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求一些结局反转的笑话
- 历史上的宋慈,狄仁杰,包拯,他们仨谁的破案能力更强,更专业,更有说服力
- 你们觉得《少年包青天》哪一部比较好看
- 包拯和狄仁杰,两人哪个更厉害你怎么看
- 据说包拯是由长嫂养大的,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 有没有人喜欢看老版《包青天》的咋样
- 历史学领域有哪些笑话
- 农妇秦香莲把自己的状元丈夫陈世美告死在包公的铡刀下,有什么不妥吗
- 大家是如何看待现在人的笑点的
- 你的普通话闹出过闹出过那些笑话
求一些结局反转的笑话
我是北七plus,专注横扫不开心
周一到周五:更新头像壁纸表情包
周六周日:更新笑话段子语录集
1.
老师:您的儿子早恋了
家长:我知道
老师:您不反对?
家长:反对什么,在学校是他女朋友管着他,不让他喝酒不让他抽烟,生病时照顾他,天冷了提醒他多穿衣服,不开心时安慰他,开心时陪他一起开心,你们这些老师能做到吗
老师:谁告诉你是女朋友了
2.
一个瓜农的西瓜田里每晚都被小偷光顾,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写了一个告示牌:“这些西瓜中有一个注射有剧毒”果然从第二天开始没有再丢一个瓜。不过过了一星期,告示牌上多了一行字,让瓜农全身当场就凉了半截!牌子上写着:
你猜猜现在有几个瓜中有剧毒
3.
潘金莲:“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残酒。”如果你是武松你该怎么办?如何坚定又不失体面地拒绝?
“嫂嫂,我吃了头孢”
4.
小明参加葬礼,觉得无聊
问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请问你知道这里的WiFi密码是多少吗?”
工作人员:“请尊重死者。”
小明又问道:“请问您知道这里的WiFi密码是多少吗?”
喜欢的可以点一下关注,支持北七,北七会陆续更新好玩的东西,捕捉快乐!
留一个给评论区,看看大家的脑洞有多大,来一个剧情反转!
老师:知道为什么车和人都要靠右行驶吗?
小明:______
老师:滚出去!
历史上的宋慈,狄仁杰,包拯,他们仨谁的破案能力更强,更专业,更有说服力
当然是宋慈,有一部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宋慈放到现在就是刑警队的刑侦专家。
你们觉得《少年包青天》哪一部比较好看
周杰演绎包拯的那版。
这版,剧情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演员表演更是活灵活现。
《少年包青天》是根据《三侠五义》改编的古装连续剧,周杰,任泉,释小龙,李冰冰,刘怡君领衔主演。主要讲述了少年时期的包拯的破案事迹及爱情故事,于2000年首播,因为后期反响太强烈,又增拍了两部续集。
但在很多90后的心目中,第一部《少年包青天》应该是最经典的。
刁蛮任性但是心地善良的楚楚;白衣翩翩又腹有诗书的公孙策;武功高强却又傻气天真的展昭,还有后期虽然任性,但却有情有义的庞飞燕,都让人难以忘怀。
这部剧中的大家,欢笑打闹,一起云游四方,一起破案看尽世间百态。在破案的过程中,结实各式各样的人物,体会他们的辛酸苦辣,人生真是多姿多彩。
而我觉得其中最难得的,是主角们在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的同时,又对世间的正义有着果断的坚持,即使杀人者是他们结识的好友,他们最终对大义有着坚持。
包拯和狄仁杰,两人哪个更厉害你怎么看
两人其实有很多不同。让我比,狄仁杰实力强一些。主要原因,他面临的政治环境更复杂,三起三落,依然断案无数,且延续大唐国祚。
包公主要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名气更大些。
1、狄仁杰办案能力更强。而且是在武后酷吏政治下
电视剧中的狄仁杰重点强调他办案能力,事实的确如此:如仪凤年间,他任大理寺丞,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
要知道,这可是二圣临朝的敏感时期:官员动不动就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当时狄仁杰只是五品官,上有大理寺卿,若不为正史记载,很难相信有人厉害如斯。
(狄仁杰)
武则天登基,任用酷吏,打击异己,狄仁杰被排除中枢。后他又因政绩出众担任宰相,竟被来俊臣诬陷谋反;他在庭审中果断认下谋逆大罪,拖延敌人,写下鸣冤血书让儿子带给武则天,终于脱罪。
狄仁杰最大的功绩,是善劝武则天,立三儿子李显为太子,而不是武承嗣。生涯最后几年推荐的张柬之等人更发动了神龙政变,延续大唐国祚。
这份沉着,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2、包青天的特点是铁面无私,名气比狄仁杰更大
在民间包拯的名气更大,毕竟皮肤如碳、头顶月牙的形象为狄公没有,明显看出百姓的偏爱。
(民间传说的包公形象)
实际上在怼权贵方面,包青天也是直接硬上,绝不会像狄仁杰那样先退后进,或者以时间换胜利。可谓甜面无私,不畏强权。
但这有个前提,就是皇帝脾气好。要不是宋仁宗宽松的环境,估计包拯早死多时。
立嗣方面,包公也有狸猫换太子的民间传说,但可信程度有限。
故个人之见,狄仁杰实力更强些,包公名气更大些。
据说包拯是由长嫂养大的,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包拯被嫂子养大,来自于民间传说,或是戏曲宣传。豫剧《铡包勉》,京剧《赤桑镇》等,说的都有包拯被嫂子养大的情节。
戏曲里说,包拯从小父母双亡,被嫂子养大,包拯喊嫂子为嫂娘,待之如母,十分的孝敬。包勉是嫂子的亲生儿子,犯了罪,包拯要铡包勉,嫂子吴氏大骂包拯忘恩负义,求包拯放了自己的儿子。
包拯给嫂子讲明道理,并说一定会给嫂子养老送终。嫂子吴氏最终深明大义,包拯将包勉铡了。
戏曲或是传说里,都是人们对包拯铁面无私,为老百姓公平执法精神的赞扬与向往。却不是历史上真实的包拯。
包拯,字希仁(999年--1062年)。安徽肥东人,出生在宦官世家,童年也十分快乐,少年时十分好学。1027年,二十九岁的包拯考中进士。但因为要侍奉年迈父母,没有去当官。
十年后,三十九岁的包拯送走了父母,守孝结束后,才踏上了仕途。先是在安徽天长做知县。之后调到端州任知县。
包拯因端州“端砚”事件的处理,被赏识,三年后调进开封,做了御史大夫。包拯敢言直谏,使他有了不放过一个贪官污吏的光辉形象。
直到1057年,五十九岁的包拯才被命为开封府尹,包拯改革了诉讼制度。在北宋,百姓告状,要通过门牌司层层上递案件,官吏们就层层敲诈百姓。包拯直接取消了门牌司,让百姓直接能找到办案的官员,“包青天”应该是这时候被百姓喊出来的。
只是包拯在开封都只待了了不到两年,就被调入朝廷出任三司使,主管全国财政。1061年,包拯官至枢密副使(副丞相),成为重臣。1062年,包拯病逝于开封,举国悲恸。他有病期间宋仁宗亲自去家里探望。欧阳修赞叹包拯的一生:“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箸在朝廷”。
总之,包拯一生仕途很平淡,是一位负责人的埋头苦干的清官。他头上没有月牙,脸也不黑,更不认识“三侠五义”,南侠展昭,没有铡过陈世美与包勉。更谈上是嫂子将他养大了。
俗话说,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包拯家也一样。民间传说包拯是被嫂子养大的,其实,被嫂子养大的是包拯的次子包绶。
包绶是包拯与侍妾所生。包拯在包绶没出生时,将侍妾滕孙氏赶回家去了。包拯的大儿媳崔氏(三朝宰相吕蒙正的外孙女)因丈夫(包拯的大儿子包臆)去世,守寡在家。她知道滕孙氏有了孩子,不便养活,自己就偷偷把孩子抱来养
这是真实的长嫂子养弟弟,等包拯六十岁寿诞时,崔氏才将孩子抱出给包拯看,并说明缘由,包拯很高兴,给孩子取名包绶。
包拯去世时,包绶只有五岁。后被长嫂养大,也成为一名百姓爱戴的官员。
有没有人喜欢看老版《包青天》的咋样
我以93年和08年的《包青天》为例,来解释为什么新版没有老版精彩。
93年版的故事情节可谓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在《屠龙记》中,文家杀害无辜,导致无数善良之人丧命。文四少爷由一个善良的公子变成为母亲复仇的可悲之人,自己在母子情,兄弟情,善与恶中迷茫,错把替母替兄报仇当做孝敬。在包青天的开导下幡然醒悟。而新版则没有如此扣人心悬的情节,整个故事平铺直叙,坏人坏到底,好人好到底。
在93年版中,有两个非常突出的人物,一个是《狸猫换太子》中的郭槐公公,另一个是《铡庞昱》中的庞太师之子庞昱。在《狸猫换太子》中,包拯因为铡了八王爷的舅舅,皇上一气之下罢了包拯的官。可郭槐坐不住了,暂且不谈他是否出于友情而为包拯求情,他在皇上面前说的一席话让人感动不已,他以《汉书》中汉景帝错杀晁错一事来暗示汉朝可以没有晁错,但圣上不能没有包拯,倘若皇上让包拯复职,或许会引来文武百官的笑话,但会让天下百姓欢欣鼓舞。最后他说皇上不复职,他便跪身不起,即使惹怒皇帝,可能让自己丢掉性命他也在所不惜,这是何等的感人肺腑!为了国家能保有这么一位清官,郭槐做出了多么大的努力!这正是他善良正义的一面。郭槐对刘太后的一片忠心,可他为了刘太后诬害李娘娘,逼死了宫女寇珠,杀死方丈,私自扣下皇上复包拯之职的圣旨,,可他这是他丧尽天良一面。包拯曾说“其情可悯,其行当诛”。一个小人物郭槐身上,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人物塑造得非常完整,让人看了感触非常深,明白了不能因人废言,也不能因言废人,看人不能以偏概全的道理。而08年版中的郭槐就是一个彻底的坏人了,坏事做尽,一件好事也没做。让人看了只会觉得这就是一个单纯的坏人有坏报的故事,没有更深的体会了。
93年版中,庞昱强占民女,用赈灾的钱盖软红楼,供自己享乐,并抓些壮丁去充当苦力,其所作所为伤天害理,天理不容,最后被捉拿归案,还死不认认账,并依靠其父庞太师的救自己出狱。而在牢中,隔壁和尚的一番话让他顿悟。和尚因化斋,不小心看到那家女子正在洗澡,女子羞愤而自杀,和尚觉得女子是因自己而死,所以到开封府投案,尽管包大人说他没罪,他却觉得不能对不住自己的良心,他害死了人家,就应该赎罪。人不能没有良心,做事要分清是非。本来庞昱还很得意自己见了许多女孩的胴体,听了和尚的肺腑之言,感到非常的羞愧后悔,这时候,他才感到良心对自己的谴责,他想起自己干下的错事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痛苦之际,他褪下华服,心甘情愿身着白布衣接受铡刀之刑。可他的父亲庞太师依旧不依不饶,大闹公堂,庞昱这时劝告其父不要再执迷不悟了,他说“子不教,父之过”,自己之所以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很大的原因就是父亲的过分溺爱。最后,他自己趴在铡刀之下接受了最终的惩罚。这是一个纨绔子弟在最后的醒悟,尽管为时已晚,但教育了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不要执迷不悟,害人终害己。可08年的庞昱不是这样,他是在父亲求情时硬是被包拯铡死的,怀恨而死,死的不情不愿,没有93年版庞昱的反思醒悟。还是那句话,又是一个坏人有坏报的故事。
除去这两个例子,93年版的《包青天》还通过李娘娘饶恕刘太后教育了人们不要一味的寻求复仇,那只是一时的快感,远不及宽恕一个人等等道理。这是08年版本中没有的。新版追求的是满足人们对《包青天》的喜爱,而不是娱乐性和教育意义两者的结合。这便是为何老版精彩了。
历史学领域有哪些笑话
历史领域笑话频出,为社会注入笑点也是其贡献之一。
我们先说说川普闹出的历史笑话。川普访日,登上日本“加贺号”直升机航母,赞扬道:“这是好舰”,他似乎已经忘记,第一代加贺号不仅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主力舰,而且也是当年偷袭珍珠港的主力航母之一,曾经给美国带去巨大的损失和伤亡。
川普又去了住日美军基地,又当着住日美军官兵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官兵的面,祝他们“阵亡将士纪念日快乐!”这也是没谁比得上川普了,竟能在美军阵亡将士纪念日上快乐出来,这好像在葬礼上祝贺人家快乐一样。
再看看我们一些大明星,闹出的历史领域笑话,你不笑喷,算我输。
1、王宗宪
2008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移动无限音乐年度盛典”上,吴宗宪和王宝强开玩笑问:“你是哪里人?”王宝强说是河北人。吴宗宪又说道:“包青天就是那里人!”引得台下哄堂大笑。包青天曾在河南开封府做过官,他既不是河北、也不是河南人,而是合肥人。
二、孙俪
孙俪刚生孩子的时候,很多人都写来贺卡,上面写着:祝麟儿…。孙俪有些不高兴,于是就发微博称:将来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解释,其实其名字并非叫做邓麟。十足的没文化,闹的笑话她很好笑。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孙俪误会别人以为他家孩子叫麟儿了。其实在古代,麟儿是对他人孩子的美称,是贵子的意思。这应该是历史知识的匮乏,只顾专业,不顾历史的结果。
3、杨丞琳
在一次节目中,吴宗宪问杨丞琳抗日战争打了几年,杨丞琳:“不知道”。吴宗宪告诉她打了八年。不懂历史的杨丞琳脱口而出:“八年而已?”八年要死多少中国人,还有爱国之心吗,活该被国人骂。
4、范冰
范冰冰在一次宣传电影的时候,范冰冰放出豪言,说“如果在抗日战争时期,自己一定是刘胡兰”。
这未免使人感到凌乱,刘胡兰怎么就成抗日英雄了,穿越也不带这样的。
实际历史领域笑话很多,本人也曾经闹过历史性错误,但是好在本人一介草民,说错一句两句没人注意也就过去了。不过写文的时候还是得认真考虑,避免出现低级错误,贻笑大方。
但是作为公众人物,一定要学好历史,未免出现低级错误,成就世人谈资笑料。祝大家端午节快乐,笑一笑十年少。
农妇秦香莲把自己的状元丈夫陈世美告死在包公的铡刀下,有什么不妥吗
首先要说明,这个剧情那是戏剧,不能当真。那么在戏剧里面,这位秦香莲女士为何一定要斩杀这个陈世美呢?
曾经在湖广一带,生活着一对平凡的夫妻,后来丈夫陈世美去京城考试,留下了老婆秦香莲在老家伺候老父母。可是丈夫走后不久,老家就造了大灾,二老年迈,顶不住饥饿,相继饿死,而老婆带着孩子一路行乞,远赴京城,想去那里寻找丈夫。
经过千难万险,秦香莲终于到了京城,经过一番打听后,她得知自己的丈夫居然高中状元。不过她还没来得及开心,就马上听说另外一个消息:陈世美做了驸马! 这个消息对她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就算自己饿死,但是不能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受罪啊,于是她就想去认丈夫。
陈世美开始没防备,不小心还真就被秦香莲给找到了,但是他在做驸马之前,已经说自己没有娶妻,此时一旦被公主发现自己的过去,岂不是要被砍头?于是他狠心把原配和孩子赶走。但是不料秦香莲的遭遇又被宰相知道,宰相是个很有正义感的老头,也非常狡猾,他就给出了一个计策,让秦香莲假扮卖场的,去驸马府上卖场,因为驸马马上就要过寿诞了。
于是在陈世美生日当天,原配在大堂大唱他抛弃之事,结果陈世美羞恼,直接将她赶了出去。宰相想劝解,不了却被陈世美顶撞,于是恼火的宰相就让秦香莲去包拯那里,让他给这个苦命的女子做主。
事情到了这一步,秦香莲肯定是对丈夫恨透了,因为自己几次求他收留都被拒绝,更对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顾,这样的人如何能让她不恨?不过此时的她,还是只想要回自己的丈夫。 但是陈世美却不这么想,他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惧怕包拯真的管此事,竟然想在半路上派人拦住秦香莲母子。而且他不但要拦住他们,还要将他们悉数斩杀,以绝后患!
这份狠辣,不但要杀妻,还要杀子,何其歹毒!可惜他派去的人,听闻这凄惨的遭遇后,竟然下不了手,又苦于无法交差,竟然自尽。秦香莲感念他的高义,又对丈夫的不义之举大感愤怒,此时的她终于心生绝望,知道这个丈夫是无法争取到了,于是就想杀他,报了这份大仇。但是在包拯想斩杀陈世美的时候,竟然还惊动了太后,这个老妇守在堂前,撒泼耍赖,坚持要保女婿。
包拯虽然大胆,但是也不好违背这个老妇人的意愿,于是想用自己的存银来打发秦香莲。此时的秦香莲终于绝望,她觉得这样正直的官员都不敢管了,她还有什么指望? 不料包拯听她一番哭诉,也激动起来,把官帽一丢,大吼:就是不当这个官,我也要斩了你!于是将陈世美斩首,秦香莲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要说为何最后她真的下了决定要杀夫,那一定是对生活生出了绝望、对官府生出了绝望,这才更加剧了杀死负心人的决心。 不过需要注意,这只是戏曲里面的,真正的陈世美,是一个清官,而且人家是清朝人士,之所以被编造了这么一段事情,是因为遭到了同窗的中伤,人家原本是个好人好官。
大家是如何看待现在人的笑点的
现在人心里想看的,大都是喜欢看农村提才和一些有画面感有创意有内涵的搞笑视频,越是搞怪越有人喜欢看,因为这是所有人的快乐,
你的普通话闹出过闹出过那些笑话
我们这儿的人能撇个普通话音,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就不容易。
我把听到过的两个故事讲讲吧。
一个是,90年代初还有民办教师编制。有一次,在一所乡村小学听某民办教师讲公开课。这老先生平时都是用当地话上课。为了显示正规,他临时撇了个普通话,可偏偏说的又不那么标准。看领导、老师们搬凳子坐后面听课了。他在黑板上写下课文题目、生字词后,用他特有的普通话说:“同学xuaner们,都看到黑板高头”。他原本是要说:同学们,都看到黑板上面。可它发音不准。说的“高头”是我们本地的方言,是他习惯性的用语。
此话一出,坐在后面的领导、老师们想笑,硬是憋住了,没敢笑。
另一个是,某学校来了上级领导检查指导工作。快中午了,安排领导们去食堂就餐。临走时,校长问身边的教导主任去不去陪同。我们本地人说“去”,发音是“克”,和武汉人大致相同。
当时,校长撇了个普通话,问的是:“你去不克啊?”。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