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4月5日是清明节,你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吗
清明节的故事:“马上清明了,很多人可能要回家扫墓,但是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很多人是不清楚的。
春秋,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晋文公。即位后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鄙视争功讨赏,他打好行装同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又发现一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死而复活。便赐老柳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来历正是感恩,我们清明节上坟祭祀先祖,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然而,中国的清明节对感恩,好像专注了那些死去的先人,却没有对活着的,对自己有恩的人,似乎将更多、更重要的感恩淡化了。一个充满感恩的社会,明了自己艰难的民族,明白恩惠的个人才能珍惜现实,珍视历史,敬重别人,敬畏公德。感恩节,在中国就是清明节,我们在感恩逝去的历史和人的同时,更应该感恩那些有益于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人。真希望清明节对于中国人,不仅仅是祭祀,更重要的是感恩!”
清明节怎么来的为什么取清明二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的来历:据史籍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当年避难逃亡在外地,随行的侍从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曾经在晋文公断粮时偷偷“割股奉君”,令重耳感动不已。后来晋文公回国继位后,论功行赏,却偏偏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也不争利禄,带着老母亲隐居绵山。当时有人为其鸣不平,写诗讽刺晋文公忘恩负义。这首诗很快就传到了晋文公耳中。晋文公羞愧不已,亲自带众大臣前往绵山请介子推回朝廷做官。介子推不想出山,便藏了起来。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
清明节的由来,你知道多少
最早,清明因纪念介子推被晋文公烧死而民众这日不忍举火而谓“寒食“节。逐渐因清明时春意明显大众脱棉換单,山河草青花明,人都憋闷一冬后感觉舒展才形成踏青,遊玩,祭祀,而将寒食改为清明。而清明时节也确实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才约定俗成自然而然成了节日。这充分说明广大民众的智慧,特别是在好的年代里,人民会变的很聪明的。
今天是清明节,请问【清明】二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今天是清明节,请问【清明】二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非著名网文作者姚录岐认为,清明二字本来的含义,就是指【政治清明】;
这是由清明节的来历所决定的。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chóng ěr),为逃避迫害而流亡时,一次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随从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吃了,重耳渐渐恢复了体力,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时,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即历史上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却唯独漏掉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但因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发现其衣襟上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今年4月5日是清明节,我们只知道这是个缅怀英烈,悼念离世亲人的节日;但却忘记了清明节的本来含义;【清明】的本来含义是什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廉洁政治”,并阐明了廉洁政治的内涵即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其中,“政治清明”怎么理解?都包含哪些“核心元素”?我们应从三个“维度”加以解读:第一维: “圣贤之德”应当是“政治清明”的重要基础;第二维: “民主法治”应当是“政治清明”的重要元素;第三维: “廉洁奉公”应当是“政治清明”的核心要义。
由此可知,我们今天过’清明节’,还有更深一层含义,那就是要把祭奠英烈,缅怀亲人的’清明节’和’政治清明’相联系?人人都要为’政治清明’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附:
1.清明传统祭祖,防疫警钟长鸣-姚录岐-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76603895358816779/?log_from=42943d5fab618_1649075251857
2.俄乌战争引发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姚录岐-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81395797639856640/?log_from=4a76c24f7e41e_1649075316571
3.父母对子女最想说的话(之八)-逆境成就逆袭-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72575831096246824/?log_from=c8ddd7b3be822_1649075382648
4.普通百姓的个人经历,折射毛泽东时代的光辉-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69539831201776161/?log_from=2ee7e958997b8_1649075409908
5.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的青年,青春记忆是什么?-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54298986370318856/?log_from=515ab36ec1fd2_1649075477985
6.司柳之争,围绕百姓最关心问题的最新分析-今日头条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49888079166980612/?log_from=88cb4feeec542_1649075519575
请问“清明节”为什么用清明俩字和清朝明朝有关吗
清明节起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与明,清兩朝没有一絲一毫的关系。
小时候,农夫一直以为“寒食节“就是清明节,只是叫法不同,其不知两者根夲是两码事。
清明最早只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是一个农耕节气,是“春分“后十五天即为清明。而古时的“寒食“节是一个民俗节日,它起源于春秋时期,晋朝时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由于两节只相差一天,到了明,清时期,索性把两节改为一天。至于把每年的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定为清明节,那則是民国时期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