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给北魏修《国书》的名臣崔浩,为什么会被诛族惨死
- 商鞅失势后,为何六国皆发国书诛杀商鞅以谢天下
- 文言文国书《大学》是什么意思
- 你个人学习书法的经历和经验是什么
- 是不懂书法还是厦门大学的“学”真的少了一笔
- 书法创作中,为什么有的繁体字不可随便用
- 为什么咸丰帝宁远割地赔款,也不愿意让英法公使“亲递国书”
- 中国书法何时能跳出只书写唐诗宋词的窠臼
- 摩崖石刻《瘗鹤铭》在中国书法史上处于什么地位
- 请问有无书法字典
给北魏修《国书》的名臣崔浩,为什么会被诛族惨死
南北朝时期名臣济济,其中,崔浩最有才华、却也死得最惨。“国史案”爆发后,“清河崔氏无远近,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北魏的顶级汉族世家几乎被一锅端。
崔浩落得这般田地,既有性格的原因,更是改革家的宿命:虽有宏图壮志、却输给了时代。
崔浩,字伯渊,小名桃简,出身于北朝第一豪门望族清河崔氏。在过去的数百年间,从曹魏直至十六国时期,崔氏一直在各个政权中位居宰辅;其父崔宏(崔玄伯)号称冀州神童,官至北魏吏部尚书、赐爵白马公。
崔浩则青出于蓝,他自幼博览群书,天文地理、诸子百家无不精通,是当时公认的头号才子。成年后就顺理成章进入政坛,当时在位的是北魏帝国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
十六国末期,一代雄主15岁时拓跋珪重建代国,从此带领拓跋鲜卑后发制人、强势崛起,先后横扫草原、击垮后燕、打败后秦,并在公元398年即皇帝位,奠定了北魏强盛的的雏形。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拓跋珪虽根据客观形势需要、加强了与汉族士人的合作,但整体而言,北方“胡汉之别”的思想观念还很浓厚,鲜卑上层贵族与汉族豪门之间不仅在文化、传统上存在差异,现实利益层面也存在剧烈冲突,比如中原租佃制与草原奴隶制、门阀制与血缘政治之间的分歧。
因此,当时的汉族士人若想在北魏朝廷占据优势地位,难度可想而知,但崔浩是个例外:他先后为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服务,每任皇帝都对他推崇备至,可谓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
而崔浩的地位,源自他无可辩驳的软硬实力:能力强、态度好,让所有皇帝都挑不出毛病,甚至是深为叹服。
比如晚年的道武帝尤为严厉,很多左右为了避免惹祸上身、纷纷撂挑子躲避,只有崔浩像没事人一样尽忠职守、“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以至于向来冷酷的拓跋珪都刻意让人送饭以示鼓励。
明元帝拓跋嗣即位后,学识渊博的崔浩俨如“帝师”,经常为其讲授《易经》、《洪范·五行传》等各类经书。而且崔浩精通星术、占卜,屡屡料事如神,因此得以参与军国大事,“凡军国密谋皆预之”。
在当时,甚至出现了“听崔浩的,一定能成功;反之,则必败”的规律。
比如公元416年东晋刘裕北伐后秦时,派人向北魏借道,绝大多数北魏大臣建议阻止刘裕西上,只有崔浩提出了让晋秦两虎相斗、北魏坐收渔利的策略。然而,拓跋嗣听取了多数人的想法,结果被刘裕的“却月阵”痛击,以至于他后悔不迭、“恨不能用崔浩之计。”
崔浩料事如神,他曾准备预测出刘裕无法彻底拿下关中,甚至还精准地算出刘裕篡位自立的时间点,对于当时各个政权的特点、优劣更是洞若观火,以至于拓跋嗣经常跟他谈到深夜仍意犹未尽。
公元423年,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面对内部形势复杂、外部柔然威胁的困局,不顾朝廷内的汹涌反对声,采纳崔浩的主张主动出击柔然。此战后,北魏不仅减轻了北边的压力,还将大量被柔然奴役的高车人编入军队,使得北魏的军事实力大增。
拓跋焘能够顺利统一北方,崔浩功不可没。对自己这位顶级智囊,拓跋焘极为尊重,甚至是言听计从,还称赞其为“长胜之家”。
接下来,为了促进北魏迈上新台阶,全面汉化已势在必行。毕竟当时的北方,鲜卑人不仅在数量上极大少于汉人,其文化、政治制度也相对落后,为了实现长治久安,制度与观念上的汉化至关重要。而推动这份工作,崔浩可谓当仁不让。
崔浩作为名门之后,向来致力于“以人伦为己任”、“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即孜孜不倦于为恢复汉文化、家世传统而努力。
为了坚定拓跋焘加快汉化的决心,崔浩利用道教将其包装为“太平真君”、树立为继孔子之后的一代圣人。后者龙颜大悦,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比如重设尚书省、建立中书省和秘书省,组织大批汉族士人参政;整顿赋税,考核官吏等。
此外,为了打造一个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儒教政权,崔浩坚决打击鲜卑人在民间信奉的杂神,甚至还声称要“荡除胡神、灭其踪迹”,进行激烈的“灭佛”举措。
但可惜的是,崔浩却也由此把自己推向了绝路。
其一,崔浩聪明绝顶,但却勤于谋国、疏于谋身。
崔浩身上带有士大夫的传统气节与精神,人格正直、坚守准则而不会见风使舵。他仰仗自己的过人才华、高贵的门第、历任皇帝的宠信,目空一切、藐视群臣,经常言辞犀利、咄咄逼人,屡屡说出“陋矣哉,公卿也”这种赤裸裸的羞辱之语,压根不给人留情面,得罪了大批同僚;
崔浩知道自己的才华可以睥睨众生,因此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常以张良自比,对于才华的展示也极为迫切、压根不加收敛。
但崔浩这种作风并非出于自私、而是一心为公的表现,比如他曾经当面痛斥弘农王奚斤、李顺等人受人金钱故意歪曲事实、将个人私欲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可耻行为;南线将领主张与刘义隆交战,崔浩却一眼看穿这些人意图借机敛财、不顾大局的小算盘。
这就造成了一种尴尬局面:崔浩越成功,其他人就越嫉恨,毕竟没有人愿意长期跟一个智商碾压自己的同僚共事、经常被其一眼揭穿。
其二,崔浩触动了鲜卑统治集团的利益。
崔浩出身汉人豪门世家,是儒家道德理念的忠实拥护者、践行者,他致力于恢复汉家文化、实现高官与博学合一的士族门阀政治理想,打造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原政权。
但这对于鲜卑贵族而言则无异于晴天霹雳。一旦以家族、学术为标准的贵族政治建立起来,基于血统的鲜卑贵族将被取代,已经到手的巨大利益将面临失去的危险。因此,拓跋焘汉化举措越多,崔浩与鲜卑贵族的矛盾越激化。
而崔浩消灭杂神、打击佛教的运动,更是招致了鲜卑上下的忌恨,双方的矛盾达到了顶点,声势浩大的反汉化运动随之展开。
而对于拓跋焘而言,之所以接受“太平真君”的头衔、推进汉化,说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但如今既然已经造成了政局动荡,他毫无疑问会选择支持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基:鲜卑贵族、旧俗。
在这种情况下,崔浩和很多汉人知识分子沦为了牺牲品,至于在修编《国记》时秉笔直书、毫无避讳地尽述拓跋氏的历史,不过是一个借口和导火索而已。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
崔浩的悲剧,不过是北魏曲折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崔浩极力促成政权汉化,大方向时英明、正确的,毕竟拓跋氏想要统治中原,必须彻底融入中华文明。当时显然并不具备成熟的条件,拓跋焘个人、大部分鲜卑人都还未实现汉化,直到后来的孝文帝时期,崔浩的理想才成为了现实。从这个角度而言,他可谓是生不逢时。
商鞅失势后,为何六国皆发国书诛杀商鞅以谢天下
这大概是小说或电视剧的说法吧,不符合历史事实。
商鞅失势后,逃到魏国,但是魏国不收留他,把他驱逐出境,又赶回秦国。商鞅没办法,只得回到秦国的封邑,起兵造反,最后被秦王杀掉了。在这里,没有什么六国皆发国书诛杀商鞅的事。
这里我就分析一下,为什么魏国不愿意收留商鞅,要把他驱逐出境呢?
首先,魏惠王是个死不认错的人
商鞅本是卫国人,早年他在魏国混,投靠相国公叔痤。公叔痤十分赏识商鞅,在临死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希望魏王把国家大事交给商鞅治理。这时商鞅只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魏惠王认为公叔痤是病得神志不清了,对他的话显然不上心。公叔痤看出来了,又说:如果不用商鞅,就把他杀了,不要让他去别的国家。
对于公叔痤临终前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魏惠王就当是个笑话。回到宫里,他对左右的人说:相国真是病得太厉害了。真可悲啊,他居然要寡人把国家交给公孙鞅治理,这岂不是太荒谬吗?
然而,事实证明公叔痤的远见卓识。后来商鞅去了秦国,搞了轰轰烈烈的变法,秦国国力于是大增,开始取得对魏国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很显然,这时的魏惠王意识到自己没听公叔痤的话,是大错特错。然而,有些人心里明明知道错,却死都不认错。在商鞅落难时,魏惠王完全可以收留商鞅,但这么做就证实自己当年无视商鞅是鼠目寸光。对于好面子的魏惠王来说,丢不起这张老脸,于是他拒绝收留商鞅。
其次,商鞅把魏国坑惨了
魏惠王不止是好面子,他对商鞅也是恨透了。为什么呢?
商鞅变法对魏国是有所伤害的。变法的一个内容,是废井田,开阡陌,“以尽人力垦辟,弃地悉为田畴”。当时秦国地广人稀,魏国土面积较小,又是四战之地,战争太频繁,民生艰辛。于是商鞅就挖魏国的墙脚,大力从魏国引进劳动力,分给他们田地与住宅,允许三代人不用服兵役。这样做,既增加了秦国的劳动力,又削弱了魏国的劳动力以及兵源后备力量,可谓是一箭双雕之计。
如果商鞅只是在秦国搞搞变法,还不是大问题。偏偏商鞅亲自带兵,几番攻打魏国。
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商鞅被提拔为大良造,这也是秦国最高官职,相当于相国兼将军。这一年,商鞅亲自领兵,东渡黄河,进攻魏国,包围安邑城。安邑是魏国旧都,重要性仅次于大梁城。安邑守军在孤城无援的情况下,被迫向商鞅投降。
一年后,商鞅再度带兵杀入魏国,兵围固阳城,迫使守军献城投降。
第三,商鞅以卑劣手段诱擒魏公子卬,这是魏惠王无法原谅的
魏国在马陵之战惨败给齐国后,商鞅乘机对秦孝公进言,这是攻打魏国的良机。
商鞅又亲自领兵,杀入魏国。在这场战争中,商鞅干了一件极不厚道的事:诱擒魏公子卬。当时镇守西疆的公子卬是魏军统帅,以前商鞅的魏国混时,两人就是老相识,好朋友。商鞅写了一封书信,差人送到魏军兵营。这封信是这样写的:“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欲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之民。”
这封信,写得极为诚恳。公子卬本是心胸坦荡之人,哪知老朋友一肚子坏主意呢?他还真信了商鞅的话,动身前往秦国兵营,打算罢兵会盟。可是他也不想想,倘若商鞅真的“不忍相攻”,带着这么多人马来干嘛呢?
商鞅假惺惺地请公子卬喝酒,公子卬一点疑心也没有。正当公子卬喝得有点醉意时,事先安排埋伏在外的甲士突然杀出,将他生擒。统帅被俘虏,魏国军队群龙无首。商鞅果断地对魏军发动致命一击。
这一战,魏国人惨败,伏尸数里,血流成河。
此役对魏国的打击力度,堪比孙膑所指挥的马陵之战。这两大战役,使魏国在东、西两线全部遭到惨败,魏国的霸业就此泡汤。魏国的强盛始于魏文侯,经魏武侯而终结于魏惠王。后世学者雷学淇曾这样评论说:“惠王之败于齐、秦,此盛衰一转关也。”
第四,商鞅落难,魏惠王拒绝收留
从以上三点分析可以看出,魏惠王拒绝收留商鞅,既有好面子的因素,也是长期以来积累的怨气与仇恨。特别是诱擒公子卬一事,足见商鞅人格之低劣。
秦孝公死后,商鞅就彻底失势了。曾被他大力压制的太子党如今成为掌握者,商鞅觉得大事不妙,于是打算出逃。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逃到魏国。然而,魏惠王却拒绝收留,他不怀好意地下一道命令:“商鞅是秦国的犯人。秦国强大,得罪不起,犯人逃到魏国,必须把他遣送回去。”
把商鞅遣送回秦国,与杀了他有什么不同?
魏惠王说不收留的原因,是因为秦国强大,得罪不起,这只是个托词罢了。尽管此时魏国霸业凋零,但也不致于怕秦国,河西之地不还在魏国手里吗?再说了,在商鞅之后,魏国还收留过公孙衍、张仪等秦国宰相级人物,就不怕得罪秦国么?所以,魏惠王的目的只是一个:借刀杀人。何必自己动手,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看看秦国人处死自己的英雄与救星,岂不快哉!
文言文国书《大学》是什么意思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你个人学习书法的经历和经验是什么
本人练习书法是在临退休时作的一个选择,用以打发余生,纯属玩玩的。
经验谈不上,喜欢谁的就临谁的。任性索取,任性改动,以自己乐意为前提。
居江湖之远,不仰庙堂之高,与名利不搭界。
只与自己较短长,不与别人争高低。不参赛,不入会,不卖字,与世无争。
是不懂书法还是厦门大学的“学”真的少了一笔
对于这个问题,我发表一点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指出!
提到厦门大学,我想很多人是心向往之的,他是国内排名前十的大学,被誉为“最美丽的大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厦门大学是真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然后就是这样一所国内知名的大学,很多人却在质疑他的校名,这当然不是质疑厦门大学这几个字有什么不妥,而是质疑其中“学”字的写法,很多人更是直言写错了,那么这个字真的是写错了的吗?
其实这几个是鲁迅先生写的,这并不是说鲁迅先生为厦门大学题写的校名,而是从鲁迅先生的书法当中摘取的这几个字,组成了厦门大学的校名。
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曾经有过短短四个月的执教经历,然后厦门大学却为他设立了纪念馆,也保留了当时鲁迅的卧室。
那么,这个“学”字是不是鲁迅写错了呢?因为鲁迅喜欢造字,也喜欢写通假字,那么这个字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况呢?
实则不然,因为这个“学”字采用的是草书的表现方法,而且是怀素的草书,大家知道,在草书里,多一笔少一笔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说,这个“学”
字并没有写错,而是我们今天用楷书标准的字形来要求这个字,所以觉得写错了,这其实是我们的不认识这个草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
书法创作中,为什么有的繁体字不可随便用
我国的汉字中有很多是同音不同义的,在汉字简化以前还多能分别,但简化字以后,很多字就是一字多义,很容易混淆,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弄不好就会出现意义上的混乱。比如题中所言“里”字,直接写不是简化字,而是故里的“里”,如果写做“裏”,则是表里的“裏”了。
在书法创作时,繁简体不能混杂使用
现代有很多书家,包括一些很有名气的书家,有时写出的书法作品往往繁体、简体混杂,这可能是平常写简体字习惯了,难免会出现一两个忘记写法的字,但正规创作就不应该了。如果遇到拿不准的字,建议采取两个措施:
1、上网查。可以在手机或电脑上下载个《书法字典》APP,遇到不会写的繁体,一查便知,而且这个软件还会给你展示多种名家的写法,非常方便。
2、如果即兴创作,手头又不方便查阅,那就宁可写简体字,也别弄得不伦不类,不上讲究。
网上搜集到的繁简多义字,供参考
1、发:發;髪
“發”表示“出發,發生,發布,發泄,發酵,發呆,發明,發票,發誓”等等。
“髪”表示“頭髪”。
2、历: 歷;曆
“歷”表示经历经过,如“經歷”,“歷史”。
“曆”表示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如“陰曆”,“日曆”。
3、坛 :壇;罎
“壇”表示用土堆成的平台,如“天壇”,“花壇”。
“罎”表示口小肚大的陶器,如“酒罎”。
4、纤 :纖;縴
“纖”表示细小,如“纖細”,“植物纖維”。
“縴”表示拉船的绳索,如“縴夫”。
5、脏 : 髒;臟
“髒”表示不干净,如“髒話”,“骯髒”。
“臟”表示身体内部器官,如“心臟”,“五臟六腑”。
6、钟 : 鐘;锺
“鐘”表示铃,计时器,如“鐘錶”。
“锺”表示大酒杯,聚集,寄托,如“鍾情”。
7、板 :板;闆
“板”表示片状物,如“木板”,“板凳”。
“闆”表示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如“老闆”。
8、表 :表;錶
“表”表示“表示,表白,外表,表率,表格,水表,表揚”等等。
“錶”表示计时器,如“鐘錶”。
9、卜 :卜;蔔
“卜”表示占卜,如“占卜”。
“蔔”一种蔬菜“萝卜”,即“蘿蔔”。
10、别 : 别;彆
“别”表示分开,不同的,如“辨別”,“告別”,“别墅”。
“彆”表示不顺,如“彆扭”。
11、才 : 才;纔
“才”表示草木之初,人之能等,如“才能”,“奴才”。
“纔”表示刚刚,仅仅,如“剛纔”。
12、冲 : 冲;衝
“冲”表示向上涌流,调制,冲洗,如“冲茶”,“冲廁所”。
“衝”表示交通要道,朝,冒,冲击,如“衝動”,“衝鋒陷陣”。
13、丑 : 丑;醜
“丑”表示地支第二位,戏曲角色,如“子丑寅卯”,“丑角”。
“醜”表示难看,如“醜陋”,“醜八怪”。
14、出 :出;齣”
“出”表示从里面到外面,如“出生”,“出嫁”,“出現”。
“齣”剧目用的量词,如“一齣好戲”。
15、斗 :斗;鬥
“斗”表示十升,盛酒器,斗状物,如“漏斗”,“北斗七星”。
“鬥”表示对打,搏斗,如“戰鬥”,“格鬥”。
16、淀 :淀;澱
“淀”表示浅水湖泊,如“白洋淀”。
“澱”表示沉淀下来的泥滓,如“澱粉”,“沉澱”。
17、谷 : 谷;穀
“谷”表示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如“山谷”。
“穀”表示粮食作物的总称,如“五穀”。
18、后:后;後
“后”表示帝王,帝王的妻子,大地的尊称,如“皇后”,“后土”。
“後”表示时间,位置,次序在后面,如“後代”,“落後”。
19、划 : 划;劃
“划”表示拔水前进,合算,猜拳,如“划船”,“划不來”,“划拳”。
“劃”表示割开,分开,筹谋,如“出劃策”,“劃分”。
20、伙 : 伙;夥
“伙”表示“伙食”,“傢伙”。
“夥”表示群聚,结伴,如“同夥”,“夥伴”。
21、据:据;據
“据”表示“拮据”。
“據”表示凭据,如“根據”,“占據”,“證據”。
22、几 :几;幾
“几”表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也指有光滑平面的小桌子,如“茶几”。
“幾”表示差不多,细微,不多,询问数目,如“幾乎”,“所剩無幾”。
23、克 : 克;剋
“克”表示胜任,重量单位,如“克制”,“克服”,“攻克”。
“剋”表示剋扣。
24、里 :里;裏
“里”表示居住,故乡,长度单位,如“故里”,“不遠千里”。
“裏”表示内层,在其中,如“裏應外合”,“這裏”。
25、面:面;麵
“面”表示脸,如“表面”,“面積”,“見面”。
“麵”表示面粉,如“麵粉”,“麵包”。
26、仆: 仆;僕
“仆”表示倾倒,如“前仆後繼”。
“僕”表示供役使的人,如“男僕”,“女僕”。
27、曲 : 曲;麯
“曲”表示弯曲,歌曲,如“彎曲”,“歌曲”。
“麯”表示酿酒用的曲“酒麯”。
28、舍 : 舍;捨
“舍”表示客舍,安置,如“旅舍”,“宿舍”。
“捨”表示丢开,如“捨己為人”,“捨近求遠”。
29、术 :术;術
“术”用来表示几种植物的名字,如“白术”。
“術”表示道路,技艺,策略,方术,如“術士”,“術語”。
30、松: 松;鬆
“松”一种植物的名字“松樹”。
“鬆”表示不紧,如“蓬鬆”,“寬鬆”,“肉鬆”。
31、咸: 咸;鹹
“咸”表示杀,终,全部,共同,协和,以及地名,如“咸陽”。
“鹹”表示盐的味道,如“鹹菜”,“鹹蛋”。
32、吁: 吁;籲
“吁”表示叹气声,如“氣喘吁吁”。
“籲”表示呼告,如“呼籲”。
33、折: 折;摺
“折”表示断而犹连,折断,翻转,如“折騰”,“挫折”,“折磨”。
“摺”表示折叠,如“摺疊”,“奏摺”。
34、征 : 征;徵
“征”表示远行,争夺,赋税,如“征伐”,“征戰”。
“徵”表示征召,索取,迹象,如“徵召”,“徵兆”。
35、准 : 准;準
“准”公文用语,如“准許”,“准予”。
“準”表示不倾斜,如“準確”,“標準”,“瞄準”。
36、干: 干;乾;幹
“干”表示盾牌,触犯,牵扯,如“干預”,“干擾”。
“乾”表示与“湿”相对,没有血缘的亲戚,徒然,如“乾涸”,“乾着急”。
“幹”表示筑土墙,主干,做,如“主幹”,“幹部”,“幹活”。
37、只:只;祇;隻
“只”表示仅仅,语气词,如“只好”,“只是”,“只有”,“只能”。
“祇”表示仅仅,同“只”。
“隻”表示单一,量词,做,如“一隻手”,“隻字不提”。
38、台 :台;臺;檯;颱
“台”表示喜悦,地名,如“天台山”。
“臺”表示高平物,单位,敬辞,地名,如“硯臺”,“兄臺”,“電視臺”。
“檯”表示桌子、案子,如“寫字檯”。
“颱”表示“颱風”。
这些同音多义字虽然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大多用不到,而且有些字也可以写成简体。所以,大家不用恐惧,真正遇到拿不准的,查字典就是。
为什么咸丰帝宁远割地赔款,也不愿意让英法公使“亲递国书”
我是楚风说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这绝对是真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就是觉得割地赔款都不是事,唯一让咸丰帝觉得是大事的就是外国公使“亲递国书”,换句话说,就是怕见到外国人。
咸丰帝是清朝最倒霉的皇帝
咸丰帝是清朝的第九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还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皇帝。咸丰帝是道光帝的第四子,按理来说应该也没有机会继承皇位。但是由于道光晚年时,能够传位的就只剩下两个人,即道光帝的第四子奕詝和第六子奕昕。这两个儿子都有机会继承皇位,一时间道光帝不知道传位给谁比较好。
其中四子奕詝虽然年长,但是才能一般,而且还是个瘸子(奕詝小时候骑马摔过胯,留下了后遗症),唯一的优点就是孝顺。奕訢身体很好,天资聪颖,能文能武,还有所发明创造。道光帝在经过一系列的考核后,可能由于年纪大了,他选择了年长并且孝顺的皇四子奕詝,并且也很喜欢六儿子奕昕,直接在诏书里封六儿子为亲王,辅佐哥哥一起治理好国家。
道光帝觉得自己这个安排算是比较完美的,但是道光帝其实是错的。因为道光帝甩给咸丰帝的是一个烂摊子,咸丰帝继位时,大清朝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大清就像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大船,随时可能覆灭。而咸丰帝显然没有这样的能力力挽狂澜。
虽然咸丰帝也在继位之初努力扭转道光帝留下的不利局面,他先是整顿吏治,上台仅八个月就把道光帝时期的奸臣穆彰阿罢免了,并且重用肃顺等改革派官员,但是依然无法挽救国家进一步衰败的命运。
原因是咸丰帝刚继位就发生了太平天国起义,起义军后来攻入南京与清朝分庭抗礼,太平天国起义对清朝的打击很大,一步步的消耗着清朝的国力。后来英法等列强趁着清朝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发动了新一轮的侵略战争,即第二次鸦片战争。所以咸丰帝算是清朝最倒霉的皇帝了,内有太平天国作乱,外有列强入侵。
咸丰帝不敢见洋人,致使战争扩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虽然是英法联军蓄意挑起的战争,但是1858年6月,清政府已经和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内容虽然有开设通商口岸,赔款等。但是这也算是战争结束了,清政府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太平天国了。可是咸丰帝又因为《天津条约》里有一条是外国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并且外国公使还要到北京面见皇帝“换约”,这一点咸丰帝很在意,所以后来就让桂良和英法公使商量通商章程时,取消了条约里的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一条,并且不让外国公使进京“换约”。
后来英法联军不同意,坚持“换约”,才会再次发动战争,等后来英法联军打到通州后,咸丰帝又派人去谈判,并且答应了割地赔款所有款项,但就是不同意让英法公使“亲递国书”,也就是咸丰帝不愿意见到外国公使。以下是通州谈判英法提出国书必须亲呈皇帝御览这一条件后,咸丰皇帝当即下旨:
“国体所存,万难允许。该王大臣可与约定,如亲递国书,必须按照中国礼节,跪拜如仪,方可允行”,“ 现在抚局将有成说,不值因礼节而决裂,设该夷固执前说,不知悔悟,唯有与之决战。”就是因为咸丰帝老是纠结于外国公使进京“亲递国书”一事,让本来可以尽早结束的战争,延续了好几年,并且还让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咸丰帝带着亲信家眷仓惶出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美名其曰“北狩”,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火烧圆明园,致使我国的文化瑰宝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一点咸丰帝绝对是有责任的。
那么为什么咸丰帝这么怕洋人“亲递国书”呢?
是因为咸丰帝害羞不好意思见洋人吗?肯定不是,咸丰帝又不是大姑娘,咸丰帝怕见洋人是因为在明清时期中国王朝没有外交观念,周边的地区都是中国的藩属国,所以周边国家都是以朝贡的方式进京朝拜皇帝,也就是面见皇帝肯定要三跪九叩。
而现在以英法列强的规矩是不可能给咸丰帝下跪的,所以咸丰帝不愿意见到英法公使站着面见自己,还要亲递国书,就是咸丰帝更加不能容忍的,咸丰帝深受封建思想教育肯定不想让这样的规矩在自己身上毁掉。
如果洋人站着见了他,就代表着“礼崩乐坏”,这是一个王朝衰败的标志。这也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最看重的东西,甚至咸丰帝觉得只要西方列强不觐见自己,不“亲递国书”,什么割地赔款,取消关税,咸丰帝都可以同意。其实这点在现在看来甚是可笑,可是在咸丰帝心理或许无比重要吧!
中国书法何时能跳出只书写唐诗宋词的窠臼
看图说话,原创诗词发自内心笔墨融通,并非唐诗宋词可以写,我也时常写点原创诗词,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
君不见,古之文人雅士,但凡笔墨能够千古流芳的,大都是他们的原创文字。
虽然我还远远达不到古诗词的境界,但人到中年,世事沧桑,所思所感,也能赋诗填词,聊以自慰。不也是一种收获吗?
诗与远方,或许不可兼得。但不去尝试,总会是一种遗憾啊!
无论你是文人还是墨客,都可以向彼此借鉴学习。
摩崖石刻《瘗鹤铭》在中国书法史上处于什么地位
《瘗鹤》是摩崖石刻,传为南朝陶宏景所书。其字篆分结合。结字宽:舒,字势开张,气势磅礴,清劲娴雅,黄庭坚书法得意于此,并对此书倍加推崇。“大字无过“瘗鹤銘”。《瘗鹤銘》在书史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烦得历代书家的喜爱。
请问有无书法字典
当然有张又栋主编的,后页的几张让我翻旧了。书法让我知道了许多以往不知道的东西。它是我的一件宝贝。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