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景元

兵马俑的真正主人究竟是谁?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和始皇,谁的成就最大呢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6 22:27:42 浏览5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兵马俑的真正主人究竟是谁

说起兵马俑的时候,多数人第一个联想到的人物,那肯定是秦始皇,不可能会是其他人,也就是说,多数人都是认为,秦始皇就是这些出土的兵马俑之主。

希拉克(法国前总理)到中国参访的时候,也被安排去看了兵马俑,当时的希拉克相当地震撼,直言它是世界第8大奇迹,秦兵马俑也随之名声大振。

而当时大家一致认为这是秦始皇的陪葬,于是这“世界第8大奇迹”,也更让秦始皇是兵马俑的主人之说更为根深蒂固。

兵马俑也一度被称为,“秦始皇兵马俑”!

不过,随着考古工作者的深入研究跟讨论之后,有一个叫做陈景元的考古学者,对外公布了自己的观点,从这些观点内容里头,确实撼动了以前人们对兵马俑的主人之说。

陈景元依次给出了所谓的证据。

第一,随兵马俑出土的车辆并无出现“车同轨”的现状,大家都很清楚,秦始皇统一了中原之后,在很多地方都做出了“统一”的规定,比如这里要说到的“车同轨”,就是很典型的一种。

陈景元表示,这些车辆陪葬品并没有这种尺寸统一情况,也就是说,秦始皇已经在中原全境规范了这一点,没有道理在自己的陪葬品方面搞特殊化,肯定也是尺寸一致,而不是有宽有窄。第二, 前面所说到的,只能分析出兵马俑极有可能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不过,并不能告诉大家谁是真正的主人。

因此,陈景元给出的第二点发现,就是这些出土之后的兵马俑身上服饰的特性,一看就是楚国人风格,而不是秦人风格,这样子一来,秦俑之说,自然也就被打上了一个问号。当然,秦始皇的高祖母芈氏,也就是宣太后,她就是楚国人,而且是把持楚国朝政的主事者之一。

因此,陈景元认为,这个芈氏极有可能就是兵马俑的主人。

第三, 最后,我们看到陈景元给出的第三点发现,他认为这些兵马俑身上的服饰彩绘,都不是秦始皇时期的黑色色系,而是呈现出五颜六色的模样。

虽说表面已经被氧化得差不多了,但是,考古工作者的一番努力,最终还是还原了一部分,从这一点也可以推断出这些兵马俑应该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如果这些是他安排的话,那么,服饰彩绘绝对是黑色色系的。因为芈氏后期失去了权势,所以后世之人并没有发现芈氏的大规模陪葬墓,如果有这方面的陵墓的话,陈景元的推断就又多了一种,这一点是比较可惜的地方。

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和始皇,谁的成就最大呢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及至始皇, 奋六世之余烈——贾谊《过秦论》

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就是贾谊《过秦论》中说的六世之余烈,正是他们的铺垫,才有了最后秦始皇一统中国的千秋伟业,那么这些人的功绩如何比较呢?谁的功绩最大呢?

首先把秦武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这3位排除,因为秦武王和秦庄襄王在位时间都是3年,秦孝文王更是只有区区3天!

秦孝公:

最大的功绩就是大力推行商鞅变法,改变了自秦穆公之后连续14任君主不作为后积弱的秦国,内政人民安居乐业,军事将士用命,外交西戎诸国臣服。

秦孝公将秦国从战国棋局的看客变成了主要棋手,而且具备了通杀的能力。

秦惠文王:

商鞅变法给秦朝积累了大量资本,正好需要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很明显秦惠文王就是。

打赢了秦魏河西之战,夺回了被魏国占领百年的河西之地,并在河东建立了前进根据地,自此,秦国打通了东进道路,出可以进攻东方六国,退可以扼守函谷关,立于不败之地。

击败楚国,夺得巴蜀,如果说夺回河西是打开了通道,那么夺得巴蜀地区就是保证了秦军连绵不断的军粮,从地图上看,也对楚国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高压态势。

降服义渠,扫除秦国的后顾之忧,并且获得了义渠的大片优质马场,军马的供应也得到了保障。

重用张仪,利用连横之策破坏六国的合纵,避免了秦国被六国围攻,为秦国的最终崛起创造出了空间和时间。

可以看出来,秦惠文王将秦国国运、国力最大程度地转变成了实际“收益”,自此秦国拥有了傲视东方六国的强大实力。

秦昭襄王:

秦惠文王让秦国具备了称雄的军事实力,而发挥这强大实力的就是秦昭襄王。

他任用魏冉、范雎为相,白起为帅,采取“远交近攻”之策,鲸吞周边邻国土地,严重削弱齐国、楚国、赵国等大国实力。

先拿韩、魏、楚下手,三国不断割地求和,魏国割让河东400里地,韩国割让武遂200里地,楚国更是损兵折将,被占领无数城池,最后连楚怀王都被秦国绑架,最后客死他乡。

面对着胡服骑射强大起来的赵国,战神白起长平一战将赵国送入万劫不复,甚至差点被白起灭国,自此再无力与秦国对抗。

对于东方大国齐国,秦昭襄王先是用“东西二帝”的虚名稳住齐国,让其见死不救,然后乘着燕国进攻齐国,联合诸国一起攻击齐国,打得齐国只剩下莒、即墨两座城,差点灭国,自此唯一能和秦国扳手腕的齐国也沦为二流国家。

简单来说,之前七国排身高,秦国和齐国差不多高,另外也只是比赵国、楚国高了半个头,经过秦昭襄王的主动出击,远交近攻,最后一看,就秦国是站着的,其他六国都已经趴在地上了

秦始皇:

面对着太爷爷秦昭襄王留给自己的遗产,再看看瑟瑟发抖的东方六国,嬴政一声令下,王翦、王贲、李信等名将四处出击,自公元前230年灭亡韩国,到公元前221年齐国投降,只用不到10年时间,嬴政便扫荡了六国,统一中国,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他也成了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嬴政幼年继位,面对吕不韦的专权以及嫪毐的反叛,不到20岁的嬴政以雷霆手段铲除了这些隐患,最大程度保证了秦国内部稳定,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题目中问谁的成就最大,毫无疑问,肯定是秦始皇,但是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来,秦始皇是站在了巨人们的肩膀上:

秦孝公打下了坚固的地基

秦惠文王修好地面及宫殿骨架

秦昭襄王为宫殿封顶

秦始皇则是为宫殿装修上梁,并宣告宫殿落成!

如有兴趣,可以去看看优秀电视剧《大秦帝国》完整讲述了秦国从崛起到统一。

《大秦帝国之裂变》——秦孝公

《大秦帝国之纵横》——秦惠文王

《大秦帝国之崛起》——秦昭襄王

秦兵马俑的真正主人是秦始皇吗为什么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发现的,是中国第一个封建帝王秦始皇的陵园中一处大型随葬坑中的随葬品。这个随葬坑位于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

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以前,大家都认为这座墓的主人是秦始皇,就连有书君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事实上,对于兵马俑的墓主人是秦始皇这个说法在历史界还是有争议的。

那为何说兵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 兵马俑中的人俑没有戴头盔,还梳着歪髻

我们一般认为秦始皇的陪葬坑中发掘出来的那些兵马俑是他的士兵,那按理说这些人俑的装扮应该是士兵的样式。但是三号坑四号坑出土的战士,虽然身穿战袍,手拿兵刃,但奇怪的是他们所有人都没有戴攻坚作战的头盔,更没有穿打仗用的重型铠甲。

想想看,历史上赫赫有名,威镇寰宇的秦始皇,它的部队竟然是这种装备。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而且这些人俑不仅没有头盔,头上梳的发髻还是奇怪的歪髻。

考古学家陈景元曾解释说,这种发髻的设计是带有生活基础的写实艺术,就是说兵马俑里的人俑,他们的装扮就是当时秦国士兵的装扮。

我们知道,古人的头发不论男女都是很长的。如果将俑坑里武士俑头上的发髻和发辫散开,这一头的长发至少也有0.6米长。军营里的士兵,盘出各种花式的发髻,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行军打仗,时间是很紧迫的,要知道当时秦始皇可是消灭了六国,这战役是一个接着一个。试问士兵有时间精心梳理这种歪髻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是秦国士兵到底梳什么发髻,这个历史上还并没有找到记载的。但是随着考古发现,在一些楚墓中,出土过头上梳着歪髻的泥俑。所以有人猜测,这些人俑并不是秦国士兵,而是楚国人。

二、 兵马俑中的人俑衣着不应该是彩色衣服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尚黑,就是说秦始皇崇尚黑色。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点我们从《汉书.律历志》中可以了解到,早年秦文公曾在外出打猎时,获得一条黑色小龙。

而这个黑色正是对应着五德之中的水德,因此秦文公认为自己是水德之君,所以崇尚水,更是尚黑。

所以历代的秦国统治者都继承了秦文公的尚黑。而秦始皇他不仅将黑色用于自己的龙袍,甚至还将黑色作为法令颁布。他规定衣服、旌旗、战旗,都必须用黑色。

现如今,咱们看到的兵马俑由于历史久远,他们身上的彩绘早就被氧化了,但是考古学家发现兵马俑身上的彩绘却是五颜六色的。

一号坑还好一点,一共发现了五种颜色的衣服,红色,紫色,绿色,天蓝,白色。但三号坑里的颜色就有点离奇了,共有朱红、玫瑰红、粉红等13种颜色,那么这花里胡哨的军队真得属于秦始皇吗?

要知道墓葬里面有什么东西除了和墓主人的身份有关,还和墓主人的喜好有关。毕竟谁的墓还是要放谁喜欢的东西的。而秦始皇尚黑,所以我们认为,他的士兵穿的衣服的颜色应该是黑色的。

就算不是黑色,也应该是深沉一点的颜色。

很难想象,尚黑的秦始皇,会允许自己的陪葬军队穿着如此五颜六色的衣服,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呀!

三、 兵马俑里的车辆尺寸不一样

我们都知道在战国时期,各国的车辆的尺寸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当时的道路的宽度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各国的车辆尺寸是五花八门。但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在全国实施了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

他对车辆的形制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造车必须用六尺,不能用随便的尺寸。但是与兵马俑一起出土的,这些车辆的形制并不是统一的。相反这些车辆是什么尺寸都有。

我们来看看这些车辆,它们的车舆宽度有1米,1.1 米,1.2米, 1.3米, 1.37米等不同尺寸,要说尺寸还真是五花八门。

可是秦始皇要求全国都要车同轨的,又怎么会允许自己陪葬的车轨有宽有窄的呢?是工匠玩忽职守吗?应该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胆子,如果他们不按尺寸的要求去做车子,那肯定会被治罪的。所以这个出土的车辆,还是有疑点的。

四、 兵马俑的士兵竟然以中老年为主

考古学家王玉清发表的《秦俑面形和表情》一文中,曾具体地列出了29个陶俑的面部形象资料。

他说这29人只有3个人是年轻人,其他26人都是留着胡子的中年人或者是老年人。

而且这个兵马俑武士的整体形象,除少数可称得上乐观昂扬外,大都身材臃肿,面目呆滞。

要知道,行军打仗肯定是以年轻人为主的。而且秦国人打仗好勇斗狠,在他们的身上都流露出一种嗜血的表情,也就是一个个都斗志昂扬。

而眼前的这些主要以上了年纪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为主。他们身材臃肿,面目呆滞,这似乎也不符合军队的形象啊。

由此而看,这支陶俑军队的主人,似乎真得不是秦始皇。作为一个杀伐果决,立有不世之功的铁血帝王。他的军队的服饰可以不符合他的喜好,但是精气神一定是昂扬向上的。

而这支陶俑军队表现 的情绪整体偏低沉,是与之不符的。

那么这兵马俑的真正主人到底是谁呢?

我们猜测兵马俑的真正主人可能是秦始皇的太祖母,来自楚国的秦宣太后芈氏。从秦俑的一些特点来看,比如,秦俑身上以红、紫为主色调的彩衣,是楚人的习惯。此外歪髻也是楚人的一种习俗。

秦宣太后当然不会带着一支军队为自己从葬,兵马俑显然不是属于军队性质。很可能是多年侍奉她的随从。

因为当年 秦宣太后嫁给秦国时,身边必然是带了很多侍卫的,而且这侍卫一直随侍在她的身边。

所以说当她给自己准备陵墓的时候,她就让工匠按照这些侍奉自己多年的侍从的模样,烧制了人俑。为的就是让他们能一直侍奉自己。

所以说这些兵马俑的主人有可能是秦始皇的太祖母芈氏。

历史就像一个无形的手,把许多东西都掩盖过去了。如果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那么在现在我们是很难知道这曾经历史的真相的。

至于这些兵马俑的主人是谁的这个问题,至今还是有争议的,至少现在不能完全肯定地说是秦始皇。

那就让我们期待历史专家们早日找到历史的证据,来证明这兵马俑的主人到底是谁吧!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为何现在很多考古学家都说秦始皇兵马俑其实是芈月的

兵马俑被认定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似乎从1979年叶剑英题写“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馆名时,就已作为一种“公论”尘埃落定。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说法,传播得太久了、太广了,想要改口喊其他的,恐怕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72岁的陈景元从服饰、军事、交通等角度对兵马俑进行了剖析,指出兵马俑的主人并非秦始皇,很可能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

  第一个问题:军阵问题。在秦始皇一号坑、二号坑里,我们发现了很多的战车、陶马、陶俑,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打仗的阵势,这个阵容在历史上被称为“方阵”。这就有问题了。根据《文献通考》《淮南子》《史记》等古典书籍的记载,秦国人打仗好勇斗狠,绝不用这种认怂的战术。“方阵”这种步兵阵势,出现在西汉与匈奴对战时期,这不是秦始皇时期的产物,甚至是他根本不屑采用的战术。

  那么,这些兵马俑为什么组成“方阵”呢?或者说,他们组成的这个“方阵”,根本就不是为了打仗?不是为了打仗,那是为了什么?

  第二个问题:武士之谜。“方阵”的问题已经让人困惑了,但是这些准备打仗的战士,更加让人费解。三号坑、四号坑里面的士兵,虽然身穿战袍,手拿兵刃,但是他们所有人,都没有戴攻坚作战的头盔,更没有穿打仗用的重型铠甲。历史上赫赫有名,威震寰宇的秦始皇,怎么能让自己的部队这身装扮呢?他们这种架势,根本不像是去打仗,更像是去阅兵。

  第三个问题:服装颜色之谜。咱们现在看见的秦始皇兵马俑,由于历史太久远了,他们身上的彩绘,早就被氧气氧化掉了。但是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这些兵马俑上的彩绘,是五颜六色的,这岂不是一件咄咄怪事?秦朝统一六国后,规定“衣服,旌旗,战旗,皆为黑色”,秦军是一支“全黑”的部队。如果这些兵马俑真是秦始皇的陪葬品,那么,在他们出现的那个时期,秦始皇早就统一天下了,既然都天下一统了,为什么还要穿得这么“多姿多彩”呢?

  以上这些问题,我们至今都无法找到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因此,陈景元认为,秦始皇不可能为自己选取这样一支情绪低沉、神情黯然的陪葬队伍。秦国士兵向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因为秦军在选用士兵时的标准是非常严格的。

  陈景元大胆假设:真正的主人是秦宣太后,就是秦始皇的太祖母、秦昭襄王之母、秦惠文王之妻,把持秦朝朝政4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秦宣太后。这个女人,全称为——芈八子。这个女人,在各种影视作品中,也被称为——芈月。现在 学者们也提出一些反驳陈景元的证据。如在兵马俑中有铜戈上刻字“三年相邦吕不韦”,吕不韦是秦始皇还是秦王时的相国,不可能出现在根本没见过他的宣太后墓中。

  另外,兵马俑上有“十六年寺工”的字样,“寺工”作为中央管理手工业的一个官署,只有在秦始皇时代才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此话的本意究竟是啥意思

受到宠爱或者侮辱都都要保持惊醒,对待大患像对待身体一样重视。什么是宠辱若惊?被赞美褒奖时要谦虚为下,不要翘尾巴,被批评贬斥时要虚心为上,不要妄自菲薄。对待得和失要保持惊醒,不麻木。这就是宠辱若惊。什么是对待大患的态度呢?人生有大忧患大得失,是因为我们都有一个重要的身体,如果没有了身体,又怎么会有大忧患、得失,所以最珍贵的还是身体。爱惜天下如爱惜自己身体一样,把天下看得和自己身体一样贵重,那就把天下寄托给他。

♛ 本章是老子“贵身″说。身体或者生命是存世的基础,感知世界,思想世界都是建立在个体存活的基础上,所以老子贵身。本文首讲宠辱若惊,我们时常说要宠辱不惊,惊,驚字,本意马受到外界刺激反应,引申为振动,扰动。面对宠辱惊还是不惊,表达内核思维不一样。惊,是要人保持敏锐性,善于与外界沟通,宠之为下是对应宠的态度,本文隐含辱之为上来对应辱的态度。因为贵身,就要重视与外界交流,关注宠辱是关注与外界互动,解决存身贵身的大患。所以得到而被宠要保持惊醒,失去而被辱要保持惊醒。宠辱不惊,更强调处世为人豁达有成见,不受外界干扰,安心于认准事务。可谓两个侧面。

有以上分析下文中,贵大患若身,爱身贵身,有其对外充分互动,爱以身及天下,则与天下无不利。可见古人在自我管理人文社会管理

兵马俑真的是秦始皇的吗

有一个叫陈景元的人提出过这个问题,而且一辈子都在和考古学家争论,这里我把陈景元的质疑和兵马俑考古专家袁仲一的解答贴出来。

首先看下两人的背景。

陈景元:读高中的时候就对秦始皇陵非常感兴趣,大学考入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一有时间就跑到秦陵一带考察,后来临潼发现了兵马俑坑,他千里迢迢跑到考古现场,见到了当年的兵马俑考古队队长袁仲一教授。袁仲一非常愉快、热情地带他参观讲解,可陈景元的疑问反而更深。也是从这时候开始,陈景元开始不断提出质疑。

袁仲一:兵马俑考古界最权威之人,几十年一直坚持在现场发掘、研究。

第一回合

最初,陈景元的问题也很泛,大多数人都能想到。主要集中为2点:秦始皇陵到兵马俑坑太远,骊山一代墓葬非常多。那么,为什么兵马俑坑就不会是骊山周围其他墓主人的?

陈景元把这些写下来,寄给考古队,可是等了很久,都没有回信,望眼欲穿的感觉,他算是尝到了。

不过对一个以执念为信仰的人来说,总有办法让专家重视他。各种途径的对外传播,炸出了一大片专家,首当其冲就是当年接待他的袁仲一。

为什么不给回信,袁教授这样解释:当初带他参观讲解的时候,就已经回答了这些问题。

首先,秦始皇陵规模很大,除了地宫,还环绕有内城外城,北边发现的动物俑坑,也离皇陵封土很远,从整体上来看,兵马俑坑的距离是合理的。

其二,《汉旧仪》记载:丞相斯...将隶徒七十二万人治骊山者...其旁行三百丈乃止。意思是李斯在骊山挖墓,足足挖了三百丈,虽然这段记载还值得研究推敲,但足以说明秦始皇陵面积非常大。

其三,根据考古勘察情况,皇陵东西7.5公里、南北7.5公里,即56.25平方公里范围内,都有秦始皇时代的遗迹和遗物,兵马俑坑离皇陵1.5公里,并不远。

看起来这样的回答已经很权威了,有文献,有考古证据支撑,应对尔等普通游客绰绰有余,可陈景元一辈子心血都花在上面,怎么可能轻易被说服。接下来的问题就直接针对袁教授的回答。

第二回合

陈:三百丈折算到现在只有690米,兵马俑坑有1500米,不是自相矛盾吗?

袁:记载只是一个参考,不是说三百丈就一定是这么多,还要通过考古勘探眼见为实。

陈:秦始皇陵都没完全发掘,56.25平方公里这个结论又是怎么得到的?

袁:只是说在这个范围内发现了秦始皇时代的遗迹和遗物,并不是皇陵面积就这么大。

看到袁教授招架不住,另一专家吴永琪前来支援。吴主持修复了铜车马,在业界同样很有名气。

吴提到两点:

1、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器物造型,和秦始皇陵其他陪葬坑出土的器物,制作工艺、材料、艺术造型都是完全一致的。

2、至今没人提出其他陪葬坑不是秦始皇的,用来和兵马俑坑作比较,是行得通的。

本以为这样的解释能画上句号,没想到更难缠的还在后面。

第三回合

陈景元消停了一段时间,每天恨不得24小时都查阅兵马俑资料,就连兵马俑博物馆内部文集,也一篇不落的研究了,终于又发现几个疑点。

这次的问题显然更专业。

陈:1号坑和2号坑有大量步卒围绕战车,显然战车是部队主力。但殷周到春秋,车战的弱点已经暴露,秦始皇这样伟大的统治者,还会大量使用落后的战车?说明兵马俑坑的年代应该比秦始皇早。

袁:目前没有明确文字记载秦始皇取缔了战车。两军交战时,战车的速度和冲击力是无法比拟的,兵马俑坑的军阵正是战车、骑兵和步兵有机组合的典范。

陈:兵马俑坑中发现许多笨重的青铜材质兵器,虽然在古代曾被广泛使用,但秦始皇时已经有韧性好杀伤力更大的铁兵器,他为何不选择更先进的兵器给自己陪葬?

袁:铁兵器替代铜兵器有个过程,到汉代中后期才完全替代。目前的考古资料显示,秦代基本都是铜兵器,铁兵器较少,陈的观点与实际考古情况不符。

另外,通过化学定量分析,考古队发现兵马俑坑出土的秦剑,铜锡配比已经相当完美,既能保持一定弹性,又不会过于沉重,这恰好说明,如此工艺精湛的青铜剑,也只有秦始皇才能做到。

不过陈景元还有其他问题。

陈:秦始皇的军队装备肯定是一流的,但兵马俑坑里这些秦俑,连头盔都没有,如此简陋,怎么在战场上获胜?

袁:秦人尚武,秦军作战勇猛果敢。《史记》有记载:战场上的秦军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另根据商鞅制定的秦法,秦国士兵斩杀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爵位就越高,这些都表现出秦人的文化。当然史书有夸大,但不妨碍兵马俑向后人传达尚武精神。

到这里,陈景元似乎也提不出更多问题了,但明显他没有被说服,只是在花时间,找其他理论支撑。

第四回合

1975年,兵马俑身上一个怪异文字引起陈注意。和其他兵马俑身上的文字不一样,和秦代文字也不一样,反正是第一次见到。

(兵马俑身上的奇异文字。图片源自《探索·发现》截图)

考古队把这个字解释成脾脏的脾,陈景元明显不同意,并开始了漫长的考证之路。

陈翻烂了《金文编》、《古籀汇编》,发现脾的右半部分卑,有很多写法,但没有一种符合兵马俑身上那个怪异文字。然而这个字到底读什么呢?他也不知道。

1976年,一次很意外的经历,西安文管会某负责人拿出一块秦代桶瓦给陈,上面竟然刻着一个奇异文字,左边不认识,右边是个月字。就这个字,陈景元又研究了它两年,还是不知道读什么。

(右边为秦代桶瓦上的神秘文字。图片源自《探索·发现》截图)

又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陈结识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文字专家段熙仲教授,段认为桶瓦上左边那个不认识的字,应该是芈字变体,合起来读作芈月。

芈.....月.....!陈景元灵光一现,难道是秦宣太后?

为了让自己的理论更加丰满,他又翻烂了《金石大辞典》,并且找到支撑。

(毕字的古代写法。图片源自《探索·发现》截图)

毕业的毕,在古代有三种写法,其中一种正是兵马俑身上那个怪异文字,另一种繁体写法,由田和芈组成,因此,刻在兵马俑身上的神秘文字右半边,应该是芈字。

陈还大胆判断,兵马俑身上的字拆开来看,应该是 月 芈反过来就是芈月,因此兵马俑的主人应该是秦宣太后。

(呃......面对如此脑洞大开的推断,我也是服气了。)

袁教授对此倒是很镇定,只是悠悠答道:这是陶工名,兵马俑身上很多,发现了好几百个名字,和宣太后连不上。

第五回合

就在这时,兵马俑附近发现一座秦代大墓,还没发掘,更没定性,陈景元抓准时机,认为这很可能就是秦宣太后的墓,于是一场让人头痛的辩论又开始了。

陈:根据《括地志》、《史记正义》、《史记集解》,秦始皇陵在西,宣太后陵在东,且正好相距2公里左右,由此得出那座尚未发掘的秦代大墓,正是宣太后的。进一步印证了兵马俑坑是宣太后的陪葬坑。

袁:这个墓的范围不到200平方米,目前并未出现和女性有关的东西,里面的一切都不确定,不能作为支撑。另外目前出土的8000兵马俑来守卫这么小一个墓,也不相适应。

陈还是不死心:兵马俑中很多陶俑发髻偏向一边,恰好是古代楚人特性,宣太后是楚人,也可以说明问题。

袁:古代尚右,秦朝以右边为上,发髻偏右和楚国没有必然联系。

吴永琪也来补充:歪髻是作为造型艺术上的补充,会显得陶俑更生动,这在任何朝代都有。

陈:从残留的颜色判断,兵马俑的衣服是五颜六色的。但秦始皇尚黑,还把这作为法令颁布,这又怎么解释。

袁:首先那时候不是国家统一发的军服,自备服装,五颜六色很正常,另外尚黑只是在重大场合,并不是要求全国人民都穿黑色。

陈:那车同轨呢?兵马俑坑出土的与真车同等大小的车辆,车的轨距就不统一,铜车马换算过来,也不一致。

袁:车有大车、小车、辇车,能全都一样吗?咱们现在大卡车和小轿车能一样吗?那战车和其他车又能一样吗?而且车同轨的执行情况,也很值得研究。

(呃......你们有没有一种感觉,似乎没有什么能说服陈景元,连我这个看客都完全没有耐心了,不过专家还是拿出了更多证据。)

兵马俑坑中出土了很多秦代兵器,其中一种叫戈的兵器上,明确刻有“五年相邦吕不韦造”,还有很多其他代表纪年的文字,像秦始皇三年、秦始皇四年,五年、七年、十四年一直到十九年,这已经很清楚说明,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

意料之中,陈景元又是一堆问题。

(五年相邦吕不韦戈,1974年出土于兵马俑一号坑。图片源自网络)

陈:考古报告中,也就提到过5个有“相邦吕不韦”的戈,还有一些出土的铍,只注明了十七年、十八年字样,没有具体朝代年份。而且兵马俑很特殊,秦朝末年遭到过破坏和焚烧,说不定那五件吕不韦戈就是农民起义军带进来的。

袁:如果后人扰动,地层会显示得很清晰,而且那时候农民起义军正需要兵器,怎么会反而丢进去?

陈景元又拿出一张照片,显示有一个吕不韦戈就是在淤泥层上发现的,这不正好表示地层不同吗?

对此专家的回答是,戈是一种固定在木棍顶端的兵器,最初兵马俑是站立状态,手里拿着木棍,戈在兵马俑头部以上的位置,随着时间推移,俑坑很可能渗水,或涌入洪水,由此形成淤泥层,木棍则逐渐腐烂,终有一天,支撑不了戈的重量,于是吕不韦戈,掉进了淤泥层。

不过陈景元还是没被说服,估计拿再多证据都说服不了他。

不过你们被说服了吗?反正我是被说服了,我们的考古学家们很严谨,很伟大,向他们致敬。

1984年建筑学者推翻兵马俑真正的主人并不是秦始皇,是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女子,你怎么看

确实有个人提出兵马俑不是始皇帝的陪葬坑,这个人叫陈景元,他的身份我不太好界定,算是个民间科学家吧。几十年来一直孜孜不倦的研究兵马俑,也一直坚持认为所有的考古学家都错了。

最初他只是在细节方面质疑考古结论,但我们都知道光反驳不提出观点的行为通常叫抬杠,时间长了自然没人跟他辩论了。大抵上忙着考古的学者也没那么多精力干这个,陈景元主要质疑的问题如下:

  1. 兵马俑里秦皇墓距离偏远,骊山一代又古墓众多,更可能是比较接近的。

  2. 兵马俑一、二号坑有大量战车,春秋时期战车的弱点不是已经暴露了吗?终结战国的嬴政为啥还在用?

  3. 兵马俑使用大量青铜武器,战国时期比较先进的不是铁器吗?秦始皇为啥不用更先进的?

  4. 秦军能统一天下,装备一定是顶级的,为啥他们多数没有头盔?这么简陋的装备咋能打胜仗?

当时的考古学者其实没现在这么高冷,当年的考古队长袁仲一也好、修复专家吴永琪也罢,都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甚至陈景元最初能观摩兵马俑都是袁仲一亲自带他过去的。关于他的问题这些考古学者大致的解释如下:

  1. 秦始皇陵的规模极大,这是有古籍记载的,除了地宫还环绕着内城和外城,其北侧发现的动物俑坑离皇陵也很远。兵马俑出土的陶俑和器物在形制、材料、工艺上与其他秦始皇陵陪葬坑完全一致,基本可以认定是同期。

  2. 至今没有记载秦始皇取缔了战车,在没有马鞍的时代,战车的冲击力还是不可轻忽的。

  3. 铁兵器取代青铜兵器是个漫长的过程,目前考古发现秦朝确实大量使用青铜兵器,铁兵器不是没有,但很少。

  4. 秦军的胜利来自尚武和勇猛,《史记》记载战场上的秦军坦胸赤膊,经常连铠甲都脱掉,他们的胜利不完全来自装备,更多来自战斗意志。

到这里陈景元的质疑基本就算都有了解答,但他依然不是特别满意,继续钻研兵马俑。到了1975年终于有了新的突破,那年在一个新出土的兵马俑身上发现了奇怪的文字。

考古学者对这个字的解读是脾脏的“脾”字,但陈景元不这么认为,他找了一堆金文资料,又到处请教古文字专家。最后得出他的结论,左半边确实是“月”字,但右半边应该是变异的“芈”字!

那个俑上不是一个字,是两个字!芈月!他翻了翻先秦历史,得出结论,芈月应该就是宣太后,秦始皇的高祖母!随后他又在兵马俑上找出不少证据支撑自己的观点:

  1. 很多兵马俑发髻偏右,这是楚人的习惯,宣太后出身楚国。

  2. 很多兵马俑穿红色和紫色袍服,这和秦国尚黑的传统不符,也是楚人习惯。

  3. 兵马俑里的战车不是同轨的,不符合秦始皇的人物设定,和宣太后时期相符。

这时候的考古学者们估计已经被折腾疯了,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宣太后叫芈月,只知道她是个姓芈的八子。而且兵马俑身上刻字很常见,发现了好几百个名字,那些可都跟宣太后没关系!至于你找到的证据:

  1. 古人历来尚右,发髻在右边的不一定就是楚人。

  2. 秦国确实尚黑,但那是重大场合穿黑色,不是让全国百姓全穿黑,秦军是自备服装的,肯定五花八门。

  3. 始皇确实规定车同轨,但是也分大车、小车和辇车,是同类型的车同轨,不是所有车都必须同轨。

实在受不了纠缠的考古学者最后扔出了杀手锏,在兵马俑出土的青铜戈上很多刻着“五年相邦吕不韦造”,吕不韦比宣太后晚太长时间。很多兵器上还有纪年文字,从始皇三年一直到十九年都有,这话题还是终结了吧!

陈景元显然不同意话题终结,武器是随时可以移动的文物,谁知道会不会是后人又放进去的?比如秦末那些起义军!好吧,这完全就是抬杠了,考古学者们从此再没有系统性的答复他的质疑,陈景元自己倒是玩的挺嗨,出了好几本书,据说销量还不错。

事情的大概经过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吐槽机觉得这事儿还是相信考古学者吧,我个人不反对陈景元的怀疑精神,但考古这种事情需要大量实际证据支撑的,兵马俑属于宣太后这个说法暂时只能归类为脑洞.......

谁能说清楚芈月是不是宣太后的名字,为什么有人说她不是楚国人

我不知道宣太后的名字,但可以说肯定不叫芈月,因为:

《礼记·曲礼上》:名子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

第二个问题:

《史记·卷五·秦本纪》:昭襄母楚人,姓芈氏,号宣太后。

本身芈姓就是楚国国姓,我觉得她是楚人应该没什么疑问,请说她不是楚国人的朋友自己举证。

兵马俑坑真的是秦皇陵的陪葬坑吗

怎么整天都有这样的问题啊?

关于秦兵马俑的性质,答主在之前的回答“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为什么还不能确认西安兵马俑的主人?”(

2008年中视台的 《发现•探索》,为何会说秦兵马俑另有神秘主人,究竟是怎么回事

2008年10月4日,中央电视台十频道《发现·探索》栏目播出的《兵马俑的神秘主人》节目,诸多疑点竟然直接指向秦兵马俑的主人并非秦始皇,一经播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74年3月,沉睡千年的兵马俑重见天日,世人都认为它是守护秦始皇的陪葬品。可是,一年后,当代学者、穴建筑学家陈景元却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看法:兵马俑的真实主人并非秦始皇,而是他的高祖母——秦宣太后,也就是《芈月传》中的主人公芈月。从而使原本就神秘莫测的秦始皇陵,更加的扑朔迷离。

疑点一:陶俑手臂文字之谜

1975年,《临潼县秦俑坑试掘第一号简报》中的一幅图片引起了陈景元的关注,图片显示的是一号坑东南角的一个陶俑,陶俑的手臂上却刻着一个奇怪的文字,而这个文字根据《试掘简报》和徐文镜缩写的《古籀汇编》 中的说法,就是个“脾”字。

对此,陈景元深感困惑,这个“脾”字又代表什么意思呢?

1978年,陈景元心存疑惑,偶然认识了古文字专家段熙仲教授,而段教授经过一番查对,发现“脾”字并不是一个独体字,而是两个并拢在一起的独体字,即:左边的为“月”,右边的为“芈”。

此言,令陈景元大吃一吃,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不就是姓“芈”,人称“芈月夫人”吗,难道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坑而是秦宣太后的陪葬坑?

这下,更引起了陈景元的研究热情。

个人观点:这个字究竟是工匠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中的巧合?

疑点二:秦始皇陵修建规模之谜

一日,陈景元翻阅《史记·秦始皇本纪》,其中:“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这句话,引起了他的深思,既然秦始皇很讨厌别人说死,生前又怎么可能预建陵墓,而他自己的陵墓都没有大规模修建,又为何要修建规模如此巨大的兵马俑陪葬坑呢?

为解开心中之惑,他曾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前任馆长袁仲一教授进行交流,只是一直未曾得到回应。

个人观点:如果没有预建陵墓,如此巨大的工程,秦始皇的遗体又为何能够尽快入葬呢?

疑点三:俑坑距离之谜

陈景元在研究中又发现,兵马俑坑距离秦始皇陵的外城墙有1025米,距离核心陵区有1500米。若以常理而论,谁会将陪葬品放到这么远的一个位置上呢?

个人观点:对于秦始皇,不可全以常理而论,否则又那来的万里长城?

疑点四:墓坑青铜器之谜

后来,墓葬中的青铜器又起了陈景元猜疑,为何全是青铜器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止百姓发动叛乱,曾下令收缴全国铜质兵器,这些兵器很大部分都是铁制的。后来,这些兵器被运入咸阳,融化后铸成12个各重24万斤的大铜人。

再说,秦始皇时期秦军装备精良,兵器基本都换成了铁器,而青铜器已成了淘汰下来的废旧兵器。试问,谁又敢拿这种淘汰品来为秦始皇陪葬呢?但是,如果这些青铜器是宣太后的陪葬品,就可以理解了。因为,宣太后时期的秦国兵器是以青铜器为主。

个人观点:毕竟兵马俑仅是秦始始陵墓发掘出的一角,也就是极为靠外围的部分,就算出现青铜器,是否也属正常呢?

疑点五:兵俑阵形与秦军阵形之谜

研究中,陈景元发现兵马俑坑中的阵容虽然强大,有马有车,但队列却与战国时期的实际作战阵容并不一样,根本不具备作战能力。其中:一号俑坑为右军,二号俑坑为左军,三号俑坑为指挥部,却唯独缺少关键的中军。

对此,考古人员认为,由于秦末暴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因此就没有来得及修建四号的中军俑坑。而陈景元却认为,如果兵马俑坑是宣太后的,就好理解了。毕竟不用作战,自然也就用不到中军了。

个人观点:陪葬品和现实是否存在误差的可能?

疑点六:兵俑朝向与宣太后墓葬之谜

兵俑的朝向尽皆面向东方,也就是宣太后的故乡楚国的方向。因此,陈景元推测,兵俑是宣太后的儿子秦昭王人命人为母亲塑造的护送队,代表护送宣太后的灵魂重返故乡。

同时,古代帝王陵墓的修建多为南北走向,兵马俑却位于秦始皇陵的东面,而且并未处于秦始皇陵墓的中轴线上,这与陵墓的修建常规极不相符。

此外,据《史记·正义》和《陕西志通》等史料记载:宣太后的陵墓位于秦始皇陵墓西侧大约2公里处,距离兵马俑坑只有短短的500米。以此推论,似乎兵马俑和秦宣太后陵墓极为密切,只是考古人员在这一区域始终未曾发现秦宣太后陵墓的具体位置。

如此以来,似乎兵马俑的区位有点独立于秦始皇陵以外的意味。

个人观点:兵马俑坑的这一现象是否与附属工程有关,毕竟并非主体工程。在后世,主体工程明显要认真很多,而附属工程相对要马虎许多。同时,常规的陵墓建设是以秦始皇陵为基准,还是秦始皇陵墓以后世的陵墓修建形式为基准?

疑点七: 与“车同轨”国策不符之谜

《礼记·中庸》第二十八章:“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根据秦直道50步的宽度,在全国推行了“车同轨”的政策,即:车轮间距为6尺,相当于现在的1.38米。

但是,兵马俑坑中出土的车辆轮间距不但未能达到6尺标准,而且间距各异,从1米至1.1米间距不等。显然,这一现象和秦始皇推行“车同轨”的6尺标准不相符。如此不规范的陪葬品,又怎么能陪伴于秦始皇于地下呢?如果是宣太后的陪葬坑,就说的通了。

个人观点:是否和秦末暴乱有关,为了赶时间这才降低细节标准。

疑点八:车驾之谜

陈景元还发现一个问题,从周代开始帝王已经实行“天子驾六”的礼仪标准,即:帝王乘坐的马车必须是“一车六马”相驾。但是,兵马俑坑出土的马车却是“一车四马”相驾,显然与帝王的车驾礼仪标准不符。而“一车四马”相驾,则与宣太后的身份极为匹配。

个人观点:附属陪葬墓坑的标准,或许不能同主墓室的要求相提并论。

观点九:衣饰、发髻之谜

《淮南子》记载:“楚文王好獬冠,楚人效之。”

后来,陈景元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兵俑的“花式歪髻”都歪向于右边。而这种发式,却是楚国流行的发式形象。

同时,兵俑身上以红、紫为主色调的彩衣式样,也是楚人的衣饰文化。从湖北楚墓中出土的以赤色为主的衣衾,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果当时主政的芈氏,喜好这一着装习惯,自然很容易影响到秦国人,当然也包括身边的护卫队。

而古代墓葬雕塑,多以写实为主,似乎兵俑成为宣太后护送队的可能性极高。

个人观点:假设工匠是楚人,他也极有可能按照楚地的风土人情来进行兵俑雕塑,毕竟并不是所有兵俑的发髻和着装都是一样的。如此,也不能从衣饰和发髻现象完全证明墓主就是身为楚人的宣太后吧。

学术争鸣

虽然,关于兵马俑的主人究竟是秦始皇,还是宣太后?并没有进行大范围的学术碰撞,但也引发了局部的学术争鸣,而争鸣的对象来源于兵马俑中的一件兵器“戈”。

考古人员在对兵马俑的发掘中,无意中发现一件兵器“戈”的旁枝上刻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字迹:“五年相邦吕不韦造”,也就是秦始皇三年时吕不韦监督制造的。因此,该“戈”也有“吕不韦戈”之称。

这一发现,已成为判定兵马俑年代的最好历史实物。因为,秦国对于武器的监制极为严格,为了便于追查残次品的制造者,要求兵器上必须刻上制造者或监造者的姓名。

秦宣太后的陪葬品,又怎么会出现“吕不韦戈”呢?这下,陈景元顿感压力倍增,因为他也承认这只戈是秦始皇时期的产品。

为了解开这一谜团,他又多次对戈的发掘现场进行了研究,发现吕不韦戈不是平放在兵马俑低部的砖面上,而是摆放于一处约有30厘米厚度的淤泥上。

之后,他又根据墓坑淤泥的堆积规律和临潼地区旱涝交替的年代进行推算,认为兵马俑坑的年代比秦始皇墓的年代更加久远。因为,形成30厘米厚度的淤泥,大约需要50到60年的时间,这一时间又正好同秦宣太后修建地宫的年代相吻合。因此,他得出结论,吕不韦戈只是50年后意外的遗落之物。

对此,支持兵马俑为秦始皇陵墓陪葬坑的学者提出反对意见,究竟是什么样的意外,才会造成50年后的吕不韦戈落入封存严密的坑穴里?

陈景元回应,秦末天下大乱,秦国许多墓葬遭到挖掘和破坏,而吕不韦戈极有可能是被盗墓的士卒携带进去的,并在慌乱中不甚遗落下来。

秦始皇陵墓陪葬坑的支持方再次质疑,秦朝许多部队经常使用耕田的农具进行作战,而一件金属兵器无异于一件至宝,就算盗得墓葬财物怕也没有这件兵器珍贵。同时,秦代兵器管理极为严格,丢失会有杀头之罪。因此,吕不韦戈不可能穿越时空进入50年前的兵马俑坑的土层中去。

此外,兵俑的手形均成抓握状,之所以手中空空,是因为兵俑埋入地下的岁月久远,造成兵器木杆腐烂,兵器上的“戈头”便随之掉落在30厘米厚度的淤泥堆积层上。

正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虽然,兵马俑是否属于秦宣太后的陪葬品,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当然也不能随意下定结论,还需不断小心求证,以得出更加有说明力的证据。但是,陈景元对历史考古的钻研精神,却会激励着人们对秦始皇陵的无数谜团的研究热情。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