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太平

为何说曾经的太原关帝庙不下百余座又为何说庙前街的关帝庙最大?太原“柳溪街”因何得名,据说宋朝时的太原城“柳溪”已是胜景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0 11:33:31 浏览10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何说曾经的太原关帝庙不下百余座又为何说庙前街的关帝庙最大

山西现存明清时期关庙建筑千余座,而太原地区现存关帝庙就有83处,其中迎泽区2处,尖草坪区4处,晋源区13处,万柏林区2处,小店区4处,杏花岭区4处,阳曲24处,清徐25处,古交5处。从现存关庙建筑的数量来看,人们对关公的信仰程度可见一斑,时至今日,关公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仍然很大。

关帝庙,又被称作“武庙”,同文庙相对称。而关帝庙的发展与关羽生前的丰功伟绩,后世对他不断地推崇、神化以及历代帝王对他追封进爵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明代以来成为我国城邑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祀庙。在太原这个崇尚武术的北方军事重镇中,更受到传统的青睐。

明清时的太原府城,庙寺观庵,不下百余座之多,据《阳曲县志》所载:“关帝庙在城共有二十七座。”在这27座关帝庙中,庙前街的大关帝庙,因其规模宏制,所以明清以来,官方举行祭祀大典时,都在此进行。据载,所祭“与文庙同,祭品牛一、羊一、豕一、帛一、登一、(钅刑)各二、笾豆各十”。祭日为每月朔(初一)望(十五)。所以在目前太原历史最久的当属校尉营的古关帝庙,而规模最大者,建筑最雄宏者,则非庙前街之大关帝庙所莫属。

因其街之北端,是老太原城中规模最大的关帝庙,俗称“大关帝庙”。庙门与街巷直对,此街恰处庙前,故名“庙前街”,街道从大关帝庙的庙门前延伸,一直到水西门街。庙前街既不算长,又不甚宽,向北分岔成东庙巷和西庙巷两条街。街道绿树成行,环境静谧优美,毗临大关帝庙,富有历史文化底蕴。

大关帝庙始建时间和原因不详,却一直流传有公元982年(宋太平兴国七年)关羽显圣点化官民修筑太原城墙,为感谢其恩德,太原新城告竣后,遂在西城墙内修建关公庙宇的美丽传说(传说附后)。年节之际,祭祖供奉,奉若神灵。后来,在抗金的战斗和抗元的战斗中,大关帝庙多经兵火摧残,几度颓倾。但是,每在战后均很快修复,所以流传了下来。

史料佐证,明《永乐大典·太原府志》卷之一《阳曲县图》内所绘寿亭侯庙位于城内西南用礼坊的位置分析,在公元1376年(洪武九年)太原城扩建之前就有专祀关羽的庙宇“寿亭侯庙”。

结合2003年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对古建地基保护发掘情况,发现大关帝庙地平面以下有两层古代建筑的基址,有铺地方砖、碳化木门槛,以及琉璃吻兽等大量的古建筑构件,经古建筑专家初步认定为金、元时期的建筑遗迹。

综合多方面论证,基本确认现存大关帝庙是在金、元(最晚推至明初)时期的寿亭侯庙的基址上建立起来的。此后在万历《太原府志》、顺治《太原府志》中也略有记载。乾隆《太原府志》中“会城图”及“阳曲县城图”对关帝庙的标示也与现存大关帝庙位置相符,更体现了其历史的延续。

物换星移,岁序更新,此庙随清王朝寿终正寝,开始走向衰败,到民国年间,已满目疮痍、破烂不堪。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在太原商会牵头下,商号、民众捐资进行了修缮,次年修缮完成。解放后,先后成为多所中小学教舍,至2003年太原市政府对其中轴线主建筑进行了大型修缮,修缮一新的大关帝庙于2006年10月起正式向社会开放。

今日的关帝庙,虽然曾做庙前街小学,但是,其主要的建筑和古朴的风貌,还是基本保存了下来,仍显现着当初的端倪。近年以来,它被列为太原市文物古建保护单位之一,有关专家曾多次呼吁保护修葺关帝庙,但在1998年九月,关帝庙主殿不幸失火,将屋顶烧塌,仅存主体。

岁序更新,物换星移,太原城内关帝庙现存无几。大关帝庙展现着浓郁的明、清时期的建筑特色。作为明清地方官衙春秋祭典和百姓奉祀活动的场所,见证了明清太原的繁华景象。

当今以其地处城市中心,交通方便的优越条件,发挥着提升城市礼仪文化、熏陶城市居民的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保留了古城太原的历史文脉,见证并促进了太原的文化发展。

关于庙前街大关帝庙的民间传说:

相传,北宋初年,今太原市原为北汉国阳曲县的一个属镇,叫做唐明镇。宋太平兴国四年,宋灭北汉后,火焚水潴晋阳城。宋将潘美便以唐明镇为依托,在这里新建太原城。但是,不知何故,东、南、北三面的城墙都很快筑成,唯有西城墙,屡建屡崩,塌毁多次,怎么也弄不成。为此潘美愁得食不甘味,坐卧不安。当时,北汉新归赵宋,晋阳古城已毁,辽兵虎视眈眈,时刻寻机南侵,太原城西城墙能否建成,性命攸关。就在这时,关羽在云中显圣,跨其赤兔马在城西跑了一遍,然后指其马迹说:“缘此马迹筑版,城可成矣。”言毕,遂烟消云散,不知所踪。兵士匠工们立即缘着马跑过的痕迹,重新兴土动工,夯基砌筑。果然,事半功倍,工程迅速,再无崩毁。太原新城告竣后,人们为了感谢和纪念关圣帝君的点化,遂在城内建筑了这座大关帝庙,祭祀供奉。

太原“柳溪街”因何得名,据说宋朝时的太原城“柳溪”已是胜景

柳溪街,地处新建路北段西侧,东起太原动物园西门西侧,西至新建的滨河东路,直达汾河大堤。在太原众多的街巷中,不乏美名,极富诗情画意的柳溪街也是老太原城最早的风景名胜。

宋太宗赵光义在烧毁晋阳城移并州治所于榆次县的同时,下令在汾河以东修筑新城,名平晋城(今太原南畔村,北畔村之间)。但是,太原作为历朝历代中原王朝北方的中心城市之一和防御北方民族南下的屏障,这种不可或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地位,却无法改变。于是宋王朝以“榆次地非会要”,起不到率领并州北拒强敌的作用,决定重建“中原北门”。遂在晋阳城废墟之北二十多里的唐明镇修筑新城,称之为“唐明监”,这便是宋太原城,即今太原市旧城区,包括迎泽区大部和杏花岭区一部分繁华地段。公元982年(宋太平兴国七年),宋太原城告竣。并州治所由榆次迁回。

据地方史书记载,约在公元998年到1022年,宋真宗时期,知州陈尧在汾水之东岸筑长堤,并亲率城民植柳树万株于堤坝之上,建华堂、彤霞阁于众柳之间,于堤内汾河淤积的沙滩之上种荷植藕,取名“芙蓉洲”。不仅使原先的荒滩变为绿柳婀娜、荷花掩映、亭阁错落的自然园林,而且获“柳溪”之美称,成为宋金时代太原的风景胜地之一。

元初太原府有名的和尚小仓月曾有诗赞美柳溪胜景。诗曰:“堤边翠带千株柳,溪上青螺数十峰。海晏河清无个事,画楼朝夕几声钟。”元人陆宣也在《游汾河》诗中赞曰:“翠岩亭下问棠梨,上客同舟过柳溪。”

再看一下《花月痕》的作者是如何精彩描绘明清时期太原的“柳溪”。“柳溪在阳曲县署(今府西街)西一里,汾堤之东。宋天禧中,陈尧佐知并州,因汾水屡涨,筑堤周五里,引汾水注之,旁植柳万株。中有秋华堂,堂外有芙蓉洲……同云阁是上下两层、溪北最高之处,四面明窗,俯瞰柳荫中渔庄稻舍,酒肆茶寮,宛如天然图画。溪南一带,桂树遮列如屏,便是秋华堂。东边一带垂杨,汾流环绕。西边池水一泓,纵横数亩,源通外河(即汾河),便是芙蓉洲。”

从上所述之中,可知当时的“柳溪”是一组景观群落的组合式公共园林,应该是太原最早的汾河景区,其中的“秋华堂”应为“杕华堂”,取自《诗经·唐风》“有杕之杜,其叶湑湑”之句,可能是作者为避僻引用了与“杕”形似的“秋”字。

书中继续说道,众人饮酒作乐之后,又在同云阁上船游赏汾河美景:“一会,荡入水心。遥望着旷远芊绵,水烟凝碧,那秋华堂、汾神庙,楼阁参差,倒影波中,澄澈空明,真令人胸襟漱涤,不着一尘。”可谓是,昔日柳岸长堤、水阁望楼及舟船车轩的旖旎风光尽显历史深处的诗意。

每逢春和景明的时节,红男绿女、官宦城民,或泛舟于湖面、或涉足于亭阁、或漫步于柳荫,怡情快兴,其乐陶陶。这个令人神往的柳溪一直在太原的大地上存在了300余年。

今天,柳溪街的雏形,是太原解放后才形成的。太原钢铁企业的急速发展,招来了冶金部第十三冶金建设公司,粗犷的东北汉子们使原先冷清的柳溪街充满了勃勃生机。“柳溪”随着后来树木砍伐填沟壑盖楼房,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后人为留住这份乡愁,在新建路旱西门一带命名了柳溪街,修建了柳溪菜市场,将十三冶一校改为柳溪街小学。

如今太原城的汾河两岸,经过水利治理和绿化美化后,也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水为墨、以绿为彩,绘就了一幅新的汾河画卷,建造成了具有北方园林风格和汾河地域文化特色的滨水园。

今天的汾河变样了,相信明日的汾河会更加美丽宜人。我们将传承汾河母亲博大的胸怀和勤劳的品格,为太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