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曹操为何要给自己薄葬到底有没有七十二个疑冢
- 你们认为厚生薄葬好,还是薄生厚葬好,为什么
- 曹操为什么是历史上第一个推行薄葬的人
- 唐太宗曾下诏“死后薄葬”,盗墓贼能信吗
- 为什么宋朝多薄葬,汉朝多厚葬,各个朝代的殡葬制度是怎样的
- 为何有人说唐昭陵的薄葬是一个谎言
- 曹操提倡薄葬第一人,仅仅是为了防止盗墓吗
- 农村八九十岁的老人为儿孙操劳了一辈子,临终了还要被’’薄葬’’,你认为合理吗
- 三国时期为何盛行薄葬薄葬之风得以盛行是否应当归功于曹操
- 儒家主张厚葬,墨家主张薄葬,你认为哪种做法更好为什么
曹操为何要给自己薄葬到底有没有七十二个疑冢
中国历代帝王都把陵寝作为社稷江山的象征。他们大多从登基之日起, 就下令建造陵墓。这些陵墓工程浩大,费时多年,动用上万甚至几十万民夫,耗费用大量金银,陪葬了数不尽的财宝。而曹操对自己的身后事,却提出“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公元218年,他颁布了一道《终令》,曹操明确提出,自己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在贫瘠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来的高度,作为墓陵的基础,陵上不准堆放土壤,不能种植树木。一年以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服装,四个季节,季节各一套,并且他还留下了遗嘱,遗嘱的大概意思是说,如果曹操死了,请按当时的季节,选择他所要入殓的衣服。什么金玉珠宝,金银细软,铜器,瓷器等物品,一律不要随葬。
当时的曹操虽然没有称帝,但权力与地位并不低于帝王。可是为什么他不提倡“厚葬“,而是身体力行的进行薄葬呢?这其中的传说有很多,不止一个呢!
据说当时的曹操是一个很讲究简朴的人,他的生活艰苦朴素。他对家人的要求也是极其严格的。对手下的官吏就更是不用说了。他的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绸缎,被他按家规赐死。而且宫中的帷帐屏风破旧之后,一定要修补一下再用,不可以直接更换新的屏风帷帐。有一段时期,天下闹灾荒,举国上下资金极其匮乏,身为皇帝的曹操便带头不穿皮革制的衣服,不铺张浪费,不穿皮革制的鞋子。更是因为曹操做了这件事,导致冬天朝廷的官员都不敢带皮帽。由此看来,他是绝对不会提倡“厚葬“的。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说曹操早年曾经干过盗墓的勾当。她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尸首狼藉,横尸遍野的残忍的场面。大家也都知道被盗过的坟墓,墓主不是皇帝,就是达官显贵,非常富有,墓中也会出土很多金银细软,深受盗墓者的青睐。大家觉得曹操是不愿重蹈覆辙,不愿自己的陵墓被盗,尸骨无存。所以,他才一再要求“薄葬“。
在大力主张并且得以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疑冢“的措施。曹操布置“疑冢“,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盗墓,另一方面,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曹操生前就因为他生性多疑错杀了许多人。有一句古话更是流传至今,宁可错杀百人也不放过一人。所以,他这个毛病就连死后也没改掉。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邺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足足有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从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没有人能解开。72坐“疑冢“,哪座是真的呢?百年来到,盗墓者不计其数,但是谁也没有发觉真正的曹操墓。
也有人认为曹操根本没有什么“疑冢“,只不过将自己的丧葬方式,一切从简了而已。况且从现在现存的史料看来,曹操对自己死后的葬礼是真的,极其简单。他的儿子曹丕曾写《策文》,在此书中提到了曹操的葬礼和入殓的情况。文中提到曹操葬礼,一切从简就连死时候穿的还是补丁过的衣服。
由此看来,如果一定要说曹操设“疑冢“,那就是他给后人留下的历史文献都有作假。不过有一件事,至今令人不解,迄今为止也没有人发现过曹操的坟墓。所以曹操到底有没有布置“疑冢“这也成为了一个不解之谜。小编的观点就是这样,不知道你怎么认为,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你们认为厚生薄葬好,还是薄生厚葬好,为什么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厚生厚葬最可行。母亲十月怀胎,千辛万苦产下儿女,父亲努力工作挣钱养家,给子女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子女成人长大,父母垂垂老矣!作为子女应该尽力尽孝,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一旦离去,那是天人永隔,泣血叩首,难报万一,风风光光的送父母最后一程是人之常情。这都是在正常情况下,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也曾亲自目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说文革时期,破旧立新,移风易俗。生也谈不上厚薄,那时物资匮乏,家家户户都差不多,买东西都凭票。死更是和現在不能比,以我们上海为例,家里老人去世(亲身经历,外婆七十年代初去世,因舅舅是当权派,走资派),不敢大操办,亲友基本上不通知,就是我们至亲,没有孝布,孝衣,孝帽,只有臂上一块黑纱,没有纸钱,锡纸。简简单单一个告别仪式,真真的可谓薄葬。現在,家有老人去世,那场面可大了。还是我家的事情举个例子。2009年我爸爸去世,享年九十有二,我家就是工薪阶层,姐妹兄弟都是一般般人。但我家的亲亲友友包括从老家赶来送我爸爸最后一程,几十个近亲都是大孝布,出殡时白压压一片,殡葬后吃斋念佛有十五,六桌人。这也不能算厚葬,就是一般般。有的人家厚葬那是不得了,纸人纸车纸别墅,电視汽车尽有,那真是做给活人看的。这是現在的厚葬的众生相,依我愚見应该是厚生薄葬,但不是一人说了算,大环境下有的时候实属无奈。
曹操为什么是历史上第一个推行薄葬的人
说曹操薄葬,没错,依据主要是《三国志》记载的一道“终令”。建安二十二年六月,曹操下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曹操此举是因天下尚未安定,要节俭人力、财力、物力。借助西原的现成地势“因高为基”;“封”是指聚土为坟,起山坟;“树”是指种植树木。封、树都是古代帝王君主葬礼的一种制度。曹操要求不封不树,难得。但是曹操并不是第一个推行薄葬的人。
东汉王充的《论衡》中有“薄葬篇”讲:“贤圣之业,皆以薄葬省用为务。”
汉光武帝刘秀曾在建武七年春正月下《薄葬诏》:“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至于富者奢僭,贫者单财,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止,仓卒乃知其咎。其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终之义。”
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中说:“死陵者葬陵,死泽者葬泽,故节财薄葬闲服生焉。”死在哪就葬在哪,要节财薄葬。
再早是汉文帝,《汉书楚元王传》称赞说,“孝文皇帝去坟,以俭安神,可以为则。”意思是汉文帝不起山坟,以节俭安神魂,可以作为榜样。有一次汉文帝登霸陵远望,怆然悲怀,对群臣说:“如果用北山之石作棺椁,那是多么的牢固安全啊。”大臣张释之进谏曰:“如果多藏金玉而厚葬,人皆欲发取之,再坚固也有隙可钻;如果薄葬,无人想掘取之,虽无石棺,也是安全的,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汉文帝终有所悟,遂下令薄葬,不起山坟。
可见,古代君主薄葬,一方面是为节俭,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虑。因为荒乱之年,发丘摸金之事常有,曹操、袁绍都干过,这应该也是曹操薄葬原因之一。
另外,汉成帝曾大肆营造昌陵,当时的刘向上了一篇《谏营昌陵疏》列举了古代圣贤是如何薄葬的:黄帝葬于桥山,尧葬于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
禹葬于会稽,不改树木百物之陇,不劳烦于民;商汤根本无葬处;
周公葬武王,葬礼甚微;孔子葬母于防,为四尺坟,遇雨而崩,弟子修之,以告孔子。孔子流涕曰:“吾闻之,古者不修墓。”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无丘陇;樗里子葬于武库,无丘陇。
这些都是古代先贤王者以身作则,提倡薄葬的事例。所以曹操是薄葬的明白人,但非推行薄葬第一人。
唐太宗曾下诏“死后薄葬”,盗墓贼能信吗
温韬说:“我信啊,君无戏言,太宗皇帝说薄葬就肯定是薄葬啊,但是我就是想进去看看。 ”
关于帝王陵寝的规格,早在635年唐高祖李渊去世的时候就被拿出来讨论了,当时李世民想要仿照汉制厚葬李渊,但是虞世南提出了反对意见。因为从过去的陵墓来看,无论建造的多坚固、多豪华,都免不了会被盗墓贼惦记,陵寝中的那么多陪葬品多数都进了盗墓贼的口袋,耗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却得到这样的结果,这实在是不值得的。
因此李世民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李渊的献陵就取了折中的建造方式,不过仍是堆土为陵。但后来李世民在为自己安排陵寝的时候,就刻意考虑了盗墓这一块,采取因山为陵的建筑风格,这样即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又保证了其牢固性。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自然就是薄葬,首先说明一下这个薄葬的意思,薄葬只是相对而言,并不真的在规模、陪葬品等各方面弄得很寒酸,不过也确实算是大规模薄葬了,稍后再说这个问题。
在李渊去世的第二年,长孙皇后去世,这意味着昭陵要开始建造。她去世的时候留下遗言要薄葬:“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
这固然是长孙皇后的遗言,但其传达的意思却并不是她一个人决定的,而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共同决定的,即他们这对帝后要薄葬,因山为陵,所有必须陪葬的器服都用木瓦代替,尽量从简。
随后李世民还亲自刻石将自己的想法公之于众,大体意思就是:“朕和皇后的想法是相同的,盗贼之所以盗墓就是为了里面的珍宝,那么如果没有珍宝,这些盗贼不就不会光顾了吗?所以皇后选择薄葬,朕也是这个意思,王者以天下为家,不必所有的东西都占为己有放在陵中。现在朕以九嵕山为陵,用了极少的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工了。陵墓中不会放金玉、人马、器皿,这些东西都用土木制成的形具代替,意思意思就得了,希望能绝了盗贼的心思,后世子孙也能以之为法。”
李世民的初衷是好的,也确实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他希望的都没有发生,子孙没有效法,盗墓贼也没有放过昭陵。这实际上不能怪盗墓贼不相信李世民关于薄葬的规定,要知道即便是薄葬,也比王公大臣的墓值钱,更比一般百姓的墓贵重的多,陵墓中总有值钱的东西,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
再者说李世民这个所谓的薄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仅限于不再放金玉、人马和器皿,而代之以土木制成的形具,但是其他的陪葬品还是会有的,比如价值连城的字画,名人的墨迹等等,这些同样是非常值钱的。所以即便是薄葬也是很厚重的一种薄葬。
再者,盗墓贼会真的相信一个皇帝会在死后薄待自己吗?恐怕相信的很少,即便是相信,也是进去看了之后才会相信,而不是经由李世民来告诉他们是薄葬。
况且,昭陵建了十三年,从长孙皇后去世开始到李世民安葬为止,一直时不时修建,李世民后来有没有改变想法也未可知,或者说李世民去世后,李治有没有按照李世民薄葬的要求进行安葬也未可知。总之对于盗墓贼来说,有没有李世民的保证都无关紧要,总要进去看了才放心。
按照正史中的记载,很多盗墓贼都打过昭陵的主意,其中五代十国时期的温韬就是其中一个。温韬和他的军队几乎把唐十八陵挨个翻了一遍,只有乾陵怎么也没有进去。而在两五代史中,更是记载了温韬进入昭陵的详细经过,其中确实并没有什么金玉、器皿之类的记载,而有一个记载比较有意思,即“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也就是说昭陵中有不少这样的珍贵笔墨。
可怜李世民费了一番心思,还是没有挡住盗墓贼的脚步。
为什么宋朝多薄葬,汉朝多厚葬,各个朝代的殡葬制度是怎样的
- 对于这道问答题,我的理解是三个问题,但是只有一个问号,希望我们都规范行文。
一,宋朝(皇帝)为什么多“薄葬”?
秦汉时期以来,由于流行厚葬,无法计数的各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宝物都陪葬于主人长眠在地下,所以盗墓之风盛行。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这种行为的动机是“利”字当头,但是,具体到南宋皇陵的被盗,就不单是一个“利”字了得!
在所有被盗皇陵中,南宋皇陵的遭遇最为悲惨!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宋朝始建至公元1127年“靖康之耻”为金所灭,历经九帝(徽钦二帝除外)共168年。七个帝王的墓葬都在河南奉先(今河南巩义市)。
北宋灭亡后,河南地区被金朝控制,延存的南宋皇帝当然就无法继续葬在奉先。
“靖康之难”后,宋高宗赵构南迁临安,建立了南宋王朝。绍兴元年(公元113l)具有传奇色彩的北宋哲宗皇后孟氏去世,她在去世前遣嘱,让高宗皇帝派人先择地“攒殡”(暂时厝葬),待“王师北定中原日”;再归葬河南。
哲宗传奇皇后孟氏被葬于绍兴府会稽县宝山泰宁寺,从这以后,这里就成了南宋的皇家陵园。
南宋先后有九位皇帝,其中六位葬于浙江绍兴宝山,它们分别是:
1.宋高宗赵构的永思陵”。
2.宋孝宗赵昚的永阜陵。
3.宋光宗赵惇的永崇陵。
4.宋宁宗赵扩的永茂陵。
5.宋理宗赵昀的永穆陵。
6.宋度宗赵禥的永绍陵。
其余三帝陵墓现在尚未发现。
所以说,南宋皇陵实际上是“攒宫”,也就是把棺槨攒聚到一个小范围,暂时埋葬,考虑到日后“光复中原”,要把南宋所有棺槨迁回河南巩义的祖陵区正式归葬,所以棺椁葬得较浅,这也为以后的盗墓贼提供了方便。
盗墓贼头目是一个僧人,叫杨琏真迦。他们除了利益以外,更大的一个阴谋是缘于某一少数民族的“厌胜”之说,如果把帝王的遗骸葬于地下,然后在上面建造佛塔、佛寺就可以压制原来旧朝之人,以防他们兴风作浪。这是在元世祖忽必烈的默许下进行的,从而激发大宋遗民的极大仇恨。
二,关于汉朝的厚葬问题
汉代汲取秦朝的教训,反对秦时的“苛法治国”,强调一个“德治”,于是重新解释“礼乐”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讲究“孝悌”,汉初的文帝刘桓就说:“孝悌,天下之大顺也。”
体现在墓葬形制上,“惠及”到普通老百姓中,而西汉时期的“视死如生,灵魂不灭”的思潮兴起,社会普遍对逝去的人尊崇,为他们创造美好的阴间生活。
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发现的几座西汉晚期墓葬,就是用砖结构的墓室。与后来的砖块不同的是,西汉时期的砖尺寸很大,长一米左右,宽0.5厘米左右,空心,上面刻有各种花纹,所以画像石、画像砖是我国古代,尤其是汉代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
形式。它们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应该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砖石发券或者叠涩建筑的墓,一直贯穿了东汉、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
从已经发现的帝王陵墓来看,随着时间越往后走,在纯粹用青砖的基础上,又混合使用了不同的石料,成为“砖混结构”,至明清时期,帝王的陵墓更加宏伟壮丽。从十三陵到清东、西陵,现在的人们已经充分领略到帝陵的“紫气东来”威仪感。
结语:封建帝王的陵墓是与当时的文化、经济分不开的,帝王陵墓的豪华程度,仿佛向云云众生宣示君王的神圣不可侵犯。
为何有人说唐昭陵的薄葬是一个谎言
要说作为帝王死后薄葬的,也许只有元朝的皇帝们,他们遵从游牧民族潜葬的传统,用一整跟木头抠出仅能容纳一个人的空间,简单将几件贵重物品放入其中,随后在草原上找一个风水好的地方,进行埋葬,不修建宫殿设施,当青草长起之后,就再也看不到墓地了。所以,到现在为止,元朝皇帝陵至今也没有最终确定在哪!
而要说唐太宗李世民薄葬,这只是他自己说说而已。而且还是长孙皇后去世之前的遗愿,李世民虽然口头答应,但是作为大唐的皇帝,自己的陵墓怎么可能薄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来证明。
【一】昭陵的规模上看。昭陵持续建设107年之久,周长60千米,占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
【二】昭陵的选址上看。之所以选择昭陵之地,当然有李世民自己的考量,当然是此地是风水宝地,可以保证子孙后代的世世代代繁荣。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为了防止偷盗。后接受虞世南的建议,依山而建,能够防止后世偷盗。
【三】昭陵的独特工艺。昭陵的玄宫凿建在九嵕山主峰南坡的山腰间,陵园占地60千米,在山峰底部建地下宫殿,连同陪葬墓在内,绵延数十里。昭陵的陵寝地下便是玄宫。因玄宫四周山势陡峭凸凹不平,缘山凿石架有栈道,栈道绕山腰400多米,盘曲而上,直达元宫门。这么高难度的修建工艺如何能不费钱多花银两。
【四】昭陵的布局上看。昭陵由阎立徳、阎立本设计,仿照唐长安城的格局进行设计。长安由宫城、皇城、外廓城组成 。宫城居全城的北部中央是皇帝起居之地,皇城为百官衙署,外廓城从东南北三方拱卫着皇城和宫城,是居民区。昭陵就是参照此种格局而建,从规模、人力、财政支出等都不是一般所能想象的。
所以,综合以上几个方面说,李世民号称自己的薄葬纯属是假话,他不仅没有薄葬,而且还是厚葬,以彰显着自己的文治武功和帝国盛世。
曹操提倡薄葬第一人,仅仅是为了防止盗墓吗
曹操的薄葬就是因为他盗过别人的墓,自己想着,我百年之后肯定有贼人所盗,所以他薄葬。
农村八九十岁的老人为儿孙操劳了一辈子,临终了还要被’’薄葬’’,你认为合理吗
叔叔在死前给自已寻找了一块墓地,到高山的悬崖下的乱石处。他对六个儿女们说,死后不要风光大葬,浪费钱财,只要你们按照我的嘱付,把我抬到那上面埋了就行。那里山高路陡,你们爬不上去,也不必扫墓,我也不需要什么吃的,让我静静地躺在那里就好。
叔叔正月初三晚,突患高血压,咋上月初四下午就断了气,过了年才虚龄七十六,去的时候没有让子女服待我一天。
按照老人的遗嘱,丧事从简,本家及儿女亲戚仅来了五六十人,把叔叔葬在了高山的悬崖底,完全按我叔叔的意思办了丧事。
我叔叔生前常对我说,人死如灯灭。那里有什么鬼魂,那有什么来世,无须风光大葬。生儿望儿好,生女望女好,儿女好父辈就好。儿女在生前孝顺就是好,何必死了大张操劳。
老人也希望自己的丧事从简,何不尊老人的意愿改变了。儿孙们对爷辈,父辈,丧事从简应提倡。社会不看你对长辈的丧事办得多隆重,而是看生前孝顺有几分!
三国时期为何盛行薄葬薄葬之风得以盛行是否应当归功于曹操
三国时期,薄葬之风确实盛行,如曹魏四代帝王的丧葬都极其简单,所谓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实乃后世谣传,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
“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再有像蜀汉丞相诸葛亮,权倾曹魏朝野的司马懿和司马昭,以及徐晃,吕蒙等诸多三国名人皆是如此,那么三国时期为何会盛行薄葬之风呢?一来是时局所然,二来也确实是曹操之功,所谓“上行而下效”,没有曹操的大力推动,或许动乱的三国将无薄葬之风的盛行。
时局所然
两汉时期,厚葬蔚然成风,除了汉文帝,光武帝,汉明帝等个别几位汉皇倡导薄葬,其余诸皇对自己的身后事都看得非常之重,像汉武帝便是个例子,这也难怪引得了后来董卓盗取其茂陵。唐代名臣虞世南曾言:“汉家即位之初便营陵墓”,这是描述的皇族,毕竟皇族有实力,那么普通民众呢?据《明帝纪》记载:
“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子孙饥寒,绝命于此。”
人民崇尚厚葬如此,这已是一种病态了,社会要发展,所以这种厚葬的陋习就必须得改变,可叹一直到桓,灵时期尚不得变!为何这种陋习会在三国时期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呢?
其一:东汉末年,战火四起,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社会的大变之时已然到来。
其二:盗墓之风盛行。董卓就是当时著名的盗墓贼,时诸多汉室皇族陵墓造其盗掘。这也使得时人对厚葬的观念看淡了不少,厚葬有何用?赢来后世盗墓者的光顾?
其三就不得不说曹操了。
曹操的推动
曹操本人深知奢侈之风的危害,特别是上层贵族的奢侈,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所以曹操主政时,曾大力提倡节俭之风,更有明令禁止厚葬。《武帝纪》记载:“禁厚葬,皆一之于法。”,从法律上规定了不许厚葬,这是一种强硬的手段,然自己以身作则,则使人心服口服,大大推进了薄葬之风。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继父遗志,曾有言:“以从先帝俭德之志”。最终彻底完成了曹操薄葬的愿望,薄葬成为了当时的主流。
三国时期开启的薄葬之风对后世影响深远,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虽说曹操在后世的争议很大,但开启薄葬之风,曹操确实是首功之人。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儒家主张厚葬,墨家主张薄葬,你认为哪种做法更好为什么
两者没办法进行比较,因为儒家和墨家对于丧葬的观点的目的和出发点完全不相同。
儒墨两家的缘起——同门不同命
儒家重礼乐,他们将葬礼看作是孝道的一种表现,在《礼记》中也有关于葬礼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的记录的非常详尽、繁琐,涉及丧服、奔丧、丧礼、祭法、问丧等等各个方面。后世,尤其是历朝权贵之家,不乏浮夸,稍微看看历朝的丧葬礼仪,无一不大兴土木、奢华铺张,即便是普通百姓之家,在丧葬规制上也是格外慎重,甚至于相对纵容铺张。即便到了如今,我们还是经常会看到一些新闻媒体仍然在批评一些铺张浪费的丧礼仪式……我们大多将次归结于受礼教的影响。由此可说儒家真的是主张“厚葬”吗?会不会是后人的过度解读呢?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再说墨家,我一直觉得他们是比较矛盾的,像侠客,追求自由,他们也更像军人,要求绝对的服从,这可能也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相关,此种疑问,待我多看看书再来讨论一下。与这种矛盾相应的,那就是墨家对于丧葬的态度。墨家主张节葬,似乎与儒家的丧葬观完全对立,事实也是如此的。
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墨子.公盂》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游侠列传》其实儒墨两家之所以有这样两个方向上的主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由他们的社会阶层所受到的教育和经济基础决定的。
墨子和墨家是反对儒家的礼乐制度的,他们认为此等行为毫无使用价值,费钱劳力而已,墨家有没有具体的提出“薄葬”这个说法我没有去查证,但是,薄葬一定是符合墨家的主张的。其实这和墨家这个群体的人员构成性质是有密切联系的。
我们都知道,在春秋之前,也就是说周朝及以前,整个社会阶层是分级,从上至下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等等,国家的一切资源,包括权利、文化、技艺等,都是掌握在贵族手中,也就是士及以上阶层。墨家和儒家的前身都是依附于贵族而存在的群体,只是两者的职责不同。
儒,如其名,这是文化方面的从业者,这一部分人一般出身于上层或者是中层阶级;墨家这部分人大多是出身于武士阶级,更直白来讲,出身于军队。后来周朝的封建制服瓦解,这些依附于贵族的“家仆”散落民间,这才有了后来的儒墨等从儒家、墨家的发展来看,就注定了两家的主张的背道而驰。在说的直白一些,儒家是书生,继承来的贵族门风更大,他们重礼仪、尊礼教,同时,有钱;而墨家大多出身下层阶级,接受的贵族教育相较于儒家来讲更少,且没钱。诸如此类,反映到思想主张上,自然就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
儒家重葬却不信鬼神,墨家节葬却事鬼神
在前面,我们说道儒墨两家的群体构成的阶层不同,经济基础和接受的教育情况不同,这是导致两家丧葬观背道而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样很有趣的是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对待鬼神的态度,两个确实截然不同的。
儒门重丧葬礼仪、祭祀等,但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情是,儒家对鬼神是敬而远之的,人行人事,鬼行鬼道,神有神的世界,各相之间互不干扰,互不相同,各行其是,也有人直接认定儒家是不信鬼神的。再看墨家,也是恰恰相反的,儒家主张节葬和兼爱,但是恰与此相反的,墨家是相信鬼神的存在的。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不信鬼神的儒家却是重视丧葬祭祀的,不重视丧葬祭祀的墨家却相信鬼神可以对人间进行赏罚——是不是有些矛盾?
其实这并不矛盾,而是我们对于儒墨两家的主张的初衷和动机没有深入了解而已。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写道了荀子的丧葬观,荀子认为死生都是生而为人至关重要的事情,我们不能厚此薄彼,给生以掌声,却轻视死的意义,人这一生,总要善始善终,才算是完整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儒家本身是非常尊重人性的,且尊重生而为人的意义。儒家重礼乐不假,儒家学说和思想被用作了政治工具也不假,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而抹灭儒家学说中的“人性”。
再说儒家对于丧葬的规制,是尊崇孝道当然也不假,儒家认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所以,儒家主张的祭祀的对象,其实是祖先,归根结底还是回到人的身上。
我一直觉得儒家是世界上活的最明白的一类人,他们最懂得这个世俗世界,也是最尊重人性的一类人。
再说墨家。在冯友兰先生的书中写道,墨家是极端功利主义的。什么是极端功利主义呢?直接来说,就是但凡为我可用皆可用。墨家的目标性很强,相对于儒家的“精神修养”,他们更务实,更切实际。墨子在明鬼、天志中,是直接肯定了“鬼神”。墨子在《明鬼》中说道,要是天下人都能相信鬼神可以惩恶扬善,那么这天下怎么会乱?这句话本身就可以看得出墨子对于鬼神最本质的态度,那就是“赏贤而罚暴”。
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墨子那么墨子是真的相信鬼神吗?这也并非一定,我倒是赞同一种说法,因为“鬼神”对于比较低的阶层来说,确实是有震慑作用的,因为当时阶层所受到的教育是不同的,甚至于越低阶层受到的教育越低,对于鬼神还是处于蒙昧状态。由此推测,墨家主张节葬是由于经济基础影响的,而认可鬼神对人家的赏罚是由“功利”而定的,而文化认知的水平也影响着这一群人的思想。
我们不能轻断儒家厚葬和墨家薄葬哪种方法更好
儒家的贵族继承更多,更懂得权衡精神和物质世界,他们重礼乐,当然也重丧礼,这是对人的一生的完整的尊重,是对先人的祭奠,同时也是情感宣泄。这是作为人本身,对于“人”的一种表达和敬意,这是儒家的方式。我很赞同有的朋友所说,儒家所谓“厚葬”,更在于心意,而并非一定是奢侈铺张。儒家提出所有的关于丧葬的规制的前提是缘起于“仁”的,这才是本质,“葬”以及如何葬,只是形式而已,至于后人如何解读儒家,这就因人而异了。
墨家相对来讲更务实,他们更关心的是“效果”,因为鬼神可以震慑人们的恶念,那鬼神便可成为工具,虽然墨家最终也没有形成宗教,不可否认的是,在墨家的主张中,确实有引用宗教的一些观点和方式来发展自己。墨家的节葬,一是经济限制,二是教育限制,最后才可能是与一些列墨家理论相互承接的。
正如前面所言,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儒家和墨家哪一个的做法更好,因为两者的出发点和动机各不相同。当然,生活在现代,在形式上我们反对铺张浪费,但是在精神上,我还是更赞同儒家一些,因为人啊,毕竟是情感动物,我们不能否定生死,也不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中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