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古代动不动就屠城,为什么胜利者还总是忌惮当地的士族贵族势力
- 为什么现代战争很少有屠城的情况发生了
- 太平天国为何要屠杀满人
- 对于历史上满清屠城的行径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 成吉思汗有没有屠城
- 历史上项羽屠城是刘邦写的,有多少真实性
- 古代屠城是每个人都要找出来处死吗
- 怎么做才能在古代的屠城中留条命、活下来
- 龙妈为什么要屠城
- 《权力的游戏》中龙母为什么会屠城
古代动不动就屠城,为什么胜利者还总是忌惮当地的士族贵族势力
其实原因很简单,为了更多地榨取这些门阀士族的钱,导致投鼠忌器。
从活人身上能榨出的钱财,要远远多于从死人身上榨出的。
掌势者不是“忌惮”士族,他只是为了要钱。掌势者肯平心静气跟一群待宰羔羊谈条件,无非是因为仗还没有真正打完,天下还没有一统。如果仗彻底打完了,掌势者是不会跟砧板上的鱼肉多说废话的。
你去看,所有的例子,掌势者能跟当地的名流士族谈判,都是因为仗还没打完,军队还需要大量的金钱物资。
他就不能把士族们逼急了,因为死人身上是榨不出来多少油水的。
士族们真被逼急了,把钱财一埋,脖子一抹,反而麻烦了。
掌势者抓住一个财主,不急着杀他,慢慢敲诈,能敲多少钱出来?你把财主逼急了,他在你来之前把财富藏起来,抹脖子了,你拿着他的尸身能换多少钱?
得不到钱财物资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如果军中传开,说士族人家埋葬了一个宝藏,现在士族死绝了,宝藏谁找到归谁……这军队就废了。
全军上下都在玩寻宝小游戏,军心涣散,仗就不用打了,怎么打怎么败。
掌势者之所以拥有屠城的实力却要好言好语安抚那些名流士族,就是怕出现这种情况:把士族逼死了,钱没拿到,还惹得军心浮动战力大减。
说忌惮,那是不存在的。拥有足以屠城的实力,面对一群待宰羔羊有什么可忌惮的?
其实掌势者并不怕把事情做绝。历史上有多少次无差别式的屠城?
只是,掌势者不希望把事情做绝。虽然也有名声等原因,但最重要的差别就是所得利益的多少。
一旦大势已定,就剩你一个顽固不化的,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人为刀俎、你为鱼肉,跟你有什么可废话的?所以历史上才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为什么现代战争很少有屠城的情况发生了
战争最终是为政治服务的,攻城是为了掠地,掠地是为了拥有更多的资源,而人口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资源。古今中外皆然。所以屠城不是战争的目的,固不会选择屠城。
纵观人类战争史,屠城都不是战争的主流,不仅现代,古代更是如此。相对现代,古代人口更是稀有资源,所以屠城更不是首选。战争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建设,把人杀光了,靠谁去生产?
人类归根到底是理性的,战争也有它固有的准则,也要遵循人类共同推崇的道德规范。一支以杀戮为目的的军队是不得人心的,也是不可能生存的,不仅现代,古代亦然。
所以说不仅现代战争很少发屠城行为,就是古代,这种反人类的现也很少发生。甚至越古越少。不信者回去翻翻历史。当然不包括个案,因为人类历史从不乏丧心病狂者。
太平天国为何要屠杀满人
简明扼要的说吧:民族矛盾!
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自然是阶级矛盾,满汉之间经过200年已经渐渐同化,矛盾减缓了是不假,但是,这民族矛盾并没有消除!
虽然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尖锐的民族矛盾,但决不能否认,它也是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诉求的。
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目标很明显,其直接就把矛头指向清廷和旗人集团,为了争取更多的革命战友,太平天国自然需要大力宣扬满汉矛盾以撕裂民族关系,“屠满”是政治正确的任务,在《奉天讨胡檄》中,杨秀清就公开宣扬: “誓屠八旗,以安九有。”,而且他还自封为“开国平满大将军”。
而当时中国的满汉关系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和谐,清政府实行“首崇满洲”的国策,对满人提供更优厚的待遇,在各大城市中,八旗有专门的驻防城,俗称“满城”,在平时这是他们的安乐窝,可一到祸起,他们的灾难也来到了!由于居住地过于集中,太平军很容易就能将他们赶尽杀绝;而更糟糕的,平时对他们优厚待遇“恨之入骨”,又被太平军反满宣传鼓动的汉族市民根本不愿给他们提供任何帮助。
于是乎,整个江南的满城,从江宁,镇江到杭州,乍浦.......几乎都被太平军屠了个遍。
当然,太平天国由于其思想过于异端,始终无法得到中国主流社会认同,最终被当时几乎所有的既得利益阶层(课本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然而,其“反满”思潮却一直延续下来。一直到辛亥革命时期,很多革命党人仍宣称自己是继承了“反满”思想。
对于历史上满清屠城的行径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屠城之类的野蛮行为,必须一视同仁的批判,不能搞选择性的记忆。
满清入关屠杀汉人,那只能是投降满清的汉人干的。因为满人一共只有十几万,杀几千万人根本不可能。我觉得需要思考的是汉人投降以后为啥替满人去杀汉人呢?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十几次的人口大灭绝,汉人杀汉人比少数民族还狠呢
成吉思汗有没有屠城
蒙古西征时,范延堡久攻不克,成吉思汗的爱孙木阿秃身先士卒,攻打范延堡时,被乱箭射伤,一命呜呼。成吉思汗为了报复,带领10万主力大军御驾亲征。
战斗最惨烈的时候,蒙古人的尸体堆成了小山。而这座尸山,铺垫出一条直通城墙的坡道。顺着尸山,蒙古军终于杀入了让成吉思汗爱孙陨落的范延堡。
破城之后,成吉思汗为了报复,开始屠城,城内30万人,在短短10天内,便杀得1人不剩……
历史上项羽屠城是刘邦写的,有多少真实性
项目屠城应该还是真有其事的。《史记》中一共记录了项羽六次大屠杀:第一次,攻襄城,城破坑杀全城平民;第二次,攻城阳,城破后对百姓大加屠杀,杀光了全城平民;第三次,新安大屠杀;第四次咸阳大屠杀,杀戮关中平民无计,大烧,大杀,大劫掠,大掘墓。;第五次破齐大屠杀,坑杀降卒不计其数,因为大肆的掠杀,甚至还逼反复辟后的齐国百姓; 第六次,外黄大屠杀,因一个少年的劝说,才好不容易放弃。
在当时看来,杀降或屠城或许有不得已的原因,比如为了树立威信,或者担心降兵反叛,担心粮食供应不足等等原因,但这都不是涂炭生灵的借口,放在现代,这就是“反人类罪”。
但是其实刘邦也不干净。《史记.高祖本纪》说:“(项梁)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也就是说,项梁派项羽、刘邦去打城阳,打下来以后,大肆屠杀城中百姓。这次屠杀跟项羽的第二次屠杀是一回事,也就是说,项羽在屠杀百姓的时候,刘邦也非常积极的参与其中了。功过分开来说,如果司马迁先生所言属实的话,其实刘邦也干过屠城这种缺德事。
成王败寇,刘邦称帝后,自然就有人替刘邦洗白,而项羽则留下了嗜血成性,残忍好杀的口碑。
古代屠城是每个人都要找出来处死吗
可以是,也可以不是。
有很多“完全”屠城的。
比如清代著名的“嘉定三屠”,《嘉定屠城略》记载,清军“家至户到,小街僻巷,无不穷搜,乱草丛棘,必用长枪乱搅。”“刀声割然,遍于远近。乞命之声,嘈杂如市。”这一种,就是彻底的屠城,基本上是将每一个被发现的人都杀害,不留任何活口。
只不过,有一些年轻漂亮的女子可能会被抓走,她们倒是不会马上被杀,但之后还是会受悲惨岁月的折磨就是了。
又如唐末黄巢叛乱,在长安屠城。黄巢魔王未必真的吃人,但屠城确有其事。他攻占长安城后,立国称帝,原本没有屠城,而是“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只不过,由于属下农民军不仅憎恨官吏,尤其仇富,所以也杀死了许多比较富庶的无辜商贾平民,激起了民变,一发不可收拾。黄巢镇压民变不利,干脆屠城,也是将所有人都杀害,不留活口。
当然也有正能量一些的屠城,比如冉闵邺城屠城。
冉闵,冉魏开国皇帝,对付的是“五胡乱华”,攻克邺城后,下令“六夷凡敢动用兵器者一律斩杀”,由于胡人有所反抗,冉闵指挥部队大开杀戒,只要是胡人,不论贵贱男女少长一律杀死。到后来,就连长得像胡人的汉人也杀害了,一番滥杀,死难者二十余万。
“不完全”屠城的也有。
有人提到蒙古。花剌子模杀害蒙古商队,害死了成吉思汗的孙子莫图干。成吉思汗率军攻打花剌子模,在不花剌和马尔罕等多个城市展开屠城。蒙古屠城,除了比车轮矮的孩童不杀以外,也不杀学者,而是毁其经典,将其书柜制成马槽,让学者们当奴隶,主要目的是为了侮辱花剌子模人。虽然没有全部杀尽,但这种手段也算够狠了。
怎么做才能在古代的屠城中留条命、活下来
如果你不慎穿越失误,遇到屠城灾难时,成功存活下来的办法还是有的。
既然城池都打下来了,为何还要屠城?攻夺城池就是为了开疆拓土,增加统治人口,屠城根本没什么好处。
但是实际上,攻城战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攻城者往往伤亡很大。
因此攻城者对于守城者的复仇之矛和愤恨情绪,是随着抵抗激烈程度与日俱增的。
如果主动投降,则大家都可以保命。如果负隅顽抗,则遭遇屠城结局。
破城之后,士兵们最想做的事,就是报复泄恨。攻城损失越大,往往报复也越狠。
屠城的另一种目的也是为了震慑敌人。这样,某些不愿遭受屠城的弱小势力就会主动放弃反抗。
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为了避免征服之地的反抗,于是对中亚、西亚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破坏,很多城市也因此闻风丧胆,城池不攻自破。
遇到屠城时,成功存活下来的办法是有的。
第一种是金蝉脱壳之法。就是看清形势,一旦要打仗,就赶紧逃跑。
如果守城的是那种见风就逃的草包,或者看到敌人强大就投降的怂蛋,恭喜你不跑也安全。
第二种是混入敌军做苦力之法。在敌军夺取城池后,也需要劳动力重建,恢复生活秩序,比如1894年旅顺大屠杀的幸存者,就是36个搬尸人之一。
第三种是做敌军卧底之法。若是遇到可以投降的机会,做个间谍或两面派,必然会多一份生存机会。
第四种是伪装成敌军之法。你可以从死掉的敌军士兵身上扒一套衣服,伪装成屠城士兵的样子。
第五种是地遁躲藏之法。可以在家里搞个地下密室,或隐秘地堡,存一大堆食物和水,躲在里面,等战争结束再出去。
龙妈为什么要屠城
至于龙妈为什么要屠城个人认为有一下几点:
1、在第八季的时候,瑟曦原本答应一起抵抗异鬼的,结果出尔反尔,就骑士一个人来到北境,按照瑟曦的计划是让人类跟异鬼大军终结后,坐收渔翁之利的事,对于瑟曦出尔反尔之事,龙妈恨之入骨,在此就已经埋下恶果。
2、在第四集的时候,两军开始交战,这一集龙妈并没有直接屠城,而是选择海上的大船,龙妈失去一条龙,被攸伦给射杀,龙妈部队失败,弥桑黛被抓,但瑟曦抓住弥桑黛后,小恶魔准备劝说瑟曦投降,结果瑟曦不但不听还杀了弥桑黛,简直就是挑衅,弥桑黛跟随龙妈多年已经情同姐妹,此时被杀无疑又是伤口撒盐,更激怒了龙妈。
3、在第五集的时候北境的军队也已经到位,龙妈已经认识到瑟曦抓住他们的弱点,就是心慈手软,怕伤及无辜,所以才不敢大开杀戒,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无疑又是受伤害,随意本集她准备屠城,虽然小恶魔也尽最大努去争取不要屠城,伤及无辜,但还是没能阻止,在龙妈杀掉剑奴站在城墙上时,其实可以看出他并不想屠城,心里还是想着让瑟曦赶紧投降,此时城内人员已经哀求瑟曦投降,等来的却不是投降钟声,这一下立马激怒龙妈,才开始屠城的。不过这也给雪诺登上铁王座埋下伏笔,个人观点,尽请指教。
《权力的游戏》中龙母为什么会屠城
权游之所以被称为神剧,是因后续剧情很难被预料到,但发生后让人感觉又很合理。龙妈屠城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对七大国民众失望
龙妈丹妮莉丝从第一季到第八季的目标始终未曾动摇过,都是为了铁王座。龙妈经过六季的努力,拥有三条堪称“BUG”的龙,骁勇善战的多斯拉克人和无比忠诚的无垢者大军,这时的龙妈拥有睥睨七大国的实力,只要她愿意可以迅速坐上铁王座。
可这时雪诺前来劝龙妈先对抗异鬼,为了得到七大国的民众的爱戴龙妈答应了,而且瑟曦也同意和龙妈联盟。但事情却不是按照龙妈想象的那样进行,首先还未真正开战时,就有一条龙被夜王一击秒杀,开战后瑟曦竟然没遵守约定前来驰援,多斯拉克人差点团灭,无垢者也损失大半,雷戈深受重伤。对于战争来说,牺牲在所难免,可战胜后人们拥戴的不是对战争牺牲最大的龙妈,而是北境守护者雪诺,甚至一些人让雪诺坐上铁王座。这些龙妈都看在眼里,她意识到不管做什么都很难得到七大国家族的支持。
更可怕的是龙妈意外得知雪诺才是七大国名正言顺的第一继承人,她劝雪诺保密,可雪诺还是说出去了,结果就连龙妈的近臣瓦里斯都想要雪诺坐上铁王座。这时的龙妈几乎彻底没了得到七大国民心的想法。
君临城投降后,由于瑟曦之前的出尔反尔再加上明知无法获得民心的情况下,龙妈干脆屠城,用铁血手段获得强权。
第二,丹妮莉丝的复仇
龙妈损失了大半实力保护七大国,而瑟曦却龟缩在君临城,对此龙妈本身就满腔怒火。在龙妈心中最重要的是三条龙,弥桑黛,灰虫子,异鬼之战死了一条,可当龙妈去君临城的时候,雷戈却当着她的面被一箭穿胸,两箭穿脖直接死亡,手下更是损兵折将。接着瑟曦还当着龙妈的面砍了弥桑黛。
对抗异鬼瑟曦不遵守盟约,再加上“孩子”的被杀,挚友的死亡,让龙妈再也抑制不住复仇的怒火。虽然这些都是瑟曦的杰作,可龙妈已经被仇恨彻底蒙蔽了双眼,在战争开始前便对瑟曦和君临城宣判了死刑,或许她认为就算不屠灭君临城,那些君临民众也不会接受她这个“疯王”之女吧。
第三,编剧强行黑化龙妈,让雪诺继承铁王座
实际上权游这部小说还没完结,马丁老爷子笔下继承铁王座的或许是雪诺,或许是龙妈。可权游的编剧们却是想让雪诺继承,可问题是龙妈一直以来的目标都是铁王座,不可能因为雪诺是自己侄子的身份就拱手相让。而雪诺是正义的一方,也不可能为了铁王座和帮助了七大国的龙妈争抢。
于是编剧就安排龙妈屠城,这样一来,包括雪诺在内的七大国的子民不可能拥戴这样残暴的人坐上铁王座,很可能下一集雪诺会亲手将龙妈杀掉,坐上铁王座。
虽然在第五集中龙妈屠城让很多人一时无法理解,可实际上从第一集开始龙妈的心理就一直在发生缓慢变化,也算是为屠城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