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老人说“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什么意思今年惊蛰后冷吗
“春雷响,万物长”,北京时间3月5日22点43分34秒将迎来“惊蛰”节气,惊蛰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这标志着气温回暖、春雷乍动,万物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惊蛰”时节正值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叫、燕飞来,我国大多数地区这个时节“春雷始鸣”。老话说“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蛰”指越冬的地下虫子,惊蛰指“越冬的地下害虫被雷声惊醒”,其本质是指天气变暖了、越冬的地下害虫结束冬眠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生产息息相关,老话说“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今年的“九九”时间为2022年3月3日~2022年3月11日,惊蛰正处于九九阶段,因此有“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的说法,到了惊蛰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大忙时节。
到了惊蛰时节,农村老人常说“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农谚是古人长期劳动经验的总结,那么这句老话有道理吗?今年惊蛰节气后还冷不冷?
老话“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风吹土”说的是风把土吹起来,说明“风很大,刮大风”;“倒冷四十五”指的是“接下来的四十五天都会很冷”,“四十五”并不是指准确的数字,指阴冷天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农谚“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的意思是说,如果惊蛰节气刮大风,那么接下来就会出现长时间的阴冷天气,这种阴冷天气可能要持续到4月中旬(谷雨前后),这也寓意着接下来有“倒春寒”天气。
在我国有的地区有“惊蛰刮大风,冷到四月中”的说法,这句话和“惊蛰吹起土,倒冷十四五”意思相近,说的都是惊蛰这天风很大,那么接下来会有持续的阴冷天气。
所谓的“倒春寒”就是春季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这种天气会给农业造成严重影响。倒春寒天气常发生在3月或者4月,倒春寒发生时会导致处于拔节期或者返青期的冬小麦受到冻害,会使播种后尚未出土的棉花、小麦等农作物出现烂种,会使已经出土的农作物幼苗大量被冻死,会使已经开花的果树落花落果,会导致农作物严重减产。
惊蛰虽然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但是西伯利亚堆积的寒潮依然没有退却,乍暖还寒,冷暖空气交替,天气很不稳定,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惊蛰节气刮大风,很容易带来天气突变,如果遇到强烈的北风,就很容易带来“倒春寒”天气,在持续高压控制下,甚至会出现雨雪天气。
倒春寒是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在冷暖空气反复拉锯的过程中,当冷空气占据上风时,就会出现阴冷的天气,在冷暖空气的交汇点往往会带来降雨。
“倒春寒”如何预防?
一、不可盲目早播
对于露天播种,只有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才可播种。惊蛰时节我国东南和西南气温已经达到12~15℃,江南一带气温已经达到8℃以上,我国华北地区气温在5~8℃,因此我们不可盲目早播,只有当气温稳定的时候才能播种。
二、分期分批播种
早春作物我们可以根据土壤墒情进行分期分批播种,这样就算遇到低温阴雨过程,也仅仅会危害一部分春播作物,可以降低风险。
三、倒春寒来临前喷“磷酸二氢钾+芸苔素”
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除了能促进作物生长外,还能显著地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作物会更加抗热、抗寒、抗旱、抗病虫害。我们每亩可以用10毫升芸苔素、1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30公斤进行喷雾,对倒春寒的防治效果特别好。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提前浇水、覆盖地膜、采用温室育秧的方式来预防倒春寒。
今年“惊蛰”节气后还冷不冷?
农谚是老祖宗长期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在以前没有天气预报时可以很好地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类似的农谚还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早冬天恶寒,交九日日暖”、“初冬暖洋洋,必有大寒将”、“正月二十天大晴,树木芽子落一层”、“二月二十天大晴,隔离隔囊到清明”、“三月二十天大晴,麦收到场碾不成”。
但是如今全球气候变化多端,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用农谚来预测接下来的天气误差相对比较大,用气象卫星来预测接下来天气的走向更加准确。
根据气象卫星预测,未来10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未来10~20天,全国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偏高1~2℃,总体来说今年春天是“暖春”。
总结,“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惊蛰是春耕开始的时节,但是3月和4月也是容易发生“倒春寒”的时节,我们应注意观察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惊蛰”寓意着什么惊蛰对农事意味着什么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动物。蛰是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