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汉字有什么特征特点
- 办白事常用的有那些汉字
- 汉字有哪些字体,觉得如何
- 卍是什么意思
- 中国汉字,哪个字最值钱
- 汉字是专属于普通话的吗
-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什么过程
- WPS Excel如何把汉字转换为拼音
- 汉字如何迅速转换成拼音
- 汉字够用吗为什么几乎没有再发明新的汉字了
汉字有什么特征特点
汉字有什么特征特点?
如果说详细、说清楚,大概就是一部“汉字学”专著了。
咱们只能撮其要者简单地聊聊。
概括地说,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因此,汉字既记录汉语的语音也记录汉语的语义;再因此,汉字是音义结合的同源“方块儿”文字。
一
人类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就是说,人们相互间的交往依靠语言,人们的思维也依靠语言。离群索居的个体的人,如果从没学过任何语言,他或她的思维,必然会受影响。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语言,本质上,是一种符号系统。
文字,则是语言这种符号系统的符号系统。
任何文字,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认为文字比语言更精细、更准确,其实只是一种错觉。
即然文字是语言的符号系统,也就是说,所有的文字,都既表音又表意。
这个意思是说,所有语言,都像一张A4纸,一面是语音一面是语义;同样,文字也是一张纸,一面表语言的语音一面表语言的语义。
这是语言和文字的共性。
汉语和汉字,同样离不开这样的共性。
不说汉语,单说汉字,除了共性之外,有没有个性呢?有。
所谓个性,只能从两个角度考察——一是汉字和拼音文字的比较而言;二是从文字记录语言的特点而言。
从这两个角度来看,汉字具有如下特性——
二
第一,汉字作为语言符号,数量繁多,以语素定型,孤离性强。
汉语,有音节400余个;加上声调区别,有1300多个音节,汉语的语素有6000个。
汉字记录的,是汉语的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因为汉语的语素多,所以记录这些语素的符号——汉字也就必然多。
因此,《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录了3500个汉字;《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了7000个汉字。
英文字母有26个;俄文字母33个。这样的拼音文字,看似数量很少,但这些字母,只是载送音位信息,而不是完整的词的信息。因此,要表达足够清晰的信息,必须分词连写,以词定型。在需要表达新的信息时,往往需要创造新的词汇。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则一般来说,足够容纳一个语素的全部信息。尽管看似数量繁多,比如“yi”这个音,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就收录了25个字,但这些字,在单独使用时,都不会与其他同音字混淆。
文字可以脱离一定的上下文和语境孤立地出现,叫文字的“孤离性”。拼音文字这一类音位文字,也有“孤离性”,表现在以词定型上。汉字的“孤离性”,表现在以语素定型上,而且这种特性强于音位文字,也就是拼音文字。
三
第二,汉字这种语素文字具有音义二维性。
严格来说,所有文字都有形、音、义。没有“形”,写不出来;没有音义,不成为文字。
但是,拼音文字,需要通过语音中介和语义形成联系。
汉字,则是形体本身同时与音、义发生联系。
汉字形、音、义的这种联系,具体表现是汉字专字专用——形与义的联系,具有特定性;形与音的联系,不具特定性。
比如,“虎”,现在读“hu”,古时或者在某些方言中,就不读“hu ”。但是,所有古代现在的人,都明白“虎”字之义。
进一步说,“hu”这个音,有很多同义字,但每个字都对应着自己的字义,也是所有人一看到发这个音的不同的字,也都能明白不同的含义。
不识字的情况除外。
所以,现在的人们,读起唐诗宋词,明白大意不成问题。对于更早的,比如《诗经》中的诗,需要补充的也只是古汉语常识。
四
第三,汉字大多是形声字,对于“识”和“读”有重要意义。
按照许慎《说文解字》的总结,篆体以前的古汉字造字,秉承了“六书”的原则。
后来,有人将“六书”概括为四种构字法,也有人归纳为三种。
秦汉时期,篆体发生了隶变,逐渐成为隶书和楷书。这个过程中,汉字笔画发生了巨变。但是,当初最初造字的“理据”依然存在。
现在的汉字中,形声字超过90%。
通用字中的“形旁”,大约有240多个。这些“形旁”的作用,一是提示,二是区别。
比如,元素周期表汉字记录的105个元素,其中有104个形声字,11个从“气”;10个从“石”;81个从“钅”,这就区分了气体元素、金属元素和从“石”的非金属元素。而“溴”和“汞”,又作为液体元素与固体元素相区别。
所以,正如有人概括的,“见山之旁知山,见水之旁知水”。
形旁的这种区别作用,尤其突出表现在同音字上。
通用字中的“声旁”,有1300多个。起作用,一是示音;二是示源。
例如,媚、楣、嵋、湄,均来自“眉”的音,字义也从之而来;撕、厮、嘶、澌,皆来自“斯”的音,字义也与之分不开,等等。
当然,形声字“声旁”的示音作用,与拼音文字的字母表音不同。“声旁”虽然记录的也是音节,但与拼音文字的字母与音节一一紧密对应有很大区别,而且,一个“声旁”可以记录多个音节,或前后发生变化。因此,“声旁”的示音,不如拼音文字准确、方便。
五
第四,汉字是语素文字,由汉语决定又分为四个语调,因此,既使汉字具有了独特的音韵美,又可以承载更多的文化传统。
这一点,不用过多讲述,唐诗宋词就是很好的例证。再比如,初唐四杰的王勃一篇《滕王阁序》,蕴含了几十个历史典故,出了几十个成语,也是很好的例证。
第五,汉字是方块字,结构复杂。
汉字,包括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级。
这比拼音文字,从结构上来说,复杂很多。
对应语素的汉字总体数量又多。因此,相对来说,汉字的学习和掌握,要难于拼音文字。
汉字的特点特征,大致就是这些。
办白事常用的有那些汉字
办白事常有那些汉字,对你这个问题我来重点回答一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悠久,素有讲文明,懂礼节的古国之称,自古以来,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人都以孝为先,闭目归土,灵魂归仙的说法。这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潮流在前进,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与人之间,都有喜怒哀乐,所谓白事就哀的一种,叫丧礼,丧礼根据各地风俗不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下面我将客家所引用的汉字,加以分类说明。
1.当你遇到白事时,首先用到的汉字就是,初终,凡是初终,家里男女,哭泣尽哀。
2.讣闻,那就发出讣音,告之戚友,和家族理事人。讣音就是报孝的通知书叫“讣音”,是用四版白帖所写,初死未成服,上辈称“家”,下辈称“舍”。既入殓,尊辈叫“先”,下辈叫“亡”。男人死后叫“正寝”,女人死后叫“内寝”。妻妾死后称为“内室”,子孙死后叫“寝右”。六十岁以上的人,不管男女都称为“寿”,六十岁以下的就应写为“年”。下辈称上辈叫“享寿,享年”。上辈称下辈,死者虽年登六十,必须称为“得年”。汉字戚和闻两字,须用红书。祖父死后称“家祖”,祖母死后称“家祖慈”,然后按照直系类推。
3.成殓,为死者穿好寿衣(男双件,女单件)以白布掩首。一般死后24小时入殓,即殓而后入棺,盖棺后汉字称“柩”,设灵位于厅堂。
4.成服,大殓后在服的人,各依服制,汉字为成服,成服之后,随即点主。点主即是告文:呜呼,痛惟吾,——奄忽弃捐。举家号泣,泪血涟涟。呼天抡地,哀告——前。礼殡大殓,不敢擅便。盖棺事定,永诀终天。呜呼己矣,欲见无缘,哀哉谨告。
5.开吊,出殓前,(或火化)戚友可随时往吊,也有指定的日期开吊。
6.送柩,举匾旌,挽轴,花圈者前行,八仙抬棺柩,孝子持孝杖,孝杖按照旧的习俗制,父亲死后用竹杖,母亲死后用桐仗。制法是:上方圆形象天,下方方形象地,它代表天地。本根在下,扶杖用右手,拜则两手据杖而跪。所以用杖者,示孝子哭泣无状,身心惟悴。病嬴不堪,以杖扶之,杖的长度以心齐,象征着孝子哀痛从心所生,父亲死后用竹,父之节在外,用竹取其节之外著。母亲死后用桐,母之节在内,用桐取其节之内存,(必须用子孙竹裁成)。捧神主牌,其余威友家族相随其后。戚友在门坪或途中举行祭奠,汉字称“拦车祭”。
7.停柩,棺柩(或骨灰)送至墓地,即下葬,俗称“大葬”。也因墓地未选定,所在的山头不利,或者是选定的日期未到,则将棺柩送至预定的地方停放,汉字叫“停柩”。等待吉期而葬,称为“寄土或寄龛”。
8.做忏,送柩还山当晚,延请僧人道士先生诵经书,唱”亡魂曲”,汉字谓之做“求苦忏”。第二晚,亲邻为死者祭奠,称谓“致孝”。
9.做七,死者第一个七日,叫“头七”,丧主将神主牌奉入灵屋,汉字叫“入灵”,待至七个七,即四十九天,将灵屋焚去,叫做“化灵”。也有死在第一个七,请僧人主持,这叫“拜血盆”。或者做救苦忏。在这我要讲一下,父母初死,灵位牌上汉字称故父,故母,出葬点主后,父称“考,”母称“妣”。灵位牌,一般用樟木或者栗木杉木即可,高一尺二寸,宽三寸。
10,灵位牌,凡旧时用汉字题为神主,就包括了铭旌,墓碑。但墓碑是要讲究字眼,人们所说的过黄道。汉字除侧旁的谥,讳,字号以外,照字数从头数到脚,周而复始,就必须合大小黄道。大黄道是: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以合走鸟偏为吉。小黄道是:生老病死苦,以合生老为吉。在旧社会六十岁以上的死者,它的汉字谥法是用四个字“孝友勤睦”。
总之,白事的汉字很多,各地的内容和做法,是根据各地的乡俗和礼仪都有所差别,上面我所列的是一般汉字的在白事方面的应用,现在提倡新风新俗的文明丧葬,父母身故后,多数是简单从事,随俗酌行。原创:
汉字有哪些字体,觉得如何
什么是汉字?
汉字是方块字,由横、竖、点、撇、捺等笔画构成,它既有与语言相关的读音又有丰富的意义,形、音、义三者不可缺一地统一于每一个汉字中。
关于汉字的传说,最早应是在战国时代,开始有仓颉作书之说。《说文·序》以仓颉为黄帝之史。许慎在《说文解字》对仓颉造字的解释是:仓颉开始造文字时,大概按照万物的形状临摹,所以这种图画似的符号叫做“文”。这以后,那形与形,形与声结合的符号便叫“字”,就是描绘事物本来的形状的。“字”的含义是滋生、繁衍。
若以这个为根据的话,中国的文字创始于黄帝时代(约公元前2690年)。
但我们认为,中国的文字的起源或更早于这个时代。“惟真实的有实物可证明的最早的文字,则始于殷商的时代。”殷商时代的文字,有两个可靠的来源:
一是安阳出土的龟甲文字;
- 一是历代发掘所得的钟鼎彝器。
在光绪二十四五年间河南彰德小屯村出现了刻文的龟甲兽骨后,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虽然有好多的文字,我们后人无法明白它表达的意思,有一部分字和后来的篆文很相同。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的:
文字的形式尚未完全固定,一字而作数形者很多。
- 文字已甚为进步,不单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也已经很自由的用到。可见,在当时的文化程度已经发展很高了。罗振玉《殷墟书契待问篇》说,可认识的文字有五百多字。在商承柞的《殷墟文字类编》里,可认识的文字已达七百多字。
汉字的意义
从古文广义而言,汉字是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
- 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的说的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括甲骨文、金文。
- 汉字在世界上是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
据专家考察,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商朝,汉字已经形成系统的文字。其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在当时比较迷信、相对落后的时期,国王在处理国家大事上,总是要占卜。甲骨就是占卜时用的工具。
甲骨在使用前需要处理,先把血肉剔除干净,接着用工具把骨头磨平,然后在龟甲的内面或兽骨的反面用刀具凿成凹缺,凹缺排列有序。占卜的人或者巫师,把需要问的问题都刻在甲骨上,用火烧甲骨的凹缺。凹缺受热出现的裂纹成为“兆”。巫师对这些裂纹的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的结果。
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个书名有两层意思:
一是说文,一是解字,“文”与“字”不是同一概念,“字”是后来的称呼。在秦代之前,文字只称“文”或“书”。不叫“字”。“文”和“字”反映了汉字发展的两个阶段,既图画符号阶段和概念符号阶段。古文字学家称独体的字为“文”,称合体的字为“字”。这是因为独体的“文”因为不能分解,故说明,既“说文”之义;合体的“字”由两三个不同的“文”构成,故剖解之,既解字之义。
不读有关书籍,根本不知道我们的汉字起源有这么丰富、渊博的知识面。
文字的发展
中国的文字,一般分为二种。
一是意字,就是象形文字;
- 一是音字,又分为单语文字、音节文字、单音文字等。
在许慎《说文》,我们可以见到许多音节字。
文字的目的,在于表达语言,在中国古代很早时文字与语言就是合一的,尤其在中原一带的民族。在其他民族还用着不同的语言,比如在春秋时候,楚国称“虎”为“於菟”。后在《始皇本纪》记录“书同文字”、“车同轨”、“器械一量”,为歌颂秦始皇统一功德。在前面提过的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也可以看到在更早的时候,多数的领域已经统一了文字的存在。
中华民族是个文明历史悠久的民族,世界上众多的国家中,只有中国文化始终没有间断而传承下来,与中国的汉字有关。在公元前的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开始,知道今天的简化汉字,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说源远流长。
汉字字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01甲骨文
从龟甲上的“甲骨文”来看,汉字的雏形,就有一种气势之美,不像字母符号那样,单调、呆板。在中国,各个时期的文字形成的字体,富有鲜明的艺术特质。
02铭金文
殷商时期图像金文。在先秦时期,称铜为金。所以,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也叫钟鼎文、钟鼎款识、彝器款识等(前者称为“款”,是刻的意思;后者称为“识”,是记的意思。所以金文也可以称为“钟鼎款识”)与甲骨文相比,这些文字更丰富、形象。金文填实的写法,使文字更生动、逼真、雄厚清丽、壮观大方。这种金文到西周末期,才形成独特的风格,至昭穆之后,书风开始变化,笔画由粗细相参转为均匀划一,书风极为端正严谨。
金文多可在钟鼎器具上。钟多是乐器,鼎多数是礼器。这种铭文,有的是凹下去的阴文,有的是凸出来的阳文。
03大篆
西周后期的大篆。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为大篆。大篆的文字有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她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脱离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在夏商周三代,就奇文字来说,是史籀为最。史籀是一个人的名字,周宣王时期的史官。他创新新体,以趋简便,称为大篆,又称为籀文,籀篆、籀书之称。因史籀创作,又称籀文。
大篆见与许慎的《说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作的石鼓文最为著名。
04小篆
秦小篆。篆书古朴典雅,开创了中华民族书法上的艺术之美。秦统一六国后,开始规范文字,既前文说的《书同文》。秦规范的文字以秦文字为基础,就是秦小篆以及篆字。秦“书同文”之后,其他六国的文字被淘汰了,秦文字小篆成为文字的主流。可以说,秦篆字上承西周古文,下启汉魏隶书。
据说秦权上刻制的小篆,是李斯书写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小篆发展的阶段,逐渐定型轮廓、笔划、结构等,象形的意味消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方面的混淆和困难。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规范文字的产物。
05隶书
汉隶的产生。隶书也叫“隶字”、“古书”。由于秦朝时期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起来很慢,在此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简便字体。这种字体是变“小篆”的圆为方、改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为“秦隶”。《说文解字》中解释“隶”的意义是“附着”。《后汉书·冯异传》则训为“属”,这个意义到今天还在使用“隶属”。《晋书卫恒传》、《说文解字》也解释隶书为“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字体,庄重、美观,书写的效果是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关于隶书,相传是秦末程邈在监狱中整理出来的,他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比划上更便于书写。古人有“隶人”,不是只囚犯,而是指“胥吏”掌管文书的小官吏。
隶书结构扁平、端正、灵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笔画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方面,更上一个台阶。东汉时期隶书的《张迁碑》、《曹全碑》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汉隶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上,精美绝伦。魏晋以后,草书、行书、楷书的迅速发展,隶书开始沉寂。直到了清代金农等著名书法家,把隶书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
06楷书
楷书。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便利于书写,在隶书的基础上,渐渐演变新的字体——楷书,更趋于简化,横平竖直。楷书也叫真书,正书,最初开始与汉朝末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至唐朝时期基本完善,一直沿用至今。
楷书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赵孟頫(赵体)。
“楷书”尤为盛行,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学习作为范例。
07草书
草书,有源于草稿之说,在战国时期已有草书的形成。《史记》中写到:
战国时,楚怀王使屈原造宪令,草稿未上,上官氏见而欲夺之,盖草书之祖起于。草书最初因不能工整写成,草草写成。自汉初,有了“章草”,后有“今草”再有“狂草”等草体字。汉代的草书称为章草。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所以说,草书开始于汉初。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飘逸,赴速急就。草书也有章法可循。代表作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08行书
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就是“行书”,据《书断》说是汉代刘德升所制。
这是中国汉字以及字体发展的简略过程。
清宋曹云:“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行云流水,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据《说文序》记载:“尉律:学童十七已上,始试,讽书九千字,乃得为吏”。结语:诵九千字就可以为吏,相当远现在有文化有文凭才能当官,性质是一样的。可见,文字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标尺。到了清末,西方文化的大量输入,新字新辞更加丰富。汉字,汉字如此丰富多变,用来抒写任何情感。总之,中国汉字的发展,有悠远复杂的演变过程。
卍是什么意思
卍 (wàn),佛教名词,象征吉祥福瑞,武则天定为汉语读“万”。 日语读まんじ(manji)。 《红楼梦》中与茗烟发生关系的一名丫鬟即名为“卍儿”。 另有“卐”字,亦读作wàn,由于希特勒所用纳粹标识与其形似,故在一般情况下不适用。另外,在日本漫画家久保带人的漫画《BLEACH》(又译《死神》)中,斩魄刀的二次解放亦称“卍解”。
中国汉字,哪个字最值钱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作人宜以和口禾和万福
天时不如地利不如人和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随和不端利健康
和和美美利健康
随和之人可:
随天时而转;应地利而移
毛泽东
应将腐日冦之天时
和运动游击战地利
为人民群众之大和
创造了新中国
最值的中国字惟和不二
汉字是专属于普通话的吗
从根本上说,汉字是华夏民族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创造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开始并没有和语言发生关系。
语言早于文字产生差不多十万年。汉字主要是以形表意,至于读音则五花八门,各地并不一样,也没有统一,即使是秦始皇也不过是规笵了汉字的写法,并没有规笵读音,或者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行过文字统一字形的工作,即书同文,但没有语同音。全国各地虽然各说各的,甚至相互听不懂,但是只要看到文字都可以明白。
回从汉字与普通话的关系来看。汉字可以用普通话读出来,也可以用方言读出来。有的方言无法用文字写出来,或者是生僻字。方言是各地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方言词普通话很难表达。只有用方言才能准确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
大家都说普通话,有利于口语交流沟通,减少语言障碍和交易成本。
用方言沟通更能够进行情感交流,更感亲切,入心入脑。这是普通话所难以企及时。
所以,汉字、普通话、方言,都要学好,是非常重要的。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什么过程
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箓→隶书→楷书→行书→简体字
扩展资料:
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因其多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形式,其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已经成为很多书法爱慕者学习临墓的对象。
金文
金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也被称为“钟鼎文”或“吉金文字”,因其多刻在青铜器上而得名。金文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字体与甲骨文有颇多的相似之处字体多清秀优美,亦是很多人学习临墓的方向
大篆
大篆是西周晚期的文字,又称籀文,其相对甲骨文和金文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大箓开始变得线条化和规范化,为方块文字打下了基础。
小箓
小箓是秦统一六国后形成的文字,文字发展到小箓的阶段,象形意味逐渐减弱而符号意味逐渐增强。小箓的制定是中囯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的过程。
隶书
隶书起源于战国,发展兴盛于东汉时期。一般认为,隶书是由小箓发展而来的相较于小篆,隶书更像现代文字,其字体更加扁平化,方块化。隶书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楷书相较于隶书更加简化,横平竖直,与现代文字相差不大,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我们现在最常见的书法文字就是楷书。
行书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类型,方面行书叫楷书而言更简化,书写起来更为方便快捷;另一方面行书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认,颇具实用性和艺术性。
简体字
简体字就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文字,推行简体字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大众认字。
相对而言,简体字的艺术性不如行楷草,其最主要的特点还是简洁易懂。
WPS Excel如何把汉字转换为拼音
1、首先选中姓名单元格区域,点击右上角的工具箱;
2、然后点击页面上方的拼音笔画;
3、点击打开列表中的汉字转拼音;
4、接着点击页面中间的确定按钮;
5、选择将结果保存的位置点击确定;
6、最后就可以看到所有的汉字都转换成了拼音;
WPS Excel中的快捷操作:
Ctrl+A:全选Ctrl+S:保存Ctrl+P:打印;
Ctrl+C:复制Ctrl+V:粘贴Ctrl+X:剪切Ctrl+M:合并居中;
Ctrl+E:智能填充注:Ctrl+E是指「快速填充」。它能通过比对字符串间的关系,给出最符合用户需要的一种填充规则,可参考的对应关系越多,判断越准确。所以想要解锁更多高效的Ctrl+E玩法,还是取决你的使用方式;
Shift+F10:弹出右键菜单注:当鼠标右键失灵时,其实你可以通过快捷键「Shift+F10」实现鼠标右键功能的打开,确保你能在文档正常进行。
Ctrl+Shift+L:筛选Ctrl+Shift+V:粘贴为数值格式;
Alt+Enter:在单元格内换行。
汉字如何迅速转换成拼音
1、把你要注拼音的汉字、词组或者段落,甚至是一小篇文章输入在WORD文档中;
2、选择你要标注上拼音的汉字;
3、点击文档菜单的“格式”,在其下拉菜单中点击“中文版式”,然后选择“拼音指南”;
4、在“拼音指南”的对话框中选择“确定”。 注意,这种方法一次只能为40个汉字字符标注拼音.如果你想给不短的文章标注拼音,就只能一段一段的标注了,否则你就要安装标注拼音的小软件. 补充: 在WORD选中拟加拼音的文字,点“格式/中文版式/拼音指南”,选择好对齐方式、字体、字号,预览满意后,点“组合/确定”即可。
汉字够用吗为什么几乎没有再发明新的汉字了
汉字的总数量约有10万左右,而常用汉字约4000左右,那么其可以组成的词汇理论上有。
1字词:4000
2字词:4000×4000=1600万
3字词:4000∧3=640亿
4字词:4000∧4=256万亿
其庞大的词汇量足以描述真实的世界,所以暂时不需要创造单个的汉字,如果某些学术领域需要创造新的汉字也不是不可,或者也可以从以前的汉字库中寻找出适合描述新事物的汉字。
对比一下英语的造词数量。
1字词:26
2字词:26×26=676
3字词:26∧3=17576
4字词:26∧4≈45.7万
5字词:26∧5≈1188万
6字词:26∧6≈3亿
7字词:26∧7≈80亿
8字词:26∧8≈2088亿
9字词:26∧9≈5.4万亿
10字词:26∧10≈140万亿
也就是说,英语造词的话,需要把10以内的字母的所有排列组合用光还不能超过4位汉字的排列组合量,这就是为什么表达同样的信息量,汉语是所有的语言中最简短的。不信的话,你可以在抖音的评论框里输入一段100个汉字的话,然后将其翻译成英语,再次输入你看能输入多少英语。
也就是说,学习掌握了4000汉字,你就相当于掌握了上百万亿的词汇量。而英语掌握了4000单词还是4000单词,离上百万亿词汇差了十万八千里千里,如果你非要用人脑去记忆这上百万亿的词汇,天哪,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呀。
英语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初始学习难度极低,只需要学会26个字母,就可以完成几乎所有英语词汇的拼读,这也是为什么当今世界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只剩下汉语一家象形文字,其他都变成了拼音文字,就在于初始学习难度低,人人都可以学习,初级的语言交流障碍几乎不存在。
而汉字的初始学习难度就相对大多了,要直接记忆4000汉字的读音、意思,而且还要记忆它们的声调,这对大脑是非常恐怖的记忆量。不过好在后来我们发明了汉语拼音,将汉字拼读的难度直接降低到了26个拉丁字母。所以汉语拼读这一块的问题解决了,然后就是直接记忆4000汉字了。其实记忆4000汉字和记忆4000英文单词的难度是差不多的,甚至于汉字很多字的记忆比英语要简单的多,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如果讲一下字形的演化,很多的字连文盲都可以瞬间学会,如日、月、山、川、河、流等,
基础汉字、英语词汇的掌握都是一个爬坡积累的过程,但是到了4000之后汉字大开大合,可以组合成无穷的词汇,而英语想要提高词汇量还得继续爬坡,两者的差距在4000字词的记忆量之后,就分道扬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