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中国古代本该严肃正经的朝会上,发生过哪些荒诞不经的有趣故事
古代朝会的代名词就是无聊+正经?天真!相比现代某些重大活动彩排了又彩排的严谨,古代朝廷上的那些趣事,已经按捺不住教你重新做人的心了。
邵篪:咳咳,一屁扬名说的正是在下
人,都会放屁,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不过尴尬的是,放屁这种事根本无法精准控制,大庭广众之下屁意突然来袭,忍不住了怎么办?当然是悄悄咪咪地放掉啊!宋朝官员邵篪就干过这事。
(邵篪画像)
那次,庄重肃穆的朝会上,邵篪一个没憋住,放了个巨响巨臭的屁。如此严肃的场合,听到如此屁声,闻到如此臭气,大臣们碍于同事情面,也不好说些什么。更何况皇帝还在上面坐着呢,谁敢用袖子捂住鼻子?这样尴尬的氛围一直延续到了朝会结束。事后,宋哲宗越想越气,估计也是被邵篪的屁熏得够呛,竟然下令把他贬为了知州。
这次宫殿放屁事件后,有好事的人见邵篪胡子有点自来卷,很有特点,就给他起了个外号——泄气狮子。
就因为一个屁被贬官确实有点惨,不过,若是没有这个屁,谁还会记得有邵篪这么个小人物呢?
无名氏:看着我的脸,严肃点,不许笑
有的人,天生就长了一张能戳中别人笑点的脸。比如李渊,有一次,隋炀帝正上朝听大臣汇报,突然指着一旁的李渊大笑着说:“阿婆目。”(指李渊长得像老太太)惹得满堂哄然大笑,李渊一脸懵逼地站在笑声中凌乱。
和李渊一样凌乱的,还有宋孝宗时期的一位知州。那天,这位知州准备上京汇报工作。事先,皇帝身边的近侍宦官就跟宋孝宗说了:“待会儿那人来了,您可千万别盯着他的脸看,要是看了也别笑啊。”
宋孝宗听了有点生气:“我是这么不严肃的人吗?放心吧,不会的。”
(宋孝宗画像)
等到那知州来的时候,宋孝宗突然想起之前宦官说的那事儿,抬头仔细一看,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个知州的脸长得又宽又扁,裹上幞头活像个“西”字。被戳中笑点的宋孝宗哈哈笑个不停,把知州都笑愣了。
过了很久,宋孝宗才笑着让知州退下。可怜的知州,好不容易进京见一次皇上,本想着留个好印象升个官,没想到连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就在皇上的大笑声中退下了,最后也没弄明白到底咋回事。
刘晏:路上不吃点小零食,那还怎么专心上朝?
学生时代,必须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买点小零食,才算过了完整的一天。唐代名臣刘晏,也是一位小零食重度爱好者。
(让刘晏痴狂的胡饼)
当时,街上有人叫卖一种叫作胡饼的东西,能烤能蒸,可能就跟今天的梅菜扣肉饼类似。大冬天的,能吃上点热乎乎的烤胡饼,那才真叫美滋滋呢。
一天,天刚亮刘晏就驾着车上街,准备上早朝。途中听见有人叫卖胡饼,他瞬间就被飘出来的香味勾得走不动道。但是,自己可是位高权重的宰相啊!怎么能随随便便下车去买这些小孩吃的玩意儿,于是“使人买之”。
刚出烤炉的饼,刘晏不敢直接用手去拿,就用袖子包起来,边啃边往皇宫走。他带着满嘴的饼渣,乐呵呵地对同行的同事们说:“美不可言,美不可言。”估计同事内心OS:“快走开,我不认识你。”
章献太后:跟我玩套路,你们还嫩了点
姜还是老的辣,玩起套路来,年轻人从古自今就没赢过。别说普通人了,就连一帮老谋深算的大臣,也没能赢过宋朝历史上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章献太后刘氏。
(套路王章献太后刘氏的政治敌友)
宋仁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年纪还太小,于是就由章献太后刘氏垂帘听政。有一天,这位老太太哭着跟大臣们说:“咱们国家真是多灾多难啊!要不是你们这些人忠心耿耿,齐心协力,哪有我大宋朝的今天呢。为了表示感谢,快去把你们亲戚子孙的名字都写下来给我,我要挨个封赏。”
底下的大臣一听,还有这等好事?一个个都高兴坏了,赶紧把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名字都写了交上去。
万万没想到,老太太并没有封赏,而是把名单拿回去贴在寝宫墙上,以后再有求封赏、求官职的,她都先看看这个人在不在名单上,不在的才同意。
大臣们也是挺郁闷的,一大帮老狐狸竟然走进了一个老太太的套路里。
修仙类小说走红,你能认同这些荒诞不经的作品吗
修仙的确存在,但不是文中的那种修行,道法源于道和法,道是人道,修行人道,先有道后有法,人死后有灵魂的存在,人道,灵道……修万德,积万善,而不是小说中的每天打打杀杀,突破什么境界什么境界,人是无法修仙的,只能修人道。后面的事情,就交给自然法则。
明朝有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荒诞不经,然后人本质又不坏
我们所知道明朝皇帝的荒诞不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有文官集团的衬托,我们纵观明朝皇帝们的事迹,可以看出明朝大部分皇帝在小事上荒诞,但是在大事情上却一点也不糊涂,不然明朝国祚也不可能长达276年之久。
而限制明朝皇帝荒诞不经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皇帝是人
虽然明朝皇帝手握国家的生杀大权,但是归根到底他们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食五谷杂粮,也有生老病死,所以人天生没有好坏之分,影响人的大多是后天的原因导致的。
皇帝并非是圣人,在制度森严的深宫中,时间久了别说是皇帝就是神仙也会按捺不住,所以这时候皇帝就需要一个突破口,他不想上朝、不想处理朝政、不想见文武大臣,他想活出自己的想要的样子,所以这时候皇帝就会做出在世人眼里看来是荒诞不经的事情了,但是他们更多的像是一个得到玩具的孩子,他们只想通过哭闹满足自己的诉求,他们并不像伤害别人。
二、皇帝害怕千夫所指
在中国古代,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他们最害怕的是就是死后世人对他们的评价,所以每个人生前都力求做一个忠孝仁义之人,哪怕内心是抗拒的,但是表面上还是要把自己仁孝的一面展现出来,普通人如此皇帝更是如此。
所以爱面子的皇帝最怕受到千夫所指,害怕死后得不到好的庙号、谥号,害怕死后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因为这些条条框框的害怕,完全牵制住了皇帝的所作所为,即便是皇帝自己做了荒诞不经的事,他们也不想自己的事迹被后代有样学样了去,特别是对未来继承人的问题上,老皇帝在临终前都会语重心长的说道:“我这一辈把坏事做绝了,你一定不要学我,要做个好皇帝云云。”
三、从小接受优质的教育
皇室作为国家的统治核心,皇子的教育和培养事关国家千秋万代的基业,所以历朝历代在皇子的教育问题上都是极为重视的,明朝对待皇子的教育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乞讨出身,所以他对文化还是比较渴望的,在掌握大权后,他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皇子的教育,所以他给儿子们找的老师都是当世的大儒名流,太祖既然这般如此重视文化,那么后世怎么还敢懈怠哪?
所以皇子们从小就能获得全天下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他们所学的就是儒家所倡导的“礼义廉耻、忠孝仁爱”这些东西,从小就教你应该如何做明君、如何爱护百姓等等,久而久之你的脑子里也就形成了股性思维,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即便是做了荒诞不经的事也知道那条鸿沟是不能逾越的。
四、明朝制度限制
因为皇帝代表着国家,皇帝和皇家的行为就是全天下人民的行为准则,所以皇帝为了维护统治地位的长久,就需要对自己和皇室成员加以限制,如此人民也就乖巧顺诚了。
我们知道天安门城楼前立着两根华表,华表的最上方分别雕刻着两只望天吼,它们分别叫做“望帝出”和“望帝归”,它们的含义分别代表着期盼皇帝体察人民的疾苦和告诫皇帝要收住玩心专心理政,由此可以看出皇宫的建筑每一处都有着他的政治意义。除此之外,皇帝每天的作息时间、都有着严格的制度规定,生活在这里面的皇帝,每天都会被各种规矩所牵制住,所以即便是皇帝想做出格的事,从制度上也会首先把他吊打一遍。
五、强大的文官集团
前文说道,皇帝如果想做出格事首先需要冲破皇宫内部的规矩,即便是皇帝冲破了这个限制,接下来迎接皇帝的还有数量庞大的、掌握国家实际权力的文官集团。
明代的文官虽然不如宋朝以前的文官那样备受尊崇,但是由于明朝受到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影响,使得文官集团格外的重视气节,这些人不怕死,他们就是想留下千古的美名,所以他们不怕跟皇帝硬钢,只要皇帝处事少有偏差,那么这群文官们的唾沫即便淹不死皇帝,也能让皇帝深陷泥潭无法自拔,所以明朝的皇帝一般很少会和文官们出现直接的冲突。
明朝的皇帝虽然较前代皇权专制严重,但是明朝的皇帝也挺悲催的,由于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导致明朝皇帝不像汉、唐、宋等朝代只需要和宰相对接,而是皇帝本人直接面对庞大的官僚体系,这时皇帝就要格外的勤奋努力,因为他们不但要提防武官的篡权,还要应对数千文官的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明朝出现几个荒诞不经的皇帝也就不足为奇了。
什么事牛鬼蛇神怎么来的为什么这么叫
“牛鬼蛇神”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当时这个词是用作形容词,指虚幻的事物。例如:唐朝李贺的《李贺集序》中说:“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所以,牛鬼蛇神最初的意思是指荒诞不经的事情。 至于这个词的来源,应该和当时出现的民间信仰有关系,长有牛头的鬼和长有蛇身的神,这都是和当时的正统信仰不一致,因而指其荒诞也是正常的。 比如晋朝的《搜神记》就记载了大量的神怪故事,这些鬼神都是民间信仰,和官方的不一样。 但是,在这个时候,牛鬼蛇神并没有赋予更多的负面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