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沅江弑母案的发生,很多人认为是家庭所致,你怎么看
- 北大学生吴谢宇涉嫌弑母背后,是教育的缺失,人格分裂,还是社会环境所造就
- 从古至今,弑父弑母都是人伦大恶,十恶不赦,对吗
- 13岁男孩弑母,到底是教育之失还是游戏之过
- 北大弑母案,什么吞噬了亲情
- 为什么现在弑母案件时有发生,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沅江弑母案的发生,很多人认为是家庭所致,你怎么看
近日,湖南沅江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竟用刀砍死了妈妈,事件迅速传至网络,轰动全国,更为可怕的是杀死妈妈后还能轻松说出:“我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这是何等的让人震惊!
弑母案的背后,家长才是真正的凶手!
吴某康,今年十二岁,正读小学六年级。12月2日,因为抽烟,气愤的妈妈掂起皮带抽打孩子,谁知他直接拿起刀对妈妈狂砍20多刀,妈妈当场死亡。砍死妈妈后,吴某康不慌不忙,还接听妈妈的电话,还用妈妈的口吻向老师请了假。直到家人觉察,警方到来,吴某康才神情淡然地说:“我就是恨她!“
吴某康曾是名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很少和孩子交流,爷爷奶奶又非常溺爱他,所以他很叛逆,不听话,逃课,打游戏成了日常。两年前妈妈怀了二胎,才回了老家,但孩子已很难管教,便动起了手,最终酿成惨剧。
在这个家庭中,我看到亲情冷漠,孩子的父亲失去妻子,但一脸漠然,看不到悲伤,爷爷奶奶这时候还想着咋上课。隔代教育无原则的爱,使得孩子十分难管,很多父母使用了暴力,当你还觉得孩子很小很天真时,其实离孩子的内心已很远了。
玩游戏也是吴某康走向歧途的因素,游戏里面的打打杀杀,使很多小孩分不清网络和现实,把网络当成现实,游戏也害人!
未成年杀人犯背后,就是一个失败的家庭教育,但愿弑母案能给每个家庭以警醒,类似悲剧不再重演!
北大学生吴谢宇涉嫌弑母背后,是教育的缺失,人格分裂,还是社会环境所造就
昨天,北大弑母案嫌疑人吴谢宇被抓了!
吴谢宇,福州中考状元,高中提前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录取,北大研究生,准备赴美读博,他是高中同学眼中的“宇神”,他是北大学生眼中的“大神”,他是篮球场上的“篮板大师”,他是邻居眼中的乖孩子。
2016年情人节这一天,他用极其残忍的方式杀害了他唯一的亲人,他的母亲,并用他的高智商让他的母亲的尸体在宿舍躺了半年之久,而在事情暴露之后,他用20张身份证在国内躲藏了3年之久。
认识吴谢宇的女孩说:“她太优秀了,优秀到女孩不敢跟他谈恋爱。”熟悉吴谢宇的人说:“我们宁愿相信自己杀人,也不相信他回杀人。”这么一个完美的人,为何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也许随着他的落网,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有人说:“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问题的家庭和学校。”
一、我们的学校,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提高一分,干点千人”,我们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了功利主义者,培养成了冷血动物,他的同学不再是朋友,而是要被他们“干掉”的敌人。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学习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学习成了学生的唯一。
这一点,在尖子生中尤为突出!
我们这里为把最好的学生,组建了“奥赛班”,这些全市最优秀的学生,目标就是通过奥赛进入北大清华,通过降分,进入名校。但是,这些学生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功利主义”,什么叫“利己主义者”,一切和奥赛无关的学科,他们坚决不学,学习态度极其恶劣,不仅如此,对待老师,也没有应有的尊重和热情,除了对于他们“有用”的学科和“有用”的老师之外。而在其他班级,情况完全是相反的。
当然,在普通班级,尖子生和普通生也是有差距的,所以有人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十名现象”,班级里10名左右的学生,是以后发展最好的。
有的学校,学生每年都会出问题,有的学校,从来没有出现问题,学校的教育理念,真的很重要!
二、我们的父母,也许正在毁了孩子
吴谢宇的家庭,并不是一个原生态的家庭,父亲在他小时候因为癌症去世。母亲是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平日里,母亲往往会表现为“要强、忠贞、刻板、道德洁癖”的印象,而这一切的完美人设模版更会在长年累月之中加载到自己的亲身儿子身上。
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大的孩子,孩子会完美的伪装自己,伪装到迷失自我。而吴谢宇在弑母之后,和一名特殊身份的女子的交往,这完全能说明这一点,他被压抑的太久了!
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恰恰是他们很少思考的,因为他们一直为别人而活。
北京大学教授曾经对北大的高一新生做过统计,其中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意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而这些,都是大家眼中的“天之骄子”。
当分数成了培养孩子的唯一时,我们的家长似乎忘了培养孩子的目标,应该是让孩子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
三、生在教师家庭,是幸运还是不幸?
吴谢宇的母亲是一名中学老师,这一点也需要我们思考,老师的孩子往往会走极端:要么特别优秀,要么特别顽劣。
北大教授对38个有自杀倾向的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分析,想知道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职业的孩子更容易出问题,更容易尝试自杀时,得出的结论竟然时——中小学教师!因为这38个学生中,50%的来自于教师家庭。
当片面追求分数的老师,成了家长时,这个家庭就会一切向分数看,忽略了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培养,老师会把他的教育观变本加厉的实施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当分数不能成为孩子的刺激时,当孩子无法从分数中得到满足时,这样的孩子,就更加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且,越优秀的学校的老师,越优秀的老师,似乎越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学生太优秀了。
确实,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是一个问题的学校和问题的家庭!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从古至今,弑父弑母都是人伦大恶,十恶不赦,对吗
弑父弑母大逆不道、猪狗不如!百善孝为先,中国历来讲究尊敬父母师长,养儿防老。做出弑父弑母的事情在古代是比较少的,无论什么原因都会被人所不耻,即使没有被处死也会活在社会强大的舆论之中不得好死。
《礼记》中记载:“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在《孝经·五刑》中又记载:“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在《唐律.名例》中,不孝父母被列入了十恶不赦的大罪,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等10种行为不能赦免。历朝历代对于不孝敬父母都是不可饶恕的,弑父弑母更是重罪,必诛!
在当前,对于一些不良少年弑父弑母的行为也是严惩的。
宁夏郭银山由于与父母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于是将其父母杀害。2004年12月,郭银山被判处死刑。
兰州少年许福斌沉迷网络,被父母责骂,遂将其父母残忍杀害。2007年2月,许福斌被判处死刑。
2009年,中山少女齐萍萍由于父母吵架离婚遂将其父母杀害分尸,被法院判处死缓。从上述案例不难看出,即使在当代对于弑父弑母的行为都是不可饶恕的,嫌疑人都会受到法律重处。
父母养育子女不易,子女孝敬父母理所当然。孝敬父母就要从眼下做起,从小事做起,趁自己父母健在,经常回家看看,抽时间陪伴父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别让孝敬父母成为自己一生的遗憾!
13岁男孩弑母,到底是教育之失还是游戏之过
《12岁弑母男孩的作文曝光,揭露男孩因何走向深渊!》
据最新消息,12岁弑母男孩目前已经被送往长沙的一所机构接受为期3年的管束教育。(具体见文末链接《12岁弑母男孩被送长沙管束教育3年,是在长沙的这一所学校?》)
据新京报报道,记者在男孩的爷爷家中,看到了男孩五年级时写的作文(男孩今年六年级)。
作文的主题是“爸爸,我想对您说”,这是多年来小学作文的常见主题之一。
男孩在作文中详细记录了男孩脑海中深刻的一幕,“我一想起自己在家的哪一天,泪水就糊了双眼。”
那是一家人一起吃晚饭的一天,在晚饭过后,男孩的母亲去上夜班,临走的时候特别交代男孩的父亲,“不要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
男孩的父亲对此似乎并不高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而当男孩的父亲接到麻友“三缺一”的电话时,“脸上满是笑容,三两口把饭吃完了,把碗筷一扔”,让男孩洗碗。
这并不是男孩父亲第一次离开男孩出门打麻将,而是一个常年累月的习惯性行为。以至于男孩对这个“三缺一”的电话都有着异样的感觉,“电话里传来领我厌恶的声音,那时候我恨不得把电线剪短,恨不得把电话砸碎。”
而这一次,男孩出声请求父亲:“爸爸,妈妈不在家,您就别出去了,就这一次。”
然而男孩的父亲,却放下脸说:“小孩子懂什么!”
当天晚上,男孩的父亲出门两次,而将男孩独自留在家中。(应该还有男孩一岁的弟弟)
作文的最后,男孩写道,“爸爸我想对您说,‘您少打麻将吧!我失去的爱太少了。’”(注:原意应为,失去的爱太多了或得到的爱太少了)
12岁男孩弑母一案,很多人都称男孩是一个天生的冷血恶魔。然而,并没有什么天生的好人亦或是天生的坏人,一个人的善恶更多都是受到其生活经历的影响而一点一点地转化而来,年龄越大,先天的因素影响越小,后天的因素影响越大。
男孩的这篇作文,并不是男孩家庭矛盾的开始,而是男孩家庭矛盾的爆发。一个由于工作不得不在晚上离家工作的母亲,一个为了打麻将不顾孩子挽留而出门的父亲。一个11岁的男孩带着一个1岁的弟弟,会对男孩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在男孩的父亲看来,”小孩子懂什么?”然而,小孩子其实什么都懂,反而真正不懂的是男孩的父亲啊……
很多人也许有个疑问,冤有头债有主,男孩对父亲不满,为什么会去弑母?
或许对男孩来说,父亲的爱太轻,而母亲的爱太重吧……
小孩子看问题的视角与成年人不同,而且更加敏感、脆弱。男孩写那篇作文的时候,心理状况应该已经处于深渊的边缘。
在那之后,男孩的父亲因债务问题出远门打工,对男孩的管教基本上都是靠男孩的母亲。
此时男孩的心性已经改变,可以说是提前进入了叛逆期。
虽然男孩在作文中抱怨的是父亲的行为,但不代表男孩就满意母亲的行为。父亲在男孩生活中的淡化和缺失,凸显了母亲在男孩生活中管教和影响。
而对于一个叛逆期的青少年来说,父母不恰当的管教不仅会造成情感上的疏离,更会遭致孩子的怨愤。
而男孩父亲的远在他乡,使得男孩将双份的怨愤全部都倾泻于母亲身上。
12岁男孩弑母,你很难说男孩到底是一时冲动,还是早有此心。
男孩冷血吗?是的。
男孩天生就冷血吗?并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而在这过程中又有谁听到男孩内心那无数个“为什么”的呐喊呢?
而同时在各地又有多少孩子的呐喊被人忽视了呢?
有人说,类似的家庭千千万,为何只有这个男孩会弑母?还不都是天生的。
的确, 每个人的天性各有不同,对事物理解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但这只是众多因素中一部分;即使是家庭教育,也同样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部分。
在天性和家庭教育以外,还有众多的因素会对一个人造成影响。
这就像门上的锁,即使你不锁门,也有好人不会进你家门顺手牵羊;而即使你锁了门,也同样有坏人会撬锁入室盗窃。
如果世上只有好人和坏人之分,你又何必锁门呢?
而锁门,却可以避免那些可好可坏之人一步踏错变成坏人。
同样,如果世上只有天生的天使和恶魔之分,那又何需教育、道德以及法律呢?
对于这起案件,社会要反思的就是这扇门要怎么锁……
相关阅读
12岁男孩弑母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和问题不容忽视!弑母男孩父亲回应
12岁弑母男孩被送长沙管束教育3年,是在长沙的这一所学校?
本文作者【out-man】,发表于公众/微博号【相遇体验GO】,转载请留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告知。
北大弑母案,什么吞噬了亲情
近日吴谢宇弑母案在网络上传播发酵,世人都在期待着吴谢宇为何弑母的谜底,这个谜底不知道也罢,肯定是比较奇葩或者难以启齿的答案。关键是要研究的是什么吞噬了亲情。
吞噬亲情的首先是教育与社会的大环境。每个人都有感觉,在学校里学的那些一旦走入社会,好像有天地悬殊。稚嫩时代美好教育一旦被现实撞得粉碎的时候,那种心里的落差是极其难受的,可是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慢慢可以接受,对于一个自诩天资很高而极具自己想法的北大学子,甚至有点自卑有点神经质的北大学生,那种报复心理很容易形成。吴谢宇现在杀了自己的母亲是可悲的,如果这样的人隐藏至深到走向工作岗位,说不定叛党叛国的事情都做出来。这也是在警示我们的教育,不要让所谓的德育教育走形式了,要把中国传统的“人伦礼仪,正义果敢”植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开放是发展的前提,可是开放不要让外来和尚念得经占据主导地位,不要把沉淀了五千年精华的中国美德教育束之高阁啊!德才兼备,德字为先啊!
其次吞噬亲情的是他母亲自己。母亲是一个正统中国妇女,受到了正统的中国教育,特别又是历史老师,历史典故知道的也多。可是在灌输孩子知识,要求孩子上进的同时要与时俱进,不要小看了这些孩子,不要小看了代沟。当空洞的说教多次被现实碰得粉碎的时候,孩子不再相信家长的话。举个简单的例子,吴谢宇在母亲眼里,在当地是个好学生,可是来到人才济济的北大,他算什么?论学识与他比肩的多得是,论家庭比他强的多的是,论将来发展比他牛的多的是,他再也找不到鹤立鸡群的感觉,当母亲老一套陈词滥调怎么能说动孩子的心啊。当母亲再以一个权威家长要求他这要求他那,叛逆的力量就起来了,日积月累,极点爆发,酿成后果。
第三吞噬亲情的吴谢宇的私欲。当一切光环褪尽,当在与性工作者刺激的时候,当做一夜公关的收入都超过大学教授的时候,对知识与人生产生了怀疑,在怀疑中私欲的膨胀就像吸了鸦片一样,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可以说遇见什么阻挡他前进的路他都会想办法消除。
吴谢宇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悲剧,可以说是现代教育的悲剧,更是千万做家长的悲剧。吴谢宇的悲剧值得每个人反思。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能杀母亲的才子再多又有何用!
为什么现在弑母案件时有发生,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是溺爱;二是望子成龙。在这两个原因的作祟下,教育的方法手段没有契合好,造成孩子偏执任性压抑,认知出现了问题,传统的文化意识早已偏离了正常轨道,一旦爆发祸害的概率直线上升,既是父母的悲剧更是孩子的悲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孩子如何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望子成龙的压迫教育是违背人性的,人才是天生和努力结果,所以顺应自然健康有身体和健全的人格才是培养孩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