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非是藉秋风”是什么意思谁写的
问题很简单,答案也很简单。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诗句的意思,作者也告诉了答案。“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在这里“藉”同“借”。
是不是如此理解就完全领会到了这首古诗的意境呢?肯定不是。
虞世南、李商隐的《蝉》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被称为唐诗中的咏蝉三绝。我们来看看虞世南的《蝉》绝在哪里。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夏天的蝉隐匿于枝叶茂盛梧桐树干上,古人以为它就是居高饮露,怡然自得。垂下樱须,啜饮甘露,还时不时歌唱。那声音传得老远,增添夏日韵味。
作者难道真的就是写写这所见的情形吗?显然不是,他是要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表明自己就和这只夏日栖息于高树之上的鸣蝉一样,品格高洁。饮露居高不染世俗。就算声名远播,也不是凭借风力,而是自己站在高处,人生的境界也就与众不同了。
小小的蝉,声声鸣唱,却会引发诗人丰富的联想,留下千古名句,这就是诗人灵魂的展示。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写的是什么景物怎么解读
谢敬!
一提起知了,有跟我有同样感觉的吗!就是知了达到叫声高峰期的时候,再加上潮热,它不断的叫声此起彼伏!吵得你中午都睡不了觉,你是想把树都要砍了去,有同感的举手!这小小的知了它叫的声音是热浪滔天呢!一浪高过一浪!声声刺耳!扰的你是心烦意乱,说实在的,我最怕的就是知了开始叫唤的季节,那简直就是叫嚣!不堪入耳!!?!
那么,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听网友们说它是指的知了,可是我反复的想了,知了到临秋的时候,它已经死了,无需借助秋风,那这个景物就展现出来了,知了爬在高高的树上叫唤!这个时候,可能也是它们蜕变的过程之巅峰!
它们是在6—7月中旬达到最高峰期,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知了就跟夏天较上劲了!看谁的热情高涨!它是撕心裂肺的嚎叫!夏天是头晕脑胀!炙热难耐!知了跟夏天是一决雌雄!亮出嗓门誓比天高!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外力,更跟秋风没任何关系!
我们可以不去依靠什么哪个朝代的诗句,你就单从字面解释!就很容易的多,并不复杂!也可算是一目了然!有时候,人们想看到你的理解!并非去查阅资料!
本人才疏学浅!而我看到的是另一幅景象!!不知对否!敬请指正!
(谢悟空!谢阅)!
(原创于4、19)!(仅此一例!没有雷同!勿抄袭!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被称为“咏蝉三绝”之一,它妙在哪里如何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被称为“咏蝉三绝”,妙处在于一个“绝”字,而此诗之绝正是在于作者巧妙运用比兴手法,艺术性地展示了高洁清远的品格境界。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一唐虞世南《蝉》这首诗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是比兴。“比”是比喻,“兴”是起兴,借助对其他事物的描写引发歌咏抒怀,既是修辞方法,也是思维形式。如果说“比”是一种文学方法,那么“兴”就是一种艺术手法,超越自然和自我,又直接联系自然和自我;营造“无境““无我”的艺术境界,而又直接联系“有境”“有我”的现实情怀。比兴手法自《诗经》起就已被广泛运用,唐诗尤多比兴。
而虞世南这首咏蝉诗高明或者说绝妙之处,不但统篇施以比兴,而且诗面文字全部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叙述,“比”和“兴”了无痕迹,深藏其内,又浅显于外,通过对鸣蝉的白描直叙,不知不觉地把人们由表及里带入对品德境界的艺术思考,潜移默化地兴起与作者共鸣的思想感情。实现了客观景物的“比”和主观情感的“兴”自然转换,无缝对接,契合如一,不给人留下任何人为使用比兴的蛛丝马迹,更无任何雕琢之痕,浑然天成,给人以“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高洁纯粹艺术之美。观物而化人,入画而出境,品诗而兴情,凝思而升华。
重緌饮清露
蝉用细长的嘴巴吸食露水。开始便直接运用比兴。古人认为蝉居高树,远离污秽;蜕皮而成,羽化重生;饮露而食,亦有仙意,故视为高洁象征。垂緌,蝉下巴处长出的细长的嘴,古代官帽下端打结垂下两条带子,形状相仿,自然是喻为官员;饮清露,以清淡的露水为食,引申为清心寡欲、廉洁清正。蝉饮露,实际上是虞世南的自我写照,表达自己虽然位居高官,但是清贫节俭,坚守清高品质,脱尘出俗。
流响出疏桐
悠长的蝉鸣从疏朗的梧桐树上不断传来。这里用蝉鸣的“流响”比喻人的政声名誉,“流”字用得堪叫一绝,既生动地表现了蝉鸣声的动感,又形象地表达了蝉鸣声的悠长,更重要的是为接下来的“远“做了铺垫。因为只有蝉鸣声持续不断才能传播得更远,喻意:做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官员只有初心不渝,坚持不懈地地做出政绩,他的政声才能传播得更远;一个人只有持续不断地做好事、做好人,始终坚持高贵品质,他的名声才能传播得更远。“疏桐”比喻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良禽择木而栖,而梧桐是凤凰唯一栖身之所,同时“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不但表白自己的高洁贤良,也在变相地奉承皇帝是任用贤良的圣明之君。此句用意可谓高深之至!
居高声自远
由于蝉所处位置高所以声音自然传得远。“居高”一词含义深刻,表面意思当然是蝉居于高桐之上,但是蕴藏的意义却可以多方面理解。一是身份显赫,自然广为人知;二是官居庙堂之高,能够多做利国利民的大事,做出更大政绩,政声自然远播。三是学识高深,做事站位高,才能做出更大更好的业绩,声誉自然博远。四是德行高尚,品格高洁,才能被人信服,声名自然传播得更远。从整首诗来看,蝉与桐皆是象征高洁之物,所以第四种理解“德行高尚,品格高洁”更符合诗意。但是虞世南在唐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弘文馆学士,进封公爵,死后成为凌霄阁官位一直很高(死后成为凌霄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身份显赫于朝,深受唐太宗信任,在文学、书画上也有很高造诣,名列“初唐四大家”,生性沉静,自视清高,清心寡欲,以上四种理解虞世南全都符合。因此来看,虞世南在咏蝉展示自己高风亮节品格的同时,也不乏借此炫耀自己的地位、身份、学识和政声的嫌疑。
非是藉秋风
不是借助秋风吹送的力量。这句是对上一句中“声自远”的解释和“居高”的强调。“秋风”是暗喻人格品德之外的一切力量,如职位、权势、金钱、手段等等,也是作者虞世南咏蝉抒怀的自负和自信表现,从中可以看出虞世南对自己品格的看重和引以为豪,意在表现自己根本不需要利用已经拥有的地位和权势,更不需要像俗辈那样迎合奉承,只凭人格魅力就可以扬名立万。
这首诗当然有其劝世推崇内在品质、劝人树立高尚品德的积极因素,但是也能从中看到封建士大夫自怜自惜自大的清狂一面。对于虞世南来说却是名副其实的,难怪他这么自负,因为他的确有这个资格。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由此看来虞世南这首诗名列“咏蝉三绝”也是名副其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