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梅尼 幕后

萨德尔幕后操控选举是想成为伊拉克的霍梅尼吗即用民主手段夺取伊拉克的领导权?埃尔多安是不是梦想成为土耳其的霍梅尼美俄能否阻击埃尔多安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0 00:59:22 浏览9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萨德尔幕后操控选举是想成为伊拉克的霍梅尼吗即用民主手段夺取伊拉克的领导权

作为萨达姆政治屠刀下萨德尔家族唯一的幸存者,穆克塔达•萨德尔在伊拉克政坛的崛起多少让美国感到有些始料未及:在去年历时三个月的伊拉克国民议会选举中,由穆克塔达所领导的“行走者联盟”一举夺魁占据多数席位。▲图为穆克塔达•萨德尔

这也使得穆克塔达成为了继萨达姆之后伊拉克最具实权的政治人物,再加之其既反萨又反美的政治立场和信奉什叶派的宗教属性,让外界普遍认为穆克塔达掌权后或许会效仿伊朗在伊拉克建立又一个神权政府。

考虑到穆克塔达什叶派的宗教背景、强烈反美的意识形态,以及其所领导的“迈赫迪军”武装力量长期受到伊朗支持等因素,不排除穆克塔达成为伊拉克“霍梅尼”的可能;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伊拉克当前的政治生态似乎并没有为其创造成熟的条件。▲图为穆克塔达的迈赫迪军与美军交火瞬间

首先,穆克塔达长期反对的美国目前在伊拉克仍然保有一定规模的军事力量。特朗普此前曾多次表态要从阿富汗和叙利亚撤军,但唯独没有提及伊拉克;这其中除了战略性的需要外,防止穆克塔达完全控制伊拉克也是考虑因素之一。

其次,穆克塔达领导的政治实体虽然主导着现阶段的伊拉克国民议会,但他们暂时还无法撼动后萨达姆时代形成的教派分权体制:即总理由什叶派人士出任、总统由库尔德人出任、议长由逊尼派人士出任;尽管总理在行政职能上的权利最大,但其他两派仍能对其形成一定的掣肘。▲图为穆克塔达与萨勒曼王储

至于伊拉克的民主推进,穆克塔达其实也早就做好了框架规划:即首先要建立“技术性官僚政府”;通常情况下,技术性官僚一般被认为是那些具有专业背景的中高级官员,这样的架构或许对于正处于重建中伊拉克很有实用性。然后就是老生常谈的基础建设和医疗教育。

坦白讲,穆克塔达的规划完全符合伊拉克当前的迫切需要,但最终能否顺利实施?启动后能否做到在不同派别间不偏不倚?这些显然都还是未知数。而且参考阿拉伯国家广泛存在且根深蒂固的宗教矛盾,穆克塔达的民主构想恐怕也难尽善尽美。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埃尔多安是不是梦想成为土耳其的霍梅尼美俄能否阻击埃尔多安

土耳其虽是一个伊斯兰国家,但该国总统埃尔多安却总以西装革履、油头粉面的形象展现,丝毫看不出他竟是伊斯兰教的信徒。

埃尔多安乃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更是拥有勃勃野心之人。而他的理想、抱负与野心,就是如何才能尽快地恢复奥斯曼帝国的风采。为此,埃尔多安最近几年常有惊人之举——与普京勾肩搭背,与特朗普怒目而视,军事介入叙利亚与利比亚内战……俨然将自己当成了中东地区的主宰。

埃尔多安虽然在国际上不甘寂寞,并频频登上热搜,但他在国内的人缘其实很一般。尤其是他的所在党——正义发展党,竟然在地方选举中屡屡败北。由此可见,他完全没有伊朗原精神领袖霍梅尼一呼百应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俄罗斯为了在中东地区寻求存在感,亦为了抗衡美国及北约,普京屈尊与埃尔多安称兄道弟。与此同时,土耳其为了摆脱美国“狗腿子”的形象,也主动与俄罗斯走近,实际上却是在玩“跷跷板”。

玩政治的人向来不谈真情实感,眼中只有利益的多与少。

当美俄面对埃尔多安的理想、抱负与勃勃野心时,既不能帮其助长,也不能强制阻拦,就像洪水来袭一样,必须懂得因势利导才行。因为一旦硬堵的话,往往就会决坝或溃堤。

苏联支持的霍梅尼推翻亲美的巴列维王朝之后,为何会出现矛盾

题目中表述并不正确,霍梅尼并不是因为苏联的支持而推翻巴列维王朝并上台的。

如果说苏联在伊朗伊斯兰革命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的话,那也只是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因为革命爆发之前,伊朗人民党(伊朗共)在国内的影响力相当有限。

一,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苏联一度主动示好。

二战以后,苏联在阿拉伯世界的角色非常尴尬,尽管借着多次阿以战争,苏联通过军事援助将阿拉伯国家拉拢在身边。

但埃及总统纳赛尔等阿拉伯强人不仅没有在意识形态上靠拢苏联,反而对本国共产党组织大力压制。

尤其是1978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上台之后,更是对伊拉克共产党大肆镇压。

也正是在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在戴维营会谈,双方在美国总统卡特的见证下,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纲要》。

埃及作为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国家,单独以色列结束敌对状态,意味着苏联阿拉伯外交的破产。

结果就在1979年,伊朗突然爆发了革命,美国在中东苦心扶持几十年,送了无数美元和武器援助的盟友,巴列维王朝就此垮台。

喜出望外的苏联人,以为拉拢另一个中东大国——伊朗的机会来了。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国家, 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盛赞伊朗伊斯兰革命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同时,在伊朗人质危机期间,苏联更是表态支持伊朗。

上台之初的霍梅尼,也需要背后有大国的支持,很快投桃报李,不仅把苏联大使作为第一个召见的大使,还宣布继续承认1921 年签订的《苏俄波斯友好条约》,并更进一步宣布:

如果伊朗受到反苏力量侵略时,苏联有权出兵进行干涉。

二、“既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的霍梅尼主义:苏联和伊朗的短暂蜜月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神权国家。

因此,从意识形态上来说,霍梅尼既敌视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敌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他们在经济上推行由政府主导的国有化和计划经济,同时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用伊斯兰教法取代按西方模式建立的世俗法律,并认为只有伊斯兰教才可以消除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各种不平等。

体现为全面禁止西方文化,关闭一切歌舞厅和酒吧、音乐和影视等必须严格遵循伊斯兰价值标准;

同时恢复伊斯兰传统的酷刑和多妻制,妇女被要求黑纱蒙面等等。

在对外关系上,霍梅尼主义认为,正是东西方的帝国主义将不公正的世界秩序强加于伊斯兰国家,并导致穆斯林世界分裂成许多国家,而伊朗的任务在于解放并统一穆斯林世界。

霍梅尼的口号,在他归纳起来,就是简而言之一句话: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

伊朗的强烈宗教色彩由此决定了苏联和伊朗只能同床异梦。

而且,很快破裂的理由来了。

三、苏联入侵阿富汗:苏联伊朗矛盾的开始

1979年12月,苏联出兵入侵阿富汗。

霍梅尼统治下的伊朗,理解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称苏联“不仅是与阿富汗人民为敌,而且是与全世界的穆斯林为敌”。

1980 年1 月,伊朗宣布废除了《苏俄波斯友好条约》中部分条款,其实是担心苏联利用这些条款如法炮制出兵伊朗。

不仅如此,霍梅尼还呼吁抵制1980 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并且在世界解放者代表大会上,大骂苏联为“撒旦”(魔鬼)。

所以,在霍梅尼的眼中,美国是大撒旦,即great satan,苏联是小一号的大撒旦,即lesser satan,而以色列,则被称为little satan

此外,苏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大使馆,伊斯法罕的领事馆都遭到了袭击。

四、两伊战争:双方的矛盾再次公开化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主动对伊朗发起进攻,历时十年的“两伊战争”就此爆发。

伊拉克是苏联的盟友,伊朗是苏联拉拢的对象,苏联在双方之间无法抉择,只好尴尬地宣布中立:一方面冷处理伊拉克军事援助的请求,一方面也冷处理伊朗要求停止援助伊拉克的呼吁。

然而,无论是历史上苏联曾经有过入侵伊朗的过往,还是眼下入侵阿富汗的现实,霍梅尼始终对苏联存有敌意。

1982年,两伊战争进入第三年,伊朗开始取得战争主动权。

缓过手脚的霍梅尼开始公开指责苏联,并称国内的伊朗人民党(伊朗共产党)是苏联的“第五纵队”、傀儡和代理人,是时刻准备颠覆政权的“最危险和最狡猾的反对派”。

1983年,伊朗驱逐苏联外交官,取缔伊朗人民党,并开始大规模镇压,四分之三的党员及许多支持者被逮捕(这些人很多死于1988年的大处决),只有极其少数人,幸免于难并流亡国外。

与此同时,苏联由于国内有大量穆斯林的存在,也在担心伊朗会输出伊斯兰革命,威胁到苏联政权。

不过,苏联依然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小心翼翼的走钢丝:对伊拉克恢复军事援助的同时,继续执行对伊朗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

1982年开始,苏联按照协议对伊朗援助了100多个项目,并派出大量专家工程师为伊朗培训了上万名技术人员。

截止1985年,苏联对伊朗的军售达到25亿美元,以至于伊拉克国防部长在一次胜利后宣布,“缴获武器的80%以上来自苏联。”

小结:

从伊朗伊斯兰革命到苏联解体,苏联和伊朗尽管动机不同,但出于反对美国霸的目的,始终相互加以利用,矛盾不断加深又始终斗而不破。

尽管苏联早已解体,但在21世纪的今天,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和伊朗依然出于同样的目的,而走得很近,正是这样的原因。

你怎么看本周一特朗普在签署针对哈梅内伊的制裁时,说成了已经去世三十多年的霍梅尼

这充分说明,特朗普是精神分裂症。关键是,出了一个希特勒,德国倒霉100年。现在美国人都跟着特朗普疯狂,尤其是蓬和博,实在是躁狂型的。

美国很后悔扶持霍梅尼推翻巴列维王朝吗今后还会犯同样的错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巴列维王朝的垮台,同美国有很大的关系。

在巴列维王朝因改革过于激进,投入太大。

结果石油价格暴跌,王朝出现财政赤字,导致通货膨胀和人民收入降低。

这大概持续了2年时间,导致底层农民和工人生活困难,形成了民愤。霍梅尼和其他反对派借此联合起来,鼓舞人民推翻国王政权。

最终巴列维王朝无力扭转经济困境,最终垮台。

在此期间,作为盟友的美国,无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袖手旁观。

原因如下:

第一,巴列维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就同南越的吴庭艳总统一样,他们虽然和美国是盟友,但都不希望美国人随便指手画脚,干涉他们的权力。

巴列维在位20多年,将伊朗从世界最贫穷的国家建立成中东第一大国,具有了相当的实力。

此后,巴列维就对美国不是很客气,不听美国人的摆布,甚至同美国人对着干。

由此,美国开始恼怒,不把巴列维当做盟友看待。

第二,美国总是支持会胜利的一方。

美国认为,巴列维的能力有限,尤其是掌控复杂政治格局的能力不足,不是优秀的政治家。

相比老辣的霍梅尼,小巴列维差了几个档次。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当时霍梅尼堪称伊朗的超级外交家,他联合了所有的反国王派别,连伊朗共产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自由民主学生派全部都支持他。

然而,在夺权政权以后,霍梅尼第一件事就是将这几个反对派全部消灭,手腕高潮之极。

然而,小巴列维连自己的军队都没有完全控制住,军队在骚乱中竟然宣布中立。

由此,美国判断霍梅尼最后会赢,他们选择抛弃小巴列维开始和霍梅尼打交道。

第三,美国不愿意投入太多。

70年代,美国已经陷入越南战争泥潭,没有精力考虑大规模援助伊朗。

当时如果美国愿意出钱支持巴列维,稳住伊朗经济,巴列维王朝就不会垮台。

但美国不愿意将巨额资金冒着打水漂的危险,交给伊朗。

另外,如果在骚乱期间,美国愿意出兵控制德黑兰,巴列维政权也不会垮台,但美国不愿意军事介入。

甚至,美国还不但驱赶小巴列维尽快跑路。

美国驻伊朗大使,多次恐吓小巴列维:国王陛下,我再次建议您尽快离开伊朗。要知道,您面临的危险不是以天计算的,而是以小时。

小巴列维在逃走之前,曾流着泪对他的王后说:我们被美国人像垃圾一样抛弃了。

本拉登当年是想学习伊朗的霍梅尼在沙特复制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吗沙特为何不欢迎他

奥萨马.本.拉登是一位虔诚的逊尼派人士,他之所以走上恐怖主义头目的道路,与什叶派领导的霍梅尼革命并没有任何关联。

霍梅尼领导的革命活动,是什叶派性质的,伊朗在此之后积极向中东地区输出的是什叶派革命,这根本就与逊尼派后来出现的“阿富汗阿拉伯人”毫无关联。
(本.拉登)

真正影响本.拉登的人生抉择,让他走上肉日后道路的是1979年发生在沙特和阿富汗的两件大事。

1979年12月11日,也就是希吉拉历第1400年的清晨,前沙特国民警卫队士兵朱海曼.欧泰比带领一批来自各国的武装分子袭击了麦加大清真寺,他们在清真寺中要求推翻沙特王室,并将沙特变成一个更加纯粹的教法派国家。他们占领的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世界的圣地。沙特政府随后平定这次叛乱,并处决了朱海曼.欧泰比和他的支持者。

本.拉登那一年22岁,欧泰比的行动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当时正在阿卜杜拉国王大学上学,他开始受到哈桑.班纳,阿卜杜拉.阿扎姆和瓦哈比的影响。
(本.拉登)

一个月后,苏联推翻了阿富汗总统阿明的统治,阿富汗战争爆发。这件事彻底改变了本.拉登的人生,在当时,有很多阿拉伯青年都在前往阿富汗援助当地的居民与苏联进行作战。本.拉登也带着他的建筑队去了阿富汗,还负过伤。当时参加阿富汗战争的很多人都在未来变成了恐怖主义大亨,比如在90年代策划车臣叛乱的焦哈尔.杜达耶夫,日后创立塔利班的穆萨维.奥马尔和来自约旦,日后成为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头目的穆萨.扎卡维,来自阿尔及利亚的战争贩子,车臣叛军头目塔哈卜,来自埃及医药世家的艾曼.扎瓦希里。

那些留在阿富汗的阿拉伯志愿者在这片土地上开设训练营,培训逊尼派士兵,这些人在后来大多成为了恐怖组织成员,是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头十年国际恐怖主义的骨干力量。因此他们被称为“阿富汗阿拉伯人”。本.拉登就是他们的代表,他在1988年创建了基地组织,这就是他的成长轨迹。

(阿富汗游击队)

拉登建立基地组织的目地,是为了建立一个不受西方世界影响,近乎中世纪的新帝国。“基地”组织这个称号中,“基地”一词也有家,营地,基本和根源之类的含义。也可以说体现了拉登崇尚的逊尼派基本教义学派的主张。他试图沙特和阿拉伯国家的执政者,后来他在这些国家发展的分支也确实在这么干。这也难怪沙特政府会讨厌奥萨马.本.拉登。

拉登家族是沙特的七大家族之一,如果拉登没有群阿富汗,那他完全可以当个潇洒快乐的富家公子,过完一生。拉登在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离开了阿富汗,前往苏丹。但由于策划了1998年美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爆炸案,美国将他列为恐怖分子,苏丹政府不得不驱逐了本.拉登。而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之后,他被沙特吊销了国籍,因此他无法返回沙特,只能在阿富汗接受塔利班的庇护,最终,他死在了巴基斯坦。

为什么当年美英要压制伊朗国王巴列维,不让他收拾霍梅尼

其实也并非是压制,而是美国开始了人权外交。

人权外交是卡特政府开始的一种外交政策,其背景在于70年代西方社会经济发展陷入滞涨,同时越南战争的战略失败、1974年石油危机等外部因素让美国的硬实力受损,而苏联却在石油价格飙升中赚得盆满钵满。在硬实力相对下滑的情况下,美国需要缓和与苏联的高强度冷战,进行更深入的军备控制和战略妥协,但这种妥协又不能过分损害美国的利益。因此,一方面基于美国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基于功利性的与苏联在价值领域展开更多竞争,卡特将人权外交作为美国外交的支柱政策。这一政策将人权作为美国外交的新工具,一改过去的现实主义作法,强调人权观念的重要性。事实上,这是美国对外战略的一种升级,新的工具也部分重新定义了美国的利益。

卡特的人权外交针对的最主要的是苏联,美国针对苏联很快就基于苏联违反了1975年《赫尔辛基协定》对人权的要求而对苏联发难。同时,美国也切断了对阿根廷、乌拉圭、埃塞俄比亚的军事、经济援助,因为这几个国家也有糟糕的人权纪录。美国则在卡特时期签署了协议,在1999年归还了巴拿马运河区的主权。同时,卡特政府也推动中东和平进程,1978年戴维营协议让埃及的萨达特承认了以色列的合法地位,最终诞生了现在中东和平进程的基本框架。1979年,美苏签署了《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SALT II),是军控史上的一个进步。

当然,另一面,对于对美国秩序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也有糟糕人权纪录的菲律宾、韩国、南非,美国仍然网开一面。对巴列维王朝的援助美国其实并没有真的被减少太多,主要问题在于美国希望巴列维王朝在人权方面有所改善,这让美国并无意愿干预伊朗的革命。而巴列维真正掌权是在中情局的策划下,而这一君主制的模式无法吸纳更多的政治参与让在1962年开始白色革命的伊朗社会与君主权力的冲突越来越大。美国所扮演的角色是复杂、甚至是前后矛盾的,对于巴列维王朝而言美国的态度令人沮丧,但不能说美国压制了巴列维。在伊斯兰革命前,美国对伊朗的援助仍然是大量而且全方位的,这不同于拉美或非洲部分国家。伊朗伊斯兰革命更多是白色革命的继续革命,美国的援助及其伴生的反美主义属于伴生物。

最后说一下霍梅尼,其实1978年以前霍梅尼并非真正统领反对君主专制的领袖,他早在1964年11月就被巴列维“收拾”流放到土耳其,1965年10月他辗转到伊拉克的什叶派圣城纳杰夫,在那边停留了很久,并进一步发展其带有伊斯兰主义和左翼政治的理论,并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当时主要威胁巴列维的是摩萨台主义者(民族主义)和左派政治力量,教士们是后期才真正加入抗议的力量。1978年,面对巨大危机的巴列维王朝要求伊拉克驱逐霍梅尼,他随后先在10月6日前往科威特,而后10月8日前往巴黎。最后1979年1月21日,霍梅尼返回了伊朗。

某种程度上,正是霍梅尼被流放,让其学说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因为他的学说长期停留在纸面上而没有真正地处于执政地位,因此没有实际利益的关联反而处于道德高地。在全民反对巴列维的情况下,霍梅尼因为其道德形象和带有左派立场的伊斯兰学说成为了从民族主义者到工人,从巴扎商人到农民一致认可的领袖。这是多少有点意外的。

霍梅尼只是毁了一个伊朗,而将来无数个伊朗会不会毁了整个世界

这个话题太敏感,面对同样的一个事实,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认知。

比如公路旁一泡牛屎,农民说是一堆肥料,行人却说是恶心的污垢物,环卫工人觉得就是个必须要做的工作量而已。

谁说的对呢?好象谁也没有错。

就拿本话题来说,霍梅尼毁了伊朗吗?谁认定的?可能伊朗人自己都没觉得,反而视其为圣主,其原因都懂的,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讲最好只能去意会而不必直言。

伊朗的涉核问题,是国际社会心知肚明的事,是不可能让其自行而为之的,至于怎样去限制并制裁,就由世界各国的政客们去操心了,这些普通瓜众最好就歇歇休息吧。

反美反苏的伊朗领袖霍梅尼为何后来又自食其言与它们进行相关合作

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朗的民选总统虽然也在管理国家,但并不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伊朗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是最高领袖。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成为了国家最高领袖。

最高领袖是伊朗宪法所创造的一个职位,是国家政治和宗教上的最高职位。霍梅尼又是一名什叶派伊斯兰教的神权统治者,在国内外,霍梅尼被称为“广受支持.别具魅力”的领袖,在伊朗占主流地位的什叶派视他为“伊斯兰复兴的战士”。

在霍梅尼担任最高领袖时期,伊朗与苏联及美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军事合作,经贸关系也非常有限。霍梅尼属强硬反美派,在他当政时美伊关系始终低迷,但在后期和苏联关系有所改善,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也有了一些经贸往来。

霍梅尼执政时便与沙特和以色列交恶,这也影响了与美国关系的改善,而美国和伊朗也都没有急于改善两国关系的需求,但当时美国的政治环境与诉求和现在还是有差异的。

也就是说,美国的霸权主义是一个逐渐演化和加速的过程,而且愈演愈烈。

巴列维王朝拥兵70万,面对霍梅尼一人,为何没打一枪就流亡国外

1925年12月,巴列维家族在成功推翻卡扎尔王朝后开始统治伊朗,通过制宪议会宣布成立波斯帝国,礼萨汗成为了统治者。上任之初,他雄心勃勃地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力发展了工业、教育和医疗等体系,不断向西方国家看齐。

由于礼萨汗的改革措施触及到了保守势力的利益,逐渐引起了宗教派别的不满。不过,面对迅速发展的国家经济和政策红利,国王始终都保持着较好的支持率。

在1939年后,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已经表现出了浓厚的扩张和侵略意图,与英国和法国已经成为势不两立的死对头。同时,它与伊朗的关系却是日益升温,代替苏联成为对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尽管一再声称自己保持局外中立,但伊朗和德国的特殊关系还是引起了英国和苏联的强烈不满,生怕它加入轴心国阵营。考虑到极其重要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英军和苏军还是在1941年8月25日对伊朗发动了进攻。

面对强大的军事压力,伊朗国王礼萨汗只得宣布退位,由自己21岁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任伊朗新国王。

巴列维继承王位后,长期沿用了父亲的改革政策。一方面,确保伊朗的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一方面,确保军队继续置于皇室的控制之下。

二战结束后,伊朗伊斯兰议会以79票赞成和12票反对的结果,宣布提名摩萨台为政府首相。从此以后,伊朗政府开始致力于驱逐英国势力以实现石油公司国有化,此举遭到了英国政府的强烈抵制。

摩萨台首相在收复石油权利的过程中势必破坏了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在英美等国的暗中支持下,伊朗国内出现了许多“倒摩风潮”。在这种背景下,国王巴列维也蠢蠢欲动,希望逼迫摩萨台下台并且归政于自己。

结果,摩萨台采取了雷霆手段发动政变,一举就将巴列维国王软禁并且禁止他与国外进行任何接触。于是,巴列维像囚犯一样被软禁了两年之久,直到1953年才在美国的支持下重新复出掌权。

重新执政后,巴列维采取了比之前更加严厉的政策,重新加强了中央集权,重新将议会变成了王室的附庸。稳定局势后,他带领伊朗进入到一个飞速发展但却充满畸形的时期。

面对丰厚的石油收入,伊朗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俨然成为了中东地区的领头羊。可是,单一依靠石油出口显然不能长久,在贪腐势力、宗教势力和国外势力的长期危害下,国家的其它行业都出现了滞胀的局面。

在这种形势下,巴列维拟定了“白色革命”的六条原则,并且在1963年1月提交第一届国民大会通过。之后,根据形势的变化又陆续增加到了十二条内容,分别是:

一、将土地分配给农民。

二、优先促进农业发展。

三、全部森林收归国有。

四、将企业出售给合作社和个人。

五、出售的企业利润归劳资双方分享。

六、修改选举法实行普选,包括妇女。

七、重视知识分子和国民教育。

八、推进免费医疗事业发展。

九、全部水资源收归国有。

十、从农村开始建立公正的法庭。

十一、制定全国性的城乡建设规划。

十二、改组政府并将行政权力下放。

不可否认,巴列维推行的“白色革命”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推动伊朗向新型国家和民主国家迈进了不少。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当时伊朗国内高楼林立,各种流行文化涌现,跟今天女性必须带头巾的伊朗完全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1978年时,伊朗的GDP高达780亿美元,短短十年间人均GDP就增长了7倍,达到了2000美元。而同一时期,中国的人均GDP只有可怜的150美元。

由于伊朗复杂的国情,巴列维的改革虽然表面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可实际上却埋下了严重的隐患。一方面,石油经济的确取得了巨大效益;另一方面,这些巨大的效益并没有使中下层得到相应的实惠。

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集权,巴列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压制崛起的中小资产阶级。

这样一来,巴列维的改革变得两头不讨好,打压地主阶级的同时,也在限制资产阶级。还有一点更为致命,伊朗国内始终都充斥着宗教这种特权利益阶层,他们从来都没有真正支持过巴列维国王进行改革。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油价在一路高涨后开始暴跌,直接导致了严重依赖石油的伊朗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国内的失业率更是破了历史的纪录。

于是机会来了!伊朗宗教势力再一次开始发难,将改革失败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巴列维,不断倡导重回“纯洁朴素”的生活。而作为最大的外援,美国卡特政府也决定不再支持巴列维,甚至开始尝试与领导街头革命的宗教领袖们“和解与合作”。

在美国的默许甚至是支持下,伊朗从1978年陆续爆发了多次声势浩大的示威抗议活动,矛头直指巴列维家族。

不过,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者,这些反对者们并非铁板一块,显得有些混乱。有的主张继续保留君主制,但要效仿英国进行君主立宪;有的主张推翻君主制,效仿美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国家;有的主张效仿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还有的更夸张,主张恢复之前的宗教模式,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面对无法收拾的烂摊子,巴列维再一次寄希望于自己的“主子”美国,屡次提出访美要求都被婉言拒绝。很显然,在局势尚未明朗之前,美国也不愿意贸然牵涉其中。

在各方势力的相互博弈中,宗教势力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很快,流亡在外的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成为了反政府势力的“共主”,他的追随者们从国外带回了一段又一段讲话录音,呼吁民众推翻巴列维王朝。

万般无奈之下,巴列维只得与曾经势不两立的霍梅尼暗中妥协,还派人请他回国。不过,霍梅尼却表示“只要国王还在伊朗,我就永远不会回国。”

1979年1月16日,巴列维为了保命,只好带着妻子法拉赫王后和四个孩子离开了伊朗,乘坐波音727飞机飞到了埃及,从此开始流亡海外。而到了2月1日,霍梅尼则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伊朗,成为了伊朗新的宗教领袖和国家领袖。

起初,巴列维还试图借助自己过去的余辉寻求获得其他国家的庇护。考虑到自己曾在英国留学并且与之建交,他希望英国方面可以“仗义执言”,最起码收留自己。然而,英国却果断地对他下达了驱逐令,拒绝接纳他。

无奈之下,巴列维只好前往摩洛哥避难,可对方看到他已经彻底失势并且再没有重新执政的可能后,也将他赶了出去。就这样,巴列维又辗转来到了南美洲的墨西哥,可同样遭到了被驱逐的厄运。

1979年10月20日,巴列维离开墨西哥后抵达了纽约,希望这个自诩为“最民主的国家”可以接纳他。不过,到了11月4日,深受极端宗教思想蛊惑的伊朗青年学生们就包围并占领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还将52名美国外交官和家属都全部扣押,要求美国引渡巴列维回国受审,引发了“伊朗人质危机”。

为了维持与霍梅尼新政权的关系,美国竟然撤回了对巴列维的邀请,还将其列入“不被欢迎”的名单中。对此,他绝望而愤怒地表示:

我被美国人当成死老鼠一样踢来踢去。

在各种绝望中,美国又把巴列维发往巴拿马。当时,巴拿马总统托里霍斯是一个军事独裁者,对流亡的巴列维夫妇非常粗鲁,甚至没有对他的重病进行任何医治,任由他自生自灭。

为了解救德黑兰的人质,美国政府选择向霍梅尼妥协退让,开始向巴拿马施压。而巴拿马自然非常惧怕美国,也惧怕伊朗的报复,最后做出了驱逐巴列维的决定。

在被几个国家当作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后,巴列维真的已经是走投无路。很显然,如果再没有国家愿意收留自己,他将被巴拿马引渡到伊朗受审。到时候,他要么被吊死,要么被烧死,总之是必死无疑。

最后关头,只有埃及同意收留他,埃及总统萨达特对巴列维在位期间的帮助一直都心存感激,顶住与伊朗断交的压力接走了他。

到达开罗后,巴列维开始接受医学治疗,可为时已晚。他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全身,于1980年7月28日在开罗逝世了,享年61岁。

巴列维的人生跌宕起伏,既风光过,也没落过,甚至还被当成皮球踢来踢去。事实上,他的一生揭示了历史无情的一面,也凸显了大国博弈中个人命运的渺小和无助。

霍梅尼领导的教士阶层上台后,立即将整个国家迅速闭化。以至于,现在的很多伊朗民众都开始偷偷怀念过去,怀念曾经的巴列维王朝。@文史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