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黛玉葬花图

上联:黛玉葬花,一片痴心遂流水如何对下联?《红楼梦》中,黛玉为什么葬花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0 17:05:29 浏览1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上联:黛玉葬花,一片痴心遂流水如何对下联

上联:黛玉葬花,一片痴心遂流水,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下联:英台赠坠,千般恋意化灵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中。

《红楼梦》中,黛玉为什么葬花

恋爱中的人,都会很敏感,感性。黛玉去找宝玉,晴雯在里面喊,宝二爷说了,今儿个谁来也不见了。没有开门。黛玉明明听的到宝钗在里面说话的声音了,而她却吃了闭门羹。黛玉心中感伤,自己一个人寄居贾家,孤苦伶仃,宝玉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可是宝玉却和宝钗在一起说说笑笑的。黛玉感到自己就好像那落下的花瓣一样,飘飘零零的落在地上,无人问津,她感叹花开花落,生命短暂,自己葬花,如同自己,还不知道将来谁会埋葬!

林黛玉葬花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突然想到这句话: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给人的印象是每日吃好的,穿好的,一大堆丫头婆子伺候着,还有贾母宠爱着,贾宝玉呵护着。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林黛玉应该知道感恩戴德,应该每日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可是黛玉终日枯坐,经常唉声叹气,擦眼抹泪的,连她养的鹦鹉都会叹气着说:“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许多人不理解:林黛玉干什么不好,闲的没事干,偏偏去葬花。

那么林黛玉真是闲的没事干,才去葬花的吗?

回答是否定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林黛玉葬花不被人理解,就像屈原不被人理解一样。

屈原出身王族,可以每日吃喝玩乐,享受荣华富贵。可是他却同情贫苦百姓,主张变法,主张抗秦,触及了豪门列强的利益,不断被贬黜。由于楚王不听屈原的建议,楚国灭亡,屈原自沉汨罗江。

屈原如此是否不值当呢?他说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林黛玉葬花亦如此。树荫深处,花冢旁,黛玉边哭,边葬花,边吟诵《葬花词》。懂她的贾宝玉哭倒在山坡上,不懂她的人都笑话她痴痴颠颠的。

黛玉葬花是文人雅士的风雅之举。

林黛玉心比比干多一窍,才华横溢,有着文人雅士的浪漫气质。她葬花,写《葬花词》都源于她的诗人气质。

画家唐寅和林黛玉一样,拾花、盛以锦囊、修花冢、葬落花、作诗悼惜。

唐伯虎居住在桃花庵,所种是牡丹花。花开时节,他邀约文征明、祝枝山等好友临花雅集,饮酒赋诗,“有时大叫恸哭”,“至花落,遣小伻,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

唐寅是能考证的最早葬花者。唐寅葬花,开创了文人雅士的一个风雅之举,以至踵武者不乏其人。

明末清初诗人杜浚作有《花冢铭》。

……凡前后聚瓶花枯枝,计百有九十三枚,为一束,择草堂东偏隟地,穿穴而埋之。铭曰:

汝菊、汝梅、妆水仙、木樨、莲房、坠粉、海棠、垂丝、有荣必有落,骨瘥于此,其魂气无不之,其或化为至文与真诗乎?

曹雪芹的先祖曹寅也葬花,而且还有葬花诗流传于世。

曹寅的《楝亭诗钞》有两首葬花诗。

一首是《题柳村墨杏花图》:

“勾吴春色自藞苴,多少清霜点鬓华。省识女郎全疋袖,百年孤冢葬桃花。”

另一首是《题王髯月下杏花图》:

“墙头马上纷无数,望去新红第几家。前日故巢来燕子,同时春雨葬梅花。”

文人雅士葬花不是闲的没事干,而是至情至性,至真至美。同样林黛玉葬花也不是闲的没事干。黛玉葬花也是风雅之举,她是至情至性之人,是对万事万物至深至爱之人。

结语:

黛玉葬花,并非闲的没事干,而是她至情至性的表现,是她文人雅士气质的体现。黛玉葬花,有人误会她是无病呻吟,可是她不解释,不辩解,只是做符合内心想法的事情。知她者,谓她情深,不知她者,谓她何求。

红楼一梦,醒来,身在忘川,立属于那块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林黛玉的名字。可是,我看不到黛玉你在哪儿?

“原来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而我,终将是等着你的”,颦儿!

@润杨的红楼笔记

红楼梦中葬花的人是谁

(原创)《红楼梦》中葬花自然是黛玉啰!

黛玉葬花是巜红楼梦》中最重要的场景之一,也是最感人的场景之一。

黛玉葬花在《红楼梦》中一共出现了两次。

一、第一次葬花

第一次葬出现在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话说正是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手握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桥桥边的桃花底下一块石头上坐下,展开书卷从头至尾细看,当他看到“落花成阵”这章的时候,这时一阵微风吹来,片片桃花漂得满身满书满地,宝玉想将抖落下来,又恐脚步践踏,于是乎兜了那些花儿走到池边抖在池内,那些花儿竞飘飘荡荡流出沁芳闸去了。

宝玉转身回走,只见地下还有许多花辦,正踟蹰间,忽听背后有人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抬头一看,却是黛玉,肩上扛着花锄,锄上挂着纱囊,手里拿着花帚。宝玉笑着说:“正好,你把这些花儿都扫起来,放在那水里去罢,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了。”黛玉说:“放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什么沒有?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它扫了,装在这绢黛里,埋在那里,日久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于是乎,在宝玉的帮助下,黛玉将散落的花辦埋进了花冢。

这是《红楼梦》中黛玉第一次葬花(既然黛玉有花冢,实际上已是多次葬花了)。这一次葬花,是宝、黛同有爱花惜花,心灵相通,同呼吸共命运的写照。

第二次葬花

黛玉第二次葬花出现在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却说宝玉与众姐妹游玩,不见了黛玉,心想她躲到别处去了。因此叹道:“这是她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些花儿,等我送了去,明儿再问她。”于是待宝钗等众姐妹走后,把那些花儿兜起来,登山涉水,穿树过花来到了前日黛玉葬花的地方。

将要来到花冢,还未转过山坡,只听到那边有呜咽之声,一面伤心地悲鸣,哭得好不伤心。宝玉心想:“不知是那屋里约Y头,受了委屈,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停下脚步,听到她哭的是:

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销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漂春榭,

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

愁绪满怀无着处。

……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万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漂泊难寻觅。

……

尔今死去浓收葬,

未卜浓身何日丧?

浓今葬花人笑痴,

它年葬浓知是谁?

试看残春花便落,

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三、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巨著

《红楼梦》是部以宝黛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的文学巨著,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在巜红楼梦》中,作者以极大的同情,描写了伴随着她的爱情而产生的痛苦和忧郁。她和宝玉的爱恋过程中,由于封建环境的压力,宝钗、湘云的中途插入和她自己受了封建意识的束缚:她要求宝玉向她吐露爱情,但一旦宝玉真的向她倾诉衷情,她又“气得说不出话来”,说这是“胡说”,是“欺负”了她等等。这些,就使她经常陷入苦脑的重围,表现了一种忧郁和伤感的情绪。

埋香冢,泣残红,在第二次葬花时,于是唱出了怒伤哀怨的《葬花词》以及常常在潇湘馆偷偷洒泪,都是这种心情的抒发。

黛玉的葬花,其实是将花比成自己寄人篱下,特别是与宝玉的爱情达到心灵黙契后,和封建势力矛盾越来越大,她的痛苦也越来越深。

于是乎,以落花残败漂落暗示自己的生世遭遇,吟出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侬今葬花人笑痴,它年葬浓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悲鸣!

总之,黛玉两次葬花,让人心酸和同情,深入理解无不让人感同深受,潸然泪下!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如何看待林黛玉葬花这一行为

林黛玉是西方灵河崖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投胎而来,她懂得感恩,愿以一生所有的眼泪替往日的甘露还神瑛侍者。在报恩的同时,她也想积德行善,以图后报。所以她就荷锄葬花。她吟唱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也有积德行善有好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