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中宗

唐中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为何唐中宗的一生跌宕起伏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1 01:32:57 浏览9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唐中宗李显真的很昏庸吗

唐中宗李显是武则天第三子。前后两次当皇帝(第一次只做了55天的皇帝),共在位五年半。李显是有一定的历史功绩的。他在位期间(主要是第二次),致力于恢复唐朝旧制,倡导免除租赋,注重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往来。还实施过和亲政策,金城公主就是他在位期间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这保证了边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但这掩饰不了唐中宗李显昏庸的一面。

1身为帝王,出语不当。唐中宗李显,第一次上位时,已经有28岁了。由于以前有监国经验,又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所以,李治驾崩后,作为太子的他继位名正言顺。但,当时已是太后的武则天却还以皇帝年幼,不熟悉政务为由临朝称制,抓住权力不放。

中宗为了尽快收回权力,就放手使用亲信。这期间,李显把自己的皇后——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这是把一个芝麻官提升到了一方大员,本来已引起了朝廷的非议。但他不仅置若罔闻,还变本加厉,准备下诏将韦玄贞提拔成侍中(宰相)。

中书令裴炎(受高宗遗诏辅佐朝政)一听大惊失色,开门见山地指出了中宗任人唯亲的弊端。年轻气盛的李显非常生气,口不择言:“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说完,把裴炎轰了出去。

裴炎很焦虑,就把这荒唐话向武则天汇报了,武则天一听勃然大怒,于是与裴炎密商。在同年二月,把继位才55天的李显废为庐陵王。

2.允许皇后参与朝政,远贤臣。

身为庐陵王,过着软禁生活,李显每天都惶恐不安,甚至一度想自杀,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十三年 。直到耄耋之年的武则天秘密派使者召李显回洛阳,复立为皇太子。

复位后的李显积极拉拢武家,生怕再次得罪了母亲。李显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武则天娘家的两个侄子。以张柬之为首的五大臣成功发动神龙政变后,李显终于复辟了帝位。他又立韦氏为皇后,再次破格追封韦后之父韦玄贞为王,并允许韦后参预朝政,匪夷所思的,他没有征用张柬之等神龙政变的功臣。有点昏聩了。

韦后还和武三思关系暧昧,并且和武则天的残余势力结成了联盟,几乎架空了皇权,左右了朝政。

3.亲近奸佞,滥杀忠良。

皇帝即将成为傀儡,大臣们心知肚明,但没人直言。前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是个忠诚胆大的人。他冒死上奏。?力?据地揭露韦后生活糜烂、干预国政,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及武延秀等人胡作非为、危害国家社稷,中宗不仅没听进去而采取措施,反而勃然大怒。并下令在大殿里活活打死了燕钦融。

安乐公主立志学奶奶武则天当女皇帝。她想让父亲封她为皇太女,中宗自然没有答应,安乐公主和韦后母女合计,在饼中掺药,毒死了中宗。

为何唐中宗的一生跌宕起伏

说话做事不经过大脑,任性害死了自己,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孑,不知人心的复杂,在他贬出了京城,艰苦的日子依然没有醒悟,往往最信任人就是伤害他最深的人,这也是他想不到的其买他只能做一个老百姓,也许就有一个好的结局

唐中宗李显第一次在位仅55天便被废,为什么

唐高宗李治死后七天,中宗李哲继位,更名为显,尊武则天为皇太后,一切政事暂时还是听从皇太后的安排。

即位的中宗,是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所生第三子,是他俩四个儿子中最平庸的一个。除了术士明崇俨为了排挤李贤,曾称其面相类似唐太宗皇帝之外,史书上再未见到表扬他的记载。相反,他在京师监国期间,就由于经常打猎游玩,荒怠政事,使高宗和武则天大伤脑筋。高宗临死前对这个儿子就不放心,所以在遗诏中强调武则天在非常情况下全权处理一切的必要,规定军国大事不决者,一切由武则天裁决。

尽管如此,但中宗还是想发展自己的势力,他还是快速提拔了自己的一些人。比如:将韦后的父亲韦玄贞自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又将韦后的远房叔祖韦弘敏由左散骑常待提拔为宰相。然后,他嫌后父提拔得不快速,次日又想提拔韦玄贞为宰相,还把奶娘的儿子授以五品官。

中宗如此荒谬的树立亲信,首先遭到承受顾命的首席宰相裴炎的反对。裴炎认为韦玄贞已经由一个小州的官属连越好几级而提拔为首都区的重要郡之刺史,没有立一寸功劳,二曰之内又要提拔到宰相(侍中)的高位,这不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

而中宗面对裴炎的劝谏,恼羞成怒之下竟说:“我就是把天下奉送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还吝惜一个侍中吗?”

裴炎一听又气又怕,很快就转告给皇太后。武则天见这个儿子没出息到这种地步,可以预料到将来让他执掌天下会乱成什么样子。

但现在高宗刚死,一个多月之内就把托付给她的新皇帝罢黜,这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嗣圣元年二月初五,武则天将百官集合到乾元殿,命令程务挺等率羽林军入宫警戒,选高级卫士到乾元殿上戒护,由裴炎与中书侍郎刘祎之负总专。在中宗和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之时,宰相裴炎当众宣布太后令,废中宗为庐陵王,当即命令卫士扶中宗下殿。

中宗还抗议说:“我有何罪?”武则天严厉地道:“你想把江山给韦玄贞,还说无罪!”

下来,把中宗软禁在别殿,恢复其名字为李哲。中宗的长子、皇太孙重照也受牵连被废为庶人,韦玄贞被流放到钦州。

次曰,改立第四子豫王李旦即位为皇帝,是为睿宗,改年号为文明元年。

为什么唐中宗李显不废掉武则天太后位置,做真正的皇帝

武则天是李显的亲妈,李显自小生活在自己的母亲武则天的所谓阴影之下,见到母亲本身就恐惧至极,哪敢生出废黜母亲的想法呢?

再者,李显力量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政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政变就是要把现在掌权的人放倒,自己上去掌权。关键问题在于,人家掌权那么久,手下一大堆小弟把控着各个部门,眼线到处都是,李显拿什么放倒人家呢?要知道夺权这事从来就不是只处理一个人就能解决的问题,要解决的是当权者后面的一群人。

说不定李显刚打算干一票,对面就先知道了,李显这立马完蛋。即便是成功了,这属于弑母,儒生骂也把他骂死了,各地的李氏难免会打着道德的旗号趁机举事。

李显自幼被女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凭他的能力和志气恐怕根本没夺权的胆量。况且李显也并非明君。

综上,李显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心无大志,只要武则天不杀他,他就心满意足了。

如何评价唐中宗李显

唐中宗李显乃大唐第四位皇帝,是高宗第七子,武氏第三子,此前巳?三位王子被立为太子惑即以希望,均被强势母仪天下的武氏以各种手段予以铲除,自高宗病逝后,软弱无能的显被推上了皇位,在执政的几个?中,国家大事纷繁复杂,显为皇而缺乏分辩论赛力,为众文武大臣而不耻,显即以为少断山谋国乃让贤于母,被废为户户陵王,与韦氏留放外番而苟活于世,显身边的女人太强大了,上?则天大帝,后?韦后,及其女合裏儿,以及镇国公主太平公主,神龙政变五王复立李显为帝,亦是首尾难顾惊慌失措,向个缩头乌龟平衡游走于武三思,太平公主和朝臣间,亦给予韦后巨大的权力以补贴前辱,但其女和韦后亦不干于为后,想仿则天大帝称制开囯,母女天仅用毒酒害死了显,信又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从中调合化解了危机。显的一生注重亲情手足之宜,缺少为皇为帝的杀阀果断,优柔寡断,不堪大任。被虎妈狼妻狗女惨害而亡,实乃个人悲剧。

唐中宗十分昏庸,为什么唐朝没走下坡路

唐中宗李显是唐朝的第四位皇帝,是唐高宗李治后的第一位两任皇帝的人。在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差强人意,如他重用外戚无界限、宠溺妻女无原则、复辟帝位后生活奢侈、性格懦弱、为政昏庸等等,但是,他在位期间唐朝并未走下坡路。这是为何?
1.他第一次在位时,有强势的老妈在看管。

唐中宗李显第一次即位时正年富力强,而且在位只有55天。尽管他想把权力从武后手中夺回、励精图治、做一番帝王事业,但在朝廷安插亲信时,由于重用了老丈人,并说了一句要把天下给岳父的赌气的话,叫武则天抓住了把柄。

长袖善舞的武后运筹帷幄后废黜了他的皇位,贬降为庐陵王。屁股在皇位上还没坐热,便被赶了下来。各种为政举措尚未推行、实施。所以,没浪费大唐多少成本。对唐朝也没产生什么影响。
2.复辟帝位后,自己施展了一定的政治能力,弟妹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神龙元年,以张柬之为首的五大臣发动了神龙革命,逼迫武则 天退位,在李旦、张柬之、太平公主等人的拥立下,李显复辟了帝位。次月,唐中宗将武周国号改回李唐,又恢复了大唐典制。这次复位后,李显又当了五年多的皇帝,虽然他重用韦氏、纵容安乐公主,使得外戚专政在一定范围内成为事实。

但并不是毫无作为:他使百姓免除了租赋,强力设置十道巡察使,启用上官婉儿等置修文馆学士,注重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还把和亲政向前推进了一步。在他的力主下,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积极因素还是很多的。正能量可以抑制韦后等人的倒行逆施,缓冲了外戚政治的危害。

又太平公主与李旦在朝廷也有一定的话语权,所以,这五年时间里,唐中宗依然能稳固国本,不至于使大唐有明显的下滑行为。
3.早年的唐玄宗能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消除了中宗的消极影响。

唐中宗被妻女毒死后,一心想效仿婆婆武则天称帝的韦氏想让李唐江山再次变色,就密谋政变,李隆基联手自己的姑妈太平公主彻底清除了韦后势力,让相王李旦复辟了帝位,避免了混乱局面的形成。这样,唐中宗由于重用外戚给大唐造成的危害还没有完全完全爆发出来,就被李隆基姑侄等人解决了。

李旦对政治没有多大的兴趣,在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双方政治力量相持不下时,李旦主动把皇位让给了李隆基。早期的李隆基精明干练,是治国安邦的好手,他联手宋璟、姚崇等贤臣,励精图治,将唐朝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创了开元盛世,让唐中宗对唐朝的消极影响在无形中烟消云散了。

唐朝时期唐中宗和唐睿宗是什么关系都是武则天的儿子吗

李治和武则天

武则天

李显

李旦

太平公主

上官婉儿

毫无疑问,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是亲兄弟关系, 都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其实,李治和武则天共生育有四个儿子和两女儿。他俩的子女经历和结局如何?请耐心往下看:

**武则天14岁进宫给李世民当才人。26岁时,李世民驾崩。由于武则天没有给李世民留下子女,被送到感业寺当尼姑。继位的李治在当太子时,与武则天有一段情缘,加上武则天才貌双全,聪颖敏慧,李治不忘旧情,又有王皇后的怂恿和支持 ,唐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将武则天接回后宫封为昭仪。

**也是天助奇缘,武则天进宫后第二年,就生了皇子,李治万分高兴,起名李弘。从此武则天有了进一步上位的本钱。李治的皇后王兰没有生育,把另一个宫人的儿子作为养子,取名李忠,被立为太子。武则天决心要扳倒王皇后,自己取而代之,儿子当上太子。

**机会终于来了。接着,武则天又为李世民生了一个女儿。心狠手辣的武则天,要牺牲自己才出生两个月的女儿,来换取皇后宝座。她安插在皇后身边的眼线,告诉她皇后马上要来看望小公主。于是,武则天躲在一边,趁王皇探视小公主走后的瞬间,她立即狠心捂死小公主,嫁祸于王皇后。使王皇后处于“说不清,道不明”冤枉境地,引起李治大怒,加之皇后没有为他生育过儿女,李治决定废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开始,虽遭长孙无忌、诸遂良、房玄龄、韩瑗等大臣反对,但“猴子不上树,多打几遍锣”,最终还是如愿以偿,王皇后被废,武则天当上了皇后,其长子李弘立为太子。

**武则天和李治的子嗣兴旺,枝叶繁茂。后来武则天接连又为李治生了3个儿子和一个女儿。3个儿子依次李贤、李显(始名李哲,继位中宗时改名李显)、李旦,女儿就是太平公主(长女已捂死)。四个儿子都当过太子。至于武则天以后如何坐上皇位这里不多说。下面谈谈她四个儿子和太平公主的情况和结局。

**可能是遗传的原因,武则天的几个儿子都长得英俊潇洒,一表人才。长子李弘已经20多岁,很有个性,宽厚仁慈,敢说敢为,深得人心,对母亲武则天心狠手辣,残忍暴淚行为,背后很有微词。武则天深知这个儿子如果继位,她就不可能独揽皇权。李弘一次偶到掖廷院(关押宫中女犯场所),看到两个姐姐义阳公主、宣城公主(废妃萧淑妃的女儿),被母亲囚禁虐待,公然要母亲放过她俩,并提出给快30岁的姐姐择偶出嫁。这犯了武则天的大忌,认为这是有意与她作对,即使是自己亲生,也绝不能容忍放过。不久,太子李弘在重阳节宴会上,又提到两个姐姐的事,武则天大怒。饭后,李弘突然暴病而亡,时年25岁。太子怎么死的,大家心知肚明,只是悲痛、惋惜,谁也不敢说。太子的死对高宗是沉重的打击,一夜之间两鬓斑白,从此身体更差。之后,立第二个儿子李贤为太子。

**李贤比李弘更加优秀,身材伟岸,龙行虎步,精明能干,酷似太宗李世民。然而,李贤与哥哥李弘十分亲密,对其突然暴亡心有不愤,记恨和忌惮母亲的残忍。他敢于直言,多次与母亲意见相左,有悖母意,使武则天对这个儿子不待见。之后,李贤萌生了想以武力胁迫母亲还政于父皇的错误念头,被人告发为谋反。加之,武则天信任的厌胜(巫师)明崇严被刺杀,武则天怀疑是李贤指使人所为。于是,李贤的太子之位被剥夺,废为庶人,在李治的干预也是请求下,免除死罪,发配远离京城的巴州。不几天,诏令册立左卫大将军、英王李哲为太子,改名李显,并改元开耀(公元681年)。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晏駕,武则天不允许李贤回来奔父丧。李贤知道后,写了一首《黄台抱瓜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表达了不满,这就酿成了杀身之祸,被迫自缢而死。一个有作为的太子,成为皇权争夺的又一个牺牲品。

**李显是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三个亲生儿子,但比起李弘和李贤,差得远。李显不学无术,一无所长,性格柔弱,缺少主见,耳朵根子软,过于听老婆话。前面三个哥哥(李忠、李弘、李贤)的被立、被废、被处死的前车之鉴,他被立为太子后,吓得惶惶不可终日,几次向父皇提出他不愿当太子,愿意降为亲王。李治也无可奈何,只得安慰他,鼓励他。然而, 这位无能的太子却做了两次皇帝,最后却死在原配妻子皇后韦香和亲生女儿安乐公主手上。

唐弘道二年(公元683年),遭遇三次丧子之痛的高宗,一病不起,年底(十二月八日)驾崩于武成殿。遗诏“太子李显于灵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李显即位后,不几天,王妃韦香被册封为皇后。父以女贵,皇上的岳父,皇后的父亲韦玄贞,由偏远的普州参军七品小官,擢升为京畿豫州刺史四品官。可是,韦后还不满足,非要逼着皇上封她父亲为侍中(中央政府门下省长官,宰相之一,二品大员)。李显居然同意这个非分要求,要元老宰相裴炎照此办理,然后报告太后武则天。当然遭到裴炎的拒绝。裴炎认为韦大人身无寸功,拔为刺史已是破格了,再擢为侍中,不符合朝廷制度,太后那里也通不过。听到此话,利令智昏的李显竟然板着脸说:“裴爱卿是借太后胁迫朕吗?说到底这江山姓李,别说一个侍中,朕就是把这天下赠予韦玄贞又有何不可?”君臣两人不欢而散,裴炎诚惶诚恐离开皇上后,感到这是一件大事,不能不报告皇太后。皇太后武则天听过裴炎的述说后,怒火中烧,蛾眉紧锁,勃然大怒,拍着桌子说:“反了,反了!刚当上皇帝,就弄权谋私,有朝一日羽翼丰满,还把我放在眼里吗?看来这个孽障不想当这个皇帝了!”第三天早朝,李显还信心满满地上朝,然而进入金殿,气氛不对劲,殿外布满御林军,太后庄重威严。下一幕就是李显被宣布废为庐陵王,遣送房州,即日离京,不得滞留,違旨者斩,……这就是李显第一次皇帝梦。此后,作为庐陵王的李显和韦妃及其子女,在房州过了15年提心吊胆的流放生活。直到公元705年,李唐的支持者张柬之、催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为恢复李唐江山,发动“神龙政变”,李显第二次登上皇帝宝座。

李显第二次当上皇帝后,想到15年苦难的流放生活,更加优柔寡断,只想吃喝玩乐,得过且过,被四个权力欲极强的女人所左右,即皇后韦香,女儿安乐公主,御妹太平公主和中宗的昭容上官婉儿。尤其是皇后韦香和女儿安乐公主,想效法武则天当女皇,两人策划使韦皇后先当上皇帝,再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接班。因而,两人于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毒死了中宗。不过,韦后还不敢立即当皇帝,害怕群臣反对,先立中宗之子李重茂继位,自己可以学婆婆武则天垂帘听政。正当母女和韦家人认为安排很妥当时,早已对韦氏擅权乱政不满,作好准备的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歼灭了韦氏集团,拥立父亲李旦登上皇位,仍称睿宗。

**其实,这也是睿宗李旦第二次当皇帝。第一次是武则天于公元684年,废掉中宗李显后,只剩下一个亲儿子第四子李旦,别无选择而立之。但是,睿宗连傀儡皇帝还算不上,只能算挂名皇帝。因为,武则天明确他居住别殿,不得参入朝政,行动自由受到限制。好在李旦最没有权力欲,逆来顺受,安于现状,与世无争。五年后,武则天自己当上皇帝,废睿宗,改为皇嗣。到武则天晚年,听从狄仁杰等大臣劝谏,又迎回庐陵王李显为太子,改封李旦为相王,直至这次被李隆基拥立第二次登上皇帝宝座。第二次皇位只坐了两年,于公元710年,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己当太上皇,4年后病逝,享年55岁。

**述说了李治和武则天的四个儿子,不得不再简要说说李治和武则天最喜欢和宠爱的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自幼聪明伶俐,大胆泼辣,敢说敢做,生活放荡,权力欲望极强,性格酷似武则天。成年后就参入朝政,武则天当上皇帝后,太平公主很想被立为皇太女,接武则天的斑,但未能如愿以偿。武则天的几个面首(宠男、情人)薛怀义(即冯小宝)张易之、张昌宗,都是太平公主尝试后推荐给母亲武则天的。所以,她深得母亲的喜爱,权倾朝野。但她骨子里倾向李唐,不看好武氏和韦氏。因此,在武则天晚年,她怕江山落入外姓手中,支持三哥李显复位,参入“神龙政变”,在铲除二张(张易之、张昌宗)时立了功,深得中宗信赖。中宗时,韦氏擅权乱政,她又配合李隆基迅速消灭了韦氏集团,拥立四哥李旦第二次登上皇位,又得到李旦信任。照理,已经48岁的太平公主,显赫一生,富贵至极,应该安享中晚年生活。可是她的权力欲,致使她走上不归路 。

睿宗第二次上位后,形成了两个集团争夺皇位,一个是太子李隆基,名正言顺;一个是御妹太平公主。李旦有点作难,当然,他倾向自己的儿子。唐延和元年(公元712年)李旦突然宣布禅位于太子李隆基。太平公主慌了手脚,匆忙想发动政变。其结果可想而知,李隆基势力当然强于太平公主,先一天动手,迅速打垮的太平公主力量。李隆基看在皇姑的份上,令其自缢而死,对他的家人,也没有斩尽杀绝。

为什么唐中宗李显会叫做六味地黄丸原因是什么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中宗,据说当时的唐中宗是一位非常懦弱无能的皇帝,当时唐中宗被人们称作是六味地黄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唐中宗一直被人们欺负,不仅是自己的母亲武则天,还有自己的儿子,女儿。据说,当时唐中宗的死,都是被自己的女儿给害死的。李显的一生非常悲惨。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唐中宗李显被称为历史上最牛的皇帝,不是说他的政绩有多么辉煌,而是因为他自己是皇帝,父亲是皇帝唐高宗李治,弟弟是皇帝唐睿宗李旦,儿子是皇帝唐少帝李崇茂,侄子是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更要命的是他妈也是皇帝圣神皇帝武则天,于是历史给了他一个很光耀的名字:“六位帝皇丸”。

从古至今,我们都知道唐朝算是最开放的一个朝代了。唐太宗李世民在晚年时,还毅然决然地纳了年仅十四岁的武媚娘为才人。结果,老年的李世民很快就去世了。父亲去世,儿子唐高宗李治不但继承了父亲的江山,还把他的女人武媚娘也一并继承了过来。

经历了两任皇帝的武则天,把唐高宗李治摆弄得神魂颠倒。在李治晚年,武则天已经能和他老公李治一起“垂帘听政”了。李治死后,他的儿子、唐太宗的孙子、创新型皇帝李显终于登上历史舞台了,号称唐中宗。李显只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第三子,本来皇帝的宝座是轮不到他的。但他的两个亲哥哥李弘和李贤都被武则天杀了。

然而,才两个月,屁股还没捂热的李显就被武则天赶到湖北房山神农架去当“野人”了,取而代之的是他四弟唐睿宗李旦。这个李旦同样没坐多久的皇帝宝座,武则天正式撇开儿子,自立为皇帝。

当然,封建王朝的老臣们岂能认同一个女人做皇帝,争议声一阵改过一阵。武则天慢慢老去,她派人去把李显接回来做太子,可李显还以为是来杀他的,吓得差点上吊。在大唐忠臣们的努力下,李显第二次登上皇位,仍称唐中宗。

可李显却被曾经在神农架大山里相濡以沫的老婆和女儿毒死,他的儿子李重俊在父亲被毒死后,继位皇帝,挑起他父亲未竟的事业,继续着六位帝皇丸的研究工作。不幸的是,李重俊的堂兄妹,他四叔李旦、也就是曾经的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和女儿太平公主,在杀了三婶、也就是李重俊的母亲后,又把无依无靠的孤儿李重俊拉下皇位。李旦和他三哥一样,第二次登上皇位,仍叫唐睿宗。接下来顺理成章了,李旦晚年“被主动”退位,李隆基继位,史称唐明皇或是唐玄宗,开元盛世到来了。

为什么称唐中宗李显为“六味地皇丸”呢

这家伙,作为地球上的高等动物,有别样的精彩。慈因他的父亲唐高宗李治是皇帝,他的母亲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他的四弟唐睿宗李旦前、后两次上位皇帝,他的儿子唐少帝李重茂也作过短暂的皇帝,他的侄儿唐玄宗李隆基也是皇帝,而他自己也有前、后两次当皇帝的经历。这不是如假包换、得天独厚的“六位帝皇丸”吗?
李显是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由于老妈武则天对政治有强烈的兴趣与爱好,且在李显当太子时,武则天已是炉火纯青的政治家了。所以,他自成为储君之日起,日子就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每天小心翼翼、谨言慎行。

由于武则天权倾天下,李显的两位哥哥都因为武则天看不上眼而死于非命。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他懂得,在严苛老妈的身边,大唐的太子不好当啊!

李显第一次登基时,已二十八岁了。而热衷政治的老妈却仍大权独揽,他实际上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放个屁都要经过母后武则天的允许。

风华正茂的李显心有不甘,私底下开始培植党羽、安插亲信、重用外戚。在为岳父升官的过程,因为说了句要把天下给岳父的气话,被武则天抓住了把柄,结果,他在帝位上只坐了55天,就被武后废为了庐陵王,并先后软禁于均州、房州等地。这一过就是十四年。
四弟 李旦继位后,鉴于三位哥哥的前车之鉴,李旦对政治有点心灰意冷,他顺水推舟,将皇位让给母后武则天。,这样,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君临天下后,李姓皇室的子弟们为了恢复老李家的江山社稷,对武则天进行了口诛笔伐和武装斗争。琅琊王李冲、越王李贞等人相继起兵,他们以匡复李唐王室为旗号要灭了武则天,结果都被武则天镇压了下去。

武则天手腕强硬,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气!在一一诛灭了自己的反对者后,稳定了政治,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也使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在政坛上纵横驰骋了一辈子的武则天进入晚年后,被一个问题所困绕:自己经过艰苦卓绝奋斗得来的武周帝国,是立自己的李姓儿子还是武姓侄子为太子?

国老狄仁杰劝谏:陛下要是立侄子为太子,百年之后,他会把你这个姑姑供入太庙祭祀吗?武则天听取了狄仁杰的建议,召回了流放在外的老三李显,重新立为太子。
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情恶化。以宰相张柬之、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为首,朝臣们发动了神龙政变!他们杀死了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并迎李显复辟了帝位。

李显复位后,立曾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妻子韦妃为皇后,并任其干预朝政,还破格封韦后的父亲为异性王,又放纵女儿安乐公主,将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之子武崇训,这无形中壮大韦氏势力,导致韦后的欲望和野心日益膨胀起来,最后竟然想效仿婆婆武则天做皇帝。而安乐公主也想做皇太女。这母女二人一拍即合,经密谋后下毒,杀死了李显。
李显一生命运多桀,处处受人摆布。尽管身为一国之君,从未为自己的生活与人生做主,到头来竟死在了自己的老婆和女儿手中,令人唏嘘不已。尽管是六味地黄丸,但他命运是很凄惨的。

历史上庐陵王实际是被贬到哪里

庐陵王李显,是武则天为唐高宗李治,于公元656年生下的第三个儿子。李显起名显,赐名哲,是武则天期望这个儿子能成为聪颖贤达之士,以稳固她在后宫的地位。

然而,李显逐渐长大后,各方面与两位兄长李弘,李贤都相差甚远。做事得过且过,既无治国的胆略,更无理政之才。

武则天做了皇后时,废除了非亲生太子李忠,立长子李弘为太子。不久废李弘立次子李贤为太子。后来对李贤也不满,改立三子李显为太子。

唐高宗去世后,李显继位,称为中宗,太子妃韦氏被立为皇后。韦氏成了皇后便开始盘算起弄权的计划,在她的教唆下,软弱的李显提拔韦氏的父亲韦玄贞为豫州刺史。

成为皇太后的武则天时刻把权利把握在自己手中,韦氏不能为所欲为,不到一年的时间,唐中宗李显就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出面将李显贬为庐陵王,发配边缘的房州(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

李显在房州大约住了一年,又按照武则天的旨意迁到了钧州(今河南禹州)。大约两年以后,武则天又命李显搬迁到了房州居住。从此,李显在房州居住约十五年之久。故此,庐陵王李显是被贬到了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