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耶律楚材是契丹贵族,为何却成了使汉民族免遭屠戮的一代伟人
- 耶律楚材对元朝的贡献有多大
- 一人之力保全中华文明耶律楚材如何保护汉人不被蒙古人屠戮
- 耶律楚材为何会一直追随成吉思汗
- 有人说蒙古灭宋后曾计划杀光汉人,是耶律楚才阻止了这一决定,保存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真的是这样吗
- 如何评价耶律楚材在蒙古残酷统治下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 一封奏折保全中华文明为何说耶律楚材是中华文化延续的大功臣
- 《神雕侠侣》中救过杨过的耶律楚材在大蒙古国的实际地位是怎样的
耶律楚材是契丹贵族,为何却成了使汉民族免遭屠戮的一代伟人
他是鲜为今人所知的汉人“救星”,身为契丹人却数度出手施救,使千万汉人得以从蒙古人的屠刀下得活,其功绩如何歌颂都不为过。这个人,便是蒙元初年的宰相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是契丹人,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自幼饱读诗书,对汉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耶律楚材以父荫入仕,在金朝官至左右司员外郎。蒙古军攻占金国都城中都后,耶律楚材归顺成吉思汗,并被后者拔擢为辅臣。此后,耶律楚材服事蒙古汗国长达30余年,担任宰相(中书令)14年之久。耶律楚材救助汉人的举动,从他归顺蒙古后不久便开始。
成吉思汗西征期间,无暇经营中原,而奉命攻略、治理中原的蒙古官员,往往认为治理数量极多的汉人非但很困难,而且维持稳定的花费实在不菲,倒不如将他们全部杀光,然后将北方变为牧场划算。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近臣别迭等人向成吉思汗建议,既然汉人对国家没有用处,倒不如将北方变为无人区,正好可以用来放牧牛羊。
太祖之世,岁有事西域,未暇经理中原,官吏多聚敛自私,赀至钜万,而官无储偫。近臣别迭等言:“汉人无补於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见《金史·卷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三十三》。
耶律楚材闻讯后,赶紧向成吉思汗进行劝阻,并帮他算了一笔经济账,说如果留下汉人的性命,并让他们从事生产,那么每年可从他们身上获得白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的税收,支付当地的管理费用绰绰有余,而且从长远来看收益更高。成吉思汗觉得有道理,便让耶律楚材试行该项决策。中原百姓由此躲过一劫。
楚材曰:“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帝曰:“卿试为朕行之。”乃奏立燕京等十路徵收课税使。引文同上。
然而蒙古贵族对汉人的敌视、恐惧由来已久,即使有耶律楚材在朝中为汉人的性命努力奔走,但仍有一大帮将领在攻略中原过程中,对汉人进行或图谋实施屠杀,其中最危险的一次,发生在蒙军攻破金都开封后(中都沦陷前迁都于此),时在1233年。
按照蒙军作战传统,一旦守城部队稍有抵抗的举动,那么等到城池被攻陷之后,满城百姓将全部被杀死(“旧制,凡攻城邑,敌以矢石相加者,即为拒命,既克,必杀之。”引文同上)。因为蒙军在进攻开封时损失甚大,所以大将速不台便向窝阔台提出屠城的建议。宰相耶律楚材闻讯后,立刻跑到大汗的营帐中进行规劝。
耶律楚材对先是对窝阔台讲,如果杀光城中百姓,那么国家虽然得到广袤的土地,却得不到可以进行生产的人口,那么得到的土地也便失去意义。耶律楚材见窝阔台沉默不语,便帮他算了一笔经济账,说能工巧匠、巨富之家都汇聚在开封,如果都杀了,那么国家得不到可以任用的技术人才,也会失去一大笔财富,实在得不偿失。
窝阔台听后有所醒悟,便下令除完颜氏皇族外,城中的其他百姓均免于死罪。当时因为避难逃到汴梁的百姓有147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汉人,本来命悬一线的他们,却因为耶律楚材的努力而避免被屠杀的命运。
汴梁将下,大将速不台遣使来言:“金人抗拒持久,师多死伤,城下之日,宜屠之。”楚材驰入奏曰:“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得地无民,将焉用之!”帝犹豫未决,楚材曰:“奇巧之工,厚藏之家,皆萃于此,若尽杀之,将无所获。”帝然之,诏罪止完颜氏,余皆勿问。时避兵居汴者得百四十七万人。引文同上。
耶律楚材两度出手挽救万千汉人性命,其深恩厚德如何强调都不为过。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在朝中备受排挤的耶律楚材郁郁而终,享年55岁。消息传出后,蒙古倾国悲哀,不仅汉人士大夫为之痛哭流涕,就连许多蒙古人都哀婉不已,其受国人敬慕程度,可见一斑(“蒙古诸人哭之如丧其亲戚。和林为之罢市,绝音乐者数日。天下士大夫莫不茹泣相吊。”见《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
史料来源:《元史》、《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
耶律楚材对元朝的贡献有多大
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字晋卿,契丹族人,号玉泉老人,号湛然居士,蒙古帝国时期的政治家。辽皇族东丹王耶律倍八世孙、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在金仕至左右司员外郎。蒙古军攻占金中都时,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为臣。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窝阔台父子三十余年,担任中书令十四年之久。提出以儒家治国之道并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史说他:“因学问品行出众,得以奉事金世宗,特别受到亲近和信任,去世时官至尚书右丞。楚材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杨氏教他读书。长大后,博览群书,兼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以及佛、道、医、卜等学问,下笔写文章,好象早就做好似的”。我们不管耶律楚材有无如此神奇,但他确实品性出众、才华过人。1215年,元太祖铁木真定都燕京,听说耶律楚材的名字,召见他。耶律楚材身高八尺,胡须漂亮声音宏亮,太祖很看重他,说:“辽和金是世代的仇敌,我为你报仇雪恨。”楚材回答说:“我的父亲和祖父都曾委身奉事金朝,既然做了金朝的臣民,怎敢仇恨自己的君主呢”?太祖很敬重他这番话,就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太祖每次出师征讨,必定要让耶律楚材占卜吉凶,太祖自己也炙烧羊胛骨,判断天意和人事是否相符。为了表示亲近,成吉思汗不直呼其名,称他为吾图撒合里,也就是蒙古语中长(音:zhang)长胡子的人。
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年),随成吉思汗西征,耶律楚材常晓以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备受器重。1226年冬天,耶律楚材跟随太祖攻克灵武,将领们都争着掠取人口钱财,唯独耶律楚材专门收集失落的书籍和大黄等药材。不久士兵们染上疫病,就用这些大黄等药材治好了。太祖指着楚材对太宗说:“这个人是上天赐给我家的。以后军国大事都要交给他处理”。1228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征讨西域取胜后,发现仓库里没有粮食布帛。《续资治通鉴》说,蒙古大臣和将军要求杀了西域百姓,不然,他们与军队争食粮食,将百姓的庄稼地用作放牧的草场。耶律楚材说,太祖“有这么广阔的天下,富有四海,要什么都能得到,为什么与百姓和田地过不去呢”?太祖说,“这件事就按你说的办吧”!成吉思汗成天忙于东征西杀,没有时间管理中原地区,他的宠臣别迭说:“汉人对国家一点好处都没有,不如把他们杀光,土地就作为牧场”。耶律楚材反对这种荒唐的说法。他说:“我们平定天下,需要大量物资,如果我们在占领的中原地区赋税统一管理的话,一年就可以增收50万两白银,8万匹布和40石粮食,这些足够应付军队开销了,这些全是汉人提供的,怎么说汉人没有用的话呢”?成吉思汗一想,有道理,就把这事交给耶律楚材处理。过了一段时间,铁木真到云中巡视,当地课税官员把赋税帐薄和收来的财物让他看,成吉思汗很满意,笑着对耶律楚材说:“汉人有你这样的人吗”?耶律楚材正色答道:“汉人比我强的人多得是,我和他们比差的太远了,以后还要多依靠汉人才是”。
1229年,窝阔台继位,耶律楚材建议军民分治,设立州郡长吏管民事,万户赋总军政,集权于朝廷。1237年,耶律楚材建议窝阔台以守成用文臣为由,开科取士,释放汉族士大夫。此前,蒙古大将速不台攻打汴梁,攻了很久才打下来。非常气愤,对窝阔台说“金人和汉民长期抵抗,为了汴梁,我们死了很多人,我请求把全城人全部杀掉”!耶律楚材对窝阔台说:“不可,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仗,无非就是为了得到土地和人口,如果屠城,我们只得到土地,没有了人口,要土地有什么用”?窝阔台还在犹豫,耶律楚材又说:“汴梁这个地方非常富有,老百姓也很能干,如果杀掉了,我们能得到什么呢”?窝阔台于是下令只杀完颜氏一族,其他人免死,就这样,因为耶律楚材,保住了100多万人的性命。
有一次,因为两个道士在朝中争权夺利,被朝廷处死了。耶律楚材认为应该按法律办事,不能开口就杀。窝阔台非常生气,下令把耶律楚材捆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又命人给松绑了。耶律楚材说:“我身为辅国大臣,皇上下令把我绑了起来,一定是因为我有罪,应当向百官宣布我的罪行。现在又放了我,说明我没有罪,也应该向大臣宣布放我的理由,皇上怎么可以说抓就抓,说放就放呢?这样下去,国家大事以后还怎么处理呢”?窝阔台于是急忙向耶律楚材和大臣们道歉。报赧的说:“我虽是皇帝,但也有犯错的时候”。后来,窝阔台说:“非卿,则中原无今日。朕所以得安枕者,卿之力也”。
耶律楚材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两朝任事近三十年,多有襄助之功。皇后脱列哥那称制时,因屡弹劾皇后宠信之人奥都剌合蛮,渐遭排挤。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五月十四日(6月20日),耶律楚材悲愤而死,享年五十五岁。“砥柱中流断,藏舟半夜移”,消息传出,倾国悲哀,许多蒙古人都痛哭,如同失去自己的亲人。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追赠耶律楚材为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明大臣蔡世远说他:“汉唐以来,人材辈出,后先相望,略综其概。……身为开国功臣,而遂相之纪纲百度者,萧、曹、房、杜、耶律楚材也”。民国学者张燧评价:“胜国初,欲尽歼华人,得耶律楚材谏而止。又欲除张、王、赵、刘、李五大姓,楚材又谏止之”。耶律楚材著有《湛然居士集》一书留世。
一人之力保全中华文明耶律楚材如何保护汉人不被蒙古人屠戮
文|格瓦拉同志
在蒙古灭金的23年间(1211-1234年),中原汉人横遭劫难,死于战火或流离失所者难以计数,并且面临着被集体灭族的危险,幸好有一位大人物出手相助,才得以从屠刀下得活,可谓万分惊险。而这位堪称汉族“大救星”的人物,正是蒙元的契丹族宰相耶律楚材。
01 耶律楚材其人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湛然居士,生于金国的都城中都(今北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耶律楚材虽然是契丹人,但自幼饱读儒家经典,对汉人和中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属于典型的汉化契丹人。耶律楚材成年后,依靠父荫入仕,从开州同知做起,最终在金朝官至左右司员外郎。
耶律楚材画像
虽然在金朝做官,但耶律楚材内心深处对辽朝灭亡时的惨景耿耿于怀,加之看到金朝腐朽衰落至极,深知对完颜氏的效忠没有前途。因此,等到蒙古大军攻占中都后,耶律楚材便归顺成吉思汗,并被拔擢为辅臣。此后30余年间,耶律楚材深受成吉思汗及其子窝阔台的器重,担任宰相(中书令)长达14年之久,堪称两朝元老。耶律楚材救助汉人的举动,恰在从他归顺蒙古后不久开始。
02 劝谏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攻占金国的河北、山西、辽东等地后,并未继续南下进军,而是率军西征残杀蒙古使者的花剌子模。在出征之前,成吉思汗将管理北方汉地、汉民的职责托付给大将木华黎,并由他全权负责伐金事宜。木华黎是个大老粗,根本没有行政管理的经验,而他的手下尽是凶狠残暴、贪得无厌的无耻之徒,没几年时间便把中原折腾得乌烟瘴气、民怨四起。
成吉思汗在位时期的地图
面对中原汉民的抱怨,蒙古官员非但没有反省,反而认为他们全是一帮刁民,必欲除之而后快。为此,近臣别迭等人向成吉思汗建议,既然中原汉民不服管束、对国家没有任何益处,倒不如将他们杀光,然后将北方变为牧场划算。毕竟,牛羊不会反抗主人的苛待,而且还能提供大量的肉制品、奶制品,很好很划算。
成吉思汗觉得很有道理,并准备照此实行,耶律楚材闻讯后,赶紧赶过来劝阻。耶律楚材深知成吉思汗看重利益而无视道义的性格,因此便给他算了一笔经济账,称如果能留下汉人的性命,让他们从事生产,那么国家每年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得50万两白银、8万匹帛、40余万石粟的税收,不仅足够支付国家各项开支,并且从长远来看收益更高。
成吉思汗画像
耶律楚材一番话令成吉思汗既震惊又兴奋,他从未想过竟能从中原汉人身上榨取到如此高额的“利润”。因此,成吉思汗驳回别迭等人的建议,并按照耶律楚材的建议设置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保障并督促中原汉人从事生产。经此大反转,上千万汉人的性命得以保全,而北方州县也免于毁灭的危险(以上详情见《金史·卷一百四十六》)。
03 劝阻窝阔台屠城
成吉思汗病死后,次子窝阔台被推举为大汗,耶律楚材依旧受到重用,并继续为保护中原百姓的性命而积极奔走。不过,由于汉人数量远超蒙古人成千上万倍,他们的存在依然令很多蒙古贵族深感恐惧,唯有将汉人屠戮殆尽,方能令这些人感到心安。为此,窝阔台在位期间,对汉人实施大屠戮的举动屡屡出现。
蒙古攻灭金、西夏及西征形势图
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蒙古军队攻陷金国的都城开封(金宣宗在位时由中都迁移至此),金哀宗在城破前狼狈逃往蔡州避难(次年初兵败自杀,金国灭亡)。由于开封军民进行过激烈的抵抗,因此按照蒙古的作战传统,全城军民在城破后都要被杀死(“旧制,凡攻城邑,敌以矢石相加者,即为拒命,既克,必杀之。”引文出处同上)。
因为蒙军在进攻开封时死伤惨重,所以大将速不台便向大汗提出屠城的建议,以此来为死伤的将士复仇。窝阔台深恨开封军民,便准备照此实行,耶律楚材闻讯后,立刻跑到御帐中进行规劝。耶律楚材对先是对窝阔台讲,如果杀光城中的百姓,那么国家虽然得到广袤的土地,却得不到可以进行生产的人口,那么得到的土地还有什么意义?
窝阔台画像
耶律楚材看到窝阔台沉默不语,便帮他算了一笔经济账,称“奇巧之工,厚藏之家,皆萃于此,若尽杀之,将无所获。”窝阔台听后有所醒悟,便下令除完颜氏皇族外,城中的军民均免于死罪。当时,“避兵居汴者得百四十七万人”(两处引文出处均同上),其中绝大部分是汉人,本来处在死亡边缘的他们,却因为耶律楚材的建言而活命,实在是幸运。
04 生荣死哀
窝阔台病死后,皇后乃马真并未听从其遗嘱,拥立皇孙失烈门(并非乃马真后的亲孙子)为大汗,而是自封为摄政,并准备把亲儿子贵由扶上汗位(贵由此时正在远征欧洲)。耶律楚材等人对乃马真后的举动很不满,纷纷要求按照窝阔台的遗愿从事,而太后的应对之道则是对他们进行无情打击。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在朝中备受排挤的耶律楚材郁郁而终,享年55岁。
位于北海的耶律楚材祠,其墓地在里面
耶律楚材挽救上千万汉人的性命,其深恩厚德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因此,当耶律楚材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中原汉人无不悲痛欲绝、如丧考妣,哭泣之声传遍大街小巷。不仅如此,“蒙古诸人哭之如丧其亲戚。和林为之罢市,绝音乐者数日。天下士大夫莫不茹泣相吊。”(见《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耶律楚材受国人敬慕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书目
宋濂(明):《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毕沅(清):《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99年版。
柯劭忞(民国):《新元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耶律楚材为何会一直追随成吉思汗
时势造英雄,从“时势”与“英雄”两个角度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时势:成吉思汗统借助征服战争进入中原之后,客观上需要两个方面的改变:从屠杀及迁民漠北的做法转而对被征服地区设官置戍;从抢掠和任意勒索的方式过渡到适应中原经济发展的赋税制度。在这两个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这方面能力人才的辅助。
英雄:机会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作为在金朝为官的契丹贵族后代,耶律楚才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群书,涉猎所及,包括天文、地理、律历、术数以及佛道、医术和占卜等学说。金章宗时,他就通过了进士科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拔出来。成吉思汗平定金宣宗留守的燕京之后,听到了耶律楚才的大名,马上召见了他。
《元史》记载了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的对话。 成吉思汗说:“辽、金世仇,朕为汝雪之。”
耶律楚才回答:“臣父尝委质事之,既为之臣,敢仇君耶!”
由此可见, 耶律楚才深知,不管是金朝还是蒙古,在那个战乱的时代,对已经准备了这么多年的自己来说,能够有施展才华的空间,为中原文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耶律楚才一直追随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窝阔台,为后来忽必烈推行汉法,建立大一统的元朝奠定了基础。
有人说蒙古灭宋后曾计划杀光汉人,是耶律楚才阻止了这一决定,保存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真的是这样吗
蒙古大军是历史上最为残暴的一支军队,他们一路烧杀掠夺,犹如地狱出来的魔鬼一样令世人恐惧。蒙古大军在征服亚欧各国的路上,前后累计屠杀军民2亿人左右,其中仅仅忽必烈就在中国屠杀超过1800万人;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到元初的1274年,人口仅有887万。蒙古在攻灭金国后,就计划将金国的汉人全部杀光,再将他们的土地全部改造成草原;这时耶律楚才站了出来,他劝窝阔台大汗不要杀汉人,因为汉人可以给他们提供劳力与税赋。耶律楚材在阻制蒙古军杀汉人方面确实居功至伟,比起长春真人丘处机劝铁木真的颁布止杀令要实际有用得多。
耶律楚材是契丹贵族,他出生时辽国已经灭亡,他在金国长大,家族也为金国服务,由于是贵族出生,因此他学习了不少汉族的儒学文化。耶律楚材在他父亲六十岁时才出生,其父曰:吾年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驹也,他日必成伟器且当为异国用。《春秋左氏传》中有“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之语, 于是给儿子起名为“楚材“。蒙古灭了大金国后, 耶律楚材进入蒙古官场,受到成吉思汗与窝阔台大汗的器重与重用。窝阔台汗三年,耶律楚材成为中书令,也就是宰相,他积极恢复文治,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和“定制度 、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等政治主张。正是耶律楚材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得蒙古皇族渐渐汉化,保存了汉文化。
蒙古大军规定:凡是进攻敌人的城镇,只要对方进行抵抗,一旦攻克,不问老幼、贫富、逆顺,除工匠外,大部分杀戮,少数妇女和儿童成为奴隶。蒙古军还以车轮为限,高于车轮的敌方男性会全部被诛杀,塔塔尔部、西夏国都被蒙古军推行了车轮斩。蒙古军十分喜欢屠城,因为屠城后蒙古士兵可以将城内的财产全部据为已有:蒙古军灭了花剌子模后,对国都进行屠杀,约一百万人被杀;蒙古军攻占中都后,对中都进行了一个月的大屠杀,死者一百万余人。第一次西征的五万蒙古军平均每人斩杀24名百姓,死者上百万;蒙古攻灭西夏后,将西夏党项人杀得几乎族灭。
元朝建立后,由于耶律楚材建立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元朝没对汉人的进行种族屠杀,但是大屠杀依然十分多。元惠宗时,宰相伯颜被封为秦王,他十分的排汉,对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压迫政策,他曾主张杀绝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幸运的是汉化程度很深的元惠宗没有答应伯颜这一要求。元惠宗与脱脱合力扳倒了伯颜,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意图中兴大元。当时天灾不断,百姓不断的起兵反抗元朝,红巾军就是当时反元的主力。后来朱元璋兴兵灭了元朝,并给元惠宗了一个谥号元顺帝;朱元璋总结元朝失败的经验,并没有对蒙古人进行种族屠杀,只要是愿意归顺明朝的蒙古人都是大明的国民,与汉民享有一样的权利与义务。
如何评价耶律楚材在蒙古残酷统治下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他是契丹皇族,在金国做官,却为汉文化立下卓著功勋,成吉思汗和窝阔台都离不开他
颐和园东门的一个僻静院落,一祠一墓,默然无声。这是乾隆皇帝为纪念500年前一位贤者而重建――耶律楚材。乾隆是这样评价他:“立纲陈纪,为国成宪,才智兼全。”
耶律楚材,谥文正,辽太祖九世孙,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成吉思汗、窝阔台时期重臣,官至中书令。
从他的身世和经历我们可能感觉有点绕,所以得先厘清一下。宋朝同期,北方草原大漠的统治者原本是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国,后来辽国被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的金国所灭,而成吉思汗的蒙古族消灭金国之后统一草原并建立元朝。
现在我们清楚了,他原本是辽国契丹族的皇室后裔,辽国被金国消灭之后,他的祖父、父亲在金国为官,而他则在蒙古族消灭金国之后辅佐成吉思汗。他自小在燕京长大,深受汉文化熏陶,年纪轻轻就已经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以及释老医卜。身高八尺,美髯宏声。
自以为是的成吉思汗。
1218年,成吉思汗已经成为草原的统治者,为了继续征战天下,管理庞大的帝国,应付复杂的外交,他急需一个得力的助手,于是召见了耶律楚材。
出现在他眼前的这个人二十七八岁,身高八尺,风度翩翩,声音洪亮,尤其是还留着漂亮的长胡子。成吉思汗非常高兴,对他说:“从你的名字我知道你原本是辽国的皇族,虽然你在金国做官,可辽国和金国有世仇,现在这个仇我帮你报了。”成吉思汗说这番话原本是想让耶律楚材感谢他,对他效忠。谁知耶律楚材的回答让他有点下不了台:“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金国的臣子,我从小也生活在金国,怎么会与金国有仇呢?”
要知道,他面对的是草原的王者,一个打败他原本效忠的君王的人,一个可以随时取他性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对旧主心怀尊重,并毫不讳言,已深得儒家君子之道的精神。这让成吉思汗震惊之余又非常佩服,于是将他留在身边。
从征服战的支持者到质疑者。
谁也不曾想到,一个微不足道的商队的命运居然会影响整个世界的格局。因为中亚大国花剌子国王摩诃末杀了成吉思汗的商队并没收全部财物,后来又杀了成吉思汗派去的使者。于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征服战开始了。
耶律楚材在很长时间都是全力支持这场战争,一则是为了成吉思汗的信任,二则这是一场雪耻的战争,是正义的。在这两个原因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理想,那就是希望用战争的手段使这些野蛮民族归于儒家王化。这是他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学者的文化理想。
随着战争的顺利推进,不仅规模和节奏失控,毁灭和屠城司空见惯;成吉思汗的自我成就感也越来越膨胀,战争的维度不断扩大,让耶律楚材越来越反感战争。特别是在攻占花剌子国首都之后,看见原本繁华的都城一片荒凉,他写了一首诗:“寂寞河中府,声名昔日闻。城隍连畎亩,市井半丘封坟。”后来又写下“天兵几日归东阙,万国欢声贺太平。”表达对战争的厌倦和反思。
在他心里越来越感到孤独的时候,成吉思汗接受建议,决定邀请长春真人丘处机来军中传授长生之道。这让耶律楚材非常期待,希望源自老子的道家学说能让成吉思汗停下脚步。
黄金帐下的儒道交融。
70多岁的丘处机整整走了好几年时间才到达撒马尔罕,而成吉思汗已经西行继续征战,留下耶律楚材接待丘处机。就这样,耶律楚材代表的儒家和汉传佛教与丘处机代表的道家学说在黄金帐下进行了深度交流。
道家的“敬天爱民”和儒家的“仁义”对成吉思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蒙古大军一改残暴的作风,成吉思汗甚至还留下“不杀掠”的遗训。
马背上的殉道者。
成吉思汗去世之后,窝阔台继任大汗,任命耶律楚材为中书令(宰相)。他提出《便宜十八事》作为临时法律,安定社会秩序。他坚决反对战争中的残暴行为,保全普通百姓生命。倡导儒学,推崇孔子。修复了孔庙,建立了国子学。公元1237年,耶律楚材又提出恢复科举取士。第二年,元朝首次开科取士,一次录取了4000多人。科举考试的恢复,提高了中原儒生的地位。他大力保护汉儒士并引荐他们进入仕途。在中原辖区设十路,每路都任命正副课税使,皆由儒士担任。
只可惜,窝阔台去世之后,皇后摄政,一改对耶律楚材融合汉化政策的支持,耶律楚材逐渐被边缘化。因为和皇后据理力争,被活活气死。
历史上对他落笔不多,一则可能因为他出身外族,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的经历。作为辽国皇族后裔,先是效忠仇敌女真族,再效忠蒙古可汗,这么看来似乎缺少汉族文人最为看重的民族气节。
但是他说:“以吾夫子之道治天下,以吾佛之教治一心,天下之能事毕矣。”这使得他的思想有一番鲜明的特色:以游牧民族贵族的身份崇尚汉文化,没有华夷之分和华夷之防。
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候,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他力劝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不杀戮”,使汴京城140万平民免遭屠城之祸;他推行礼制,开科举,保护儒生等等行为。使得汉文化免遭浩劫,这是他为汉文化立下的最大的功勋。虽然他的文采算不得顶尖,但却无愧于“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践行者,汉文化的拯救者,护道者。
一封奏折保全中华文明为何说耶律楚材是中华文化延续的大功臣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文正”是谥之极美,古代中国的文人士子们,终其一生所追求,不过是在死后能得谥“文正”。
自宋朝到清末千年,得谥文正的大臣们总共只有二十八人。而耶律楚材虽然不是汉人,却牢牢占据这二十八席之一,而且从未被人质疑过。
耶律楚材是辽国宗室后裔,是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金国是一个高度汉化的国家,耶律楚才从小就受儒家文化熏陶,饱览诗书,文采斐然。
金国有个规定,宰相的儿子可以直接当官,按规定,耶律楚材无须考科举就可以进入庙堂,但是耶律楚材还是选择了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学来证明自己,他参加了那年的科举,并且拔得头筹。
后成吉思汗攻打金国,宣宗南迁,耶律楚材跟着当时的宰相留守燕京,成吉思汗打下燕京后,耶律楚材得到成吉思汗重用,被任命为辅臣。
在这个位子上,耶律楚材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他就像后金时期的范文程,按照中原的典章制度先后帮助成吉思汗、窝阔台建立完善了封建体系,帮助他们强化皇权,同时也在蒙古贵族之间大力传播宣扬汉文化,为保存汉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窝阔台时期蒙古贵族中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呼声,说是把汉人全部杀光,将汉地(主要指前金国统治的地方)改为牧场。幸亏耶律楚材和一帮儒臣冒死力谏,窝阔台才没有采纳这种消灭文明建议,汉文化得以保存。
《神雕侠侣》中救过杨过的耶律楚材在大蒙古国的实际地位是怎样的
电视剧《神雕侠侣》中,杨过与陆无双为了避开李莫愁的追杀,躲到了蒙古官员耶律楚材处。
剧中的耶律楚材是蒙古国的大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历史的真相真的如此吗?耶律楚材在大蒙古国的实际地位究竟是怎样的呢?
图/2006版《神雕侠侣》杨过、陆无双深夜潜入耶律楚材处
这耶律楚材祖上是契丹贵族,从他父祖时起,耶律家就在金朝为官了。耶律楚材十七岁那年,参加了金朝的科举考试,入仕为官。
公元1215年,金中都被蒙古铁蹄攻陷。1218年,成吉思汗下旨征诏耶律楚材。耶律楚材精通天文、占卜、方技、术数。
成吉思汗把占卜吉凶看作关系战争成败祸福的大事,耶律楚材正是靠这个得到成吉思汗的青睐。成吉思汗每次带兵出征,必会让耶律楚材预卜凶吉。
随着蒙古疆域的不断扩张,文书往来逐渐增多,掌管文书的必阇赤逐渐成为官僚机构中必不可少的人员,耶律楚材在当时就担任必阇赤一职。
图/耶律楚材像
通行于汉地、契丹、女真诸地的文书,都是由耶律楚材职掌的。从1218年征诏到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的这十年里,耶律楚材只是进行天文占卜和掌管文书,军国大事上几未参与。
他跟着蒙古军队在西域流浪十年,未获大用,心情潦倒。等到窝阔台即位后,耶律楚材献策才得到采纳。
耶律楚材建议在蒙古实际掌控的中原诸地征收地、商、盐、酒、铁等税,巨额的经济利益和当时局势使得窝阔台汗接受了耶律楚材的建议,在这些地区设置十路课税所。
一年之后,巨额税收使得窝阔台龙心大悦,即日授耶律楚材中书省印。他所设计的五户丝制、兴办学校、考试儒士等政策也在大蒙古国得到实施。直到此时,他才开始在蒙古政权中取得地位。
然而这种重用,也并非中原政治体系中认为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丞相,大蒙古国时期的“中书令”有别于唐,并没有那么大的实权,唐朝的中书令掌握军国大权,而耶律楚材实际上只是掌管河北汉民的户计、赋调。
图/1995版《神雕侠侣》剧照
即使这样,他所设计的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遭遇重重阻力。甚至有蒙古贵族状告耶律楚材“悉用旧人”,妄图置他于死地。
蒙古设置“中州断事官”后,耶律楚材就不再拥有主管汉地税赋的职权,只在和林城和大汗四季行宫随侍窝阔台,过着与琴、书相伴的生活。这和他原来期盼的大展宏图、“致君泽民”的功业相去甚远。他设计的各项制度在后期也并未完全实施。
窝阔台死后,耶律楚材在大蒙古国的政局中逐渐遭到排挤。1244年,耶律楚材愤愤而死,其遗体葬于玉泉山下。颐和园中,昆明湖畔,耶律楚材祠静静伫立至今。
参考文献:
1.韩儒林:《耶律楚材在大蒙古国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穹庐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陈得芝:《耶律楚材、刘秉忠、李孟合论——蒙元时代制度转变关头的三位政治家》,《元史论丛》第9辑,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