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岳川书法

请问有什么关于艺术类的书籍吗,音乐类、艺术家自传也可,求推荐?抖音上看到王岳川教授阐述的观点:唐楷在审美价值上高于魏碑大家怎么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5 22:07:25 浏览6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请问有什么关于艺术类的书籍吗,音乐类、艺术家自传也可,求推荐

笔者的藏书中可以找到很多符合提问的书籍,一下就关于艺术家自传或他传类的选几本推荐:

1、《文学回忆录》——木心关于“世界文学史”的讲义,陈丹青整理。

出版说明(部分摘录):“1989年至1994年,木心先生在纽约为一群中国艺术家讲述“世界文学史”,为期五年,留有完整的讲义.......本社决定依据陈丹青先生的第一手文本——五本听课笔记——编成此书,是以食读者.....·”

网上有人这样评论这本书的:“如果回到多年之前,木心这个名字,恐怕很多人还是很陌生的,现在我们提到木心,首先会认为他是个诗人,其实除了诗人的标签外,木心先生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也写过散文、小说和文学评论,而《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做是一种特别的文学评论。”

笔者书外看木心:近若干年,因许多人喜欢木心的独特的,又好似很随性的艺术观和人生观,网上流传了许多木心的独特的“名言名句”,如——“只要有人在研究一件事,我都赞成,哪怕研究打......假如连续五年研究一个题目,不谋名,不谋利,而且不是傻子,一定是值得尊重的,钦佩的”;“一个艺术家,人生看透了,人生成熟了,还有什么为人生,为艺术,都是人生,都是艺术”;“艺术如酒,从搞葡萄到发酵,过程漫长而惨淡,一旦酿好,明艳爽口,饮之陶醉。现代艺术非要拉你到制酒厂一面看,一面喝,这又何必呢? ”

陈丹青曾评论师尊木心:“所有真正的艺术家都耐得住寂寞,所有作品是在寂寞中诞生的,绝对的寂寞,他要这个。”

另外,木心和许多中国著名的艺术家有交往,通过阅读此书可以看到木心与陈丹青等现今很有名气的艺术家们交往的过程。也可以说,欲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美术史读一下这本书将是很有益的。

2、《回望红尘》——史国良著

这本书实际上就是史国良的自传。史国良艺术水平是公认的,属于中国人物画坛写实派画家 。他的作品《刻经》荣获第23届蒙特卡罗国际现代艺术大奖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大奖“,为此又受到文化部荣誉嘉奖。

在《回望红尘》的引言中,他写到:“小时候,我盼望自己成为画家,而且是大画家。但在那个富于幻想的童年,我怎么也没有料到将来会出家当和尚。在自己生命生命的旅途中,原本没有这样的计划。而这就像是命定的,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在左右着你,任你怎么挣扎,到头来还是把你推向那个早已为你安排好的路程.......”

通读全书后,会看到——史国良为解决思想上的痛苦入了佛门,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对绘画事业的追求 。他是这样把佛教和绘画结合起来的——“佛法,可以用文字转播,也可以用音乐传播,当然更少不了绘画这种方式,无论中外都是这样。而用绘画这种方式解读佛教精神,正是我的特长” 。

笔者对此书的读后感是:一般情况下,在人们眼里看到的大画家都是光鲜靓丽,但是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史国良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痛苦的要“自我了断”。为什么?原来史国良也曾经历了价值观的“否定再肯定”的轮回。凡经历过了的人或学习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自我深度否定价值观意味着什么———有的人在精神上就永远毁灭了,甚至有的人成为了精神病患者!但是,也有的人通过“再肯定”在精神上又活过来了,并且有的人浴火重生还更上一层楼了!史国良就是后者。

笔者还认为,在中国画僧,既能看作一个流派又能归类为一种画法。在该书中,史国良体现出了要成为中国画僧传人的能力和境界。

3《李可染论艺术》——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艺术委员会出版

笔者的这本藏书是第二次印刷,“再版说明”:《李可染论艺术》一书是十年前由中国画研究院主持编纂的,发行后,深受美术界欢迎,不久即售罄.......

这本书的“序”是这样评价李可染的艺术成就的——“李可染以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品格,以其现代中国的宏大风范,不断拓展着国画美的新概念。这不是平安得来的,而是一条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的坎坷之路。先生概括为‘困而知之’.......”

实际上,读者要了解李可染的艺术创作观,只要看看这本书的目录,就能大体知道其是什么了——目录:《谈艺术实践中的苦功》,第44页;《“苦学派”画展前言》,第105页。

最后,笔者根据自己的读后感,再对以上这三本书内涵的艺术形成观 ,和对其他读者可能产生的启迪和励志意义进行简单梳理和评论:这三本书都强调了艺术精神的高贵性和艺术高境界的伟大性,艺术是精神的最好安慰或疗养剂,人们对它们的追求会永无止境。但是,艺术境界“不是平安得来的”,灿烂光鲜艺术成果的背后都是先由无数个“困苦”或“绝望”垒成的。这三位艺术家最后也都是幸运的——跨进了艺术王国的自由殿堂——当然,也再次应验了老话“苍天不负有心人!”

备注:笔者在网上搜了搜这三本书的信息,都能卖得到。

抖音上看到王岳川教授阐述的观点:唐楷在审美价值上高于魏碑大家怎么看

引言

古人论书云:“平整宜从唐入手,风云可向魏晋寻。临摹须走蚯蚓道,博览犹似蜜蜂身。”目前多数的青少年及书法爱好者,初学书法多从唐楷入手,而王岳川教授也在抖音上点评到唐楷在审美价值上高于魏碑,看小尘给大家分析分析。

简介

唐楷和魏碑其实在本质上都属于楷书并且是楷书系统中尤为重要的两大体系。在比较两者风格和特点之前,先来科普一下有关唐楷和魏碑的知识。

魏碑

魏碑是由鲜卑族进入中原后,学习汉文化,并将汉字用于日常生活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书体。留存下来的文字主要在墓志、造像和刻石之中,因此魏碑是以北魏时期所刻一些碑的风格类型涵盖下的所有书法作品。

魏碑主要的风格是方峻古朴,天真烂漫。其最主要的特征是,笔画多为方笔,有棱有角。以洛阳龙门石窟的文字最为典型,大量的墓志与刻石也有这样的特征。另外魏碑可以说是千姿百态,最厚重是始平公,最草意是马振拜,最舒展是元祥造像,龙门二十品中,最方正是孙秋生,可谓一碑一风格。

魏碑的著名作品有:

晋代《爨宝子碑》、北魏《龙门二十品》之《牛撅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张猛龙碑》以及《汝南王修治古塔铭》《张玄墓志》等

唐楷

即指楷式完全成熟定型的隋唐主流书体,从书法角度则为通俗或者大众书体。因此唐楷多是后人取法对象,亦是楷书发展史上的颠峰。

唐楷的形成大致从褚遂良、虞世南等唐代书法家开始,或者说他们是“上承六朝北碑之余韵,下开唐代楷体之先河”。唐代书家在之前学习魏碑并将魏碑的用笔与结体进行了重新的整合与创造,形成了法度严谨,风格整饬,体势端庄的具有庙堂之气的楷书。在用笔上,主要以圆笔为主。

唐楷的著名作品有:

欧阳询《化度寺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颜真卿《颜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褚遂良《大字阴符经》、王之敬《卫景武公碑》、徐浩《不空和尚碑》等

分析

其实从时间上看,我们不难发现魏碑的发展要先于唐楷,也就是说唐楷得于魏碑的基础才能够日臻完善。但是正如王岳川教授所讲,在审美价值上魏碑是要逊色于唐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笔画字形

在北魏碑学中,方是以笔画和字形有菱有角,过方则易显平薄,因此需要于方中融合圆意,才能使笔画与字形于方中得厚实。

而唐楷则追求尽善尽美,唐楷的笔画特征与其字形特征一样在方与圆间随机组合而使之遥相呼应。一般表现为,起笔方收笔圆;起笔圆收笔方;起收笔圆行笔方;起收笔方行笔圆;或者起收笔同时出现方圆组合。只要笔画构成形态都要与字体特征相适应,不管怎么变都可以,使的楷书在唐楷时期达到极致的高度,如同隶书后期的成熟一样。

书写技法

魏碑在字形构造奇险,外形变化大,字的构造重心相对远离于字的中心,只有竖排才能将各个字重心聚集在同一条竖线上使之有序有致,故它们更适合有行无距的书写格式。

唐楷虽然也可以采用有行无距的格式来书写,但唐楷的形方势圆的构造特点让字形构造重心相对靠近字的中心,如果采用有行无距的格式排例反而会感到单字偏于独立而至整体呼应上留有遗憾,划格而书成为唐楷最适合的书写格式。唐楷更适合单字划开欣赏的特点更加证明了唐楷相对成熟、耐看,证明了唐楷相对技法的更丰富。

总结

小尘觉得楷唐其实是在学习、借鉴魏碑以后把南北方书风融合的产物,它不仅仅有北方的刚健挺拔,还有南方秀丽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往往是并存的关系,甚至是互相转化的。

不过唐楷诸法兼备、登峰造极固然给后人临习和取法带来很多好处,但同样给之后的学习者加以发挥拓展带来更大的困难。艺术固然需要继承,而更重要的却是创新。一旦后人在唐代楷书的路子上无路可走了,也就只好另辟蹊径,选择另一种取法模式,这个时候魏碑也许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文|风尘君

图|来源于网络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赞同的话小尘希望您能点个小小的赞哟?】

北大书法研究所长王岳川的书法值多少钱

王岳川先生成名很早,上世纪80年代初就在全国大学生书法大赛中获奖。后在北京大学任教,从事艺术研究。

说实话,王先生的书法理论强于其书法创作。曹宝麟、陈振濂、王冬龄、华人德等人都是学者型书法家,但似乎北京几所高校的学者型书法家水平都稍差,首都师大的欧阳中石先生如此 ,北大的王岳川先生如此,清华的秦永龙先生也如此,嘴上功夫高于手上功夫。

至于作品价格,欧阳老先生虽然字俗,但价格高启,秦永龙先生的字基本没有市场,王岳川先生的字也就5000上下吧,当然,你若是登门去求,价格肯定高出很多。

但这些先生为人都是极不错的。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学习书法,为什么要学习书法史

书法体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从各个派系,朝代穿下来的书法字体中,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我国的书法文字,所带来的精神内涵,每种书法都有不同的历史文化意义,体现了每个朝代、每个时期、每位书法家的历史文化和创作思路。

每个人欣赏书法的角度不同,时代不同,早就了中华大地源远流长书法文化。

所以我们学习书法,不能只顾自己喜欢,更要从中了解历史,了解文化,升华自己的艺术修养,提升自己的品味,更要积极的宣传书法史中带有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永远的保留下去,流传下去,让世界看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因此,我们既要学习书法,跟要学习书法史。

最后,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团结一心,加油加油↖(^ω^)↗

书法到底是文化还是艺术

谢谢邀请。 书法艺术,在没有认识和发展的前提下,是写字,写字是文化。当把写字提升和进行发展后,变成了艺术。当写字演变成为艺术时,就是由低级实用,转换成为高级艺术形式时,就是本民族的独立、独特、特色艺术了。

文化是~文字、写字、书法艺术、绘画、篆刻、诗赋……的总和。文化是本民族智慧体现。任何智慧的产物,都属于文化。

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对世界的贡献。

一个民族的一切文化,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着健康文化和糟粕文化;存在着阳春白雪和俗气文化。

当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源远流长时,就是这个文化具有顽强生命力。

沈鸿根都有哪些出版的经典书籍

沈鸿根,别号与笔名:江鸟,1943年12月26日出生,当代硬笔书法家,曾任《写字》杂志副总编,上海中华书画协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家联谊会首任会长,《硬笔书法天地》网站高级顾问。

沈鸿根出版的书籍如下:

1986年,出版《行书概论》,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1987年,出版《中国钢笔书法艺术》,荣获全国首届“金钥匙”图书奖和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奖。

1988年,《书法章法》与《行书概论》出版;《书法章法》其中某些章节收入王岳川主编的《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台湾胜大庄文化集团来函邀请访台;

1991年,应邀到洛阳外语学院讲学,聘为客座教授;《书法十五讲》出版。

1992年,编撰《王羲之十七帖临习指南》,由台湾大众书局出版。

1995年,代表上海应邀访问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在华达凯举办“沈鸿根书法展”;《江鸟书法作品选》出版,任“布达拉宫杯”国际书画大赛首席评审。

1997年,任“文华杯”、“华夏杯”书法大赛评委主任,名列《世界名人录》,《现代书法名家作品鉴赏》出版。

2001年,任“文明杯”书法大赛评委主任,出版《书法形式百日通》。

2005年,北京《中国书画博览》整版介绍,出版《海外书法名家作品鉴赏》。

其余作品有:

《书法形式百日通》 上海文化出版社

《签名艺术》 上海科技出版社

《钢笔行草入门》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三字经毛笔字帖》 学林出版社

《历代行草名作鉴赏》 重庆出版社

《行书概论》 江苏古籍出版社

为什么学习书法要加强全面的艺术修养

谢谢@不二斋 好友的邀请。也谢谢你的提问。为什么学习书法还要提高文化修养?这个问题好。

书法看起来是个字,其实,真正是“写字”,那就没有说法那样重要了。

与其说书法仅仅是写个字,不如说,书法是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总汇报更合适。

好的书法作品,完全能够看得出来他的文化修养有多深。

比如说,写一个题字,写得恰如其分,那人家就会很高兴,如果写得不知所云,那就是一个笑话了。

比如说,我见过一幅这样的书法作品,写的是老子《道德经》里面著名的一句话“道非道,非常道”,本来这个话是著名的格言,也是很好的一句话,但是,你知道这幅书法作品是送给谁的?

这位书法家以“道非道,非常道”送给人家结婚的。你说人家结婚喜气洋洋的事儿,他给人家一个云里雾里的“道非道,非常道”,真的有些不知所云了。

所以,像这样的书法作品,且不论书法好不好了,就是乱写“道非道,非常道”,那就贻笑大方了不是?

所以,书法,不是简简单单的写字那么容易的事情。

再比如说,杨再春先生给我写过一个书法作品,由于我也不知道他给我写不写,就没敢提具体些什么,结果写出来,一看,就叫我喜出望外了!

原来,他用我的名字居然写出一个非常好的警句:

小事从长计立地顶天人

我得到这个书法作品,真的高兴得跳起来了。

第一,这个话句好,耐人寻味,第二,这是用我的名字嵌格写得,当然很有纪念意义,第三,那一天,正好是我36岁的生日。

其实,一件书法作品,应该给人以鼓舞和信心。

我国明清以来,以书法为文化社交,已经形成一个传统。书法在生活中扮演者美好记忆的角色。

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明清书法作品上面,都有受赠人的官职姓名等等一些称呼。

这些称呼礼仪,就是一种文化,值得我们了解。当然,我们今天,不太欣赏某某大人,某某局长这样的称呼,但是,先生、同志、好友、女士、兄弟等等还是在用的。那么,怎么用好这些称呼,也值得我们学习。书法除了把字写好,文化内涵也非常重要。

前几天,我们就讨论过学习书法需要哪些起码的知识。

不少朋友的能够回答正确。但是,书法的起码知识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就像我前面说的,书法作品上也知道题上作品是为了祝贺新婚,可是祝贺的词不恰当。

此外还有人家生了男孩,要写“弄璋之喜”。生了女孩要写“弄瓦之喜”,这些都有一定的讲究,写得好主人也高兴,你也正确传播了传统文化。如果写不正确,那就是一个笑话,也给主人带来很大的烦恼。

所以,学习书法,一定要也全面的文化修养。

我们起码不要出错字。不要写不合适的话句给朋友。

给朋友写书法作品,一定要告诉人家,适合什么场合使用。

此外,还要会用印。

书法和印章是分不开的。印章有姓名印和闲章两种。

但是,闲章不闲。不闲的原因是,闲章往往是书法家个人文化修养志向的标志。你有没有美好的志向,懂书法的人一看就看出来了。

所以,我们进入书法创作阶段以后,书法作品就有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

一个完整的作品包括正文、落款、印章。这是硬件。软件就是你的书法作品的艺术性了。

楷书练《颜勤礼碑》,行书选什么帖练好

楷书练《颜勤礼碑》行书最好先学《祭侄季明稿》,坚持一大一小结合练习,相互促进,进步会很快的。练到一定程度。建议你再追二王,以取法乎上。为什么?我对此作了一番考究。

颜真卿的书法是源于二王一路。颜真卿的老师是张旭。张旭是陸彦远的外甥,陸彦远的父亲是书法大家陸柬之,陸彦远传父书法,以传张旭。陸柬之是书法初唐四杰之首虞世南的外甥,柬之少学舅氏,极有成就。虞世南学王羲之第七代孙——智永。智永临习家书三十年不下楼,作品《真草千字文》流传至今。

学习二王宜从《圣教序》学起。

北京大学有书法专业吗

北京大学有书法专业,并有北大书法研究所。学制三年。

应修学分: 38 学分,必修课 24 个学分。其中政治 5 学分,英语 4 学分,专业必修课 15 学分,专业选修课 14 学分。每个研究生的课程选择需征得导师同意。补修本专业本科课程,经导师批准,可计为选修课,但学分减 1 ,即本科生的 3 学分课程计为 2 学分。每学期 ( 第 2-5 学期 ) 听讲座 2-4 次。专业必修课以 70 分为及格。另有教学实习(不计学分)。

扩展资料:

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11月,这标志着北大第一次确定了书法艺术学科,把书法艺术引入其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当中。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由季羡林、任继愈、饶宗颐、文怀沙、沈鹏、欧阳中石等先生任顾问,金开诚教授担任所长,王岳川教授担任副所长。北大书法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在海内外招收书法学硕士研究生和书法学博士研究生。北大书法所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对外学术和艺术交流,举办书法艺术论坛和海内外书法交流展览;在日本、韩国、美国举办高校师生书法交流展;出版书法艺术教材和刊物;开设了北大书法艺术网站。

在北大雄厚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北大书法所聘请了沈鹏、欧阳中石、李学勤、刘正成、曾来德等学者、书法家为客座教授,聘请文怀沙、周汝昌、冯其庸、程大利、葛兆光等学者、艺术家,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美国等著名的艺术家、学者授课和指导研究生的艺术创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