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王安石和司马光谁的经济政策更正确
- 如果岳飞领导南宋抗元结局会怎样
- 能不能说一下您对王安石的印象如何,他的变法为什么不疾而终
- 北宋诗人,你更喜欢王安石还是苏轼如何看待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
- 苏轼那么聪明为什么会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呢他与司马光同流吗
- 如何评价司马光与王安石
- 是什么原因导致司马光在和王安石的斗争中败北
- 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谁,为何老师从来不说
- 你觉得中国的古诗中,哪一首最有画面感
- 严打之下网贷将何去何从高利贷、超利贷和暴力催收会消失吗
王安石和司马光谁的经济政策更正确
答,谢谢邀请!
王安石的比较正确,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农业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以贷款名义解决农业,等有收成了在还贷。这是一个既帮助了农民解决问题,又为国家开源节流。是改革派。
司马光的策略比较保守,以为治大国,“若烹小鲜”,对于国家来说,一个好的政策的变动需要几年或几十年的慢慢习惯变化,其实我觉得他在某些方面还是比较相信王安石的改革,比较王安石在他的辖区有了好的经验。
对于王安石在个人经验上,他是通过自己的实践,为此皇帝在召开总结大会上司马光应该是在场的,他作为王安石的一个反对派,对这件事情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看到更透彻。
我觉得还是应该在推广《青苗法》的问题上有了打的分歧,一旦成为了法,说明最高管理层的意见达成统一了。
皇帝和王安石都是一样的“急”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快刀斩乱麻,长痛不如短痛,而皇帝希望快点看见收益,一场改革的好处就是让拔苗助长的人给祸害了。
如果岳飞领导南宋抗元结局会怎样
如果岳飞领导,只能延缓元朝的建立,但不会影响最终结局。
我们先看当时南宋抗元的情况,南宋联合蒙古人灭掉金,当时的宋理宗还是比较意气风发,打起了光复中原的算盘,趁蒙古无暇南顾之时,收复了洛阳,汴梁,商丘等地。当时当蒙古人回过神来,一波反击,南宋军队就扛不住了,只能转攻为守,开始了长达四十年之久的战略防御。
但是面对强大的蒙古军队,南宋进攻不行,防守却还是异常坚韧的。南宋在长江沿线坚持了几十年,蒙古军队几次南下都无功而返,连可汗蒙哥都死在了军营之中。
忽必烈上台后,蒙古军队历时六年才攻破襄樊城,南宋门户大开,1279年,宋蒙进行崖山海战,宋军大败,南宋王朝走到了尽头。忽必烈感慨蒙古与南宋斗了50多年,终于拿下了宋王朝。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南宋在抗击元朝的时候还是比较厉害的,只是由于蒙古军队太过强大。
我们再看岳飞,岳飞抗金的战绩大部分是小说虚构出来的,在抗金的战绩上也是互有胜负。但是金在蒙古的进攻下狼狈不堪。
以上,其实我们可以得出,如果岳飞抗元,有可能会延缓元朝的建立,但是最终的结局不会变。
能不能说一下您对王安石的印象如何,他的变法为什么不疾而终
王安石是个怪人,思想人品都异乎寻常。
学生时代很勤勉,除去语言学极糟糕外,还算得上是个好学者,当然是宋朝一个主要的词人。不幸的是,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除去与他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毫无疑问,他又是一个不实际的思想主义者。
王安石平时不注意自已的饮食和仪表,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他也是以此等恶习为众所周知的。苏洵在《辨奸论》的文章到画王安石说:“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又说他“囚首丧面而谈诗书”。王安石是否喜欢以这样特点异乎常人,我们无从知道,但是一个人把精力完全倾注在内在的思想上,自然会忽略了他的外表,这话倒不难想信。讲两个故事:
一个是穿衣的故事。这个故事说他从来不换他的长袍。一天,几个朋约他去洗澡,在他由浴池出来之前,朋友特意偷偷地留在外头一件干净的长袍,用以测验他是否知道衣裳已经被换了。王安洗完出来,把那件新袍子穿上,朋友动了手脚,他完全不知道。不管怎么样,他总是身上穿了件衣裳就行了。
一个是吃饭的故事。这个故事说他只吃摆在他眼前最近的菜,离他远的不吃。朋友们为了测验他,第一天在眼前摆了盘鹿肉丝,他吃了。朋友告诉他太太,说她丈夫爱吃鹿肉丝。他太太说:我不相信,他向来不注意吃什么,怎么突然爱吃鹿肉丝了呢?朋友说:在吃饭时他不吃别的盘中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完了,所以我们才知道。他太太问: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什么地方?朋友说:摆在他正面前。他太太明白了,向众人说:你们明天把别的菜摆在他面前,看会怎么样。第二天,朋友把菜的位置换了,把鹿肉丝放在了离他最远的地方,大家留意他吃什么。王安石开始吃靠近他的菜,桌子上的鹿肉丝,他竟然不知道。
王安石政治人格的缺失,最终导致轰轰烈烈的变法功败垂成。
熙宁二年(1069).赵宋王朝“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积贫积弱,已渐成沉疴之躯。王安石这时认为,要要强盛赵宋国,那就要富国强兵,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雷霆行动将散握在富商巨贾手中的天下之财尽数掌握在朝庭手中。基于这样一种想法,王安石的变法很快就有了犀利而极富针对性的内容,很短的时间内,“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一系列新法相继出台,并迅速推行。
王安石在改革中执着有余,而器量不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悲恨想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首《桂枝香》曾是英宗当政时,王安石在金陵的一首怀古之作,词中充满了郁闷之情,然而彼时,当冲在变法最前面的王安石再次吟唱起自已的这首旧作,充溢心头的已是一份志在必得的自信和革故鼎新的豪情。
然而随着变法的深入,不仅来自各方的阻力越来越大,作为操盘手,王安石本人政治人格的缺失也日渐显现。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单有刚毅执着的个性,清晰明确的思路,明于治乱的能力,更要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团结更多可以团结的力量。可是,身为一国宰相的王安石却是执着有余,而器量不足。
由于变法的主旨就是要对富商巨贾们开刀,而恰恰是这些人掌握着国家的话语权,尽管有皇帝站在这场政治革改的背后,但并不意味着拿着一把尚方宝剑可以扫除变法路上的所有障碍,而这个道理,一心要狂飙突进摧枯拉朽的王安石显然没有在意。
听不进不同意见,打击报复心极强。对于雷霆之势横扫全国的变法运动,司马光等一班保守派“痛心疾首”地列出其四大罪状,直言新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在朝中,像司马光这样从一开始就对变法抱着抵触情绪的自然大有人在。
但是,在众多的批评之声中,实际也不泛一些善意的批评,如苏轼就并不是否定新法,而是就其中的一些操作方式提出过一些质疑,而对王安石有提携之恩的文学泰斗欧阳修更是变法的支持者,只不过对变法的做法有些异议。然而面对这么多的批评,王安石显然缺乏甄别善恶的能力和从善如流的度量,凡是对变法提出批评的朝臣,都被其视作因循守旧,尸位素餐之辈,在他的力奏下,神宗先后罢免了一批反对变法的官员。
御史中丞吕公著被外放颖州,御史刘述、刘琦、钱镠、孙昌龄、张晋、陈襄等人相继被贬,老臣富弼被解除相位,苏轼更是数度外放,就连恩师欧阳修和好友曾巩也被王安石视同陌路。
“拗相公”是世人对王安石最公道的评判。对于王安石的这些做法,很多人都表达过不满,唐介曾说王安石“文行甚高,狷狂少容”,吕悔则认为其“虽有时名,然好执偏见,不通物情。若在侍从,犹有可容,若为宰相,天下必受其害。”
当王安石和神宗皇帝面对日渐清冷的朝堂,当荒凉的择路充满了颠沛流离的外放朝官,王安石的执拗个性和器小少容的胸襟,不仅让其失去了壮大新党阵营让更多德高望重之臣为之效力的机会,更使这场有着美好初衷的变法成为不被祝福的跛脚政治。
(文中插图来源网络)
北宋诗人,你更喜欢王安石还是苏轼如何看待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
说到王安石变法,我们就从《清明上河图》谈起。《清明上河图》不仅描绘了汴京的繁荣,仔细去看,它也揭示了富有者的奢华逸乐与贫穷人的辛勤困苦之状。这也就是伴随着北宋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矛盾。总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繁盛,北宋的社会矛盾也发展着,日渐激化。
神宗宰相王安石,早就看到了这一深刻的危机,他三十八岁那年,就曾上书宋仁宗,主张变法,抑兼并,以求富国强兵,然而未被采纳。
十年后,二十岁的宋神宗继位。年轻的皇帝见财力日困,国势日衰,很想振作一番,作个中兴君主。神宗遂不顾重臣的阻拦,破格提拨王安石,实行变法。
王安石新法,首先从理财入手,开始就设了个“制置三司条例司”。它是个统筹国家财政,制定和颁行新法的官署。据说这个官暑设立后,一年便省下冗费百分之四十。
王安石的新法重要的有下列几项:第一是青苗法,即由政府在新陈不接之际贷青苗钱给农民,以对付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其次是免役法,这是一种以免役钱代替服徭役的制度,无丁壮户也要出助役钱,这就减轻了丁壮农民过多过重的徭役负担;再其次是市易法,均输法,是调节物价,防止富有者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的;再其次是方田均税法,即丈量土地,整顿赋税,防止隐满地产,这主要是针对大地主漏税的;此外还有保甲法,保马法,置将法等等,这些新的军事制度,是为了富国强兵的。
新法尽管是维护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但却触动了大地主,大商人以及高利贷者们的现实利益,因而首先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反对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司马光,韩琦,吕诲,苏轼等等。后族与宫廷中的许多人也竭力反对新法。他们说,新法破坏了祖宗留下来的制度,扰乱了天下,弄得人心惶惶!连华山山崩,慧星出现,以及天旱不雨,都说成是王安石行新法的罪过,说他的新法干了天怒,王安石不滚蛋,天是不会下雨的。甚至,有个叫郑侠的大臣出来以头颅担保,罢去新法,赶走王安石,十天内天准会下雨,如果不验,情愿斩首。
神宗在一片反对新法的吵嚷声中有些惶惑动摇了。王安石却正气凛然,坚定不移,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对反对派进行了回击。
变法的工作仍在进行。但是推行新法在朝廷上得不到旧臣的支持。王安石遂起用一批年轻的官吏帮他推行新法,即所谓新党。
新党中如吕惠卿等,也是官僚,他们的心思并不在新法的成败,而想借推行新法之机,植党揽权。后来新党之间也意见不一,互相排斥。甚至吕惠卿反转来揭发王安石的隐衷,并拿出证据,说他有欺君之罪。新党分裂了,新法推行不力,旧党的反对也就更激烈了。这样,连支持变法的神宗最终也动摇了。
神宗一死,十岁的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她早就反对新法,曾经哭着要儿子神宗赶走王安石,恢复祖宗制度。现在她当政了,立即起用司马光做宰相,“旧党”又重新得势了。
司马光执政后,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就把推行了十六年的新法几乎全部废止了。新党在朝者也几乎全遭罢斥。这一事件发生在哲宗元祐元年,史称“元祐更化”。王安石在江宁得知新法被全部废止,十分惊愕,不久这位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忧病而死。
现回到题主的问题。苏轼为什么反对对王安石变法,原因文中已提到。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苏轼与王安石各有千秋,苏轼的名气要大一些。从政治上看王安石作为一个改革家,更让人敬佩。
苏轼那么聪明为什么会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呢他与司马光同流吗
苏轼那么聪明,也会反对王安石变法,其中原因和当时的局势,以及苏轼本人的性格都有些很大的关系。
宋神宗时期,国家积贫积弱 ,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于是宋神宗召王安石商量解决策略。王安石主张施行变法,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开始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新法让百姓苦不堪言
王安石主张祖宗之法可以变,他制定了一套新法,但是新法却潜藏着许多的发展弊端。他以富国强兵为宗旨,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收入当然是从人民身上压榨的,这就让社会更加不稳定。
许多反对变法的朝廷重臣都退出朝廷,要么辞官归隐,要么到外地任职,以表示他们的不满。
苏轼一直关心民生疾苦,希望革新以改善当前的状况,因此他一开始是支持革新思潮的。但是王安石所实施的新法却更加让老百姓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赋税增加,农民生活苦不堪言。而且当时一批有才能的人逐渐退隐,宋神宗求贤若渴,于是大肆招揽人才。一些人就趁机而入,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无条件地支持王安石,官场混乱不已。
性格直率,挺身而出
在这种繁杂的情况下,苏轼如果发出对变法的反抗声音,很容易就会遭到敌对和招来厄运。但是苏轼并没有因此退缩,他性格直率,有不入眼的事情必须要吐露。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绪在苏轼的心中燃烧,他不能退缩,而是要挺身而出,与变法派进行倔强的抗争。
苏轼写了一篇千言的《上神宗皇帝书》,奉劝神宗“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并对新法进行了全面攻击。书中字字恳切,饱含了对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忧虑。但是新法刚刚起步,怎能就这么快止步呢?所以这篇上书沉入了大海。
责任与担当的指引
苏轼当年就是因为言辞恳切正直,得到赏识,考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因此他觉得自己有义务进言进策。当苏轼任编排官时,发现有考试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之人,最后却被宋神宗列为了第一,苏轼十分气恼,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新法,可是却让宋神宗越来越不高兴,还被王安石说是不知轻重。苏轼一腔为国为民的热情,在现实中被慢慢消磨,于是他只能渐渐不再提政事了。
另外,苏轼和司马光是同流。
司马光也反对王安石变法,他认为推行新法弊大于利。司马光主张节俭用度,不应增加百姓的赋税;他主张应该惩治时弊,安定民心。但是最后司马光无法阻止变法,因此只能选择离开朝廷,不谈国事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支持就点个赞关注一下吧,无比荣幸。
如何评价司马光与王安石
公元1068年
一则人事任免消息震动了大宋政坛
王安石
升任帝国的副宰相
一般人拜相
恐怕大家也不会太当回事
但王安石可不是一般人
早在宋仁宗时期
时为度支判官的王安石
就曾经给皇帝上过一封万言书
洋洋洒洒近万字
称当今政治之弊
“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在万言书中,王安石主张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
“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并保证“治财有道”
不会“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
王安石(1021-1086)
一万字写得完一篇政论
却写不完王安石的雄心壮志
这是个要干大事的人
他要是掌了权
朝堂政治一定会有大动作
而今王安石拜相
正意味着大宋的政治路线要变
意味着制度要变
一场旨在“让大宋再次伟大”的改革
就要拉开了帷幕了
1
要变法就一定会有阻力
对于神宗皇帝的这次人事任命
许多大臣是不买账的
王安石的前同事,也是前副宰相的吴奎
认为王安石为人“迂阔”,一根筋认死理
却又从不自我反省
另一位副宰相唐介则直接跟王安石怼上了
说王安石虽然才华学问都OK
但他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书呆子
如果任用王安石则
“天下必困扰”
侍读学士孙固则说
以王安石的水平给皇帝当个翰林学士没问题
但当宰相统百官是要有度量的
然而王安石听不进不同意见也容不下异己
这人刚愎自用没度量
让他当宰相不合适
御史中丞吕诲直接上书弹劾
“大奸似忠,大诈似信”
“周上欺下,文言饰非”
这些都是说王安石的
最后吕诲还不忘喷一句
“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一也!”
面对种种非议
王安石心态很淡然
早在当年上万言书的时候
王安石心里就做好准备了
“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
“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看到了吧,反对我的人都是
流!
俗!
2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那些反对王安石任相的
大部分都是清白正直之士
比如唐介
仁宗时期就是跟包拯齐名的谏臣
有“直声动天下”之称
而且不仅朝臣反对
王安石的亲密朋友也不看好
比如司马光
昔日仁宗朝
司马光与王安石便位列“嘉佑四友”
俩人经常一起出去游玩
关系好得不得了
然而在政治上
两人分歧很大
面对当时大宋帝国财政的窘状
王安石主张“开源”
司马光主张“节流”
“方今国用窘竭,非痛裁省浮费,不能复振”
要“裁省浮费”省省省才能救帝国
对于现有制度
王安石主张动手术
司马光呢
“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
没必要把“屋子”拆了重新盖
在司马光看来
当今之弊政,在于
“所用非人”
是用人的问题,不是制度的问题
换句话说就算你改了制度
但用人的问题不解决
照样瞎
对司马光的这些意见
执拗的王安石显然是不当回事的
在王安石眼里
“节流”省下那两个小钱“无补于国”
只要有“善于理财”的人,国家何愁没钱用?
通过制度的变革完全可以
“不加赋而上用足”
司马光对此表示不能理解
“天下安有此理?”
“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
蛋糕就那么大
“官”多切一点,“民”拿到的就少一点
所谓“不加赋而上用足”无非是
“设法侵夺民利”
为了变法这事儿
两个好朋友吵得不可开交
以致王安石后来感叹自变法以来
“一直说变法不可行的,就司马光一个”
王安石与司马光为变法争论不休
然而王安石的好友里反对变法的
却不止司马光一个
苏轼
在这个时候也说了
“腐儒小生皆欲妄有所变改,以惑乱世主”
有这话在
友谊的巨轮还不翻?
3
眼见王安石在朝中不得“官心”
甚至连自己的亲密好友也不站在自己这一边
这改革岂不是要黄?
不
纵使全天下的人都反对
但只要有一个人支持
这事儿就能办
对王安石的主张
皇帝宋神宗是非常支持的
因为此时的大宋真的需要变一变了
神宗继位第三天
掌管帝国财政的大臣便上了个折子
里面写着八个醒目的大字
“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大宋,没钱了
除了没钱
宋朝体制的弊病也比比皆是
所谓“冗兵”“冗官”
都是客观存在的
再不有所行动的话
大宋这买卖恐怕就得收摊了
于是当王安石跳出来高呼变法时
神宗皇帝是积极响应的
他本人早就对王安石倾慕已久
满朝文武非议王安石
神宗皇帝却说
“人臣但能言道德,而不以功名之实,亦无补于事”
那群人只会打嘴炮没有实干
如何能拯救大宋于困窘?
对宋神宗振兴大宋的心情
王安石也把握得也很到位
当年他以翰林学士的身份觐见皇帝时
皇帝问他如何才能实现“大治”
王安石回答说
“择术为先”
皇帝问道“唐太宗如何?”
答曰
“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
学什么唐太宗啊
要学就学尧舜
21岁的神宗皇帝听了热血沸腾
宋神宗赵顼(1048-1085)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无视各路反对的声音
在宋神宗的支持下
一道道新法次第颁布
王安石变法在大宋的土地上
风风火火地开展了
4
新法一颁布
朝堂之上果然就炸了
带头跟王安石唱反调的
还是司马光
王安石的《青苗法》
旨在农民青黄不接的时候
政府动用赈灾粮放贷于民
待农民秋收之后再交还本息
看起来很完美的方案
司马光却有不同意见
因为《青苗法》一旦推行
放贷的效果自然会成为地方官的业绩指标
多放那叫能干
少放那叫无能
可一旦农民不愿贷青苗钱
而地方政府为了业绩强行摊派怎么办?
一旦本息还不上怎么办?
“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
“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
长此以往岂不是
“贫者尽矣,富者亦贫”
王安石的《市易法》
旨在政府通过介入商业
打击财团囤积居奇
平抑市场物价
这么看是保障黎民生活的好政策
但司马光不这样想
一旦政府垄断商业
掌权者做起财团先前做的事
高价进,低价出
“欲尽夺商贾之利”事小
要是民怨沸腾了怎么办?
几乎每一部新法
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
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守旧派”
都要争一争
而争论的结果
由于神宗皇帝的存在
自然是王安石胜出
以致每次朝中有反对意见
王安石都请辞
但最终辞职的却都是反对王安石的人
一大批老臣、直臣
凡是与王安石意见不合的
罢官的罢官,外放的外放
直到朝野四下
再也没有反对的声音
司马光最终也被外放出京
后来去了洛阳带着一批学者钻进故纸堆
专心修史
十五年不问政事
没有这次政治失意,恐怕也就不会有此史学巨著了
5
随着新法的推行
大宋的经济状况大有好转
“中外府库,无不充衍”
“小邑岁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国家的的确确是富了
公元1076年,“熙河开边”
宋朝修理了吐蕃
一下子拓地两千余里
在西北扬眉吐气
一派大宋复兴之势
辽、宋、西夏形势图
然而
国虽富,民却不强
不仅不强,许多百姓甚至表示
要活不下去了
想当初王安石说
“去重敛,宽农民,国用可足,民财不匮”
可惜只实现了国的那一半
而民的那一半则不幸被司马光言中
史载改革推行后
“赋敛愈重,而天下骚然矣”
《青苗法》推行后
果然出现了地方官员强行摊派的情况
连不种田的城市居民都被要求借贷
《市易法》推行后
小商贩受到重创,卖碗面条也得交钱
民怨沸腾
至于《免役法》《保甲法》等
更是让民生疲惫
以法律的形式强制百姓出钱出力
支援国家建设
开封有的民众为了躲避保甲
甚至不惜“截指断腕”
新法推行两年后
东明县的农民因为不堪《免役法》之苦
竟然大闹京城
冲进了王安石的住宅
天下之耳目骇然
天下之口嚣嚣
这改革到底是好是坏
民众是会用行动投票的
6
司马光曾评价王安石
虽然道德和文章“过人处甚多”
然而“不晓事”
很多政策想得虽然很美
但操作性差,脱离实际
变法之初
王安石尚信心满满
不把“官意”放在心上
但随着平头百姓怨声载道
王安石也渐渐知道这新法有缺陷
大家不喜欢
但
王安石无论如何是不会退让的
哪怕曾经追随自己的人
现在也反对自己的新法
“以天下为己任”的王安石都不会退让
他的执拗不会让他退让
在他看来
一退必然退到解放前
解铃还须系铃人
能让王安石停下的
只有一个人
宋神宗
对王安石变法这事儿
宋神宗心里是有数的
当初宋神宗的祖母曹太后、母亲高太后
就多次流着眼泪向神宗诉新法之苦
甚至直言
“安石乱天下!”
教科书插图:两宫太后诉苦
神宗把这事儿说给王安石听
王安石却不以为然
宫中哪知民间疾苦?
这一年华山山体崩塌
紧接着又天下大旱
老天爷似乎也对时政表达不满
神宗便问王安石
“闻民间殊苦新法”
没想到王安石却说
“祁寒暑雨,民犹怨咨,此无庸恤”
至于水旱灾什么的
就算是尧、汤都不可避免
皇上你管这些干嘛?
朝堂上反对自己的都是流俗
至于民生,过不下去了也无所谓
两宫太后的面子也不要给
好吧,王安石你开心就好
不过
看到这样一个什么都不在乎
只顾把政治理想贯彻到底的狂人
宋神会开心吗?
公元1074年
变法五年的王安石
罢相
一年后虽然再次拜相
但神宗已然不是那个坚定支持王安石的神宗
朝堂亦不是那个自己可以一手遮天的朝堂
短暂复相一年后
王安石再次罢相出任江宁府长官
从此远离帝国的中枢
7
公元1085年
宋神宗撒手人寰
继位的是年仅9岁的宋哲宗
宋哲宗的祖母、太皇太后高滔滔垂帘听政
当年斥责王安石“乱天下”的人上了台
王安石的新法自然要完蛋
而操刀斩除这一切的
正是王安石昔日的好友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
此时的司马光
已经完成了《资治通鉴》的修撰
在朝中是高太后所倚重的老臣、重臣
这样一位老成持重,稳健又懂历史的人上台
应该是大宋的福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
司马光修史修了十几年
天天“以史为鉴”
如今大权在握
居然也变得跟当年王安石一样
“改之当如救焚拯溺, 犹恐不及”
火急火燎地要把新法一概废除
对此苏轼有不同意见
认为新法并非一无是处
应当有甄别的存废
就算废也不能操之过急
但司马光听不进去
还大发脾气
苏轼含怒问道
当初韩琦是宰相,你做谏官
尚能在朝堂争个面红耳赤
“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
司马光笑着道歉,却还是我行我素
以最快的速度将新法废得一干二净
支持新法的官员也逐个被排挤出权力中枢
气得苏轼直感叹
“司马牛!司马牛!”
一个折腾了大宋十几年的变法
就以这样的方式
又折腾回去了
8
宋神宗去世一年后
王安石便去世了
都说盖棺定论
这样一个曾在朝堂呼风唤雨的人物
身后会得到怎样的评价呢
此时司马光掌权
王安石新法全废,党羽全贬
但面对讨伐王安石的汹汹舆论
司马光却淡淡地说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
“宜优加厚礼”
在司马光的心里
他与王安石
“趋向虽殊,大归则同”
政见之争而已
没必要上升到人身攻击
一黑到底
五个月后
司马光也去世了
两个大宋的大人物
两个昔日的好朋友
两个政治上的死对头
就这样一前一后结束了自己的人生旅程
王安石与司马光
然而
关于变法的纷争却并没有因为主角的退场而结束
相反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由这场变法引起的党争
变得越来越不理性,越来越过火
宋哲宗亲政后
任用章惇将司马光的政策推翻
并大肆反攻倒算
章惇甚至提出掘司马光的坟
章惇之后的蔡京
为政更加没有下限
宋朝以来的政治文明
至此彻底被摧毁
取而代之的是腐朽的党派政治
我反对你,不是因为你的观点错
而是因为你我不党
朝堂政治如此
还能对这个朝代有什么指望呢?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
北方的铁蹄踏过
什么新旧党争,什么东京梦华
一切
归于尘土
是什么原因导致司马光在和王安石的斗争中败北
导语:
司马光的败北是必然,又是意料之中。因为王安石的变法,是北宋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顼的政治目标和理想。宋神宗赵顼继位后,北宋百年冗官冗兵,土地兼并,巳经让北宋日渐衰弱。加上外敌虎视鹰顾,宋神宗深感不变法不改革,北宋灭亡之日不远矣!所以,保守派不支持改革变法的司马光失败,就不是很奇怪了!
一,节流与开源,青苗法之争,第一仗,司马光被王安石击败。
因为百万禁军的军费,几万官员俸禄,已经让宋神宗在位时,北宋中央财政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所以开源成为了王安石的变法口号。宋神宗当然心动。能为他解决财政危机的王安石,获得了他鼎力支持!
王安石的方法就是青苗法。
青苗法又叫常平新法,主要作用就是政府借货,调控粮价,抑制民间高利货。有赈灾救民作用。宋神宗和王安石幻想使用这个方式: 达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最终开源可以强兵富民。司马光熟悉官猾吏奸官场,明白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可惜,宋神宗赵顼年青气盛,坚持支持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只能失败收场。
二,变法最终演变成党争,成为文官争权夺利工具,王安石有皇帝支持!司马光再次惨败。
1069年,王安石熙宁变法开始后不久,就遭到既得利益集团代表官员的强烈反对,双方在朝堂互相攻讦,司马光作为旧党领袖,多次写信给王安石,希望王安石终止变法。王安石拒绝,并上书宋神宗,劝谏皇帝:不畏流俗,心怀天下!宋神宗终于决定清洗旧党。
旧党领袖司马光黯然下台,辞职离京。旧党骨干吕诲等二十余人罢官调任,新党大获全胜!
最后总结:
司马光的失败是形势使然,一个年青天子,宋神宗赵顼的意气风发,欲图强国富民,本来没有错。王安石的胜利,也是忧国忧民挽大厦即倒,三人皆有救国之志,却理念不同而背道而驰。变法在北宋腐朽官僚体制下无疾而终,司马光未败,王安石未胜,北宋百年江山败了!
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谁,为何老师从来不说
北宋司马光的大名,可谓是尽人皆知。他自幼聪慧,酷爱读书,宋仁宗年间进士及第,入仕为官。司马光历经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其所著的《资治通鉴》,更是被奉为了史学经典。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应在在小时候就听过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这件事记录在《宋史》之中,可信度应该还是挺高的。
说是有一天,司马光和一群熊孩子在庭院中玩耍,“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跟我们小时候天天调皮捣蛋颇有点相似呀。其他小孩见有人落水了,不知所措,被吓到了,纷纷跑开。这时候,光辉少年司马光闪亮登场,只见“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成功将落入水瓮中的小儿给救了出来。
司马光由此成了机智,敢于打破常规的表率人物,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有人就觉得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是后人杜撰的。这么推断的理由就是限于工艺原因,北宋时期很难烧制出敞口,足以掉进一个小儿的大水缸。同时,考古上也没有出土文物佐证。那时候都没有缸,怎么砸呀?
如果这个故事是假的,那么被救的小儿自然不存在了,也就无所谓是谁了,老师讲与不讲也就关系不大了。
不过,我们根据《宋史》所言,司马光是“击瓮”救人。瓮的形状虽然是肚大,底小,口小,但是口径在三四十厘米,足以掉进一个小儿的大瓮还是有的,而且也有相关的出土文物可以佐证。
同时,《资治通鉴》、《太平广记》中也都有“请君入瓮”的典故。说是唐朝酷吏会把犯人装到大瓮中,然后,四周生火烤。这时候,让犯人招什么,犯人就会乖乖的认什么。而当时的武则天,也曾使用过骨醉之刑,就是将人去掉四肢,泡在大酒坛(瓮)中。
大瓮成人都装得下,更不要说一小儿了,所以,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应该可信。只是,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司马光“砸瓮”救人了。
那司马光砸破水瓮救出的小孩是谁呢?
这个史料上还真没有明确的记载。还是到了现代,有人在河南光山县上官氏的家谱中发现了一些端倪。
据说,上官氏在古代是光山县的名门望族,富甲一方。而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光山县令,司马光就随父住在光山。一富一官,加上其他一些小儿,就会经常在一起玩耍。司马光所救的小孩就是上官氏族人,名叫上官尚光。
说是上官尚光成年后移居光山县城西的龙堤南坡,他为了感谢司马光当年的救命之恩,就在岗上造了一座亭子,取名“感恩亭”。而上官尚光所居住的龙堤南坡就被改称为了上官岗、尚光岗。上官氏的家谱中还记载,说是上官尚光后来成了北宋有名的宰相。
只是,正史、野史中都没有关于宋朝宰相上官尚光的任何记载。这个么,内情就不得而知了。如果上官尚光跟司马光年龄相仿,而且做到了宋朝宰相的位置,那么在仁英神哲四朝发生了那么多事情的情况下,他竟然可以保持完全透明的状态,这也是非常神奇了。至少,司马光还反对过宰相王安石变法呢,上官尚光呢?
所以,司马光所救的少儿到底是谁呢?其实并没有非常确切的答案。
有可能是这位上官尚光,也有可能不是。不过,不管司马光所救何人,应该后来都不怎么知名,没做出太大的成就。否则,不管是司马光,还是被救之人,总要留下点蛛丝马迹,以便给后人树立一个互助感恩的榜样吧。
既然司马光砸缸所救之人是谁,并不十分确定,那作为授业解惑的老师,自然不可以信口开河了,还是避开为妙。不然,岂不是误人子弟,不负责任了,老师的形象岂不是全毁了。
你觉得中国的古诗中,哪一首最有画面感
我觉得柳宗元的《江雪》比较有画面感: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严打之下网贷将何去何从高利贷、超利贷和暴力催收会消失吗
仍然有生存空间,因为法律允许不超过36%是合法的,等于银行利息的4倍,有3倍的利息可赚。
若要彻彻底底取缔高利贷,①完善诚信杭制;②银行降低信贷门槛;③废止允许24%~36%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