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朱元璋为什么开历史倒车,在死后要用活人殉葬呢
- 中国古代的殉葬制度是什么样的
- 如何看待秦始皇陵兵马俑
- 明英宗朱祁镇为何废除殉葬制
- 古代皇帝死了,为什么要这么多活人陪葬
- 春秋时期为什么秦国人殉制度保存比其他列国更长久
- 明朝朱祁镇废除了嫔妃殉葬制度,为何满清又恢复了这一陋习
- 什么是"人殉"制度,这个东西只有中国有吗
- 古代皇帝有三宫六院妃嫔,那皇帝驾崩了以后,妃子们该何去何从
- 活人殉葬早在汉代就被废除,为何千年后的朱元璋又将其恢复
朱元璋为什么开历史倒车,在死后要用活人殉葬呢
朱元璋死后有46位嫔妃陪其殉葬,后人骂他惨无人道,一世英名也因此蒙上尘垢。
实际上这不能只恨朱元璋,毕竟他“能治生前事,死后事未知”,更应该恨的是他的孙子朱允炆。确切的说,明惠宗朱允炆才是葬送这46位嫔妃的罪魁祸首。
可能有人会说,朱允炆也是遵照了朱元璋的遗嘱。那么,朱元璋会不会让自己的孙子在他死后执行“人殉”的葬礼呢?
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对自己死后的事已经安排得明明白白,要求治丧祭奠的物品不能用金玉,把他葬在孝陵不能变,天下的百姓只需服丧三日,就可以除掉孝服婚嫁了,藩王只在自己的封国里悼念,不必赶到京城。而且,最后还特别强调一句,凡不在诏令中的,依照这个诏令执行。
可见,朱元璋是要求他的葬礼从简,不想因为他死后给国家带来困扰。从他在遗诏中前半部分的话,也能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
他说自己承担天命31年,忧思心虑,日日勤恳,不敢懈怠,只想造福天下百姓。可惜自己出身贫苦,没有古人那么博学多闻,好善嫉恶远不及他们。如今已经懂得生老病死是自然之理,还有什么哀伤留念的呢?
从朱元璋的遗诏和他在位时的种种表现来看,我们很难相信这样一个开明的皇帝会把自己的46位嫔妃殉葬,并且残忍地将这一行为升格为皇家制度!
尽管殉葬的陋俗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每朝每代都不同程度有活人殉葬的事情发生,在当时也不足为奇。但在汉代以后也只是个例,并不像先秦时期那么兴盛,尤其在商周时更是达到登峰造极。
朱元璋对殉葬一事的态度,早在生前就已经显露出来,他几个先他而去的儿子在下葬前,就已经出现了殉葬的情况。所以搁在朱元璋自己身上,生前留下让妃子殉葬的遗诏,也就不足为奇了。
遗诏的执行人,是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从小就极其孝顺,14岁时父亲朱标生病,朱允炆昼夜服侍了两年。父亲死后,哀伤至极,以至于消瘦了很多。
朱元璋之所以选朱允炆继承皇位,除了要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看重了朱允炆的孝心。在他打天下的时候,也许需要一个手段残忍和强权的君主,但太平盛世当以孝义治天下。
而朱允炆就是一个书生皇帝,尤其喜欢古文化,即位后把三位儒家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视为心腹。也许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为了表达对爷爷一生的感恩,朱允炆坚持用“殉葬”这种古礼方式为自己的爷爷办葬礼。
痛心的是,朱元璋开启了明代殉葬的恶例,让这种残酷的礼制死灰复燃,以至于在他死后的三个皇帝都延续殉葬的陋俗,“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
据明末毛奇龄《彤史拾遗记》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殉葬46人,明成祖朱棣殉葬16人,明仁宗朱高炽殉葬5人,明宣宗朱瞻基殉葬9人,明惠宗朱允炆由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没有葬礼。
至于那些不怎么受关注的藩王,死后陪同殉葬的人数,就更没办法统计了。直到第六代明英宗朱祁镇时,临终前才口谕“定后妃名分,勿以殡御殉葬”,从此明朝这种惨无人道的殉葬之礼才废除了。
在殉葬之人的选定上,一般都是挑选那些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以及年轻的宫女。这些宫女通常没有被临幸过,有些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生前没有机会侍奉,死后在阴间长相伴,命运真是凄惨。
明朝将这些殉葬的嫔妃和宫女,叫作“朝天女”。据说,被选中做“朝天女”的女子,明朝官方会对其家人进行一定的抚恤和优待,但生命诚可贵,再怎么优厚的待遇也弥补不了生命吧。
那么,这些“朝天女”是如何被执行整个陪葬流程的呢?
根据明朝官方史书的记载,她们基本都是用白绫缢死。在此之前,宫廷会准备一顿丰富的“最后的晚餐”,让这些即将陪伴皇帝而去的女子们享用。但这样的断头饭,一般人大概都吃不下去。
接着,这些“朝天女”会被带去一个屋子里,那里早就预备下了一根根从房梁上悬下的白绫。嫔妃和宫女们站在白绫下的凳子上,把脖子伸进白绫套,身旁的太监们就狠心地一脚踢翻凳子。
当然,很多时候“朝天女”已经吓得瘫软,还有一些哭闹着不愿意去殉葬的,这时太监就会硬架着他们完成整个过程。
对于殉葬的死法,民间还流传着的说法是灌水银,目的是希望这些“朝天女”一直保持容颜不变,供地底下的皇帝继续秀色可餐,但这就更加残酷了。
有说是把“朝天女”迷昏后,在头顶上开个洞,然后把水银灌进去,以保证尸体不会腐烂,手段极其残忍。
以上两种殉葬死法,都是对生命血淋淋的摧残。虽然这些嫔妃和宫女殉葬后,朝廷会追赠谥号,或者给其家人一些抚恤,但生命失去了,要这些有什么用呢。
殉葬的礼制让人深恶痛绝,是一种残忍的陋俗,是违背人道的野蛮做法,历史上也曾有多个朝代予以废止,但余毒始终难以根除,直到清末民初,才彻底铲除了这一封建余孽。
中国古代的殉葬制度是什么样的
在中国古代封建时期,有一项制度充分展现了皇权社会的愚昧和残酷,那就是人殉制度。
人殉有主动殉葬、被迫殉葬和诱人殉葬等等。当然,不管殉葬的人是否愿意,都必须交出自己的性命甚至惨死。在现代考古中也有发现,古代身份高的人物墓穴中有人骨,而胳膊的姿势却是像被反缚着双手而亡,由此说明殉葬制度的非人性化。
殉葬陶俑
大家都知道始皇帝有壮观的兵马俑作为陪葬品,然而除此之外,其子公子高却是因为主动为父殉葬而史书有名。据记载公子高为人宽厚仁实,在他知道兄长扶苏及其家人被害的消息之后,也明白灭家之祸终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于是主动向胡亥提出为父殉葬以保护家人性命,最终胡亥也如其所愿了,不过秦始皇的其他儿子却被胡亥和赵高所害。虽说公子高是主动殉葬,但本质上也属于历史潮流中的无奈之举,只能用一人之命换取全家平安。
历来为帝王殉葬者,妃嫔是重要的一环,不过试问哪个妃子愿意在自己青春大好年华里去陪葬呢?这时就有一个问题了:妃嫔不愿意该如何处置。拿清朝举例,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在努尔哈赤死后,被四大贝勒宣读遗旨使其殉死,被迫无奈下,阿巴亥自缢而去,有一种说法是被弓弦勒死,终年37岁。因此无论在生前多受宠,只要让你殉葬,你只有死路一条。
被殉葬的阿巴亥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也曾有体现,在处置陷害甄嬛的余莺儿时,安陵容暗示苏培盛“昔日下令殉葬的嫔妃不肯就死,该当如何?”最终小厦子以弓弦将余莺儿勒杀,死状凄惨。
当然后妃殉葬留下性命的也有反例,这就不得不说一下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了,著名的“断腕太后”,在利用殉葬之际打击异己时,被人反问“与先帝亲近者,莫若太后。太后先殉葬,我才能追随。”令人想不到的是述律平当机立断,砍下自己的右腕,惊讶了众人,不愧是辽太祖的皇后。
耶律阿保机
历史上大规模的诱人殉葬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吴王阖闾为了让爱女路上不孤单,用舞鹤队吸引围观百姓走进墓道,然后立刻命人关闭石门,百姓与白鹤一起成为了殉葬品,此举引得国人对其愤恨无比。从现代角度看,这是用强权剥夺人的生命,帝王大多数讲究爱民如子,殉葬却体现了历史的阴暗糟粕,那经常提起的“爱民如子”是否也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呢?值得我们深思。在昏庸的帝王眼里,在这没有人性的制度上,百姓只不过是封建时期的牺牲品。
其实早在商朝,活人殉葬就已经有所发展了,到唐宋时期有缓解,然而在元明时期又反复出现。明朝是朱元璋恢复了这一制度,因此,惨无人道的殉葬在这一时期再一次上演。最终这项万恶的殉葬制度却是历史上名声不太好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废除了,明朝人殉制度就此终止。
明英宗朱祁镇
解读历史,不仅仅从光明的进程中探究,反而封建糟粕中的一些更令我们明白历史背后的真相。
如何看待秦始皇陵兵马俑
毫无疑问,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它向人们系统展示了2000年前古代军阵的构成方式。而在此之前,我们只能依靠史书上的记载来猜测古代军这是什么样子。
在兵马俑发现之前,我们国家的人物雕像就如同中国画一样大部分都属于写意的,很少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写实的艺术作品。但是兵马俑的发现却震惊了人们的视野,很难想象在2000年前我们国家的工业艺术品就如此的写实。所以他的发现很快就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从而闻名世界,每年都吸引着国内外许多游客。
兵马俑令人震惊的除了他本身,还有许多的武器系统,同样令人感觉到惊讶无比。
七米的长矛、五米的长戟,要知道在西方也只有亚历山大军团使用过七米的长矛。还有数万件箭头以及秦弩上面的机关,等等都惊讶了人们。
通过精确的测量,考古专家们发现这些武器系统规格都是统一的,误差不超过0.5mm,而且上面有明显类似于现代沙轮打磨过的痕迹。其中箭头是类似于子弹的抛物线,误差不超过0.2mm。通过这些大家可以发现,当时的武器制造已经进入了规模化生产,类似于现代工业流水线的制造方式。
武器生产有非常严格的控制方式,每件武器上都有每个工人的名字,以及类似于现在工业生产体系中“组长”“车间主任”“厂长”等人的名字。这样就严格控制了武器的质量,可以做到每一件武器只要出现问题,就可以直接找到责任人。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秦始皇陵区只是冰山一角,未来肯定会有更大的发现。
明英宗朱祁镇为何废除殉葬制
借这个问题,来聊聊明英宗永废嫔妃殉葬一事。
在明朝以前,唐宋两朝是没有嫔妃殉葬的,特例只有《新唐书》记载的武宗王贤妃殉葬一事,但那是出于武宗一说,王贤妃慷然一诺,算是殉情,够不上真正的殉葬。
北宋是让先帝嫔妃守陵寝,南宋更宽松,各朝嫔妃,年少无子,重新嫁入民间的比比皆是。
明朝的嫔妃殉葬,起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但有史家认为,这一惨绝人寰的制度并非出自朱元璋的遗诏。朱元璋对身后事要求的是简约安静,指明“天下臣民哭临之日,皆释服,毋妨嫁娶。”朱元璋还说过,“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这说明朱元璋临死之时还是看的开的,明白大数所限为“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因而他没必要叫活人入坟墓来陪死人。
从另一个角度讲,即便朱元璋有这想法,此乃宫闱隐晦事,为了名垂青史,他也不可能用遗诏来明令此事。
所以自朱元璋开始的嫔妃殉葬到底是怎么来的,其实是无考的,后世只知道宫人从死者甚多,建文、永乐年间,相继优恤,家属多为锦衣卫世袭带俸的千户、百户,在户部支销饷项的册子上,称为“太祖朝天女户”。
难道是太祖崩前,又看不开了?或者继位的建文帝为了表孝心?还是太祖崩后,宫闱中出了什么事?
但有明一朝,自太祖崩后,嫔妃殉葬确实成了一项宫廷制度。建文帝不必说,成祖朱棣崩于榆木川军次后,有大批宫人殉葬,这事是由朝鲜的《李朝实录》披露出来的。
原来,成祖朱棣有一半朝鲜血统,他本人也多次在朝鲜选色,现在咱们只知道《明史·后妃传》中有一位权贤妃,其实朱棣后宫中朝鲜妃子还有很多。
成祖朱棣崩后,多数朝鲜妃子被迫齐聚一堂,由太监监视自缢殉葬,仁宗朱高炽还亲临作了生祭式的慰问,可以想象,那个哭声震天的场面有多凄惨。
人之常情,有些殉葬的嫔妃在上吊前,会提出最后的要求,能允许的自然允许。其中就有一位朝鲜妃子,向仁宗提出要求,遣回伴她一起来华,在宫中已住了多年的乳母。
仁宗同意了。
永乐朝嫔妃殉葬的宫闱大惨案,正是这异国的“白头宫女”回到朝鲜后透露出来的,在此处,仁宗因仁,考虑不周密呀。
后来的仁、宣两朝,朱高炽、朱瞻基,都算是有道明君,但仍然沿袭了老爹的旧制。
宣宗朱瞻基崩后,起码有十位嫔妃殉葬,正统元年,皆有恤典,进位赠谥,册文中说:“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徽称,用彰节行。”
景泰帝朱祁钰被废后,以郕王身份薨,英宗朱祁镇还是按照旧制,命郕王妃唐氏等人殉葬了。
由此可见,明朝的殉葬之制,不是只限皇宫,王府亦然。
明朝亲藩分封,遍地是王,死一个王,就要一群年轻侍妾殉葬,这是年年白骨累累啊!由此看,英宗一念之仁,废此旧制,的确是盛德之事。
说到英宗遗命永废殉葬旧制,大家评议的多是英宗的秉性以及他受尽苦难的帝王生涯,但很多人并不清楚,此一仁政的出现,还有一个引子,后世得感谢一个人。
这个人是谁呢?
世袭周王朱有燉。
周王是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名橚,是成祖朱棣的同母胞弟,初封吴王,后想请杭州为封地,太祖以“钱塘财赋地”未许,洪武十一年改封周王,十四年就藩开封。
周王橚少年时不安分,晚年颇有善行。朱有燉是周王橚的世子,博学善书,宅心仁厚,薨于正统四年。
朱有燉生前,曾经上书英宗,身后务从俭约,以省民力,王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侍妾年少有父母的,遣回娘家。
朱有燉薨后,英宗想起他曾经的陈奏,便赐书有燉的弟弟祥符王有爝,告知他哥哥的遗愿。但赐书到达晚了一步,朱有燉的一妃六夫人已按旧制全部殉死陪葬了。
英宗闻讯,很痛心。
其实,自英宗给周王一支赐书,他在心中已废掉了殉葬旧制。
正统八年正月,英宗大渐时,终召太子至御榻前说:“以人殉葬,我所不忍。此事宜自我而止,后世不可再有这样的事。”
于是,残酷无人道的殉葬制度得以在大明朝永远废除。
古代皇帝死了,为什么要这么多活人陪葬
陪葬嫔妃死后,要使用“九窍玉阴塞”不但堵住肛门,而且还堵住隐私部位,玉还有一个特殊的功效,这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的,连专家都佩服,现代人也是使用这种方法,
考古学者发现,这是最为残忍的水银灌入女子活人体内的殉葬!
明朝朱元璋创立了这个水银方法,就是为了让死去的女子,保持容颜不变,希望殉葬的妃子,能够长时间地保存完整,一直陪在皇帝的身边。
在朱元璋晚年的时候,就开始在全国选妃子,为了在死了之后为自己殉葬!
有一年在朱元璋的晚年,选妃子的时候,苏州知府姚善的女儿,天资聪慧,长得漂亮,当时听说皇宫来选妃子,就非要参加不可。
姚善只有一个女儿,本来打算给自己养老送终呢,肯定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参加这种选妃,而且也知道,朱元璋已经是老年状态,也就是能活几年的光景。
然后把这个现实告诉他女儿,但是这个独生之女比较任性,平常被自己惯坏了,就是听不进去父亲的劝导,和他们协商好久,求父亲帮忙让她选妃成功。
姚善没有办法,就从了女儿的要求,利用自己的权利,找人通融关系,女儿被选妃成功了!
由于父亲的关系,如愿被选进了宫。而她还心存幻想,进入皇宫就享福了。
但是当姚千惠进宫之后不久,才发现不是享福。
而是要等待朱元璋死了以后,去当陪葬品的,顿时傻了眼。
姚善就找人想办法救他女儿出来,皇宫里面这么严格,谈何容易啊。
当然,我们看电视剧,有一些情节,就是宫女可以逃离皇宫,真实的情况,基本上不可能。
姚善就托关系找人帮忙,最终有一个皇宫的御医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她女儿吃一种药,身上长了许多痘痘,看着很恶心。
御医告诉皇帝,说这个女子得了传染病,许多人害怕,皇帝也不想让这样的女子给自己陪葬了,就把姚千惠赶出了皇宫。
但是其他女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被皇帝点名陪葬。
施刑人员就把要陪葬的妃子们,首先使用麻药麻醉,等没有知觉了,然后把妃子们捆绑在木柱上。
就在妃子们还没恢复知觉的时刻,把头上敲洞,再把水银从头部灌进去,或者让妃子们直接喝下水银,使用玉器堵住肛门和隐私部位,水银遇到玉器就会凝固,灌过水银的嫔妃,有防腐作用。
水银对身体起到防腐的作用,有的贵族,使用水银浸泡尸体,为了防止水银进入体内,使用玉器堵住身体的九孔。
当嫔妃死了以后,使用“九窍玉阴塞”,堵住九孔。
九窍玉就是堵塞、或者遮盖在死者身上的九窍的9件玉器: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门塞1件,生殖器塞1件,而且男女有别。
为什么在人死以后,堵住口、鼻、耳朵、肛门等几个孔呢?
首先了解人死以后身体的变化过程。
当人死以后表现为呼吸和心跳停止了,血液循环的过程也结束了,身体在活着的时候和死后随着时间的不同出现不同的变化。
1、人死以后,就会出现瞳孔散大,眼睛微睁着,口微开着,面无表情的,也会有尿失禁以及大便失禁等现象,也有的男性还有可能出现JY外泄等现象,因此身体控制肌肉的力量都消失了。
2、身体产生的热能也逐渐消散了,体温开始下降,逐渐接近环境温度,也就是尸冷。
3、在10分钟以后,就开始出现尸僵现象,全身肌肉逐渐变得强硬僵直了,轻度也收缩了,因而各个关节也逐渐出现固定的现象。 比如口不能开了,颈不能弯了,四肢也不能弯曲了等现象,尸僵发生是很快的,通常最快10分钟内即可出现了。
4、1到3小时内,尸体就逐渐出现了尸斑,由于人体的血液停止循环以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停留在尸体的下表面,通常是暗红色到暗紫红色的斑痕,刚刚开始是云雾状,然后发展为条块状,最后就出现了片状。
5、角膜浑浊了,在自然的状态下,通常5-6小时内就出现角膜浑浊了,假如签署了角膜捐献的人,一定要在这之前提取角膜,否则角膜也就没有任何用途了。
6、皮肤出现干燥发硬, 身体之内也不会输送血液了,皮肤表面由于水分蒸发而变干了,就会出现干燥发硬,呈现蜡黄色、黄褐色或深褐色的变化。
7、尸体自溶了,这个时候尸体就会从尸僵状态重新变软了,也这是死后的必然过程,因为细胞内有多种酶,比如蛋白质水解酶,它会促使蛋白质降解,也就是自溶的过程,通常身体之内最先出现自溶现象是胰腺,即使在冰冻状态下也会出现自溶,并且胃肠道与胆囊也比较早。
8、身体之内的厌氧性微生物就会在死后快速繁殖了,从而出现了腐 败的早期过程,而这种自溶则加快了过程,故此假如停尸时间延长的过程中,尸体的腹部微生物发展就会出现大量的气体,假如不把口鼻耳朵以及肛门,当然女性还有一个出口不堵住的话,尸体内部的液体就会外流。
通常在农村,家属会请风水先生看出殡日子,假如停尸比较久了,加上天气炎热的话,更加麻烦,即使有棺材也难以把这些尸水兜住的,气体则是更难以封住的。
为了让去世的人看起来体面,防止这些有害体的液体和气味到处散开,就把身上的“孔”堵住。
因此古人是很聪明的,发明九窍玉堵住尸体,还是有科学依据的。
现代社会进行这种操作的一般是以下几个场合。
1、医院死亡,尤其是重病死亡的,有经验的医生要求护士使用棉花或者纱布堵住几个孔,然后推到太平间。
2、家里死亡,在穿上寿衣的时候,有经验的仪容人员,使用棉花堵住人体几个孔。
3、殡仪馆。殡仪馆的仪容人员,看到尸体的几个孔没有堵住,就是有棉花堵住这些孔。
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出名的就是秦始皇的活人陪葬,根据历史记载,秦始皇去世的时候,秦二世下令,凡是没有生育过子嗣的后宫、嫔妃要求全部殉葬。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就把六国各个君主的所有嫔妃、子女全都纳入了秦始皇的后宫之中。
而当时诸侯王的后宫制度就是:“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共计121人”。
就按照当时定制的六国人,以及自己的王妃最少也有八百多个人,而且这些人还没有算上六国贵族的子女、贵族女性等。
而且秦始皇一生只生了23个儿子,十个女儿,秦始皇生过这些儿女的人数确实是寥寥无几。
因此当时为秦始皇陪葬的后宫就有一千多人。
秦始皇的皇陵修建了38年才完成,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人数,在修建完成以后,秦二世为了避免机密泄露,就下令杀了当时所有的参与核心陵墓建设的工匠,陪葬人数上万人之多。
许多嫔妃和王妃不愿意去陪葬,但是一旦被君王指定,就会被处死或者活人陪葬,非常残忍。
在那个封建王权的社会,“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跑又跑不掉,谁又能违抗得了呢。
活人陪葬的形式有以下方式:
1、在初期的活人殉葬制度里面,并不是把活人封入墓穴中。
而是先把活人残忍地杀 死,然后就和其他祭品一起放到墓穴里面,事实上就是把人作为了一种祭品,当时殉葬的人大多数是奴隶,战俘。
2、在商周的时期,活人殉葬的规模发展更大了,殉葬的方式也尤其残忍:比如火烧、杀 死等多种多样的方式,那些殉葬的人就在死前要忍受巨大的痛苦。
3、假如墓主人的妻妾,通常就会采用喝毒 药、上吊等方式,假如在殉葬的过程中发生了激烈反抗,死亡的方式就会变得残酷很多。
在东北出土的一座大金墓之中,在女主人的体内发现了毒药成分,而且还在身体的多个部位,发现了许多致命刀伤,我们可以想象她在死前经历过怎样的痛苦。
4、古代殉葬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最常见的就是活埋。
一般在皇帝去世之后,把指定要陪葬的妃子们,活活地推进墓道里,或者直接装进棺材里,然后推进墓室。
由于是四周封闭的,也就没有办法逃出来,那些妃子们只能活活等死。
5、水银法。
水银法是特别残酷,是明朝的皇帝朱 元 璋所创造的。
施刑人员把要陪葬的妃子先使用麻药麻醉,然后把妃子们捆绑在木柱上,就在妃子们还没恢复知觉的时刻,把头上敲几个洞,就把水银从头部灌进去,或者让妃子们直接喝下水银。
而这些受到水银法的妃子们,就在麻木中死去,这样尸体就不会腐烂了。
以上的活人陪葬形式,说明封建的社会害人不浅啊,而那些皇帝贵族,要在自己死后指定妃子为他们殉葬,就是因为这样的思想,祸害了多少人啊!
在历史上还有一次特例,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活人殉葬案例。
在春秋的时期,发生在吴王阖闾的身上,吴王阖闾最喜爱的女儿死了,吴王为了给女儿举办了盛大的葬礼,要体现出女儿的尊贵,他就想到了活人殉葬这件事情。
而他不是用奴隶来殉葬,而是普通老百姓。
吴王故意命人捉来一只非常漂亮的白鹤,当老百姓们在看葬礼的时候,由于被白鹤所吸引了,就不知不觉地跟着白鹤走进了墓穴里面。
吴王立即命人填土封墓,把这些无辜的老百姓封死在了墓穴里面,里面有老人,孩子,妇女等,非常残忍。
活人殉葬的起源以及历史发展。
殉葬广义上指的是人死以后以器物,牲畜甚至直接用活人进行陪葬。
在古代的殉葬制度,大部分指的就是活人殉葬,这是古代一项残忍的制度。
活人殉葬的事情,起源于殷商那个时期,当时的社会人们相信,人死之后灵魂还在,就可以继续活在另外一个世界里面。
而那些拥有生杀大权的君王,在活着的时候过着有权有势的生活,仍然希望在死了以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称王称霸。
因此他们的葬礼都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办理,把生前的奴隶、军队等带到自己的陵墓里面去,而这些活人,一些是被杀死之后才放进陵墓的 ,也有一些是直接是活埋。
以下是各个时期的殉葬制度发展.
1、夏时期,是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第一个朝代,原始社会是以血缘关系成立的家族,经常发生战争,战败之后被俘虏的人,要为他们干活等,没有任何地位,和他们饲养的牲畜没有不同。
由于一些家族发展壮大了,贫富差距出现,就进入了奴隶社会,也就是在公元前2700年大禹建立夏朝之前的社会就是原始社会,之后是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就有了一些简单的制度,出现了一些牲畜和奴隶祭天,也有的是杀死陪葬的。
2、殷商时期是奴隶社会的顶峰,也就是公元前476年之前。奴隶社会殉葬制度已经制度化。
《墨子•节丧》中称:“天子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这些制度就是详细什么级别杀多少人,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个时期的活人殉葬开始达到鼎盛,一次性殉葬几百人的事情经常发生。
有一次我去河南安阳旅游,参观安阳的“世遗”殷墟,在殷墟宫殿遗址以及王陵遗址里面。
导游带领我们听一位考古学者讲述古代的活人陪葬文化。
奴隶社会相信鬼神,在特殊的日子,进行祭拜,经常杀动物祭拜,有的认为使用人祭拜更有诚意,就用人祭拜,特别残忍。
一般祭拜使用的人是,战俘、奴隶、犯罪的人。
墓主人去世了,他的后代,就拿战俘、奴隶、犯罪的人进行祭拜,然后和主人一起陪葬。
在这些规模宏大陵墓里面,发现埋葬着许许多多的陪葬白骨,当我们看到这些白骨森森的墓坑,就会感到害怕!
历史资料源易缘:“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商代的祭祀名目是最多的,墓主人的身份越高、墓葬规格也就越高,人牲殉葬的数量也就是越多,因此陪葬牺牲的奴隶或战俘数就不胜数,根本就无法计算出具体的数字。
3、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历史进入战国时期,是为封建社会的开始。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快速,生活比之前的奴隶社会富裕很多,进入铁器牛耕的时代。
因此各诸侯国富国强兵,招贤纳士,形成不同的文人学派。
在科技、天文学、医学等领域取得较大的进步。
尤其是在文化上,开始办理私学,也就形成了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这些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思想、文化等领域对我们的影响深远。
尤其是儒家思想比较盛行,孔孟经常到各国游学,宣导自己的学说。
因此,当时的活人殉葬制度,就逐渐受到许多文化人士的非议和反对。
但是在这个时期,还是存在有活人殉葬的事情。
历史文件记载,当时的齐桓公、秦武公、秦穆公、晋景公、宋文公等都有殉葬。
4、秦汉时期。
殉葬的制度延伸到秦汉时期,才慢慢地变少了。
但是秦朝最为典型的就是秦始皇,他制定了许多兵马俑进行陪葬,但是在他死后,秦二世比较残忍,让所有秦始皇的后宫,没有子女的,全部要陪葬,在历史上陪葬规模最大的之一。
到了汉朝时期,才正式废除这个活人殉葬的制度,但是还有个别的被冠以“自愿性”活人殉葬,就以这种形式存在。
5、唐宋时期。
这种自愿性的殉葬形式一直存在着。
6、元明时期。历史发展到元明的时期,活人殉葬的制度却是“死灰复燃”了。
元朝是成吉思汗发展到高峰,他们有活人陪葬的制度,这种文化带入中原,而且还大肆鼓励民间殉葬行为。
《元史》就有记载:“顺德马奔妻胡闰奴、真定民妻周氏、冀宁民妻魏益红以夫死自猛殉葬,并旌其门。大宁和众县何千妻柏都赛儿,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门。”
在成吉思汗死的时候,把四十名贵族宫女活人殉葬,《马可波罗记》有记载。
明朝就继承元代这个活人陪葬制度,而且比元代更加残忍。
7、清朝初期还存在,直到康熙王朝时期才彻底废除活人陪葬的制度。
康熙王朝,发展比较鼎盛,满人就和汉人有一定的融合,接受汉人的文化,而且康熙是一位有仁慈之心的皇帝,他不忍妃嫔们为他“人殉”,就在他还在死之前,已经安排好了妃嫔的归宿问题。
康熙大帝确实是一位仁慈的皇帝,他废除了这种惨无人道的制度,并在生前为他的妃子们安排好了出路,有儿子的搬到儿子宫里住,没儿子的就在宫里住。
活人陪葬,在没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活人在密闭的空间里可以逃出吗?
我们看到一些电影里面的情景,一个大活人被关进棺材里面 ,然后埋在地下,最后成功脱身了。
现实估计不可能,因为就是被及时挖出来,也是九死一生。
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很难发生,在密闭的棺材里面,估计存活的时间也就是几个小时吧,自己能熬到被救出来,也是很难的,自己想办法基本上不可能,因此古代活人陪葬,墓穴很牢固,能自己想办法出来更加不可能了。
活人在墓穴里面恐惧的等死,但是可以活多久呢?
一个棺材的大小和人的身材,决定活命时间长短,人身材越小,棺材容积越大,活命的时间就越长,反之就越短。
如果一个人在棺材里面,还有500升的空间,这样的500升空气给他呼吸。
氧气含21%,也就是105升氧气,一个人正常一天需要550升的氧气。
因此按照这样计算,这个人可以存活1/5天,也就是5个小时左右。
但是当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于12%的情况时,呼吸困难。
当氧气含量低于10%的时候,脑部活动减退。
当氧气含量低于8%的时候,也就是几分钟就可以存活了。
按照这样推算,这个人存活的时间就会减半,预计也就是存活不到2个小时。
因此古代的活人陪葬,在每一个墓穴里的空间大小、殉葬的具体人数不一样,活人在墓穴里可以存活的时间也就不一样了。
因为空间越小,氧气就越少。人越多,氧气消耗得就越多。当氧气被耗尽了,活人的生命也就到了尽头。
一般君王的陵墓会有活人陪葬,有一些陵墓陪葬的人数达到上百人,由于墓穴里面的空气稀少,那些殉葬的活人,预计很快就支撑不了多久。
这样看来,假如我们不幸被关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面,假如有吃有喝。
按照这个房间里面是5米见方,3米高,也就有75000升的氧气可以使用,理论上我们可以存活27天。
但是要看我们是否可以耗尽最后的氧气,实际上我们12天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第14天出现幻觉,第16天就会死亡了。
据历史上记载,历史上最后的一次活人殉葬,就是发生在清朝的时期,在山东曲阜境内。
在民国建立以来,活人殉葬的制度,才被彻底废除了,这就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大体现!
写到最后:
1、皇帝在活着的时候过着有权有势的生活,仍然希望在死了以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称王称霸。
因此他们的葬礼都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办理,把生前的奴隶、军队等带到自己的陵墓里面去,而这些活人,一些是被杀死之后才放进陵墓的 ,也有一些是直接是活埋。
2、皇帝在活着的时候,有嫔妃陪伴,在死了以后,希望在另外一个世界,还是有她们陪伴,因此对于这些嫔妃,一些是被杀死之后才放进陵墓的 ,也有一些是直接是活埋。
3、为了让去世的人看起来体面,防止这些有害体的液体和气味到处散开,就把身上的“孔”堵住,古人是很聪明的,发明九窍玉堵住尸体,玉器不但可以堵住尸体的液体流出,还有防腐作用还是有科学依据的。
以上是我的分享,感谢阅读,感谢关注。
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意。
图片来自网络。
春秋时期为什么秦国人殉制度保存比其他列国更长久
人殉制度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奴隶社会达到巅峰。特别是商代最严重,西周承续殷商,继续实行人殉。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人殉逐步减少。但一直没有真正根绝!
秦国是在战国时代,秦献公当政以后,废除人殉制度的,相对于中原各国来说,稍有点慢。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秦国地处西垂不与中国通,对“人权”的觉醒慢
人殉是一种文化!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是对“灵魂”崇拜!古人认为,灵魂不灭,人死以后,灵魂会在另外的平行世界生活,因此,死的时候就希望把生前侍侯自己的人比如仆人、妻妾、奴隶也带到另一个世界去,继续侍侯自己,所以往往就让他们殉葬。
第二、是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尊卑观念。人殉的多少、等级与奴隶主贵族生前的等级挂钩,级别越高,生殉的人越多,人的等级也越高。
第三、是文化传承。从殷商到西周,人殉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绵绵不绝。因为是传承悠久的文化,在奴隶主的骨子里,已经根深蒂固认为这是正常的。文化顽固性往往严重滞后于生产力发展。
秦国由于地处西垂,其东进的大门一直被晋国封住,终春秋之世,秦国没有东出崤函古 道一步。秦国因为无法东出,所以一直向西发展,与戎狄死掐,逐步吞并不少西戎部落或“国家”,新归附的戎狄之人与老秦人杂处,风俗互相影响。
春秋战国时代,秦国因为长期同戎狄作战,因此是天生的战斗民族,性格中自带一种野蛮、落后的基因。
随着中原诸侯争霸的开展,使得奴隶制在中原逐步解体,逐步向封建制过渡,中原各诸侯国或快或慢地向封建制度进化着。
伴随着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的变更,越来越多的奴隶得到解放,变成平民或者农民。奴隶身份的变化,带来的是对人权的觉醒和诉求,已经解放为平民的人当然希望自己的生命权能得到尊重,而且他们中间产生的一批士人如孔子等有了话语权后,开始向全社会疾呼,要求尊重生命、尊重人权。
同时,由于井田制逐步解体,大量的荒地需要开垦,对人力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也促使了奴隶主减少人殉的数量。
同时,兼并战争的频繁与加剧,士兵的死亡率提高,同样也需要大量补充兵士,兵士的补充范围由原来的国人向野人过渡,进一步向“鄙”人过渡,甚至向奴隶过渡,这也迫使奴隶主们减少生殉,而改用陶佣或木佣代替。
秦国由于地处西垂,不与中原各国来往,孔子等教育家们也没有入秦,使得秦国的人权觉醒要比中原各国明显慢得多,这导致秦国的生殉制度一直得以延续。
同时,中原各国主要以农耕为主,对人力的需求比较大,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中原奴隶主们保护生产力,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因素,因此中原奴隶主们注重保护劳动力。
而秦国主要以游牧为主,西戎各国也以游牧为生,农业的开发相对落后,这也导致秦人对“人”这种生产力的保护不重视。
因此,人权觉醒慢加上生产力发展差异,导致秦国的生殉制度废除要慢于中原各国。
其次,秦穆公的”坏榜样”作用,拖慢了人殉制度的废除速度
秦穆公赢任好是秦国发展史上标志性、样板式的一位国君。
他在世期间,秦国虽然未能东进,但是他三定晋君,两平晋乱,对晋国有再造之恩。向东防御、向西发展,并国12个,拓地千里,称霸西戎,周天子致贺……
秦穆公的这些不世业绩炫人眼目,成为后代秦君效仿的目标,后代秦君以能达到穆公的霸业为荣。秦孝公在发布求贤令时,就是以穆公霸业来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的。
因为秦穆公的榜样力量太过伟大,秦穆公的一举一动都是后世秦君的典范,包括人殉制度。
秦穆公死后,共有188人殉葬,创造了秦国历史上最高的人殉记录。不仅如此,殡葬的人群中,还有子车氏“三良”。
秦国一直缺乏人才,以至于秦穆公到处搜罗人才,并且不惜打破世卿世禄制,从草根中提拔人才。“三良”是秦穆公晚年发掘的秦国本土人才,属于“国宝”,这样的“国宝”级人才,秦穆公用于殉葬,其实是树立了一个“坏榜样”!
秦穆公死后用“国宝”级人才殡葬,那么后世的秦君死了,也要用“国宝”级人才殡葬,而秦国内的各级奴隶主,死了都用自己管辖下的“顶级”人才、包括青壮年殡葬,这种代代效仿、层层效仿,导致秦国“人才凋零”,许多人才刚被培养出来,没来得及用于“国事”,就被用于“丧事”了……
而人才的凋零,使得秦国的“士”一族崛起慢,没有“士”的疾呼,秦国又不与中国沟通,导致秦国自上而下都认识不到生殉的危害,进而导致秦国废除生殉制度的速度比较落后。
其三,秦穆公与秦献公之间的秦君大多平庸,难以做出废除人殉制度的革命性决定。
秦穆公是秦国第15代国君,秦献公是秦国第31代国君,中间的15代国君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因为这15代国君基本上都是平庸之辈,加上长期僻处西垂,眼界不开阔,嗅觉不敏锐,不能及时感受到中原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也不能预见到人作为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力的腾飞所起的决定作用,因此做起事来,基本上都是墨守成规。
因为这帮平庸的君主习惯于墨守成规,因此,既没有意识、也没有魄力做出决断,废除人殉制度。
而这种陋习所导致的人才凋零又拖慢了秦国的发展速度,使秦国越来越积弱,秦国本来只是被晋国所阻挡不能东进。但到了秦简公的时候,由于前面积弱太严重,秦国连从晋国分离出来的魏国也打不过,被魏国夺去了河西之地。
秦献公在十岁时,因为躲避秦国内乱,流亡到魏国,在魏国目睹了中原各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亲眼目睹了魏国在实行李悝、吴起等人的改革措施后,国力与军力的快速崛起,坚定了秦献公回国实现新政的决心。
秦献公回国即位后,当年就废除了人殉制度,并把都城从雍城迁到栎阳,摆脱了雍城那些奴隶主的束缚,随后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止住秦国下滑的颓势,为以后秦孝公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史记.秦本纪》:献公元年,止从死。二年,城栎阳。秦献公“止从死”,废除了300多年的人殉制度,对秦国是一项革命性的风俗革命和文化变革,为秦国保存了大量的青壮劳动力,为以后商鞅变法、富国强兵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明朝朱祁镇废除了嫔妃殉葬制度,为何满清又恢复了这一陋习
开篇先讲一个故事,崇德8年,也就是公元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去世,有两个八旗将领,安达里和郭达里,这两人出身比较低微,当年是皇太极带出来,在战场上屡立战功,都封为了牛录章京,这是个中级武官,相当于四品佐领,这两人感谢皇太极的“恩典”,主动提出来殉死陪葬太宗,于是这两人殉死,按超品待遇陪葬昭陵,被尊为“忠君”典范,官位由牛录章京提升为梅勒章京,相当于从二品副将,子孙世袭,族人永远免除各类役使,世受殊荣,算是一死荫蔽世代后人。
图为安达里墓碑,现藏于沈阳博物馆。
安达里和郭达里为主子殉死,是清初遗留的殉葬现象唯一实证,史料中也能找出满清八旗殉葬的例子,比如八大铁帽子王之一豫亲王多铎死后,有两个福晋请殉,缢之;摄政王多尔衮死后,有侍女吴尔库尼殉葬;郑亲王济尔哈朗死后,有姬妾5人殉葬;此外还有议论纷纷的,努尔哈赤死时,皇太极逼死多尔衮之母大妃阿巴亥殉葬,顺治死时,董鄂妃为情殉葬的事例,从以上可以看出,在清初是有殉葬,特别是奴仆随主殉葬的恶俗的。
图为晚年康熙像。
清初的殉葬并不是明朝传下来的,而是满州八旗人在关外时,自己遗留下来的,《池北偶谈》记载“八旗旧俗,多以仆妾殉葬”,其实殉葬是奴隶社会的产物,当中原王朝屡次禁止人殉后,北方的少数政权仍处于奴隶社会阶段,殉葬就被保留下来,所以满州八旗的殉葬是与生俱来的,且他们的殉葬还区别于明朝的殉葬,满州八旗是仆妾殉葬,明朝是宫人殉葬。
朱元璋殉葬的妃嫔宫女们埋在明孝陵的西边,也就是今天的植物园内。
明朝从朱元璋开始,恢复了宫人殉葬,历建文、成祖、仁宗、宣宗5代,使用了大批宫人殉葬,直到明英宗朱祁镇临终前下遗诏“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于是明朝殉葬从此被废止,1644年清人入关,也带来了自己的殉葬制度,到顺治时一度在皇室盛行,随着汉文化影响和社会进步,到了康熙时,汉人御史朱裴上奏建议废除殉葬制度,于是康熙12年正式下诏,禁止八旗奴仆随主殉葬等现象,清朝的殉葬制度在康熙时被废除。
镇巴县碾子镇的贞节牌坊,立于咸丰三年,由青石嵌构而成。
但需要注意的是,明朝和清朝统治者虽然都废除了殉葬制度,但仅限于皇室宗室勋贵等上层阶级,对于底层广大的老百姓却没有限制,从宋朝以后,汉人的贞节观念越来越严重,到了明朝更是反对再嫁,甚至有丈夫一死,妇人以身殉命、自缢、自刎、饮毒、绝食等现象,社会上把这种殉葬贞节看作道德品质的典范,明朝政府不但大力表彰贞节现象,还送匾送粮,免除其后人徭役等;清朝对妇随夫死的烈女,也会受到旌表,由地方官发放抚恤,并在家乡立牌坊,清朝《古今图书集成》一书统计了从东周到清康熙时期节妇、烈女的数量变化表,明朝烈女有8688人,清朝烈女有2841人。
什么是"人殉"制度,这个东西只有中国有吗
谢邀~
小油瓶认为人殉制度是中国特色丧葬文化的产物,西方只有在奴隶制社会存在过。
中国人殉制度是中国特色“死亡文化”下的产物,也是阶级压迫的体现
中国早期的丧葬习俗是基于对死者的怀念和敬畏,但是随着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道家和佛家思想的“转世、轮回”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铺张大办的丧葬习俗。
中国的“死亡文化”是儒家仁学孝道文化的具体形态,古代的大儒认为,生与死表面上看起来是两种状态,但本质上是相通的,死犹如归。人死后,肉体变为尸体,精神变为魂魄,人死了变成了鬼,鬼在另一空间继续生活。
但是中国的丧葬文化因此特别重视“尸”身的安葬问题,所以人们生前就苦心经营墓地、墓室,力求美化和装饰墓室。他们希望死者在另一个空间能够更好的生活,同时显示身份。地位,维护统治者的权威,所以中国形成了用丰厚财物陪葬,甚至用活人殉葬的风俗。
人殉制度,就是“丧葬文化”产物。
而用活人给死人殉葬,生前为统治阶级服务,统治阶级死后到了另一个世界,活人也得变成死人继续去服侍,这又是赤裸裸的阶级压迫现象。
人殉现象在中国古代盛行
人殉制度在中国最早发现是在商代,在河南安阳发掘的一个奴隶主的墓葬中,有几十个人给墓主人殉葬,有的骨架旁放着刀剑,这就是墓主人死后的保安,有的骨架旁摆着车马,这就是司机,有的骨架边上还有狗骨,这就是替主人养狗的。
到了周代呢,周王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训,强调推行礼法,是的人殉葬的现象有了很大程度的减少。但是到了春秋时期,时代比较动荡,礼法崩坏,人殉制度又死灰复燃。到了战国时代,战国七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侯各国又废除了人殉现象,出现了以陶俑、木俑代替人。
到了秦朝秦始皇的时候,秦始皇自命不凡,认为自己功高,死后为他陪葬的人数非常多,按照史记的记载,为秦始皇陪葬的宫女就有上万人,还有大量为秦始皇修建巨大陵墓的工匠,为了避免工匠们泄露陵墓中的秘密,这些工匠全被活埋在里面。除了人殉,秦始皇还给自己准备了一支规模宏大的地下大军,全由陶俑制成。
到了汉唐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人殉制度变为陪葬制度,最大的区别就是等待活人正常死后财通死者葬入墓中。特别是在文明程度最高的唐朝,人殉制度已经绝迹。
但是自宋代开始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他们又把人殉制度带回了中原,特别是到了元代,人殉制度达到了高潮,历史记载,成吉思汗死后,部将将成吉思汗的遗骨送回蒙古的路上,为了保密,只要见到活人就杀,这一路杀的人不计其数,此外为了给成吉思汗陪葬,又杀了四十个贵族家的美女给他殉葬。
到了明初,由于收到元代殉葬制度的影响,明朝的朱元璋首开恶例,他死后,有46名嫔妃,宫女陪葬在孝陵,其中十几名侍寝宫女全部生殉。
从明朝前期一直到明英宗都用后宫的妃子陪皇帝殉葬,朱棣死后,替他殉葬的人一共有30多个人,直到明英宗时才废止了殉葬一事。
到了清朝,人殉制度又出现了,努尔哈赤死的时候,他的大妃子多尔衮的母亲和二淑妃被皇太极逼着殉葬,皇太极死后,用大量男奴陪葬,顺治帝死后,陪葬的宾妃多达30多人,直到康熙大帝时才有将殉葬制度废除了。
可见在中国的古代,人殉制度多在动乱年代出现,多出现文明程度较低的民族身上。
基督教流行前的奴隶制社会,殉葬很普遍
在古埃及,埃及法老借神的名义告诉臣民们,他死后要将他做成木乃伊,神会复活他,依然会作为冥界的王统治死后的子民,所以在古埃及法老死后被复活后,他的身边怎么能没有伺候他的人呢?
据记载,古埃及法老王“泽”死的视乎,他的葬礼上有338名仆人被杀殉葬,同时埃及人也给殉葬的奴隶们洗脑,奴隶们把殉葬视为最高的荣耀,殉葬后可以与法老王一同葬在金字塔中,当法老复活的时候,奴隶们也可以复活再次服侍他们眼中的最高统治者法老。
后来西方“死亡文化”受宗教影响较大,形成了轻尘世、重后世的生死观,不用陪葬,只为死者灵魂送行
西方基督教的“死亡文化”是基督教灵魂学说的一部分,意在培养人们对上帝的宗教感情,净化其道德情操,坚定基督教轻尘世、重后世的生死观,死意味着尘土归于地,结束了世上的劳苦,回到天国永远的家乡,对于基督徒来说,死亡是一条通道,他属于尘世的生命,也是通往永恒的生命,由此可知,基督教对死后有极大地盼望,故而形成了选墓地不看风水,葬礼不选吉日,不用陪葬,只为死者灵魂送行的简葬风俗。
古代皇帝有三宫六院妃嫔,那皇帝驾崩了以后,妃子们该何去何从
老皇帝驾崩,新皇帝登基,对于后宫嫔妃处理方式历代不一。
人殉制度
人殉制度盛行于夏商周时代,人殉指的是用活人为死人殉葬,被殉葬者就包括先王遗留下来的女人。这一制度汉以后几乎绝迹,到了元明清又有不同程度的复燃,朱元璋死时陪葬妃子就多达几十个,直到明英宗时才绝止。
《史记》中记载,“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新皇帝处理
没有人殉制度的朝代,一些先帝遗留的嫔妃命运还是不错的,如果遇上贤明的新皇帝,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般生育过子嗣的都会回到自己家中,不再留到后宫,这类多出自名门望族;
后代比较有权势的嫔妃则会升位;
部分妃子也愿意为先帝终生守陵墓;
嫔妃去出家做尼姑;
没有生育过的嫔妃足够幸运的话,会被新帝宠信继续留在后宫;
冷宫的妃子没有特赦则会终生留在冷宫;
迁入新建的宫殿群,实际上也是“冷宫”
这些都是没有丢掉性命比较幸运的。一入宫门深似海,纵观中国历史上,嫔妃们的下场还是比较不幸,她们地位低下,不能决定自身命运,全由他人掌控。
活人殉葬早在汉代就被废除,为何千年后的朱元璋又将其恢复
不可否认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皇帝,更是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他驱逐蒙古恢复中华的功绩无法抹去,但是朱元璋生前杀戮太重,死后又“责殉诸妃”也是他一生的污点。
活人殉葬制度是奴隶社会一项惨无人道的制度,目前可考的,从商代开始就有活人殉葬,春秋时期逐渐出现了用人俑代替活人的殉葬形式,但是人殉并未停止。
汉朝时期“人殉”的风气逐渐衰退,唐时期基本上采用的是将皇陵的余地,赐予王公大臣,在他们死后葬于此地“陪葬”,这种制度已经非常人道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人政权的活人殉葬制度已经慢慢消失,但是自宋朝以后,辽,金,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时期,活人殉葬再度死灰复燃。
朱元璋死前,已经被汉人政权弃用了很久活人殉葬再度被启用,有了朱元璋带头,明朝前期不仅是皇帝死后需要殉葬,就连藩王也死后也有“人殉”。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重拾这项残忍的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制度呢?
首先,自元灭宋以后,中原文明的社会发展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朝沿袭了元朝的制度,朱元璋顺理成章的继承了宫廷殉葬制度,这是历史进程中的文明倒退。
其次,朱元璋深知江山得来不易,为了防止死后外戚家族势力做大,所以采用殉葬形式消除隐患。
这项制度在明朝延续了70年,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期正式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