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州大锣鼓

广东五大南下汉族民系里,雷州人,潮汕人,海陆丰人,广府人,客家人,谁先南下广东?潮州大锣鼓有什么著名的乐曲呢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0 22:03:46 浏览17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广东五大南下汉族民系里,雷州人,潮汕人,海陆丰人,广府人,客家人,谁先南下广东

广东历来只有三大民系之说,没有五大南下民系之说,他们都属于先后从中原南下的汉族繁衍的后裔民系:这就是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闽南方言民系,分别讲广府话、客家话和闽南方言。

潮汕人、雷州人、电白人、海陆丰人都属于讲闽南方言不同分支的人。这一民系是伴随着中原人在蒙古人及金国南下而不得不南迁的南宋官民,经历过南宋末年追随南宋政权不断退守抵抗蒙古人而大量从福建沿海一带的海路南迁的民系。他们的分布地域与南宋王室重要人员向南逃亡的路径非常吻合。

广府人应是秦始皇派出的50万大军统一百越地区后,留在岭南一带的驻军,他们与当地人融合后形成的族群,这一族群后续又继续发展。

(广州一夜景)

在汉朝统一秦将南越国后,在苍梧即今天的广西梧州、广东封开一带设立行政中心,作为岭南政治中心,这个地带作为中心延续300年,使得这里形成广府文化。

(广西梧州江景)

客家人是先后多次南迁。最早南迁应该是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后,中原经历五胡十六国之大乱大,从中原向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陆路不断南迁的汉族后裔繁衍发展而成的民系。

客家民系与闽南方言民系是汉族南迁的两个路径,始发地域和落脚地域明显不同。一个是从中原陆路到广东山区,一个是从中原再到福建沿海停留生活过一段时间再被迫突然大量从海路大量南迁到广东沿海。

广府人来得比较早,多在平原地带的几个大的历史行政中心城市附近延伸发展。

潮州大锣鼓有什么著名的乐曲呢

《唐朝“韩愈”笔下无“潮州”》

唐朝“韩愈”自己笔下所写所述都是揭阳和潮阳。没有发现韩愈自己笔下写过“海阳”只字的描述,更没有韩愈笔下有“潮州”这个地方。

附:唐宋名人为“揭阳”而写的诗词。

“唐诗宋词”书本里都有这些诗词“。

作者:唐朝郎梅尧“送湖都官知刺史”

自昔揭阳郡,刺史推韩候。

高低簇画屏,深映揭阳城。

更寻贤侯迹,书上揭阳楼。

揭阳韩文公祠遗址石刻韩愈诗词。

作者唐:韩愈(别赵子)

我迁于揭阳,君先揭阳居。揭阳去京华,其里万有余。不谓小郭中,有子可与娱。心平而行高,两通诗与书。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及我迁宜春,意欲携以俱。摆头笑且言,我岂不足欤。又奚为于北,往来以纷如。

王安石 “赠吕使君”

韩君揭阳居,戚嗟与死邻。 吕使揭阳去,笑谈面生春。 当复进赵子,诗书相讨论。 不必移鳄鱼,诡怪以疑民。 有若大颠者,高材能动人。 亦勿与为礼,听之汩彝伦。 同朝叙朋友,异姓接婚姻。 恩义乃独厚,怀哉余所陈。

附:唐朝名人为“潮阳”而写的诗词。

韩愈被贬潮八个月期间挚友“贾岛”留赠的诗词和韩愈自己写下的诗词:

寄韩愈贬潮阳刺史

作者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韩愈贬潮八个月期间经常偶居潮阳灵山寺,“留衣亭”就是当年韩愈在潮阳灵山寺脱下官袍送给大颠禅师的地方遗址。潮阳灵山寺方丈主持大颠禅师与韩愈是挚友。两人经常茶叙并一同欣赏海景风光。灵山寺里有一厢房就是韩愈当时下榻之偶所。》

作者唐: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赢政三十三年设置“揭阳”,首位揭阳主政长官姓名叫“史禄”。揭阳已经有2236年的历史。

公元397年,即晋朝隆安元年设立“潮阳县”已经有1625年的历史。

公元591年,即隋朝开皇十一年设立“海阳县”已经有1331年的历史。

公元1369年,即明朝洪武二年,朱元璋设置“潮州府”。首位“潮州府”主政长官姓名叫:白叔敏

公元1911年,即晚清宣统三年公告撤销废除“潮州府”。末位“潮州府”主政长官姓名叫:陈兆棠(湖南桂阳人)

明朝和清朝期间的“潮州府”存在时间只有542年的历史。

揭阳比潮阳早了611年。

揭阳比海阳早了805年。

潮阳比海阳早了194年。

揭阳郡比潮州府早了1583年。

有人说潮汕人的长相和习俗传统不同于吴越和两广,对此你怎么看

汉高祖刘邦立国时,帝国之内有数百个族裔。为了弥合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为了消除天下人心中不必要的隔阂。所以汉朝将国人统称汉人。

汉武帝刘彻伐匈奴,一方面是为了消除匈奴这个心腹大患,另一方面是利用伐匈奴,铸就汉人统一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也就是要借着伐匈奴,来铸就汉魂。

汉高祖丶汉武帝的做法很成功,从此帝国人心归一,确保了华夏主体的向心力。

由此不难看出汉人是对有着统一精神气质,有着统一文化认同的多族裔血统的华夏文化主体人群的称呼。

因此汉人的遗传特质本就是多种多样的,由此可见潮汕人的长相丶习俗丶传统不同于吴越和两广,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人总归是要受环境影响的,北方地势相对平坦,自古以来战乱相对频繁,因此北方人相互融合度比较高,文化习俗、遗传特质的同一性比较大。

而南方地形复杂丶水土与气侯的差异巨大,加上交通不便丶战乱相对较少,所以南方人的地域差异性极大,南方人因地域不同,长相也会不同,习俗与传统也会不一样。

自西晋以来,朝代更替频繁,国破家亡,战祸杀戮不断,迫使中原的世家大族丶社会精英,被迫南迁,这就是所谓的“衣冠南渡”。

南迁的世家大族既要面对南方各地的不同环境与族群,也要面对当地的望族。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入乡随俗”,就必须选择与当地望族通婚开亲。久而久之,血脉相连,文化习俗相容,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南方族裔、南方文化特质。

“衣冠南渡”虽然使中原世家大族最终变成了彼此差异明显的南方族裔,但是却成功的将华夏主体思与文化基因,注入南方各地人民的灵魂之中,使得汉魂得以稳固,统一的向心力极为强大,对华夏主体的认同感甚至超过了北方。所以自汉朝以后,魏晋以来,华夏南方始终向往天下归一,从不主动闹分裂。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南方主体民意都支持统一。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潮汕人丶吴越人、两广人都继承了华夏文明,都有着统一的汉魂,都与古代南迁的中原世家望族血脉相连。至于说长相、习俗丶传统的差异,那只是地域特色,但是文化实质丶精神内核还是相同的。

为什么感觉潮汕地区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

文/现代人的那些事

做生意历来如同打群架,单打独斗就会挨揍!商帮应运而生!中国比较出名的商帮有:山西商帮(晋商)、徽州商帮、陕西商帮(秦商)、山东商帮、福建商帮(福建商帮,广义包括台湾、新加坡等闽语民系)、洞庭商帮、广东商帮(潮商、广府、客家)、江右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等10多个。要说到论叱咤风云,曾经给中国有较大影响和深刻记忆的也就是晋商、徽商和潮商和浙商四大商帮,华商中对世界造成较大影响的则以潮商、浙商为最。

在广东,当你问起对方是哪里人,对方如果回答是潮汕人,你一定会称赞他,你们潮汕人很会做生意。潮汕人以做生意闻名天下,享有“东方犹太人”之称(不过,很多地区都自称盛产“东方犹太人”)。
一个全国GDP排100名以后的地区,为何能够产生这么多的大富豪、大老板?

在潮汕地区生活的潮汕人约1000多万,在潮汕以外的中国约有1000多万人,海外有1000多万潮汕人,基本上是各占1/3。据统计深圳就有400万潮汕人。可以说,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钱赚的地方就有潮商。

3月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7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榜富豪的财富计算截止日期为2017年1月15日。看看中国方面,在大中华区的前10名富豪中,潮汕人就占据3个名额,而其中潮阳、潮南各1名。李嘉诚以1750亿元的财富位列中国第4,潮南的马化腾以1520亿元的财富位列中国第6,潮阳的姚振华以1050亿元的财富位列中国第9。

潮汕地区之所以出现那么多大老板,主要有以下原因:

历史文化精神

在大饥荒时候,年轻的潮人只能出去闯一闯,他们下南洋、去泰国、到香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外谋生,赚钱买大米、油、盐寄回家里,足迹遍布各行各业。此时应该响起《爱拼才会赢》那首歌。在这种极端的历史背景下,潮人背负着一家人生存的希望出外谋生,遍布各行各业,祖祖辈辈的血液里都流淌着“爱拼才会赢”的精神。

在潮汕,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在外面的华侨亲戚。

经商思维

在潮汕的传统观念里,“工字不出头”,宁可睡地板也要不打工。很多潮汕人十几岁就帮助家里看店做生意,或在乡亲的店里帮忙,很早就学会了经商,开店经商成为潮人最基本的生活方式。

潮汕地区有喝功夫茶的传统,他们喜欢聚在一起喝功夫茶。功夫茶培养了潮汕人豪爽、健谈,一壶功夫茶,需要谈天论地,好口才就这样自然而然练就了。

读大学的时候,在宿舍里不管白天黑夜,经常会看到一群学生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有说有笑中夹杂着听不懂的话,没错那些一定是潮汕人。他们谈论的不是政治或者国家大事,大多是谈论如何赚钱、哪里有机会发展。喝功夫茶的时间成为了生意场上获取信息资源的最佳途径,在品茶中能做成人情买卖——和气生财,也聚集了乡情、友情和人情,还有个人兴趣爱好,价值观都得到了沟通交流,人情买卖为的是注重培养感恩观念!

同为注重功夫茶文化的福建人也是经商一流,富人多如牛毛。

精神信仰

潮汕人普遍信神拜佛。迷信的潮汕人就比信仰缺失的一些地方的人显得更有组织性,更有底气、有精神。

特别有意思的是潮汕人迷信的事物,大多演变成为一种民间民俗。这些民间信仰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如宗教起着教化人为善的作用,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成长环境的影响

潮汕人的孩子从小在父母亲人的耳濡目染下,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更早积累起经商的知识,他们亲眼目睹父辈们在经商过程中遇到的不顺、挫折与低谷,了解父辈们如何把一个公司(门店)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如果自己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更不容易放弃,更懂得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他们而言,创业更像是一种家常便饭,这顿做得不好吃了就另起炉灶做下顿,没什么大不了。

潮汕是典型的夫权社会

夫权主义,就是大男人主义,潮汕男人在外面敢打敢拼,天大的事情自己扛。子以父为纲,媳以婆为纲,老婆再厉害在家里也要听婆婆的。特别是女人的贤惠让男人少分心,一心一意创业,奋勇拼搏做老板,即使犯了错误,老婆也不会追究(中国不少地方的家庭则是女人当家,男人犯错必被老婆抱怨大骂),真是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贤惠的女人。

厉害的潮汕老板,将几个女人和他们的孩子们集中在一起过日子的奇迹也不少。

潮汕人天生有一种敢想敢拼和比较大胆的性格,喜欢创新,喜欢抱团,大家说起是潮汕人的时候会很开心很亲切。

潮汕人和潮州人有什么不同

潮州人是只潮州老区域的人,潮汕人是只说潮|汕话的人,两者就大与小,但是潮州人也是潮汕人

潮汕地区和闽南地区极其相似,但为什么潮汕地区归广东管辖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不止是潮汕跟福建,中国很多民系都是杂混的,通常统治阶级用省把民系切割,就是防止民系内部的凝聚力,要是一个省一个民系的话,可能中国会跟美国一样成为联邦国家,简单来说就是便于统治,管理

潮汕地区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东部与福建接壤!潮汕地区跟福建同祖同宗,文化也是一脉相传,既然是现在,潮汕人对福建人的认同也远高于广东其他名系,在潮汕地区,福建人可能会被说成自己人,广府客家人在潮汕地区可能会被说成外省仔,其实他们都是广东人,但潮汕人就是对文化的认同就远于地域的认同,

潮汕也不是一直归广东管辖的,也曾有一段时间是福建管辖,相对于广东福建来说,潮汕地区可以看做一个相对独立的筹码,是中原王朝对岭南地区的管理平衡方针,福建弱广东太多,潮汕地区就打包给福建,广东地区差福建太多,就打包给广东,在地方管理跟派系玩平衡政策,

潮州的春节习俗

在大潮州地区,也就是粤东潮州汕头揭阳汕尾等地,一般农历初一不称“春节”,而会坚持传统说法“过年”,潮人的祖先来自中原地区,虽然迁徙到粤东已有千年,但潮人依旧坚持着老祖宗传下来的过年习俗,包括很多地方渐已消失的传统活动。

一、祭祖:

很多地方过年已不再祭祖了,但大潮州地区却完整地保留着过年祭祖的整套仪式,从除夕开始连续三天祭祖,几乎每家每户都是如此,潮人家中都供奉着祖宗牌位,以方便逢年过节请出祭祀,也有一些地方会在祠堂举办祭祖大典。

除夕祭祖后,全家人都开始“洗花水”,也就是将将十二种花和树叶置入水中,然后洗澡,此习俗在其他地方几不可见。

二、拜老爷:

在大潮州地区,“老爷”并不是“姥爷”(外公),也不是对官绅的称呼,而是对神明的尊称,特指伯爷公、土地公、灶神、妈祖等下界诸神,拜老爷就是祭神,潮人认为腊月廿四“老爷”会上天述职,所以这一天人们都会“拜老爷”,一是感谢老爷一整年的守护,二是祈祷来年心想事成。

三、做粿:

潮人备年货时有一样必不可少,那就是做粿,粿是用秫米、粳米先磨成粉后制作成的食品,包括红桃粿、鼠壳粿、甜粿、菜头粿等,其中红桃粿是潮人过年必备美食,也是祭祖及拜老爷时的祭品。

四、除夕吃鱼吃血蚶:

潮人的团年饭也是极其丰盛的,其中必有鱼和血蚶,吃鱼时一般会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而血蚶状如金钱,吃血蚶寓意新年发财,血蚶一般烫熟即可,食用时仍带血,外地人来潮一般不敢多吃。

五、掼春盛:

此习俗目前唯有大潮州地区保留,大年初一,潮人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礼,礼物装在一对大春盛中,由出嫁女的兄弟挑着送去,春盛就是三四层的有盖子的竹编礼篮,通常是成对使用,每当舅子上门,亲家当然也会宰鸡杀鹅热情款待。

六、拜年带“大桔”:

潮人拜年时一定要带一对“大桔”,大桔就是潮州柑,比一般桔子大,潮州话“桔”跟“吉”同音,大桔即大吉,送桔即送吉,客人告别时会留下大桔,而主人家则会另拿一对大桔回赠。

七、过年巡游:

从大年初一开始,粤东各地都会有大型巡游活动,一般由各乡各村自己组织,巡游内容包括花车、潮州大锣鼓、英歌舞、布马舞、醒狮、潮州弦乐等,场面宏大壮观,煞是老热。

八、营老爷:

大年初四,老爷落天,诸神归位,初五开始,潮人会举办自己独有的“全民狂欢节”——“营老爷”,营老爷指抬着“老爷”巡土安境,本质上也是一种古老的祭神仪式。

初五一早“拜老爷”后,潮人会将老爷请上神轿,由青壮年抬着,仪仗鼓乐前导,然后巡遍乡里每条巷子,再绕乡里边界游行一圈, 最后回到神庙,其间过程非常庄重,又极有观赏娱乐性,不到本地很难体会其中精彩。

除了以上八点过年特有习俗,潮人也与其他地方一样会有办年货、扫尘、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拜年、放鞭炮、烧烟花、年例、祈福、逛庙会、上灯酒、赏花灯等,在此不多累述。

我是六甲番人,敬请大家关注。

很多人都说潮汕人迷信,你怎么看

其实拜神佛的人还不如人家信仰基督教的虔诚。这些人拜神拜佛只是求安慰,很多人根本做不到心善,只是老传统留下来人家做自己也照做了。我觉得如果真的要找一个教来信,基督教就很不错,我看我们汕头这边信基督教的慈祥多了,比很多所谓的拜神人士有礼貌和善。

潮汕的祖先从何来的

 潮汕人,以前也叫潮州人,韩愈任潮州刺史那时,整个潮汕地区都是归潮州管的。潮汕人跟闽南人同一祖先。

都是秦始皇时候中原汉族迁来的,潮州人的祖先大部分是从古代的中原(即,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等地)逃难到福建莆田(今莆田市),再迁移到潮汕地区。东晋(永嘉南渡)以前多数是河南人,东晋到北宋时多数是福建人,南宋(建炎南渡)后逐渐有了现在的潮汕人。潮汕人(英文:Teochew people),即过去所说的潮州人,即潮州民系、潮汕民系,潮州人现今亦指潮州市市民,是指历代从中原南下福建而后迁入粤东地区的早期汉人后裔,他们起源于中原、繁衍于潮汕、成名于海外,曾被誉为“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乐”。当代多数潮汕人以潮州话(也称“潮汕话”,简称潮语,近似秦汉魏晋时期的古汉语)为母语,现集聚于海内外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常住潮汕本土人口约一千万,常住国内其他地区人口超一千万,迁居海外人口有一千多万,有“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之说,是世界上成就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汉族民系之一。潮汕人跟闽南人同一祖先。所以潮汕话跟闽南话,台湾话很像。“潮”是水的意思,“汕”是沙子堆成的脊部。 

据文献记载,现代潮汕人的祖先来自于中原地区的汉族。年代上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214年的秦朝时期,当时秦始皇派军队统一南部地区为一个中国。这被认为是中原汉族从中部地区移入潮汕地区的开始。中原汉族第二次大规模的南迁发生在公元265年至316年的西晋时期。伴随着所谓的永嘉动乱,当时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遍及古中原地区,迫使人们四处逃散,并向广阔安宁的南部转移。在这段时间内,中原汉族移民以各种方式渐进地影响着南部的土著居民。一直到宋末元初,潮汕地区的土著居民几乎被中原汉族同化。第三次,北宋靖康之难,最后一次衣冠南渡,公元12世纪开始,中原汉人随着败退的统治者,迁居偏安江南,其中有一部分继续南下到福建、江西、广东和广西,分别与之前南迁至此的汉人聚居,今日客家人、闽南人、潮汕人的大部分先祖都是那时的汉人。下南洋:明朝到民国时期,福建、广东一带的居民,一批批远渡重洋“过番”,到东南亚谋生,今日东南亚华人的祖先大部分是那一时期的华人。

 潮汕地区背山向海。汕头是脊部的头,汕尾是脊部的尾,地域上的潮汕指的就是潮汕平原上的汕头,汕尾,潮州,揭阳四个市。其中又包括潮阳(属汕头),普宁(属揭阳)这样的几个县级市。潮阳以前是中国第一大县,现在风光不在,分化成潮阳区,和潮南区,属于汕头管辖。  潮汕人以做生意闻名天下,先于温州人享有“东方犹太人”之称。潮帮,和晋帮,徽帮,是中国的三大商帮。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是潮汕人,广东首富朱孟依是潮汕人。另外,泰国,新加坡首富是潮汕人,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华人首富也是潮汕人。

什么是潮汕人,毕竟这个概念对于许多外地人而言比较混淆。潮汕人的定义不是一成不变,而应是一个历史地域文化不断演绎的称呼。

狭义上的潮汕人指潮州,汕头,揭阳三市以及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汤坑镇、汤南镇、丰良镇、埔寨镇、东留镇(04年并入留隍)等镇,有着相似潮汕文化背景的河洛民系,他们又自称潮州人,因为这几个地区大部分原属潮州府城管辖。这其中也包括境内为数不少的客家人,其中一些由于通婚各种因素已经河洛化,如丰顺溜隍镇,潮阳谷饶镇,两英镇,惠来县前詹镇等镇的一些客家人就完全河洛化。这就是所谓“潮州人,客家祖”的一些现象。

广义上的潮汕人包括汕尾海陆丰一带的河洛民系,或者可以理解为原潮州府与汕尾市的融合,语言民俗文化相似。

为何福建漳州市几个县也有潮州打锣鼓潮剧分布

莫问福建漳州一些县,为何也流行潮州大锣鼓,潮剧等,我看一点都不奇怪!学过历史的人都知,漳州本来就是从泉州和潮州拆出来,设立的一个州。

唐朝垂拱二年(686年),朝庭在潮、泉二州之间新设漳州,划潮州和泉州的各一部分,作为漳州辖地。最初州治在西林,即今云霄县境内,后才移至今漳州市区。

公元711年全国设置24都督府,潮州、漳州、泉州都归福州都督府(后改经略使)管辖,734年后潮州才重归岭南道经略使管。

历史上潮州(包括今潮州、汕头、揭阳、汕尾和梅州五地级市)还不止一次归属福建,正因为潮州本来与福建多有交集,加之漳州的一些县原又是潮州的,所以漳州的东山、诏安、云霄等等几个县的传统文化,包括民间曲艺,如潮剧、潮州歌册、潮州大锣鼓和潮州音乐等与潮州的一样,都是一脉相承的。今天两地虽不同省,但语言同系(潮州话是闽南话的分支),文化同根,民风民俗相近,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