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为什么说《隆中对》是三国第一谋
《隆中对》还称不上“三国第一谋”的美誉,在同时代有很多设想都极为精彩。
《隆中对》因为本身就是一篇精彩的散文,再加上《三国演义》在社会上的影响,被很多人熟知。因为它传递出的战略远见,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三国中最为精彩的谋略。
但如果考察史实就可知道,《隆中对》中所讲述的天下格局其实是当时一流谋士的共识,并且有人早在诸葛亮之前就已经提出过这种构想了。
所以,认为《隆中对》是三国第一谋的想法有偏颇。下面就对这一天下格局的构想做一个简单的解析,并看看与诸葛亮同时代的谋士是如何来预见这一格局的。
第一,《隆中对》都讲了什么内容
《隆中对》中,诸葛亮主要给刘备讲了三件事,可以看作能让刘备统一天下的“三步走”。
首先,提出联吴抗曹的外交政策。
通过对曹操和孙权力量的分析,认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但是,曹操的力量强大,孙权的优势在于固守,力量相对弱小。
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联合孙吴,共同抵抗曹操,作为保存自身的方法。
其次,提出荆州、益州两处根据地的建设。
诸葛亮介绍荆州的地利:
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先取荆州,然后再图两川,做到三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说刘备的王霸之路就是从取得荆州开始的。
而“隆中对”实际上就达到了这一步,然后随着荆州的丢失而夭折了,第三步成为了构想。
最后,规划统一天下的进军路线。
由荆州北上,汉中牵制,可以让曹魏陷入两线作战;以益州为大本营,从荆州东进,可以攻取东吴。这是《隆中对》最终的战略目的。从三足鼎立变成二分天下,进而达到一统。
这种方式的可行性很高,所以曹操在汉中之战、襄樊之战都败给刘备的同时,孙吴撕毁孙刘联盟,和曹魏一起擒杀了关羽,将蜀汉势力从荆州清除。
《隆中对》的构想就此夭折。
第二、有人在诸葛亮之前就提出过这个构想
如果此种格局唯有诸葛亮一个人提出来,那《隆中对》被认为是“三国第一谋”绝不为过。但实际上,不止一个人提出过类似的构想了。
公元200年,鲁肃为孙权规划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可以看出,鲁肃也同样看出来了,曹操是不能硬碰的,只有发挥优势,固守江东,夺取荆州,然后再逆江而上,攻取两川,与曹操划江而治。
其路线也是从三足鼎立到二分天下,与《隆中对》的构想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站在东吴的角度来看格局的衍变。
《隆中对》的提出实在公元207或者公元208年,鲁肃和孙权的这次对话在公元200年,早了诸葛亮7年多的时间。
甘宁同样对孙权提出过此种规划路线。
据《三国志·甘宁传》记载:
宜先取黄祖。……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可以看到,甘宁这种“二分天下”的路线其实是和鲁肃同样的规划,也是从“三分”变为“两分”。
可见,占据荆州,攻取两川,《隆中对》所提出来的战略规划其实是当时一流谋士的共识,并不是诸葛亮独到眼光。
第三,和《隆中对》等格局同等重要的,还有毛玠的理论
毛玠这个人在《三国演义》当中戏份不多,所以人们对他的熟悉程度也不高。但是这个人凭着他对曹操的一次谏言,足以被列为一流谋士之中。
据《三国志·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中记载,毛玠向曹操规划了天下大计:
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和《隆中对》一样,毛玠先是分析了国家现状,认为现在是诸侯割据,百姓流离,袁绍、刘表等人势力强大,但是都没有远虑。这就是曹操能崛起的良机。
毛玠根据现状,认为只要能让百姓安定下来,从事生产,就能使得自己的势力逐渐壮大。所以,他对曹操建议了三件事:
修耕植。
即吸引人口来自己的根据地从事生产活动。
畜军资。
即施行屯田制,军民一同生产,按比例分配,帮助百姓的同时还能积蓄粮草,兵勇闲暇时刻还可以作为生产力使用。
奉天子以令不臣。
在大义上占据名分,自此之后,除了曹操之外,袁绍、刘表、刘备、孙权都不敢公然与曹操决裂。
这三条建议被曹操采纳,自此一个不怎么强盛的军阀发展成为了一个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诸侯,为曹操统一北方、逐鹿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曹操阵营的角度来看,毛玠谋略的大局观并不逊色《隆中对》丝毫。
毛玠并没有提出三分天下的设想,是因为在曹操势力在施行了其建议之后,必然会成为最强的一股力量,只需要逐步扫灭诸侯,达到一统。并不像刘备、孙权等人一样,需要先壮大自己,然后再图发展。
毛玠是站在曹操势力的角度来考虑天下的格局变化,认为天下只能在曹操的不断征伐中,由“群雄割据”变成“五分天下”、“四分天下”、“三分天下”、“二分天下”、“一统天下”,“三分天下”只是其中一个过程而已,并不值得刻意讨论。
这样来说,《隆中对》还不能称得上是“三国第一谋”,起码有很多设想都不逊色于它。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如果让你从魏国、东吴、蜀国各选一名首席谋士,您会选谁呢
三位谋士:
吴当推鲁肃,
蜀为诸葛亮,
魏选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