奏、承敕令及外命妇名帐等事。也就是是说皇宫外面大臣及家眷,进宫面见皇帝或者嫔妃都有经过内谒者监这一到关卡。权利还是非常大的,皇帝也比较宠幸这些身边的宦官。
牛仙童受贿
当初幽州节度使张守珪部将赵堪、白真陁罗假传节度使张守珪的命令,邀请平卢军使乌知义共同攻打奚族。乌知义因无故兴师,不愿前往,借故推辞。白真陀罗又诈称诏命胁迫,乌知义不得已出击奚。战争刚开始,因为闪电袭击,奚族来不及准备,遭遇失败;但是奚族很快就组织起有效抵抗,唐军遭遇失败。事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谎报战况,上奏朝廷取得的大捷。
结果事情泄露,玄宗就指派身边亲信牛仙童前往调查。张守珪再次贿赂牛仙童,将罪责推到白真陁罗身上,逼迫其自杀身亡。
牛仙童非常受到玄宗皇帝恩宠,甚至让其他宦官都感到眼红。现在发生了这件事,大家就向玄宗揭发了牛仙童受贿事实。玄宗大怒,让心狠手辣的宦官杨思勗负责处理此事。杨思勗也深刻领会玄宗的意思,将牛仙童捆缚起来,先杖责数百,再刳取其心,割其肉吃了,最终牛仙童就被这样虐死。
牛仙童的死
- 牛仙童的死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贪污受贿,这是毫无疑问的。
- 但是导致牛仙童死亡的根本原因是他触及了玄宗皇帝的逆鳞,让玄宗认为牛仙童欺骗了自己,对皇帝的不忠诚。
毕竟作为皇帝身边的红人,谁能保证都是人人正直、两袖清风呢。玄宗估计也知道自己身边有人贪污腐败,毕竟封建帝王都信奉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玄宗不怕自己身边的人贪污腐败,怕的是自己信任的人出卖自己,不跟自己一条心。牛仙童接受张守珪的贿赂,帮助隐瞒事实,这才是玄宗真正愤怒的根本原因,也就直接导致了牛仙童的死亡。
- 牛仙童的不会做人也间接导致了自己的死亡,身为皇帝身边红人,竟然惹的同行宦官们的嫉妒,也就距离死亡不愿了。
都是皇帝身边的宦官,牛仙童远远没有领会“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的含义,竟然将自己的同行得罪了。这样最终让同行逮住机会,一下子就让牛仙童永世不得翻身。作为处死牛仙童的杨思勗也是玄宗身边红人,人家就深刻领会了玄宗的意思,将牛仙童用如此残忍手法虐死,就是为了帮助自己主子出气。
为何孙悟空会推倒人参果树
谢邀!简答引玉。
两个仙童持续的不妥之处
刚进五庄观时,唐僧不理解为何大殿只供奉“天地”,仙童解答时有两处不妥:一、原文是“童子笑道”,即笑着说,这多少有嘲笑师徒无知之嫌。二、话术吹牛。原文中,仙童竟然强调供奉“天”是出于礼貌,供奉“地”也只是家师的阿谀逢迎,然后还口无遮拦的列举了家师的各种高贵身份。这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孙悟空当时就挑理了,忍不住和仙童争吵起来,还破口大骂“骚道童”,要不是唐僧及时把孙悟空劝去外面放马,估计能打起来。
紧接着,两个仙童又连续两次不妥之处:一、他俩趁唐僧三个徒弟不在的时候,偷偷把两个人参果献给唐僧。确实镇元大仙走的时候嘱咐过只给故友唐僧两个果子,但不该偷着给,应该把话当着师徒一起说清。二、唐僧嫌果子太像婴儿不肯吃,两个仙童却躲起来偷偷自己吃了。正如八戒发现后所讲:“唐僧不吃,便该让给我们,不该瞒着我们偷吃!”所以孙悟空听后又一次暗压不满,本想去理论一番,但又怕惹师父烦心或其他麻烦,算了,大事化小,偷三个解解馋得了!
后面,三个徒弟“偷吃事发”,被唐僧叫到两个仙童面前对质,孙悟空也承认了偷果。这时,两个仙童的表现再次不妥,“得理不饶人”死抓着“是偷了三个还是四个”不放,而且“越加毁骂”,尤其话语间流露了太多对孙悟空的成见和鄙视,甚至还有对唐僧的不敬。这让师徒都非常没面子,尤其孙悟空,从进门到现在一直压在心底的怒火一下子就爆发了,彻底引燃了推倒果树的导火索。原文如下:
就恨得个大圣钢牙咬响,火眼睁圆,把条金箍棒揝了又揝,忍了又忍,想道:“这童子这样可恶,只说当面打人。也罢,受他气儿,等我送他一个绝后计,教他大家都吃不成!”其他
「西游记」中的“长生不老”很倾向是“功成名就,兼济天下”或“达成正能量志向”的代名词。从某种角度上讲,本回别有寓意。
①“偷果”寓意:浮躁或捷径的功成名就是有极大风险性的,很可能身败名裂。②“推倒果树”寓意:不但浮躁、破罐子破摔,而且以天下苍生利益为敌,这是要断送前程的节奏,甚至“作死”。③“救活果树”寓意:修心炼性,重树正能量志向,静心释厄,以笃行正果。小结
综上,孙悟空之所以会推倒人参果树,主要是因为两个仙童持续的不妥之处和孙悟空没有忍住的脾气。通过二者的辉映,警世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明生答西游,第55期。
日本安倍晋三如此坚定的制裁韩国,其目的是什么
谢邀。安倍晋三此次连美国人的面子都不给,没有就坡下驴,坚定地要制裁韩国,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首先,此次事件的直接原因是日韩两国在慰安妇历史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安倍原本以为搞定了朴槿惠,此事一了百了,他也在这一重大历史问题上有一个切割,这是很重要的政治遗产,可惜文在寅给推翻了,煮熟的鸭子飞了,日本各界反应强烈,安倍上火是肯定的。
其次,还记得前不久俄罗斯军机在独岛上空的时间吧,当时韩国是开火示警了的,日再本对此大为光火。独岛是日韩双方的声索区,两国交锋了很多年,但韩国实际控制着该区域。此次韩国开火示警虽然对象是俄罗斯,但对日本来说可就不一样了,等于韩国在日本领土上开火了,安倍能答应不?
再次,日本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加上二战时留下的先进技术,发展迅猛。为了对二战受害的韩国作出补偿,日本其实对韩国进行了长期大规模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但是很显然,韩国崛起后并不那么听话了,并且开始对二战“秋后算账”了,这是一直居高临下的日本所不能接受的。日本人觉得自己养了个白眼儿狼,而韩国人则认为清算二战是正义的选择。两者根本没有调和余地。
最后,安倍有美国撑腰。大家可能觉得奇怪,美国为何要支持日本呢?道理很简单,没有了韩国,美国不过是损失了一个地区盟友,没有了日本,美国丢掉的将是整个亚太战略。日本是二战战败国,与美国有很多协议,韩国就不一样了,没那么听美国人的话。有鉴于此,如果日韩爆发冲突,美国人肯定会拉偏架照顾日本的,所以安倍也就有恃无恐,彻底发泄一下历年来的积怨。
美国当年是如何摆脱日本芯片梯子和控制三星半导体股权的
文/小伊评科技
日本的半导体行业之殇
日本半导体行业起步
在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百废待兴。作为精明的日本商人首要的任务当然就是去赚钱。在上时代50年代,sony的创始人盛田昭夫到美国访问学习,引进了当时算是高端的晶体管技术,这项技术在当时主要是用于制造收音机。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在1955年索尼的收音机一炮打响,也带动了日本国内收音机行业的发展热潮。
索尼第一款微型收音机-ICF-7600面对这股热潮,以日本本土的消费能力是远远不能消化的,那么要卖给谁呢?日本商人瞄准了美国市场。根据资料记载,1959年日本向美国出口了400万台收音机,而6年之后就达到了达到了恐怖的2400万台。占据了美国大半市场。当时美国当局已经有所警惕,但是毕竟收音机这种东西技术含量并不高,并且美国的IBM公司已经研制出了可以替代晶体管技术的集成电路技术,所以美国也并未采取措施来制裁日本。所以这也就算是日本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方面的一个起步。
日本的半导体行业第一次受挫
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研发出来集成电路技术和DRAM 芯片还没捂热乎,两年后日本就也搞出了自己的集成电路和DRAM技术(依赖美国技术)。并且还广泛的应用在很多领域,最常见的就是卡西欧的计算器,而且凭借质优价廉当时已经霸占全美80%以上的份额。这下美国坐不住了,觉得你一个小小的日本竟然敢在高科技市场分我一杯羹,这还了的。于是对于卡西欧的制裁就接踵而至,方式和目前制裁华为的方式是大同小异的。美国以日本卡西欧公司涉嫌倾销的缘由”终止美国高科技企业向其提供服务“,”停止供应核心的IC集成电路“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卡西欧全线溃败,从原本80%的份额一下子降低到了20%左右。
日本半导体再一次站起来了
虽然被美国人阴了一手,但是这也激发了日本人的斗志,就下定决心自己干不再依赖美国的技术(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韧劲和坚持)专心搞出来属于自己的半导体技术。当时日本政商通力合作,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对外,提高美国相关产品的关税以保护本土的企业,对内减少半导体企业的税点,提供近乎免息的贷款等优惠政策。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最终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半导体企业重新站上了世界之巅,不仅在品质上超越美国,在市场占有率上也大幅超越美国,日本本土芯片企业一片欣欣向荣。然而危机却在悄然迫近。
”战争“的阴霾重新笼罩了日本
这一次的美国采用了立体式打击,先是在经济层面,迫使日本签订了大名鼎鼎的”广场协议“促使日元大幅度升值,从而使得日本产品不再具备价格较低的优势。随后在1986年,SIA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日本电子产品的倾销提起了诉讼,这就是著名的301条款。虽然这项诉讼最后不了了之,但是美国的目的达到了,同年两国签订了”半导体协议“协议的内容总结下来就是两点:
1.日本的产品不能低于美国产品公平价格
2.美国必须获得日本20%的市场份额
这不就是霸王条款,不平等条约么?但是日本被迫全盘接受,从而导致自己国家半导体企业陷入了内斗之中,这恰恰中了美国的下怀。而这正是日本半导体企业衰落的开始,而在随后的日子里,日本半导体产业被美国落的越来越远,已经不成气候。
至于三星的事情则很简单
趁着东亚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洗劫了韩国企业,获得了三星公司52%的股权,拥有极大的话语权,所以三星其实就是半个美国公司。美国说东不敢往西走,要不三星怎么会把最高端的屏幕供给苹果呢?不过近些年,三星公司也在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所以总的来看,美国的流氓性质是一如既往一脉相承的。他对于高科技产业是非常重视并且将之视为国之基石,所以根本不允许有任何别的国家能够对自己产生威胁。而华为在5G布局和实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所以美国才会如此不顾一切不要脸面的针对一家中国的民营企业。
最后引用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语”一切XXXXX都是纸老虎“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芯片是哪位科学家发明的,从事芯片研究的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吗
欧美发达国家的芯片技术有没有可能被中国超越?芯片是谁发明的?
毫不夸张地说,芯片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芯片的本质是集成电路,全世界第一个发明现代集成电路的科学家就是美国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做杰克·基尔比。但是,这位科学家的发明时间是1958年,最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间,却是42年之后的2020年。
实际上,同时期研发出近代实用集成电路人,还有另一位名叫罗伯特·诺伊斯的科学家,只不过他早在1990年的时候就已经去世。客观来说,目前我国的芯片技术还无法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会因为台积电断供而变得举步维艰,至于未来能不能超越,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也只有交给时间了。
杰克·基尔比这个人有多厉害?
杰克·基尔比出生于1923年11月8号,1947年的时候,也就是他才24岁左右的时候,便已经拿到了伊利诺伊大学的学士学位,而专业就是电子工程学。距离杰克·基尔比获得威斯康星大学相关硕士学位才短短8年时间,这个厉害的任务就研制出了全世界第一块集成电路。
大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如今我们使用的电脑和移动电话等设备,其实都离不开芯片的应用,只不过杰克·基尔比这个后来改变全人类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在当时引起太大的轰动,所以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是在时间过去四十多年之后才颁给他。
不过,迟来的褒奖刚好印证了杰克·基尔比对如今半导体产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大家早已习惯的数字生活、乃至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都离不开集成电路的诞生。而在芯片研发出来之前,真空管不仅笨重,而且还很不稳定,电路系统扩张还会带来元件变得更大等问题,这不仅意味着成本越来越大,实际应用的时候也遭遇了越来越明显的弊端。
小小芯片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能力,就连华为都被限制?
芯片也有不同的分类,而且分类的方式还不止一种,比如,倘若按照点数属于数字活模拟来进行区分,那么集成电路就可以被划分为: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当然,不同的集成电路功能也存在差异,正如数字集成电路能够涵盖所有东西,而模拟集成电路则主要是完成混频、滤波、解调和放大等功能
总有信口开河地说,如今我国实力强大,小小芯片怎么可能制造不出来?然而,芯片制造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所有半导体元件产品加起来被统称为芯片,之所以集成电路的性能更高,这与其自身尺寸小路径更短有关。
集成电路也就开发出个半个世纪左右,但如今的应用方向却很广泛,涵盖了制造、交流、计算和交通系统,包括现在人人都离不开的互联网也对集成电路有绝对性的依赖。芯片制造对于我们来说,目前还是很难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光刻工艺。
麒麟9000芯片为什么可能成为华为旗下该手机的最后一带芯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因为我们无法自主进行该芯片的制造,谁叫我们集成电路产业最薄弱的一个环保局便是芯片制造呢,这个领域的高科技技术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弥补。
而且,芯片行业一直以来的主流趋势本就是分工合作,华为海思也的确拥有比较好的芯片设计能力,但没想到有一天竟然有人利用芯片制造能力作为攻击点,原本稳定的芯片行业格局也因此而打乱。
如今,我们也在为芯片国产化而努力,华为也表示会落地造芯计划,这也是为什么最近芯片人才陆续加入华为,相信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大同芯片产业链涉及到的多有关键要素,把关键技术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不再受制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