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兰性德吧

纳兰性德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成就会不会超过苏、辛?纳兰性德的词是否可以和李煜相比美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2 08:09:51 浏览6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纳兰性德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成就会不会超过苏、辛

不可否认,纳兰容若属于天才一类的人物,天资聪慧,淡泊名利,他留存后世的《侧帽集》、《饮水词》合计词作共349首。纳兰是个性情中人,受自身经历及本身性格所影响,词风清新隽秀,但又哀感顽艳。虽然我读过的不是太多(最近在读),总感觉他的词给人多是悲伤、凄凉的感觉,负能量较多。也许经过岁月的沉淀、生活的磨难他的词肯定会更好,可惜英年早逝,年仅三十!

而苏轼和辛弃疾的词,经过多年的锤炼,读来绝对是不一样的感觉!

纳兰——咏风兰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另: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苏轼著名的词作太多了,就欣赏一首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当然,纳兰哪怕就只凭“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这几句就足以流传千古了!

爱读书的你,会觉得如果纳兰能够活得够久,成就能够超过苏辛吗?

纯属娱乐

纳兰性德的词是否可以和李煜相比美

您是昨天出的题,可惜没时间答复,今早才回应,有点晚吧!

纳兰性德和李煜是经常被拿来做比对的两个人,主要是两者的身世和情致都有相似之处。

李后主贵为一国之君,纳兰则是相国公子,两人的词却又都显示出与身份不相符的天真和质朴。后主有亡国之恨,纳兰有丧妻之痛,所以,他们的词在后期都是哀婉动人的。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他是一位亡国之君,算不得是称职的皇帝,后人对于他的评价很低。认为他很无能,整天只是卖弄文采,以至于最终使得南唐被北宋所灭。

我们对于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是要从多方面考量,以为他是亡国之君,那一定就是没有作为的皇帝,这样的评价恐怕是有失公允的。李煜原本是没有想过会成为皇帝的,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冷不丁地当上了皇帝,这让他有些不适应。但他还是做出了一番业绩的,重用一批有识之士,试图通过改革来重振南唐。然而,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晚了。历史的车轮滚滚问前,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

李煜后来成了阶下囚,被关押在北宋都城。这个时候的他可谓是心灰意冷,但是,他在文学上却是大放异彩,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词作,其中最经典的要数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写的极其悲切,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极端的无奈,还有他对人生的解读。

今天,我要拿他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来和纳兰做个比对分析。这也是李煜后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也是处处充满了忧愁,由于失去了自由,再加上生命也受到威胁,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那都是致命的打击,为此他在这首词中,以一种极为悲情的口吻写下了当时的处境,还有内心的感伤之痛,通篇只有廖廖数语,但是读来让人肝肠寸断。上片直抒胸臆,写了自己的感受,我现在一个人默默地独上西楼,还有一轮如钩的明月。院子里显得很寂静,梧桐树只是那么孤独地伫立在院子里,整个世界都被一轮明月笼罩在秋寒之中。下片句句精典,开篇的一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更是道尽了人生的无奈,还有他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和打击。那些麻烦剪不断,理还乱,这也正是亡国亡恨。我现在离开了故乡,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这种思念今天在心头又是另一番滋味,与别人完全不一样。最后一句让人感概万千,正是由于思念到了极致,让李煜更是不能自已。

李煜这首词一出,同词牌的作品,尽数皆废,而且在很长时间里,那都是没有人敢写这一词牌的,直到清朝另一位大词人纳兰性德,才使用了这一词牌,写下了同样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这是一首很典型的悼亡词,当时他的妻子早已逝世,而他创作这首词时,正是出使西域,身处在异地他乡,再加上思念妻子,也是让他不能自已,于是模仿李煜,写下了这首词。

微云一抹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的词人,父亲是当时的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有着高贵的出身,原本是可以享尽世上富贵的,可是他偏偏比任何人都要更忧愁,这也是由于他爱的深沉。当年他初见原配卢氏,便被如的美貌,还有温柔所打动,两个人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是这段婚姻没有维持多久,仅仅只有三年的时间,卢氏由于难产逝世,这使得纳兰悲痛万分。

词的上片重点写景,但是他充满了情感,读来也是让人悲伤不已。遥远的山峰上飘着一抹微云,那冷溶的远山,让人看了无比伤感,那一抹云和远山,像极了我思念的那个人,完全就是她的眉毛,让人看一眼,令人难以忘怀。这几句借景抒情,让这首诗立马有了无限的忧伤之感。

词的下片又是进入到了思念之中,在前面做了铺垫之后,又深入描写了相思之苦,眼前是还没有燃尽的红蜡烛,妻子就在那里缝缝补补,身上还盖着青绫的绸缎,任那水沉香的香气在屋子里袅袅升起。但是此时此刻我正在千里之外,借宿在黄茂野店,耳畔还有呼啸而过的西风。一切都只不过一个梦而已,所有的美好早已是结束了。

李煜和纳兰性德都是属于那种悲苦之人,并不是说他的生活很悲苦,而是他们都活得太累了,也太过于真实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两个人的文风极为相似,李煜的词写尽了亡国之恨;纳兰性德的词写尽了爱情之苦,两种风格,却怀有相同的愁苦,词、人同怨,千年之类同。

解题至此。

记着关注“百味写春秋”哟 谢谢!

纳兰性德死后其子嗣如何

纳兰性德有三个儿子。

长子富格,是小妾顔氏所生,官职是侍卫,死时才26岁。

次子富尔敦,正妻卢氏所生,进士及第,三十岁的时候获罪发边,卒于边地。

遗腹子富森,外室沈宛所生。

富格的儿子瞻岱,是性德后裔官职最高的,提督直隶,死谥号恭勤。

富尔敦的儿子延海和延仓,生平不详。

富森的儿子金泰,生平不详。

瞻岱的儿子达洪阿,恩荫生。

金泰的儿子玉琳,过继给性德的侄子永绶做嗣孙,继承揆方那一房。

达洪阿的儿子那伦和那什。

玉琳的儿子成安。

参考资料:明珠墓志,性德墓志,富格神道碑。

历史上的纳兰性德是怎样一个人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愣伽山人,满族人。其父是康熙时期两大权相之一纳兰明珠,其家族为叶赫那拉氏,其曾祖姑母为清太祖皇太极的生母,家族与皇室姻亲关系不断。

纳兰性德文武双全,19岁参加会试,因病未能参加殿试,而后更加奋发读书,拜徐乾学为师,两年中主持编繤了一部1792卷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后来又用三年多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包含历史、地理、天文、佛学、文学等诸方面知识。

在22岁时参加会试,殿试二甲第七名。被康熙钦点为三等侍卫,累升为一等侍卫。

1纳兰性德是个矛盾体。

他是个妥妥的富二代,注定一生富贵,心却游离于繁华之外,视勋名如糟粕,势力如尘埃。身为满人,却痴迷于汉文化。身为武将,善博击,精骑射,能侍卫皇帝,骨子里却是个文人,人在仕途,结交的却是年长的落泊的汉族文人。一生为情所困。象传说中的浊世公子,却是一个真实的人。

2纳兰容若对文学的贡献。

除了前面提到他编篆的两本书外,他最大的贡献就是他在31岁去世前留下的349首《纳兰词》。是由《侧帽集》和《饮水词》合并而成的。

在康熙十三年,他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成婚,三年后卢氏难产去世。纳兰容若写的悼亡词破空而起,不仅整个清代,就是他自己,也再难于超越。纳兰容若的词在清代无出其右者。

3团结一批一世俊杰。

纳兰容若结交了一批落拓文人,多为江南的布衣文人。对朋友极为真诚,仗义疏财,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许多文人都围绕在他身旁,类似“平原君“。

多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说纳兰容若帮助了一个被蒙古贵族俘虏为奴隶的一个文人,由于逃跑,每天被枷锁服役,他的朋友求了纳兰容若,容若把他解救出来,那篇文章称纳兰容若是汉族文人的真朋友,而我就是从那时开始了解纳兰容若的,我查了一下,没找到原文,但大意决不错,不是《人民文学》,就是《收获》上载的。

3纳兰容若和《红楼梦》,

明珠和曹寅同朝为官,同为康熙的心腹,问样在九龙夺嫡时站错了队被抄家,两家有一定交往是必然的,所以纳兰容若也可能是贾宝玉的原形之一。

曹雪芹都知道写人物是山西的头,河北的身体,河南的脚,通过艺术加工,再创作的人物,我们何必非得当那一家的家史看呢?

如何评价纳兰性德的一生

纳兰性德(1655一一1685),本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满族 正黄旗人。康?十四年(1675年)殿试赐进士出身。诗文词均有作品,

但以词扬名。作词以五代北宋为宗,以小令见长。真挚自然、凄清婉丽是纳兰词的主要风格。

著有《饮水词》《通志堂集》。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 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与意中人相处总像刚刚相识的那样快乐,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离弃?情人间就是容易变 心的,

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刚发过永远在一起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我也不生怨。你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发过誓,与杨玉环厮守终生。

《决绝词》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口吻控诉男子的负心,表示与之决裂,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借用古诗立意,抒发一种怨愤:或是为与情人的决绝而作。

纳兰性德是否被捧得过高,有点名不副实

纳兰性德是清王朝最有权势的一个家族子弟,身为贵族的八旗子弟,纳兰却没有八旗子弟应该有的骄傲,常常对于自己生活,对于自己的情感世界发出引起无数人的共鸣的声音,大概这也是纳兰性德魅力吧,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纳兰性德才会被王国维称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认为,从北宋到清朝,没有一个人的文学造诣是可以超越纳兰性德的。

原本身为清朝贵族子弟的纳兰性德,本应该是幸福而又无忧无虑的过完这一生的,但是他和自己的表妹曾经的相恋,二人从小就是青梅竹马,但是怎么也不没有想到,从哪高深的皇宫大院中,传来了一纸诏令,纳兰性德和自己的表妹,从此称为了路人,自己的表妹,一夜之间变成了娘娘。

还好后来又着纳兰的妻子,卢氏来替纳兰的表妹替她继续的爱着纳兰,纳兰虽然失去了一份感情,但是却也又收获一份新的感情,或许是老天爷见不得纳兰性德又一次的幸福起来,所以有一次的把纳兰性德给打进了无尽的深渊,纳兰性德的妻子,在和纳兰性德结果三年之后,因为难产而死。纳兰再一次的伤心无比。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纳兰的词风开始转变,再也不会有什么的熙风扶柳,剩下了无尽的伤感和对于已故妻子的悲哀,之后的不久,纳兰也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纳兰性德为何被称为“满清第一词人”

通志堂这个“满清第一词人”莫不是题主封的么。

很多人对于清代的‘诗词中兴’似乎没有概念。觉得‘中兴’只是吹嘘之言,但世上清朝的的确确达到了‘远超元明,比隆两宋’的境界,而通志堂在清朝只能说是算二流水准。

对纳兰词的认知,大部分的普通朋友应该是来自王国维和安意如:王国维对于纳兰扭曲式的解读先坑害了一波读者;之后在安意如手上就更不得了了,在她各种文青版本矫情出纳兰‘【翩翩】贵公子’和‘深情’的形象之后,使得很多文青男女被这种‘深情总裁’的人设圈粉。而这些跟风吹纳兰清词第一的大约应该也源于此,甚至纳兰词都没读过几首,听着什么“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等文青词句就出来煽情吹比了。

不单王国维(安意如就不说了,根本连文学观念都谈不上),同代、后世褒扬通志堂的,要么是因感情因素、要么就是为了维系个人的词学观而扭曲造作。

  • 第一波吹纳兰的是顾贞观、陈维崧。

陈维崧: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顾贞观:容若天资超逸,悠然尘外,所为乐府小令,婉丽凄清,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如听中宵梵呗,先凄惋而后喜悦。容若词一种凄忱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

这两人清初第一流词人,但对于纳兰的评价的都是感情分,不能作数,甚至是阿谀之词、纳兰性德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人就是顾贞观,陈维崧、朱彝尊等等...

  • 第二波来自于杨芳灿,他在《纳兰词序》中将纳兰与朱彝尊(浙西派领袖)陈维崧(阳羡领袖)相提并论:

倚声之学,唯国朝为盛,文人才子,磊落间起,词坛月旦,咸推朱陈二家为最。同时能与之角立者,其唯成容若先生乎?

序言是干什么的?不单单是词集序,诸位看所有书中的序言,有没有贬弊?恐怕没有吧?所以序言中的评价基本不用当真的。

  • 第三波则是来自于况周颐。

容若承平少年,乌衣公子,天分绝高。适承元、明词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虫篆刻之讥。独惜享年不永,力量未充,未能胜起衰之任。其所为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甘受和,白受采,进于沉着浑至何难矣。

况周颐为什么吹他?纳兰词承五代词风而来,专写【凄艳】,而况周颐也是一个风格路数,要是批纳兰,不是连他自己都批了?

  • 第四波则是王国维。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讲自然,讲不隔,汉人‘花里胡哨’的太多,所以要“未染汉人风气”,结果翻来翻去,就只剩下纳兰性德了,所以扭作些事实狂吹纳兰------前文提到纳兰来往皆是江南布衣如顾贞观、朱彝尊、陈维崧等汉文人大佬,这还是未然汉人风气?最染的就是纳兰了好嘛!乾隆还就这事特地批评纳兰。

总而言之,纳兰承五代而来,走的是【凄艳】风,但实际上意境不深,措辞浅白,清词名家诸如顾贞观、陈维崧、曹贞吉、朱彝尊、蒋春霖、龚自珍、郑孝胥哪个不能吊打他。别说什么“国初第一词手”、‘清词三大家’了,公平点讲通志堂连一流都不算,顶多算二流。

路遥,古龙,王小波,纳兰性德都英年早逝,你认为谁最可惜

惋惜哪一个都有厚此薄彼的嫌疑,因为都是才华横溢的,所以每一个都很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