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狼

农村俗语:“不怕虎狼当面坐,只怕人前两面刀”有啥道理?如何评价《窃明》的续作《虎狼》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6 00:32:48 浏览13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农村俗语:“不怕虎狼当面坐,只怕人前两面刀”有啥道理

人们常说中国上下五千年,说的就是我国历史文化悠久,这些年来保留下来了很多珍贵的文物,还有很多文化也传承了下来,除了诗人为我们留下的诗词之外,还有古人们给我们留下的俗语,这些俗语往往都有很深刻的道理,在我们民间流传的俗语中,有很多都是通过前半句形象的比喻,来烘托下半句的真正含义,也就是说下半句才是这句俗语的精髓所在,比喻俗语“不怕虎狼当面坐,只怕人前两面刀”就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虎狼我们都知道很危险,当面坐我们反而不怕,因为可以想办法解决;但是对于那种两面三刀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因为防不胜防,反而会受到更深的伤害,我们都知道虎狼的凶残,在路上若是遇到虎狼,多半是会被吃掉的,严重威胁了我们的生命,而这句俗语的下半句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人前两面刀就是用来形容一个人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而整句俗语的意思是,我们不应该怕和我们对着面坐的豺狼虎豹,而是应该提防一些虚伪狡诈两面三刀的人。

对于两面三刀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就比如你看见老虎打架,难道你还要上去劝一劝,让他们不要打了?所以一定要看清楚,什么时候你该上去帮忙,什么时候不能盲目的去参与,如果拿不清这些事的话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对于两面三刀的小人,要做到敬而远之,因为你若对他不敬,他会给你使各种绊子,到最后吃亏倒霉的还是自己。

其实这也是老祖宗再告诉我们,面前的困难并不可怕,我们可以想尽办法的闯过去,就算是在难也不算什么,一旦成功了,那么你就是人生赢家,不过也要谨防小人的暗害,这种人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对你没有任何好处,也就是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要什么事情都要说出来,这对你没有任何好处,而老祖宗说的这一句俗语真是说透了人性,其实最可怕就是人心呀。

如何评价《窃明》的续作《虎狼》

《窃明》这部小说很不错,作为一个浅薄的网络小说读者我觉得是有深度的,但是不够深厚,却让我看的也很舒服。并且这本书也引起很大的反响而《虎狼》算是作者的野心之作,不过在我看来过于乌托邦化了只能说明作者的思想深度还能驾驭过于复杂的社会制度上面的写作这本书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个人的浅薄观点,我还不懂事,若不对,请勿指出,我也没有读懂太多)关于这点,知乎上有很多大神,我给你发个链接吧

战国时期的六国为什么称秦国为虎狼之国

秦国崛起于西方,周孝王时,秦非子马养的非常好,周孝王一高兴把秦地封给他。这个时候非子顶多算个卿大夫,周平王时,秦襄公护驾有功,才被提升为诸侯。秦人生活在戎狄之间,难免染上戎狄恶习,被‘称之为虎狼之国。

秦人虽然生活在西方,但确是东夷人,和赵国同宗。周成王时,秦人祖先恶来在商奄地方造反,失败后被发配到西方抵御戎狄的入侵。中原各国经过几百年发展,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文化发达,而秦国地处西陲地脊民贫.

东方三晋齐鲁等国做国际规则时,根本不带秦人玩.秦人想回归华夏故土总没有那个实力。吴起率五万魏武卒打败秦人,取河西七百里之地,把秦国压缩到西部挟小地方八十余年,如果魏国战略上不发生错误,可趁机灭掉秦国。

秦国经几代人卧薪尝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把国民绑在国家战车上,成为军国主义国家。“秦法,斩首多为上功,斩一首赐爵一级,故谓秦为首功之国也

”战场上,秦卒夹个人头,手里拎个人头向前冲锋,非常野蛮残暴,有一种观点秦人在灭六国时共斩首百余万级,名副其实的虎狼之国。另一方面秦人文化比较落后,不讲究中原礼仪和文化,讲究实用至上原则。

.秦人对土地特别贪婪,除了用武力夺取六国土地外,还用外交欺诈手段诈取楚国商於之地,扣留楚怀王。秦国不讲信用,贪得无厌形为,六国非常痛恨,认为秦人和戎狄一样是虎狼之国。

“胡服骑射”和“虎狼之师”相比,为什么赵国会输给秦国呢

我是大话历史君,我来答。

如果追根溯源,赵国和秦国的祖先本就是一家人。秦人因养马被周朝所赏识,赵人为周朝驾车有功被封于赵地。因此秦人抗击西戎而崛起,赵人(韩、魏、赵)分晋而有一方地位。

赵国始于晋国,与韩魏赵分晋而来,因此赵国在战国时期并没有名声,处于受人欺负任人宰割的局面。直到赵武灵王赵雍(赢姓赵氏)继位,看着日益衰落的国事,四周强国环绕,改革迫在眉睫。胸怀大志的赵武灵王从长期欺负赵国的东胡和匈奴中学习,发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的长处:

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他对手下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如飞鸟,去如绝弦,是当今之快速反应部队,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有不取胜的道理。”

因此开始学习“着胡服”“习骑射”,使赵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同时“胡服骑射”使得赵国成为山东六国中实力最强的霸主之一。

秦国始于秦非子养马有功封为周朝附庸到秦穆公剿灭西戎,开辟千余里的国土并稳定大后方,才有了问鼎春秋四大国的资本。秦国虽然在春秋时期强盛,但到了战国时期却处处受到魏国欺负,并且被中原国家所嘲笑为“未开化的野人”。因此,秦国到了秦孝公的时候任用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实行连坐制,使得秦国内部团结一致,国力发展空强迅速。其中商鞅变法中有一条是:

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这也是秦国“虎狼之师”的由来:两军交战,秦兵算功绩根据其所斩杀敌军人头来算,所以秦军的每个士兵打完一场战回来腰间都挂满了人头,去邀功。

“胡服骑射”与“虎狼之师”的对决

赵军凭借“胡服骑射”的成果,兵强马壮威震山东六国;秦军凭借商鞅变法的制度出现了一群好战的“虎狼之师”数次东出战果累累,使得山东六国纷纷投怀送抱于秦国。

两强之争必有一死。终于这两个国家开始了“宿命之战”——长平之战。这场战役是两国以国运为赌注的一场恶战,前后相持数年,直到赵国用错将领赵括,秦国换上战神白起,战局的平衡开始被打破。赵括中计被白起围困,数次突围,最后赵括被射杀而死,赵国溃不成军纷纷投降,但被白起坑杀。

赵国前后损失近45万,数十年内没有年轻壮丁可用,赵国从此走上了衰败,秦国东出已无任何国家可用抵挡了。

结语:赵国强盛不过百余年,而秦国历经数代奋发图强,有着很深的国力和制度支持。赵国战败,不仅输在用人上,更重要的是粮草!“胡服骑射”和“虎狼之师”的对决中战败,但赵国的军事策略,对山东六国影响深远!

我是大话历史君,想看更多历史的读者朋友可以关注我!

为什么威武的赵军打不过虎狼之师的秦军

没有打不过,对峙了三年。秦国有巴蜀,关中膏腴之地耗不过秦国。并且秦国使用了正确的策略,导致赵国孤军对抗秦国。最终赵国沉不住气,赵括冒与秦进决战,被白起用计包围于长平。赵国四十万主力损失殆尽。

明军与清军作战不力而投降,在降清之后却成为“虎狼之师”,这是为什么

原明军投降清朝以后,在战斗积极性和战斗力上确实看起来比在前朝效力的时候高出不少,如果没有这些原明朝的降军降将出力,以清军入关不到20万的兵力,是很难打败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治的。

那么,为何那些明朝的降军降将们在投降清军之后,战斗力和战斗积极性看上去提高了不少呢?我认为原因如下:

第一、投诚清朝的明军很大一部分原本就在明军里面属于战斗力较强的序列,他们在战斗力虽不能和满、蒙八旗相提并论,但是如果打他们的明军同行,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摧枯拉朽的。

不得不说清初的八旗军,尤其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那个时候八旗军的兵员素质确实很高,骁勇善战,拥有非常成熟的武备系统重骑兵、轻骑兵、重步兵、轻步兵、大小火器一应俱全。在战术上善于使用多兵种破敌,尤其是将各种火器与骑兵冲锋结合起来破敌,这一招确实是无往而不利。

《明史纪事本末·熊王功罪》:建州兵结阵,前一层用木板约至五六寸,用机转动如战车,以避枪炮,次一层用弓箭手,次一阵用小车载泥填沟堑,最后一层仍用铁骑,人马皆重铠,俟火炮既发,突而出,张左右翼殊死战,人莫克当者,官兵不能支。

这还是八旗军使用旧式火器的情况下,明军已经很难在野战中占到便宜,在红衣大炮大量装备清军后,火炮与优质的满、蒙骑兵结合起来就更加难以抵挡了。所以,明军打不过原本实力出众的八旗精锐这是在情理之中。但是,大家要知道,那些投诚的明军打不过八旗不意味着打不过同行,相对于自己原来的同事,战斗力可是能形成碾压的。

那么投降清朝的明军主要有哪些部队呢?其主要构成部分就是有两大板块:

一支是原来的关宁辽军,这支部队就不用说了,原本就是明朝寄予厚望的精锐边军。在天聪五年,皇太极攻打大凌河城之时就对关宁军的战斗力做出了较高的评价,希望能收服他们为己所用。

《满文老档》天聪五年七月十一日:汗曰:“明国善射精兵,尽在此城,他处无有也。山海关之内,兵之强弱,我所素悉。”

而吴三桂投降后,关宁辽军正式加入清军,清军更是如虎添翼,“三桂精骑五千俱敢战,为建州之所畏,至是合,势益张”。

其次就是来自弘光四镇(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加左良玉部,那些部队除了刘泽清部比较废,其他部队都有与农民军长期战斗的经验(左良玉部的质量远不如前,但其在朱仙镇之战前,确实是所谓的剿“贼”劲旅),战斗力方面确实比不上八旗军和关宁军,可是相对于更南方的明军来说可是强多了。所以,投诚明军在战斗力上形成了段位上的压制,要不是张献忠、李自成的余部与南明开始合作,南明都可以被轻松拍死。

第二、投诚明军对手切换之后,原本对八旗的恐惧心理消失,战斗心态发生变化。

自萨尔浒会战之后到清军入关,除了戚家军余部、白杆军、关宁军、卢象升所率天雄军敢于和八旗军对抗之外,大部分明军对八旗军是有畏惧情绪,越到后面,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如萨尔浒战役后,明朝调动各地部队支援辽东,可是这些部队连八旗的面都还没见过,就已经被吓破了胆,更不要说让他们面对面与八旗军交锋。

《三朝辽事实录》:近日畿内募兵赴辽如就死地,今又取之州县,里闾之驿骚震惊,又不知如何。闻山、陕之兵,自西而来者,妇哭夫,子哭父,仳离之状,至不忍闻。

孙传廷甚至说道他训练的秦军遇到农民起义军遇战辄胜,可是碰到八旗军也是两股战战,“我麾下百战兵,为流贼望而胆落者,遇北兵辄股栗”。这个就比较尴尬了,本来勇猛的秦军遇到清军就心里发颤,而孙传庭并未与八旗直接交锋,这就不是战斗力高低的问题了。

但是,在投诚清朝后,八旗军显然变成了盟友,对付自己的同行可没有这么恐惧的心理状态了。

第三、清军趁战胜之威实行“精兵政策”,对南明军队进行大量裁员,只保持军队内部有战斗力的部分,并予以比明朝优厚的饷银。

大家要知道,南明军队表面上看起来有百万之众,实际上能战之兵只占部队一部分,用魏源的话来说“盖平时亦家口老弱充数也”,而清军在攻灭南明弘光政权后,就开始对南明部队进行精简。顺治二年,南明投降清军的马步兵共23万人,被清军遣散一半,只有10万人继续为清军作战,一支部队皆为能战之兵,其战斗力当然要比原来老弱参半的状态好的多。

《圣武记》:诏新降马步兵二十余万,除原系各营标抽调者仍各还原营,其新募者准散归本籍,约计散遣一半。

而且据魏源所言,清朝顺治元年所发给绿营的军饷为马兵每月二两,步兵一两,这个待遇也比明朝末年普通卫所军要高。

第四、清朝要统一全国,定是对武将大用的时刻,不管对那些“贰臣”们从心里上如何鄙视,但是对那些肯出死力气得汉将,也会给予相对优厚的待遇。

就比如说于顺治三年投降的张勇,就是靠着自己的战功不断晋级,短短三年就从游击坐到了甘肃总兵官的位置上。再如原来在弘光四镇之一黄得功麾下任职的马得功,在顺治十一年居然向清廷自陈战功,希望获得世袭爵位,清廷居然也允许诏赐爵位。

《清史列传·贰臣传·马得功》:得功自陈功册三十余次,且与田雄同投诚,今雄已授一等子,恳求世袭,下部议授一等子爵,加都督同知。

清朝不仅仅用赐予爵位的手段来拉拢汉将,而且还严格考核军功,不许原明投诚将领弄虚作假。就比如清朝初年在一次与农民军的战斗中,明朝降将唐通与陕西巡抚雷兴奏报,杀贼数万,获大旗十面,铁甲十三,盔七个,希望朝廷赏赐,结果被中央严旨驳斥。

《清史列传·贰臣·唐通》:疏内既称杀贼四五千人,跌死数万,何以所获旗甲等物,止有如许?此系明季恶习,以后不得沿陋入报。

清朝做为新崛起的政权,对汉将赏罚分明且不好糊弄,身为投诚者只能好好干活,如果战功优异,还是少不了封赏的。

第五、部分明军投诚将领借助八旗军威,狐假虎威,利用民众对清军的恐惧效应,来达成攻城略地的目的,就比如说金声桓“宣言满兵旦夕至,马步二十余万,日遣牌谕江西速降,即免屠城,一日牌至十四五至。巡抚旷昭惧,解印而逃;诸有司搢绅士民皆走江城,内外一空”。

所以,我认为以上五点投诚清朝的明军看起来如狼似虎的原因所在。

引用文献:《明史纪事本末》、《国榷》、《清史列传》、《满文老档》、《江变纪略》、《圣武记》、《三朝辽事实录》、《三垣笔记》

秦国军队为什么能成为虎狼之师他们杀人没心理压力吗

谢邀。这个问题问得好,是我国历史研究中常常忽视的问题。近日重看了战争片《沉默的羔羊》,对军国主义德国的人性解析,使人们清楚看到人性的变异曲线:人一高级动物一在反复酷刑下会产生惧怕和奴性意识一在接受命令杀人会毫不犹豫。

军国主义者就利用人性这个弱点,一步一步地建立法西斯统治,近现代的德国是这样,史前的马其顿,秦国也是这样。但我国史学界不重视这种曲扭的人性研究,总认为“胜者为王”,再加上文革中为秦始皇翻案,助长了一些地域的人以秦始皇暴虐为荣,以无辜杀戳为武的错误认识。从而无端攻击《史记》,否认历史,否认中国传统文化。

其实,人性奴性弱点是有“药”可治的。关健是转移环境。比如秦国著名将领司马错,打下蜀渝后偷偷将两个儿子送回魏国老家外婆抚养。当时中原诸国仍遵崇《周礼》,不如秦般虎狼。他说:“吾罪深命浅,乞留烟火。”他被绑上秦军国主义战车,杀人无数,欲罢不能,只能战场还命。结果在湘西楚人所杀,亨年仅40余岁。可笑的是,司马错的两个儿子长大后却参加了反秦大军。

韩国,兵不如齐、楚强壮,彪悍不敌秦,是如何抵御六国虎狼之师的呢

公元前453年,晋国上大夫韩康子韩虎与赵,魏三家联手,灭智家智伯瑶,三分智地。50年后,韩康子的孙子韩虔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史称“韩景侯”。就此拉开了战国的序幕,韩国也因此登上了战国历史的舞台。

韩国一直都是战国七雄中较为弱小的国家,其疆域狭小,且处于中原四战之地。西面与秦魏接壤,东边和郑相邻,南面同楚国相连。由此可见,韩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其十分不利,但处于夹缝中的韩国却能抵御六国的虎狼之师,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韩国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各大国虽然一直觊觎但却不敢独吞;韩国一直奉行着依靠大国的战略,使得每次敌人入侵都无功而返;韩国军工工业发展迅速,武器装备优于各国;申不害变法使得韩国的国力得到了增强。

韩国独特的地理位置

韩国位于中原四战之地,在三家分晋后,果断的选择出利于自己发展的领土,通过灭郑得到了国力的增强。在面对西面秦国,北面魏,南边楚国,东面齐国的包围状态下,韩国通过左右逢源的结好强国来抵御来自六国的虎狼之师。

①灭郑奠基础

三家分晋揭开了战国兼并战争的序幕。而在三家分晋前,韩康子韩虎的谋士段贵就曾献言:如果三家分地,望主公必取成皋。成皋虽然在当时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但确实进攻郑国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在还没有三家分晋时,韩国就有了灭郑之心。

段贵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韩王曰:“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无所用之。”段贵曰:“不然,臣闻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王用臣言,则韩必取郑矣。”

公元前375年,历经四代韩国君主的努力,韩哀侯终于成功灭郑,韩国携灭郑之风,迁都新郑,国力大增,奠定了战国时期的大国基础。

②韩国四战之地的优与劣

在三家分晋时除了成皋对于韩国灭郑有重要作用外,其次便是上党地区。上党是被群山包裹起来的高低,地势险要,境内还有长治和晋城两个盆地。地势上易守难攻,地形上富饶肥沃,让上党担当着韩国粮仓的重任。

韩国处于中原地区,北面挨着魏国,南面和楚国相邻,西边又是强秦,而这三国在战国时期都是极力扩张的国家,因此,一旦发生中原争霸的战争,韩国必定会卷入其中。

虽然韩国处于四战之地,其他六国一直觊觎着韩国的土地。一旦发动战争,其他各国就会支援韩国,以达到制衡的效果。所以其他六国谁都不敢灭韩,直到战国后期,秦国一家独大时,韩国才灭亡。

③左右逢源依强援

处于四战之地的韩国为了生存一直在采用着首鼠两端的战略思想,谁强大就依靠谁。如公元前362年,李悝变法后,魏国成为了七国中的霸主,韩国便依附于魏国,韩魏上党会盟伐秦。

魏国衰弱后,秦国和齐国开始崛起后,韩国开始依附齐国之后又依附与秦国。如公元前335年,韩国和魏国去朝见齐威王,公元前314年,在秦国进攻韩国时,又依附于秦国。

这种左右逢源的政治思想使得韩国在面对入侵时能够迅速找到强援,转移敌人的目标。比如马陵之战,在面对魏国的进攻时,韩国求救于齐国,使得魏将庞涓兵败被杀,将魏国和齐国引入战争。

处于狭小地域的韩国在四面强敌的战国时期,只能通过战国早期的兼并战争吞并郑国来壮大自己。之后在强敌环伺下,通过大国的依靠,韩国不断的通过联盟的形式蚕食周围大国,来稍微壮大自己。

二、拥有强大的武器装备

“韩地方九百馀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利剑皆从韩出。”韩国坐拥战国最大的铁矿——宜阳铁矿,在国内大力发展军工工业,通过精湛的冶炼技术,韩国的强弓和劲弩迅速地超越六国,成为战争利器。

①冶炼技术强

战国时期是我国青铜器过渡到铁器时代的重要时期,铁器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由此各国兼并战争加剧。一个诸侯国铁器的产量和冶金水平决定着这个诸侯国的军事实力。

青铜虽然色彩光鲜,耐磨擦,但是过于脆弱,不能长时间使用,而铁器则不同,坚硬锐利,在配合先进的冶炼技术和足够的铁矿资源,就可以打造出一直强大的军队。

而韩国恰巧这两点都具备,坐拥着宜阳铁矿和先进冶炼技术的韩国可以说是就是一座兵工厂,大量的利剑强弩很快就可以装备成一只强大的军队。《战国策》中曾概括性的描述韩国的军力“精兵二十万,厮屠十万。”由此可以看出,韩国实际的军兵作战能力可谓是不弱于其他六国。

②拥有强弩利剑

可以看出韩国最令人胆寒的就是强弓、劲弩和利剑。当时的韩弩最大的射程达到了六百步,已经远超其他六国,而且威力能够做到“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一举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杀器。

此外,韩国的剑也不可小觑,韩国的剑可以说是锋利异常,皆能“陆断牛马,水截鹄雁”,虽然有些夸张的成分,但也能看出韩国利剑的锋利已经远超六国。而经过利剑和强弩装备的韩军可以说战斗力要高于六国。

靠着铁器的广泛使用,韩国不管是百姓的生产还是军队的战力都得到了广泛的提升。在强弩和利剑面前,六国也不得不望而却步。

三、申不害变法

三家分晋给韩氏带来了无限的荣誉和财富,但也相应的带来了战争,虽然通过兼并郑国使国力得到了增强,但面对日益强大的邻国,韩国可谓处处挨打。而这时,韩国开始了变法的道路,韩昭侯八年,韩任用申不害为相,在韩昭侯的支持下开始了变法。

①整顿吏治

申不害在韩国变法首先就是加强君主集权统治,整顿吏治。在韩昭侯的支持下,将大族的封地就行没收,清理其府库的财富,将得来的全部充盈国库,在稳定韩国君主的权利的基础上,增加了韩国的实力。

②以术治国

在政治吏治后,以术治国,重新选拔官员,在韩国一切法度以君主为准,有效的提高了官员的办事效率,使韩国重新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③发展工业和农业

除了整顿官吏外,申不害还注重富国强兵,极力重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而俱王天下,何也?必当国富而粟多也。”,大力开垦荒地,鼓励百姓种粮。在工业上格外重视冶铁和兵器的发展,在当时就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战国策·韩策一》)的说法。

申不害在为相期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以术治国,国内政局稳定,百姓生活趋于富足,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结语

韩国在面对四面强敌的情况下又能抵御六国虎狼之师,靠的就是在内变法使得国内政局稳定,百姓趋于富足;在外依靠在各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依靠强援;对敌时拥有强弩利剑的优势。

井陉之战韩信的3万老弱病残为什么可以狂虐摩擦赵国20万虎狼之师

谢谢邀请!井泾之战有一个成语故事——背水一战。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后,很快形成了楚汉两大集团,项羽与刘邦双方争夺天下,楚汉战争历史五年。汉韩信在期间展现出杰出的军事能力,井泾之战正是其中经典的战例! 公元前204年,韩信领新招募的汉军数万,越过太行山攻打赵国,赵王歇和赵国军统帅陈佘领兵二十万住在井泾,占领了有利地形,要与韩信决战。韩信仔细观察地形和敌军信息后,命军队离井泾三十里驻扎!派两千骑兵,没人带一面汉军旗帜,绕到赵军后边,等天亮时赵军出营作战,攻入赵营插上汉军旗帜。又命一万兵丁背水列阵,无路可退,有人嘲笑韩信不懂兵法。吃饭时,韩信说,大家少吃点,等天亮破了赵军再餐饱。 天亮后,韩信命击鼓拿出他的大将军旗出兵,他说,赵军已占据优势,怕不见将军旗不出战。果然,赵军见旗而且汉军又少,陈余立马蜂蛹出战,战了一会儿,韩信命扔了旗鼓迅速撤到背水阵士兵之后。赵军看汉军失败,立功心切,紧追不舍,这时背水列阵的士兵知道自己不能后退,各个奋力杀敌。赵军看汉军勇猛,纷纷后退,不料回头一看,自己的大营插满了汉军的旗帜,赵军军心大乱,韩信趁机打败赵军! 这就是背水一战的由来,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处处先找退路!

秦朝快灭亡时,80万“虎狼之师”都在做什么

有人说秦朝总人口是200万。陈胜吴广起义以后,原六国旧贵族也纷纷起义并独立。那么,这样算来,秦国有没有那80万虎狼之师就不好说了。因为除去妇女、儿童、老人、叛军之外,秦朝男子有没有80万呢?

我们暂且当作有这80万大军吧。秦朝快灭亡时,秦朝的80万虎狼之师在做什么呢?

这80万大军,有30万驻扎国家北部,抵御匈奴;有50万驻扎国家南部,抗击百越(两广一带)。

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原六国旧贵族纷纷反叛,情势如此危机,为什么不调兵勤王呢?

首先是因为宦官赵高独揽大权,忙着指鹿为马,愚弄秦二世和文武大臣。

一介宦官,除了享乐,脑子里没别的玩意。只顾自己争权夺势,哪管国家安危。赵高不调兵勤王,其他百官哪敢言声。况且,武官和有胆气的文官都被赵高杀尽了,国家没有支撑大局的人。

其次是因为秦二世胡亥昏庸无能,只能听好消息,听不得坏消息。手下人为了保命,只好报喜不报忧。

直到起义军逼近咸阳,秦二世才知道火烧眉毛了。秦二世匆匆命章邯把20万修陵墓的死囚组成军队应战。

章邯倒是有勇有谋, 20万死囚也能拼死决战,但是项羽的破釜沉舟厉害,项羽军队没有退路,打不赢仗,谁也不能活着。所以,项军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个个如下山猛虎,个个都奋勇拼杀,战胜秦军。这场战争,直杀得山摇地动,烟尘蔽日,血流成河。

就这样,80万虎狼之师没伸上手,秦朝就灭亡了。

专心写有参考价值的历史,想了解更多麻辣历史,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