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带数字的诗句有多少
- 二战苏联总共造了多少火炮
- 你知道哪些神奇的数字
- 现代战争中牵引式火炮还有实战价值吗
- 牵引榴弹炮比自行榴弹炮有什么优点吗
- 战争有多烧钱
- 二战期间苏联火炮产量是多少
- 世界上有多少国家无法与海马斯大炮抗衡
- 如何评价“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军事水平
- 射程40公里的大炮该怎么瞄准
带数字的诗句有多少
《一去二三里》赏析
北宋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朴实无华,由数字构成,读起来却朗朗上口、耐人寻味。这是在老一辈中,传颂已久、耳熟能详的作品。今天来看仍很有情趣。
《围城》中有这样一句话: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这仿佛让我们看到一个刚刚懂事的孩子,跟父亲从城里到城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那一日,在春光明媚的早晨去郊游,到底走了多远呢,也许是一里也许是二里也许是三里吧,在孩子的印象里第一次走了那么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是一个袖珍小村庄,藏在山里很别致。
看到了炊烟袅袅、烟雾笼罩的四五家的小村庄,也许是烟花朦胧吧。走累了就到亭子里坐一坐,究竟是多少座亭子呢?这也许是古代送别的长亭短停,也许就是随形而建的供人休息的八角亭子吧。
从这小巧玲珑的亭子望去,孩子看到了竹外桃花三两枝,也许更多呢!就像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 二四六七八。
这样的数字并不枯燥,仿佛是春天里的一幅画!
二战苏联总共造了多少火炮
对于这个问题,苏联二战中生产的火炮数量十分庞大。
根据苏军统计,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一共生产各种口径火炮48.22万门、各种口径迫击炮35.18万门。
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边境地区5个军区一共装备火炮和迫击炮47167门,而整个苏军当时拥有110444门。不过最初的半年,苏军蒙受重大损失,损失各种口径火炮40600门,各种口径迫击炮60500门!
随着局势的好转和火炮生产数量的增加,苏军1942年秋开始建立野战炮兵师,辖8个炮兵团。此后1943年开始组建了突破炮兵师和近卫火箭炮兵师,前者编有6-7个突破炮兵旅,装备364门火炮、迫击炮和火箭炮;后者由3个近卫火箭炮兵旅组成,装备288门火箭炮。
与此同时,苏军还在1943年组建了更大一级的炮兵单位-突破炮兵军,编有2个突破炮兵师和1个近卫火箭炮兵师,总计有火炮、迫击炮和火箭炮1000门左右。从1944年起,突破炮兵军编有2个突破炮兵师。
让我们看看二战后期苏军炮兵的表现
在1945年1月12日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苏军集中了39230门火炮和火箭炮,并在3点到4点和7点到8点的两个时段内集中射击。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在25分钟内向敌人倾泄了315000发炮弹(其中15%为火箭弹),总共5500吨炸药!
在1945年柏林战役中,共有6个突破炮兵军参战,整个苏军参战火炮和迫击炮数量达到41600门。苏军在1945年4月16日3点50分至6点30分之间的近三个小时内向德军倾泻了怒火。第13集团军在其9公里的攻击正面上集中了2356门火炮,而第5突击集团军在其7公里宽的攻击正面上集结的火炮数量则达到了2430门!在德国国防军统帅部的日志记录上光是第9集团军的地域内就落下了450000发炮弹!
为此,斯大林对于炮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炮兵是战争之神”。
你知道哪些神奇的数字
题主提到了一个神奇的数 142857。 这个数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 2 倍到 6 倍是这 6 个数字的一个排列,并且如果把 142857 写两遍:142857142857, 则它的 2 倍到 6 倍 恰好是这 12 个数字中的连续 6 位:
142857*2=285714142857*3=428571
142857*4=571428
142857*5=714285
142857*6=857142
看起来特别神奇是吧?拥有这种性质的数我们称之为 “走马灯数”,其性质就像下图那样:
“走马灯数”看起来是如此神奇,直觉告诉我们,这样的数非常罕见,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注意到,142857*7=999999,而这,正是走马灯数的奥妙所在。
如果你学过极限,应该会认同 1=0.99999999……而 142857*7=999999,意味着 142857 正是 1/7 的循环节。相信对于学过数学的人来说,竖式计算一定不陌生,就像下图所示:
参见图中的彩色数字,我们发现,在作除法的过程中,余数为 1~6 的情况恰好都出现了。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 142857 的 2~6 倍都是循环节的一部分:因为任何不能被 7 整除的数,余数必然是 1~6 中的一个,因此必然会落入相同的循环劫中啊!
看到这里,我们恍然大悟:如果 1/n 在做竖式除法的过程中,余数恰好遍历了 1,2,……,n-1,那么其循环节必然也是“走马灯数”。
在数学上可以严格证明,这个性质等价于:当 p 为素数,且 10 为模 p 的一个原根时, 1/p 的循环节是 “走马灯数” (反过来其实也成立)。
著名的数列网站 OIES 给出了这样的一个数列(A001913):
数列的第一项就是大名鼎鼎的 7。第二项是 17,
1/17= 0.0588235294117647 (循环)
这就意味着: 588235294117647 也是一个“走马灯数”:
588235294117647 *2= 1176470588235294588235294117647 *3= 1764705882352941588235294117647 *4= 2352941176470588588235294117647 *5= 2941176470588235……类似地,1/19, 1/23, 1/29…… 的循环节,也能产出对应的 “走马灯数”。
原本我们以为,像 142857 这样的走马灯数,是凤毛麟角,不可多得的,没想到,它其实也很常见啦!
现代战争中牵引式火炮还有实战价值吗
牵引式火炮不但还有实战价值,人家还来了第二春呢。
现在火炮大体有四款:牵引式火炮、履带式自行火炮、轮式突击炮、卡车炮。
履带式自行火炮价格昂贵,防护性好,威力大,是现代火炮高精尖技术的集大成者。有趣的是履带式式自行火炮恰恰是现在最不吃香的火炮。至于为啥不吃香,下面一起说。
现在最吃香的是卡车炮、轮式突击炮。
这次我们阅兵,强大的PLZ05式履带式自行火炮并没有上场,反倒是价格低廉的155mm口径卡车炮接受了检阅。这就是:地位。
现在的武器是:轻的吃香,重的不吃香。
道理也很简单,轻=快。部队为了打胜仗肯定是要追求更快的速度。像履带式自行火炮虽然自己跑起来也不慢,但它运输起来慢,抵达战场的速度慢。现在各军事强国都在走轻量化路线,为的就是快速抵达、快速部署。美军搞的斯崔克旅,其他国家的师改旅、合成营......都是这个意思。
但是对于山地步兵、空降兵、海军陆战队而言,卡车炮、轮式突击炮有时候依然还是重,难用。
这时候,更轻的牵引式火炮就显得非常有吸引力了。
一战、二战,都是线性战场,你这边10万人守阵地,我这边20万人冲上去。但是从十几二十年前开始,战线越来越模糊,这是趋势。未来的战场一定是犬牙交错,敌我交织在一起。未来的战场一定是特种战、立体战。
在这种趋势下,把部队投放到敌人的背后,也会成为常见打法。大国的特种部队、山地部队、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必然会越来越多,这些部队跑到敌后的情况也肯定会越来越多。这些部队都是未来的新宠,数量会越来越多,他们对火炮需求的量也自然是水涨船高。
但是这些部队有个短板:很难投送重型装备。他们的主要运输工具也就是直升机、吉普车、地形车、气垫船......这些设备把重武器运到敌后还是很吃力的。履带式榴弹炮、卡车炮、轮式突击炮都很难投送。而地面部队打仗又离不开炮火的支援,这时候,最轻的牵引式火炮就成了唯一选择。
直升机、气垫船可以把牵引式火炮和其他部队一起送到位置。这样部队就有了重火力。比如说在高海拔山地,对面有地堡、工事,端着轻武器的步兵很难冲上去,这时候吊上去两门牵引式榴弹炮轰一下,还是很不错的。对面的山地步兵端着步枪冲锋,你用榴弹炮来几发,压制效果更佳。
目前的格局是:正面进攻的部队,以卡车炮、轮式突击炮为主。穿插到敌后的部队,以牵引式火炮为主。履带式火炮,已经沦为看家的。
越是崇尚进攻的军事强国反倒是越青睐简单轻便的牵引式榴弹炮。这东西看着不起眼,甚至感觉已经落后了,实际上这是一款进攻型兵器。
所以各强国不但没有舍弃牵引式火炮,反倒都很感兴趣。而且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为它减肥,以求把它做的更轻。英国的轻型牵引式榴弹炮就非常不错,美国、澳大利亚直接买过去用。我国也有类似的产品。
未来,特种兵、空降兵、山地步兵、海军陆战队会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有牵引式榴弹炮的支援,所以,这种炮也会越来越多。现在导弹、无人机这些高端的东西比较风光,但在地面,火炮依然是核心火力,80%以上的伤亡,依然是炮弹造成的。
牵引式火炮以前是用汽车牵引,现在是鸟枪换炮,改飞机牵引了。速度快了几十倍不说,还直接屏蔽了高山、丛林、江河的阻碍。
牵引榴弹炮比自行榴弹炮有什么优点吗
牵引式榴弹炮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
榴弹炮最早出现在16世纪,属于炮兵武器之一,一直担负着火力压制、突击和歼灭等任务,是陆军中重要的地面火力支援组成部分。现代大口径火炮兼具榴弹炮和加农炮的功能,因此也称为加榴炮。
在二战以前,各国军队大都装备牵引式火炮。这种火炮的作战前要先选择便于布置炮兵的平坦地形,然后构筑炮兵阵地,有条件的还要挖掘防护掩体,并进行预先的准备工作。 作战时,派出炮兵观察组对需要打击的目标进行测距,然后向炮兵阵地通报各项数据(距离、方向等),接着开火试射(一般为单发),观察组通过炸点修正火炮射界,修正完毕后所有火炮即可全力射击,力求短时间内覆盖整个目标区域,最后收拢火炮,撤离阵地。
不管是牵引还是自行都需要构筑炮兵阵地,有时间的话还要进行各种伪装
从以上的流程就可以看出,牵引式榴弹炮的整个作战流程繁琐、复杂、费时费力,行军/战斗转换时间长,已无法适应节奏紧、效率高、攻防转换快的现代战争。不说别的,就一个反炮兵雷达,从发现炮弹来袭到反推出发射阵地位置,也就仅仅几十秒的时间。如果是训练有素的部队,利用反炮兵雷达可以在几分钟之内进行快速精准的火力反击,而此时牵引式榴弹炮可能连炮弹都还没打完。由此可见,牵引式火炮已经很难在现代战争中生存。所以,现在各军事大国都在积极的推进火炮自行化的发展,将陆军中的牵引式榴弹炮换成各种轮式/履带式底盘的自行火炮。
炮兵侦校雷达就是俗称的反炮兵雷达
自行火炮好是好,但缺点只有一个,贵!
普通的牵引式榴弹炮价格仅有几十万美元一门,二手的更便宜。但甭管是轮式还是履带式的自行火炮,价格都贵得出奇。中国前后出口给科威特共计90门PLZ45自行火炮及配套车辆,总价6.4亿美。德国PZH2000型自行火炮,单价超过600万美元,这还是十几年前的价格。就是以廉价著称韩国K9自行火炮,其一门炮的价格也超过了300万美元。而且,不要单看火炮本身,一门自行火炮想发挥威力除了弹药外,还有一系列的保障和配套车辆。像什么弹药车、指挥车、观测/搜索车、气象雷达车等等都需要跟进研制和装备。另外,机动车辆的保养和维护也相当的复杂繁琐,投入的资金也要比牵引式榴弹炮大得多。
过于昂贵的价格限制了自行火炮的装备规模,于是各国又发展了价格相对低廉的卡车式自行火炮。卡车式自行火炮是便宜了一些,可上百万美元的单价相对牵引式火炮来说仍贵得多,尤其是在集合了各种先进的数字终端和自动化指挥系统后,价格更是“一鸣惊人”。法国“凯撒”155毫米卡车炮,出口单价超过500万美元,日本刚刚面世的155毫米卡车炮价格则接近了700万美元。虽说卡车炮的维护保养要比自行火炮便宜和简单得多,可真要一下子就掏出这么多钱来换装牵引式榴弹炮也并不容易。
一个PLZ45自行火炮炮兵营所需要的各型车辆
那现在的牵引式榴弹炮在军队中还有什么用呢?
保持编制
有些国家军队规模小,可以快速将所有的火炮更换成自行火炮。但在军队规模较大的国家,昂贵的自行火炮,难以短时间内全部换装,那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换装自行火炮的单位外,其他炮兵仍会使用牵引式榴弹炮进行训练。一是作为正常的作战编制使用,防止突然发生战争冲突等意外情况,毕竟有总比没有强;二是保持人员编制,防止因出现人员技术断层。出现人才断层的后果很严重,会从根本上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发挥。
国内仍装备着不少的66式15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
节省成本
实际上,很多国家的军队里仍在使用牵引式榴弹炮。牵引式榴弹炮在各个国家的装备量都很大,有些服役时间还短,性能并不落后,一时半会很难退出舞台。所以在战争中只要不是那种势均力敌的战斗,占有优势的一方往往就会毫无顾忌的在阵地上使用最便宜的牵引式榴弹炮拉开架势打。最近的叙利亚、乌克兰战争就不说了,各种牵引式榴弹炮出镜。就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在伊拉克战争和海湾战争中也同样拿着155毫米口径的M198榴弹炮猛轰萨达姆的军队。
使用M198榴弹炮的美军
快速部署
现有的新型牵引式榴弹炮,都在向轻型化发展。轻型化榴弹炮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被交通工具快速的运输到指定地点。榴弹炮轻型化起源于美国,美国陆军下的一些快速反应部队如82空降师等一直缺乏一种灵活机动大威力的身管压制火炮,当时服役的M198牵引式榴弹炮重量超过了7吨,难以进行快速的战术/战略机动。因此,为了取代M198轻型的M777牵引式榴弹炮出现了。这种轻型榴弹炮重量仅有4吨,可用直升机通过吊运方式进行快速机动,十分适合轻装部队使用。更重要的是,M777榴弹炮还可以部署在机动车辆难以到达的山地高原地区,为己方部队带来压倒性的火力优势。这也是印度为何要花6.47亿美元去采购145门M777牵引式榴弹炮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轻型牵引式榴弹炮的应用范围小,只适合一些特殊范围和类型的部队使用,要说重获新生有些夸张,姑且算是得过且过吧。
吊运M777的“海种马”直升机
未来的牵引式榴弹炮会怎么发展呢? 有钱的国家当然全部换掉,只剩下一些轻型超轻型的牵引式榴弹炮。而没钱的呢? 那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越南自主研制的卡车式自行火炮
战争有多烧钱
大家知道为什么取得了马岛战争胜利后的英国,会在香港谈判时完全服软?
当然这有许多政治、军事原因,但是其中有一条,就是整个马岛战争太烧钱了。
英国人在马岛战争里花的钱,以马尔维纳斯群岛的税收计算,需要5000年才能收回来,而且这还是没有计算利息的情况下。
英国人在马岛战争花了多少钱?
光是维持英国远征特混舰队人员的生活运转,每天就要花销900万美元,另外还租用英国各个公司的民船43艘,光是一艘“伊丽莎白二世”号,一天就要支付180万美元的租金。
英国一艘驱逐舰从本土开到马尔维纳斯群岛,需要消费1200吨油料。
英国空军的“猎迷”式飞机从阿森松飞到战区侦察,飞了150架次,就烧掉81OO吨油。
整个马岛战争期间,英军每天烧油9460吨,人均0.27吨。
而马岛战争期间,英国每小时消耗1207万美元。
而根据1982年首次发布的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当时全球前3大富豪的总资产加在一起才刚够英国打一次马岛战争。
二战期间苏联火炮产量是多少
关于二战苏德战争中苏军的武器装备打击能力,许多人都认为苏军是依靠炮兵打击力量取胜的。实际上,这句话也没错。
一方面,我们先来看看苏军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的火炮生产能力。1934年,当希特勒上台开始武装德军时,苏联也及时调整了苏军的武器装备配备。但苏军此时的战略部署主要是建设强大的空军和炮兵,这与德军下大力建设装甲部队是有区别的。从1934年苏军的各型火炮数量为17000门,到1939年二战爆发就上升到了56000门,增强了3倍。这一时期主要也是受苏军接连与日本关军作战和发生了苏芬战争,客观上也大量消耗了弹药和提高了火炮的生产能力。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此时,苏军的各型火炮达到了59000门,从这时候开始,苏军不断加强了火炮的更新换代,尤其是喀秋莎火箭炮的投入战场,使苏军的火炮生产能力大大提升。仅弹药的生产量也从1941年的5100万发提升到1944年的9500万发再到1945年的6100万发,这还不算英美盟军的增援。
从苏军使用的各型火炮品质上看,D-44 85毫米口径野战炮,战斗重量约1.7吨,最大射程15.6公里,二战结束才出现,共有18000门;M1942(ZiS-3)76.2毫米口径野战炮,战斗重量约1.1吨,最大射程13.29公里。103000门,苏军的主要火炮打击武器,主要打击德军的坦克和的近距离进攻;M1939 (USV)76.2毫米口径野战炮,战斗重量约1.47吨,最大射程13.29公里。生产不到10000门。
另一方面,从苏军在二战爆发前后的数量对比上看。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西线5个军区火炮数量有:反坦克炮7520门,步兵炮6134门,加农炮1694门,山炮360门,榴弹炮6085门,加榴炮1830门,高射炮5520门,迫击炮8933门。这还不包括各种坦克和装甲上面的火炮以及喀秋莎火箭炮。
另外一组数字是朱可夫在回忆录中提供的,从1939年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苏军装备有29,637门野炮,52,407门迫击炮,火炮和迫击炮(连同坦克炮在内)总共92,578门。1944年苏军大反攻时,苏军的作战部队共有约660万官兵,各方面军拥有98,100门火炮和迫击炮,7,1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2,900架飞机。另外还有近10,200辆中、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11,900余万发炮弹。从中可以看出,苏军三年中火炮的生产能力大量提升。
世界上有多少国家无法与海马斯大炮抗衡
作为一个军事大国,俄罗斯都无法找到一个应对海马斯火箭炮抗衡的办法,所以感觉这个世界上,能够应对海马斯火箭炮的国家应该不多。
我觉得能够应对海马斯火箭炮,必须有强大的信息化,智能化,精确打击武器,强大的情报工作。
所以感觉应该只有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能够应对海马斯火箭炮吧
如何评价“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军事水平
中俄军事水平,各有千秋。但是中国的军事水平正在大幅度提高,即将超过俄罗斯。
军事水平包括军人的素质和武器装备的水平。军人的素质,中国已经超过了俄罗斯。从这次俄乌冲突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陆军的军人素质相当拉胯。他们的“营级战斗群”(BTG),已经被证明为不如我们的“师改旅”。“营级战斗群”(BTG)由于忽视步兵的存在,而导致战斗力低下。如果中国陆军面对乌克兰,顿巴斯不会打得如此艰苦。
武器装备的水平,俄罗斯一向信奉“大炮兵主义”。这次马里乌波尔战役,他们甚至拉出了2S-3型152mm自行加农榴弹炮和2S-4型“郁金香”240mm自行重迫击炮。这些,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武器。由此可见,俄军武器装备的落后。与美制m777榴弹炮相比,俄罗斯大炮笨重且跟不上数字时代的要求。我军的大炮比俄军的大炮,数字化水平更高是事实。
俄罗斯的海军,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022年俄罗斯的国防预算,只有482.5亿美元。这点钱,都不够在乌克兰使用,谈何海军的建设?1979年7月27日下水的莫斯科号巡洋舰,竟然是莫斯科海军的旗舰。而中国,已经有了2艘航母组成的远洋打击舰队。
俄罗斯的空军,向来以世界第二著称。但是在这次冲突中,苏-34战斗轰炸机、苏-30SM战斗机、苏-25攻击机、苏-35战斗机先后被乌克兰击落。中国空军的歼20战斗机,比苏-35只强不弱。
综上所述,中俄军事水平相当接近。有些地方,我们已经超过了俄军。当然,核武器方面我们仍然大大落后于俄罗斯。
射程40公里的大炮该怎么瞄准
我就是炮兵侦查专业的,转眼已经转业10年了,看到你这个问题还挺亲切。具体操作说起来实在复杂,我给你简单说说吧。注意我说的是传统牵引火炮的瞄准方法,对于自行火炮来说,就是把牵引火炮这一套变为计算机计算。首先,炮兵使用的地图是带坐标格的,在作战之前会派出观察所并测量出观察所的坐标,同时火炮阵地也会确定坐标。待发现目标后,把目标——炮阵地——观察所连线成为一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函数计算出目标与炮阵地的距离、方位。然后换算成表尺和方向传达给炮阵地。表尺指的是炮管抬多高;方向指的是炮管向左或向右多少。这样就可以装弹发射了。另外科普几个炮兵术语。基准射向:是把火炮大致对准要作战地域的中线方向,这个方向叫基准射向,下达口令时一般直接说向左或向右,指的就是基准射向向左或向右。密位:把圆周分为6000份,每一份称为1个密位,写作0-01。表尺:火炮的高低分划。所以发现目标后下达射击的口令应该这么说:全连射击,1号目标,土木支撑点,榴弹,瞬发短延期引信,2号装药,表尺278,相左0-02,4炮一发放!以上这个口令是试射口令,如果发现4炮的这一发炮弹打准了,那么全连马上可以开始效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