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有奖征集卧龙岗在元代之前1200年间的史书记载
- 南阳的诸葛庐建于元朝,为什么在明朝才改名卧龙岗
-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正门上有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你知道是什么来历吗
- 请问您相信南阳市卧龙岗武侯祠简介对襄阳隆中的认可吗
- 为什么有学者说仅凭一部《三国志》就能否定诸葛亮躬耕于卧龙岗
- 为什么南阳市没有一个文献记载隐居躬耕在南阳宛城卧龙岗
- 为什么“诸葛亮躬耕于今南阳卧龙岗”这个说法很多人都不认可
- 有人说郭沫若给卧龙岗题词“诸葛草庐”时,“庐”字故意写错了!这是为什么
- 河南南阳的卧龙岗,真的是诸葛亮的故居吗
- 诸葛亮出山前,躬耕陇亩是在襄阳古隆中还是在南阳卧龙岗
有奖征集卧龙岗在元代之前1200年间的史书记载
襄人造岗,模仿南阳卧龙岗在隆中山(阿头山)建岗,
襄人找不到襄阳隆中在南阳管辖范围内的有效史料,依野史汉晋春秋以讹传讹,处处否定南阳卧龙岗来证明襄阳隆中景区,很不自信。
南阳的诸葛庐建于元朝,为什么在明朝才改名卧龙岗
这样说法既荒唐又可笑,有些人说南阳没躬耕地依据,现在说元朝和明朝是那里来的,诸葛亮叙述躬耕南阳是什么时期,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什么时期,把南阳说的不是南阳,把卧龙岗说的不如襄阳隆中现代建筑,历史是靠嘴?说的吗?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正门上有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你知道是什么来历吗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有一名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这是时任南阳知府湖北宜昌人顾嘉衡所题。虽然顾嘉衡因为身份特殊不想辩“襄阳南阳”,但这里还是要辩一辩的。
首先,开宗明义提出观点:躬耕之争的根源在于古今行政区划的变化,导致后世的“南阳县”“南阳府”“南阳市”的区划远小于诸葛亮时代的“南阳”!
- 诸葛亮躬耕之地最早的记载当然是《出师表》中的“躬耕于南阳”一句,但这个“南阳”不是今天的南阳市,而是东汉的南阳郡,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平顶山市、南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随州市 、十堰市的部分地域和今襄阳市的枣阳、襄州、樊城、隆中、谷城、老河口,甚至还包括今陕西商洛市东的武阙关。而且东汉的南阳属于楚文化的荆州不属于中原文化的豫州。
- 正是由于后世“南阳”的行政区划较东汉大幅缩小,导致躬耕地不再属于后世南阳行政区划范围内,而“躬耕于南阳”一句又太有名,才会有后人错误把“后世南阳”等同于“诸葛亮时代的南阳”。就这样逐步形成所谓躬耕之争。
其实,在元代以前诸葛亮躬耕地还是很清楚的!元代以前所有史书都记载诸葛亮躬耕地是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南阳郡邓县隆中!
◎诸葛亮死后约70年,东晋《蜀记》记载:“(西)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此碑南宋时还保存在襄阳。南宋王象之编撰的《舆地碑记目》记载: “襄阳府碑记,诸葛武侯故宅碣,晋李兴撰。”
从此以后隆中做为诸葛亮躬耕地的具体地点,成为了1700年来史书的共同记载,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任何争议,当然也就没有“诸葛亮躬耕地问题”。
- 正史《裴注•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呤。注《汉晋春秋》云:“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是最早关于诸葛亮躬耕地具体地点的记载,也是唯一计入正史的记载。
- 正史《晋书•习凿齿传》记载:“(习)凿齿既罢郡,归与秘书曰:吾以去五月三日来达襄阳,触目悲感略无欢情痛恻之事故,非书言之所能具也。每定省家舅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凤雏之声。北临樊墟,存邓老之高。南眷城邑,怀羊公之风。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肆睇鱼梁,追二德之远。未尝不徘徊移日惆怅。”
隆中做为躬耕地明确记入正史,而且是正史中唯一关于躬耕地的记录!可见当时隆中作为躬耕地是毫无争议的,当然也就不存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
不仅是正史,中国历代编撰的地理志也有许多关于隆中为躬耕地、为刘备三顾地的记载。中国历代地理志不但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山川地理,还包括了与之有关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古迹。
- 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编撰的综合性地理名著《水经注》记载:“沔水又东径隆中,经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云: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后六十余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沔水)又东径襄阳县北。”
- 南北朝南梁鲍至编撰的区域性地理志《南雍州记》记载:“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盛弘之记云宅西有三间屋,基迹极高,云是孔明避水台。先有人姓董居之,灭门后,无复敢有住者。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髙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习凿齿又为宅铭。今宅院见在。
- 唐代元和年间宰相李吉甫编撰的全国性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卷21《山南道》)记载:“万山,一名汉皋山,在(襄阳)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近…… 诸葛亮宅在(襄阳)县西北二十里。”
- 北宋地理学家乐史编撰的全国性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山南东道四•襄州》)记载:“又曰襄阳西北十余里,名为隆中,有诸葛孔明宅……诸葛亮宅,按蜀志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即此宅也。今有井,深四丈,广尺五寸,迄今垒砌如初”。
以上从北魏到北宋历代地理志都无一例外的记载襄阳西二十里的南阳隆中是诸葛亮躬耕地,是刘备三顾地!而且没有任何一部地理志提到还有其它躬耕地的传说。
- 比如《水经注》对宛城周边的地理和人文历史有详细介绍。“淯水……又南迳宛城东,其地故申伯之国,楚文王灭申以为县也。秦昭襄王使白起为将,伐楚取郢,即以此地为南阳郡,改县曰宛……大城西南隅,即古宛城也……其东城内有旧殿基,周二百步,高八尺,陛阶皆砌以青石。大城西北隅有殿基,周一百步,高五尺,盖更始所起也。城西三里,有古台,高三丈馀,文帝黄初中南巡行所筑也。淯水又屈而迳其县南,故《南都赋》所言淯水荡其胸者也。 …… 淯水又南,梅溪水注之。水出县北紫山,南迳百奚故宅…… 淯水之南,又有南就聚,《郡国志》所谓南阳宛县有南就聚者也。郭仲产言:宛城南三十里,有一城,甚卑小,相承名三公城,汉时邓禹等归乡饯离处也。 盛弘之著《荆州记》以为三公置。余案淯水左右,旧有二澨所谓南澨、北澨者,水侧之汶。聚在淯阳之东北,考古推地则近矣。城侧有范蠡祠,蠡,宛人,祠即故宅也。……城东有大将军何进故宅。城西有孔嵩旧居。”
从宛城开始,郦道元从北向南介绍了宛城周围的古宛城、古台、梅溪水、百奚故宅、三公城、范蠡祠、何进故宅、孔嵩旧居等古迹,唯独没有提在淯水西不远处的梅溪水边有个所谓“卧龙岗“,没提有所谓“诸葛亮躬耕地”,没提有所谓“魏晋开始祭祀诸葛亮”的祭祀地!
- 要知道当时南阳地区就在北魏控制之下,而郦道元本人曾担任过鲁郡太守和东荆州刺史,这两个地方都曾属于东汉南阳郡。可以说郦道元要了解南阳地区的人物古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 那么郦道元为什么只字未提卧龙岗周边有关于诸葛亮的遗迹呢?
- 为什么反而说汉江南岸当时属于南朝控制下的隆中是刘备三顾地呢?
原因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历史上卧龙岗周边原本就不存在关于诸葛亮的遗迹!可见诸葛亮躬耕于襄阳西二十里的南阳隆中本来就是历史事实。可见当时根本就不存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
真正分歧的来源是元代蒙古人编撰的全国性地理总志《大元一统志》。
在该志中,蒙古人一方面继承了历代地理志关于隆中的表述,另外也记载了隆中有与刘备三顾有关的遗迹。
◎“隆中,汉晋春秋云:诸葛亮家南阳,在襄阳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葛井,在襄阳路,荆州记:诸葛亮宅有井……三顾门,在襄阳路,诸葛亮云: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自此门出故也。”
同时也创造性首次提出有一个叫卧龙岗的躬耕地。
◎《大元一统志》卷三河南江北行省《古迹》中载: “卧龙冈,在南阳县界内。诸葛孔明躬耕之地。又荆州记云:南阳县西七里有独乐山,诸葛孔明尝登此山作梁甫呤......”
这一点不但与正史《裴注三国志》相矛盾,而且还为了证明这个卧龙岗还加入了一条篡改的关于“独乐山”的史料。
来看看在元代之前的史料是如何记载的吧!
◎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记载:“邓城西七里有作乐山,诸葛亮常登此山为梁甫吟。”
◎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记载“独乐山,盛弘之荆州记云邓城西七里有独乐山,诸葛亮常登此山作梁父吟。”
◎宋代郭知达注《九家集注杜诗》记载:“盛弘之荆州记邓城西七里有独乐山,诸葛亮常登此山作梁父吟。”
◎宋王洙注《分门集注杜工部诗》记载“盛弘之荆州记邓城西七里有独乐山,诸葛亮常登此山作梁甫吟。”
以上比元代早的史料都证明《荆州记》中关于“独乐山”的记载是“邓城西七里”,不是“南阳县西七里”。而且除了这个《大元一统志》外,没有任何史料再说独乐山在“南阳县西七里”。而邓城遗址就在今襄阳樊城。
可见所谓的躬耕地争议正是元代通过篡改史料形成的结果!
此后明清地理志也继承元代将两者并立。
《大明一统志》的记载
◎襄阳府《山川》条记载:“隆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下有隆中书院,汉诸葛亮尝隐于此……隆中书院,在隆中山。蜀汉诸葛亮尝寓此,后人因建庙祀亮,元改为书院……诸葛亮宅,在府城西二十二里隆中山下,蜀汉诸葛亮所居。宅西有避暑台。因昭烈三顾亮于草庐,有三顾门……葛井,在(襄阳)府城西。荆州记诸葛亮宅有井”
◎南阳府《山川》条中称:“卧龙岗在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往,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中。世人喻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岗云。其下平如掌,即孔明躬耕处……诸葛井在卧龙冈上诸葛草庐前青石为床有汲绠渠百十道数不能真……诸葛亮,本琅琊人,汉末避乱,寓居南阳之西岗,躬耕陇亩。”
《大清一统志》的记载
◎襄阳府《古迹》条记载:“诸葛亮宅,在襄阳县西隆中山东。水经注:沔水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曰: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隆中山,在襄阳县西二十里。诸葛亮家于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县志:山畔为草庐山,半为抱膝石,隆起如墩可坐十数人,下为躬耕田……诸葛井,在襄阳县西二十里隆中山东。《南雍州记》:隆中诸葛亮旧宅有旧井一,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县志:隆中山畔孔明隐处有眢井,名六角井……诸葛武侯庙,在襄阳县西隆中山,即武侯故宅,本朝雍正八年修。”
◎南阳府《古迹》条记载:“诸葛草庐,在南阳县西南七里卧龙冈……诸葛书院在南阳县西卧龙冈,元至大二年勅建……卧龙冈在南阳县西南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王数百里至此截然而止回旋盘绕,相传诸葛草庐在焉……忠武祠在府西南卧龙冈,即诸葛亮故庐,旧为祠以奉之春秋祭祀……诸葛井在南阳县西南卧龙冈。”
从元明清三代全国性地理志对比可以发现,隆中的历史记载是一贯的,即为诸葛亮家、刘备三顾地。而元代因篡改史料才出现的卧龙岗,在元明清三代的表述却不一致,如《大元一统志》没提卧龙岗有诸葛草庐、《大清一统志》没提卧龙岗是躬耕地,而元明清三代地理志都没提卧龙岗与刘备三顾有关。这与隆中1700年连续不断的完整历史记载比较起来明显缺乏说服力!
综上分析的可知,“诸葛亮躬耕地问题”的出现及其复杂化是元代蒙古人编撰《大元一统志》时通过篡改史料编造“卧龙岗是躬耕地”而产生的。
而1700年来隆中是诸葛亮家、诸葛亮躬耕地、刘备三顾地的记载不仅有完整连续的史料链条,连元明清三代官修地理志都不敢否认,甚至还是两次记入正史,是正史中唯一关于诸葛亮躬耕地具体地点的记载!我想诸葛亮躬耕地的真相如何?答案是不言自明了!
请问您相信南阳市卧龙岗武侯祠简介对襄阳隆中的认可吗
P图谁都会!造假是襄樊“古隆中”说的拿手好戏!以学习为理由从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拓印走岳飞书出师表石刻,回去后去掉岳飞题跋用于景区里面。反过来就说南阳卧龙岗武侯祠里出师表是假的!母本是假的!这不知道是啥品质啊!大家看看岳飞题跋内容是写的什么:
我们再来一起来看看“古隆中”这个地方,真的是诸葛亮躬耕地?首先,早期是唐贞观年间建的云居寺,到明朝襄简王墓地建在了云居寺的墻外面,迫使云居寺搬迁更名为广德寺,为啥当时没诸葛故居搬迁呢?也从唐朝到明朝没有记载云居寺跟诸葛亮故居为邻的记录呢?再次证明诸葛亮躬耕于襄阳西二十里是瞎编乱造的!无中生有杜撰出来的!任何以号曰隆中为基础的都是不可信的!
再看看“古隆中”为节约造假成本利用襄简王墓地的墓亭直接挂上牌子就冒充诸葛亮躬耕地草庐亭!
砖瓦结构的草庐亭!
去“古隆中”不知是拜诸葛亮还是去祭襄简王啦!!!
“古隆中”造假、造谣、污蔑、抹黑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的常用手段!令人不齿!
为什么有学者说仅凭一部《三国志》就能否定诸葛亮躬耕于卧龙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说几点:
第一,今天的古隆中,未必就是当年诸葛亮躬耕之隆中。
第二,今天的卧龙岗,未必就是当年诸葛亮躬耕的卧龙岗。
第三,今天的襄阳,未必就是当年的襄阳。
第四,今天的南阳,未必就是当年的南阳。
不仅现在,古代更是如此,行政区划频繁的变更,这是常态。而且,作为主要地理标志的汉水,一直也在变迁。特别是位于大江大河沿岸的城镇,更是变更频繁。
豹眼认为,诸葛亮躬耕之地,必定在襄阳,但绝不是今天的隆中。
这事不必搞得很复杂,正如题主所言,从《三国志》中做一个合理的推论就行了,当然离不开裴松之的注解。
《诸葛亮传》记载:
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先说这个“陇亩”,最早出自《战国策·赵策》:
“昔者尧见舜於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阴移而授天下传。“在这里,陇亩指的是田地、草野、山野,不是一个固定的地方。之后,也通常是泛指,不是具体一个地名。
再说一下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
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后来朝廷又派遣朱皓来代替他。因为他与刘表有交情,就带着诸葛亮兄弟来投靠刘表,最后死在襄阳。
裴松之注解《三国志》引用了《献帝春秋》的记载:
豫章太守周术病亡,刘表荐举诸葛玄出任豫章太守,治所在南昌(今江西南昌)。朝廷任命朱皓出任豫章太守,朱皓就请求扬州刺史刘繇出兵,共击诸葛玄,诸葛玄退守西城。
建安二年(197年),西城居民叛乱,诛杀诸葛玄,把他的首级送给了刘繇。
此时,诸葛亮(181--234年)年仅十七岁。
这与《诸葛亮传》记载的有差距,如果这一记载属实,诸葛亮如何安葬其叔父,就是个问题,都没有说明。
从陈寿所作《诸葛亮传》来看,由于诸葛玄与刘表有旧,刘表出面安葬诸葛玄很有可能。
还有个情况,诸葛亮有两个姐姐,大姐嫁给了襄阳望族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德公之子庞山民。
蒯祺是襄阳豪族,跟蒯良、蒯越都是同宗,这就不必多说啦。
庞德公是襄阳著名的隐士,而这个庞山民却在曹魏上班,出任黄门吏部郎。
从这些情况看,诸葛亮的姐姐也是跟随诸葛玄来到襄阳后,才与蒯氏、庞氏联姻的。
因为诸葛玄祖籍山东琅琊,如果不是跟随而来,不太可能嫁给襄阳的望族名门。
由于这些关系,他们协助诸葛亮安葬其叔父,也是很有可能,估计诸葛玄墓葬,也不会离开襄阳很远。
诸葛亮躬耕陇亩,也并非一定要做隐士,只是失去依靠,不得已要依赖躬耕生活。
这也说明,诸葛亮躬耕之地,不会离开襄阳太远。
从这些史料来看 ,总在说襄阳,而没有提到南阳。
同样是裴松之作注,引用习凿齿的《汉晋春秋》记载: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裴松之对习凿齿这段话,没有任何的评论,或许是认可吧。
习凿齿明确说隆中是在南阳的邓县,离襄阳城西二十里。
这一般是躬耕之地为隆中说的主要依据,但这个隆中绝对不会跑到今天古隆中所谓的风景区那里去,除非汉水大幅度东移。
邓县属于南阳,无论《汉书》还是《后汉书》记载,不管南阳郡管辖三十六县还是三十七县,都包括邓县。
如果南阳人要想抢夺躬耕之地的话,应该在邓县这个地方做做文章,而不能咬定南阳卧龙岗是躬耕之地。
南阳卧龙岗,绝对不靠谱,以此跟襄阳人争,是争不过的。
但现在的古隆中,也绝对不是诸葛亮躬耕之地,这也就是南阳人不服气的主要原因。
现在就说一下《出师表》里,诸葛亮自己所言,躬耕于南阳一事吧。
南阳,一说是南阳郡,一说是宛县南阳。
豹眼没去过宛县,不清楚有没有一个地方叫南阳。即便是有,也是个乡镇吧。而且在诸葛亮时期,不一定会有南阳乡的建制。
即便有,诸葛亮给刘禅上表,直接说自己在叫南阳乡的地方躬耕,这很离谱吧。
所以,诸葛亮所说的这个躬耕南阳,毫无疑问是南阳郡。
就像今天所说,阁下是哪里人?一般会说是山东人,或者说济南人,很少直接说是哪个县。这一般是指对外人来说,如果都是济南人,彼此询问时回答说,俺是山东银,这就很滑稽了哈。
按照当时的惯例,及对后主刘禅的尊重,诸葛亮所指必定是南阳郡。
这个不会有错,难不成诸葛亮躬耕之地属于哪里,还会有错吗?
问题是,南阳郡也很大,但再大也不包括襄阳,而襄阳却属于南郡。
邓县、新野都靠近襄阳,但都属于南阳郡,刘备屯兵新野,三顾茅庐的话,去南阳宛城卧龙岗不太方便吧,那可是曹操的地盘。去一次卧龙岗跟李云龙去一次鬼子把守的平安县城差不多的困难。
襄阳是因为在襄水之阳而得名,襄水即为南渠。
《水经注·沔水》记载:
“沔水又东,和檀溪水。水出县西柳子山下,为东鸭湖,……溪水自湖两分。北渠即溪水所导也。……又北,径檀溪,谓之檀溪水。溪水傍城北注,……西去城里余,北流注于沔。一水东南出……,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是水当即襄水也。”这里提到了檀溪和襄水,演义中刘备所骑的卢马越檀溪的故事,恐怕就出自这里吧。
豹眼从网上搜了一张地图,不知是否准确,从这张地图上看,襄阳是在汉水以东。
以此推断,南阳邓县、襄阳城西二十里,不会跑到汉水以西去。
宛城、新野、襄阳三地,基本在一条直线上,新野居中。
如果卧龙岗是躬耕之地,刘备要北去,那地方离襄阳就不是二十里地啦。
也有说法是,习凿齿所说不对,但这需要史料佐证哦,没有证据,不能凭空否定。否则任何史料都不可信啦。
因此,诸葛亮躬耕之地基本就锁定在了襄阳城西二十里,南阳邓县的位置上。
但今天的襄阳恐怕已经不是三国时的襄阳,三国时的襄阳,应该是在今天襄阳市襄州区的位置上而不是襄城区的位置,除非有证据证明汉水大幅度东移。
因此,豹眼推断,当时躬耕之地不在襄阳,如果是在襄阳的话,诸葛亮应该说,躬耕南郡或者是躬耕襄阳,绝对不会说躬耕南阳。
但是这个南阳绝对不是南阳郡宛城的卧龙岗,而是靠近襄阳的南阳郡邓县。并且不会是在邓县城里,应该是邓县南面靠近襄阳的乡野。
如果今天的襄州城区是古襄阳城原址的话,城西二十里,应该还在襄州区的地界上。也就是说,隆中对、躬耕之地,原来属于邓县,今天应该属于襄州区,也就是襄阳市。
因此,在豹眼看来,躬耕之地既不是宛城卧龙岗,也不是襄阳古隆中,而是在古襄阳与邓县交界的山旮旯里藏着。这旮旯现在究竟属于襄阳还是邓县,需要考古论证。
豹眼建议,无论是南阳人还是襄阳人,放弃幻想,准备战斗吧!
谁能够在邓县与襄州区的交界处,找到蛛丝马迹,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就是诸葛亮躬耕之地。如果找不到,就低调些,那两块小山岗都绝对不是诸葛亮躬耕过的地方。
豹眼作为山东人,都替你们着急哦,听说诸葛亮老家琅琊郡正在开发卧龙岗呢?
如果下手晚啦,诸葛亮就跑到徐州琅琊国去躬耕了哈。
为什么南阳市没有一个文献记载隐居躬耕在南阳宛城卧龙岗
元代以前南阳没有诸葛亮躬耕的记载吗?
“襄阳说”有一个经久不息的观点,就是元代以前南阳没有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记载,元代以后蒙古屯田军因为“不了解历史”才在卧龙岗建武侯祠纪念。
瞧这话说的,诸葛亮《出师表》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不是记载吗?《黄陵庙碑记》的“仆躬耕南阳之亩”的碑文不是记载吗?与此同时,汉晋时期的史书还有大量的把南阳郡治宛县称为“南阳”“南阳城”“南阳郡”的记载,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说的曹操“困于南阳”等等记载,这些记载已经清晰的将诸葛亮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范围界定在南阳郡治宛县一带了,没有其他。
此后,史书记载黄权在宛县祭拜诸葛亮,《诸葛武侯集》注引《诸葛氏谱》称:“亮为弟均,取南阳林氏女为妇,期年,生子名望”;郏县有诸葛亮、徐庶于建安六年共同赴张良庙拜访的汉碑(碑在平顶山博物馆),方城县东晋的《诸葛躬耕碑》,叶县有诸葛之旧坟墟,有隋开皇二年(582年)断石幢的记载。《诸葛氏宗谱.卷之六》写到,晋代的中书舍人诸葛京,是由南阳返回的河东。《黄香公族谱》也证明诸葛亮的岳父,沔阳名仕黄承彦,东汉南阳太守黄子廉之侄,当时居住在离卧龙岗不足五里地的南阳城南白河边。
唐代,杜甫有《武侯庙》名诗,其中有“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之句。胡曾的《咏史诗•南阳》也有“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草庐”的句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最为景仰诸葛亮的诗人李白,曾于开元年间先后遨游过襄阳和南阳,并分别写下了《襄阳曲四首》、《襄阳歌》和《南都行》等涉及当地风土人情、历史名人及典故的诗文。在《襄阳歌》中,李白提到的历史名人中有晋朝的名士山简和羊祜,也提到了襄阳名胜岘山“堕泪碑”等,但只字未提诸葛亮。而在《南都行》中,李白不仅提到了陶朱公范蠡、百里奚等南阳历史名人,还有“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的句子。除此之外,李白还在一首以诸葛亮自述的《留别王司马嵩》诗中感叹道:“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父吟》。”由此可知,李白心目中的诸葛亮是南阳而不是襄阳的历史名人。另外,李白还曾做《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中有:“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垄亩躬身耕。”另外,白居易有“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刘禹锡《陋室铭》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之句。许浑的《南阳道中》有“荒草连天风地动,不知谁学武侯耕”之句。汪遵的《咏南阳》:“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李山甫《代孔明哭先主》有“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李翰在《卧龙岗谒武侯祠》有“海岳同云起卧龙,出师二表见孤忠。
文章碑文方面唐代有《诸葛庐碑》,有裴度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中云:“公是时也,躬耕南阳,自比管乐,我来从虎,时称卧龙。“吕温的《诸葛武侯庙记》载:“南阳坚卧,待时而起。“沈迥的《武侯庙碑铭》曰:“伊昔武侯,碗足南阳。退藏于密,不曜其光。严从也在《拟三国名臣赞序》称“先主之迹远播于汶隅,孔明躬耕南阳,盘桓待主。”李翰在《三名臣论》称:“昔诸葛亮拥膝南阳,为‘梁父吟’,自比管乐,州平、元直以为信然,虽涯量可窥,而遗迹可见”。这些碑刻文章提到的“南阳”毫无疑问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而不是其他。另外,卧龙岗有十几株一千三百多年的古树,这些正史、古碑、实物、古树都是南阳诸葛遗迹延续不断的明证。
宋代就更多了,最重要的是绍兴八年(1138年)武穆岳飞路过南阳谒武侯祠时手书武侯出师二表跋文中的“细观壁间昔贤所赞文辞赋及先生祠前石刻二表“诸文字可知,当时的南阳武侯祠已颇具规模了。各地复制的岳飞手迹至今仍存。岳飞手书碑已经成为勉县、成都、南阳、五丈原等武侯祠以及汤阴、杭州岳庙的“镇馆之宝”。金代有元好问的词《三奠子•同国器帅良佐仲泽置酒南阳故城》有“军门高密策,田亩卧龙耕。南阳道,西山色,古今情。”
在这些史书记载的基础上,元代在南阳卧龙岗重新大规模修葺武侯祠,并首次在国家编纂的《大元一统志》卷3河南江北行省《古迹》中认定“卧龙岗在南阳县境,诸葛孔明躬耕之地。”同时,一些记载也证明在元代初年南阳卧龙岗依旧可以看到诸葛武侯的历史记载及部分遗迹。如周伯琦的《南阳武侯庙》、崔某的《望卧龙岗有感》等。元代儒学教授王谦在《汉丞相诸葛武侯庙碑》称:“距南阳治城西七里,而近有岗曰卧龙,俗以武侯隐居之所,前人卜地一区,起屋四楹,绘像而祠焉。”元代翰林学士程钜夫撰写的《敕修南阳诸葛书院碑》称:“南阳城西七里,有岗阜然隆起,曰卧龙岗,有井渊然淳深,曰诸葛井,相传汉丞相忠武侯故居,民岁祀之。”《元音》卷十记载:元朝人吴漳写《武侯庙》(《题南阳诸葛庙》)有诗云:“卧龙岗上拜荒祠,惆怅当年枉顾时。”
这些记载都清清楚楚,除非别有用心,把所有的诸葛遗迹都往襄阳隆中塞,说什么“诸葛亮一辈子也没有踏过汉水北岸一步”,这不是信口雌黄吗?
为什么“诸葛亮躬耕于今南阳卧龙岗”这个说法很多人都不认可
国家从未否认过诸葛亮躬耕南阳卧龙岗,又何来认可一说?无非就是襄樊人四处行贿、拉专家站台、宣传比南阳做的好,就企图鸠占鹊巢、混淆视听、愚弄世人而已
有人说郭沫若给卧龙岗题词“诸葛草庐”时,“庐”字故意写错了!这是为什么
谢谢你的提问和邀请。郭沫若给卧龙岗诸葛草庐的“庐”字写错了吗?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郭沫若先生给传说中的“卧龙岗诸葛草庐”都写了题字。
目前中国有两个“卧龙岗诸葛草庐”。一个在河南省的南阳市,一个在湖北省的襄阳市。这两个地方都说诸葛亮生在自己的家乡,著名的《隆中对》也都在自己的家乡。
题主提供的图片是河南省南阳市的“卧龙岗诸葛草庐”图片。
南阳,古称宛,是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古代也曾隶属于湖北襄阳行政区。所以,很容易把南阳与襄阳看成一个地方。
你提供的这个南阳卧龙岗“诸葛草庐”图片上,郭沫若先生的“庐”字,确实不是标准版简化字的“广”字头庐。所以,有的网友就提出郭沫若是不是把“庐”字写错了?
还有的网友甚至说,湖北的诸葛草庐才是真正的诸葛草庐。南阳的是假的,所以,郭沫若故意把南阳的诸葛草庐给写错了,这就是民间的不靠谱说法了。也不太地道。
因为,文革时期,做事还是很严肃的,尤其是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是非常严肃的事情。郭沫若先生自己就是一位杰出的考古学家,他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写一个文物牌匾呢?对此,我们一点一点说说。
首先,我觉得,郭沫若先生写错“庐”字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的。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不妨看看郭沫若1964年给湖北襄阳卧龙岗诸葛草庐题写的“诸葛草庐”四个字中,庐字是一个繁体字,但是,郭沫若也没有写一点。
湖北襄阳这个“诸葛草庐”题字是郭沫若亲自到湖北以后题写的。这个书法作品,郭沫若采用了行书、草书和隶书的混合写法。例如“草”字,就是一个隶书,也不是唐代以来的常用字。“庐”字是一个草书,但是这个草书,也与其它草书的草法不一样,上面没有一点。
那么,我们是不是要说,郭沫若给襄阳“诸葛草庐”的这个“庐”字也写错了呢?
我看未必,很多书法家都有自己的习惯写法,个别字可能更喜欢追求个性。
因为,书法里面只有“楷书”是标准字,也是唯一的规范字。古代也是这样。不论你写的是异体字还是通行字,只要是楷书,就是标准字。
我们日常的行书、草书都叫做“辅助字”是为标准字服务的。
所以,这些行书、草书各有各的习惯写法很正常。
这说明,郭沫若先生给南阳和襄阳写的两个“诸葛草庐”题字,都是依据自己的书写习惯写的书法作品。本身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如果说一定要有,那就是后来给南阳写的这个“诸葛草庐”的“庐”字是简化字,正好有别于襄阳的“庐”字,是一个繁体字。
中国古代很多书法家写字,多一笔少一笔的情况非常多见。对此,我们按照今天的《新华字典》来衡量,那么,古人的很多字都是错别字了。包括王羲之的《兰亭序》里,“错别字”也不少。
所以,对古人的这种错别字,我们今天的看法是,不认为古人写的是错别字,只是古代书法家的个人习惯,尊重他们的这些习惯就可以了。
毕竟书法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汉字的标准化,也是从这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
那么,作为现代人的书法家郭沫若,应该不应该写这种“错别字”呢?
我们说,原则上当然谁也不应该写错别字。但是,作为书法艺术作品,还不能算大范围传播的文字,这样写也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南阳卧龙岗“诸葛草庐”四个大字,是郭沫若先生于1973年4月题写的。当时,正是广泛推广简化字的年代。可能郭沫若先生就尝试写了一个简化字的书法作品吧?
这就与1964年给襄阳写“诸葛草庐”题字的时代背景大不相同。
而且,我们也明显看得出来,郭沫若还采取了横写的书法格式,这种格式也是书法史上从来没有到。“郭沫若”三个字的落款,也采用了郭沫若从来没有用过的横写签名落款。
这就已经非常明显,郭沫若是想写一个“新”的书法作品。可能,这是郭沫若唯一的一件横式左起的书法作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文字改革,也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1964年还属于文字改革的初期,对简化字的推广还没有普及开来。
而且,就是普及了简化字以后,也没有要求所有人必须马上使用简化字。
但是,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简化字的普及有所强化,新一代的青年都写简化字了。虽然不是所有书法作品都写横式,但是,用字已经在尽量抛弃繁体字。
当时,启功先生也写了不少简化字的书法作品呢。
但是,我们参考一下他给襄阳卧龙岗诸葛草庐写的繁体字“庐”字,也没有一点,这就说明,郭沫若确实不是故意写错字,也不是不懂简化字,而是他的书法艺术处理方法而已。
我们看古代书法家的“庐”字,无论写书行、草书,都有明显的一点。
郭沫若没有按照古代的草书写,说明他有自己的习惯写法,这个写法也是很新颖的。
最后我们说说诸葛亮的隆中对的卧龙岗,到底在南阳还是襄阳的问题。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的是中国古代行政区的变化问题。
卧龙岗现在河南省南阳市的邓县,邓县也叫邓州,这个地区三国时代属于荆州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襄阳。
由于历史上有多次行政区不同的隶属/,所以,就产生了“两个”卧龙岗的矛盾。
那么究竟真实的诸葛亮的卧龙岗“隆中”在什么地方?
这正是南阳襄阳争论的焦点。
三国志作者陈寿记载诸葛亮“隆中对”时候并没有“隆中”这个地名词。甚至在三国时期连“隆中”这个地名都没有文献记载,从汉代到西晋的史料中,这个地方被称为“阿头山”。
隆中这个名字直到东晋才开始出现在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中。
习凿齿是 襄阳人,也是一个文学家 ,他 考证了诸葛亮,写了一些诸葛亮的事迹。但是,他的有些说法,缺乏严谨的证据,后世都很怀疑 。
三国时期历史记载压根没的隆中,那怎么可能会有《隆中对》这个说法呢?诸葛草庐是诸葛亮十七岁至二十七岁躬耕于南阳的居住处。这符合东汉末年,一些知识分子躲避战乱的心理。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的“草庐”即卧龙岗上的诸葛草庐。诸葛亮也说的很清楚,他是“苟全性命与乱世”,那就必须隐居。
据史料记载,魏晋时期,蜀国故将黄权已经率族人在南阳卧龙岗建庵祭祀诸葛亮,而祭祀诸葛亮的茅庵就成为南阳武侯祠的基础了。
这是南阳人认为卧龙岗在南阳而不是襄阳的依据。
但是,中国古代行政区是经常变化的,变化的是地名,地方是永远不会变化的。
诸葛亮一生活动的范围较广,特别是与刘备合作以后,他的足迹也到过襄阳。襄阳人民纪念他当然理所当然。
我们根据诸葛亮自称“躬耕于南阳”来说,南阳卧龙岗只有一个,那就是河南南阳卧龙岗了。
据襄阳地方志记载,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荆州刺史刘表徙治襄阳,襄阳遂成为南郡、南阳郡、江夏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章陵郡等八郡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三国时,襄阳属魏,分隶南阳、襄阳、南乡、义阳、新城五郡。
由此来看,南阳在古代确实曾经隶属于襄阳。但是,改变不了南阳永远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这个事实。
所以,从文化的渊源上来说,诸葛亮“卧龙岗”在襄阳也有道理。
不过,古代流传下来的对诸葛亮的纪念地,都值得保护都值得尊重。
文化应该清楚文化不等于 事实。但是,文化也许比事实更重要。
也许,南北朝时代,国家分裂,东晋逃亡到襄阳的南阳人民为了纪念诸葛亮,就寻找了一个与南阳卧龙岗比较相似的地方作为新的卧龙岗了。
我认为南阳确实是诸葛亮的家乡,不管“隆中”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也不管“隆中”是在南阳还是襄阳,都值得我们从文化上认可。毕竟“隆中”千古一对,我们也不能改成南阳一对是不是?
河南南阳的卧龙岗,真的是诸葛亮的故居吗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肯定不是诸葛亮故居、躬耕地,只是后人建造的一个纪念诸葛亮的祠堂所以称武侯祠。从建筑风格来看蒙古族元素浓厚典型的是诸葛亮草庐和蒙古包无异,所谓卧龙岗十景完全照搬隆中十景建造的。说卧龙岗武侯祠不是诸葛亮躬耕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元代以前卧龙岗叫八里岗,卧龙岗这个名称应该是建武侯祠后改的。二是历朝历代南阳府志均承认并记载诸葛亮躬耕地隆中,并非卧龙岗。三是汉时称南阳的只有南阳郡,宛城只是南阳郡治所,诸葛亮所称躬耕于南阳显然指南阳郡并非宛城。四是陈寿三国志明确记载诸葛玄带诸葛亮到荆州治所襄阳投靠刘表并没说去宛城。五是诸葛亮躬耕那十年刘表并没有实际控制宛城,而宛城又战事不断不适合隐居躬耕,若躬耕宛城也失去依附刘表的意义。六是诸葛亮老师同学都在襄阳也不可跑那么远去种那几亩地。七是南阳人编造的神话故事大多,口口相传深入骨髓,已经没有历史记载的的概念,一味的否定、抹黑史料记载,有关诸葛亮躬耕地历史记载已经是无史不反了,总之无论南阳怎么胡编乱造最终还是要回归历史,用史料证明。
诸葛亮出山前,躬耕陇亩是在襄阳古隆中还是在南阳卧龙岗
昨晚熬夜到两点,码字近五千,刚刚回答了南阳卧龙岗、襄阳隆中哪个更可能是诸葛亮躬耕之地。结果今天招来了许多骂声,好在平台除了红包之外,额外又给了个青云计划奖励,虽说是二挡,也聊以慰藉。
对一些留言争论做了解释,感觉很费劲;对一些嘈杂之声实在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再借这个题目,啰嗦一下。
第一,如果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就看一眼人家写的啥。有真知灼见的话,不妨就认真交流一下。自己不懂,道听途说一些事,就乱逼逼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会得到啥结果呢?虽说林子大了,啥鸟都有,但讨厌的鸟,往往容易被除掉。
第二,没有平台的付出,没有创作者的辛苦,还能看到啥鸟呢?
第三,对待历史,为的是了解真相,感悟人生,起码也是为了消遣、寻找乐趣。如果没有一个理性的历史观,不仅会给别人添堵,恐怕自己也不会得到乐趣。
第四,豹眼既不是南阳也不是襄阳人,诸葛亮在哪里躬耕,与豹眼没有一毛钱关系。说到他老家是琅琊,倒是沾边,但与豹眼何加焉?
豹眼为了红包,为了兴趣,为了友友们一起交流开心,为了感悟一点人生,喜欢写一点东西,喜欢与同道中人一起切磋。
但不喜勿喷,敬请自重,天下没有省油的灯。睁眼看历史,闭眼悟人生。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在另一个问答中,言犹未尽,有意无意留下了一些问题没说清楚。因为这个问题实在说不清楚,如果能说清的话,也不至于几千年来存在争议。谁都说不清,那还说啥呢?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之所以豹眼没有一次说完,是因为再写一万字也说不清。留下一些悬念继续交流,或许更有意味。但在评论中,除了看到一些扯淡之外,几乎没有人提到豹眼留下的那些需要说明的事。这也说明那些人,并不了解历史,并不懂的如何看待历史,只是满嘴跑火车而已。
说过的不再详细叙述,点到为止,就这个问题再说几点吧。
第一,《三国志》是了解三国历史最重要、最可信的史书,但不是绝对的。
有资料说,许多人想请陈寿去给他或者祖先写书立传,陈寿要钱很高,不给钱就不给立传。这很好理解,今天能随便请莫言给你写东西吗?莫言收了费,能随便替你吹吗?
陈老先生作了《诸葛亮集》之后,名声大噪,都想请他作传,给谁作不给谁作呢?收钱呗。真为了钱吗?为了堵住许多人的嘴。
《三国志》之所以可信,在于陈老先生的严谨。不是给了钱就说好话,不给钱就贬斥你。收了钱该咋写还咋写,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就不会请人遗臭千年吧,也就省了很多的心。诸葛亮及其后人没给陈寿红包吧,所以,豹眼认为《诸葛亮传》基本可信。
第二,《诸葛亮传》全文采录了《出师表》,有人考证是晋人伪作。类似的情况,点到为止,在这里不一一考证。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有机会再说吧。
但陈寿是严谨的史学家,不会轻易就把别人伪作的《出师表》全文抄录。蜀汉没有史官,如果诸葛亮真的有这个上表,陈寿究竟如何得到的呢?谁能知道呢?陈寿还记载了诸葛亮许多的作品,又是从哪里得知的呢?可以去探究,不可以怀疑一切。
这里就有一个对待史书的态度问题,豹眼给你说这个事,你自己去评判,信与不信在你自己。
如果《三国志》与《出师表》都不可信,那么诸葛亮提到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句话,也就置疑。如果这一点也怀疑,就更复杂啦。
因此,豹眼的观点,讨论题主的问题,就以诸葛亮的这句话为主,以此作为前提进行探讨。
第三,豹眼在另一个问答里,说得比较详细的是南阳卧龙岗不可能是诸葛亮躬耕之地,这里就不再多啰嗦啦,有兴趣的友友自己去看看吧。
第四,关于襄阳的问题很复杂,豹眼认为,这里比南阳更可能是躬耕之地,但也不确定。所以在另一个问答中,没有展开更详细地论述。在这里就说一下这个事吧。
01
襄阳之说的由来。
先说一句题外话,四人帮之一的江青,咱不管她是几人帮,做了啥孽,只说一下她的祖籍。
她本是山东诸城东关街,一直是说诸城人,有资料说该地现在划给了高密。豹眼没有去考证过,但听说是如此。
那么,问题来了,她是山东人没问题,说是潍坊人也没问题,但究竟是诸城人还是高密人呢?有清楚的友友,欢迎告知一下。
现在说她是诸城人,许多人相信,几百几千年后,谁还说得清楚呢?
诸城人不能在诸城另一个地方再建一个她的故迹吧,不是歌功颂德,但做个反面教材也是可能。那还是她的原居吗?
如果高密人想建一个反面教材的基地,久而久之,岂不就是正宗的高密人了呢?
不管她究竟是个啥情况,但类似的历史问题很多。那就是因为频繁的行政区划变更,导致了难以甄别历史真相。
正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才需要考证、辩伪,需要推论。我们不是史学家,不需要考古,只是兴趣爱好者,做出的结论仅仅是乐趣,看得是有无道理而已。
南阳郡是当时天下第一大郡,变更频繁,疑点更多,探究起来兴趣也就更大。
裴松之《三国志》注解,引用习凿齿的《汉晋春秋》记载: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是东晋史学家习凿齿的说法,究竟有没有依据呢?
习凿齿(317-383,另说325-393、328-413 )字彦威,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有人说,习凿齿是襄阳人,不想把诸葛亮这么一棵大摇钱树让给南阳,想留在襄阳自己老家。也就不只说隆中是南阳邓县,才专门添加了襄阳城西二十里之说。
豹眼汲取教训,不做评价,友友们自己品读。
但豹眼认为习凿齿说得很明白,不去评价这句话的真假,就字面来理解,那就是:当时的诸葛亮躬耕之地,是在邓县地面,在襄阳城西二十里,这没有毛病吧?
从今天的区域划分来看,襄阳城西二十里是在襄阳的地盘上吧。豹眼没去过这个地方,但从地图来看,应该是这样吧。清楚的友友,可以指教一二。
如果习凿齿的说法可信,躬耕之地就在今天襄阳辖区城西二十里,襄阳人说诸葛亮躬耕之地在襄阳有何错呢?南阳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现在是在你襄阳地盘上,但历史上是南阳的。”这没毛病,但南阳就基本失去了竞争力。南阳回避这个问题不提,只说南阳卧龙岗才是躬耕之地,你那个隆中不是,习凿齿所言不对。又有何证据呢?
豹眼分析,南阳卧龙岗绝不是躬耕之地。
理由有几方面:
第一,卧龙岗本叫八里岗,离南阳市区四公里,就是在宛城西八里路。那是曹操的地盘。就曹操那个阵势,诸葛亮真在这里躬耕,岂能与曹操没有交集?
第二,诸葛亮频繁的与襄阳名士交往,从理念上说,他属于襄阳人。不管邓县是不是曹操控制的势力范围,因为曹操并没有完全绝对控制南阳郡,但刘备屯兵新野,不也是南阳郡所属吗?刘表咋会派遣他去驻兵呢?
第三,邓县虽说也属于南阳郡,今天也属于南阳市,但当时是不是与襄阳走得更近呢?是不是与新野一样是刘表控制的势力范围呢?躬耕之地后来划给了襄阳又有何不可呢?
第四,都说是诸葛亮隐居,那么在天下第一大郡南阳,经济首都宛城四公里,那叫隐居吗?是不是更像进入一线城市没有资本,先在城郊歇歇脚呢?
第五,诸葛亮跟随其叔父诸葛玄投奔刘表,诸葛玄病逝后,诸葛亮带领其弟就去躬耕。一般而言,他会选择刘表控制的区域内一个僻静之处,不太会跑到曹操控制的热闹之处吧。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与刘表是连襟,尽管彼此之间不对眼,但还是眉来眼去的。并不是跟随刘备出山之后,才与黄承彦、刘表有这些关系。这就说明,躬耕之地离荆州牧刘表所驻的襄阳关系很密切。诸葛亮不是绝对的隐士,只是没有参与政事而已,但与官场、社会交往很密切。
这就说明,不管隆中是属于邓县还是襄阳,诸葛亮不会跑到南阳宛城去的。
这一点恐怕南阳人不会否认,如果躬耕之地就在今天邓县的地盘上,南阳人还一定咬着卧龙岗是躬耕之地吗?早就把邓县的隆中开发出来了。
02
襄阳隆中之说的始作俑者
豹眼在另一个问题中,提到了原蜀汉官吏李密之子李兴最早的碑文《祭诸葛丞相文》及习凿齿的《诸葛武侯故宅铭》。这里也不再多啰嗦,只说明一点,他们看到的是一些“故墟”,多少还有些老物件,是不是诸葛亮家的没人证明,当时也没有争夺。
但起码有些实物在,但南阳卧龙岗,就是黄权及其族人在那里建祠祭祀诸葛亮的地方。全国到处是关帝庙,有多少与关公直接有点关系呢?
有人认为诸葛亮当时躬耕之地不叫隆中,而是叫阿头山。这与南阳卧龙岗一开始不叫卧龙岗而是叫八里岗有何区别呢?
草庐对不叫隆中对,又有啥不可以呢?有学者引经据典考证,那个阿头山离襄阳远了去了。这里不展开说明啦,有机会再说吧。
再说一个题外话作结吧。
建安十三年(208年),周郎意气风发,在赤壁把曹操好一顿揍,当时场面很大,也很热闹。
到了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湖州知州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就被贬到了湖北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做了团练副使,也就是民间自卫队的副队长。
这很不爽,苏轼就到处溜达,看到一片赤壁,就作了赤壁二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想起周郎来就泪流满面。
不知道苏轼是有意还是无意,黄州赤壁就莫名其妙地成了周郎大战曹操的地方。
后来,有人说不对,不是那个地岔哦。就有考证说的确不是,闹岔辟啦。
于是有了东坡赤壁及周郎赤壁。
经过苏东坡这么一弄,东坡赤壁比周郎赤壁名气还大,文人骚客附庸风雅的还不少,到这里去捧场的络绎不绝。
今天去看赤壁,谁还计较是东坡赤壁还是周郎赤壁呢?各有各的看点嘛。
为何南阳的卧龙岗与襄阳的隆中不是这样呢?
讨论这个问题,是增加文化底蕴,以使得旅游者更有乐趣。为何一定要把产权搞到手呢?睁眼说瞎话,欲盖弥彰又有何益?
这不是对待传统文化以及历史人物及其古迹的正确态度。
豹眼认为,诸葛亮躬耕之地就在今天襄阳的地界上,南阳卧龙岗是祭祀武侯祠的地方,也很有历史文化底蕴,也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豹眼如果有机会到了这些地方,在意的是他的历史轨迹,毫不在意它归属于谁。因为它与豹眼没有一毛钱关系。
这是豹眼对待题主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对待历史及历史人物的观点。
有机会再交流一下历史名人对这个官司的评判吧。
再次说明,睁眼看历史,闭眼悟人生。不喜勿喷,敬请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