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究竟什么是平仄如何应用
- 什么是诗词的平仄
- 古代的平仄和今天的平仄有什么不同
- 生活中的顺口溜算是打油诗吗打油诗一定要平仄押韵吗
- 如何用“八声甘州”词牌名的平仄填一首词
- 杜甫《阁夜》的平仄是怎么样的
- 诗的平仄怎分啊,如果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那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平平仄平
- 平仄是怎样判断的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古诗词中的平仄韵律该怎么理解
- 学习平仄的捷径,怎样快速记住平仄
究竟什么是平仄如何应用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
古汉语中的平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平仄简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对联:(联尾)上仄下平
五绝
【1】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2】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3】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4】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
【1】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韵)
【2】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韵)
【3】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4】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韵)
五律
【1】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2】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3】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4】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
【1】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2】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3】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4】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注意
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什么是诗词的平仄
什么是平仄?你是不是经常听到却又从来没用过?
其实平仄是近体诗实用的音调规则系统。中国人从小学习古诗词,难免会接触到唐诗宋词,可是老师一般不会讲解平仄。所以给大家一个模糊、似有似无的概念。
我们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古音发音已经有了一些不同,平仄规则到了今天在学诗的人的眼里难免有些混乱,再加上格律诗对平仄限定很严,所以有很多人对平仄格律如临大敌,甚至有一部分人干脆放弃,打起“不以词害意”的虎皮,痛骂平仄害人,是镣铐,限制了思绪自由,并自得其乐。这是个人选择,不代表大众趋势。
平仄很难吗?并不。我们下面简单说一下。
汉语拼音中,音调为四声,一,二,三,四声,举例:“周,轴,肘,骤”。对应的平仄呢,一声为阴平,二声为阳平。三声和四声都是仄声。这种区分很容易吧?大家可以随便说几个字自己确认强化一下。这样,所有的汉字根据这四声调都可以划入平音和仄音。这是普通话。
而古时候的平仄划分和普通话是有区别的。这里也简单说下,帮助大家入门。 古时候的四声为“平,上,入,去”。而在平仄规律中,平还是平,上、入、去统统划入仄声。平声呢,还是对应普通话的一二声,“周,轴”的音调,和现在是一样的。“上”就是普通话的第三声,“肘”的音调。“去”就是第四声,“骤”的音调。那么“入”声字去哪儿了呢?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入声字已经消失了,发音“一,二,三,四”声都有。这个也就是平仄的难点所在了,在鉴赏古诗的时候,如果发现该发仄音的时候确是现代的平音字,就要去查一下这个字古时候的发音,是不是属于入声字。
我们举个例子,刘禹锡的《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整首诗来讲有点复杂,我们就看首句吧。“庭前芍药妖无格”,按音调划分:“平平平仄平平平”,这很明显平仄有问题,一点都不抑扬顿挫,都是平音,念起来悼词一样,肯定不对。有了怀疑,就去查一下,果然,“芍、药、格”三个字全部都是入声字,只是在现代读音归入了“平、去、平”,所以才会划平仄为“平、仄、平”,出现以上错误。
那我们按照入声字仄音入韵,这得出这一句的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这就是标准的七绝起句,可以顺势推导出整首诗的平仄关系。
通过普通话音调的划分平仄,飞快就可以入门。当你遇到古诗中平仄异常的情况的时候,去查一下入声字表,基本上也可以解决。要是真想努力,背下入声字表。不过在如今这种随时可查网络的环境下,意义并不是很大。
不要因为嫌麻烦而把文章一关,去看那些乱写的所谓之古风。耐心学习一点平仄知识,一通百通,你会发现那套什么“平仄限制思维”的说辞多么井底之蛙。
毕竟,平仄只是帮助你掌握汉字音韵之美的工具,你被工具给吓住了,能有什么进步?
学会它,再脱离它,而不是一开始就拒绝它。难的不是诗,不是规则,而是学习的心。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古代的平仄和今天的平仄有什么不同
谢邀。
古代的平仄和今天的平仄有什么不同?
平仄是汉字的声调划分。
平仄是对四声的不完全归纳
魏晋时期,曹植创造了“梵呗”,汉字的声调发音研究发端。随后佛学的广为传播,让声韵学飞速发展,出现了很多韵书和研究者。如周頤《四声切韵》,沈约《四声谱》、王斌《四声论》,以及其后的张谅《四声韵林》,刘善经《四声指归》、夏候詠《四声韵林》。这些研究者们虽然各有侧重,但是将汉字读音划分为四声可以说是共同的认知。
这个时期汉字的四声为“平,上,去,入”。
初唐格律诗开始出现,但是唐朝宰相许敬宗发现四声标注相对于格律诗来说还是复杂,于是在武则天钦定下主持编制了一部声韵书。这本书针对格律诗把四声中的“平”和“上去入”声分为平仄两部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平仄来源,也是南宋末年刘渊《平水韵》的底子。
所以平仄的概念是在四声上进行简化,方便理清格律规则的情况下产生的。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平声中,平直不变的称为“阴平”,缓慢上扬的称为“阳平”。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发音不平顺的就是仄。
普通话平仄划分
汉语拼音中,音调为四声,一,二,三,四声,对应的平仄呢,一声为阴平,二声为阳平。三声和四声都是仄声。这样,所有的汉字根据这四声调都可以划入平音和仄音。这是普通话。举例:“飞、肥、匪、废”。“飞”、“肥”为平声,“匪”、“废”为仄声。
如“踏遍青山人未老”,平仄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这句诗明显就比我们正常说话音律清晰,节奏感要强,正是因为这是一个遵守平仄关系的标准律句。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可以按照这个规则划出平仄来,但是意义并不大。
为什么普通话还要进行平仄划分呢?最主要的功用还是进行格律诗创作。
古今平仄的不同
而古汉语的平仄划分和普通话是有区别的, 古时候的四声为“平,上,去,入”。而在平仄规律中,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入、去统统划入仄声。
平声对应普通话的一二声,“飞、肥”的音调,和现在是一样的。“上”就是普通话的第三声,“匪”的音调。“去”就是第四声,“废”的音调。那么“入”声字去哪儿了呢?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入声字已经消失了,发音“一,二,三,四”声都有。这个也就是平仄的难点所在了,在鉴赏古诗的时候,如果发现该发仄音的时候却是现代的平音字,就要去查一下这个字古时候的发音,是不是属于入声字。
比如“一入江湖岁月摧”,按普通话发音来划平仄的话是“平仄平平仄仄平”,但在古诗中却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有朋友会有疑问,为什么“一”字发第二声,却是仄音?因为“一”是入声字,就是以仄音入韵。
而我们根据四声韵来进行划分的话,“一入江湖岁月摧”的四声其实应该是“入入平平入去平”,相对来说,“仄仄平平仄仄平”是不是更简单、更容易让人找出发音之间的对应和抑扬顿挫呢?这是一个典型的仄起平收的律句。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而平仄格律是一套帮助我们创作近体诗的音律工具,我们不写近体诗,可以不用理会,但是我们如果要赏析和创作近体格律诗,是无论如何要学习的。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生活中的顺口溜算是打油诗吗打油诗一定要平仄押韵吗
回答了:生活中的顺口溜算是口头文学,是归属打油诗范畴,比如山歌,定为打油诗也行。打油诗如有文采,立意好的,平仄押韵可有可无。打油诗自有它教育意义,是人们精神堑底。??
如何用“八声甘州”词牌名的平仄填一首词
问题:如何用“八声甘州”为词牌,填一首词?
所谓“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据考证为唐代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唐代的甘州相当于现在的甘肃省张掖市附近,河西走廊中部地区。“八声甘州”词牌的由来演变:
《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加工改制的。整个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声”慢词。值得注意的是它与《甘州遍》、《甘州子》之令词有所不同,切莫混为一谈。
《钦定词谱》中以柳永词为正体,97字,前片46字,后片51字,前后片各九句四平韵。除此之外,该词牌在词谱中收录了七体,其中柳永、刘过、张炎三位最为出色。- 尤其是那阙最为著名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千古佳作,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是柳永这位“婉约派”词人不可多得的豪放佳作,其风格被很多后世填词人所仿效。
- 另外一首“八声甘州”的佳作,当书苏轼的《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被当代著名大词学家叶嘉莹先生称为“苏东坡真正最高成就的词作”。
【八声甘州*乡愁】(其一)
望江涛上往逆轻舟,百舸竞争流。
恋烟波浩渺,云高天远,柳浪寒幽。
断藕香残花谢,芦苇荡清秋。
落日汀枫渡,点点沙鸥。
瑟瑟寒烟西卷,北雁南飞度,孤意难留。
恐惊惆怅客,不可近明楼。
忆故园,关山渺渺,路迢迢,依旧在心头。
窗前月,故乡遥远,一缕离愁。
备注:钦定词谱,词林正韵,步柳永谱格。【八声甘州*题金庸先生】(其二)
记天龙八部赤子情,忘忧侠客行。
谁能一统江山?倚天屠龙。
书剑恩仇万里,白马啸西风。
射雕英雄传,大漠枯荣。
痛念神雕侠侣,越女碧血剑,鸳鸯刀横。
雪山飞白狐,鹿鼎记长缨。
逐中原,金戈铁马,连城诀,豪气正峥嵘。
儒侠殒,再华山论剑,谁与争锋?
备注:钦定词谱,中华新韵,步刘过格。再次感谢悟空问答平台!感谢文友提问邀答!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文化。原创不易,谢谢关注,分享转发,留言评论】
杜甫《阁夜》的平仄是怎么样的
杜甫的《阁夜》是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诗,入选了《唐诗三百首》,被历代诗评家赞赏推荐,其诗如下: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这首诗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冬,当时杜甫五十五岁,正寓居夔州西阁,连年战乱,让杜甫的心情很是沉重,而李白、高适等好友在前几年均已去世,岁末寒夜,杜甫伤乱思人,最终创作了这首千古绝唱。
《阁夜》是一首经典的杜诗,格律非常严谨,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一、押韵:
这首诗属于仄起不入韵七律,首句不押韵,偶句末字“宵”“摇”“樵”“寥”均押平水韵平声二萧。
二、平仄:
仄起不入韵七律的平仄要求如下: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按平水韵分析,《阁夜》完全符合平仄要求,其中注意第四句的“峡”字,按普通话读音是阳平,但在古韵及南方方言则是入声,属于仄声,同样还有第五句的“哭”也是入声。
三、对仗:
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这首诗完全符合要求,颔联的五更对三峡、鼓角对星河,都是名词相对,声悲壮对影动摇,则都是主谓结构,颈联的野哭对夷歌、千家对数处,都是名词相对,闻对起,都是动词,战伐对渔樵,都是名词。
杜甫的律诗,非常有韵味,值得我们仔细推敲诵读,这首《阁夜》只是其中一首而已,建议喜欢古典诗词的朋友,不妨抽空也多读读杜甫的其他律诗。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诗的平仄怎分啊,如果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那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平平仄平
先不说“拍”字是仄是平(平仄并不只是按一二三四声来区分的,ai也是可以做仄声的,说起来很麻烦) ,即使是平仄押韵也是存在争议的,比如“谁知盘中餐”虽然为五连平,但因“谁”与“盘”为第二声,音韵并不单调。所以我个人觉得,只要读上去能郎朗上口就行,毕竟诗歌讲究的是意境,不能本末倒置。
平仄是怎样判断的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古代汉语中,汉字的声调有四个,即:平、上、去、入。在诗词创作中,前人们为了便于应用,将四声简化为平仄二声。平又分为阴平、阳平二声,仄分为上、去、入三声。因此,平仄共有阴、阳、上、去、入五声。
现代人区分平仄是件头疼的事,因为现代汉语把汉字分为一、二、三、四声,第一、二声为阴平声、阳平声,第三、四声为上声、去声为仄声。古代汉语的入声字,都转到了现代汉语的“一、二、三、四”声当中去了。如果是转到三、四声倒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上、去、入三声都是仄声。但是,如果转到一、二声中则是难以分辨出来的。再加上中国幅源辽阔,方言广众,同一字,在甲地为平声,在乙地为仄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都为我们区分平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区分平仄,我以为还是要以普通话为标准,仔细的研判每一个汉字。记得有首打油诗:“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收藏,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说得是:平清仄浊,平长仄抑,平悠长仄短促,平和缓仄急剧。这倒是一个较为实用的区分平仄的方法。
古诗词中的平仄韵律该怎么理解
古诗词韵律中的平仄知识古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普通话分为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普通话归为上声、去声,入声分别归入各声)。所谓“仄”,就是“侧”,也就是不平的意思。如果让平仄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使用,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
学习平仄的捷径,怎样快速记住平仄
问题:学习平仄的捷径,怎样快速记住平仄?
……
前言
老街觉得任何学习都讲究目的、方法和效率,首先要明确学习平仄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再找方法。
一、什么是平仄?
平,就是平坦不倾斜的意思;《說文》:平, 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 仄,倾斜,就是不平的意思;《說文》:厠本字,通作側。
在唐朝诗话里,仄写作侧,在日本的汉字古籍中,仄,写作他。唐朝诗人王睿 ,他的书《炙毂子诗格》中有记录:
互律体。 诗云:“八月九月芦花飞。”上四字全用侧声。“南溪老翁垂钓归。”上四字全用平声。“秋山人檐翠滴滴”律全用平。“野艇倚槛云依依。”律全用侧。二、平仄与四声
齐梁时期,沈约谢眺等人研究声韵,以平上去入为四声:
蕭子顯《齊書》雲:“沈約、謝朓、王融,以氣類相推,文用宮商,平上去入為四聲,世呼為永明體。”古韵中平就是平,其他上去入为仄。
今天的普通话中,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为平;上声(三声)、去声(四声)为仄。入声消失了,被派入了其他三声。例如石、白今天读作二声。
因为古韵与新韵的不同,特别是很多入声字平仄产生了变化,所以记住并不容易。
三、记住平仄个人的体会
1.多创作格律诗和词
用得多了,自然记住的也多。如果不创作,只是背平仄没有意义。
2.多阅读格律诗词
多读也是记住一个字平仄四声的方法,例如岳飞满江红和苏轼赤壁怀古都是押入声韵。顺便就把这几个常用的入声字记住了。
3.掌握一些分辨入声字的方法
有一些入声字是有规律的,可以区分大部分的入声字。关于入声分辨方法可以看看这两篇文章《老街味道-学格律诗怎么辨认入声字》、《这些常用字,在古代竟然都是仄声,原来他们都是入声字》。
结语
开始学习作诗时,可以先从新韵开始,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用新韵创作格律诗容易快速掌握格律诗的对仗粘连规则。
懂了格律以后,再看古人的格律诗,发现按照普通话来读出律的字,就是今古韵不同的字。查一查这些字的韵部,看的多了,常用今古平仄不同的字就容易记住。
同时要改为用古韵作诗词。读写结合是记住这些字的方法。
即使如此,像老街做了多年诗词也依然要经常查一下韵书,保证不犯错误。但是我的分辨能力仍旧是一天天进步的。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