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宰相 古代

古代丞相和宰相是一样的官吗?战国时期著名的宰相有哪些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1 12:40:11 浏览10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古代丞相和宰相是一样的官吗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个概念。

“宰相”是一种泛称,是指古代历史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不是具体指某一官职。

即皇帝之下,百官之上的“二把手”这样的官职。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汉)陈平

《陈平》

历史上宰相这种地位的名称多达十几种,这是因为朝代不同,起的名称自然不同。

比如最早的称太宰、相、相国、丞相、大司徒、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中书舍人、尚书左仆射(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内阁总理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宰相能把“丞相”这个官职包括进去,这就说明丞相是其中一个具体官职。

秦朝之前就有相、相邦等名称。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这个称号的。他认为自己统一了六国,“德比三皇,功过五帝”,因此取“皇”和“帝”组成皇帝之名。

《秦始皇》

秦始皇称帝后,正式设置了“丞相”这一官职,秦朝第一任丞相就是李斯。

西汉建立后,汉承秦制,因此保留了“丞相”这一设置。

到了西汉末年,即汉哀帝元寿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

建安十三年,曹操恢复丞相这一职位,他自己任(东汉)丞相,当时人们说他“名为汉相,实为国贼”。

魏晋南北朝时基本没有设置丞相这一职位。

隋、唐初年也没有设置丞相。

一直到了唐玄宗开元元年,李隆基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元朝于中书省设置丞相。

到了明朝,朱元璋称帝后,为了集权废除了丞相设置。

《朱元璋》

综上所述:历史上没有宰相这种官职,但有这种称谓。亲们明白了吗?

文/秉烛读夏秋

战国时期著名的宰相有哪些

秦国,有商君卫鞅、张仪、范睢、樗里子、魏冉、吕不韦、李斯。

因为秦国战绩好,所以比较有名的多。其他六国则逊色很多。

魏国有惠子(就是和庄子辩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这位)、李兑(李兑变法)

楚国有吴起(吴起也在魏国呆过,赫赫有名的魏武卒出自他他手,不过他在魏国没做过丞相,

丞相和宰相谁大

多数人会把丞相和宰相等同,其实不然,二者有区别的。

先说宰相,宰:主宰,相:辅佐。宰相有两种含义:

第一,宰相是一种制度,古代君主帝王处理国家大事,身边须有一批人辅佐处理政事(不然君王会累死),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制度。大体出现于春秋,如齐国用管仲为相。随君主制消亡而消亡。

第二,宰相是一种统称,泛指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最高行政长官,不同时期称谓不一样。如秦汉叫丞相,

西汉末汉哀帝改为大司马,后来的待中,唐朝中书令、尚书令,宋朝同平章事,元朝中书省丞相,明朝内阁首辅,清朝首席军机大臣等,各朝叫法不一,统称为宰相。

丞相是一个具体的官职,所以丞相可以叫宰相,而宰相不可叫丞相。

个人粗解,希望对您有帮助!

古代的宰相与丞相有何区别

简而言之,“丞相”是一种官职,“宰相”是一种称谓。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丞相是中国古代官职名,战国时期秦国在相国(也称相邦)之下增设左右丞相作为副手,秦朝正式增加设置了中丞相一职。汉承秦制,设置相国,同时设置丞相作为相国的副手。《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载,“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吕产之后西汉只有丞相。至西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又改丞相为大司徒。

自西汉哀帝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二百余年间不设丞相,所以东汉绝大多数时间没有丞相这一官职,担负丞相职责的是司徒。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复设丞相,并由自己担任。后来的三国只有蜀设丞相,东晋初期设置过丞相一职。南北朝时期北朝较短时期设置过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两代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朝于中书省置丞相,其行省也设丞相为地方官。明初设丞相,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除丞相设置。

自战国时期设置丞相,到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丞相官职历史上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六百年之久。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

宰相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也均不同,如: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

顺便说一下相国,相国又称相邦,起源于春秋晋国,战国时代多称为“相邦”,是战国秦及汉朝廷臣最高职务。相国与丞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官职,同时并存,相国地位高于丞相。相国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而丞相在同一时间可以有两个(左右丞相)。

秦国第一位相国是樛斿,最后一位相国是吕不韦。吕不韦被免后,嬴政认为相国权力过大,于是废除了相国职务。汉王刘邦即汉王位后,又重新设立了相国,后代为避讳改称相邦为相国。汉朝第一个相国是韩信而非萧何。吕雉死后,其侄子吕产曾担任相国,自吕产后直到东汉中期,一直无人担任相国职务,东汉末年董卓自任相国。

后世对担任宰相的官员,也尊称相国。明清对于内阁大学士也雅称相国。

词人宰相是谁

问题:词人宰相是谁?

......

前言

宰相都是读书人,会作诗填词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南唐的冯延巳、蜀的韦庄、北宋的寇准、晏殊、 王安石、司马光 、李纲、周必大、吴潜、文天祥等人都有都有不错的词流传于世。

下面老街分别介绍几位

一、前蜀宰相韦庄

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和温庭筠并称温韦。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二、 南唐宰相冯延巳

冯延巳 (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 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公元960年冯延巳因病去世,这一年,赵匡胤夺取天下,建立起北宋王朝。再过一年李璟去世,一代词帝李煜即位。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三、北宋宰相

1、寇准

小时候在评书杨家将里里经常听到寇准的名号,不知道这也是一位大诗人。

【踏莎行·春暮】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

2、韩琦

韩琦与范仲淹是同时期的人,边塞上曾经传诵这样的歌谣:“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

安阳好/忆江南 韩琦

安阳好,形势魏西州。曼衍山川环故国,升平歌吹沸高楼。和气镇飞浮。
笼画陌,乔木几春秋。花外轩窗排远岫,竹间门巷带长流。风物更清幽。

3、王安石

王安石不但是诗人,还是古文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曾经被李清照笑话说: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无论李清照怎么看,王安石的这首《桂枝香 》被认为是金陵怀古词中最好的作品之一: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 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画图难足。
念往昔、 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 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 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4、司马光

王安石的政治对手司马光不仅仅会砸缸,同样也能填几首小词

西江月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5 、李纲

同样,最早知道李纲也是在评书里,刘兰芳的《岳飞传》,李纲的爱国词对于南宋的词风影响极大。

喜迁莺(塞上词)

边城寒早。对漠漠暮秋,霜风烟草。战□长闲,刁斗无声,空使荷戈人老。陇头立马极目,万里长城古道。感怀处,问仲宣云乐,从军多少。
缥缈云岭外,夕烽一点,塞上传光小。玉帐尊罍,青油谈笑,肯把壮怀销了。画楼数声残角,吹彻梅花霜晓。愿岁岁静烟尘,羌虏常修邻好。

6、周必大

周必大工文词,是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他的《玉堂杂记》、《二老堂诗话》选入了后来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点绛唇

醉上兰舟,羡他沙暖鸳鸯睡。月波金碎。愁海深无底。
太守新词,解释无穷意。高歌起。浮云闲事。浑付烟中翠。

7、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应该是最有名宰相之一了吧。

文天祥的这首《念奴娇》 是次苏东坡赤壁怀古韵

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空翠晴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雁过孤峰,猿归危嶂,风急波翻雪。乾坤未老,地灵尚有人杰。
堪嗟漂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南浦闲云连草树,回首旌旗明灭。
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夜深愁听,胡笳吹彻寒月。

四、词人宰相晏殊

一般称之为词人宰相的人,是北宋初年的著名宰相晏殊。他和自己的儿子晏几道被合称为二晏。晏殊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人都出其门下。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老街味道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是谁宰相制度怎么被废除的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胡惟庸实在是太有名气了,因为每当我们听到或看到他名字的时候,总会禁不住想起“胡蓝之狱”,更会想到与它一起陪葬的是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

宰相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国家的统一、疆域的扩大,皇帝需要处理的政务越来越多,作为皇帝助手的宰相制度便应运而生。
从名字“宰相”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它的地位之高,宰是主宰官僚大臣,相是帮助皇帝。这样,从设置它那天起,宰相就是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那个时代的中国,可不会像今天的英国有宪法规定英王和首相的权利界限,结果必然就会出现皇权和相权之争,宰相既是皇帝最主要的助手,又是皇帝权力最大的威胁着,当遇到不理朝政、昏庸无能的皇帝时,宰相就几乎代行了皇帝的权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史,就是君主专制走向巅峰的历史,到明朝时期皇帝的权利越来越大,而身为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更知道权利的来之不易,他希望权利只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可面对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
朱元璋不得不把权力平均分配给第一功臣李善长的淮西集团和第一谋士刘伯温淮东集团,让他俩相互制衡,以达到权利集中的目的,但是没想到在李善长和刘伯温的斗争中,李善长连连失利,被迫决定把淮西集团的领袖让给了同乡的胡惟庸。

在此之前,胡惟庸一直当着地方小官,但是他很有能力和政治头脑,李善长以为自己选的只是为他冲锋陷阵的先锋,却不想最后自己也被牵连。

胡惟庸还未上台的时候,有一次,朱元璋问刘伯温“胡惟庸当宰相怎么样,刘伯温回答:“如果胡惟庸当宰相就会失去束缚,不好掌控”。

事实证明,刘伯温的眼光很准,胡惟庸上台之后很快把刘伯温打倒并赶尽杀绝,刘伯温也为此丧命,胡惟庸看似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胡惟庸开始时还小心翼翼的贪污受贿、排斥异己。在朱元璋的默许下,他开始变得肆无忌惮、明目张胆,控制朝官对抗朱元璋,想把朱元璋变成光杆司令,最后还利用李善长弟弟和他是儿女亲家的关系,把李善长也拉入同伙。

胡惟庸更加放心了,李善长是第一开国功臣、唯一以文臣身份封公爵的人,而且胡惟庸认为李善长有免死金牌可保他一死。

对于胡惟庸的所作所为,朱元璋一清二楚,但却一直在容忍着,不了解朱元璋的胡惟庸以为朱元璋怕了,不敢与自己鱼死网破,事实真是这样吗?朱元璋是能战胜强大的元朝、张士诚、陈友谅的绝代强人,朱元璋从未把胡惟庸当做对手,他之所以容忍,真正想解决的是站在胡惟庸身后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
就在胡惟庸还在拉拢官员控制朝堂,认为自己已经掌控天下的时候,胡惟庸案发生了。

朱元璋灭了胡惟庸的三族,一万多人被牵连其中,仅仅在胡惟庸案发生一个多月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朱元璋废除了。

丞相、宰相、相国,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因为牵扯到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皇朝的核心制度。

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王的最高级别行政官员的通称,并不是特定朝代的特定官名。在周朝,宰相的官名叫做太宰,秦汉则为相国和丞相。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唐朝和宋朝的宰相则称之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事,元朝又恢复为丞相,到明清从制度上不再设立宰相,现实操作中,明朝公认以内阁大学士为宰相,清朝以军机大臣为宰相。

可以说,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原王朝就没有一个朝代真的有“宰相”这个官名,但是每朝每代都有一些官员被皇帝和其他人认为是在承担“宰相”的职责。

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在上面这句话中,我留下了一个缺口——中原王朝。因为离开了这个限制的话,还真有一个朝代,有“宰相”这个官,这就是和宋朝做了一百年兄弟之国的辽朝。辽朝特立独行的设立了南北宰相府,每个宰相府都有左右宰相,辅助南北院大王来管理政务。

解释完了宰相,再来说说相国和丞相。相国原名为相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国中百官中最高者,一般来说是君主的亲信或者贵客,辅佐君主处理政务。像吕不韦在秦国就曾经担任过相邦的职位。

而丞相则开始是秦国的官名,位在相邦之下,有左右丞相,辅助相邦处理政务。出土文物,秦国东陵器物上刻有金文:

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

这就说明在秦国,相邦和丞相是同时存在的。后来秦统一了六国,而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所以也继承了相邦和丞相的职官名称。但是因为汉高祖的名字叫刘邦,为了避讳,就把相邦改成了相国。

汉朝的第一任相国是齐王韩信,而第一任的丞相是萧何。韩信是诸侯王,而萧何只是侯,由此也可以看出,汉朝相国的地位是何等的尊贵,居然是以诸侯王来担任的。后来韩信因为谋反而伏诛,汉高祖就把萧何从丞相提拔为相国,但是干的事情还是一样的。从此以后,汉朝就再没有相国和丞相并存,往往就是先干着丞相,等有功之后,提拔为相国以表示尊崇——其实是换个官职名称还做同样的事情。

汉朝之后的相国就非常少了,直到东汉末年,董卓进京之后,专横跋扈,威逼天子,让汉献帝封他为相国、尚父。到后来桓玄叛晋,刘裕篡晋,也都是先让晋朝的皇帝封自己为相国。可以说,自从西汉之后,凡是做过相国这个位子的,不是权臣,就是想篡位的。正常的政治秩序中,已经没有了相国的位子。

于是汉朝之后,丞相就成为了人臣的顶点,像诸葛亮和陆逊都是以丞相的职位在各自的国家统领百官。而因为丞相权大,到隋朝就把丞相的职能一分为三,分别为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于是丞相这个职位也就渐渐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直到元朝和明朝早期,才短暂的有所恢复,而丞相的终结者,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因为胡惟庸案废丞相制度,并且严令后世不得再设丞相。至此,无论是相国还是丞相,都彻底的成为了历史。

原创码字难,孜孜考证苦。

客官请留步,先赞再关注!

宰相到底在哪朝是正式官职

宰相并不是具体的官名,而是对古代君王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俗称。宰相的具体名称在历代并不一致,大体上有相、相邦、相国、丞相、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中书舍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大臣等。宰相的主要职责是“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陈平语)

虽然宰相是辅佐皇帝的最高长官,但历史上却基本没有哪个朝代把宰相作为正式官职名称,只有辽代是一个例外,曾正式设立了宰相一职。

辽代实行南北面官制,其中北面官以北、南枢密院为尊,北、南宰相府次之,这四个衙门共同执掌着辽代中央最高军政事务以及契丹内部事务。其中北、南宰相府的最高长官就是北府左、右宰相和南府左、右宰相,北府宰相按惯例由皇族成员出任,南府宰相按惯例由后族成员出任。根据《耶律宗允墓志铭》载:“拜为南宰相,斯则我朝所置之元辅也,位在丞相之上”,宰相这个官职竟高于传统的“宰相”,可见这是一个位高权重的职位。

如何区分丞相与宰相唐朝没有丞相这个称呼吗

两者的区分,丞相多为正式官名,宰相多为俗称泛指。唐朝没有这“丞相”二字的正式官职,丞相或者宰相的的称呼,是指对三省长官以及后来众多带“同平章事”等群相的俗称。

相的渊源

无论宰相还是丞相,都涉及到了一个关键的“相”字。

相,有“相助”和“辅助”之意思,比如伊尹相汤、管仲相桓公,在古代中国的官僚机构当中,逐渐演变为“百官首长”的官职。

最早设置“相”为正式官职的,是《左传》和《史记》当中记载的齐景公建立的“左、右相”官职制度。

战国时期,各国都设立了“相”,选用有才干者担任,以辅助国君处理国家大事。

随着各国关于“相”的制度完善,在各国当中,其中就有两个特例十分不同。

一个是南方的楚国,楚国的相不叫“相”,而是叫令尹,而且直到亡国都没有变过。另外一个就是秦国,秦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叫“大良造”,直到秦武王的时候,才改为了“丞相”。

丞相,丞字意思是承受,相是辅助,丞相的意思其实已经十分明显,就是“掌丞天子,处理万机”。

宰相,宰字有主宰之意,宰相和丞相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辅助君主执掌国政、主宰大政的“首领辅政官”。

但是历史上除了辽代以“南北府左、右宰相”为正式“宰相”官名之外,其他各朝各代,其实都没有以“宰相”命名的官职,“宰相”一词,主要还是泛指国家宰辅之臣的意思。

从独相到群相演变

秦灭六国之后,建立了一套官僚体系制度。秦朝时,丞相设立有左右两人,秦人以左为尊贵,左相实际就是正相,右相就是副相。秦朝统一天下之后,最著名的丞相,莫过于就是李斯了。

秦朝灭亡之后,汉承秦制,不过习惯却变了,汉朝以右为尊贵,右相才是正相,左相反而成了副相。

不过,到了汉朝的时候,皇帝要限制相权,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了。因为丞相的权力实在太大,不仅可以制定国家政策,还负责国家具体行政管理,因为汉朝丞相多为一人,权力集中在丞相一人手上,这就造成了对皇权的极大威胁。

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被逐渐剥夺,皇帝身边的中朝官开始崛起,并且开始分割丞相的权力。所谓中朝官,主要指皇帝身边的将军、侍中、尚书、常侍、左右曹等近从官。从此,特别是常为皇帝办事的尚书,权势开始越来越大。尤其是“大将军录尚书事”一职,其权力直接盖过丞相。

东汉之后,东汉光武帝取消了丞相一职,丞相被改为了荣誉性质大于实际事务性质的三公之一——“司徒”。光武帝还成立了尚书台,国家中枢决策“事归台阁”,通常某某将军或者某某中朝官职务领尚书事,才真正成为了朝廷的“百官首长”和“宰辅之臣”,也就是事实上的“相”。

日后,三省群相当中的尚书令和侍中就来源于此。

三国时期,各国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相权又有不同,总体来说,都是为了实际当权者服务。三国当中,蜀汉的相是丞相,曹魏的相是中书令,而东吴的相则主要是左、右丞相。

曹操曾经担任过东汉的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丞相权力极大。曹丕改朝换代即帝位之后,鉴于他老爸的情况,索性不设丞相一职,而改以他身边的幕僚顾问中书监和中书令为“相”,这也正是中书令作为群相之一的起源。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时期,随着皇权和相权之间斗争的变化,“相”开始由最初的一、两人变成了一群人,要看谁是老大,最主要还是看由谁来兼领“录尚书事”。

所谓“录”,就是参与决定之意。自从东汉光武帝设立尚书台以来,尚书台的权力越来越大,直接替代了过去名义上的“丞相”,成为了事实上的“丞相”。而在一群“中朝官”当中,往往兼领“录尚书事”的人,就是事实上的“相”了。

当隋朝重新统一中国之后,“相”在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演变当中,逐渐形成了互为掣肘、互相合作的尚书省、内史省和门下省三省长官。

尚书省主执行,内史省(也即后来的中书省)主决策,门下省主审核,使得三省的长官成为了事实上的“相”,而且是群相。

尚书和中书二省的历史已经说过,由来已久,而门下省,其渊源其实也非常有历史。所谓门下,其实就是指皇宫禁门之下,能进入门下者,多是皇帝的近臣,特别是“侍中”,那可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

魏晋时期,逐渐形成了门下省,门下省的正副长官是侍中和黄门侍郎,他们拥有一个重要的权力——“封驳权”,简单来说就是具体审核复核的权力。

至此,三省制度形成,特别是唐朝的时候,将隋朝的制度继往开来,并且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一台的中央官僚机构体系。

唐朝宰相制度的变化发展

随着唐初对三省制度的继承发展,尚书、门下和中书三省的机关,其实都是相府,三省长官尚书令、侍中和中书令共议国政,行使相权。

不过唐朝的“相”制和“相”的正式官名,经历过频繁的变化。

比如唐高祖的时候,三省长官为内史令、门下纳言、尚书令。唐太宗的时候,三省长官为中书令、侍中和尚书左、右仆射,因为唐太宗登基之前做过尚书令一职,从此之后没人再敢担任尚书令,尚书令从此阙不授人,而尚书省原本的副长官左、右仆射,反而成为了长官。到了唐玄宗的时候,中书令又被改为了右相,侍中被改为了左相,《长安十二时辰》当中的林九郎,其原型李林甫,他担任的职务就是“右相”。

不过,到后来,“相”的群体除了三省长官之外,也常用其他部门的官员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号参加中枢议政,这个议政的机构叫作“政事堂”,后来被称为“中书门下”。

因为中书主诏令决策、门下主封驳审核,两省长官经常要为国家政务大费周章的争论,所以需要一个议事地点,而这个“政事堂”也即后来的“中书门下”就成为了两省长官议政之地,后来更扩大加入了其他的议政官员,逐渐形成了一个宰相机构。

以致于日后,要进入“政事堂”或者日后的“中书门下”议政的官员,就必须带着“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两个加衔。

后来逐渐演变成到唐末时期,由于三省长官的虚化和成为荣誉性质,“同平章事”成为“相”的称号。而原来的三省长官,如果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号,就不能进入“政事堂”或“中书门下”议政,也就无法成为事实上的“相”。而此时的相,也由三省长官变成了更大的一群人。

“政事堂”或者日后的“中书门下”成为了事实上的核心中枢机构。在唐玄宗时期,“中书门下”成为了固定机关,并且还增加了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办事机构。为了有人能常务领导这个机构,就在群相当中选取一人担任“执政秉笔”,担任“执政秉笔”的“相”就成为了事实上的群相之首,也就是我们后来称呼的“首相”或者“首席宰相”。

长期担任“执政秉笔”的李林甫和杨国忠,更是逐渐形成了专权用事的情况,这和当初皇权分相权的初衷又相去甚远了,不过此时的宰相制度已经远没有前代的集权了,而且“首席宰相”权力大小,也是根据皇帝的需要和个人好恶所决定。

有唐一代,共任用“宰相”368人,唐代实行的“群相集体负责制”,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古代不同时期的相国、丞相、宰相、内阁首辅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题目其实挺大的。丞相、相国是官职,时代不同略有区别。首辅不是正式官职而是一个习惯称谓,至于宰相,也不是官职,而是一个对皇帝之下拥有最高行权力官员的统称,可以指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班子,能用来形容历朝历代不同的官职。这要分别详细说一下了。

(秦国最后一任相国吕不韦)

先说相国和丞相,这二者联系紧密。相国也叫相邦(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避刘邦的讳只称相国不称相邦)。先秦时期,相国为一国最高官职,担任相国的人可谓仅次于国君,在朝中享有说一不二的权力,囊括政治、军事、司法等等。先秦典籍中提到的“相”,通常指的就是相国或者相邦。而丞相一开始只是作为相国的副手,先秦时有的国家设左右丞相共同辅佐相国,有的只有一个丞相可以理解为“副相国”。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国最后一位相国也就是著名的吕不韦。吕不韦被罢免后,嬴政认为相国权力过大,废置。

(秦朝丞相李斯)

秦统一六国后,以原有的相国副手左右丞相取代相国,成为最高官职,但是与相国相比,丞相权力小很多,只是执掌行政权。太尉、御史大夫分掌军事权和监察权。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朝建立后,初期恢复了先秦时期的相国制度,丞相又成为了相国的副手。萧何、曹参等都担任过相国,《史记》里他们的传记就是《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曹参死后不设相国,又只有丞相,所以陈平的传记就是《陈丞相世家》(期间吕后时期吕产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相国,之后废置)。

(东汉末曹操恢复丞相官职)

东汉开始,又不设丞相,改称司徒,行使丞相职责。到了东汉末年董卓把持朝政,称相国(但不设副手丞相)。曹操迎奉汉献帝后自任丞相,称魏公(魏王)后等于有了自己的魏公国(王国),同时又有官员担任魏相国。此后,又恢复司徒。但是把持朝政的权臣会加封丞相或者相国(如司马懿、司马师父子先后拒绝。另外两国蜀汉诸葛亮为唯一一个丞相,死后都由大将军、大司马掌相权;东吴有丞相,但权力并不大,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才是掌实权人物。

(胡惟庸为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此后,丞相、相国一直不是常设官职,而是在比较短的时期内授予一些特定的权臣。隋唐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掌行政权,但尚书省长官尚书令由于曾是李世民担任的官职,废置,只有副长官左右仆射。后来玄宗李隆基在位其间短暂将左右仆射改称左右丞相,宋朝也有某些时期将尚书左右仆射改称左右丞相。元朝仅保留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为皇太子兼任,副长官为右丞相、左丞相(有时仅设右丞相)作为百官之首。到了明代初年,胡惟庸为左丞相(明代左丞相高于右丞相),案发,朱元璋废丞相。从此丞相、相国再也不是正式官职,而成为某种尊称。

(明代张居正为少数大权独揽胜的首辅

花了很大篇幅说完了丞相和相国,然后说说首辅。首辅最简单,因为那仅仅存在于明清两代,仅仅是个习惯称谓,不是正式官职。明朝朱元璋废丞相后设立内阁制度,本为皇帝的秘书班子。到了朱棣在位其间内阁地位上升,处理大小政务。内阁官员称为大学士,其中排名第一的大学士称为“首辅”意思就是排名首位辅佐皇帝的官员(另外排名第二的习惯称为次辅)。嘉靖皇帝在位时开始亲自这么称呼官员。但是,首辅的权力不同于过往的丞相、相国,因为还要被制约。有的皇帝要自己做决定,而即使不管事的皇帝也有司礼监掌印太监、秉笔太监。内阁只能草拟诏书,没有司礼监的盖印,也是一纸空文。所以,明代除了张居正这样少数的人之外,几乎没有权侵朝野的权臣,远不及早年丞相、相国的说一不二。

(清代乾隆年间内阁排名第一的保和殿大学士
、首席军机大臣傅恒可以称首辅)

清代延续了明代内阁制度,也习惯性将排名第一的内阁大学士称为首辅。但是清代延续了内阁经常形同虚设,内阁大学士多为荣誉官职。而真正决策圈子在于康熙时期的南书房和雍正之后的军机处。所以,后来也将清朝领班军机大臣习惯称谓首辅。但是清朝的首辅权力更小,万事都需皇帝亲自决策,几时军机大臣也几乎就是秘书和参谋而已。

(宰相可以是很多人)

最后说说宰相了。宰相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所有历朝历代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都可以叫做宰相。比如之前说的最高行政长官丞相、相国、司徒,以及最高军事长官太尉、最高监察长官御史大夫。还有汉朝到南北朝掌握实权的大司马、大将军。隋唐三省长官尚书令(包括副长官左右仆射)、中书令、门下侍中。唐代还会对一些官员授予“同中书门下三品”或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思是和中书、门下二省的三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一起参与政事。这些人都算宰相。宋代除了丞相还有枢密院(掌管军事)的长官枢密使,宋代有“参知政事”官职,类似于唐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清内阁、军机处成员也都习惯性被称为宰相(当然明清这些官员权力与之前的相比已相差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