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何为“西昆体”和“香奁体”,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西昆体”系北宋初,杨億、刘筠、钱惟演等诸人以所作倡和之诗,编为一卷,名《西崑酬唱集》。
其诗大抵宗奉唐代李商隐、温庭筠,追求词藻,好用典故,文字奇丽,而语意轻浅,一时慕之,号西昆体。亦简称“昆体”。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述:“蓋自刘、杨唱和,《西崑集》行,后進学者争效之,风雅一變,谓之昆体。”
金代元好问《遺山集》十一.〈论诗绝句〉十二.有:“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的诗句。
“香奁体”奩,也作“匳”。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十六.〈艺文〉有:“和鲁公凝有豔词一编,名《香奁集》,凝后贵,仍嫁其名为韩偓。今世传韩偓香奁集,乃凝所为也。”
韩偓,公元844~923?年。唐京兆万年人,字致堯,小字东郎,自号玉山樵人。龙纪元年进士。昭宗时其进兵部侍郎,翰林呈旨,为帝倚重。韩偓所作之诗以律绝为主,又多为艳情,辞藻绮丽,有香奁体之称。见:金《鑾密记》五卷。及后人所辑《韩内翰别集》,又称《玉山樵人集》传世。
据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记述:“后因称以妇女身边琐事为题材的诗为“香奁体”。”
以上所述,不难看出它们二系的特点是什么了吧。
老人如果有一方先离去,应不应该另外找一个伴来度过下半生
应该的!坚决支持!少年夫妻老来的伴!必须要有一个老伴来互相照应,才能过好余生!儿女在好不如老伴照应得那么称心如意!所以做儿女的应该支持找!反对制止都不对!应该给他她们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相伴一生那首歌特别好听,动心动情动人!富有哲理,很有诗意,更有浪漫的伴侣生活,令人神往!
是不是把城市变美了,人民的日子就过好了
城市变美了,人民的日子就过好了,这么说是以偏概全,是不正确的。
人民的日子过的好,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依、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等,而城市变美,最多是住有所居的条件变好了,如果其他方面没有做好,并不能说人民的日子就过好了。
要想人民的日子过的好,把城市变美的同时,还需要城市管理者决策者努力提高民生保障和服务水平。创造宜居乐业、安居舒适的城市环境,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所以,人民的日子过的好不好,不是城市美不美所决定的。
儿子升小学被民办的学校录取,学费要十多万上不起该怎么办
民办学校摇号之前,都会有个志愿填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家长充分了解民办学校各种情况的机会。了解的内容,至少包括收费、办学情况、升学情况、师资情况等等。如果心实在是太大了,起码也要清楚收费情况。
如果这些都什么都不知道就报民办学校,作为家长,实在是很不称职!
但木已成舟,这个时候,指责、批评都没有意义。如果学费实在太高,家庭经济能力实在不能负担,那么,又该怎么办呢?
家长大可不必紧张,志愿填报,至少都是3个,自愿放弃第一志愿,会有第二志愿录取的机会。所以,不去报名,就会被视为自动放弃,学校就会空出一个名额。当然,基于基本的尊重,家长提前给学校打个电话,表示放弃,对于学校来说,这是最好的。
或许,家长会担心孩子上不了学。这种担心,也是多余的。中国实行的是9年义务教育,这个义务,属于强制性的——既对家长强制,也对政府强制。
什么意思呢?孩子放弃民办学校,政府就应该按照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原则,给孩子安排公办学校。这是政府的义务,属于法定的,不照此执行,就是违法。
但请注意,这里还有一种情况,由于志愿填报的原因,户口所在地的学位已经满了,没有多余的学位,那教育行政部门,就有可能对穴位进行调剂。意思就是有可能不能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进行安排,而调剂到相对远一些的地方。即使你家门口就是学校,你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够入读!
总之,孩子上学,是一定可以得到保障的,只是看读的学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