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木之变

安史之乱和土木堡之变,哪个影响更大?土木之变、冲绳岛战役,哪个战争最惨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5 03:49:29 浏览5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安史之乱和土木堡之变,哪个影响更大

8年安史之乱就像在中国打了8年抗战,直接把唐朝从盛唐打废,土木堡就是在国家边境线的一次战役打输了,但是后面的保卫战又打赢了又把敌人打败了,所以对国家影响不大

土木之变、冲绳岛战役,哪个战争最惨烈

多爱大萌才能这么扯淡?

古典战争跟现代战争也有可比性?别说比冲绳了,就是高加索、黎凡特等级的小打小闹也要比那个娱乐性的土木堡惨烈一百倍——你知道现代战争的火力投放量是多少吗?你觉得炮火连天比箭矢穿梭更安全?

你大概觉得土木堡我大萌一战丢掉五十万损兵折将好多吧?Too young Too simple!古代兵马数字也能当真?你不会没听过曹丞相“八十三万大军下江南”吧?号称而已。

退一步说,你把民夫仪仗队什么的全加上,也许能凑出差不多的数字。可你听说过“兵马过万无边无际”吗?你知道五十万人全挤一条路得拉开多长队伍吗?根本没法行军调度的。所以被瓦剌军击溃的只是其中一路,了不起十万人——注意,是击溃不是歼灭,也先才两万骑兵,包围都靠虚张声势,哪能砍几个人?绝大部分逃散了。这就是你心目中“惨烈”到逗比的土木堡。

当然,冲绳战役远不算最惨烈,只不过是米国人多死了几个,让精美们动容罢了。

明朝土木堡之变发生的原因及影响有哪些

朝史暮想:

土木之变,是明代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为什么最后会出现土木之变,也是后世津津乐道的,且争端不休的话题。朝史暮想认为,正统年间,土木之变的发生,是一系列政治事件和军事决策持续影响的综合因素。

明朝内部,皇权与文官集团的斗争

说土木之变,就要说王振。很多人把所有的锅都甩给了王振,但朝史暮想对这种观点则非常不以为然。明代很多权监的权倾朝野,更多的其实是皇权的延伸,是制衡文官集团的重要工具。

王振是明英宗朱祁镇的代理人。所谓的王振一党,你完全可以看作是朱祁镇打压旧文官集团的爪牙。王振一党与文官集团的斗争,就是皇权与文官集团的斗争。具体的缘由,朝史暮想在这里不再展开,我们来说说土木堡的事情。

其一,贡马事件。贡马事件算是土木之变的导火索。就是蒙古瓦剌少帅也先来朝贡,使团规模虚高,贡马质量偏低,要的赏赐和报销账单又高。其实这种事情是惯例,蒙古人就是想多要点钱。一般来说,给了就给了,因为当时的大明不差这点钱。但是这次,王振抓住这点不放,克扣了也先的赏赐。王振这么做,也不是针对也先,而是要对付礼部。当时礼部尚书胡濙,算是旧文官集团的泰山北斗式人物。打压胡濙,能够削弱文官集团。所以也先,是被利用的,是躺枪的。

其二,出兵问题。也先回了蒙古,非常生气。之后就出兵攻击大同,大同失守。文官集团的意思是,王振惹出大麻烦了,为了一点小利激怒也先,需要严厉惩治王振。王振的意思是,也先这点事情不算大事,出兵平了就是。文官集团说,先办了王振,再谈也先问题。所以在出兵的问题上,文官集团各种不配合。王振最后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并且用民夫随军押送粮草等一系列的做法,其实就是被文官集团逼的。这两点,也是后来出现大败的重要因素。

明朝内部,对蒙古人的轻视

首先,所有人都觉得也先成不了气候,夺回大同,打败也先是顺手的事情,而如何利用这件事情打击政敌,则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其次,明军原先一批随着朱棣征战的老兵基本上都退伍了。现在的明军,特别是三大营的部队,大多没怎么经历大的阵仗,却盲目自信。

再次,明军将领系统没有帅才,要么是老将,老得已经无法左右时局的那种;要么就是当年跟着老将打仗,在旁边摇过旗,助过威的那种,因为混过,有资历,开始走上军队核心圈子。其他的,则都是院校式的将领。

你就看土木之变的时候,明军奇怪的行军路线,那个大转弯,明显就是军队指挥系统出现问题;还有被围的时候,一旦出现通讯不畅,人心混乱的时候,大批明军都坐以待毙,毫不还手;还有在面对也先追击的时候,几次派出后卫阻击,添油加柴的打法和一次次溃败,就很能说明以上问题。

蒙古的内部争斗

当时蒙古大致分为三股势力,即瓦剌人的少帅也先,瓦剌太师阿剌,还有鞑靼人首领脱脱不花。瓦剌人取得了和明朝通贡的权力,鞑靼人其实很眼红的。也先这次吃了亏,回去之后就被阿剌和脱脱不花怂恿,教训明朝。

土木之变,明军在土木堡的停留,有猜测就是因为阿剌在前面阻截了大军,导致明军被也先追上

也先,出兵明朝是为了出气和多得到一些钱财;阿剌是想让也先吃亏,之后自己可以取而代之,只是后来明军实在不经打;脱脱不花,打的算盘则是让瓦剌人和明朝关系搞僵,鞑靼人能够取代瓦剌人,同明朝通贡。最后的结果,就是鞑靼人取得了通贡的权力。

土木之变,明军大败,几十万大军覆灭,大批朝中重臣勋贵丧命,钱财辎重损失不计其数,大明朝人心惶惶不可终日,直接中断了明朝国势的上升期,之后开始进入了平顺期。

而随着明英宗朱祁镇的被俘,王振的被杀,明代宗朱祁镇上台,后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复辟,文官集团再次掌握了朝局。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与明朝的哪位著名宦官有关

感谢悟空问答官方邀请!答案是王振。

王振是明朝历史上与刘瑾、汪直、魏忠贤齐名的宦官。下面大致介绍一下王振其人及土木之变的过程。

王振,蔚州(今河北蔚县)人,曾在家乡读过书,略通儒学。后来从军,赶上明朝皇帝下令“有子者许净身入内”,王振便自宫进入皇宫,负责教授太监文化,因此皇宫里的人都称呼他为“王先生”。王振因为颇通文墨这个先天条件,所以受到明宣宗的信用,被派往侍奉皇太子朱祁镇读书,很快就升为司礼太监。

明宣宗死,英宗年幼,非常敬畏王振,称呼先生而不呼其名。当时“三杨”辅政,王振为了取得他们的信任,装作一副忧心国事的样子。有一次,明英宗与小宦官在玩球,王振就劝谏道:“先皇帝为一球子,几误天下,陛下复踵其好,如社稷何!”感动的“三杨”连连称赞。王振每次到内阁去传旨,都装得小心翼翼,“立阁外,不敢入”,“三杨”呼他进来,他方敢进去。

王振虽然做足了表面文章,张太后仍然对他存有戒心。明英宗即位第一天,张太后就把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和尚书胡濙召到便殿,对朱祁镇说:这五个大臣是先皇简用,“非五人赞成不可行也”。接着又训斥王振道:“汝侍皇帝起居多不律,今当赐汝死。”经明英宗和在场官员求情,方才得免,但规定“此后不可令干国事也”。然而,随着权势日隆,王振开始变得越发骄横起来,连皇帝和国法也不放在眼里。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十月,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完工,朱祈镇大宴百官,根据明朝礼制,“宦者虽宠,不得预王庭宴”,意思是说宦官不能参加由皇帝主持的宴会。明英宗怕王振不高兴,派人去看他在干什么。来人发现王振正在那里大发脾气,竟自比周公,说道:“周公辅成王,我独不可一坐乎!”明英宗连忙叫人找开东华门的中间大门,让王振参加宴会,在座的百官也赶紧起身迎接。第二年,王振除去朱元璋在宫中所立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禁牌,从此大权独揽,横行朝廷,贪污纳贿,卖官鬻爵。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也先遣使两千余人进马,诈称三千人。王振怒其诈,削减马价,也先遂以此为借口领兵南侵。也先南侵后,王振一直蛊惑明英宗亲征拒敌。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劝明英宗“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也率群臣上疏道:“况今暑未退,旱气未回,青草不丰,水泉犹塞,士马之用未充,兵凶战危。”但明英宗不听劝谏,偏信王振,执意亲征。自春秋、战国以来,天子亲征之事不鲜于史,但必须要准备充分,力求全胜。因为天子乃一国之君,既是皇权的象征,又是国力的体现,既不能输,也输不起。明英宗只想青史留名,却不谙军事,仅要几天内把出征事项准备齐全。命“在京五军、神机、三千等营官军操练者,人锡银一两,胖袄裤各一件,鞋两双。行粮一月,作炒麦三斗。兵器八十余万。又每三人给驴一头,为负辎重。把总、都指挥,人加赐钞五百贯”。由于时间仓促,准备和发放物资十分混乱。有的物资根本没有,又未能及时调拨到位。面对如此复杂,恶劣的物质条件,明英宗和王振却一意孤行,坚决亲征。此次明军出征,共出动五十万大军。也先采取主动示弱,诱敌深入的策略,将明军包围。明军驻扎在土木堡,土木堡地势虽高却没有水源,掘地两尺仍不见水,士兵饥渴难耐,士气低落。也先随后发起进攻,明军大败,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张鼐、张益,侍郎丁铭、王永和等五十余公侯大臣战死,明英宗也被也先摅去,成为阶下囚。王振则被护卫将军樊忠锤死,说道:“吾为天下诛此贼!”

战争结束后,明朝五十万大军“死伤过半”,而也先此次南侵实际上“仅二万”之众。明军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准备不力,仓促出兵,调度失策,敌情不明。战争过后一个月,提督居庸关巡守都指挥同知杨俊报告称,在土木堡拾得明军所遗军器“盔六千余顶,甲五千八十领,神枪一万一千余把,神铳六百余个,火药一十八桶”。宣府总兵昌平伯杨洪报称在土木堡拾得明军所遗军器“盔三千八百余顶,甲一百二十余领,圆牌二百九十余面,神铳二万二千余把,神箭四十四十万枝,大炮八百个”。由此可见明军损失之惨重。

明英宗夺门之变二次登基后,仍然对祸国害民的王振念念不忘。他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十月,恢复了王振的官位,又用香木雕刻出王振的模样,建祠祭祀,还在匾额上大书“旌忠”两字。如此是非不分,黑白不明,真是令人可叹、可恨又可笑!

土木之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土木之变,是明王朝建立以来遭受的首次重大挫折,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明英宗长期宠幸宦官所致。

朱元璋虽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却未能彻底解决蒙古对明王朝的威胁。此后,在朱允炆、朱棣在位时,同样不得不派重兵防范蒙古(当时蒙古分裂,称鞑靼、瓦剌)。

到明英宗时,明朝与瓦剌之间的矛盾再次尖锐,因而派兵征讨。结果,在土木堡惨败,史称土木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豪气了一把,他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立两岁的朱见深立为皇太子,留下异母皇弟朱祁钰主持朝政,自己亲率大军出征。

明英宗虽然志在必得,但却并不懂兵法,反而处处听宦官王振的。王振这个人,原本就是个废物,他考不上科举,便把自己给阉了,入宫当了太监。虽然王振精通阿谀奉承和善于搞党争,却也只是个瞎指挥的货。

当时,明英宗和王振等人,连同一百多名官员,率领着几十万大军出征。可是,真正懂得兵法的人却根本插不上手。就这样,明朝军队自己乱了阵脚,被瓦剌乘机击溃。

土木之变中,明军伤亡惨重,数万将士殒命,另有大部分人损伤,粮草辎重马匹更是损失无数,连明英宗也被俘虏了。经过这么一折腾,戍卫北京的精锐几乎损失殆尽,而瓦剌则乘势加紧了对北京的进攻。

关键时刻,明朝起用于谦。于谦掌权后,同皇太后商议,先立留守的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尊英宗为太上皇,而后调集军队,誓死抵抗。

经过浴血奋战,于谦等人得以战胜瓦剌,赢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然而,等明英宗被放回后,复辟为帝,竟然对于谦打击报复,过河拆桥,将这位功臣给杀了。

土木之变时,为什么不让太子继位,反而迎立郕王朱祁钰继位呢

首先明确一点,当初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之前,还没有选立皇太子。所以土木之变发生后,最初并没有皇太子继位的问题。

正统十四年,蒙古也先不断袭扰边境,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会由皇太子留守,代替皇帝处理日常的政务,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但这一年明英宗才二十三岁,刚刚亲政没几年,还没有认真考虑选立皇太子的问题。更重要的一点,明英宗十几岁时就册立钱氏为皇后,但钱皇后这时候还没有儿子,而另外的妃子已经给明英宗生下三个庶子,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周贵妃所生,就是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这时候还不到两岁。

明英宗和钱皇后的感情很好,两个人也都还年轻,也许过几年钱皇后会有儿子,所以明英宗并不急着立太子。

现在明英宗要出征,就让自己唯一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驸马都尉焦敬为辅佐。

没想到这一去出了大问题,明英宗成了蒙古人的阶下囚。国家不可一日无主,危急时刻,皇太后的态度至关重要。这位皇太后姓孙,名义上是明英宗的生母,实现却不是,而郕王朱祁钰却明确不是她生的。

所以孙太后要努力维护明英宗的利益,匆忙在明英宗三个庶子当中选择最大的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同时“命郕王为辅,代总国政,抚安天下”。

显然,孙太后是想进一步让这个吃奶的娃娃做皇帝。而另一个重要人物钱皇后,在得到明英宗的不幸消息后,心急如焚,日夜悲号,为他祈祷神明。因为整天趴在地上,钱皇后的一条腿落下伤残,还哭瞎了一只眼睛。钱皇后当然不情愿册立朱见深,但是,朱见深做皇帝,自己起码还可以有一个皇太后的虚名。如果是朱祁钰做皇帝,自己只能算个皇嫂了。两相比较,她宁愿选择朱见深。

但大臣们不同意孙太后的想法,文武百官一起向孙太后上书,指出当前形势危急,“皇太子幼冲,国势危殆,人心汹涌。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请定大计以奠宗社。”

年幼的皇太子无法主持大事,只能让人心不安,所以大家明确要求推立郕王,孙太后只好批复同意。

大臣们把消息告知郕王朱祁钰,朱祁钰大惊,坚决不肯。被大臣们逼得急了,他厉声大吼:“皇太子在,卿等敢乱法邪?”

大臣们仍然坚请,两下里僵持不下。关键时刻,兵部尚书于谦站出来对郕王说:“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愿殿下弘济艰难,以安宗社,以慰人心。”

说白了,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客套什么啊。郕王于是接受大家的意见,正式登基。

可见,当初孙太后匆忙册立皇太子,属于节外生枝,是有一点私心的,有欠妥当,也给郕王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也是后来一系列问题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