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是怎样的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家喻户晓,许多人却一头雾水,按道理美女英雄,英雄难过美人关,赵匡胤应该和京娘结为夫妇才符合国人大团圆的审美心理啊,为什么二人有缘千里相会,却无缘结为夫妻呢?
这个事情,还真的是孩子没娘说来话长,小编在此斗胆为诸位作番剖析,请方家不吝赐教。
赵匡胤(927~976)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出身将门,为人性情豪爽,喜欢打抱不平。
赵京娘(932~949),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小祥村人,美丽贤惠、生性善良。
赵匡胤比京娘大五岁,二人同是出生于五代乱世。赵匡胤父亲赵弘殷因为家贫入赘于杜家,因为受不了几个大舅哥的挤兑一怒之下投了军。赵匡胤虽然是家中长子,但父亲南征北战根本无暇顾及家庭,所以自幼不为母亲和舅舅所喜。等到赵弘殷在军中立稳了脚,杜氏带了儿子去洛阳投奔丈夫。等到赵匡胤到了适婚年龄,父亲作主为他娶了妻子。
有了妻室的赵匡胤在家中的地位并未有所改善,担心新婚妻子也跟着自己在家中受委屈,思来想去,赵匡胤也决定和父亲一样出去打拼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于是辞别双亲妻子,出外闯荡江湖。
哪知道这一出去才知道“好出门不如歹在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赵匡胤很快见识了什么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走投无路之下,他去并州清油观投奔叔父赵景清。
叔侄相见自然免不了一番嘘寒问暖,就在此时,赵匡胤突然听到后殿传来一阵女子抽泣之声。循声找过去,发现了被歹人劫掠在此,藏在供桌下瑟瑟发抖的京娘。
赵匡胤最是见不得女孩子哭,问明原委,当即替她解开绳索,不顾叔父阻拦,决定亲自护送京娘回家。
赵匡胤不远千里,历经千辛万苦终将京娘送回了她的家中,京娘对赵匡胤心生好感,赵匡胤却坐怀不乱,只与她兄妹相称。哪知道他见义勇为的英雄行径却不为京娘家人理解,京娘哥嫂甚至认为“其妹先行被贼人所劫掠,后与红脸大汉日夜相随,同行千里,毕竟男女有别……”“孤男寡女,千里相隋,难免有人说三道四,你叫京娘今后如何见人?”
赵匡胤年轻气盛,闻言当时就怒不可遏,道:“我送京娘出于正义,别无它想,若占有京娘,外人看来与强盗贼人有何区别?”于是打马扬鞭走的不知去向。京娘因为不堪忍受兄嫂的白眼与世人的误解,当天晚上就悬梁自尽,临终留诗一首道:
天付红颜不遇时,受人欺凌被人欺。
今宵一死酬公子,彼此清白天地知。
京娘含冤受辱而死,惊动了地方官,经验尸查证,京娘仍是冰清玉洁的处女之身。
赵匡胤辞别京娘,后来投到郭威帐下从小校作起,后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作了皇帝。想起对自己痴情一片的京娘,派人前往寻找,这才知道京娘在自己离开后即香消玉殒。于是封京娘为“贞义夫人”,并立祠建庙,四时祭祀。
一千年前,男人三妻四妾并不是什么希奇事,赵匡胤为何要拒绝京娘的爱呢?
首先,赵匡胤不能无视“同姓不婚”的旧俗:前溯千年,秦始皇灭赵国,赵王后裔流亡散居邯郸、涿州、中牟等地,赵匡胤出生在赵国故土涿州,京娘出生在赵鞅父子发迹的山西蒲州永济,如果搬出来家谱,两人是同根同祖。
另外,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赵匡胤四海漂泊,既是为寻找出人头地机会,也是为了逃避。他既然抛得开新婚妻子,自然不想为情所困,消磨了英雄气。当一个男人经济、人格不独立的时候,根本无法为自己心爱女人撑起一片蓝天。与其让京娘嫁到家中受委屈,不如相忘于江湖。
谁有侯少奎昆曲《千里送京娘》曲词
千里送京娘昆曲实况赵京娘------------董 萍赵匡胤------------侯少奎赵匡胤:且上骅骝,何惧那龙潭虎口!赵玄郎历尽艰险眉不皱。侠肝义胆志在解民忧,看青山笑我壮志未酬。赵京娘:莫道它蔚蔚入云霞,却少些儿艳丽三春花。妹羡那紫藤花挂满了枝丫,花树相伴堪称潇洒,美满无瑕,再莫要种松种柏不种花。赵京娘:杨花点点满汀洲,柳丝袅娜垂岸头。春光洋溢春溪水,春意阑珊更惹春愁。水中鸳鸯并翅儿游,岸边兄妹并肩走。却缘何有缘邂逅,难偕凤鸾俦?赵匡胤:杨花点点满汀洲,柳丝袅娜垂岸头。春光点缀山河旧,春意阑珊更惹国愁。云际鲲鹏展翅翱游,天下英豪四海奔走,大丈夫满腔热血与世共忧。赵京娘、赵匡胤:阴云起,晴光收,赵京娘:看双双晚燕归南楼。赵匡胤:忙加鞭,山雨骤,赵京娘:对对鸳鸯,对对鸳鸯各自投。赵匡胤:莫管它莺友燕友,赵京娘:妹羡它情稠意稠,赵匡胤:要提防路滑山径陡。赵京娘:形影相随千里送,赵匡胤:娇莺鸿鹄紧相从。此情此景添惶恐,赵京娘:莫道他无情却有情。赵匡胤:走一程,赵京娘:又一程,雨洗山光一片青。家乡将近意未尽,无限离愁未了情。赵京娘:只恨千里路程短,更怨离别太匆匆。万里鹏程多珍重,切莫忘关西有人悬望中。
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而不娶,反映了当时读书人怎样的价值观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几点看法:一是赵匡胤在未称帝前,确实是一个人间英雄,当他初救京娘时,他是出于江湖俠义之举,以抱打不平的心态来救人的,出于善心,行于义举,这个遭人欺负的人不管是谁,他既然知道了,他就要以江湖行侠的肝胆气魄施救于人。体现了一个古代英雄俠客的形象。拔刀相助,济贫救危是豪杰应该做的份内之事。
但此举施使后,他对京娘是同情,可怜又爱惜。当上路后,无论京娘的语言和行为如何是另外一回事。赵公子当时心中是起波动的,实际上他很想把京娘拥入怀中,犹豫了数次。包括他拒绝甚至在京娘家当着她家人的面大凶大骂,这是一种表面现象,他内心可想着里!然拒绝的关键问题是出于世俗的原因。一个侠客,一个英雄,一个行侠仗义的勇士。初心是救人于危难的,他心中不是没考虑过此事。只是他若真要答应娶了京娘,那他的英雄俠客的形象和人格就没有了,就丢人了,他也会成为第二个劫京娘的响马。如果那样做,就违背了救人的初心。就形成了趁人之危了。那不是君子英雄所为。所以,他心中想娶而又怕丢了英雄名节,所以才形成了不忍心的拒绝了。为什么我这样分析呢?原因是赵匡胤称帝之初,他就想起了赵京娘。他派部下去探寻京娘的下落,人若在,必带回入宫。可惜京娘丑愤于世俗,丑愤于家人的眼光,丑愤于赵匡胤的有意不认而早早的了断了人生。
二是赵匡胤对着京娘说的话,包括说同姓不婚,虽是在理,但他是出于违心的说法,若不是,何以称帝后再寻京娘呢?
三是赵京娘等于是死于赵匡胤之手,不是他杀也等于他杀也。当年京娘真心,而匡胤有意,只是碍于君子二字的脸面而忍痛割爱,这就是赵京娘悲剧的根源,尚若赵匡胤不拘于世俗的偏見之礼和英雄情面,大胆的接受京娘的爱意,那赵京娘的余生必是荣华而幸福的。所以赵京娘是那个时代产生的悲剧人物,也是封建社会女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有什么效果
会问这个问题,说明是经过深入思考的,恐怕也是对这个事件有所怀疑。
一、京娘的悲惨结局。
《千里送京娘》作为一个戏曲故事广为流传,有很深的改写成分。
1.来源。
赵普《飞龙记》;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此后的版本,均以此为蓝本。
自从赵匡胤成为皇帝之后,他的各种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开来:武艺高强、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宋太祖千里送京娘。
2.故事梗概。
赵匡胤做皇帝之前,有侠义之气,有一次大闹御花园,得罪了皇帝,亡命天涯。
途径道观,偶然发现被关押的年轻美貌的女子:赵京娘。
原来她跟父亲还愿途中,遇到一伙强盗,强盗贪恋京娘的美貌。
放了他父亲,只把京娘抓走。两个头目抢着要娶她,争执不下,就把她关押起来。等来日再抓一个美女,哥俩一起结婚。
道士惹不起强盗,只能替他们看管。这事被赵匡胤遇上了,自然要救美女于水火。他与赵京娘结为异性兄妹,一路护送,当然途中遇到各种困难。京娘看到这样的英雄,为人又很坦荡,渐渐芳心暗许。跟赵匡胤表白,却遭到义正言辞的拒绝。
等京娘安全回到家,京娘的亲人都觉得,这一路有上千里,俊男美女、孤男寡女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所以就把赵京娘许配给赵匡胤。但是赵匡胤觉得,自己救人决不是为了美色,施恩不是为了求报,怎么都不答应,还发了脾气。
赵京娘受不了家人的怀疑、冷言冷语、指桑骂槐,为证二人清白,悬梁自尽。
赵匡胤当了皇帝后,寻访京娘的消息,得知后甚为感叹,封京娘为忠贞夫人,并立下祠庙。
二、赵匡胤这么做有什么样的效果?
1.成就义名。
首先说明,赵匡胤对赵京娘绝对是动了心的,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且不提赵京娘的美貌,再不提赵京娘的主动,只说赵匡胤的反应。
赵京娘表白的时候,赵匡胤说:
“彼此同姓,难以为婚,兄妹相称,岂可及乱。”
“贤妹,非是俺胶柱鼓瑟,本为义气上千里步行相送,今日若就私情,与那两个响马何异?把从前一片真心化为假意,惹天下豪杰们笑话。”
而当了皇帝之后,他派人去找赵京娘,得知赵京娘的结局之后,他的反应:
“太祖甚是嗟叹”
那似乎真相更加扑朔了,既然他也有心,为什么还多次拒绝?
其实,故事中,他是被极力渲染的英雄,而英雄是不能好色的,是施恩不求报的,行侠仗义是没有企图的。而一旦接受赵京娘,这一切就都被打破了。所以无论他是否动心,无论赵京娘是否动心,无论赵京娘父母是否同意,他都不能同意。
2.树立洁身自好的典范。
从正史分析,虽然宋朝仁厚,但无论怎么包装,得天下的手段确实不太光明。所以,这就需要对皇帝本人进行包装。
而故事中的劝诫意味很强:
宋朝也许很多方面不及汉唐,但是君主洁身自好方面,却远远超过了汉唐皇帝。这全都靠宋太祖开了个好头,树立了好的榜样。而后来的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到,赵匡胤的后宫确实清明,宋朝的其他皇帝,身负好色之名的也确实很少。
以上两条,是这个悲剧故事,所带来的作用了。
对于赵京娘来说,遇见赵匡胤,是她的幸运,也是她的不幸。
红颜自古多薄命,有情总被无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