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请问宫刑被真正废除是什么时候
- 宫刑是怎么回事太监和大臣被宫刑的原因有何不同
- 古代如果一个人被砍掉一只手臂,没有抗生素没有止痛药,用中药能救命吗
- 请问汉武帝为什么割阉司马迁割阉的目的是什么政治目的是什么
- 太监都是坏的吗,有没有名垂青史的太监
请问宫刑被真正废除是什么时候
民国初年,临时政府为清朝皇室开出的优待条件中同时明确规定今后不得再招用阉人,这算是从源头上阻断了宫刑的存在。
宫刑是怎么回事太监和大臣被宫刑的原因有何不同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能够发现大臣和太监被执行宫刑存在的差异性。官员被宫刑的缘由和太监不同,体现的是古代中国早期的刑罚原则。
先说说太监被执行宫刑的原因。这个其实大家都清楚,是为了保证皇室血脉的纯净性,部分朝代在政治上对其也有依赖,将其看做是皇权的延伸,制衡大臣。
很明显,太监是皇室的专属物,时刻和皇室联系在一起。在这点上可以参考宋朝的法律:
士庶阉割男童为不赦之罪成为太监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差别也很大。有想混一口饭吃,出人头地自愿进去的,有被卖进去的,有的是番邦上贡进来的,有的是被从战俘中挑选出来的。
官员或者说普通人被执行的宫刑,其实是肉刑之一。毫无疑问,肯定是被迫的。
古代中国对于犯人的处置方法没有今天那么人道,还有监禁这种说法。处理方式就只有四种:死刑,流放,肉刑,暴打(笞)。
随着历史的进步,肉刑逐渐的被淘汰,但是他的恐怖性,足以让任何人胆颤。
齐景公问晏子什么东西贵,晏子说假脚最贵,原因自然就是因为肉刑。只要犯了法,被认定有罪,上来就是砍一只手,砍一只脚,通过让人的身体残缺来迫使其他人害怕,从而遵守法律。
当然,如果愿意捐钱,以上任何一种刑罚都是可以被降等或者免除的,只要金额够大即可。就算是刑罚最严格秦律,也同样如此,捐二甲可以免除绝大部分的罪。
汉文帝时期,因为缇萦救父的缘故,刑罚变得仁慈多了。肉刑中,犯事严重的,直接死刑或者流放。犯事轻的,暴打(笞)一顿。自此以后,肉刑就基本被淘汰了(凌迟到了南宋才正式被写入刑罚)。
像后面的司马迁,并不是被判肉刑(宫刑),而是死刑。很不幸他拿不出不钱,又想活下来写史书,只能拿同等刑罚的宫刑来替代死刑。
欢迎下方讨论,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古代如果一个人被砍掉一只手臂,没有抗生素没有止痛药,用中药能救命吗
能不能活下来,要看个人的体质和运气。古代确实有很多人被砍掉手足活了下来。砍掉手臂后,用布条快速的扎紧动脉,避免大出血死亡,然后涂上相应的草药,至于有没有效果,那就听天由命了。受伤的人将会有若干天的高烧(主要靠发烧杀菌),主要依靠自身的免疫力,经过与死神的搏斗。有的就死了,有部分人就活了下来。根据我们看史书,活下来的人应该还不少。古代还有一种刑罚,就是宫刑,除了对犯罪的人之外,进宫当太监,都要受这一刀,创伤其实也很大,也没有抗生素,大部分还都能活下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一些人手足被砍断的事例。
要说砍断手臂的案例。我们不得不说一下要离刺庆忌的故事。要离使用苦肉计,让吴王阖闾砍去他的一只手臂,并杀死他的妻儿,再挫骨扬灰,以此投奔了庆忌,获得信任。趁其不备,把庆忌杀了。我们只能说:要离这个刺客,实在是极端残忍了,他不仅对自己十分残忍,他的妻子儿女就成了他使用苦肉计的工具,也实在是悲哀至极了。这个也是岳飞传里王佐断臂劝说陆文龙故事的原型。
我国古代有一种残酷的刑罚。这就是剕刑,也作刖刑,砍去受刑人手或足。夏朝就开始有这种刑罚了,到了周代普遍使用。属九刑之一。砍足曰剕,砍手曰刖。此外,还有砍去膝盖骨的膑刑。具体执行时,一般是砍双足,因为砍去双手,人就基本不好劳动了。砍双足,相对要好一点。
据《韩非子》记载:“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按照卫国的法律,偷驾国君车子的人要处于刖刑。这个刑罚就非常严厉了 ;另有楚国人卞和,为献和氏璧,前后两代楚王都认为是造假,先后砍去了他的双足。但卞和一直顽强的活到了楚文王时期。又据《左传》记载,郑国的强鉏,卫国针庄子,齐国的鲍牵等,都曾被砍去脚。
齐国的 孙膑,本名孙伯灵,因受庞涓迫害, 被施以刖刑,挖去了两腿的膝盖骨,斩掉了两足,还在脸上刺上字。“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后改名孙膑,意思是受过膑刑。投奔了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并著有《孙膑兵法》这本书。
古代的这种残酷的刑罚。在一些青铜器皿中得到了体现。比如:商周时期有一件青铜器“它盘” 。主要用来给贵族饭前饭后洗手使用。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它盘”位于圈底处的四个小足,是四个受过刖刑的裸体男子,以跪姿负盘;
又如:“刖人守门鼎 ”。故宫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都有收藏。分上下两层: 上层用来盛放食物,下层有窗户有门,守门人是一名受过刖刑的奴仆。
到了汉文帝时期, 有个小女孩名叫缇萦,因为他的父亲犯了罪,要被处以肉刑。她就一直跑到京城向皇帝上书说:“我父亲为官清廉公平,如今犯法将受刑。我为受刑死去的人不能复生感到悲痛!受肉刑的人不能再长出新的肢体,想改过自新也不可能了。我希望自己去做官府中的女仆来赎父亲的罪过!”这就是缇萦救父的故事。汉文帝深受感动,当年废除了肉刑。
不过汉文帝废除得不彻底,他还保留了宫刑,汉武帝期间,司马迁就受到宫刑的刑罚。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问汉武帝为什么割阉司马迁割阉的目的是什么政治目的是什么
天汉二年,李陵兵败后投降匈奴,消息传到朝廷,汉武帝震怒,大臣们众口一词谴责李陵。汉武帝转而询问司马迁的意见,司马迁为李陵当庭辩解,结果汉武帝龙颜大怒,将司马迁以“诬罔”罪名下狱。
廷尉审理结果,司马迁改判死刑。按照当时的法律,司马迁有两个选择:一是接受死刑处罚,二是花钱赎罪。可是司马迁拿不出那么多钱,只好接受宫刑。
这个故事不新鲜,广为人知,但是由于史料记载和个人立场的问题,依然有很多人对这件事采取偏激的态度看待,甚至联想到背后是否存在政治阴谋。我们对几个焦点问题,以理性的态度,做一次“执中”的分析。
第一个问题:如何正确看待李陵投降事件
说到李陵投降事件,自古争议就很大,对立双方往往形成措辞激烈的争辩。其实这些评判,大多因为历史视角问题,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缺乏客观性。看待历史事件,我们既不能脱离历史环境,也不能光站在古人的狭隘历史观角度,简单附和。
1.值得肯定的部分
①谋求主力的态度
天汉二年对匈用兵,汉武帝的安排,让李陵给李广利做后勤供应。李陵不愿意,表示想打主力,以自己的五千人直捣匈奴王庭。汉武帝表示没有马匹给他,李陵依然态度坚决。汉武帝被李陵的雄心壮志所感染,“壮而许之”。
武将谋求沙场建功,不甘居人后,这个志向应该值得赞许,连汉武帝都深受感动,改变了主意。将军百战死壮士,李陵继承了李广的遗风,这一点值得肯定。
②血战匈奴的成就
李陵回军途中,遭遇匈奴主力,单于亲自坐镇指挥。从兵力上说,李陵五千步兵,对匈奴十一万大军,这个仗谁来都没法打,李陵且战且退,创造了杀敌五六千(有说一万多)的奇迹。若不是叛徒出卖,匈奴人都准备撤军了。
在兵力悬殊的状况下,李陵能够临危不乱,斩杀远超过己方伤亡数字的敌人,他的军事才华和勇气应该值得肯定和赞许。
2.该受谴责的部分
①缺少杀身成仁的勇气
在无法突围的状况下,李陵陷入痛苦之中。他一会儿说“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别跟着我,我一个人去杀掉单于),逛游一圈又自己回来;一会儿又表示:“兵败,死矣!”“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真正到了生死关头,他却说“无面目报陛下!”然后器械投降。
可见,李陵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纠结于杀身成仁,还是投降,他的心已经乱了。所以,本质上李陵是缺少捐躯疆场的心理准备的,更没有为国杀身成仁的勇气。当部下拿赵破奴降而复归的事劝他,他立刻给自己找到了投降的理由。
②好大喜功的浮躁
从史料记载看,李陵具备了军事上独当一面的能力,但是在心理成熟度上却相当脆弱,表现为缺少通盘考虑,好大喜功,遇到困难缺少强大的心理支撑。
当初自愿以五千步兵直捣匈奴王廷,就是一个浮夸的表现。别说五千步兵,就是五万骑兵,你也未必能做到。漠北之战时李广就说过,我打了一辈子仗,从来就没碰到过匈奴单于。像霍去病那种天才,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弹尽粮绝后,李陵方寸大乱的表现,也体现了他年轻的浮躁。
所以,客观说,从态度上,以及个人军事才能上,李陵值得表扬和肯定。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及浮躁的个性上,李陵要受到批评,甚至严厉的谴责!
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司马迁为李陵的辩解
司马迁对李陵的辩解着重于以下三点:
1.李陵有国士之风,求宽恕度;
2.李陵已经尽力了,求同情分;
3.李陵可能是诈降,求期望值。
应该说,司马迁为了替李陵辩解,发挥了最大限度的才智。说李陵国士之风,就暗示汉武帝和朝臣,对这样的人才,我们要看到他更大的价值,不能纠缠于小节。说李陵战场上的表现,就暗示李陵投降的被动性,他做了自己该做的一切,不该对他有过分要求。说李陵诈降,就等于替李陵给汉武帝开了一张远期支票。
表面上讲,司马迁的这些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但是仔细一分析,其实问题不小:
1.投降不是小节,在这个大是大非面前谈“国士之风”,其实很荒唐;
2.投降没有被动的,已经尽力不能作为投降的理由;
3.远期支票可信度不高,如果人人都拿这个做理由,民族精神在哪里?
4.司马迁与李家的私交深厚,别人谁都可以为李陵辩解,唯独司马迁不行,他是无私也有私。事实上司马迁确实存在很大的私心,《史记》过度美化李广、李陵等人就是一个明证;
5.拿李广利对照说事很不明智。司马迁的罪名有两个:一是替李陵游说,二是“诬罔”贰师将军。替李陵辩解其实并不是司马迁获罪的主因,导致司马迁悲剧的,重点就在这个“诬罔”罪。
可惜的是,史书对此记载很含糊,没有司马迁的原话:
“初,上遣贰师大军出,财令陵为助兵,及陵与单于相值,而贰师功少。上以迁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也就是说,司马迁除了为李陵辩解外,口无遮拦,说到了贰师将军的功劳,还不如李陵。那么,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功是不是不如李陵呢?司马迁又为何这么说呢?
“夏,五月,遣贰师将军广利以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胡首虏万馀级而还。匈奴大围贰师将军,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假司马陇西赵充国与士百馀人溃围陷陈,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汉兵物故什六七,充国身被二十馀创。”主力军李广三万人出击,虽然斩杀匈奴一万多人,但是自己也折损了近二万人,若不是赵充国救援,很可能就被敌人反吞了。对比李陵,五千人虽然几乎全军覆没,但是匈奴的折损远大于汉军。如此看来,司马迁也算不上“诬罔”李广利。
不过,历来对匈作战,汉军伤亡一直都非常大,即便常胜将军卫青亦是如此。比如漠北大战,汉军光战马就折损十几万匹。不过,从汉武帝的风格看,他不大看重自己损失有多大,更注重对方的损失,以及我方的“亮剑精神”。
事实上,汉武帝也并没有在意李陵的折损,心病仅仅是“投降”二字。这就是汉武帝不满司马迁的原因之一,两人关注点不一样,在汉武帝看来,司马迁是拿无关痛痒的事,混淆大是大非。
另外,司马迁反外戚的态度,也是汉武帝所不满意的。司马迁连卫青霍去病这样的人都看不起,何况李广利?可以想象,司马迁一定出于本能,把李广利揪出来跟李陵对比。
对汉武帝来说,李广利不光是外戚,也是他着重培养的第二个“卫青”。司马迁的态度,与其说是“诬罔”李广利,倒不如说是直接冒犯了汉武帝。
所以,客观地说,司马迁为李陵辩解有相当大私心成分,同时场合和方法也不恰当,硬是拖李广利下水,导致汉武帝情绪失控。
第三个问题:如何看待汉武帝处置李陵和司马迁的方法
李陵兵败投降后,汉武帝对李陵的态度经历了几次反转:
1.初次听到李陵兵败,以为李陵殉国,他抚恤了李家;
2.得知李陵投降,勃然大怒,认为受到了愚弄;
3.冷静下来,汉武帝又选择了体谅李陵,优待嘉奖了逃回的李陵部将,并让公孙贺去接应李陵回国;
4.当得知李陵帮匈奴人训练士兵,对付汉军时,汉武帝立刻诛了李陵全族。
这个过程可见,汉武帝其实对李陵还是充满幻想的,也并不是不能原谅李陵,更不想失去一位希望之星。所以,首先我们不能因为汉武帝给李陵带来伤害,就否认了汉武帝的初衷。
汉武帝不妥当的地方有两个:一是皇权震怒之下不冷静;二是偏听偏信的草率决定。
汉武帝是个大独裁者,极度自信,也从来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得知李陵叛变,肯定会产生深深的刺伤感,进而导致不冷静的举动。尤其是最后诛杀李陵全族,让悲剧不可挽回,而事实上这是一次错误的情报。
对于司马迁的处置,汉武帝同样存在不冷静的成分,明显量刑过重。客观来讲,司马迁的辩解,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被判刑不足为奇,只是死刑的量刑,显然是廷尉看汉武帝脸色行事的结果。
第四个问题:宫刑背后到底有没有政治阴谋
司马迁的《史记》,截止到巫蛊之祸前,对汉武帝后期的很多人物,《史记》没有传记,相关事件也因此出现了断档,所以,造成很多事件显得很扑朔迷离。
汉武帝晚年最大的政治谜团,集中在接班人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卫氏集团、李氏(李广利)集团,与皇权之间的矛盾冲突。由此民间产生一堆离奇的猜测,比如汉武帝想更立太子,汉武帝刻意打压卫氏集团,霍去病被汉武帝谋杀,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挑起,等等光怪陆离的说法。
司马迁宫刑背后所谓的阴谋,也是其中非主流“哥德巴赫猜想”。
宫刑,是中国最古老的刑法之一,两汉时期非常盛行,汉武帝时期尤为突出,它针对的不是司马迁一个人。比如汉武帝时期,至少有李延年(李夫人的哥哥)、许广汉(汉宣帝的岳父)、张贺(汉宣帝的恩人)、黄门官赵氏(钩弋夫人的父亲),都受到过宫刑处罚。
汉武帝时期的刑罚很重,跟汉武帝个人的残暴有关系,也跟他的敛财手段有关,用重刑罚敲诈官员财富。当时的名将,几乎都受到过死刑判决,全部以金钱赎买。
按汉律,死刑可以五十万钱赎罪一等。即五十斤黄金可以减死罪,但不是全部免责。作为中央官员,一般情况下,拿出五十万斤黄金不成问题。司马迁应该是交足了这个数,但是仅能减罪一等,还得接受宫刑,除非他再拿出更多的钱!
再多的钱,司马迁无能为力了,所以他只能接受宫刑。按司马迁的刚烈,他应该接受去死,但《史记》尚未完成,他还得忍辱负重,承担比生命还要重要的重负。
司马迁本来在朝中,除了对外戚势力很鄙视,并无明显的政治势力偏向性,他本人也没有参与到任何一派政治势力的角逐中。所以,司马迁受宫刑跟政治阴谋靠不上边。
其实朝中的利益关系很复杂,泾渭分明的派系斗争,很多时候并不存在。比如有人说卫青与李家关系不好,刻意打击李家。可是李家很多人,跟卫氏集团的关系非常紧密,比如被霍去病杀掉的李敢(李陵的叔叔),他有一个儿子是卫太子刘据的心腹,还有一个女儿,是卫太子的家人子。
《汉武大帝》上说,汉武帝看了司马迁的《史记》勃然大怒,可事实上,汉武帝从未看过这本书,也不存在报复的嫌疑。
所以,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值得赞赏,可是对问题严密论证,而不是捕风捉影,才更可贵。
司马迁遭宫刑,并不是汉武帝刻意为之,也看出有什么政治目的或阴谋。如果我们想编写一个文学作品,尽可以凭想象搭建种种设定的逻辑关系,跟历史真实要区分开来。
太监都是坏的吗,有没有名垂青史的太监
太监之中有两人足以名垂青史,一个是郑和,一个是寇连材。
郑和原本姓马,祖籍云南。在朱元璋平定全国的战斗中,年仅十岁就被俘虏到南京,后来又被阉割后送进了燕王府。在这里他遇到了有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被收为弟子,从此人生开了挂。
据记载郑和身材魁梧,有智谋善军事,在朱棣的靖难之役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勋,朱棣亲笔写下了“郑”字送给他,郑和由此得名。
不过让郑和能名垂青史的事还是他下西洋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共200多艘船,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船。其中的大型宝船62艘,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换算下来就是长138米、宽56米,相当于现在轻型航母的大小。
郑和下西洋每次的人数达到2.7万多人。这些人中,不仅有士兵和水手,还有很多商人去进行沿途贸易。
郑和航海最远的地方到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沿途到过30多个国家。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宣扬国威,一个是寻找逃亡海外的建文帝。建文帝没找到,但宣扬国威却给出了满分。他沿途打击了锡兰山国当权者的统治,消灭苏门答腊君主苏干剌,以为他篡夺王位,另外还抓住了海盗陈祖义,在东南亚又建立了华侨统治的旧港宣慰司。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人走出国门的历史性壮举,不仅确立了以大明为中心的朝贡体系,更扬威异域大展国威。
郑和本人虽然在第七次下西洋的归途中病逝,但他的功业可以说是古今太监中的第一人了!
寇连材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他的义举同样能名留青史。
他以为家庭的变故而生活窘迫,不得已入宫做了太监。但寇连材心灵手巧十分聪明,很快就在宫中崭露头角,后来还做了慈禧的梳头太监。
这可是相当于慈禧的发型师啊,不但要美观大方,更要显示出慈禧的雍容华贵,迎合老太太的心意。但这样高难度的活寇连材做的也是得心应手,慈禧对他十分满意不断的赏赐,并引为心腹。
光绪引为戊戌变法被囚禁,慈禧派寇连材去监视光绪。可是她不知道,寇连材虽然是个太监,但却是个有家国情怀的太监,他看着国家已经腐败到如此程度,亡国就在旦夕之间,不仅忧心如焚,更加同情光绪的处境。所以在监视光绪的过程中,不但没有汇报光绪的言行和举动,反而把慈禧的动态全都告诉了光绪。
后来寇连材又回到了慈禧的身边,他看着国家到了这种地步,慈禧还是奢华如旧又不肯放权光绪,于是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死谏慈禧。
他写了洋洋洒洒的《死谏折》,提出了十条主张,处处呛慈禧的肺管子。十条内容主要是:把权力力还给光绪皇帝、停止挪用军费修圆明园、赎回台湾,宁可赔款也不能割地等等,句句忠言字字血泪,忠义之情贯穿全篇。
慈禧接到奏折,一看内容当时就炸毛了,这就差指着她的鼻子说她后宫干政还卖国了,当即命令将寇连材正法!
最后寇连材在北京菜市口被处斩,可谓是舍生取义!
后人评价他两个字“义宦”,至今北京还有寇公祠堂。
欢迎关注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