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汉唐以后,汉族王朝都无力征服西域和漠北,为什么
- 明成祖朱棣五征漠北为什么不把漠北纳入大明版图
- 为什么古代漠北在归统沙俄以后,再也没有动乱了呢
- 朱棣5次亲征漠北结果如何
- 西汉,漠北之战的漠北指的是哪里
- 朱棣五征漠北,战绩如何
汉唐以后,汉族王朝都无力征服西域和漠北,为什么
汉唐以前,无论是秦始皇、汉武帝,还是隋文帝和唐太宗,这些帝王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开疆拓土,所向披靡,让人感到这些朝代一直在痛快淋漓地追打着外族势力。但自宋朝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沦为被周边少数民族军队吊打的局面,分析原因:
主要是中国从宋朝开始,封建统治阶级在治国理念上存在着消极思想,他们缺乏一个帝王应有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没有了汉唐以前帝王的雄心壮志和开拓进取精神,在事关民族安危和兴衰成败问题上,以维护自家江山社稷为重,制定和出台了旨在消极保平安的治国策略,导致中国历史从宋朝开始就逐渐走向了衰落。
赵匡胤害怕武将坐大夺权,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闹剧,并对宋朝的军事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直接阉割了中华民族汉唐以前的尚武精神。
明朝刚开始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后来却难逃鼠目寸光,封建统治阶级不愿意退出历史的政治舞台,在世界面临资本主义大变局之际,错误的实行了禁海政策,让中国失去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机会,直接为后来中国落后挨打埋下了伏笔。
大思想才有大格局。封建统治阶级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对付内部民众人造反上,在这种错误思想指导下,汉唐以后的汉族王朝还有什么力量去征服西域机漠北?象宋朝一样只有被北方少数民族军队吊打的份儿。
明成祖朱棣五征漠北为什么不把漠北纳入大明版图
这个是典型的明知故问。
试问:如果明成祖朱棣将漠北纳入大明版图,那明朝岂不是成了远离前线的大后方?那还怎么“天子守国门”?这不是打脸吗?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通过藩王造反上位的皇帝,以及明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朱棣是典型的马上天子。
除了发动轰轰烈烈的靖难之役,在朱棣篡位成功后,还进行了一系列对外扩张,例如1402年设置努尔干都司,1407年征服安南。
而在对北方的蒙古方面,朱棣也一直高度重视,除设置关西七卫,在西北方向对蒙古形成牵制外,朱棣还先后发动了五次北伐。讨伐北元灭亡后蒙古高原上的鞑靼和瓦剌。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朱棣兴师动众,耗费巨大,却收效甚微。虽然对鞑靼和瓦剌造成了巨大伤害,但却始终无法消灭这些散兵游勇,更无法将漠北纳入大明的版图。
一般王朝前期,国力强盛,疆域都在不断扩张,汉唐等王朝,莫不如此。作为明朝前期的有为君主,朱棣却反其道而行之,对漠北地区熟视无睹。
那么问题来了,是朱棣不愿?不屑还是不能?静夜史认为有多种因素。
1、朱棣的不能
和明朝无法将西域纳入版图一样,对漠北地区明朝同样无能为力。而无能为力的最根本因素就是明朝和之前的汉家王朝一样,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统治漠北地区的手段。
长城以北地区,由于气候干燥寒冷,土壤贫瘠,因此无法像长城之内的中原一样发展农业,支撑小农经济。
如果中原王朝统治这些地区,需要从长城内调运大量的粮食。
而在古代,能够调运粮食的最经济方式是通过漕运或者海运。而蒙古高原比中原地势还要高,而且气候干旱缺少大河,根本就无法形成京杭大运河这样的运输状态。
而依靠人力运输,运量小且不说,而且非常不稳定,想要保持对漠北地区的有效控制实在是太难了。
而此时经济重心早已南移,明朝无论北伐还是占领漠北,所需要的粮食主要还是来自于南方的江浙地区。虽然有京杭大运河的支撑,但是后勤补给线还是太长了。
而且这种从中原调运粮食的方式无论如何都是一种非常烧钱的方式,对于帝国的财政而言,是一项巨大的负担。
其实这个问题早在朱元璋时期就意识到了,因此在明朝北伐元朝的过程中,朱元璋就不断在边疆设置卫所,以兵农合一的方式,巩固对占领区的控制。
不得不说,卫所制度相当经济,尤其是对以农业税和盐税等单一税种为支撑的大明帝国而言。但是到朱棣时代,卫所制度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崩坏,1403年朱棣内迁东胜卫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而在早先的1399年,因为朱棣绑架了宁王朱权,大宁卫成为空城,不得不放弃。
大宁卫和东胜卫的放弃使得长城以北的开平卫成为塞外孤岛。而到了明宣宗时期的1430年,当开平卫也不得不内迁时,明朝在长城以北的卫所全部丢失,由此形成了大明“天子守国门”的局面。
2、朱棣的不屑
作为中原王朝的统治者,朱棣和先前的几乎所有帝王一样,对苦寒的塞外之地从来缺乏兴趣。
由于塞外之地无法为中原王朝提供实际的价值。因此管理这些地方就意味着中原王朝要劳民伤财,入不敷出,给财政增加负担。
所以即使朱棣五次征伐漠北,甚至死在征伐漠北的路上,但他始终没有将漠北纳入大明版图的打算。
明朝时期漠北地区存在的意义并不是经济价值,而是威胁中原王朝的军事价值。
从战国时代开始,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来了又走,始终无法被中原王朝彻底消灭。他们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面对中原王朝的强力讨伐时,自知不敌的他们会选择远遁,向北或者向西逃窜。
而中原王朝想要彻底消灭这些游牧民族,就必须要穷追猛打,不断追下去。
而上文说过,没有充足的后勤补给,对游牧民族赶尽杀绝是不可能的。
所以朱棣必须找到另外一种有效的方式,消除漠北对中原王朝的影响,这种方式就是分化瓦解。通过打击鞑靼或者瓦剌,保持两个部落的均势。而在两个部落忙于内斗无暇南侵的时候,正是中原王朝最安全的时候。
而毫无疑问这种方式比赶尽杀绝更有效果,毕竟就算彻底消灭蒙古草原上还是会出现新的游牧民族势力。
不过朱棣没有想到的是,无论鞑靼还是瓦剌都已经跌到了谷底,其后只要有发展,他们就会上升。而明朝国力已经到达巅峰,迟早会有衰落的那一天。而当明朝国力衰落,无力再继续操控漠北高原内部事务,那无论鞑靼还是瓦剌,都将是明朝的心腹大患。
很不幸,仅仅在朱棣去世后20多年的1499年,膨胀的瓦剌就消灭了明朝20万精锐,俘虏了明英宗,让明朝元气大伤。
3、朱棣的不愿
应该说,永乐时期的明朝确实有钱,这一点,身为皇帝的朱棣是感同身受的。
但是朱棣并没有到发愁钱花不出去的地步。朱棣在位期间,编修《永乐大典》,营建北京城,疏通大运河,派遣郑和下西洋,每一件可以说都是烧钱的大项。
在朱棣看来,将钱花在征服和管理漠北方向上,远远不及搞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后人可以翻阅和学习的《永乐大典》,或者后人可以直接拿来就用的北京城。
在朱棣看来,明朝的疆域扩张,尤其是对苦寒的漠北之地的扩张,一直以来都是短暂和不稳定的。所以能够守住两京一十三省,保住帝国的核心统治区就没有问题,其他地区有更好,没有也无所谓。
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明朝对漠北的控制不仅缺乏物质支持,还缺乏正确的精神指导。
当然了,你要说朱棣没有开疆拓土的决心,那是绝对不公平的。虽然在北方稍显保守,但是在南方等其他方向,朱棣的扩张势头非常猛烈。其中征服安南算一项,从1405年开始的郑和下西洋更算一项。
作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出海航行。郑和的船队不仅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更是为了宣扬大明的国威。
而作为篡位天子,朱棣并不是无神论者,所以他需要支持。这种支持一方面来自朝贡国发自内心的崇拜,另一方面来自于神明的承认。
而这个神明,非常重要的一个证据就是佛牙舍利,而朱棣听说这个佛牙舍利在狮子国,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
所以郑和在狮子国的被迫反击,和冲进皇宫挟持国王、抢占佛牙舍利并不矛盾。
所以,漠北并不是朱棣的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为什么古代漠北在归统沙俄以后,再也没有动乱了呢
谢谢邀请,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好问题。
豹眼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文明的创造者,但同时也是动乱的罪魁祸首。
古代漠北归统沙俄以后,没有再出现大的动乱,主要是两个原因:其一是人口大量减少,不能够再兴风作浪;其二是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已经不能再惹是生非。
其实,古代漠北动乱的真正策源地在国内的内蒙古,这一地区在新中国被牢牢掌控。内蒙古稳定了,漠北也就不会再出现啥幺蛾子了哈。这一点比较敏感也很复杂,豹眼还是不展开细说吧,点到为止。
今天的漠北,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已经不能独立成就啥事
漠北又称岭北,指中国北方沙漠、戈壁以北的广大地区,清代特指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清末通称为外蒙古。现分属于俄罗斯、蒙古国、中国、哈萨克斯坦等。
对于漠北具体确切的地理位置,存在一些异议,大体上包括现在的蒙古国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部分地区、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内蒙古部分地区。
别的不说,就说一下俄罗斯统治的地区吧。
西比利亚大约1332万平方公里,人口3829万(2019年数据),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三人。
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稀少加之气候严寒,经济发展较慢。在沙俄、前苏联、俄罗斯统治下,很难再形成气候了。
外蒙古独立后,一直处在苏俄的控制之下。蒙古国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94万(2013年数据),人口密度不足两人,比西伯利亚还少。而且经济更为落后,实在没有能力发展军事力量。
从蒙古国及西伯利亚的人口及经济状况,就看出,他们仅仅依靠自己的能力是不能再图扩张了。
古代漠北的动乱基本上是从中国内蒙古高原上策动的
蒙古高原泛指亚洲东北部高原地区,亦即东亚内陆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界为萨彦岭、雅布洛诺夫山脉,南界为阴山山脉,范围包括蒙古全境和中国内蒙北部,东西跨经度34°36′,西至东径87°40′,东至122°15′;南北跨纬度15°22′,北至北纬53°08′,南至37°46′。
蒙古高原包括蒙古国全部(外蒙古),俄罗斯南部的图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与外贝加尔边疆区,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地区,与中国内蒙古高原为一体。
在中国历史上,蒙古高原这地方曾经先后有匈奴、鲜卑、蒙古、满族等游牧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轮流坐庄,成为高原的霸主。
当然了,为了发展、扩张,这些游牧民族一统草原成了气候以后,普通南侵中原,与中央朝廷屡屡作对,中国史书一般称之为作乱中原。
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在冷兵器时代,彪悍的骑兵占据着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另一方面广袤的大草原给了他们生存的无限空间,相对于安居中原的汉族来说,他们始终处于进攻的一端。中原地区总是处在防御的地位,修筑万里长城就说明了这一点。
《史记》载:“今单于即能前与汉战,天子自将兵待边;即不能,亟南面而臣子汉。何但远走,亡匿于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为?“
从《史记》记载来看,游牧民族一般采取的是游击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或者臣服。这让中原王朝很尴尬、被动。
由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靠近中原地区,依靠掠夺中原地区而不断强大,这也是他们能够成气候的根本原因。
像秦汉时期的匈奴,异常彪悍,但被汉武帝击败退出漠南地区后,就逐步衰败了,最终不见了踪影。
这就说明了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是依赖中原地区而生存的,一旦被驱逐到了漠北以后,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也就没啥作为了。
豹眼评语
内蒙古全区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504.8万人,
内蒙古在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不断发展,人口也得到了大量增长,人口密度达到了21人每平方公里。尽管依然是地广人稀,但相对于蒙古国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来说,已经是十倍的规模。
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既是经济、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破坏者。
没有了人,想搞点破坏也办不到哦。
在豹眼看来,漠北归统沙俄以后,由于地理气候以及经济条件的变化,生存环境恶化,人口大量减少,已经没有动乱的基础了。
如果中国与俄罗斯长久保持现在的战略合作态势,蒙古国以及西伯利亚的势力,将不会给中原地区再造成大的威胁。
注:图片以及部分资料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朱棣5次亲征漠北结果如何
明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三日,明燕王朱棣率领“靖难”之师攻入京师南京,宫中火起,建文帝下落不明。十七日,燕王朱棣即皇帝位,成为大明第三任皇帝,是为明成祖。
■明与鞑靼、瓦剌之态势
明成祖登基前后,北元(1368-1402年;1368年闰七月,明北伐军逼近元大都〈今北京城〉,元顺帝弃离京师率领中央机构与剩余部队退居蒙古高原,国号仍旧称大元,史称北元)发生政变,部将鬼力赤弑杀末代君主坤帖木儿汗,自立为可汗,并去“大元”国号,改号“鞑靼”。蒙古族遂形成东、西两大集团~鞑靼与瓦剌。
鞑靼为东部蒙古,属于成吉思汗后裔所统辖的蒙古各部,居住于今贝加尔湖以南和蒙古国大部分地区。
瓦剌即西部蒙古诸部,居鞑靼之西,游牧于札布汗河、科布多河流域及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上游一带。
鞑靼可汗鬼力赤在知院、蒙古阿速部领主阿鲁台的辅助下,将散乱的东蒙古各部重新聚集起来,开始同西蒙古瓦剌不断发生战事,双方矛盾加深。
明成祖利用蒙古东、西两大集团的矛盾与互斗,采取“抑强扶弱”、“以夷制夷”的方略,从中制驭,使之互相消耗,必要时出兵打击其中公开与明朝对抗的强者,以防御蒙古铁骑的南下。明成祖同时采取怀柔政策,先后将瓦剌与鞑靼的大领主封王,以分化并笼络之。
明成祖永乐六年(1408)正月,鞑靼知院阿鲁台杀可汗鬼力赤,立故元后裔本雅失里为可汗,自称太师,掌握大权。
鞑靼不断与瓦剌争斗,大占优势,明初遭到大明沉重打击与削弱的东部蒙古逐渐恢复和强大起来。
明成祖对东、西蒙古的策略是谁强打谁、谁弱扶谁,联合弱方合击强方,以保双方呈均势,互相制衡,对大明构不成威胁。
为抑制势力逐渐强大的鞑靼,明成祖于1409年五月,封瓦剌的三大领主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拉拢过来以共抗鞑靼。阿鲁台、本雅失里自恃强大,不顾明朝与瓦剌的联合,竟然同时与瓦剌、明朝为敌,一面出兵攻瓦剌,一面又将出使鞑靼的大明使者杀害,公然向明廷示威。
明成祖大怒,于当年七月出动十万大军北征鞑靼。八月,明征虏大将军丘福受俘虏欺骗轻敌冒进,全军覆没于胪朐河(今蒙古国境内的克鲁伦河),五将军皆殒命。鞑靼乘胜进攻辽东,兵逼山西大同诸塞,气势颇盛。
鞑靼势盛犯边,边塞危急,明成祖遂决意御驾亲征漠北,痛击日益强大的鞑靼。
■明成祖五征漠北
◆一征漠北
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明成祖下诏北征,率领大军五十万亲征漠北鞑靼。
鞑靼可汗本雅失里闻报明帝亲率大军出塞北征,甚为惶惧,打算同阿鲁台一起西走,阿鲁台不从。于是鞑靼部众分散,君臣始各为部,本雅失里率众西走,阿鲁台率领本部东奔。
鞑靼不战而自行分散为两部,这便给了明成祖各个击破的天赐良机。
五月,明军渡过胪朐河。
明成祖侦知本雅失里先遁,遂亲率轻骑追至斡难河(黑龙江上源之一,源出蒙古国肯特山,流入俄罗斯境内为鄂嫩河),大破之。本雅失里仅率七骑逃遁,西投瓦剌,后被瓦剌部首领马哈木杀害。
击破本雅失里,明成祖随即诏令移兵东征阿鲁台。六月,明军追击阿鲁台过阔滦海子(今呼伦湖),在兴安岭连战皆大破之,俘获其同胞兄妹。
成祖为平衡东、西蒙古的势力,使其互相牵制,防备瓦剌过于强大,方才没有乘胜对阿鲁台赶尽杀绝。
七月,明成祖班师凯旋。
明成祖首征漠北,有力地打击了鞑靼的势力,削弱了其力量,迫使其乖顺。当年冬,阿鲁台遣使向明贡马言和。其后数年,明成祖见阿鲁台奉贡惟谨,通使不断,态度谦和,遂于1413年封其为和宁王,并释放其被俘的同胞兄妹。明朝与鞑靼之间一时处于相对和平状态。
◆二征漠北
所谓此消彼长,东蒙古鞑靼受挫势衰,西蒙古瓦剌有些一家独大了。瓦剌领主马哈木以为自己称霸蒙古的时机已到,遂开始对明朝的态度强硬起来。
1413年十一月,马哈木率军渡过胪朐河,向兴和(今河北张北县)方向进军,扬言要袭击阿鲁台,实则意欲声东击西攻击明边。
明成祖闻报瓦剌犯边,遂集结军队准备亲征。
明永乐十二年(1414)二月,明成祖下诏亲征瓦剌。三月,明成祖亲率马步大军五十余万出征瓦剌。
六月,明军北进至今中蒙边界北侧,在胪朐河上游西岸击败瓦剌军前锋;随即进军至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明成祖亲率铁骑冲锋陷阵,明军奋勇争先,一举大破瓦剌军,斩杀瓦剌王子十余人,斩首数千级,并追击至土拉河。瓦剌“三巨头”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脱身远遁,余众尽皆溃散。
大获全胜的明成祖胜利班师。
经此一役,瓦剌实力大损,同时还得防备阿鲁台的袭击,故主动表示愿归顺明朝。翌年正月,瓦剌遣使入朝谢罪,明成祖亦多次遣使赴瓦剌进行招抚。双方关系趋和,处于相对和平状态三十余年。
◆三征漠北
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明成祖正式将京城由南京迁至北京,以南京为留都。这一来,“天子守国门”,明成祖北征更方便了。
明成祖北征瓦剌时,鞑靼太师阿鲁台率领部众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歇兵牧马,养精蓄锐,坐山观虎斗。
瓦剌兵败势衰,阿鲁台又开始跃跃欲试,打算二度称雄蒙古。阿鲁台出兵几次击败瓦剌,势力大振,不愿再顺从明朝,开始兴兵侵犯明边塞,击杀明边将。
阿鲁台的背叛与挑衅激怒了明成祖,为了打击势力复振的阿鲁台,遂起意再征鞑靼。
永乐二十年(1422)三月,明成祖亲提大军北征阿鲁台。
七月,明成祖率军北进至沙珲原。阿鲁台大惧,为保存实力并防备瓦剌突袭,遂避战,尽弃其辎重马畜于阔滦海子,率领部众宵遁。
明军挺进至空无一人的阔滦海子,未能歼敌,仅获阿鲁台遗弃之牛羊马驼及辎重。明成祖担心孤军深入,粮草不继,遂召回前锋,下令班师。
回师途经屈裂儿河(今洮儿河支流),明成祖因兀良哈三卫依附阿鲁台,顺便击溃之。
此次远征,明廷动用驴三十四万、车十七万七千五百余辆、民夫二十三万五千余,运粮三十七万石。明成祖劳师动众出塞达六个月之久,未予阿鲁台重大打击,心甚不甘。
◆四征漠北
1423年七月,明成祖得到边将急报,言阿鲁台将率部南下攻明,遂再起北征之师亲征漠北。
九月,明成祖率领北征军进至西阳河(今河北怀安县北西洋河),从前来归降的鞑靼大臣口中得知阿鲁台已惧战远遁,遂班师。
四征漠北算是无功而返。
◆五征漠北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春正月,远遁不到半年的阿鲁台卷土重来,率领部众南犯大同、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
四月,明成祖不顾群臣劝谏,抱病率师五度北征,亲击阿鲁台。
北征军进至隰宁(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之独石口北),从擒获的敌谍口中得知,阿鲁台闻知明军将至早已远遁达兰纳穆尔河(在今蒙古国哈拉和林东北)。
明成祖估计“寇去此不远”,遂命大军加速疾进追击之。
明军追敌至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踪,四处搜寻,仍是踪迹皆无。明成祖无奈,只好班师东归。至屈裂儿河、涛温河(今洮儿河),明军顺手再残兀良哈部。
七月十七日,抱病出征的明成祖在东归途中病逝于榆木川(在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享年六十五岁。
明成祖是位雄主,又值国力雄厚、军力强盛之期,加之对鞑靼、瓦剌两大蒙古集团采取抑强扶弱、以敌制敌的策略对头,故在对敌作战中占据极大的优势与极强的攻势。明成祖“五巡漠北,三犁王庭”,有力地打击了东、西蒙古两大集团的有生力量,迫使瓦剌归顺,鞑靼可汗逃死,阿鲁台远遁,减少了北部边患,使北疆安宁。
由于阿鲁畏战、避战,远遁荒漠,致使明成祖在后三次尤其是后两次北征中歼敌不成,劳而无功,徒耗国力,此诚为其一大憾事。
图片皆选自网络。
西汉,漠北之战的漠北指的是哪里
西汉,漠北之战的漠北指的是今天的蒙古高原,南以戈壁为界,东大致到克鲁伦河,西以杭爱山,阿尔泰山一线。
朱棣五征漠北,战绩如何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但是在后世对朱棣评价时却并没有过多的苛责他的“篡位之举”,而是称赞其为“永乐大帝”,主流意见认为他留给后世四大功绩——迁都北京、《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和对外用兵(南征安南和五征蒙古),其中尤其以最后一条最为人称道,很多时候中国人在评判一个帝王是否伟大时,总喜欢用文治武功来衡量,对于很多帝王来说,文治容易实现,而武功则是可遇而不可求。
朱棣
那么明成祖朱棣的“武功”究竟如何呢?他五征蒙古究竟取得了什么样的战果?本文将攫取一些史料来向大家展示朱棣的所谓“武功”。
一征蒙古,战果尴尬
朱棣第一次亲征蒙古是在他登基之后的第八个年头。永乐八年二月,朱棣率五十万大军出征蒙古,准备进一步荡平退居草原的蒙古人。但是,这次出征的动机似乎不没有那么强烈,因为从二月到五月份的三个月里,明朝大军几乎没有遇到蒙古军队。
蒙古骑兵
五月八日,终于小有斩获,一位都指挥使“获虏一人”,五月九日再获“胡寇数人及羊马辎重”,这实在是小到不能再小的收获了。然而,在之后的一个月里,连这样的收获都没有,朱棣和大军所能做的便是狩猎赏景。最终,历时五个月的第一次远征蒙古也只是取得了数次类似的结果而告终。
二征蒙古,毙敌数百
永乐十二年,朱棣又开始了对蒙古的第二次远征,相比于第一次的“尴尬”,第二次亲征蒙古可以说是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据《太宗实录》记载,在第二次出征中,明朝大军在朱棣的率领之下“毙贼数百人”。
战果不能算小,但是如果看看双方的兵力对比,你会发现这个战果其实也很一般,因为双方的兵力对比是“五十万之众”对“三万余人”,当然朱棣率领的是“五十万之众”。
三征蒙古,敌酋远遁
永乐二十年,朱棣率领三十万大军第三次亲征蒙古,而这一次的矛头直指鞑靼部,结果,还没等朱棣进入蒙古,鞑靼部就在首领阿鲁台的率领下逃之夭夭,朱棣和他的三十万大军扑了个空,“丑虏阿鲁台闻风震慑,弃辎重牛羊马驼逃命远遁”,而最终取得的战果是“杀首贼数十人”。
明朝疆域
第三次远征无论从实际战果还是从实力对比来看,可以说是相当失败的,毕竟三十万大军消耗的粮饷和人力是十分巨大的,而且没有对鞑靼部形成任何有意义的杀伤。
四征蒙古,再次扑空
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第四次亲征蒙古,而这一次的战斗过程与第三次如出一辙,等朱棣大军深入蒙古草原是,阿鲁台早就避之远去,明朝大军“如入无人之境”,所以更谈不上什么战果了。
五征蒙古,命丧归途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连续三年出征蒙古,而这也是他第五次、最后一次出征蒙古,而这一次出征依然还是空手而回。明军进入蒙古之后“弥望荒尘野草,虏只影不见,车辙马迹皆漫灭,疑其遁已久”,蒙古人又与朱棣在大漠草原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朱棣命“英国公张辅等分索山谷,周回三百余里,无一人一骑之迹”。
无奈之下,朱棣只得下令班师回朝,然而朱棣却没能等到回朝的这一天,当明军行进到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时,朱棣便一病不起,最终在此驾崩。
纵观朱棣的五次亲征蒙古,除了第二次亲征时取得了“毙敌数百”的战果之外,其余几次都收效甚微,尤其是最后三次,蒙古人已经深谙明军的军事行动习惯,知道明军不可能长久深入蒙古腹地,时间久了必定会班师回朝,所以蒙古人便和明军玩起了捉迷藏,使得数十万明军都无功而返。
朱棣五次北征蒙古
朱棣五征蒙古是一盘大棋,而不仅仅是为了对付其实已经无力危害明朝的蒙古实力,而是为了整合明朝内部朝局,为削藩做进一步铺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