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什么是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你怎样理解
- 《庄子》中说: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这话意思是什么
-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为什么
- 《庄子》中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它所想阐述的是什么呢
- 科学有什么用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什么意思
- 语文中,什么时候该要用冒号,而用逗号比如某某说
什么是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你怎样理解
“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是哲学上的两个概念。都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永远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势必导致唯心主义,其原因是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不符合客观实际,并进而夸大主观的作用。因此,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看待世界往往容易让人不能客观准确地认识世界,不能客观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以及发展规律。如果用它来指导实践,就不可避免地会在实践中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导致实践的彻底失败。
而“形而下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最低层、最末端。是个通俗而低层次的思维方式,也就是研究事物是什么样的,可以用来做什么,关键偏向后者,即研究的东西可以用来做什么。明显的具有实用性,工具性和功利性。它的问题在于没有去对事物的内部规律,发展过程和发展变化去进行研究,这种方法极易导致简单粗暴的后果。
这两种方法论都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式。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出现较多的是“形而上学”的方法论。那么什么是唯物辩证法?毛主席在《实践论》里指出:“认识论就是以认识为研究对象的哲学。人们的认识,只要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了解自然的现象、性质、自然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辩证法。”所以,人们要想认识世界,就必须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反复探索与研究,从中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全面、系统、细致、客观、准确地认识世界,把握事物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防止孤立、静止、片面的错误看法和主、客观颠倒的现象。明确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懂得事物的发展变化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和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主席哲学理论和哲学思想对我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大有裨益的。
《庄子》中说: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这话意思是什么
无为,指的是让普通百姓的生活顺其自然
有为,指的是对普通百姓的生活横加干涉
至少在农耕时代,这句话是真的,汉初,唐初,明初,清初,几乎统治阶段都采用无为之术,乱世终结,大量的农民和佃户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太平光景,自然会努力生产,奋力作为。社会物资就会形成爆发式增长,而民间财富也会随之爆增,尽管采用十五税一或三十税一的政策,但财富的增量依然大到无法想象!
统者阶级什么都不用做,只管悠闲地接受天下人的供养就好。因为你带给天下人以太平,天下人就会还给你以财富。
一旦有为,产生了欲望。大则发动战争,小则修盖宫殿,或者大兴土木,像秦始皇一样上马大量工程,长城,直道,驰道,阿房宫,骊山陵,这就是有为!
财富的积累需要时间,但财富的挥霍却不需要时间。
一旦挥霍的速度大于积累的速度,必然会产生“不足”,而一旦产生不足,就必然产生更多的索取,然后就是纷争和动荡,最后是动荡。
这是这句话的本意!
但实际上,在信息时代,科技时代,这句话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窄。以清朝为例,哪怕代代明君,年年无为,最后也免不了被八国联军攻破国门的命运。
科技就是力量,这句话冰冷得让人害怕。
品德不是力量,操守不是力量,忠诚不是力量,仁孝不是力量,连刀枪都算不上力量。一万蒙古铁骑对上两个加林特机枪的结果不言而喻。
所以,无为现在只能涵盖在生活和管理,统治领域。
所以,有为也延伸开来,应用到科研,国防,技术创新,人工智能,新能源开发,高精尖技术独立等。
千万不能反过来!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为什么
因为人们总是怀着强而有力的功利心,只看得见眼前的利益,有些有用在未来,有些有用在现在,而所谓明智的人就是活在当下,也能展望未来的人。
这是很哲理的话题,看似有用却无用,看似无用却有用,这好像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能达到有用而无用,无用有用的境界。需要抛弃一些不必要的功利心太,正所谓君子闻道,小人闻利。
《庄子》中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它所想阐述的是什么呢
以前看过一个寓言故事: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哲学吗?”船夫说:“不懂”。“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接着又问:“你懂数学吗?”“不懂”船夫回答。“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两人都掉落水中。看着哲学家在水中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不会”。“那你将失去整个生命”。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要说的是,你说是哲学、数学有用,还是游泳有用呢?
回到题目,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这主要取决于站在什么角度。庄子所属的道家主张保身、全生,认为人的生命由天所赐,人理应尽己所能享尽天命。从这个角度看,一棵大树枝干弯弯曲曲、树干松松散散、树叶有毒、树味道难闻,好像一无是处。然而其他有用之树要么被砍了当木桩,要么做房梁,要么被当棺木,总之全部中途夭折了,唯有这棵无用的大树颐养天年。岂不是无用反倒有大用了?人也是一样,在古代,有用之人都被人所用,終不免劳碌,有时候还要付出生命。而各方面都不突出勉强糊口之人反倒平安一世。
在当代社会依然如此。时下什么样的人最有用?当然是明星、老板和网红了,名利双收啊。什么样的人没用?务农当兵搞科研啊,辛苦又没钱。可是如果有灾难袭来、外敌入侵,那么谁有用?不言自明嘛!
所以,无用反倒有大用的哲学思想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啊,您是否也这么认为呢?欢迎您指正
科学有什么用
简单的回答是: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工具,你懂的多了,你要做一件事就越方便,比如你走路也能到达的地方,但是你用了车就更容易到达,而科学有什么用取决于使用它的人。
科学,或者它的知识和实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从中子星这样的恒星到夸克这样的量子粒子。
它被划分成许多领域(生物、化学、物理等等),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可以把科学为人类所做的事情列成一个无穷无尽的清单,并添加图片来强化点击诱饵因素,但这样做意义不大。
简而言之,科学帮助我们进化。因为科学,我们的生活已经变成了我们的祖先从未想象过的东西。它也让我们意识到很多事情。
它让我们意识到,与巨大的可观测宇宙相比,我们是多么渺小。
它让我们在微生物的尺度上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
人类如何适应最恶劣的环境。
我们的身体设计得多么完美。
它使我们意识到,我们是多么幸运地生活在这个巨大的岩石称为地球。
我们今天能站在这里,是因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们以科学的名义花费了无数的时间。我们应该永远感激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成就。
科学使水稻产量增加,生产出更多牛奶的奶牛(还有抗体),给我们带来了智能手机、汽车、基因技术、核磁共振成像仪、电脑、药物等。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一切事物都有存在的必然,不要看眼前利益。有些有利有用,有些无利也有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什么意思
比如杯子,碗日常生活天天使用。碗的功用很好理解,盛水,但功用因为什么而存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也是“有”和“无”的相生依存关系,无是用的产生,有才是用的保障。有、无是一体的,同谓而异名。有可以理解为存在,可以被感知,因为可以被感知所以产生利,产生利,就可以琢磨使用,被利用。
无之以为用,那个产生利,才能依存的,才能被感知的,是因为无是用,用才能产生利。所以被感知的存在,其存在产生的利或者用处,全在其看不见的“”无“”中产生出来。只有无没有有的存在,是不可以被感知,不能被感知也就是真正的无,也就不会有利。只要有了“有”,可以被感知,其利就会有,无就会生出用来。
语文中,什么时候该要用冒号,而用逗号比如某某说
某某说后面的话是某某的原话,一般用冒号;如果是作者总结的某某说的话(或者不是原话),一般用逗号。;冒号和逗号的具体用法如下:;一、冒号在语文中的基本用法如下:;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二、冒号的举例说明:; 1、同学们:明天记得上符号之家!; 2、小明说:我会上符号之家看看的。; 3、标点符号有这些符号:顿号、句号、问好、破折号等等。; 4、暑假放假时间:2015年7月4日—2015年8月28日。; 5、总结:冒号运用的太广泛了。; 三、冒号使用特别说明:; 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例如:; 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句中的冒号只能管到“作业到深夜”,所以使用错误。); 2、转述的话不能用冒号。例如:;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3、如果后文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例如:;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例如:;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句中的冒号就属多用了,因为此处没有大的停顿。); 5、下文和提示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例如:; 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句中的冒号应删去。); 6、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例如:;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7、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不用冒号。 例如:;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刻着”没有提示性,去冒号。); 四、逗号的用法:;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5、用来分开句内各词语或表示语气的停顿。; 提示:“,”不可放在一行之首或开头。; 6、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呀”“啦”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八月的大街上摆满了水果,像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如果并列成分是主谓结构,那么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例如:她衣服新潮夺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