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古有鸿雁传书的典故,鸿雁真能为诗人传达思乡之情吗
鸿雁传书的典故,《史记》上的记载与此有类似之处,汉武帝时期,苏武出使匈奴被其扣留多年不见还,汉追问,曰苏已死,疑之,用计曰苏武之书信被雁儿带回,怎么死了呢?后终得释归。典故归典故,诗多用鸿雁传书。如唐王湾《次北固山下》之五律结联就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还有相当多的诗句,这些词语的用法,与西楼,西窗一样,都是诗人的惯用手法而已,并不是他们真的用鸿雁传书。古代通讯不便,一马走单骑,可想而知!游子的优心想像能用鸿雁传书就好了。鸿雁能飞越万里江山,想得多美呀!这样更能衬托游子的思乡之情和无助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如果有人说真的鴻雁传书,这完全是一种附会!
古诗词中常有鸿雁传书的典故,鸿雁真能传书吗
鸿雁传书仅仅是一种传说,它来源于汉朝苏武出使匈奴的故事。苏武出使被扣,汉朝向匈奴单于要人,但单于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者骗单于,说是汉帝在狩猎时正好射中绑有苏武帛书的大雁,单于才放苏武回到汉朝。
现实中鸿雁应该是不能传书的。它是一种候鸟,每年都会南迁。但它是野生的,不能训养。
从先秦时期起,鸿雁就逐渐在文学作品中出现: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鸿雁于飞,集于中泽,……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周易•渐》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隋朝诗人薛道衡:“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除《周易》是以鸿雁的飞行来阐明事物发展循序渐进的道理外,其他大都是以鸿雁设喻或比兴,来表达游子旅人的思归思念之情。而没有明确说明它是可以帮助人们传书传情的。
鸿雁传书典故源自哪个历史故事
鸿雁传书又名飞鸽传书,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hóng yàn chuán shū。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鸽子来与皇家传送信息。清乾隆年间,我国广东佛山地区每年5、6月份举行放鸽会,每年都有几千只参加,赛距约400华里。当时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类似的赛鸽会。国外利用信鸽传递消息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前530年,当时利用信鸽传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绩。
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何以“鸿雁”代称书信和邮递员?
溯其源,汉武帝天汉元年,匈奴向汉朝求和,于是,汉武帝就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苏武接受任务以后,带着使团及丰厚的礼物出发到匈奴。不料,反复无常的匈奴单于不但不感谢,反而受坏人挑唆,把苏武等人扣押起来,要苏武投降。金钱、高官厚禄、冻饿折磨,这些都没能使苏武屈服,他坚决不投降。没办法,单于只好下令将苏武送到北海边上(现在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去牧羊。并且对苏武说:“等公羊何时生了小羊,就送你回汉朝去!”公羊怎么能生小羊呢?用意十分明白,单于是坚决不放苏武回汉朝了。
北海一带,荒无人烟,终年白雪覆盖。苏武只能以野鼠洞里的草子充饥。每天,苏武一边牧羊,一边抚弄着出使时汉武帝亲手交给他的旌节,心中深深地怀念着自己的祖国。夜晚睡觉时,他将旌节紧紧抱在胸前。就这样,日复一日,艰苦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后来,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匈奴又与汉朝议和,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朝,还谎称苏武已经死了。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千方百计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朝使者,还为使者想出了一个要回苏武的妙计。
第二天,汉朝使者去见单于,按照常惠的计策对单于说:“你们匈奴既然要诚心跟汉朝结好,就不该再欺骗我们。苏武明明没有死。有一天,我们皇上在上林苑里射猎,射下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系着一条绸子,那是苏武写给皇上的一封信。信里说他在寒冷的北海地方牧羊,你们怎么说他死了呢?大雁能带信,这是天意,你们怎么可以欺骗天呢?”单于听了,不觉大吃一惊,只好承认自己说了谎话,而后又说:“苏武的忠心都感动了飞鸟,难道我们还不如大雁吗?”说完,他立即向汉朝使者道歉,并答应赶快派人把苏武从北海地方找回来。
苏武回到了阔别二十年的京城长安,汉昭帝接见了他们,还叫他到先帝庙里去拜见汉武帝的灵位,并把那根光秃秃的旌节交还到汉武帝灵前。
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这就是“鸿雁传书”的传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