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城隍是管什么的
- 在《西游记》之中城隍土地来参见观音,但城隍真的会参见观音吗
- 城隍的级别分类,还有城隍是谁册封的
- 聊斋志异:《考城隍》故事解析,城隍是什么神干啥的归谁管
- 土地爷与城隍老爷有什么区别
- 城隍爷和阎王哪个大呀中国古代神的等级是嘛呀
- 从前的“城隍庙”有什么用有什么说道
- “土地庙”和“城隍庙”有什么不同,哪个权力更大
- 城隍爷是什么神为何中国每个城市都有城隍庙
- 为什么其他城隍庙叫“城隍庙”,而西安的城隍庙叫“都城隍庙”
城隍是管什么的
他是我们的守护神,也是冥界地方官,是负责人一生福禄寿和恶罚明的官。
在《西游记》之中城隍土地来参见观音,但城隍真的会参见观音吗
观音要见土地公,土地公自然是要拜见的,毕竟不在一个级别,
《西游记》中的角色里面,自然离不开每一次师徒四人每到一个地方,孙悟空叫出土地公来打探情况,虽然土地公是个小角色,但是由于他熟悉自己生活的地方,什么妖魔鬼怪都比孙悟空熟悉,所以作用还是挺大的,
一般土地公的修改不过几百年,修道成仙少之又少,
而观音作为如来的首席大弟子,道行之高可想而知,她能够去任何她想去的地方,说直接点,三界之内的BOSS,看见她都得让开道,就是这么横,修行在那儿摆着,不服憋着,
而土地公作为一方的小神仙,观音如莅临他的地盘,他肯定是出来相见的,一是尊敬,二是礼貌,
城隍的级别分类,还有城隍是谁册封的
中国的城隍是一个城市的保护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神仙,跨越阴阳两界,身份最古老,职务最庞杂,并且很有意思的是城隍也分三六九等。
城隍受册封开始于唐代唐昭宗。公元896年,藩镇叛军进攻长安,唐昭宗逃亡到华州行宫。当天夜里,皇帝的亲信韩建持剑进入行宫图谋刺杀唐昭宗。但当他走到皇帝寝宫门口,却突然仓皇逃走。后来韩建招供,称当时华州城隍在寝宫的屋顶突然显灵,痛斥他忘恩负义、大逆不道,他才心虚逃走。为了报答城隍的救命之恩,唐昭宗下令册封华州城隍为济安侯,从此开启了册封城隍的先河。
城隍真正系统有序的划分为三六九等是从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太祖笃信城隍,他认为城隍是阴界的地方官,其级别和辖区与阳界行政区划一致,所以朱元璋以皇帝的身份下诏,敕封天下城隍,将其划分为五个等级。
第一等级,京都应天府城隍(今江苏南京)为“明灵王”,等级最高,相当于城隍中的老大,名号也最响亮“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
第二等级,省城隍为“都城隍”,名为“王”,有五个,开封府、临濠府、太平府、和州、滁州。
第三等级,“秩正二品”的各府城隍,名为“威灵公”。
第四等级,“秩三品”的各州城隍,名为“灵佑侯”。
第五等级,“秩四品”的各县城隍,名为“显佑伯”。
县以下不设城隍,由土地公管理。
而且,明朝规定天下所有的府、州、县都要建造城隍庙,规格和本地官府一样,而且各级官员赴任时还要向当地城隍宣誓就职,城隍也达到了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
而今日的城隍已经今非昔比,大家也对城隍的身份不再关心,城隍庙更多的是一个赶庙会,或者娱乐的文化场所,但每个城市的城隍都承载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永远属于这个城市。
聊斋志异:《考城隍》故事解析,城隍是什么神干啥的归谁管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故事《考城隍》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说。
大概内容是:一个叫宋焘的廪生(享受政府补贴的考生),在去世后受到神差邀请,顺利的考上城隍神一职,被分配到河南上任。宋焘以家中有老母需奉养,请求待母亲去世后再就职,因孝心感动了神差便答应了。九年后,宋焘料理完母亲的丧事,沐浴更衣躺下就去世了。其岳父梦见宋焘骑着红缨大马,带着许多车马到他家辞行。次日急忙跑到宋焘家打听,才知道宋焘已死了。
云中解析:
故事《考城隍》是《聊斋志异》通篇的首文,反映了古代对孝道观念的重视。文中的“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表达出了作者的善恶观,“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体现出作者的洒脱广阔的胸襟。同时也是对当时科举制度丑恶氛围的讽刺与批判,宋焘书生可以通过鬼神的考试,却无法通过科举考试。有德有才却一直是个老廪生。揭露了当时埋没人才的黑暗社会。
小说的情节成功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然后开展神奇的故事情节,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宋焘在考卷上写道:“有心做善事,虽善不奖赏;无心作坏事,虽恶不惩罚。”说明有赏罚分明的才干,具备当官的必要条件,且包含着对封建社会善恶不分黑白颠倒的有力抨击。在做官与尽孝之间,宋焘选择了以尽孝为先,这也是对那些官迷心窍漠视孝道之人的讽刺。从跟随神差去考试到考中后的喜悦,再到以孝心感动神差,场景的描述细致感人虚幻而又真实。
接下来看城隍是什么神?具体负责什么工作又归谁领导?
城隍,在道教中是守护城池的神仙,古代城市一般用土筑城墙,城墙的四周都挖有护城的沟渠,有水的称为池,没水的称为隍,所以这种护城的沟渠就叫“隍”。城隍原本指护城河,如汉代班固的《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对城隍的信仰兴起于南北朝时期,到唐代中期各州县都设有城隍祠,逐渐发展成普遍性的一种信仰。
当时的张曲江曾有《祭洪州城隍文》,南宋陆游亦有《宁德县城隍庙记》,明代的朱元璋于洪武二年正月更是“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自清代开始,民间把城隍归为掌管省的都城隍,掌管市的府城隍,掌管县的县城隍。另外还有负责财务、油粮以及盐道、纺织的城隍。由于历代帝王的推崇,几乎每个县城都有一两座建筑雄伟堂皇的城隍庙。
不过,后来城隍由守护神逐渐演变成对应于人间所派遣的“阳官”的“阴官”。专责该地区的大小阴间事务。但凡新官到任都需到城隍庙报道祭礼,请求城隍爷协助地事务。北宋欧阳修所写的祭城隍文中就提到:“吏竭其力,神祐以灵,各供其职,无愧斯民”。
城隍神下辖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将军、范谢将军、牛马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神,其机构配置几乎不亚于幽冥的阎王。其中还有协助城隍办事的办公室主任,因各个城隍庙的级别不同,故相应的配备也并一样,有三司(如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六司甚至到廿四司或卅六司之说,且各司名号也不尽相同,大部分以阴阳司为诸司之首。阴阳司是城隍爷的第一主任,协调各司监察诸案后方上报城隍。
城隍神的具体工作,是率领团队负责管辖区域内人们的生死、奖罚、祸福以及生人亡灵。同时也是地方的守护神,守护各地百姓的平安为其祈安求福,城隍神公正无私善恶分明,古代一些文学故事中,经常会有冤假错案等不平事,去城隍庙请求城隍处理。另外城隍神还能镇压地方的妖邪鬼魅,古时候有人生病医治无效后,认为是被鬼怪之类的东西缠住了,便去城隍庙请城隍护佑。有些因意外事故客死他乡的人,需要到城隍处领路费,这样才能返回原籍,不然就是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最后城隍能镇压瘟疫掌管下雨,古时候每逢瘟疫或者干旱,人们都会向城隍祈求。
这里说一下虽然城隍神与土地爷都是管理地方的神,但城隍的职位与权利比土地爷大。明清以来每逢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各地城隍庙都会举行城隍出行和庙会活动。
历史上城隍大多由忠良贤达的人担任,如福建都城隍庙奉祀的是刘邦的御史大夫周苛,战国时代的春申君黄歇,因连横抗秦有功被奉祀为苏州城隍,四川缙云县城隍是首任知县李阳冰。
因此,许多城隍庙都挂有纲纪严明、护国庇民、发扬正气的匾额,还有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善行到此心无愧,恶过吾门胆自寒等楹联,歌颂城隍爷的功和德劝人行善不作恶。
因此,城隍最初是守护城池的神,后来改革成幽冥驻在阳间的地方官,职权很大相当于市长。而幽冥的最高领导人是管辖十八层地狱的阎王,是城隍的上级,所以城隍归阎王管。
大家好,我是@云中之笔。一个热衷武侠与神话的文学爱好者,欢迎广大朋友们留言点评,不足之处望予以批评斧正,我们一起交流学习。云中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土地爷与城隍老爷有什么区别
我们经常可以在农村或是深山里或是在影视剧中看到城隍庙或是土地庙这样的地方,人们经常会去这样的庙中进行祭拜,或是去乞求什么愿望。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似乎城隍老爷的地位要比土地爷的地位要稍高一些,毕竟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使唤土地爷就跟使唤小弟一样,而城隍爷似乎要高高在上一些。那么在古代,城隍和土地之间,到底谁的地位更高一些呢?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城隍,即城市的护卫之神。城隍信仰,在我国由来已久。根据考证,先秦时期出现的“水庸”祭祀(天子八祭之一)就是城隍信仰的早期祭拜形式。”
到了明代,朝廷要求全国各府、州、县均需模仿衙门规制建造一座城隍庙。
城隍是守护城池、护国安邦、统辖亡魂、调和风雨之神,故历代官员在赴任时,都要先到城隍庙内烧香、祭拜、宣誓等,以求城隍护佑一方平安。一般来说,城隍神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神灵,而会根据地域的不同有所变化,但最有影响的城隍则以庞玉、周新、霍光、秦裕伯和杨椒山为主。道教在做“超度”道场时,需要发“城隍牒”文书以知照城隍,才能拘解亡魂赴坛受度。在城隍庙中,一般除主祀城隍爷外,两旁还配祀判官和牛头、马面,以及黑白无常等神。
古代传说守护城池的神称为城隍,它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它的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县官老爷。道教把城隍当作“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说它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保谷丰民足。据史料文献记载,早在三国时,即公元239年芜湖就有了城隍庙,其他地方并没有。后来,城隍庙才逐渐遍布全国各地。城隍虽属道教之神,但历代帝王却多重视它的作用,屡次给以加封。后唐末帝李从珂封之为王,元文宗又封及其夫人。城隍本无姓名,自宋代后多以殉国而死的忠烈封为本城城隍。《宋史·苏缄传》记载:“缄殉节于邕州,交州人呼为苏城隍。”
中国的城隍信仰十分流行,全国各地的大小城市一般都有城隍庙(注:在文革期间有一部分已严重损坏)。
在民间,无论是喜事还是丧事,老百姓都会去城隍庙上香求拜。至今,这一信仰仍旧影响着地方民风与日常风俗。
你知道“城隍爷”和“土地爷”的区别吗?
土地爷,又称土地神、土地公。土地神的形象多为穿袍戴帽、拄着拐杖的白发老者。他们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亲。一般在土地庙中,除供奉土地神外,还有土地奶奶相陪,共享人间香火。
土地神在道教神界当中地位相对较低,但在民间信仰中极为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可以说,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土地庙、土地神。
据记载,早在殷商之时就有祭祀“大地”的活动。汉唐以后,土地庙已遍及各地。
到了明代,土地神更受尊崇。相传,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出生在土地庙中,故土地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发展到了各个地区的城镇、乡村,街头和巷尾之中。
古人认为,土地神能保佑本地百姓的平安,他能让这一方土地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也能使长出的农作物丰收殷实。
历代上至国家、诸侯,下到官府、乡绅都会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大型的祭拜活动,是谓“春祀”和“秋祀”。而寻常的百姓家只要是需要时,就会到土地庙中烧香许愿,祈求土地神的保佑。
传农历二月初二为土地公诞辰,八月十五日,为其成道升天日。土地神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民国(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土地神又叫做福德正神、土地公或土地爷,是汉族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与城隍不同的是,土地神的管理范围一般认为与人间的村、镇同级,是城隍的下级。
城隍爷和阎王哪个大呀中国古代神的等级是嘛呀
城隍爷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阎王是管理阴间的神,掌管着十八层地狱,是冥界的总裁,是城隍爷的上级。
《左转》提到春秋时期祭祀“用马于四墉”而《礼记》则记载,周天子祭祀的“八神”中的水庸神,他们被认为是城隍的前身。水是护城河,庸是城墙所,以城隍的本意就是城墙加护城河,城隍爷的职责就是保护城市。
到了隋唐时,城隍爷开始掌管生死簿,原因是像阎王爷这样的中央大员,实在无暇登记、管理千百个村镇中亿万黎明的生死。
扩展资料:
许多城隍庙里同时会共分好几位城隍神,江苏苏州城隍庙内,同时立碑供奉了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范仲淹、文天祥等十位城隍神。到了宋代,部分地区的城隍祭祀被列入国家祀典,成为官方祭祀,由郡县长官带头祭拜。
明代初期,朱元璋下诏给天下城隍分了分三六九等,奠定了之后城隍世界的格局。比如第一等是京城应天府的城隍,他等级最高,相当于城隍世界的首都,城隍神是众多城隍的最大王,名号“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第二等都是朱元璋起兵得天下过程中,重要城市的城隍,被封为王;第三等是“秩正二品”的各府城隍“威灵公”;第四等是“秩三品”的各州城隍“灵佑侯”;第五等是“秩四品”的各县城隍“显佑伯”。县级以下,不设城隍,由土地公来管理,相当于乡长,村长。
城隍不仅资格老,同时职务也非常庞杂,跨界阴阳,权倾一方,被古人看作鬼界的父母官,专理不平事。明清以来,每年逢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和各地城隍鬼神生日,城皇庙都会举行城隍出行和庙会活动。到了近代,城隍的地位已今非昔比,城隍爷的身份也越来越模糊了,但在很多地方,这里仍是一个寄托心愿的地方,一个快活热闹的公共场所。
从前的“城隍庙”有什么用有什么说道
城隍庙是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关并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城隍本指护城河,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祭祀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时。唐宋时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之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分别由国王及府州县守令主之。明太祖此举之意,“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
“土地庙”和“城隍庙”有什么不同,哪个权力更大
“土地”和“城隍”都是人们虛拟的神灵。因为根本不存在,只能通过民间传说和演义小说去了解。各种版本差异很大,因为誰也没见过,基本都是靠想象力,摸拟人间政权结构去虚拟组织。
“土地庙”“城隍庙”都是管理鬼魂的庙堂。城隍是土地的上级。权力和职责都比土地大的多,管理范围也比土地大的多。有城的地方才有城隍庙,就象现在只有城市才有市政府和市長一样。人间在那里建设了城池,同时也在城里建设了城隍庙。现在很多古城还都有城隍庙遗址。城市管理下的村社都建土地庙,城隍不仅管轄土地。还管辖辖区内的山神河神等杂神。
“土地庙”是保障村社村民安全,不受邪魔歪道,孤魂野鬼侵害。村民死亡首先要向土地庙报道,然后才走上漫漫黄泉路。
“城隍庙”还要考察当地民众善恶,把人生前善行恶行记录在案。人死后进行初审,上报闫王,进行奖励或惩罚。
“土地庙”“城隍庙”都是封建时代愚弄人民的无稽之谈。现在我们只把它们看作是当时的历史现象。
城隍爷是什么神为何中国每个城市都有城隍庙
当年,我晚上坐在广州都城隍庙的广场前面,喝点自带的小酒,吹着小风。
这时候,一个老外和他的翻译走过来参观。这时候都城隍庙当然已经关门了,老外在外面转了一圈,问他的翻译:“%¥&*&*%()?”翻译是个漂亮的女孩子回答不上来。
老外突然福至心灵用蹩脚的中文说:“菩萨!一定是菩萨。”说完双手合十拜了一下。
我突然很生气,那个啥翻译啊。
我对翻译说:“告诉老外,这个叫做广州城的守护神。”
翻译对着老外叽叽咕咕半天,老外转头对我说:“谢谢。”
对,城隍不能说是菩萨,说是这个城市的守护神就对了。你们说呢?
图为广州市都城隍庙的牌坊。白天是免票进入的,可以向功德箱捐款,也没人表扬,不捐,也没人看见,可以当风景区游览,也可以进去磕头。在殿外上香。
为什么其他城隍庙叫“城隍庙”,而西安的城隍庙叫“都城隍庙”
城是指城墙,隍是没有水的护城河,后来把保护城市的神叫城隍。城隍是有等级的,有都城隍,府城隍和县城隍,都城隍是相当于省级级别,西安的都城隍是统管西北的城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