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从在秦始皇身边,到被子婴杀死,赵高是否一直在谋划篡夺秦朝有什么依据
- 《竹书纪年》的尧舜禹篡夺说,能推翻《史记》禅让的记载吗
- 《海贼王》961话:大蛇年轻时居然是御田的侍从,那他为何要篡夺将军的位置
- 司马懿家是如何篡夺了曹操家的江山的
- 如果曹操死后由曹植即位,司马家族还有机会篡夺曹氏江山么
- 曹操子嗣众多,为何没人能阻止得了司马懿篡夺曹魏江山
- 李亨为什么要在安史之乱中篡夺父皇唐玄宗的皇位
- 东晋的大将刘裕是怎么登上皇位,篡夺晋朝江山的
- 雍正到底有没有篡夺皇位
- 篡夺来的江山为什么都短命(唐宋除外):魏朝45年,晋朝150年,隋朝30年
从在秦始皇身边,到被子婴杀死,赵高是否一直在谋划篡夺秦朝有什么依据
赵高并没有谋划篡夺秦朝,当然也更没有这么做的依据,倒是我们却可以从很多地方说通赵高不过是为了一己之私努力往上爬而已。当初杀胡亥,扶子婴也不过是因为胡亥想杀赵高,赵高为求自保而先下手为强罢了。
那为什么我们可以断定赵高没有像后来的权臣一样,有夺秦之心呢?
首先就是“名分”问题,在后世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权臣夺位,比如曹丕、司马炎、杨坚、赵匡胤。但先秦跟之后的时代拥有着分水岭般的思想差异,更通俗的说,西汉之前的中国社会几乎就是纯贵族社会,这是由《周礼》所规定的。赵高没有显赫的家世,就没有名正言顺的替位能力,这是他能力再强,权位再高都坐不上天子之位的原因,篡位对他来说基本不可能,自然思想层面就束缚了他不会去做。
这里延伸一下,是什么时候开始中国老百姓有了打破贵族阶层垄断的思想呢?其实就是陈胜那句非常著名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而赵高杀胡亥,在历史中记载还是很详实的。首先是秦末大将章邯在在前线吃了大败仗后率几乎秦国大半的精锐投降了项羽,而这边丞相赵高是总指挥。不仅如此,刘邦在攻克武关之后还派人秘密联络了赵高。此时的胡亥也对赵高起了疑心,杀赵高之心昭然若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赵高和女婿阎乐以及弟弟赵成合谋,一起设计杀了胡亥,并令胡亥的儿子子婴为新帝。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事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当初赵高杀胡亥,立子婴的理由是:“更立公子婴。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
嗯,是因为子婴为人忠厚仁爱,思考一下。
《竹书纪年》的尧舜禹篡夺说,能推翻《史记》禅让的记载吗
看到这个问题,真是让我哭笑不得。谁在《竹书记年》里看到了尧舜禹篡夺说,谁又在《史记》中看到了“禅让说”。真正读过两部古典文献的人,大概都不会这样说。置疑历史,随意曲解历史,或是更改历史,成为这些年来一些人哗众取宠的手段。当然,哗众取宠的背后,都有是有目的的。不仅现在,历史上也是这样。
当曹操的儿子曹丕从汉献帝的手中接过刘家江山的时候,他们说,这是“禅让”,是中国历史上就有的政治传统。尧舜当初就是这样干的,所以,他们成为历史上的圣人。现在,汉献帝也这样干了,所以,也是圣人。当司马炎从曹操的后代手中接过政权的时候,经历的程序与曹丕当初是一致的。其它的无论是王莽篡了西汉,还是杨坚篡了北周,所用的历史都是一样的。因此,禅让的理论,对尧舜禹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但对王莽、曹丕、司马炎、杨坚们来说,才有意义。因为禅让的说法,成就了他们的合法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禅让”其实是权利的明争暗斗,背后是鲜血人头,这是一点没有错的。
但有一点不得不说,“禅让”确实是古代政治权利交接之中,血腥的味道最少的一种。儒家推崇禅让,倒并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是希望政治权力交接的过程中,能少些血腥之气。
李世民从李渊手中接过权力,李隆基从李旦的手中接过权力,本质上也是“禅让”。都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不得不交出权利。只不过,中国历史上对“禅让”的定义是与家天下相联系的。传给儿子,就算不得禅让了。但是,在史书也是写做“禅位”的。
因为权力能给人带来极大现实好处和心理满足感,所以,历史上手握权力的人,总是不想放的。因此,权力的交接,自然和血腥紧密相联。是不是我们因此就可以置疑历史上尧舜的禅让是假的呢?历史是骗人的呢?我看问题不是这么简单。
尧舜时代,下距汉献帝禅让曹丕,已经两千多年了。那个时候还是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与两千多年后的汉魏相比,社会政治情况也必然不一样。以后代的政治经验倒推历史,恐怕未必准确。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从黄帝到夏朝建立的这一段时间,所谓的天子,以及部落首领们不是后代君子那样,只是坐着享受老百姓供养的。他们更多的是带领百姓一起谋生存的首领。所以,那时的天子是很累的。比如大禹带领老百姓治理洪水,自己跟着一起干,腿上的毛都磨没了,脚趾头都变形了,这些记载,恐怕不会是假的。所以,儒家有句话说“内圣外王”,这不是儒家的创造,而是对历史的真实总结。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所谓的五帝,都是黄帝的后代。黄帝的正妃有二子,一为青阳,二为昌意。五帝中的颛顼,是昌意的儿子。之后的帝喾,是青阳的孙子,也就是皇帝的曾孙。尧是帝喾的二儿子。舜是颛顼的七世孙。而禹是颛顼的孙子。我们把这个谱系简单的捋一下,会大体上明白“禅让”的意义。
黄帝去世之后,接班的既不是大儿子玄嚣(青阳),也不是二儿子昌意,而是二儿子所生的孙子高阳(颛顼),颛顼之后接位的是帝喾,他是黄帝大儿子的孙子。帝喾死了之后,传给大儿子挚,因为能力不行,被小儿子放勋取代。放勋就是尧帝。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当时领导人的选择是以能力这最重要标准的。能力不行,是立不住的。
尧年纪大了,处理国事的能力下降,于是就要找人帮他处理国事,假如他的儿子行的话,自然不成问题,可是他的儿子丹朱能力不行。舜是凭能力上去的。
尧死之后,有三年之丧。三年之丧结束。舜自觉避让丹朱。但是,诸候和大臣们都只认舜,不认丹朱,最后,舜继天子位。到禹的时候,也一样,舜的儿子商均,也是能力一般的人。禹最后继天子位。到禹的时候,他的儿子儿子启就比较厉害了,于是,在禹死之后,启继天子位,之后便成了家天下。
丹朱和商均没有接到天子之位,但他们依然是诸候。他们虽然不是天下之主,不经营天下之事,但依然可以经营自己的国家。而天子不以他们为臣。这是当时的政治情况。这些,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的很明白。以上材料均来息《史记五帝本纪》。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书。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曾把各国的书籍全部烧掉。于是许多历史资料因此损毁。因此,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因为上古史资料的不全,他的《五帝本纪》只是述其大概,没有记年。而《竹书记纪》因为是秦之前的书,所以,里边有三皇五帝时期帝王年限记载。司马迁写史是从黄帝开始,起手是《五帝本纪》。而《竹书纪年》是从伏羲氏写起,之后有炎帝,之后才是黄帝。比起《史纪》来,他的资料更全更详细。
《竹书记年》能保留下来,也是偶然。在司马迁之后大约三四百年的西晋太康二年,也就是公元281年,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坟墓被人发掘,从中挖出大量战国竹简。有一些字迹已经不清了。《竹书记年》就是当时的专家学者们整理之后的结果。
《竹书记年》的出现,为后来的史学家研究历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料,当然,其中也会出现一些与后来史学不同的材料,这是正常的。这本书现在可以读到。我自己手上就有《四库全书》版影印本。我看到这个问题后,翻了一下,没有发现关于尧舜时期的历史,其中有与《史记》完全矛盾的材料。
作为比《史记》成书更早的历史书。他可以提供了许多史记中没有的细节。但这不能证明它比史记更可信。我们都知道,商朝时,商王太甲因为无道被宰相伊尹放逐。这是公认的历史事实。可是,据《竹书记年》载,太甲被放逐之后,曾潜回杀掉了伊尹。后世的学者,普遍认为,这个历史是假的。至于为什么写史者要做假。学者们认为,这与当时的历史情况有关系。当时,齐国田氏夺了姜氏的权,田和把齐康公流放到海岛上;而晋国的三家公卿也把晋桓公放逐。最后田氏篡了齐,三家分了晋。当他们把国君放逐的时候,都拿伊尹放太甲说事。实际上是不一样的。与曹丕司马炎拿禅让说事是一样的。于是,写史的人便编了这段太甲杀伊尹的故事,告戒那些不忠于君主的臣子们小心点。但编造的历史骗不了太久的。
总之。禅让做为历史上的一个政治名词,他的根本点在于,权力交接中,不以血缘关系为重点,而是以能力为重点。儒家推崇禅让,推崇的是不把天下当成私家财产,而王者要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为天下人民谋福利的精神。这一点,只要认真读点历史,是不难明白的。
《海贼王》961话:大蛇年轻时居然是御田的侍从,那他为何要篡夺将军的位置
感谢邀请,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大魔王。
在海贼王最新的961话漫画内容里面讲述的主要还是御田年轻时候的事情。御田年轻的时候是无恶不作的,和之国不少的人都是讨厌御田的,但是这一次御田可以说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御田这这一话里面成功的打退了山神的攻击。这个时候的御田也不过是区区十八岁罢了,但是他的实力的确是很强的,而且还有两把名刀的助力一招就解决了山神。
但是和之国的人不但没有感激御田,他们反而是认为这一次的暴乱是御田导致的。因为御田之前给大家的印象一直都是不好的,所以才会让大家感觉这一次又是御田的问题了。而锦卫门想要出来解释也被御田阻拦了。
而漫画的后面大蛇出场了,这个时候的大蛇还是一个小孩子,而且看起来是十分的憨厚的完全不是之前的那个样子。而且这个时候的大蛇也只是康家的仆人罢了,地位也还是比较的低的。
而后来大蛇将军之所以会从一个小小的仆人变成一个将军肯定也是有隐情的。不然的话霜月康家的仆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一个大蛇会变成将军呢?他可能是受到了什么不公平的待遇黑化了才会变成了后来的样子。
司马懿家是如何篡夺了曹操家的江山的
谢邀。
司马家族篡魏,用了整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祖孙三代人,费尽心机,全靠诈力、屠杀、灭族甚至弑君获取。
一、司马懿铺路
司马懿能历仕曹魏四代,两朝托孤重臣,这不仅在三国时期,或许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也很少见。史评司马懿为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晋书·宣帝纪》,曹操知其’有雄豪志’《晋书·宣帝纪》。司马懿能成为一代权臣,第一是聪明睿智、善谋奇策、能忍耐、善伪装。城府极深,会装孙子,这也是他最突出的’才能’,使他能够在一次次的波谲云诡的斗争中逃过劫难。第二是能活,活到了’古来稀’73岁高龄。他从22岁被曹操所赏识开始,在曹魏集团中精心运作超过50年,熬死了曹家祖孙三代人。
二、分析司马懿如何篡魏的几个阶段:
在曹操、曹丕时期,他是既没贼心、又没贼胆。特别是面对枭雄曹操碾压之优势,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以保命为主,就是做梦都不敢奢想,只是勤于职守,废寝忘食;曹丕时期,因与曹丕关系密切,并受到曹丕的信任,基本上性命无忧,那就继续装 ,循规蹈矩,乖乖的做一个忠臣;曹叡时期,面对有着祖父曹操遗风,英武过人,把权利运用到极致的新主人,他仍旧是心怀恐惧、忌惮心里,依然循规蹈矩,忍耐韬晦,丝毫不敢有非分之想。
当征东大将军曹休、中军大将军曹真死后,他才有了出头露脸的机会,开始与诸葛亮对峙,并采取缩头乌龟战术,熬死了诸葛亮,升任太尉。后镇军大将军陈群病逝,曹丕托孤的四个顾命大臣死了三个。随着权利的膨胀,只剩下司马懿一个托孤重臣之时,他开始有贼心了,但因曹睿才智过人,而且曹氏宗族势力依然庞大,曹魏集团爪牙在朝堂盘根错节,所以其仍旧不敢有贼胆。
但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司马懿充分发挥了自己能活的优势,36岁的曹睿竟被年逾花甲的司马懿熬死了!
当鹰视狼顾、老奸巨滑的司马懿与蠢猪般的曹爽成为托孤重臣之时,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了。
曹芳时代,司马懿在与曹魏宗室曹爽的明争暗斗中,受到曹爽打压十年。这期间他加紧着手布局,培植司马家族的亲信,党羽;阴养死士;诈病装死,等待时机,阴谋兵变 ;高平陵之变后,大肆屠杀曹氏集团成员削弱其势力;把曹家的皇亲贵胄通通撵到洛阳,监控起来,为儿孙篡权铺平了道路。高平陵之变后的司马懿大权在握,这时他真的是既有贼心又有贼胆了,但可叹的是屠杀、肃清曹魏余党已经耗掉了他剩余的全部精力,他已病入膏肓,熬了一年就一命呜呼了。
三、司马师、司马昭承前启后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254年,司马氏兄弟因为欺压君主,魏帝曹芳便秘密联络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太常夏侯玄欲发动兵变,除掉司马氏兄弟。不料事情泄露,司马师抢先一步,将李丰等三人灭族,又废掉了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消息传到扬州后,引起了毋丘俭和文钦的激愤,于是司马师亲自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回师途中病死。
司马昭执政后,更加专横跋扈,继续大肆屠杀曹氏集团余党,其篡权的野心暴露无疑。当时是曹丕的孙子,14岁的曹髦即位,司马昭的篡权活动让他非常愤懑,竟异想天开,想除掉司马昭,其结果被弒。
曹操的孙子曹奂接替了曹髦的傀儡皇位。263年,司马昭大举伐蜀,蜀降。264年3月,司马昭逼少帝曹奂封自己为晋王。至此,司马昭的篡权活动已基本完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魏政权名存实亡。
四、司马炎坐享其成
265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 。
如果曹操死后由曹植即位,司马家族还有机会篡夺曹氏江山么
我认为如果曹操死后曹植即位,司马家族就不一定有机会篡夺曹氏江山了。因为如果曹植即位,曹植必定会重用崔氏家族或者丁氏家族,司马家族根本没有机会升到政治核心,但是如果曹丕活过五十岁,司马家族就一定没有可能篡夺曹氏江山了,不过如果曹丕活不过五十岁,那么不管谁即位,司马家族都有机会篡夺曹氏江山,又因为曹植寿命长,所以曹植能牵制司马家族更长时间,所以我认为如果曹操死后曹植即位,司马家族就不一定有机会篡夺曹氏江山了。
曹操子嗣众多,为何没人能阻止得了司马懿篡夺曹魏江山
曹丕接受禅位之后,对两种人最为提防。
一种是姓刘的,一种是姓曹的。
姓刘的汉室后裔就不说了,曹魏对他们采用了禁锢政策,限制他们出仕。而对曹姓宗亲,曹丕也是十分防备的。
这可能和曹丕艰难地成为太子的经历不无关系,直到曹操去世前三年,他的继承人身份才总算确定。
在此之前,曹丕一直郁郁寡欢,内心压抑,以至于确立太子那一天,他兴奋地抱着辛毗连连问:辛君知我喜不?
曹丕继位后,继续延续了曹操时代就开始的「薄骨肉」的做法,不许曹氏兄弟随便来洛阳。诸侯王空有封地,但没有实权,甚至一度被贬为侯爵,实际上和被软禁差不多。
难得有一次曹丕批准曹彰、曹植和曹彪进京,结果还两个多月迟迟不肯接见。甚至令他们离开京城时,严谨他们一起同行,互相交流。对同姓防备之心,以至于此。
曹丕死后,曹植也曾数次上书给继位的侄子曹叡,表达了想要为朝廷效力的愿望,希望他能顾念宗室之亲,团结一心。但曹叡只是口头认可,并未改变实际情况。曹植也在这样的忧愤里抑郁而终。
曹姓诸侯一来无权无兵,二来都远在封国,所以对于司马氏的夺权,即使看在眼里,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司马氏鉴于此,对同姓格外优厚,反倒又酿成八王之乱,也算是两种极端了。
李亨为什么要在安史之乱中篡夺父皇唐玄宗的皇位
形势所逼,李亨不篡位就得死。
哥舒翰二十万大军潼关喋血。这时候,帝都长安肯定守不住了。非但长安守不住,关中也守不住。于是,宰相杨国忠护着唐玄宗赶紧往四川跑。
为什么是四川?
因为关中和四川之间是秦岭大山,安禄山的范阳铁骑就是再猛,也冲不破秦岭大山。还因为宰相杨国忠的根据地就是四川,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使。所以,唐玄宗肯定要往四川跑。
但是,关中老百姓不干了。皇帝跑了,老百姓怎么办?全都留给叛军吗?但是,这时候还没轮到关中父老出场。率先发难的,是太子李亨。
马嵬驿之变,就一个目的,即干掉宰相杨国忠。
杨国忠是奸臣还是忠诚,都不重要。但有一点非常重要:他是玄宗皇帝的宠臣加重臣。自宰相李林甫以来,唐朝的宰相跟太子的关系就没法好。李林甫当宰相的时候,就开始搞太子。杨国忠把死人李林甫弄得剖棺取珠,然后也开始搞太子。
为什么宰相一定要搞太子?垂老皇帝与壮年太子的组合,天然就不稳定。太子是皇帝的儿子,但也是储君,是二把手。你让宰相怎么玩?要么提前效忠,跟着太子混,但肯定会被玄宗皇帝搞死。因为跟太子走得太近而被处死的官员,已经数不胜数。玄宗才是大唐政坛的老江湖。要么效忠皇帝,站队老皇帝,那就只能跟太子死磕。所以,李林甫死磕太子,杨国忠也死磕太子。
自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开始,唐朝的太子就是一个高风险职业。最先被立为太子的,基本上都会被搞死。所以,宰相李林甫和太子李亨之间,就是一种天然对立的关系。关键是杨国忠这个宰相,是唐玄宗任命的。所以,天然就要全心全意为玄宗皇帝服务。他这个宰相可能对不起大唐,但一定要对得起玄宗。这也是唐玄宗的成功之处。
李自成兵临北京城,崇祯就跑不了。因为他连个铁杆奸臣都没有,没人护着皇帝跑。但玄宗可以,有杨国忠为首的一众亲随护着他跑。
丙申,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因东宫宦者李辅国以告太子,太子未决。
陈玄礼是禁军的龙武大将军,捏着皇帝的枪杆子。你不用问他为什么要搞杨国忠,就看他为了搞死杨国忠,找谁合谋去了。陈玄礼大将军这个玄宗皇帝的首席保镖,跟太子这个大唐帝国的二把手,“同仇敌忾”了。说是搞杨国忠,但这就是在搞唐玄宗。而这俩人联手把杨国忠杀掉之后,那玄宗皇帝自然就是光杆司令。
但是,吊诡出现了。陈玄礼只反杨国忠不反唐玄宗,带着禁军将士向玄宗皇帝表忠心了。所以,马嵬驿这场政变的结果,就是杀了一个杨国忠,而太子李亨没能上位。
而杨国忠是玄宗皇帝的宰相,还是此次四川出逃的总导演,甚至到了四川还是剑阁根据地的总官家。你把他给杀了,那玄宗皇帝怎么办?所以,就在此时,太子李亨与玄宗李隆基的关系就没法处了。因为马嵬之变收场没收好,李亨没上位、玄宗没下课。
而就在这个时候,关中百姓出现了。干什么来了?就是拦住玄宗皇帝、不许跑。于是,太子李亨和玄宗皇帝,也就都有了回旋余地。处理的方案很简单:老皇帝继续去四川,壮太子留守关中。但是,唐玄宗这个权场老手会认输吗?不可能,在去四川的路上,他下了一步狠棋:
上皇命诸子分总天下节制,谏议大夫高适谏,以为不可;上皇不听。
大唐帝都的十王院、百孙院,美其名曰是给皇室子孙分了大房子,实际是把这些人全给看了起来。因为晋鉴不远,大唐就不允许自己也搞出一个八王之乱。但是,现在,你玄宗皇帝这是干什么?把自己的儿子全都派出去带兵了,这不就是在重蹈西晋八王之乱的覆辙吗?谏议大夫高适不同意,不同意也没辙,诏命就这么下了。非但诏命出天下,连人也派出去了。
“永王璘,幼失母,为上所鞠养,常抱之以眠”。所以,论父子关系,永王李璘跟唐玄宗才是真父子。但这时候就别再腻歪了,安禄山不可怕,太子李亨才可怕。“璘领四道节度都使,镇江陵”,永王镇江陵了,而且亲领四道节度使,基本控制了大唐最后的财源之地。这才叫细思极恐。这时候要说唐玄宗没防太子李亨篡位,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后来,永王果然叛乱,但随即被平。永王毕竟太年轻,干不过太子大哥哥。有人说永王没造反,而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这不重要,他有造反的实力、也有造反的可能,这就行了。如果非要找佐证,你看大诗人李白就行了。这家伙当时就在永王幕府,一口气写了十一首《永王东巡歌》,每一首都把永王当皇帝夸。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这里的我王是谁,只能是永王。轻秦汉也就罢了,毕竟太远。但“却似文皇欲渡辽”是在跟谁比?是把永王跟唐太宗李世民比。李白不讲政治,这个可以有,这家伙从来就不讲政治,李白想造反也不够格。但是,你永王呢?这时候,太子李亨已经在灵武称帝了。
太子李亨留守北方、以抗叛军。这就是说说。他比老爹唐玄宗还要惨。唐玄宗跑路了,但起码知道往哪里跑。而李亨呢?《资治通鉴》载:太子既留,未知所适,李亨就不知道要去哪里。《旧唐书》载:肃宗北幸,至平凉,未知所适,李亨只能往平凉跑,一口气跑到了今天的甘肃省东部。这哪是什么平叛,这实际还是在跑路。
但是,至少有三个因素,让太子李亨峰回路转了。
一个是叛军和安禄山的调性,这个因素最关键。这伙人攻入长安之后,并没有痛打落水狗,死追唐玄宗。甚至,连扫荡关中也没干,而是盯着钱去了。老百姓趁乱抢了大唐的国库,但国库里的钱都是我安禄山的,你们这就叫趁火打劫。于是,叛军就向百姓兴师问罪、主持正义了。
另一个因素是杜鸿渐,这家伙是朔方节度使留后,肯定建议太子往朔方跑。而太子曾遥领过朔方节度使,对这个地方是有情感基础的。
再一个因素,可能是后人杜撰,就是太子李亨的儿子建宁王李倓,也建议太子去朔方。因为朔方节度使每年要来京向太子汇报工作。于是,建宁王李倓就跟朔方将士建立关系了,“将吏岁时致启,倓略识其姓名”。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预谋良久,大多是走一步看一步。本来不知所往的李亨,终于找到了目标。老皇帝跑到了四川,壮太子跑到了朔方。然后,你就问关中、河西、陇右这写大唐的将士们,会往哪里跑?他们只能去朔方。也没有太多的原因,家就在这里。玄宗逃四川,四川能接待,因为人家是皇帝。这伙人跑到四川,就得按逃兵处理掉。
于是,在朔方,具体是灵武,太子李亨建立了自己的创业班子。这个班子特别强。有名将郭子仪,有能臣第五琦,有军师李泌,还有一众肯于效命的朔方将士。关键是肯于效命这四个字,凭啥这些人肯于效命?
冕等言曰:“将士皆关中人,日夜思归,所以崎岖从殿下远涉沙塞者,冀尺寸之功。若一朝离散,不可复集。愿殿下勉徇众心,为社稷计!”
太子李亨刚到灵武,一众幕府僚佐和朔方将士就劝太子“即皇帝位”。没啥可说的,这时候太子李亨就得当皇帝。马嵬之变的时候,唐玄宗也曾让过位。太子李亨当然故作矜持,但这时候也只能是故作矜持。因为形势所逼,李亨必须得当皇帝。
一个是朔方形势。这伙人凭啥肯于效命?你不当皇帝,人家凭啥效命。大家不就是想从太子谋臣变成大唐重臣吗?
另一个形势是玄宗皇帝已经出招了。除封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外,还封永王为四镇节度使、盛王为广陵大都督、丰王为西北诸路节度都使。关键是把永王李璘给派了出去。
内要安抚幕府谋臣、近要激励朔方将士、远要权谋人精老爹、外要对垒安史叛军。这种形势之下,李亨就必须称帝。
不称帝,你让郭子仪和李光弼拿啥调动兵马;不称帝,你让第五琦拿啥筹措钱粮。让他们拿太子教命,还是让他们拿兵马大元帅的将令?所以,李亨称帝,才能破解所有问题,而唐玄宗只能被遥尊太上皇了。
后之视前,可能更为清晰。太上皇李隆基移驾长安兴庆宫后,首席保镖陈玄礼被勒令退休,首席太监高力士被流放巫州。而玄宗这个太上皇,竟然被一个太监李辅国带兵威逼。你从这个结果看,唐肃宗李亨与唐玄宗李隆基之间还有什么父子亲情吗?就是赤裸裸的权力游戏,已经没有一丝的感情了。
所以说,李亨灵武称帝,既是权力斗争的结果,也是一种形势所逼的不得已。
东晋的大将刘裕是怎么登上皇位,篡夺晋朝江山的
东晋大将刘裕是怎么登上皇位,篡夺晋朝江山的?
刘裕是南北朝时杰出人物,是为南朝刘宋开国皇帝,他寒门出身,却能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一统,他还试着光复洛阳长安,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实现全国大一统,但由他开创的南·宋,保护了汉文化,也为“元嘉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了不起,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那么,刘裕作为东晋寒门出身的大将,怎么登上帝位的呢?
首先自然是东晋立身从来没有稳过,这给了刘裕机会。东晋是在西晋灭亡时,由王家等北方的士家大族,共同扶琅琊王司马睿上位建立起来的,起初都没有得到南方的支持,王导使尽各种招术,终于使得东晋立足建康。汉人建立的政权,比北方胡人建立的政权,多少会有些政治文化优势,但东晋实在好不到哪去。东晋立足的基础太薄弱,内部士家大族权力太大,司马皇族基本被架空,大致上也只保留了表面的尊严,“X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从来就没改变过,唯一变的,大概就是X换了姓。
朝中掌握政权的,都是门阀贵族,这种制度的存在,为士族提供了巨量的生存资源,但也正因如此,他们整个阶层,都失去了上进的动力,还要上进干什么呢,几辈子都享用不完的财富,出生就可以做官,弱得连只鸡都不敢杀的人当个把将军是常有的事,指望这些人保护东晋?
可是,战乱来了,不保护行吗?数数东晋立国后的各种叛乱起义,先是王敦,逼得晋元帝白衣投降,后是孙恩卢循,打得经济一团糟,后又有桓玄,刘毅等,尾大不掉,东晋巴掌大的地方,就没停过战火。
正因如此,刘裕这等寒门出身的人有了用武之地。
其次,是刘裕既能打又能做。刘裕崛起时,东晋差不多就快要完蛋了,当然,完蛋的是司马家的政权,不是门阀们的财产,他们必须找个人来保护。刘裕在众多的将领中,是个比较有特色的人,刘裕小时吃尽人世间的苦,砍柴种地打渔卖草鞋这些事都做过,人们自然是瞧不起这样的人的,可是琅琊王氏的王谧很欣赏他,举荐他进入军中,刘裕进入孙无终的军队,成为北府军一员。此后刘裕在战场上,一发而不可收拾。先是大败孙恩,后大败桓玄,迎安帝复位,攻灭南燕,平定卢循,征讨刘毅,西灭谯蜀,反击仇池,尽吞荆扬,甚至还灭了后秦……
虽然说仗不是他一人打的,但是在这所有的战斗里,刘裕始终保持了严明的军纪,强大的战斗力会让人害怕,但是能守法纪,那就更是难得,对于门阀贵族们来说,这人有忠心,非常可靠,扶他上位。当然了,主要是以王谢为代表的家族,也实在是没什么人才,王桓庾谢,早已没落。
这样,刘裕得到了门阀与军队的双重支持。
刘裕不但能打,更有从政的睿智。当时是一个什么情况呢?虽然门阀贵族腐烂了,但还是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寒族要想上位,不能一下子把士族给端了。刘裕掌权之后,逐步任用寒族出身的人才,而士族,仍然供着,让他们当清显的官,当花瓶,但没什么实权,成为点缀,比如说陈郡谢氏,是门阀里很有代表的大族,就被刘裕给供起来了,到一定程度,再把他们给灭了。南朝以后,门阀制度几乎名存实亡,“士族居高位,寒门掌机要,皇子镇强藩”的基本,就是这个时候打下来的基础。
时势造英雄,说的就是刘裕这样的人。他有着一流的军事才能,也有着别人没有的气运,还有睿智的政治眼光,这些,缺一不可。他依靠北府军起家,架空了东晋的政权,在外有军功,在内有实权,当皇帝也就一句话的事儿了。(宛如清扬)
雍正到底有没有篡夺皇位
雍正皇帝是清朝历史上争议最多的皇帝,数百年来关于雍正皇帝的篡夺皇位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那么雍正皇帝到底有没有篡夺皇位呢?
雍正皇帝确实是没有篡夺皇位,为什么会这么肯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不是别人,是他的儿子,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后来历史有名的乾隆皇帝。
之所以会跟雍正皇帝的儿子弘历有关,主要还是康熙皇帝对于孙子弘历的喜爱。康熙皇帝在第一次去雍亲王胤禛府中的时候,第一次见到孙子弘历时,就十分喜欢这个聪明懂事的孙子,之后康熙皇帝更是下令将孙子弘历带入宫中,由宫中养育和自己亲自教育,康熙皇帝对于孙子弘历的宠爱和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加上本来也对儿子胤禛满意,同时还有孙子弘历受到康熙皇帝宠。的这一层面,使得康熙皇帝最终选择将皇位传给了儿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那么既然雍正皇帝没有篡夺皇位,为什么在之后会有篡夺皇位的说法出现呢?
这主要跟雍正皇帝的死对头八爷党有关,康熙皇帝统治中晚期时,在第一次废除太子胤礽之后,其他皇子开始明确的表示了对于皇位的觊觎,为此还形成了多个集团,例如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这几个较大的皇子争储集团,各自拥立不同的皇子。
其中八爷党的支持者是最多的,主要是因为八阿哥胤禩这个人,无论是对于朝中的大臣,还是至亲兄弟们,都是亲切且随和的态度,令人接触起来十分舒服,加上本来能力就十分出众,因此八爷党支持者众多,也不足为奇。
既然是争夺储位,各位皇子和所在的集团,免不了要明里暗里,进行一番交锋,因此也就会结下冤仇,尽管八爷党支持者众多,八阿哥胤禩却还是失败了。
八阿哥胤禩之所以失败,一是因为他过于的高调,使得康熙皇帝对他颇为反感,加上后来因为送死鹰给康熙皇帝,其实送死鹰不是八阿哥胤禩的本意,他挑选的鹰在送之前一直都好好的,只是交给手下后,手下途中因为运输不当,导致鹰在途中开始奄奄一息,到了父亲康熙皇帝手里,鹰已经死去。
也正是因为这个事件之后,八阿哥胤禩彻底失去了争夺储位的可能,因为在古代,无论是皇家还是百姓,都是十分注重孝道,八阿哥胤禩的这个事情,不管内情如何,但是在外人眼中还是在父亲康熙皇帝眼中,这都是有违孝道的行为。
康熙皇帝晚期,对于十四阿哥胤禵的态度,跟对其他皇子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因为西北战事的缘故,朝廷需要派一位十分有能力的皇子,来出任大将军,最终康熙皇帝选定了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将军。
在十四阿哥胤禵带领大军西征出发时,康熙皇帝为十四阿哥胤禵举行的出师礼也是十分隆重的,而且还是按照亲王的规制,要知道那个时候,十四阿哥胤禵不过只是个郡王,可见康熙皇帝对于十四阿哥胤禵的青睐和重视,也由此成为了其他人心目中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选。
十四阿哥胤禵之前是八爷党的核心成员之一,在八阿哥胤禩彻底失去争夺皇位的可能后,原本支持八阿哥胤禩的人选择支持了十四阿哥胤禵,这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八阿哥胤禩能在后来与父亲康熙皇帝的关系有所改善,这其中跟十四阿哥胤禵起着重要的作用。
即便是十四阿哥胤禵再受父亲康熙皇帝的重视和信赖,十四阿哥胤禵也没有成功的登上皇位,登上皇位的反而是一直低调且不争不抢的四阿哥胤禛,四阿哥胤禛之所以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低调和不争不抢,让康熙皇帝对他十分满意。
另一方面是他暗中所结交的隆科多和年羹尧,都在争夺储位的关键时刻,帮了四阿哥胤禛的大忙,由此他才能够得以登上皇位,史称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继位后,对于八爷党大部分的人打击和折磨,使得八爷党的人对此怀恨在心,由此传播出雍正皇帝的皇位是通过篡位得来的,也是有可能的。
这种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后,因此加工出了很多的野史,其中有一个版本说的有鼻子有眼,说是康熙皇帝的遗诏中,原本写的是传位十四子。
四阿哥胤禛在父亲康熙皇帝死后,找到了遗诏,看到上面写的是传位十四子,四阿哥胤禛不甘心皇位落到他人之手,哪怕是自己的亲兄弟。
于是就将传位十四子的遗诏,改成传位于四子,四阿哥胤禛才就此能够登上皇位,这个版本说的,要是不细看,可能感觉不出什么问题,但要是仔细推敲,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在清朝时期,还没有简化文字的出现,一般都是繁体字,繁体字能够做到毫无痕迹的改,从而骗过众人,那是不可能的,另外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起的政权,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一般涉及这种皇家大事,都是两种文字书写的,所以要想在这上面做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篡夺来的江山为什么都短命(唐宋除外):魏朝45年,晋朝150年,隋朝30年
本题中“篡夺”大致意思应该是通过政变得来的江山。实际上,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基本上都可以说是篡夺,比如说汉朝代秦,宋朝建立,大唐开国,明清建立。
无论是惨烈的宫廷政变,还是更加激烈的农民起义,无不是惺风血雨。可以说,中国的改朝换代是世界上最为激烈的政治行为,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回到题目,魏朝与隋朝确实比较短命,但晋朝150年也不算短了。而且晋朝实际上是从魏朝延伸而来,除了皇帝改性司马外,其它都是魏国那一套发展而来的,并以魏为基础灭了东吴和蜀国,建立起大一统的晋朝。
隋朝为什么只有短短30年,确实让史学家长期以来百思不得其解。隋朝源于北周,隋文帝清明有为,建立起辉煌的盛世。近来有一部分人认为,隋朝之盛胜过唐朝,终唐一朝,哪怕是“开元盛世”,其经济发展水平也未必超过隋朝。虽然这一论断并非就一定是史实,但也从某种角度说明了隋朝的强大和富足。
隋文帝死后,继位的隋炀帝仗着国力强盛,大力推动东都洛阳建设,开凿大运河,发兵高句丽,最终由于用力过猛,把隋朝拖死了,让李唐捡了个便宜。
按理说,以隋朝的国力,虽然炀帝过于折腾,但也不容易一下灭亡,可历史为何偏偏如此走向呢?
这可能要从隋朝以前300年算起。汉王朝建立后,外戚干政始终不绝,为门阀政治打下了基础。许多从贵戚延伸的世家望族逐渐做大,成为左右帝国政治的主要力量。门阀政治在晋朝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并贯穿随后的南北朝历史全过程中。
门阀政治最大的危害就是杜绝阶层上升通道,并由此带来的社会动荡和国家分裂。南北朝后期,北周逐步强大起来,成为结束国家分裂的最大势力,隋朝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
但隋朝虽然经济发达,国力强大,但并没有解决门阀政治的根本。可以说,大一统的政治基础还比较脆弱,包括杨坚和唐朝的李渊,都还是关陇贵族出身的。刚刚建立的科举制度,还没能完成对门阀势力的完全削弱。实际上,这一进程直到唐中期才显示成效,贵族再也不能垄断高层政治了。
这是隋朝30年而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隋朝通过低烈度政变方式取得政权,但隋朝的社会阶层结构没有改变,原有的门阀政治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好大喜功的隋炀帝过分折腾,让社会矛盾迅速凸显,隋朝的大厦在看似偶然间忽然倒下。
而通过革命取得的政权,相对会牢固些,比如汉朝和明朝,激烈的农民起义完全打破了旧的秩序,那些既得利益者被严重打压或从肉体上灭,而新的阶层形成还有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