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定

平定黄焖鸡块怎么做?唐朝军队如何平定“安史之乱”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1 15:03:58 浏览5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平定黄焖鸡块怎么做

琵琶腿(一定要用琵琶腿)洗净斩块,泡上两三遍,清洗一下血水。

加入料酒、蚝油、酱油、白糖、盐。

用手抓匀,使之入味。

再加入葱段、姜片、八角、白胡椒粉拌匀,腌制15分钟。

干香菇用热水先洗一下,再加入热水泡发。注意泡香菇的水不用太多,这道菜鸡肉要先用压力锅压熟,所以水分不会消耗太多。炖鸡肉需要多少水,泡香菇就用多少水。

青红柿子椒切块备用。

把腌好的鸡块、泡好的香菇和香菇水一起放入压力锅内,大火压制约8分钟成熟。

将压好的鸡腿倒入炒锅中或砂煲中,拣出料头,盖上盖用中大火稍微收一下汁。

待汤汁稍微浓稠、浓郁后,加入青红椒再焖一分钟,出锅即可。

配上米饭,唇齿留香。

唐朝军队如何平定“安史之乱”

大唐平定安史之乱,大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昏头转向不知所措,大唐辉煌百年,本土百年未发生战事,战备松驰,安史叛军如秋风扫落叶,仅用了35天的时间,就占据了大唐的东都洛阳。

回过神来的唐军在各地都开展了有效的抵抗,特别是张巡许远在睢阳,颜真卿颜杲卿兄弟在太原,都有力的遏制了叛军,而高仙芝哥舒瀚先后固守潼关,也是安史叛军迈不过的坷。

原本形势有利于李唐,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长,唐玄宗李隆基和他的太监们一通瞎指挥,固守潼关的唐军主动出击迎来大败,让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李隆基出逃,在马嵬坡失去了他的江山和爱情。

这一阶段从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到十年六月。

第二阶段安史自乱阵脚,李唐迎来喘息之机,长安沦陷李唐危在旦夕,原来这是安史叛军最好的机会,但安史叛军却内部起火,李唐的头号克星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给干掉了,而李唐新登基的唐肃宗李亨重用郭子仪李泌一武一文两大支柱,稳定了政局,在军事上也逐渐呈压倒性趋势,安禄山死后第二年,郭子仪就率兵收复了长安和洛阳

可以说,如果不是后来李唐再度犯低级失误的话,安史之乱平可平定在第二阶段。

但李唐的问题还是在于朝堂,后戚太监干政,随后唐军与安军决战邺城,唐军拥有六十万大军,安军不过十万余部,但这次决战的总指挥,唐军竟然没有让郭子仪担纲总指挥,太监鱼朝恩成为这次决战的最高司令官,一地鸡毛,平已降了唐军的史思明又临阵反水,结果唐军以多击少竟然被打得溃不成军。

这阶段从天宝十五年到乾元二年(公元759年)3月。

第三阶段,叛军秋后蚂蚱,唐军拖拖拉拉。

史思明虽再举反旗,但几经折腾,安史叛军也没有多少家底了,而他的命运和他的大哥安禄山一样,很快也是被儿子所杀,李唐这边李亨也死了。

此时的叛军已经起了不多大波浪,反而,如何平定叛军成了政治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

大唐内部派系重重,平安史之乱最大功臣郭子仪最后时期基本被废,自己拥有几十万大军,李唐却最终选择向回纥借兵,宝应元年,由仆固怀恩任兵马副元帅率唐军联合回纥军与史朝义在洛阳进行决战,最终一举平定叛军。

这一阶段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3月)到宝应元年(公元762年)

安史之乱自此结束,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到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历时七年,大唐从此由盛转衰。

答疑人:今日头条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是谁平定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最终被杨家结束,隋朝的皇帝杨坚

但是北周历史性贡献值得一提的建德五年577年一月十八日,北周军达到邺,围困邺城。随后击败北齐军,攻占邺城,高纬带数百骑逃亡。后被北周将领尉迟勤捉获,送至邺城。二月,北齐其余抵抗力量陆续被消灭,北周统一北方。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权臣杨坚于隔年废北周静帝自立,建国隋朝,即隋文帝。在安定内部、解决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并吞西梁后,隋文帝于588年,下令杨广统筹九路隋军南征陈国,589年1月20日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并陆续招降三吴、岭南等地区。隋文帝完成了大一统,成功结束纷乱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结束五胡乱华南北朝冉天王也是值得一提的,冉闵被杀于前的一段话。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你们这些夷狄,人面兽心,还想要篡逆。我中土英雄,为甚么不能当帝王呢!」慕容儁大怒,令人鞭之三百,后在龙城(今辽宁朝阳)被斩首。但后来慕容儁不安,上冉闵谥号为「武悼天王」

还有北魏孝文帝等等,历史的进程不是靠一个人。冉闵屠杀胡人,让胡人明白汉人不是羔羊肉。也是会反抗的,北魏孝文帝,北周武帝都对统一有重大贡献。但是历史机遇与挑战最终选择了杨坚,他最终完成了中国几百年的混乱不堪。

冉闵,北魏孝文帝,北周武帝。杨坚。

侯景之乱是怎样被平定的

南梁面对北魏,互有胜负,面对东西魏,也是胜多败少,但侯景是个人才,区区千百人,攻破健康,饿死梁武帝箫衍,两年时间,直接导致南梁灭亡

江南两千年来安享太平,不像江北中原,千百年来纷争不断战争不断。而侯景之乱,是江南唯一一次经历的生死存亡之战,此战之后,南朝千万人口,只余五六百万,人口直接降低一半,从古流传的文化典籍,更是毁于一旦

中原典籍传承,经历东晋时候的五胡乱华,以及南梁的侯景之乱,算是断了根。直到五十年后,隋炀帝杨广建立国家图书馆,征集天下图书,再行文天下,情况才有所好转,但损毁的,永远损毁了。有时候想来,当初假如淝水之战战败,让前秦统一中国,结果或许还没这么糟糕

题主的问题,侯景之乱到底是怎么平定的?

站在当事人角度,用侯景自己的话说

这是天要灭我。他确实有资格这么说

我在北打贺拔胜,破葛荣,扬名河、朔,与高王一种人。今来南渡大江,取台城如反掌,打邵陵王于北山,破柳仲礼于南岸,皆乃所亲见。今日之事,恐是天亡。

如按照史书记载,侯景之败,从姑孰之战水军战败开始。侯景本来头脑还算清晰,对部下说,南人擅水战,不可与之水路交锋,应该坚守城池,用马步战。后来按照这个思路,他的部下果然取得战果。但是,初次胜利之后,侯景飘了,怕敌人跑掉,玩起来水陆并进的渡洲之战,结果让王僧辩打的大败

这一败,就一发不可收拾,一直败到了南京城下。侯景在南京城下摆开军势,结果仍然被王僧辩击溃……自己弃城而逃,结果被曾经的部下亲信所杀,献尸于南京,侯景之乱就这么平定了

从548年开始,到552年结束,大约四年时间。侯景之乱虽平定,但江南仍然是战火纷飞,直到陈霸先异军突起,建立南陈。不过这时候的南朝,再无余力面对北朝征伐,三十年后,杨坚灭了南陈,完成大一统

如果站在阶级角度看,侯景解放农奴,让地主门阀联合绞杀

如果站在……

安禄山如此强大的军队,为何安史之乱十年就被平定了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花了七年零两个月,不是十年。其实如果不是唐廷内部三番四次的自己作死,平定安史之乱连七年也要不了,估计两三年时间就能平定了。

唐廷方面的第一次作死是唐玄宗处死封常清和高仙芝,威逼哥舒翰出战,导致二十万唐军全军覆没,京城长安沦陷,明明已经好转的平叛形势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由于这段历史很多人都知道,所以就不细说了。

唐廷的第二次作死是安禄山被杀后,唐肃宗不信任郭子仪和太子李俶,导致唐军明明可以围歼安庆绪,提前结束叛乱。却因为唐肃宗的多疑,被史思明打得全军覆没,又多打了整整四年时间。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安史之乱的第二年,安禄山被杀。长安、洛阳相继收复。叛军的第二号人物史思明见唐军势大,就率八万叛军降唐。

史思明投降后,安庆绪孤军作战。他很快就被唐军围困在了邺城。当时唐肃宗从各地调来了十个节度使,二十几万大军,并任命后来的唐代宗李俶和名将郭子仪分别担任唐军的大元帅和副元帅,组织唐军围攻叛军。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安庆绪是死定了。

然而,正当唐军集结十个节度使,以绝对优势兵力围剿安庆绪时,唐肃宗作死了。

当时,唐肃宗认为太子李俶(当时是天下兵马大元帅)长时间跟节度使搞在一起,难免会起异心。如果李俶也学他一样,在节度使的拥立下称帝,遥尊自己为太上皇,那他这个皇帝也就玩完了。所以肃宗在决战前,就把李俶调回了长安。

李俶回京后,肃宗对郭子仪这个天下兵马副元帅也不放心,他怕郭子仪功高盖主,怕大伙只认郭子仪,怕郭子仪学安禄山造反。于是他就在撤了李俶的大元帅职务后,也撤了郭子仪的副元帅职务。

前面说了,围困叛军的唐军是从各地调来的十个节度使,这些人相互不认识,他们能拢在一起打叛军,完全就是因为有李俶坐镇和郭子仪居中调遣。

可是,现在统帅和副统帅都被撤了,唐军没有统一的指挥了,前线情况一团糟。这仗还打个皮蛋?

前线唐军的混乱情况,唐肃宗知不知道?从肃宗后来的调遣来看,他是知道的。但是肃宗认为自己的皇位更重要,所以他就在明知唐军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还是给前线的十节度使硬塞了一个太监鱼朝恩,让鱼朝恩这个完全不懂打仗的太监负责监军。

鱼朝恩到了前线后,秉承肃宗的意思,让十个节度使各打各的,各自为战,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智商”分析,唐军有绝对兵力优势,这仗还能打输?

然而,后来的结果就是唐军打输了。

由于史思明复叛,杀向唐军,而唐军之间又没有统一指挥,都以为杀向自己的史思明部是自己人。于是十节度使统帅的二十几万大军,就这么哗啦啦地全溃散了。

事后,除了李光弼和王思礼全军而还外,其他八个节度使都是死伤惨重。而史思明则杀掉了安庆绪,自立为帝。

消息传到长安后,肃宗大惊。一方面,叛军大胜,他害怕唐军又会兵败如山倒;另一方面,这次大败完全就是他造成的,他害怕承担战败责任。所以,他决定找一个替罪羊给自己背黑锅。

那么这个黑锅应该让谁来背呢?很显然,郭子仪呗。公元758年,郭子仪光荣地接过了肃宗抛来的黑锅,从此暂离指挥线,回到老家避嫌去了。

然后,唐肃宗夸奖了李光弼,说李光弼是个好同志,能全军而返,封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让他坐镇洛阳,指挥前线。

事情到这里,你以为完了吗?没有,因为唐肃宗决定第三次作死。

由于肃宗也怕李光弼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他偷偷的调走了李光弼的军队,只给了老李一个空头副元帅职务。

当上副元帅后,李光弼心里很苦逼,他手里只有五百亲军,而其他节度使嫉妒他,都不服他这个副元帅的指挥。恰恰就是这时,史思明的十三万大军杀了过来。

李光弼在看清形势后,他认为反正节度使也不听他的,那么干脆放弃洛阳,让各节度使各自为战,分开袭扰叛军。等叛军被打疲惫后,再聚拢部队发动反击。

应该说,李光弼的这一招是有效果的。因为叛军占了洛阳后,确实被搞得很烦,几次都想放弃洛阳,撤回范阳,在战略上处于非常被动的境遇。

但是,此时肃宗第四次作死了。他认为李光弼放弃洛阳后,长时间不收复,这到底是意欲何为?难不成李光弼跟史思明有一腿?

于是,肃宗强令李光弼反攻,并调名将仆固怀恩增援。结果这一臭棋,导致唐军又是化主动为被动,被打了个全军覆没。

为什么会全军覆没呢?因为前面说了,李光弼就是个空头副元帅,他指挥不动唐军,如果打硬仗,唐军没有统一指挥,必输!所以李光弼建议,唐军依山列阵,利用地形优势跟叛军对耗。可是肃宗新调来的仆固怀恩不认为唐军会输,他认为自己叫来了回纥军助阵,根本不怵叛军。只要一开战,叛军必然会在野战当中被自己消灭。

一个要依山列阵,一个要打野战,唐军的两个统帅意见不统一,这仗怎么打?

并且,最要命的是,李光弼和仆固怀恩都是典型的军人性格,情商极低,谁都不迁就对方的意见。于是,两人就这么耗着,一直耗到叛军来了还没有决定怎么列阵,被叛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事后,唐肃宗又得找背锅侠,由于李光弼是他刚任命的光杆司令,所以他就让握有兵权的仆固怀恩背了锅。

反攻惨败后,唐军收复洛阳无望,于是李光弼就跟史思明在洛阳耗。就这样耗啊耗,安史之乱进入了第六年,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干掉,安史之乱进入了尾声。

听说史思明挂了,肃宗很高兴,他给李光弼下旨,让他反攻。不过唐军还没有集结,江南财赋重地就叛乱了。不得已之下,肃宗只得让李光弼先去江南镇压判军。

于是,平定史朝义的时间又拖了一年。

一年后,唐玄宗先病死,玄宗死后不久,肃宗也病死,唐朝进入唐代宗时代。

史朝义听说唐肃宗死了,也很高兴,他赶紧派人联络回纥,告诉回纥的牟羽可汗,说唐朝皇帝死了,内乱了,没皇帝了,你来,我俩平分唐朝,土地人口归我,财宝妇女通通都归你。

牟羽可汗一听有这好处,于是集结了大军准备攻打唐朝。然后,唐代宗火速派被撸了职务的仆固怀恩出使(回纥牟羽可汗是仆固怀恩的女婿)。

经过仆固怀恩的一通嘴炮之后,牟羽可汗改变了主意,不打唐朝了,而是随仆固怀恩一起打史朝义。

得到了回纥兵之后,公元762年10月,即安史之乱的第七年,唐代宗立马让儿子李适为大元帅,负责镇场子(后来的唐德宗),仆固怀恩为副元帅,负责筹划全局。

你瞅瞅,这架势是不是跟四年前,唐代宗和郭子仪打安庆绪是一个模版刻出来的?

不过,这次没有唐肃宗拖后腿了,所以唐军的反攻进展顺利,短短几个月,唐军就把史朝义给打的自杀身亡了。

史朝义死后,唐廷对参与叛乱的部分叛军将领特赦,并委以他们重任,他这些叛军继续担任节度使。叛军人心安定后,安史之乱这才完全终结。

其实,哥舒翰在潼关和安禄山对峙时,如果玄宗不让哥舒翰出战;十节度使围剿安庆绪于邺城时,如果肃宗继续让代宗和郭子仪负责总指挥;李光弼收复洛阳时,唐肃宗别让仆固怀恩去洛阳,而是让仆固怀恩率回纥兵去袭扰叛军后方。都能把叛军一举打趴。但是在玄宗和肃宗的眼里,叛军和唐军都是一丘之貉,他们父子都对唐军不信任,所以平定安史之乱才会打的磕磕绊绊,明明两三年就能搞定的事,硬是打了七年多。

当然了,皇帝和老百姓的视角不一样,皇帝关心的是政治,十节度围邺城之战,摆明了是唐肃宗不想让儿子全取平叛大功,威胁自己的地位。之后重用李光弼,又不肯加重李光弼的权威,也是不希望李光弼变成第二个安禄山。保住自己的地位才是真的。

至于平叛要打几年,皇帝才无所谓呢。

秦始皇平定六国,开创新制,为何二世而亡这过程出现哪些失误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王朝的循环没这么简单。

在一次经过全国范围的战争,出现改朝换代后,应该要有一段稳定期。

秦灭六国战争,共有180万人死亡,伤者不计其数。

军民伤亡总数,至少有500万以上。

秦初统一六国后,全国人口只有2000多万。

也就是说,这次战争至少伤亡了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口。

当时还是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的过渡,生产力非常落后,农业种植非常依靠人力。

即便人力充足,粮食产量也就勉强糊口,更别说现在出现这么严重的伤亡。

以赵国为例,一个长平之战就死亡了40万人。

当时赵国不过300多万人口,适龄男人大约40多万。这一战死了40万,等于将适龄男人基本死光了。一时间,赵国全国都是哭声,几乎每家每户都死了人。

而赵国随后依靠所有能够拿武器的男丁,继续和秦国作战。到秦国最终攻打赵国,将其消灭的时候,赵国经过常年征战和饥荒,仅仅剩下200万人口。

赵国人民元气大伤,几乎到了灭亡的边缘。

其他几国除了齐国以外,也比赵国好不了多少。

这种时候,一旦稳定了局势,秦国应该有一段时间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就像刘邦后来那样。

但秦始皇却急功近利,北攻匈奴,南征百越,又修建长城,开凿灵渠,建造阿房宫、骊山王陵。

秦攻百越之战,秦国第一次使用了50万人,第二次使用了30万人。

第一次秦军阵亡约30万人,损失极为惨重。

其他也是类似。

本来就因为战争保守摧残的老百姓,再次受到可怕的折磨,在死亡线上挣扎。

眼见横竖是死,还不如拼死反叛,说不定还有个活路。

李世民平定薛仁果,是什么意思薛仁果是干什么的

薛举、薛仁果(也作“薛仁杲”)父子是隋末陇西、割据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的叛军头目!李渊父子夺取长安(617年)建唐以后,要想继续向全国进军,就必然要安定“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地区,就一定要平定此地区的薛举父子!更何况,你不打他们,他们也会来打你。这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这事说来话长,不过在正式论述以前,咱们先来解决一个小问题。

薛举的长子到底是叫“薛仁果”,还是“薛仁杲”?

关于“薛仁杲”的生平,史载:

仁杲,(薛)举长子也,多力善骑射,军中号为万人敌。然所至多杀人,纳其妻妾。——《旧唐书·薛举传》

(《旧唐书·薛举传》中的记载,最左侧显示其名为“仁杲”)

从正史《旧唐书》的记载来看,薛举的儿子叫做“薛仁杲”。其实,不止《旧唐书》,宋朝年间宋祁所著的《新唐书》,也是如此记载。正是由于这两部史书的记载,很多朋友都认为薛举的儿子就是叫“薛仁杲”!甚至于当题主提出此问题的时候,还以为是题主搞错了!

那么“薛仁果”这个名字哪来的?

司马光(宋)的《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唐纪二》中的片段,表明其名为“薛仁果”)

可能有的朋友就纳闷了,是不是我们现代的史书印刷时出现错误,将“杲”字误写作“果”字呢?或者我们相关的史学工作者在校对时没有发现?

那么,事实果然如此吗?

当然不是!要知道,薛举父子的叛军在隋末的叛军中也是响当当的一只队伍,其名讳人尽皆知!如此浅显的错误,怎么可能未被发觉出来呢?

再者,《资治通鉴》这本书在中国的阅读量极大,版次极多,阅者甚众!这么个小问题怎么就没被读者提出来,让出版社做出更正呢?

还真没有!

为什么呢?

因为司马光认为薛举的儿子就叫“薛仁果”,所以,司马光就在《资治通鉴》中采用了这一称谓!

当然,作为一名严肃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不能想当然地就给薛举的儿子改名字!为此,司马光查阅了《唐高祖实录》、《薛举传》、《唐历》、《革命纪》、《太宗实录》等书。这还没完,他还找到了昭陵六骏中的铭文:

“白蹄乌,平薛仁果时所乘。”

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名字:“薛仁果”。

《资治通鉴》成书以后,司马光又特别著有《通鉴考异》(约三十卷)一书,专门用以对史料的采摘解释说明,其中特别提到了“薛仁果”名字的问题。

(上图为《通鉴考异》中的记载文字)

所以,后世的学者一般不好否定其中任一种吧?

李世民平定薛举、薛仁果父子叛军

薛举,河东汾阴人也。其父汪,徙居金城。举容貌环伟,凶悍善射,骁勇绝伦,家产巨万,交结豪猾,雄于边朔。初,为金城府校尉。——《旧唐书·薛举传》

从薛举的履历上看,他和河北夏王窦建德一样皆非“仕族”出身,只不过担任了“金城府校尉”这个小官,但有钱(“家产巨万”)!这和李渊父子的出身形成了强烈反差,但就是这么一个叛军将领,后来却差点打得李唐军队“满地找牙”!

隋末,“陇西群盗蜂起”!很快,薛举父子“勾连”金城令郝瑗“募得数千人”,“发兵囚郡县官,开仓以赈贫乏。自称西秦霸王,建元为秦兴,以仁果为齐公,少子仁越为晋公,召集群盗,掠官牧马”,势力越来越大。

跟李渊建唐时的犹犹豫豫不同,薛举父子是真敢干,不管“三七二十二”,先称王,好借此“号令天下”!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薛举在兰州称帝。是年,薛仁果向东南攻克秦州(今甘肃天水)后,薛举又将都城迁至秦州。不久,薛仁果“袭破”扶风郡!

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州位于渭水南岸,沿渭水东进不出400公里即可到达长安。扶风郡就在秦州以东,距离长安不足200公里。说白了,秦州与长安之间就隔着一个扶风郡!

其时,薛举兵团“势益张,军号三十万,将图京师(即长安)”!

是年(617年)11月,李唐军团攻克长安后,薛举军团趁机攻占了扶风郡。这直接对长安形成震慑!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于是,李渊派李世民进攻扶风郡:

“世民击薛仁果于扶风,大破之,斩首数千级,追奔至垅坻而还!”

没想到,这次战败竟打到薛举怀疑人生,其问群臣:“自古天子有降事乎?”

黄门侍郎钱塘褚亮说:“赵佗归汉,刘禅仕晋,近世萧琮,至今犹贵。转祸为福,自古有之。”

这是要投降啊!一看“苗头”不对,卫慰卿郝瑗马上反驳:“陛下失问!褚亮之言又何悖也!昔汉高祖屡经奔败,蜀先主亟亡妻子,卒成大业;遽为亡国之计乎!”

薛举一听,回过味来,就放弃了“请降”的想法。

其实,薛举的想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扶风郡一失,就等于是其首都秦州完全暴露在唐军的攻击范围之内!然而,李世民就此休兵了。

武德元年(618年)初,薛举“卷土重来”“进逼高墌”,李世民帅军出征,不料其竟“得疟疾,委军事于长史纳言刘文静、司马殷开山”,且“戒之曰”:“薛举悬军深入,食少兵疲,若来挑战,慎勿应也。俟吾疾愈,为君等破之。”

大意是,你们两个谨慎应对,不要随便迎战;等我病好了,再去击败他们!

可是殷开山却轻敌了,劝刘文静说:“王虑公不能办,故有此言耳。且贼闻王有疾,必轻我,宜耀武以威之。”

于是,二人将部队陈于高墌西南,“恃众而不设备”!

薛举看到机会,“潜师掩其后”,(与唐军)战于浅水原!不出所料,唐军大败,“八总管皆败,士卒死者什五六,大将军慕容罗喉、李安远、刘弘基皆没”。李世民无奈,只得“引兵还长安,(薛)举遂拔高墌”。

见有机可乘,郝瑗建议薛举趁热打铁:“今唐兵新破,将帅并擒,京师骚动,可乘胜直取长安”。

薛举“然之”!

可是,天不祚秦!薛举还没等发兵,自己就得了病,“未几而死”!

大好的机会就这样没了!唐王朝“侥幸”躲过了一场劫难!薛举死后,薛仁果“嗣立折墌城,谥(薛)举曰武帝”!

……

是年(618年)11月,秦王李世民再度领军出战,“师次高墌,仁果使将宗罗喉将兵据之。罗喉数挑战,世民坚壁不出”。李世民对部下讲:“我军新败,士气沮丧,贼恃胜而骄,有轻我心,宜闭垒以待之。彼骄我奋,可一战而克也!”

就这样,双方对峙六十馀日!

跟薛举比起来,薛仁果还是差一些,“有勇无谋”!长时间对峙,薛仁果军中粮草逐渐供应不足,不久,即败下阵来:“仁果穷蹙,率伪百官开门降”!

就这样,李世民成功平定了薛举、薛仁果父子的叛军, “陇西渐平”。

纵观整个平定过程,应该说,确有很多“运气”的成分在里面。第一次高墌之战时,李世民信心满满,却没有料到自己竟然得了疟疾,以致于延误战机,唐军溃败;薛举赢了战斗,本打算进攻长安,却没想到“出师未捷身先死”!到第二次高墌之战的时候,面对能力不及其父的薛仁果,李世民“发挥正常”!

仔细想想,这可真是造化弄人,好事多磨了吧?

大家以为然否?

参考:《资治通鉴》、《旧唐书》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