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裕

如何评价李德裕?维州之耻,吐蕃降将献城投唐,李德裕为何拒城不受、遣返降将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7 19:41:44 浏览1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李德裕

在唐代,有一位叫做李德裕的宰相。他对饮食没有什么要求,就喜欢吃羊,对羊肉颇为喜爱。有一次,他听说京城来了一位小有名气的算命先生,请到自己府里,算一卦。李德裕问算命先生,自己的寿命有多长。算命先生说:吃完一万只羊后,生命会走到尽头。听到这个回答,李德裕很放心。毕竟一万只羊那么多,吃这么多的羊需要很长的时间。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派人查查自己到底吃了多少只。经过统计,证明他已经吃掉了九千五百只。这个数字令他十分惊讶,没多久又有人送来了五百只羊。想想算命先生的话,李德裕决定不再吃羊。可是算命先生说,不管吃不吃,收下了就等于是他的了。果然,没多久,李德裕被贬官,到了偏远地区,后来病死。

或许大家对于李德裕并不熟悉,其实他做宰相期间,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一言一行都很谨慎。从来没有为亲人朋友走过后门,为百姓谋福利,很得民心。之所以没有名流史册,大概是因为他很低调和谦恭,不太与百姓有来往。他的父亲也做过宰相,家境优越,受到良好的教育。

尽管父亲是宰相,李德裕也没有长歪,不是贪恋荣华富贵之人,更没有做纨绔子弟。反而,李德裕一直都是积极进取的,不断学习,以父亲为榜样,努力做人。当同龄人都在玩耍时,他已经在努力学习。当别人早早入睡,他还在挑灯夜读。

从父亲那里遗传了高智商,再加上自己非常努力,怎么可能不会成才呢?可以说,李德裕是德才兼备之人,一心一意想为天下人服务。自己想做官,家里又有政治资源,自然谋得了一个官位。而李德裕也很聪明,即使没有父亲的安排,自己也可以考取功名。

不管他没有接受父亲的安排,也没有去考取功名。而是选择到偏远地区做官,想证明个人的实力。的确,如此要强的人,是不想被别人指指点点。当这件事情被皇帝知道后,对李德裕赞赏有加。想将其调到京城做官,但是被李德裕委婉拒绝了。不过是人才,在哪里都能发光。李德裕还是被调到了京城,做到宰相的位置。只不过伴君如伴虎,还是丢了性命。

维州之耻,吐蕃降将献城投唐,李德裕为何拒城不受、遣返降将

吐蕃在维州的守军向李德裕投降,李德裕原本已经接受了。

维州地势险要,是剑南地区唐朝与吐蕃互相用兵的交通要道。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吐蕃大举进攻唐朝,河西、陇右、剑南大片土地失守,但是,维州因为地势险要,长期未被攻下。后来,吐蕃采取了一个长期策略,让一个吐蕃女人嫁给了维州的一个守门人,生了两个儿子,20年后,两个儿子长大以后,偷偷打开维州城门,吐蕃这才攻克维州。吐蕃对此极为重视,将维州命名为“无忧城”。

此后,唐德宗贞元年间,韦皋经略剑南,试图收复维州,他在维州一带打了大胜仗,但未能收复维州城。

唐文宗太和五年(831)九月,吐蕃的维州守将悉怛谋主动归降,当时担任西川节度使的李德裕立即派兵进驻维州。根据李德裕后来的分析,由于维州地势险要,得到维州以后,吐蕃在合水、栖鸡等城的守军因为失去屏障,必然后撤,唐朝不但可以相应减少八处镇兵,还可以收复上千里国土,“其吐蕃合水、栖鸡等城,既失险厄,自须抽归,可减八处镇兵,坐收千馀里旧地”(《资治通鉴》)。

但是,此事上报朝廷后,朝廷害怕会因此影响当时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因为双方在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十月进行了正式会盟,2年后立了唐蕃会盟碑(该碑目前还在)。朝廷在讨论此事时,牛僧孺提出,如果接受吐蕃维州降人,是失信于吐蕃,害怕吐蕃报复。最后,唐文宗接受了牛僧孺的建议,命令李德裕,不但将维州城返还吐蕃,而且将维州降人悉怛谋以下300余人也交给了吐蕃。

实际上,据李德裕说,当时,吐蕃自己也并未遵守盟约,太和四年(830),吐蕃还出兵围困陇右道河曲六胡州之一的鲁州,既然吐蕃不守盟约,唐朝何必非要死守盟约呢,“且维州未降前一年,吐蕃犹围鲁州,岂顾盟约”。

最终,吐蕃出于警告的目的,将300余人全部诛杀,情景极为惨烈,据李德裕后来回忆,“复以此降人戮于汉境之上,恣行残忍,用固携离,至乃掷其婴孩,承以枪槊”。

至此,唐朝收复维州的机会丧失了。

后来,直到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十月,西川节度使杜悰才再次攻取维州。同年,已经被贬官到海南崖州的李德裕去世。

以上是我对维州事件的简单分析,欢迎大家讨论。

生度鬼门关什么意思是杨炎作还是李德裕作

《流崖州至鬼门关作》—— 杨炎

说的是流放海南岛的事

当时海南是烟瘴之地,离中原遥远,流放到那里就像去了鬼门关,十有八九回不来

唐德宗时任宰相的杨炎,建中二年(781年)被贬崖州司户道中(未到达海南),作了这首《流崖州至鬼门关作》诗。

不是误传的李德裕,虽然他也被流放到海南过

为什么唐宣宗上任以后,打压李党,将宰相李德裕流放

李德裕是唐朝一位非常好的宰相,武宗皇帝在位期间李德裕曾是他最信任的人。李德裕年轻的时候就以门荫进入仕途,后来陆续担任过很多官职。到了武宗年间,武宗皇帝非常喜欢他,李德裕被任朝廷宰相之职。当时朝中有武宗皇帝和李德裕两位执政,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李德裕像

武宗皇帝逝世之后,后面继承皇位的是宣宗李忱。宣宗年轻的时候,由于母亲身份低微为人十分低调谨慎。之前武宗皇帝觉得李忱虽然为人低调,但并非等闲之辈,担心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对其实行过严厉的打压。宣宗李忱继位之后,忍受了大半辈子,迫不及待的要摧毁武宗之前的所有势力。宣宗之前吃过很多苦头,这也正好树立了他坚韧刚强的个性。

李德裕是武宗皇帝最信任的人,当然宣宗第一个要摧毁的就是李德裕。更何况当时李德裕是朝中宰相,位高权重就更不能手下留情了。宣宗继位第二天就免去了李德裕的宰相之位,之后在一年多时间,宣宗几乎把所有重要的武宗朝臣都贬出了朝廷。他不断的培养一批批自己的新势力,稳固自己的帝位。

牛李党争中,李德裕和牛僧孺的才能,谁更高一些

唐朝后期爆发的牛李党争中,两位主角单依才能而论李德裕更高一些,牛僧孺以品德闻名,他们两位都各有千秋。

被后人称为能与诸葛亮比肩的政治家李德裕,为何深陷朋党之争中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诚挚邀请。

说道“牛李党争”,不仅仅是李德裕与牛僧孺两人之间的“意气”之争,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808年(唐宪宗元和三年)的一次制举策试。

当时举人牛僧孺、李宗闵等人的卷子直言时弊、文笔清新,唐宪宗阅览试卷,大喜过望,马上做出指示让中书省准备委任这些人做官。

不料,时任宰相的李吉甫(李德裕之父)从中作梗,认为这些冒进轻燥的年轻人背后主谋是自己官场上的对手裴垍,王涯等人,并到唐宪宗面前泣陈朝臣考试徇私舞弊。

毕竟当朝宰相言语分量重,牛僧孺、李宗闵等人不仅被黜落下第,还因为老李一言而委屈多年不得升迁,怨恨可想而知。

从唐宪宗朝此时开始,历经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一直到唐宣宗朝,历经六代皇帝,牛李党争父一代子一代,斗的你死我活,谁也不相让。

大略分类,李德裕一党可作为士族门阀的代表,牛僧孺一党可以作为以进士为核心的寒足地主代表,两党之间君子小人相杂好,大体上论,李党君子多,牛党小人众,而且李党党魁李德裕本人力主削夺藩镇、抵击吐蕃,功名赫赫。而牛党党魁牛僧孺因循守旧,粉饰太平,因私废公。

唐宣宗继位后,对自己全无拥戴之功的太尉李德裕深深忌惮,把李德裕一贬在贬,一直贬到天涯海角所在的崖州(今海南三亚)。

综上所述,李德裕身陷党争之中,一方面是因为自己老爹给刨下的坑,一方面是自己的出身决定的,还有一方面是时代所造就的。

晚唐名相白敏中到底有多无耻他为何要排挤、诬陷恩主李德裕

俗语道“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意思是说底层人士对于义气的珍视,往往要胜过读书人,这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比如中晚唐大才子、宰相白敏中,其所作所为便可以用“无耻”二字来形容,其人性的确要比很多出身草根的义士相差甚远。那么,白敏中都做过哪些丑事?

白敏中是大诗人、刑部尚书白居易的从弟,由于自幼丧父,便跟随白居易等人学习,后考中进士科,并由此踏入仕途。可是白敏中虽然才识俱佳,但仕途却颇为坎坷,在50来岁的时候只混到一个从五品的职位-户部员外郎。好在有福之人不用忙,就在唐武宗在位时,境遇坎坷的白敏中终于迎来“咸鱼翻身”的时刻。

会昌二年(842年),唐武宗准备再度起用白居易做官,此时宰相李德裕进谏道:“白居易虽然才识俱佳,但年老多病,恐怕不堪担负重任。微臣倒是认为他的从弟白敏中学识同样渊博,而且正值壮年,倒是可以委以重任。”武宗觉得有道理,便任命白敏中为知制诰、翰林学士,不久又改任为中书舍人。

白敏中本是从五品的员外郎,而且年已半百,仕途基本上已到头,如今经李德裕的推荐,一跃而成为天子近臣,真可谓陡然间蹿红。对于李德裕的提携,白敏中感激不尽,视其为恩主。然而随着唐武宗的驾崩,白敏中对恩主的态度却大反转。

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因服饰过量的金丹暴崩,皇叔李忱通过政变夺取帝位,是为唐宣宗。由于武宗跟叔父的关系很差,所以等到李忱一上台,便推翻他在位时期的政策,并对其重用的宰相李德裕实行贬斥。而在此过程中,已“见风转舵”投靠李忱的白敏中,无疑起到关键作用。

唐宣宗刚一上台,白敏中便极力攻讦李德裕,成功地说服皇帝将其罢相,贬谪至岭南。李德裕被罢相、贬谪后,天下一片哗然,舆论纷纷指责白敏中恩将仇报,而李德裕也在著书时斥责他以怨报德(“德裕贬,敏中抵之甚力,议者訾恶。德裕著书亦言‘惟以怨报德为不可测’,盖斥敏中云。”见《新唐书·白敏中传》)。

虽然诬陷恩主让白敏中名誉扫地,但对于唐宣宗来讲,他却是一位很识时务的“俊杰”。所以在即位的同年,宣宗便进拜白敏中为宰相,不久又封他为太原郡公。白敏中由从五品的员外郎做起,在短短5年时间里经历13次升迁,最终官至宰相、郡公,其经历堪称传奇。

白敏中虽然人品很差,但治国理政却颇令宣宗满意,由是得以身居相位长达五年时间。然而白敏中没想到的是,就在为相期间,他的一个“好心之举”,却屡遭状元驸马郑颢的攻讦、排挤,令其忧心不已。这件事,还要从郑颢的婚姻说起。

当初,唐宣宗为爱女万寿公主择婿一事发愁,白敏中为讨好他,便将相貌英俊、家世显赫的状元郑颢推荐给皇帝,并自告奋勇地承担起媒人的角色。然而郑颢已跟卢氏女子订婚,且考虑到公主骄纵任性,便婉拒了白敏中的好意。事后,郑颢为防止皇家逼婚,便赶往楚州迎亲,准备尽快完婚。

然而白敏中不死心,竟然派人将郑颢在途中追回,并威胁他若不同意做驸马,不仅会断送大好前程,而且极可能会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郑颢为郑、卢两家的安危考虑,便只能跟未婚妻解除婚约,随即迎娶公主。然而郑颢婚后很不幸福,由此对白敏中恨之入骨。

几乎从郑颢成为驸马的那刻起,便不遗余力地弹劾、排挤白敏中,必欲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好在唐宣宗明察秋毫,屡屡压下驸马的奏章,才使得白敏中躲过一劫(“万寿公主,宣宗之女。将嫁,命择良婿。郑颢,宰相子,状元及第,有声名,待婚卢氏。宰臣白敏中奏选尚,颢深衔之。”见《唐语林·卷七·补遗》)。

然而白敏中虽然躲过驸马的诬陷,但却没能逃过同僚的排挤。大中五年(851年),党项入寇邠宁军镇,宰相崔铉为独掌相权,便向皇帝推荐由白敏中率军出征。由是,白敏中被罢相,出任邠宁节度使。此后8年间,白敏中又历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荆南节度使,直到宣宗驾崩,都没能回到朝廷任职。

宣宗驾崩、懿宗登基后,白敏中一度回朝担任过宰相(859-861年),只因最终腰伤严重无法上朝,才被迫辞职。就在辞职的同年,白敏中因病去世,终年70岁。白敏中死后,被追赠为太尉,谥号为丑。而“丑”属于恶谥,意为“怙威肆行”,从白敏中对李德裕、郑颢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理应得到这个谥号。

史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唐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