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窦光鼐 历史名人

搜集诸城历史上10个历史名人简介?纪晓岚为什么不和刘罗锅合作,一起搬倒和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4 20:05:10 浏览1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搜集诸城历史上10个历史名人简介

1、公冶长

公冶长(前519—前470),又称公冶氏,名苌,字子长、子芝。汉族,春秋时齐国人(一为鲁国人),今山东诸城贾悦镇近贤村人。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

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国君主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

2、樊崇

樊崇(?—公元27年),字细君,琅邪(今山东诸城)人,新莽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赤眉军首领。

樊崇英勇善战,富有谋略,曾发动樊崇起义,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为推翻新莽王朝做出巨大贡献。后任御史大夫,最终樊崇和赤眉军首领逢安等再度起义,被刘秀所杀。

3、伏无忌

伏无忌九世祖儒,系济南伏胜之后,武帝时人,因其客居东武教授,后世子孙遂居于此。无忌五世祖湛,曾辅佐光武成就帝业,被功封为不其侯,食邑3600户。

公元37年(建武十三年)去世,光武帝赐葬,其声势甚隆。父晨,母为高平公主,女为顺帝贵人,孙完尚阳安公主,伏完有一女伏寿为献帝皇后,世代皇亲国戚,显赫一时。至三国时,伏寿被曹操所杀,宗族受到牵连,后世因而衰败。

伏无忌博学多识,继承家学,传习儒业。汉顺帝时,为侍中屯骑校尉。公元136年(永和元年),受诏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

元嘉年间(151—152年),又受诏与黄景、崔寔等人一起撰《汉记》。此时,他自采史料,册著事要,编成《伏侯注》(又名《伏侯古今注》)一书。《伏侯注》记事上自黄帝,下迄汉质帝,今有辑本1卷传世。

4、赵明诚

赵明诚(1081年-1129年),字德甫(或德父),山东诸城龙都街道兰家村人,南宋初年官员、学者,左仆射赵挺之第三子,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青少年时期随父居住在京都汴京,后入太学。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与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结婚。崇宁二年(1103年),赵明诚开始为官,但其仕途并不平坦,生活也受到当时朝内党争的冲击。

大观元年(1107年),赵挺之去世,赵明诚遭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受株连,赵明诚夫妇从此屏居青州乡里13年。

宣和年间,赵明诚先后出任莱州、淄州知州。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任知江宁府,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移官湖州,未赴,病逝于建康。

5、张择端

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

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

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尚存争议)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6、陈烨

诸城人,字光宇。嘉靖四十年(1562)举进士。

为诸生,有志行。嘉靖三十一年(1553),赴乡试,知县杨继盛张宴饯送于稠众中,深器之。四十一年(1562),举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榷浙江南新关商税,力除夙弊。

历屯田司,进员外郎中,奉使督修永陵,以劳绩著,翟正定府知府。被劾,将同州知州,迁南刑部郎中,出为延安知府,陕西巡抚曹疏荐之,称为三边不群之才,诸郡循良之最,升延宁兵备副使。

悉力饬政,捕妖僧法晓、巨盗刘江等,皆置之法,数百里倚为长城,玺书褒嘉。年七十,致仕去。

7、李澄中

李澄中(1629.8.7—1700.6.22)字渭清,号雷田,又号渔村、怡堂,晚号“秋水老人”、“艮斋老人”。山东诸城箭口镇辛庄子村人,后迁居县城超然台下。

诸城无忌李氏十世祖。康熙版《东武李氏族谱》主修人。生于明思宗崇祯二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年七十二岁。清初著名文人、史学家、诗人、藏书家。一生著作颇丰。其诗、赋墨迹部分珍藏于诸城市博物馆。

8、丁耀亢

丁耀亢,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卒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享年七十一岁。 字西生,号野鹤,自称紫阳道人,后又称木鸡道人,山东诸城人。明末清初小说家。

丁耀亢出身于一官僚家庭,祖父纯,父惟宁都中过进士,父官至湖广勋襄兵备按察副使,弟兄六人中也有数人科举获名。

代聪颖过人,颇有智谋。但他在科场屡试不第,后得进充任教习,郁郁不得志。

明末清初,国事腐败,弊政多端,阶段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激烈。清入关前后的战火燃及山东,丁耀亢饱尝了战乱之苦。

丁耀亢怀才不遇,倜傥不羁,把这些情感志趣流于笔端,撰写了一系列较有影响的作品,成为一颇具个性的文化人。

9、窦光鼐

窦光鼐(1720~1795)清代官员、学者。字元调(一说符调),号东皋,山东省诸城市舜王街道西郭家埠村人。乾隆七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

历督学政,所得士位至公卿者众。窦氏立朝五十年,风节挺劲,无所阿附,清高宗深器重之。诗文宗韩杜,制义则自成一家,著有《省吾斋诗文集》。

10、王尽美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1898年出生在山东省莒县大北杏村(今属诸城市),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被推举为山东学生联合会负责人之一。

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他被发展为外埠会员。同年11月,他与邓恩铭等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任主编。

1922年1月,他和邓恩铭、高君宇等人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6月,为适应工人运动发展需要,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建立,王尽美任主任。7月,他赴上海出席党的二大。

1923年1月,他领导建立京奉铁路总工会及山海关分会,任总工会秘书。同年2月,被反动军警逮捕,后被工人营救获释。继续主持山东党的全面工作。

党的三大后,王尽美根据党的决议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于1924年1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去北京参加李大钊组织的国民会议运动讲演大会。

1925年春节前夕,因疲劳过度吐血晕倒,进院治疗。时值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之际,他毅然出院,抱病赴青岛投入战斗。

他与邓恩铭等一起组织领导胶济铁路全线、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并成立了胶济铁路总工会。4月,他去青岛与邓恩铭等一起领导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迫使日本资本家签订了9项复工条件。

同年6月,因肺病复发,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回到家乡养病,后到青岛治疗。病重期间,他请青岛党组织负责人笔录了他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8月19日,王尽美在青岛逝世,终年27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城

纪晓岚为什么不和刘罗锅合作,一起搬倒和珅

刘墉和纪晓岚的年龄都比和珅大,当和珅得势时,他们都已年老,精力不够了;

而且想搬到和珅得有足够的证据,和珅是内阁首辅,大学士,没证据不好办,朝中都是和珅的人,他们拿不到证据。

再一个,他们两没什么势力,而且刘墉在地方为官,所以他们也不可能联合,最主要的是乾隆要用和珅。

纪晓岚与和珅真有电视剧里那些精彩对决吗

事实上,纪晓岚和和绅很难精彩对决,有好多原因导致他们不可能成为电视剧里演的关系。

首先,纪晓岚比和绅大26岁,也就是说,纪晓岚是和绅的叔叔辈儿。

但别看纪晓岚大和绅这么多,但是地位可差和绅不是一点半点,纪晓岚中进士后,在翰林院从事书籍编纂等文化工作,虽然是《四库全书》的总纂修官,但是他的官职只是协办大学士;再看看人家和绅,却身兼数职,比如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职务。

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啊!所以纪晓岚对和绅的态度基本上是:不得罪也不攀附,更不敢与和绅对着干呢。

纪晓岚的文学水平可以说是非常之高的,但是却是仅限于此,和绅却是一个多才的多面手,虽然文采略逊于纪晓岚,但是理财、治国,还精通多门语言,所以纪晓岚与和绅在文学探讨时,是忘年之交,两人常常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讨论,甚至争吵,但仅限于此,他们大部分时间是相安无事,因为两个人的交集除了四库全书的编写,其他的机会确实是太少了。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和珅是通过什么方式做官的,进而一步一步走上高位

和珅,是咸安宫的学生,学习地方就是乾隆生活院子里。王子学校的学生。是教育培养乾隆的儿子们皇族子弟专门学习地方。和珅的父亲病死在福建,乾隆专门从福建接来和珅,和琳兄弟,接到咸安宫学习,成为自己孩子一样对待。总之,乾隆与和珅缘分的相当的深厚,十八岁又成为直隶总督的女婿,考进士不中,却世袭三等轻车都尉,又成为乾隆贴身侍从。有功任命为正兰旗满洲副都统。开始在一年时间内,成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国史馆付总裁,得一品朝冠,任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内骑马。这样升官前所未有,次年任户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步军统领,春风得宜,非同一般。但吏部尚书永贵,抓住他包屁小官安明不回家守丧,弹劾他失察包庇,降了和珅两级留用,还为总管行营事务。但乾隆认为他被安明蒙蔽,轻罚留用,安明被凌迟处死,全家为奴。

不久,和珅接李侍尧贪污案,乾隆下令,喀宁阿,和申,钱沣去云南查办,案件很长时间无法落实。和珅灵机一动,抓住李侍尧的管家赵一烜,严刑逼供,使其供出李侍尧所作所为,得到实据,使李侍尧低头认罪。和坤升为户部尚书,御前大臣,又成镶兰旗满州都统。

和珅得与乾隆成亲家,也成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充四库全书正总裁,兼理鄱院尚书。

青年的和珅能干,也会钻营步步高升。和珅还是为了上升功名,不惜一切。把乾隆第一功臣,四次上紫光阁功名榜,心腹名臣阿桂之子阿迪斯贪赃枉法从新疆逮回京城。献上阿迪斯贪污金银八箱,让乾隆观看,乾隆帝大怒,阿桂被降两级留用。阿迪斯发配伊犁允军。使阿桂一生与他势不两立。开朝会列行礼中时与和珅远远离开。和珅无完,不久又把阿桂义子黄枚贪污不法揭发,证据确凿,使黄枚就地正法,他和窦光鼐各升一级。阿桂连坐,因为领军在外争战,于国家有功,不予追究。不可否认。和珅勇气之大。和珅也有能力兼任的很多官职。

乾隆帝有个特殊喜好,收藏名画要加盖很多名章外,更喜欢给得意自己部下封授文官加奖,常是一功一官,有功有官。几乎他手官员都是军机大臣,都成各部尚书,,大学士,各旗都统,也为四库全书总裁。并非和珅独有这些官称。和珅死对头的阿桂官称比和珅更多,更高。

和珅地位,远远不如阿桂高。阿桂也彻底看不起他。是因为乾隆对将军的喜欢,远远大于对文官喜欢。对将军授予很少,是少止又少,武官在乾隆时代,车骑都尉是相当大的大官。和珅并不是第一重臣,阿桂才是第一重臣,首席军机大臣,“综理部务,赞襄枢要刂的心腹重臣。更是管理国家兴修水利出兵打仗的的功臣,阿桂与和珅斗了一生。恨他入骨,人家也活得了很长久。乾隆禅位给嘉庆后第二年才死。是一直主持朝廷重要事务是第一大员著名的统帅。乾隆时代,能够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是人才济济的结果,阿桂功不可没。乾隆很有才能,其手下文武双全的大员们,都是特别有才之人,才是创造盛世的重要条件。

阿桂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老臣辅公。被他们倚重一生。征战南北东西。是常胜大帅,更是依靠的栋梁。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发生苏四十三动乱,迅速蔓延。兰州告急,乾隆令和珅,阿柱督师出战,阿桂正在河南督办河工。乾隆令和珅先行一步,在清军已经击败了少数,义军主动撤离到兰州的华林山一带,和珅督军进攻,义军顽强抵抗。用险要之地以火枪,把固原总兵图钦保和,干名清兵击毙。和珅不懂战术,委过于将土说他们不听调遣。阿桂到来,认为有这种情况。就应军法处置他们。召集诸将,部署作战方略,阿桂发出指令,诸将都应声回应,阿桂对和珅说诸将不见其慢,当谁诛?。和申又羞又恨无法回答,乾隆也知和申无能,诏令,自阿桂当面措置始有条理,一人足办贼,和珅在军,事不归一。下令和珅回京。阿桂领军后突破义军防线,放火焚烧山林,使其全部烧死。

和珅从此再也无法督师军队。阿桂定伊犁,讨缅旬,平定大小金川,定策收回台湾。战功赫赫,封诚谋英勇公。是乾隆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臣。

乾隆是伟大的政治家,对选择人才有独到见解,从接受雍正的班以后,提拔的人才都是具有鲜明个性,在重臣张廷玉去世后,大量重要岗位没有人才补充,傅恒死后,几乎军机大臣空缺一半以上,只有阿桂是人才,还没有成熟独立担当。各部长官也长期无有人选。象刘墉福康安等一米类优秀人受父亲影响都积极向上。刘墉当时任太原知府,手下阳曲县令段成功贪污国库银两,他有因失察之罪,按律因处极刑。但有父刘统勋向乾隆求情,也网开一面免罪。乾隆再次起用他时是父亲死后,乾隆才因其有才,再次起用为江宁知府。那是一个中层官僚。刘墉,福康安都无法能和比和珅飞黄腾达时候,刘墉在接受考验以后。,又本在和珅手下长期当差。那时阿桂也在新疆领军剿匪,却因为围剿时,只杀匪首,解放大量协从部下。受到乾隆的”剿办迟延,示怯损威的斥责寻议革职,命从宽留职处分,留在伊犁协助明瑞治事。

朝中几乎空巢无人办事。而当时国事又在危难。中缅战争开始,傅恒带兵出征,水土不服大批将士病亡,付将病故。傅恒病重。阿桂在前线筹画撤军事宜,阿桂却主张大举攻缅,乾隆认为不和时宜,免职留在军中。当时朝中只有刘墉的的父亲主政。宰相刘统勋主持一切事务,己经七十多岁,年迈多病,又担任很多重任,明鲜力不从心,这样情况下,乾隆也很辛苦,和珅有能力,能为乾隆减轻负担,乾隆那会不给和珅事干,当然也就给和珅很多官爵。也就不足为怪了。

嘉庆赐死和珅后,纪晓岚结局如何

乾隆死后不到十天,嘉庆(乾隆之子)就在老师朱珪的帮助下软禁了和珅,然后收集他的犯罪证据。

最后查抄和珅家产,他聚敛的巨额财富价值约合白银8亿至11亿两,是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和珅因此成了清朝最大的蛀虫和腐败分子。

在乾隆死后半月,嘉庆赐和珅自尽,并没收其全部家产。从此民间留下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话。

其实也不能全怪嘉庆师徒够狠,和珅在乾隆活着时,侍宠打压诋毁朱珪,更不把未来的皇帝嘉庆放在眼里。

和珅没有为自己留下退路,被新皇帝杀死乃意料之中的事。

乾隆、和珅、纪晓岚号称“铁三角”,和珅被杀了,纪晓岚下场如何呢?

三人是“铁三角”的关系实乃电视剧之说,从真实历史来看,纪晓岚与和珅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三人论年龄乾隆(1711~1799)最大。乾隆比纪晓岚(1724~1805)大13岁,比和珅(1750~1799)大40岁。

假如按照“代沟”来衡量,乾隆应该和纪晓岚更容易接触,毕竟年龄差距不太大,有共同语言。

然而现实恰恰相反,乾隆不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很欣赏老纪,而是对老纪很厌烦,说他很圆滑。

无论戏说还是真实历史,乾隆对和珅始终如一的重用和信任,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为什么一贪污腐败分子这么吃香呢?

究其原因实则是和珅会伪装,比如乾隆喜欢听奉承话,和珅总是制造一些噱头给皇上惊喜。为了突出皇上比自己聪明,和珅总是在作诗时故意写错几个字,目的就是让乾隆纠错,然后和珅顺理成章的奉承几句,这样听上去一点不肉麻。

纪晓岚不会这一套,自然不讨乾隆的喜欢。

论资历,纪晓岚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的进士,殿试二甲第四名,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此时和珅还是4岁的小屁孩。

当和珅15岁(1769年)进宫接了他老爸轻车都尉之职,成了乾隆贴身侍卫时,纪晓岚却卷入了亲家公卢见曾的“盐政亏空”一案。

原来老纪的亲家,曾经的两淮盐政卢见曾任前贪污挪用公款被查了出来。这时卢已经退休了,老纪在皇上身边得到了消息,于是想出妙计,用一只信封,里面装了一点盐和茶叶,派人送给了亲家公。

老纪不敢明着告诉卢,通过暗示“盐案被查(茶)出来了,朝廷马上派人去查账,赶紧把亏空补齐”。

亲家也是聪明人,一下明白了意思,于是把亏空补齐了。但事后盐政案子还是被查了出来,老纪因通风报信被发配乌鲁木齐赎罪。

也就是说,和珅进宫得宠,纪晓岚被贬出宫,二人仕途截然不同。

两年后,乾隆要编撰清宫国史,在刘罗锅的老爸刘统勋荐举下,老纪这才重新回到了宫中。

回宫这一年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老纪被任命《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官。这时和珅升任皇上的御前侍卫。

亲们想想看,纪晓岚此时相当于大学教授,和珅不过是一个为皇上站岗放哨的士兵,二人怎么能有交集呢?

常言道:“要想升官快,围着皇上转”,机会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你看有些领导的小车司机或者秘书升官都快,原因就是直接和领导打交道。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这一年是和珅仕途转折的一年,也是和珅“火箭提拔”上升的一年。这年3月,和珅被乾隆任命为军机大臣,户部右侍郎。次年六月(1777年)和珅升任步军统领,兼吏部右侍郎,从这一年起,和珅乘风直上青云。

此时老纪仕途也不错,(1779年)提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这时才与和珅有了交集。

这一年和珅29岁,纪晓岚55岁。

亲们想想看,一个如日中天皇上眼中的红人,一个年过半百失意的文人,老纪有什么能力与和珅斗?

按照资料记载,和珅后来集“政、工、商、军”大权为一身,三十多岁就成了炙手可热权势熏天的人物。他根本不鸟纪晓岚,哪有像电视剧里对和珅嬉笑怒骂,讲真老纪给和珅提鞋都不配。

得势的和珅让老纪难望其项背,其实老纪没卷入政治漩涡是他的福气。

乾隆死后(1799年),当和珅被嘉庆赐死时,老纪仕途又上了一个台阶。被新皇帝加封为兵部尚书,兼左督御史。亲们看到了吧,老纪与和珅的仕途就是此起彼落和此落彼起的关系。(和珅50岁就死了,当时纪晓岚75岁)也许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缘故吧?反正老纪的结局很圆满。

次年(1800年)纪晓岚迁升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嘉庆十年(1805年),81岁的纪晓岚在家中无疾而终。(和珅死后六年,纪晓岚去世)

文/秉烛读春秋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你能用一句话通俗易懂的话说明吗

家有金银多,有钱难买真书本。

别人都说黄金贵,书比黄金贵十分。

中国历史上哪几个清官最受老百姓尊敬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好官,我们无限的热爱他们。

乾隆时期,刘统勋与刘墉是什么关系

是父子关系,也是清朝有名的父子宰相,他父子的出现才奠定了乾隆盛世,要不腐败的更早,清朝会更早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