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什么古代高官辞官后,多会“告老还乡”
- 为什么孔子、孟子、老子的名字后面都有子
- 为什么最后为崇祯殉国的大部分都是“祸国”的太监,感觉“爱国”士大夫却几乎消失了
- 元朝算不算中华正统
- 古代的先贤都是以姓氏加子来称呼,如孔子、墨子等,那么老子为什么不叫李子
- 《师说》里士大夫之族,族字的意思是
- 南明为何未能成为第二个南宋
- 北宋都察院掌院范仲淹与开封府尹包拯同朝为官,他们两人谁的仕途更完美
- 为什么唐朝以后汉人的战斗力越来越差,不仅打不过异族,还被异族蒙古和满清奴役几百年
- 宋向金纳岁币,保持了国家繁荣昌盛和平并用贸易数倍赚回有错吗
为什么古代高官辞官后,多会“告老还乡”
所谓“告老还乡”,并不是一定回到乡下,只是回归家乡,一般而言,他们回乡之后都是居住在府城或者县城。
其一,最根本的是,传统社会是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社会,所以无论官员还是贫民,最终都愿意落叶归根,这是作为儒家知识分子从骨子里认同的,也是社会的大趋势使然。
其二,传统社会控制人口极其严格,正常情况下不会像现在这样有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特定的人口迁徙政策另说),所以即使自己中举人、中进士然后外出为官,但是很难拖家带口,尤其是大家族,子孙都还在原籍。
其三,最重要的一点,这些官员回乡之后并不会被闲置下来,很多都在地方上发挥余热,地方上大的宗族势力也大多是因为宗族中有人曾在朝为官;部分官员回乡之后继续在当地教育子弟,其子孙多重复其科举、为官的道路。
为什么孔子、孟子、老子的名字后面都有子
先简单说说题目三子:
孔子,孔氏,名 丘 ,字 仲尼 。 鲁国 人。儒家学派创始者。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孟子,孟氏,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思想家、教育家。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华夏族。道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那么,上述三子的子字是什么意思呢? 子字在古代有几种释义: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在这里,题目所列三子的“子”就是解作老师,即孔老师,孟老师,老老师。
我们知道《论语》是孔子的学生集录整理孔子言论的汇编,里面有很多这样的句式: “子曰:学而时习之。” 这里的子曰,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老师(先生)说。
是的,就这么简单。先秦诸子百家里的诸子的子,均可作此解。
为什么最后为崇祯殉国的大部分都是“祸国”的太监,感觉“爱国”士大夫却几乎消失了
明朝好太监其实很多,就像刘瑾还搞改革,很多措施利国利民,还偏向老百姓,文官集团觉得利益被侵犯,还如果太监改革成功的话文官的面子往哪里搁?就必须把刘瑾弄死,首先就是败坏他名声。魏忠贤维持朝政还比较稳定,提拔了很多能臣和善战的武将,成就了很多名臣和名将,收税的重点放在富户和工商业,减轻了农民负担,魏忠贤被东林党视为眼中钉,很多故事说魏忠贤杀了很多异己,但是首先搞肉体消灭的不是阉党,而是文臣系统对阉党 ,是文臣先挑起来的。魏党一倒台,东林党为代表的文臣立即一改魏忠贤的政策,把税收重点转嫁到农民身上,而且文臣各个私利为重,都是动嘴皮子的愤青,没有安邦定国的能力,朝政一坏再坏。
元朝算不算中华正统
元朝算不算正统?尚有争议。不过,若奉春秋大义,严防华夷之辨,元朝属于“以夷狄入中国”,就算不得正统了。但元朝统一中国后,时而有推“汉化”政策,顺带亦行华夏礼仪,又算是有追求正统地位之意味。综合而言,元朝政权是统一了中国却没有“居正”其位,算是统而不正吧!也因此,元朝政权成为了古代王朝正统争论的焦点所在,乃至影响到了后来清朝的历史定位。
那么何谓“正统”?即正朔也,是古代天命理论、华夷之辨以及大一统思想的衍生政治概念。它的出现,往往象征着一个王朝的统治,更代表着中国的合法性和唯一性。实质上,正统是古代封建王朝地位之昭示,以体现政权相承之意。正所谓乎“以宗周为正,尊先王法五帝,为天下一统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这一点早已盖棺定论,并且毋庸置疑了。另外,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它结束了唐末以来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割据的局面,重新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格局。
总而言之,时代在变化,理论也跟着在变化。历代封建王朝正统之争,始终有两个面向,乃“居正”和“一统”也,元朝自然也不例外。其中,“居正”远比“一统”重要,更是优于“一统”。正如欧阳修言之“统天下而得其正,故系正焉。统而不得其正者,犹弗统乎尔”,无外乎如是而已。
古代的先贤都是以姓氏加子来称呼,如孔子、墨子等,那么老子为什么不叫李子
“老子”确实可能就是“李子”。虽然现在一般把“李”这个姓说是发源于上古时期大禹的法官(大理)皋陶,但并没有多少实证。甚至在西周春秋时期还没有“李”这个姓的人物,《史记·循吏列传》倒是提到晋文公时期的法官李离,但也就此一见,是否真实存在不好说,李也可能只是法官(理)的意思,未必就是姓氏。但记录春秋史最详细的《左传》倒是提到了“老”这个姓氏,是宋国的公族,出过司马老佐;鲁国也有老氏,出过司马老祁;而“李”这个姓氏,最早是春秋战国之际魏国的李克、李悝。
个人认为,“李”姓并非是什么理官的后人,这种说法只看重两字同音,但并没有什么线索。反而“李”姓很可能是“老”姓的讹误。一方面从字形看,这两者是非常相似的,存在抄写错误的可能,今天基本没有老氏了,应该就是化成李氏了。另一方面,老子又叫李耳,也似乎证明老和李可能通用,而且老子是楚国苦县人,一般认为在今天河南鹿邑,鹿邑离宋国都城商丘也不远,确实可能是迁徙到此的宋国老氏之后。
另外,李悝的著作正是《李子》,已经有一个李子了,所以再重复也不太方便。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师说》里士大夫之族,族字的意思是
族:类。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
南明为何未能成为第二个南宋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现象,北方的中原王朝一旦面临外敌入侵,通常会向南方战略逃跑,只要跨过了长江,往往就能延续百年国运,比如衣冠南渡之后的东晋,靖康之后的南宋。但是这个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场景,到了南明身上就失效了,这是为什么呢?
相比南宋或东晋朝廷,南明应该说还有两个重要的内部优势,但势能没有完全释放
宋朝之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完全南移到江南。南明割据江南富庶之地,财源完全是不成问题。有钱了,就能招兵买马,就能支撑战争,可南明就如同一个败家子,手里有牌也没打好。
南宋就很会利用对金国的经济优势。整个宋朝都有一个传统,与西夏、辽国等少数民族签订合约时,都会加一条“开放边境贸易”。
游牧民族靠打猎为生,生产方式比较落后,许多生产资料与生活用品都需要依赖与汉人的交易。而汉人除了需要马匹、貂裘之类的产品,对游牧民族的依赖性很小。
南宋对金国的边境互市,就如同发达经济体对发展中国家交易中的“剪刀差”。这种“一边倒”的交易方式长期进行下去,对金国的经济可以造成很大伤害,让其在组织大规模南下战争时“后劲不足”。
南明在刚刚建立时,就有一个十分成熟的都城——南京,里面不管是制度还是机构,都能随时运行,但前提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要有绝对的合法性,也就是大家都认可。
但是南明的弘光政权成立时,合法性受到很大质疑,难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君、臣、民之间离心离德。
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与阉党的争斗,一直延续到了南明。弘光政权的老大是小福王,也就是老福王的儿子,而福王曾经与东林党是老对头。
东林党面对“小福王”,心里不服,也不愿意受其领导,就到处散布假消息,编造不利于领导的言论。这帮知识分子掌握着社会舆论,这时候他们的言论可以直接动摇民心和军心。
一般都内部矛盾,都可以用外部矛盾来转移。南明的内部斗争掩盖了所有的外敌入侵,激烈到没有是非黑白,只有你死我活。
南明朝廷头目也是走马观花,短短十余年,先后出现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缺少战略定力,一会儿向东,一会朝西。
没有一个稳定的中心组织和领导,再多的钱财和士兵也是一盘没有战斗力散沙,一击即溃。南明的军队不少,将领各自为战,还大多是一群不受约束的乌合之众。
反观南宋,赵构的兄弟和父亲都被抓到北方,他是唯一能继位的合法皇帝,受到文臣武将一致拥戴,何况他有自己的嫡系部队。东晋的司马睿,在建立东晋前也是有实力的琅邪王,并在南方已经耕耘多年,有一大批追随者,等到西晋灭亡后,他成了唯一有实力和法理的继位人。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一个王朝的兴与衰是所有局部因素叠加之后影响系统而结出的果。南明内部的不团结,消耗了自己的实力,也给了外部敌人可乘之机。
南方朝廷的外部敌人已经今非昔比,大清与大金虽同为女真族,但此时的大清非南宋时的大金可以比拟。
在内部组织结构上,大清实行兵农合一的八旗制度,战斗力可谓所向披靡。在冷兵器时代,北方游牧骑兵队对南方军队有天然的机动性优势,并且战争成本小。这种部队碰上了组织涣散的南明部队,完全可以快刀斩乱麻。
南宋面对的金国军队,战斗力也很强,不过金国内部不如大清稳定。大清在打天下阶段,除了在皇帝去世的时候朝堂会不和谐,但对南明等外部势力的态度上还是一致的。
金国在立国时实行的是“兄终弟及”的传位制度,比如完颜阿骨打去世后继位的是完颜吴乞买,这套制度会造成很大的内部矛盾。金国的贵族,许多都有理论上继位的可能,然后心思就不会完全放在战场了,也会时不时的分心关注龙椅,关心自己能不能上位。海陵王就曾通过非正常手段上位,然后大肆清理金国反对他的贵族,给金国造成很大的损失。这就给了南宋踹息的机会。
在战与和的问题上,金国内部始终都有两种不同声音,而大清在多尔衮的强势领导下,虽有少许“主和”或“分治”的杂音,但主流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统一全天下。
金国入主中原之后,贵族迅速堕落,开始贪图享乐,很快就丧失了昔日的进取心。在治理上方式上,金国也没有很快适应中原文明,这就导致其在中原地区总是面对汉人叛乱。一旦南宋方面出现北伐行动,黄淮流域的汉人就会迅速响应。
大清就吸取了大金的经验,还未入关就主动开始汉化,并吸收汉人官僚加入朝廷。大清的制度,比起南明,更有包容性,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大家纷纷愿意前往。
等到入关时,大清已是一个汉化比较深的政权,采取一些列的措施,比如承认明朝功名,奉大明为正统,拉拢汉人知识分子,扩大政权的组织基础。
这些被大清吸收的汉人官僚,比如洪承畴、吴三桂等人,又为大清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南明内部,皇帝有名无实,可谓群龙无首;面对强大的清军,如同以卵击石。不管是内部组织,还是外部因素,南明都不能成为第二个南宋。
北宋都察院掌院范仲淹与开封府尹包拯同朝为官,他们两人谁的仕途更完美
这个问题就得分怎么看了,如果按照当事人的体验来看,老朽觉得包拯的仕途更顺利,也更完美。因为包拯就被贬谪过一次,原因是担保的官员犯错,而且一年后就又回来了。而范仲淹属于屡次被贬,虽然很多人都说他三次被贬,但老朽仔细查了一下,应该是四次,最后一次被贬他再也没回去开封。所以老朽觉得从当事人体验上,包拯无疑更好一些。
而在当朝名声上,范仲淹要比包拯好很多。范仲淹的谥号是“文正”,包拯的谥号是“孝肃”。在古代文官死后,他的谥号中有个文字就已经很牛了,而文正一般是大功之臣才有的谥号。比如剿灭太平天国的曾国藩,他的谥号就是文正。范仲淹得到这个谥号,可是说是整个朝堂天下对他最大的肯定。而包拯的谥号就非常一般了,只是普通臣子的规格,突出他的个人品质而已。
至于后世名声嘛,两个人都很好,但包拯的影响更大一些。因为民间传说的流传度可不是一般史书能比的,包拯都成阎罗王了,到农村找个老太太问范仲淹她可能告诉你村里没有这个人,问黑脸包公她一定知道。
老朽知道的就这么多啦,喜欢就点个赞吧。
为什么唐朝以后汉人的战斗力越来越差,不仅打不过异族,还被异族蒙古和满清奴役几百年
感谢邀请!
回答这个问题的人还真是多,其实以前也回答过类似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怎么去理解汉人的战斗力?汉人的战斗力是什么?
从问题的后半部分可以知道,所谓汉人的战斗力,指的是汉族人建立的王朝总是处于守势,与蒙满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往往都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出动的兵力越来越多,但是取得的战果却越来越少。相比汉唐以少数兵力便能撵着对方打,甚至将对方灭国,宋朝和明朝的表现就非常不堪了。
宋朝直到灭亡也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在对抗辽夏金的战争中,虽然战胜率在七成以上,但是兵力消耗非常大,战果却特别小。如果兵败,基本上逃不过全军覆没。在国家功业上讲,宋朝不仅没有战功,反而不知道丧师辱国多少次。北宋被金国灭亡,宋室南逃,造成民族分裂,北方的汉人被称为汉人,而南方的汉人则被称为南人。南方人与北方人都自认为是汉人,而认为对方是蛮族人,这样的民族分裂真的是有辱祖先。结果是,南宋被北方的汉人灭亡,而北方的汉人在元明易代之时,也因为战乱损失殆尽,使得明朝立国后不得不将南方人大量迁徙到北方定居。说起来,真是一场悲哀的民族史。
明朝虽然推翻了元朝,但是多次深入草原打击残元势力,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相反的是,出击草原的兵力越来越多,打的败仗也越多,如明英宗率二十万大军进入草原,反而兵败被俘,史称“土木之变”。
明朝中后期,被草原政权打得修长城,被东北满洲政权打得元气大伤。明朝除了初期在朱元璋和朱棣手里扬眉吐气之外,后面的历史也实在太不堪了。而即便是朱元璋和朱棣,在对外战争中也未取得过灭国开疆的大胜,并没有如唐朝一般兼并草原,也没有收复西域。好不容易灭掉了安南,收复了唐末时期独立的交趾,统治的时间也不长。可以说,从国家功业上讲,明朝无战功。
相比宋明两朝,秦汉隋唐以及四个王朝还未统一时的那些割据势力,对付异族政权,基本上都是打得对方喘不过气来,而且动用的兵力远比对方少。就说唐朝与东突厥,虽然在长城一线对峙的军队双方超过五十万,但是歼灭突厥主力的部队却只有唐朝李靖率领的三千精锐。李靖以三千精锐深入草原,击败了突厥可汗颉利的精锐,还活捉了对方,以三千精锐在草原横冲直撞,追着对方打,抓获或者投降的敌军都是以万计,估计历史上也只有李靖一人。
从唐朝中期开始,或者说从安史之乱开始,汉族人建立的王朝或者割据政权,怎么都打不过异族人建立的割据政权,即便是我众敌寡,即便是我强敌弱,打得赢是小胜一场,打不赢就是全军覆没。的确让人伤脑筋!
自安史之乱开始,中原王朝或者说汉族政权战力不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对于其它人的分析,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三点:统治者的自我阉割,农耕民族缺乏战马的情况下导致的先天无骑士,儒家思想消磨了汉族的斗志。
先说说统治者的自我阉割,宋明两朝都是重文轻武,宋朝搞了个守内虚外,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就弄了大量的不征之国。例如,朱元璋就把日本列为不征之国,结果被倭寇祸害了百年。
再说农耕民族缺乏战马,先天无骑士,在铁骑纵横的时代,无法与草原上游牧民相比。明朝之所以能够推翻元朝,是因为元朝在淮南建了养马场,加上有很多蒙古族人加入朱元璋麾下去推翻他们自己的朝廷,所以朱元璋能够以骑兵对骑兵,击败元朝。
最后说的是儒家思想消磨了汉族人的斗志,因为存天理灭人欲,很多人认为从宋朝开始,儒学就走向了扭曲而反动的一面,知礼讲仁,让汉族人变得懦弱胆小,严重压制了人的天性。
其实上述三点基本上是没有错的,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并非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文明时代的演进,地理环境增加了新的内容,文明中心转移。
从森林迁徙时代定点迁徙阶段开始,直到大陆扩张时代南北扩张阶段结束,中国的文明中心都在河南关中地区。文明中心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家首都所在,是国家统御其它地区基本力量,是其它地区生产生活的唯一标准。也就说,从黄帝时代起,直到北宋灭亡,河南关中地区都是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无论是朝代更迭,还是分裂割据,中国最后都会以河南关中地区为中心重新统一,首都不是在长安,便是在洛阳,有的时候,长安与洛阳都是京都。有能力重新统一中国的地区就是河南地区或者是关中地区。这个两个地区是比邻的文明中心,都是王朝直接管辖的地区,在周朝叫王畿之地,在汉朝叫司隶之属。
大陆扩张时代南北扩张阶段之前,也就是隋朝之前,周边少数民族政权都是部落或者部落联盟,没有国家政权。因为少数民族政权没有相应的地理环境构筑最基本的经济力量,大漠草原或者东北、或者西南、青藏高原、南方丘陵地带都是如此,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不足于开发这些地区,这些地区不可能崛起强大的政权。
汉朝时期的匈奴人看似强大,主要是因为占据了阴山河套地区以及河西走廊的焉支山地区,有了一定的大陆性地理环境,所以强盛一时。到了汉朝击败了匈奴夺取了这两个地区,匈奴人就毫无威胁了。定居在这两个地区的南匈奴人也臣服了汉朝。
到了东汉末年,金属冶炼业发展到时代的鼎峰,钢制工具开始大规模普及,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文明中心向燕蓟地区江南地区转移。也就是说,燕蓟地区或者江南地区在经济文化上逐渐崛起。
在唐朝建立后,大陆扩张时代南北扩张时代稳定下来,借助隋唐大运河,河南关中地区文明中心的地位勉强维持了下来。进而,唐朝开始疯狂对外扩张,灭国无数。借助传统文明中心拥有深厚文明底蕴的力量灭掉了周边各个强国,无论是东北的高丽、还是草原的突厥。伴随着唐朝扩张的是文明中心科技文化迅速对外扩散,在唐朝奠定统治地位后,草原或者东北都能够安定下来进行开发建设,逐渐弥补了文明底蕴不足的问题,开始崛起。
总的来说,就是唐朝中期之前,草原或者东北都不具有开发的价值或者缺少开发的技术能力,那里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是部落或者部落联盟,经济文化非常落后,他们的军队与中原王朝的军队在装备上也根本没有办法对比。中原王朝克服地理气候的因素,以少数兵力就可以弹压他们。
隋唐时期,大陆扩张时代南北扩张阶段稳定下来,东北或者草原都有了开发的价值,也都在唐朝的统治下得到了先进技术的开发,经济文化得到发展,游牧民也能组建重甲骑兵集团。这种情况下,唐朝的势力范围逐渐萎缩。而唐朝内部,燕蓟江南地区的崛起,使得关中河南地区无法压制,最后燕蓟地区发动了安史之乱,江南地区发动了黄巢起义,唐朝随之崩溃覆灭。
宋朝或者说明朝之所以打不出去的原因就在于两个距离很远的文明中心相互牵制,宋朝因为受到河南地区与江南地区的牵制,明朝是因为受到燕蓟地区与江南地区的牵制,金国灭北宋后,也受到了河南地区的牵制,所以没有办法灭掉南宋。直到元朝时期,河南地区彻底衰弱,燕蓟地区相比江南地区要强一点,因为草原、东北、中原都是一马平川,燕蓟地区就在这三大地区的咽喉。
一般情况下,江南地区干不赢燕蓟地区,所以首都一般都是在北京。不过,也有例外,当燕蓟地区遭到天灾或者外敌入侵而衰弱时,江南地区就会反扑,如明朝与民国都是如此,但最后首都都会迁到北京。如明朝的靖难之役,民国的北洋政府。一旦燕蓟地区有所衰弱,江南地区就会反扑,如太平天国起义。
宋元明清,当王朝只占据一个文明中心之时,对外都有很强的扩张能力。如元朝,在灭掉南宋之前,就发动了两次西征,灭掉了阿拉伯和俄罗斯。但是在灭掉南宋后,灭不了日本,也灭不了安南,即便打赢了,最后还得撤回来。就像北宋一样,好不容易平定河湟地区,东南就发生了方腊农民起义。虽然扑灭方腊的起义,但是元气大伤的北宋被刚刚建立的金国给灭了。
唐朝中期后,文明中心转移,中华文明因为内部两大文明中心的相互牵制,精力都基本上浪费在防止内部的分裂上了。
从唐朝中期开始,最为残酷的战争都是内部战争,都是燕蓟地区与江南地区争夺文明中心最高地区统治权的战争。首都不是燕蓟地区的北京就是江南地区的南京,北京与南京的斗争持续了宋元明清民国五朝,而中华文明在这五个朝代也变得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对外战争从来就没有灭国开疆的大胜,即便有,维持的时间也不长,中华文明由此走向衰弱,统治者越来越保守,儒家文化也越来越扭曲。
关于蒙满两族为何能够建立起元清两个大一统王朝的原因,这与汉族的战斗力无关。这在于文明中心的辐射能力。
无论是明朝,还是民国,这两个政权最初都是建都南京的,以江南地区为统一国家的基本力量,江南地区对于蒙古草原辐射能力非常弱,距离是一方面,根本在于文化,江南地区的文化与草原的文化存在根本性的不同,南京很难对草原产生召唤力,草原也无法对南京产生向心力。由此,明朝和民国都把草原给弄丢了。
都城迁到北京后,那么统御全国的基本力量就来自于燕蓟地区,这个时候中原、东北、草原的力量都要向燕蓟地区汇聚。这就存在三大力量谁能把燕蓟地区抓在手里的问题。元明清三朝,实际上就是草原、中原、东北轮流撑起燕蓟地区,进而统御全国的过程。
宋向金纳岁币,保持了国家繁荣昌盛和平并用贸易数倍赚回有错吗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也不能单从贸易角度去理解,很难简单说是对是错。试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在宋金两方的博弈中,不存在单纯的共赢关系。宋向金纳岁币,两者保持和平,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在两方竞争的关系中,就要看对哪方更有利,因为只考虑两者,对不那么有利的一方而言,对对方更有利的举措就是不适当的。这就是所谓零和,一件事发生,必然会引起双方势力的相对消长,对一方有利,必然就对另一方不利,反之亦然。
二、合议对哪方更有利呢?笔者认为是金朝,绍兴年间双方其实都已经筋疲力尽,无意再战。宋朝常年维持四十万野战军,财政难以支撑。但金人由于人口基数小,常年战争下,也已经撑不住了。当时如果南宋咬咬牙,坚持打下去,靠着战斗力逐渐起来的军队,在北方的人心基础,以及明显的数量优势,是很有可能把金人拖垮的。拖垮金人后,再恢复北方,虽然开始可能付出巨大代价,但获得的长期利益要大的多。从这点讲,绍兴和议是南宋一大失策,对金人更有利。
三、如果不是宋金两方博弈,考虑其它势力呢。大理影响不大;吐蕃信仰佛教后势力再没下过青藏高原;西夏在北宋时期数次宋夏战争的打击下已经受到重创,很难对宋金战争构成影响,必定采取事大政策;蒙古离崛起还早。还是近似两方博弈,南宋还是失策。
四、多方博弈的情况下对金人呢?按照第二点和第三点,金人因合议而站稳了脚跟,巩固了统治,对他们有利。但是从长远来讲,由于长期和平,金人的军事贵族也失去了战斗力,使得后期蒙古得以顺利崛起。所以,也有弊,当然这是事后诸葛亮。
五、对于社会发展以及百姓生计而言,终是有利的。双方大部分时间里维持和平,社会安定。至于如果宋金继续打下去蒙古的崛起是否能避免,蒙古人的征服战争造成的破坏能否避免,就难以逆料了。
原创手打,仅供参考,欢迎关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