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胄 不是 兵器

历朝历代中,被禁止最多的兵器不是刀剑,为何反而是防身用的甲胄?为什么说古代家里可以放刀,但是不能私藏甲胄呢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9 15:17:00 浏览10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历朝历代中,被禁止最多的兵器不是刀剑,为何反而是防身用的甲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古代政府用来镇压老百姓的绝招,不是格斗类冷兵器,而是弓箭。

大家都知道,冷兵器格斗对于武器并非很重要。

自然,有精良的大刀长矛自然是好,但揭竿而起未必不能作战。

一根又长又粗的大木棍,一样能一棍子打死你。

就格斗类冷兵器来说,官府并不可能占优太多。

同时,打仗使用冷兵器格斗,其实大兵团作战每个士兵只需要简单的直刺就可以,也无需长期训练。

说来说去,大家都找冷兵器格斗拼命,起义的农民未必占下风,毕竟他们人多。

但是,弓箭则是官府朝廷垄断的特殊战斗力。

众所周知,弓箭的练习难度极大。

萨沙有个读者就是射箭爱好者。他在大学时期和十几个同学参加了射箭社团。

结果十几个人苦练了3个月(一周练几次),阶段性考试的时候需要在射中不远距离一张A4纸大小的目标。

结果,这十几个人中只有一二个人能够做到,其余全部不上靶。

这还是用现代的复合弓,平时练习玩玩而已。

如果真正打仗,弓箭手没有至少三四年的苦练,是无法得心应手的。

而普通农民不是猎户,不可能没事天天去练习弓箭,因此专业的弓箭手基本都是职业军人,是政府垄断的战斗力。

在实战中,这些官府的弓箭手可以造成起义农民军极大的伤亡,后者没有对等的武器可以还击。

由于农民军多是乌合之众,在猛烈箭雨打击下,很多部队直接就溃散了。

然而,官府却难以控制弓箭在民间的使用。因为古代的野兽很多,即便是山民装备弓箭也是合情合理的。

反正普通农民不可能熟练掌握弓箭,家里有弓箭就算了,政府不好管。

但是,铠甲就完全不同了。

普通老百姓留着铠甲的目的是什么?打猎不需要铠甲,你又不去从军打仗!那么,留着铠甲无非是在战斗中对抗弓箭,那么说通俗点就是造反用的。

不禁你禁谁?

为什么说古代家里可以放刀,但是不能私藏甲胄呢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问题问的好,小伙伴们瞅古装电视剧,一脸胡子拉碴那些个所谓的侠客,腰上插把大刀片子,满华夏大地四处溜达,更有甚者城门口那窜进来窜进去,他也不见那些个把门的兵丁,把那破刀片子给没收了。

在咱的眼里,那大刀片子可是打劫杀人的利器,那些个兵丁咋就不管管呢?估计小伙伴们都有这个疑问,为毛呀?

为啥不禁大刀片子

这是因为,咱大华夏打有人开始,到民国老蒋卷铺盖卷窜到台湾为止,就这时间段里那土匪他就跟那海里的千年的乌龟一样,就没断过。

当然现在咱这社会不得不夸赞一下,从山头到海底只要属于咱大华夏的地,土匪这玩意他就跟那恐龙似的已经绝迹了。谁要是不信,脑壳上贴上这俩字晃荡晃荡,那牢饭管饱,指不定就管你一辈子,小班房就成了最后的归宿。这弄不好就是一颗花生米,连口酒都不让你喝,捎带着大家伙还送你俩字——活该!

所以像老梁这体格,大晚上十二点街上溜达溜达他也没个害怕的,咱这治安好。

可之前不是这样,土匪就不说了,那卧山头上的大虫冷不丁窜出来冲你呲牙,那野狼从草丛里探出个大脑壳一对蓝汪汪的大眼睛瞅着你。您要是手里没个称手的家伙,这一准的完蛋。

所以这每个朝代为了打击这土匪,加上让那些个走山道的平头老百姓有个基本的保障,这就允许你民间藏有兵器。

大刀长矛大铁锤搁家里放着,这不碍事,那衙门口他也不会因为这,拿那大铁链子跑你家门口找你玩。

当然您要是家里藏了弩,这不行。藏弩?为啥不行呢?

这是因为弩这东西,不需要训练,一个光屁股小屁孩上了弦他就能用,而且攻击距离超长,所以衙门口是不允许有这东西的。

哎!这一聊就把不住嘴,又聊远了,咱把话头拉回来继续聊。

所以大家伙可以在电视剧里看到,那些个破烂一样的打铁铺里,只要您掏的起毛毛钱,按高,中,低档那大刀片子甩开了买,他也没人管你,这还不算,您还可以玩订制。

为毛甲胄就不一样呢

但这甲胄可就不一样了,家里要是收藏了这么一副,轻者流放,重者可就掉脑袋了。

这不民间一直就有流传说“一甲顶三弩,三甲您这就得进地府”。

说的轻点,这甲胄您可以看成军队的制服,这军服是个人就能穿的吗?显然不是!

这说的重一点,这甲胄的防御力可是惊人的,相同的武力值,这穿了甲胄的单挑五个同行这没啥问题。而且这要是聚集起十个富有经验的甲士,攻击个小镇只要突击进去,一般人还真奈何不了。

所以这朝廷对这甲胄看管的及其严格,而且就算是在军队中,拥有甲胄的士兵那都是军队中的精锐才会配备,一般的士兵他是没有的。

这么说吧,装备了甲胄的士兵,那就相当于现在的装甲部队,这要是搁战场上,运用得当那基本上就是平推了。

在这里老梁插一句,就算是现在的美国佬,他们的枪支随便卖,据说那枪.店里的枪能装备一个团的武器,但这地您是找不到一件防弹衣的。

这事和咱今天讲古代的事,其实是一个理。

当年周亚夫的儿子就想是弄五百服甲胄,就等周亚夫走了以后,把这五百副甲胄塞他坟头上,当陪葬品。结果这事发了,汉景帝拽着这事不放,要给他扣一顶谋反的罪名,最后周亚夫弄了个气不过,这就封了嘴巴玩绝食抗议,撑了五天,愣是吐血而亡,你说这事整的。

所以甲胄绝对是封建社会衙门口里的禁忌,不管是谁触犯了,这可都是大罪,除了皇上发话,这等您的就两条路,一条瞅着那两千里外的大野地——流放,另一条全家老小这就把脑袋搁了法场上,等着刽子手往下剁。

所以甲胄这物件,搁古代他的数量和质量那都是和政府的综合实力有着莫大的关系,说的夸张一点他比大多数带有进攻性的武器都重要。

说实在的,就因为古代那衙门口对甲胄的特殊关注度,整到现在,存世的甲胄那是少之又少。

小伙伴们听过山纹甲没,这是所有甲胄中顶尖的甲胄,流行与宋朝和大明朝,防御力不仅牛掰,而且美观,可惜的是现在已经失传了,您要家里有这么一副,得,北京城地界一套二环以内的大房子准有您一套。

当然甲胄这物件,您千万别和那电视剧里的甲胄比,那侠客拿大刀片子一划拉,就躺下一大片的甲士,这根本就没有的事,千万别当真。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古代中国的甲胄有哪些

甲胄发展史中,甲是铠甲、胄是头盔。原始部落时期受限于当时的技术与材料,甲胄做工工艺显得单调简陋,而原始防护装通常选用兽皮制、藤皮合制还有就是麻织类甲胄。

战国时期,甲胄主要以皮革制作,但也出现了铁甲胄。

秦朝时是皮革甲胄和铁甲胄共同发展的重要时期

到西汉中期,铁甲胄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汉代开始,铁器大量出现。有关甲胄最多的称谓是“玄甲”。

南北朝是铠甲兵器大发展的时期,明显不同于汉代传统。最大的特点就是西域的一系列铠甲式样如“明光铠”被大量引进普及,迅速颠覆了秦汉铠甲的传统。

唐式甲胄种类繁多,造型迥异。而到了晚唐时期,甲胄也由浮华转向军事本旨,突出军事功用,至宋代时期,中国经典甲胄样式基本成型。如黄金锁子甲、步人甲“铁浮屠”、黑金柳叶扎甲。

东汉末年普通士兵有兵甲吗

东汉末年普通士兵有没有兵甲,答案肯定是有的。

早在商周时代兵甲就已经出现。商代至西周时期甲胄主要使用皮革和青铜材质。胃多由青铜制作,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类。整体式胃为这一时期主要类型,商代后期到西周时期使用;分体式胃在商代后期方国中有使用。甲的材质有皮革、青铜、骨角等,形制上以整片式为主。

商代后期的皮甲为一块皮革,形制呈前搭状;西周时期则在皮革上缝上青铜片,皮甲的形制多呈长方形,主要用于前胸部位的防护。

东周时期甲胄的主要材质为皮革,战国后期出现铁甲胄。甲片的形制分为四类:长条形、梯形、长方形、异形;胃片的形制分为半圆形、长方形、弧状梯形、异形四类。东周时期甲胄都已发展为札片编成模式。甲衣防护的部位为人体的躯干和双臂,甲衣形制分为有披膊和无披膊两型,两型甲衣在主体部位使用的甲片以及编缀形式基本一致。

东周时期胃的形状仍为覆钵形,战国早、晚期甲片形制差异较大,早期遗物全由特殊形状片编成,晚期遗物特殊片减少,整体形制也有不同,呈半球状。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札甲已成为主要的甲胄组编模式;甲胄的札片逐渐趋于规范,规整的几何形片成为甲胄的基本片,除基木片外,甲胄的组编中仍需异形片。

秦代甲片形制分为五类:长条形、长方形、梯形、鱼鳞形和异形;胃片分为圆形、弧状梯形和异形三类。甲衣形制分为复合甲和札甲,前者由大片的皮革和札片复合编成,后者全由札片编成。札甲分为三型:A型由身甲、下摆和披膊等部位构成,B型仅由身甲及下摆部位组成,没有披膊部位,C型:由身甲、下摆、护臂等构成,三型甲衣的基木片为长方形片。秦代铠甲编缀方式分固定式和活动式,层与层间的连结视部位而有所不同。

两汉时期甲片形制分为长条形、长方形、鱼鳞形、叶形四类,胃片形制分为圆形、梯形、长方形、椭圆形、鱼鳞形、异形等六类。

从实用角度看,甲胄主要作为军队和仪卫装备使用。由于作战方式的不同,商代到东周时期,甲胄配置于军队中,主要作为车马、甲十的防护用具;战国、秦汉时期甲胄的使用扩大到一般士兵。仪卫装备的甲胄,源自其实用功能,增加了仪仗的意义。

所以汉末时期普通士兵是有甲胄的。

为什么古代家里可以合法的拥有刀剑,却不能拥有甲胄

在古代有一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攻击性的刀剑类武器不禁,防御性的甲胄反而被禁?这逻辑相当于今天,不禁枪弹,却禁止防弹衣一样。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古代的武器并不能完全的禁止

古代并非完全不禁武器,秦朝、元朝这两个朝代就是全面禁武的:贾谊《过秦论》说:“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兵。”《元史刑法禁令》中有载:“诸汉人持兵器者,禁之。”

至于其他朝代,都没有明令禁止民间拥有武器。

其实历代皇帝大佬也不是不想禁,而是——全面禁武太难了:

首先,是冷兵器打造的门槛太低,随便一个铁匠铺就能打把菜刀啥的,总不能把老百姓砍瓜切菜的权利都没收了吧?再者说,天天检查铁匠铺,巡查员也很累的好吧。

其次,古人有佩剑的习惯,所谓“剑胆琴心”嘛,这既能提升逼格,也是身份的象征——吃瓜群众才不会用一年或几年的瓜钱去换把剑呢!

所以,全面禁武,成本太高,也不现实,那就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于为啥不能是俩眼全闭上,那是因为有一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必须禁!比如,唐代“弩、矛、槊、具装等”严禁民间拥有,而宋代“火筒火炮”是必禁武器。

既然武器不禁,为什么要禁铠甲呢?

因为铠甲能救命,古人的刀剑,虽然已经是锋锐的钢制武器了,可并非每把刀都是削铁如泥的“倚天剑、屠龙刀”,至于常山赵子龙在长坂坡之战中大显神威的青釭剑——只存在于演义。

在冷兵器时代,破甲根本没那么容刺破:没铠甲的可能一刀都扛不住,不死也半残;可是身披铠甲的,一般的刀剑那还真没那容易砍进去!

冷兵器战场上,有铠甲的就相当于多了好几条命。

甲胄打造起来麻烦,作为造反的依据

另外,打造武器可能需要的金钱不多,原材料也不多,例如很常见的刀剑之类的,打造起来相对容易,而且很难禁止,但是甲胄就不一样了,需要的原材料比较多,而且造价也高。

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可能会打造一两件兵器,用来防身,但是绝对不会打造一套甲胄来作为防卫

甲胄一般只用在战争中

所以如果不是为了战争,那么普通家庭打造甲胄做什么?所以甲胄会作为造反的重要依据,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禁止的原因。

古代不能私藏甲胄那将军自己的甲胄如何存放呢

古代的冶铁技术落后,一副甲冑没有几个月时间那有那么容易做成?

甲在古代属于战略性武器,一个有甲的士兵对付几个没甲的士兵那是十分容易的。

古代的将军是可以拥有三副以下的甲胄的,那叫将门世家,登记在册就行。

至于如何存放,将军府又不是平民小园,地方大着呢,找个地方存放自己的甲冑容易的很。

古代将士甲胄上的护心镜真能护心吗

悟空问答,有问有答,且听大狮白话几句。

关于古代甲胄,笔者多少有些研究,更亲自去过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等地观摩过铠甲展,并且亲身穿戴过几件。穿上之后,你会发现一些问题,穿上这层厚重的铁甲(非完全铜铁制造,含有竹片和木料以及棉衬)之后,身体协调能力会因此受阻,你会感觉到很不舒服。尤其在跑动时,会感到异常吃力。

经过专家说明后才知道,古代人穿戴铠甲是要经过特殊训练的,不是任何士兵都有穿戴全身铠甲的待遇。只有那些身体合格的士兵,才会被分配到铠甲部队。当年郑成功就训练过一支“铁甲军”,士兵经过层层筛选,体格最好,耐力最强者才能胜任。这些士兵待遇非常高,其待遇是普通士兵的3-6倍,饮食方面也特殊对待,足可见其重要性。

现在的古装影视剧中,动不动就十万铠甲兵,并且都是制式铠甲。事实上这在古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一副铠甲的打造非常耗时,还需根据不同身材打造,铠甲不同于棉衣,大一点小一点都无所谓,若不合体,穿上之后,不但起不到防护做法,反成为累赘。因此只有高级将领才配享有最优良的铠甲,东西方皆同一理。另外一副好的铠甲是需要传代的,一代传一代,穿不上供起来。

将领拥有上好的铠甲,士兵只有简单的防护装备,在唐宋两朝,士兵可以私下制造铠甲,但有规定不可多造,打造之后需要登记花名册,证明你拥有自己的铠甲。刀具也是一样,可以私自制作,打造趁手的兵刃,但同样不能超标。超过指定数量,便是造反。到了明代,私自打造铠甲属于违法,刀具的长度也受到限制,清代延续明代旧制,对于武器的管理异常严格。

尽管铠甲看上去很坚固,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事实上作用真的没有你想象中的强大。有人专门做过实验,在一定距离之内,威力强大的弓箭完全可以穿透铠甲。另外铠甲对于钝兵器打击防御几乎无效。打个比方,如果对方是员膂力过人的壮汉,手里的武器是大锤。当他抡起大锤打在铠甲上后,身穿铠甲者多数时候是必死无疑的。因此打击力度已经穿透铠甲伤及到内部器官,脏器受损生还率很低。

同样有西方人做过实验,将铠甲套在猪身上,而后用不同的武器进行砍杀击打,结果发现铠甲的确有防御刀剑的能力(如果力度大,照样可以劈开铠甲),但防御钝兵器几乎无效。

最后话题回到题主提到的“护心镜”上面。事实上,护心镜防护的不是心脏部位,而是在前胸或后背中心位置。材质多为青铜和铁制,时至清朝,仍有护心镜之说。但这玩意儿起到的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最多可以防御住远距离射来的弓箭,近距离打击几乎无法防御。但有这么一个小玩意儿,总比没有强,尽管作用不大,但起码让自己感觉安心。与其叫做“护心镜”,不如叫做“安心镜”。(下图为清代棉甲上的护心镜)

还有一点,身穿铠甲,尽量使自己不要摔倒,因为摔倒之后很难爬起来,尤其是欧洲那些贵族用的全身重甲,只要摔倒,就很难爬起来,很容易成为对方的俘虏或者被砸成“铁包肉”。

甲胄不属于杀伤性武器,在古代私藏甲胄为何是重罪

甲胄和刀剑不一样,铠甲虽说没有什么攻击性,但是打造一副铠甲的代价可是很高的,由于古代没有工厂流水线,所以想要打造一副铠甲,全靠手工来完成,一套做工精良的铠甲,至少需要三四十名工匠,花费大概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虽说普通一点的铠甲,制作的时间可能会略短一些,但是同样也会耗费不少的资金。

如果一个家庭之中,私藏了好几副铠甲,足以说明这户人家的财力可观,最起码能说明,他们有造反的实力。

其次,铠甲这种东西它没有别的用处,除了用来防御之外,再没有其他的用处,因此,铠甲只能在打仗的时候才能发挥出作用,如果一户人家私藏了大量的铠甲,其动机自然会遭到怀疑,就算你说是为了私藏欣赏的,这种话说出去有人会相信吗?

总的来说,在古代皇权统治之下,之所以私藏刀剑不犯法,而私藏铠甲就是造反的大罪。主要就是因为铠甲代表着皇权,拥有不一样的象征,所以一旦发现有人私藏,就会被扣上谋反的帽子。

为什么私藏甲胄的罪名会是藏弩的几倍呢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体制下,为了更好地巩固统治,当朝的帝王总是会想出一些个政策,来钳制人民的武力,进而避免他们以武犯禁、威胁社稷,而在这些政策中,最为直接的一项便是不允许百姓携带兵器招摇过市,更不允许百姓私藏甲胄。

后世的人们对此会感觉到奇怪,他们认为不允许百姓携带兵器这是理所应当的,但是不允许百姓私藏甲胄就难以理解了,毕竟一幅甲胄,又不会主动地伤人,为什么会禁止私藏甲胄呢,甚至,私藏甲胄会比藏兵器的罪要来的更大 ,这是他们所不理解的。

其实,古代对于兵器的管控并不太严格,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古代的人其实受到当朝者注重军事力量建设的影响,他们也想通过习武的方式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因此他们也把舞枪弄棒形成了一种流行的风尚,在这种社会状况下,兵器更多的就是一种强身健体的工具罢了,并没有太过特别的意义。

第二个,我们经常会在电视里面看到,古代的君子通常会配备一把华丽的长剑,用以显示自身的地位与风华,在这种观念中,兵器与玉佩、扇子等无异,都是属于附庸风雅的一种手段,而且,那些古代君子配备的长剑都是华丽美观为主,本身的锋锐与坚韧难堪大用,也自然不会被人在意,更别谈禁用了。

第三个,就是更为直接的一个原因,那边是一个人哪怕私藏了可作为攻伐的兵器,那也只是一个人罢了,哪怕是用当地的一些个普通衙役,三五个人也能把此人杖毙,故此,所谓兵器也就不为人们所重视。

然而,甲胄则完全不同,古代私藏甲胄罪大恶极的原因,有这么三个。

首先,一个普通人私藏兵器,但是其能力并不会得到太大的提升,毕竟用当地的一些个普通衙役,三五个人也能把此人杖毙,但是甲胄则完全不同,一个普通人,穿上甲胄,凭着强大的防御力,一些地方上的衙役府卫根本难以将其击杀,更别说擒拿,可以这么说,一幅甲胄对于一个人的武力的提升是任何一件兵器都难以比较的,故此,古代把私藏甲胄定义为大罪,甚至是死罪,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一件兵器,哪怕是在坊市中也可以买得到,这并不稀奇,但是一件甲胄则不然,无论在我国的哪一个朝代,甲胄都是一个王朝自己监督制造的,民间根本没有的买,那么,你私藏的甲胄从何处得来呢?

说白了,只有两个渠道,第一个,便是从军队中偷拿、或是跟军队买卖得来,这种跟军队做私下交易的行为,本身就够你死上万次了。二一个,便是你所私藏的甲胄,是由外面的势力的来得,这种情况下,官府对你的定位肯定就是私通外敌了,不然这种放在他国也不能随意得到的军事重器怎会在你手里呢?这种情况,比之上一个还要来的严重,被抓到了难逃抄家灭族的重罪。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严重的一项原因。

在古代,甲胄的制造是国家的重大机密,没有外泄的可能,原因很简单,一种制式的甲胄,对于一个国家军队的战斗力的提升是极大的,这就要求到甲胄本身的制作工艺要有极高的水准,比如说,唐朝太宗皇帝的玄甲军,每一副甲胄都40需多名巧匠用上近十道工序,历史大半年才能够制成,甲胄完成后,玄甲军虽然只有不到4000人,但是却能够凭此大杀四方,难有敌手。

可以说,一幅甲胄的制作,绝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小群体就可以制作完成,他要求的是一个真正的团队在财力的加持下才有可能现世,那么,民间的势力又怎么会出现甲胄呢?

很简单,那只能是有人、而且是一股极有财有势的人,准备造反了,才会说出现一幅没有在军队注册过的甲胄,换句话说,一幅民间的甲胄,往往是一次造反的信号,这当然是触及统治阶级的最根本利益的,基于此原因,无论是哪一个朝代,对于民间私藏甲胄都是抱有极不友好的态度,甚至于,会把民间私藏甲胄定为重罪书写在国律上。

话说到这里,我们也就知道了在古代,私藏甲胄比私藏兵器的罪行来的更加严重的原因了,说得白话一点,就是甲胄的威胁会比兵器来的大,对于社会治安来说也会存在更大的隐患,再者,甲胄往往是兵变的信号,这也是统治阶级最为在意的一点,故此,古代无论是哪一个朝代,哪一任君主,都对民间私藏甲胄的行为大肆打压,借此抹掉有可能危及社稷的隐患。

“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私藏甲胄为何被历代王朝冠以重罪

中国封建王朝时期,起初是不禁止佩剑的,直到宋朝时,光天化日之下还有不少行人佩剑,至于有身份的人,佩剑更是标配。然而,中国古代却一直将私藏甲胄视为重罪,历朝历代当中,只要发现私藏甲胄,不论甲胄用于何种目的,一般都会被冠以谋反大罪,贬为庶民、全家流放都是网开一面,由于私藏甲胄被满门抄斩的不在少数。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极为夸张的说法,就是”禁甲不禁兵“,蓄养一定规模的家丁和私兵有时候都没有事情,但是却不能私藏甲胄。这令许多人无法理解,连具有杀伤性的刀剑都可以随身携带,将甲胄藏在家里,为何就会被冠以重刑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与甲胄的重要作用有关。许多常看影视节目的人可能会以为,甲胄在战场上并没有多大的作用,毕竟当敌人的箭雨射来时,穿着甲胄的士兵们还是成群的倒下,但这一方面是艺术的加工,另一方面这些士兵身上穿的是轻甲,而非重甲,真正的甲胄,对于战场的影响是巨大的。

中国古代几支较为著名的军队确实不一定是重甲军,比如身着轻甲的秦军,纵横睥睨的蒙古铁骑,他们都没有身披重甲。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战场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重甲军。

而且,甲胄对于士兵们来说,是必需品,有没有甲胄,士兵们的战斗力可谓天差地别。在真实的战场上,即使是百战将军,也没有把握不披甲打败身披甲胄的士兵。以虎牢关之战为例,李世民派出三千重甲军,冲击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窦建德的军队数量占据绝对优势,但他们却被冲击的混乱不堪。

当然,如果仅仅是在战场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还不至于让统治者们如临大敌,毕竟刀枪剑戟在战场上也都有用。令历朝统治者忌惮的,是甲胄本身的敏感性。甲胄的制作成本极高,很难打造,根本就不是一般人可以造出来的。可以造出甲胄的,基本上都是大富大贵且极有权势之家。

封建王朝里,统治者最无法容忍的,就是有其他人挑战他们的权威,甚至是觊觎他们的位置。别的事情还可以商量,但一旦牵扯进谋反大案,一定会掀起腥风血雨。甲胄本身的作用,令统治者们有理由怀疑,私藏它的都有造反的想法和目的,且有了极大地威胁性。

所以,中国古代历朝都将私藏甲胄视为重罪,即使有的人藏甲并非是为了造反。比如周亚夫的儿子,觉得父亲征战多年,战功彪炳,于是想打造一些甲胄,用来给父亲陪葬。但是他私藏甲胄的事情暴露以后,皇帝震怒,直接将周亚夫下狱。对待功臣尚且如此,对待其他人的严苛程度可想而知。

说到底,统治者们忌惮的,不是人们私藏的甲胄,而是甲胄背后想要造反的野心,而这是他们绝对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